|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2-8-11 20:30 编辑 : M6 F" f+ ?6 S% q v
0 c" U& D+ n5 Z2 Y
台海联合大演习展示了解放军海空封锁和打击的决心和能力。海空封锁切断台湾的经济和军事与外界的联系,海空打击除了各种军事目标外,重点打掉水电气话路网轨桥,动摇台岛的军心、民心、经济、社会秩序。解放军不搞俄军那种兵力开路的打法。
0 [9 N1 W. r1 k) a' h+ V6 W4 H: }- w
3 K6 { q j3 d+ J: H8 D0 V但从公开报道中,对台岛登陆部分没有很多着墨。除非台军迅速投降,登陆是必要的。台军不是武统的主要障碍,美军才是。不管是速战速决还是持久战,解放军海空和岸防力量登岛是建立稳固的台岛防御的关键。台军迅速投降的可能性不小,但不能基于这样的设想。8 H& P* x9 e" c+ o' Q) i# M
& o; W3 E3 i3 _5 D5 w登岛有4个完全不同的场景:
8 Z1 I3 H1 _7 N1、 金门、马祖离大陆近,在岸基炮火支援下,两栖装甲车辆直接泛水泅渡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
5 g( M! V5 P' W9 v0 `' f4 G/ q2、 东引岛等距离较远,但还是不太远,直升机机降刚好。2 f4 G5 ]1 ?. p! c3 G, h' G: u
3、 东沙、太平岛等太远,但防御薄弱,伞降和潜艇投送特种部队就够用。
; B3 p- }0 V* n, n+ q: k4、 台湾本岛需要不同的考虑,. ] p* u. s. s
$ f) B. i+ v# H7 k+ e+ G
伞降和机降在登岛作战中无疑会发挥作用,但局限性也是显然的,主要还是用于小规模的突击队投送。伞降不仅只适合轻步兵(战车伞降的条件太苛刻,到现在为止只在演习中有限使用,从未在实战中使用过),而且兵力投入越大,散布越大,时间越长,越容易出问题。机降的灵活性更大,兵力投送更精确、更集中,但台岛战场的距离在直升机的投送半径边缘,尤其是重载起飞的情况下,在海峡中舰船上短停加油不仅费时间,也受到甲板上作用面积的限制。) }3 Y+ s2 D8 `' n/ f- k% k! ]* y
) s$ U" d; H/ `! J解放军的两栖舰队已经大大发展了,但永远都是不够用的。同时,由于平底船型,小型登陆艇并不适合跨海峡航行。就是在诺曼底,也是登陆艇和大型运兵船分别航行,在冲击线上换乘,然后登陆艇冲滩。这样的老办法需要时间太长,目标太大,太容易受到打击,尤其是美国轰炸机和潜艇发射的反舰导弹。LRASM具有向目标区盲射、在目标区自动捕获目标的能力,打这样的大型半固定目标最得心应手。 C8 o& I1 n( E7 t! o9 b% g
1 {2 V, w' r u% p% N4 Q- U大型气垫船可以直接岸到岸航行,但数量不够。中小型气垫船还是需要071、075级运载到近岸(大约海峡中线附近)水域再释放,与登陆艇换乘一样的问题。
N$ O# c* D/ b9 P" W" q8 z3 O; h" C5 J4 d, x
上岛后,大兵团进可以供退可以守,威力强大,但也行动笨重,后援和补给要求尤其高。另一个问题是,台岛西侧人眼密集,大兵团作战很容易陷入巷战,不易迅速扩大战果。
% ?( H `$ Z- }5 A7 |; I9 G! }# {0 L0 E
另一方面,台岛西部尽管适合大型两栖登陆的宽大滩岸只有已知的一些地方,适合小部队上岸的滩岸就多得多,步兵上岸甚至不受平坦的滩岸的限制,乱石滩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上岸的。, j4 [- r9 s R( Y) R) B: [! I. X
4 u5 X3 F* A }- U6 w5 C# @; |1 g: L' ]
这样的加强排级突击队可以用大量渔船运送。渔船的速度慢,但大陆到台岛一夜航行也足够了。最大的好处是多。极大分散目标后,极大增加美台的拦截困难。最后的上岛看情况。渔船能直接靠岸最好,否则换成冲锋舟也没问题。因为人数少,行动分散,换乘的危险不大。还有一个办法是用旋翼机(“空中三蹦子”),更加有利于越过海岸障碍和城镇障碍。但渔船上很难直接起飞,可能需要在水里从拖带的浮体上获得足够的速度才能起飞,旋翼机只需要比跑步快不了多少的速度就能升空。; m+ a6 ?* a8 g8 B# ^; X" {
6 b6 u; V/ M7 G8 ]3 p台岛西岸纵深较浅,海岸到中央山脉的山脚线通常不超过20-30公里,只要上陆,迅速前出到要点并没有多远。徒步前进是一个选择,在城镇之间穿行还是首选方式,就地征用车辆也是一个选择,上述旋翼机是另一个选择。沿整个台岛在相距不远的地方在第一波就登上上百个加强排级突击队,可以在第一时间对台军防御和调动造成最大的牵制。9 a/ [! [9 i6 P. O' ^' y3 W. Q
) a2 T& F. {# I @% q0 t
加强排(60-90人)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得到导弹、巡飞弹、迫击炮、反坦克武器加强后,尤其是得到空中和远程火力支援时,进可以攻击无防御和低防御目标,退可以互相靠拢据守要点,反正互相相距不远。3 ~, \+ n7 {0 |! d' u2 p1 ~& o
# j D" a5 ^# a8 |; k- |8 M- M' _低防御和无防御的目标实际上很多,对战场很重要。各种指挥通信中心并无重兵把守,路口、桥梁、隧道、变电站、电话交换中心也是一样,警察局不受正规军的对手,甚至典型雷达、防空导弹基地、炮兵阵地都没有多少防卫兵力。这样的遍地开花需要“欺软避硬”,硬目标留给空中和导弹火力去收拾,越集中越好打。在台岛西岸密集的城镇中,加强排在其间水银泻地,分割据守,割裂守军,守军的“巷战红利”成为双刃剑,大量钉住台军的机动力量。台军机动防空导弹、岸舰导弹、火炮、火箭炮、后勤车队等撞上加强排,也是凶多吉少。
; q" N# l& r0 Q8 \: U' v+ n9 y- M3 e/ f- x
现代步兵的战斗力不可轻视,缺乏的重火力可以得到海空和岸基远程火力的支持,近战重火力有反坦克和反工事武器的支持,大量装备巡飞弹后,对于敌人炮兵都有一定的反击能力。
+ j3 ?# Z: q0 R7 ]. ?7 n7 l% g0 X, ~+ X& |6 P
在无人机时代,轻装步兵上岸后的补给问题也得到解决。货运无人滑翔机是新型空运概念中很有潜力的一种。用胶合板、塑料制成的货运无人滑翔机机可以运载几百公斤到1-2吨的货物,特别适合班排补给。在卫星导航和末端无线电引导下,货运无人滑翔机可以精确飞抵目的地。在有条件滑行降落的地方精确滑降,无人机能回收使用不错,不能就一次性使用,反正成本很低。在不能滑降的地方,就在目的地上空转入降落伞减速的垂直降落。0 K0 B( R7 _$ o: C( \& J' @
8 c+ S0 l: L/ ^9 [) ?9 g0 m
这可以用运输机在空中视距外投放,运输机的生存力得到保证。卫星导航解决从投放点到目的地附近的导航问题,末端可以继续用卫星导航定点降落,也可以在无线电控制下精确降落。不仅口粮、淡水、医药补给可以保证,弹药补给可以保证。伤员后送不大好解决,有条件的可以后送到海岸,通过渔船回送,或者直升机,否则就只有坚持几天,等大部队上陆了。
; ?- f5 S" `5 m7 f/ t
$ t4 A+ Q4 l3 ^! F& ~* l3 y加强排需要强大的无人机支援,各种察打一体无人机不断地为加强排侦察、监视战场,引导空中和远程打击火力压制敌人的重火力和大部队,并为加强排提供各种预警、避开敌人的重兵集团。先进的通信和卫星导航则帮助统帅部精确控制加强排的位置和进展,在必要的时候指挥加强排互相靠拢,或者梯次防御。% V+ n3 D8 g# Y8 }$ V
" V3 I5 x$ A! |' c" x
解放军各集团军都有特战旅,从这里就足够抽调至少百十个加强排了。加上陆战队、空降兵,兵力来源不是问题。
% i. b! O1 g7 X3 J. X+ i5 G7 v$ T) ]& [9 |
第一波站住脚之后,第二波重装部队就可以上陆了,首先夺占港口、机场,然后就可以考虑进攻各级城镇了。第一波轻步兵控制的一些设施现在也可以用于支援第二波作战,比如燃油、补给等。
. L+ X: w) K$ Y4 }5 A
( u& V Q( ?9 I/ p- i6 U1 v在这样的海空封锁的心理和经济打击、海空攻击的直接毁伤、两波登陆的实际进军之下,台军防御很难不瓦解。如果战前反复演习导致台军“无知淡定”,瓦解更快。什么海空和远程打击都比不上目视可见的步兵的震撼。如果美军也因为“无知淡定”而应对不及,可能解放军第二波都上岛了,美军都还没有组织起像样的反应。美军只有集结起足够兵力才能投入行动,小股兵力逐次投入是自杀。
5 X! o/ J! l" Y% v. {7 N( _! ^# ?, f" _8 V4 U- d
东南沿海在任何时候都有大量渔船可以征用,但大规模两栖舰队的调集很难躲过卫星侦察。用演习常态化麻痹美台会有作用,但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这上面,还是要有在冷启动中就可以一下子登上台岛足够部队的办法。渔船是有效而且不易受到拦截的办法。这不是说渔船没法拦截,而是反舰拦截都是针对少量大中舰船的,大量小型船只很难拦截。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