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1-5-31 17:4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我不是马甲 的帖子( ^+ H0 C2 r# [0 c
. U7 n& u- G$ y. R1 s* d" x阿门外传(2)
C; F0 U' \* U5 i( |+ W5 H
# k: E) O& R! P0 P; H+ f" l5 v: W7 [门大爷最大的伯乐,伏斯克列辛斯基教授出场!!!还有几个人能记住他老人家的名字?伏伯乐介绍了道尔顿(不是窦尔敦,马甲小时候多次弄混这而位),原子论给门大爷留下了很深的影响,影响了一辈子。 G' f+ n$ E' w) ~% ~
3 v5 {6 S5 L( V* d/ A* j+ H; B1855年,门大爷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获得了一级教师称号和一枚金质奖章。这时毕业典礼上又来了一位伯乐,弗里茨院士,他认为门大爷将来必定成就非凡。伏伯乐呢,我们还会提到他很多次,一会再说。弗里茨院士建议把门大爷派到有大学的城市去,为了让门大爷能够继续研究。同时校委会也建议上级,鉴于门大爷实在太优秀,让他多留在学校一年,准备考研。
+ Q$ j5 _* I3 ~! j) J
; J* l+ |- y: j5 A. M多说一下门大爷的硕士和博士论文题目:1856,硕士论文《论比容》;1864,博士论文《论酒精与水的结合》
: Z5 o, R$ v& i; H- N- A; F! r! V$ p$ m' a9 H# |
1856年8月,由于教育部行政官员的失误,门大爷去了战火边缘的辛菲罗波尔。可怜的门大爷月工资33卢布,战火边缘之地根本无法租房,因为房租太贵。学校的督学也好不哪里去,两人挤在了档案馆的一间小储藏室里,虽然门大爷这时被别人认为有肺病。
# K4 [9 L' J0 ~3 X2 {2 I( b/ n @) J
战争边缘之地的学校老不复课,冬天又来了,暖气还没有,门大爷受不了了,决定试一下运气,看能不能调到敖德萨。这次倒挺顺,上级督学同意了,并介绍他去了什里耶夫贵族学校附中(俄国名字真难记)。1856年11月,门大爷第一次当教师,教中学。在良好的条件下,门大爷很快完成了硕士论文,通过了在彼得堡大学的答辩。答辩完毕,门大爷要回去,伏伯乐出现了,他建议门大爷留在大学当个副教授。
: L, ?* F! h/ l6 N2 ~$ S# S( m3 S8 ^% d! G8 P q+ S7 w7 f
门大爷说没职位,我留不下。伏伯乐说了:你提申请,剩下的我来办。于是门大爷就成了彼得堡大学的一名工资极低还经常被拖欠的编外副教授,虽然大家都认为他将是齐宁、伏伯乐的接班人,正式教授的职位将来肯定是他的。这里纠正一句,当这个副教授有硕士学位就可以,23岁的副教授虽然难找,但并不是只有门大爷一个。! C/ s, ?" G; o- ^# u9 D
5 s! M" N% D/ f$ ^7 ]1 h4 `门大爷穷啊!只好找了份兼职。这没什么丢人的,他的伯乐,伏伯乐,同时找了5份兼职。齐宁,那时俄罗斯化学的第一人,每年只有30卢布的经费,还不够门大爷第一个月的工资,在这差不多的时间也找了份兼职,到一个在俄罗斯开火药工厂的瑞典人家当家庭教师。这家人姓诺贝尔,他的一个学生叫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齐宁院士告诉了当时的诺贝尔硝化甘油爆炸力很强。齐教授也就这么一说,诺贝尔就听进去了,于是就有了炸药奖。门大爷也算齐宁门下的,虽然不是嫡传弟子,而且门大爷也搞了几年火药。难道门大爷没有诺贝尔奖,是因为大家都是熟人,不好意思下手?& F0 F" X3 Q2 k; v0 y; y
, E0 e( z9 t2 ~! G说一下门大爷的老师齐宁,这也是个牛人。门大爷不是齐宁的嫡传弟子,齐宁的嫡传弟子是鲍罗廷和布特列洛夫(两大牛人),这两位也是门大爷的好朋友。齐师爷既然是个牛人,命就比较硬,出生没几天就父母双亡了。后来读的大学是喀山大学,学数学,门大爷当时按户口也该去那里。他的导师比较牛,是罗巴切夫斯基,非欧氏几何学的奠基人之一。齐师爷成绩优秀,获得了金质奖章,毕业后留校。齐师爷混得还不如门大爷,大学毕业后,担任该校物理学助教,六个月以后,讲授数学分析课;一年以后,讲授流体力学课。后来去了德国,回来后和门大爷一样成了海带,后来也只能当编外副教授。齐师爷比门大爷强的是对外科不害怕。1868年他当选为俄罗斯物理学-化学学会主席,他担任此职达十年之久,后来门大爷也担任此职务。
( Z, y0 {7 D1 c
4 T* c" A4 P5 E/ b' t当时的俄罗斯工业极度落后,门大爷买个试管都买不着。好在门大爷玻璃世家出身,这点小事难不到他。但缺的东西还是太多,门大爷觉得干活太难,就又去找伏伯乐去了。伏伯乐建议门大爷留学,条件好,政府还给一大笔钱。门大爷说我也知道阿,我都等两年了。伏伯乐说:那你再等等,我去问问。1859年,门大爷等到了机会,时间两年,地点自选。
# O) X* Z7 Z7 [/ k+ D& u
, p' `5 [; [5 G# {当时李比希在吉森,本生在海德堡。吉森学派名气非常大,头十个炸药化学奖有七个是吉森学派的,齐宁院士是吉森学派说得上话的人物,伏伯乐也跟过李比希。但门大爷决定去海德堡,原因之一是那里和俄罗斯的联系更多。8 }; U S0 J9 }; y1 H2 i' z
) f% x5 _% v5 D6 J g( R在海德堡,门大爷又遇到了一位伯乐,本生教授-一个只有一只眼睛,却用这一只眼睛从分光镜中发现了铷、铯两种元素的人。% p w1 k8 A2 C3 G, D$ }$ U# {
7 q* ^9 C, U# P+ D门大爷想自己搭一间实验室,本生教授立刻同意了。门大爷自己有经费,就买了很多仪器,买不到的还专门去了趟巴黎,再买不到怎么办?那还难得住过惯了苦日子的门大爷,自己做!!!门大爷自己设计的比重瓶,叫做门捷列夫比重瓶,后来被广泛使用,这时则得到了本生教授的赞许,要知道本生可是做实验仪器的大家,本生灯就是他发明的。
0 [1 B$ Q1 V$ a4 ]* @5 G/ V
4 D' L6 F4 Q$ ?3 K; g( M9 v2 \在海德堡,门大爷把法拉第法爷的一项成果又推进了一步。法爷发现了气体液化,门大爷则指出气体均可液化,只是临界温度问题。他的理论突破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但根据门大爷的笔记,他最满意的还是听别人夸他:来自俄罗斯的小伙子,你干得很棒。
; I# |% }3 n _8 z& O* {6 B' I: v+ Y! \; }
突然想起萨大被人打小报告。因为这时门大爷在德国,别人告诉他,巴赫何等人物,甚至都被别人起诉过。起诉原因是他在音乐上的创新,被别人认为奇怪的乐调亵渎了圣灵、激起了众怒。
+ `* N, S; q* g0 a9 z7 V
/ T8 t, b0 `5 a" o& d时光流转,日月如梭,门大爷收到了一封来自俄罗斯教育部的信。没甚么好事,是催门大爷回国。门大爷急了,想当年伏伯乐就是因为被迫回国,中断了研究,不得以当起了大伯乐。怎么办,马上给伏伯乐写信。伏伯乐回信要他珍惜现有的时光。
+ |* z& l4 V+ H& F7 ^- l8 G, N
" {; H" P! j: a门大爷写信回国申请延期一年,但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没钱了,门大爷只好回国,在这之前门大爷刚刚发现了临界温度。苦恼的门大爷写下了《海德堡日记》,因为这段时间他没事可干,写日记又不花钱。可怜的门大爷连回国的路费都是借的,用了好几年才还清。作为海龟人才,门大爷为什么这么穷?
9 a0 e& b, [; l* G, P3 U1 m- L( `4 Z7 z6 F4 Y2 ^2 o6 H
下回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