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4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换完五对轮,谁来换96坦?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1-2-4 08:16: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1-2-3 19:11 编辑 . T  M$ }* u) d* l( R( Z
! w9 V) |1 e( |8 ^" k
每年到春节时分,中国三军都要哭穷一番。空军会拉出老歼-7,海军会不知道什么地方拉出一艘037,陆军更狠,索性拉出T-34。T-34当然是夸张了,不过老59是真能拉出来一些的,尽管这些升级后的59D也都见光的时间不长了,可能很快就要完全退役了。但大量装备的96坦(包括96A)就不好说了,这些车龄并不算太长的坦克的性能在90年代还是中国装甲的尖端,现在看起来就比较简陋了,而且升级不易,据说96B的改动太大,不能从96A升级。
" ]2 O6 t; e- _+ s3 w9 }
9 @: A+ `2 E( \: e% ^" C% r
. M! e- a% m8 \96坦在90年代还是中国陆军的尖端装备,现在看来有点简陋了- s" W) z* X0 F. M6 n5 h2 L
$ |% w+ W+ j$ n2 d9 }2 q

) F) r3 K: \# g* X$ j$ }- @  Y86步战的性能更加落后于时代
0 l& Y* N& \, a5 E; m3 _- {1 y# r* [0 M5 h' ~4 W8 n7 p: ]
全部换成99A一是投资太大,二也似无必要。中国的陆战场已经根本改变,不再需要重装甲包打天下,或许需要新思维。同时,86步战数量不算大,但性能更加落后,也需要替换。
% G% @  z6 i( ~
2 O7 i) ]; `% p& x% ^$ ]) O6 B' N, m2 q
99坦性能一流,但成本较高
6 K6 n7 p% J- F7 E
! _7 |7 F- g6 ~
) j, ], A" p) c# p" X. J15轻坦更是满身高科技,同样成本很高,适合用于特化战场
: y+ y8 H! O9 |% V* K# P" M
) u8 e: P# _% [2 w9 [# E$ B" @7 [# z另一方面,中国装甲需要全区作战,但境内远程机动又不能依赖空运和海运。铁路将起到重要作用,不过在战时是否靠得住是一个问题。公路机动的话,履带式重装需要装在大平板的坦克运输车上才能远程机动,这是一个麻烦。轮式装甲车辆可以自行远程摩托化开进,就灵活得多了,中国发达的公路网也为轮式装甲车辆远程摩托化开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99A依然是少而精的重装主力,15轻坦依然是山地、水网和复杂地形的轻重量主战坦克,但能用装甲和火力接近96坦水平的新概念重轮战和重轮突一揽子替换96坦和89步战,打造新一代的“通用”装甲力量吗?
7 ]/ H) L* C. \" ^' C; T5 {% l# F8 J! I& Y' Z. G" K4 K9 ?) N
一般说到步战,都是指履带式,但轮式步战正在成为有力的新军。在还没有坦克、更没有步战的年代,已经有了装甲汽车。如今以豪华著称的劳斯莱斯在出道的时候是以可靠和大马力著称的,自然成为第一代装甲汽车的中坚。1 K$ c4 K& }7 e6 M+ `9 U1 W) ~
6 u  \9 ]: O1 n9 t& @! d2 H

" w& I: Y; N# U+ [$ Y
9 K4 o! v) |9 F6 O- A% _
6 B( k$ f4 D" |) W' e, x1 Y* r一战开始时,还没有坦克,但已经有了装甲汽车,这是1914年劳斯莱斯装甲汽车
0 b  k% p$ l- |/ Q, ^2 ~1 Q9 q8 p& x
6 A- c' k8 E4 V( R4 |4 H
二战中,德国Sdkfz 234很是成功,这也是8x8轮战的先驱. v2 l4 l) S: L; V; i' \, D

$ G% v( O/ C8 l
, L* w: J" L  z' _# ~50年代的苏联BTR-60接过8x8轮战的接力棒# j8 f# m% `# i: s% Y- x! |  U
* Y* v" B% x) Z. ~* w- H
; S% T) B9 L! W' `  G: Y" G
基于瑞士莫瓦格“食人鱼”的美国LAV25在海湾战争中证明了8x8轮战的机动性、越野性及与履带式步战的互补性,成为现代轮战的基础,并发展成“斯崔克”
) o( u, z0 l2 O6 C  I+ O/ M! L0 r0 D

! ]1 J+ S9 y" F3 [LAV-105则成为轮式突击炮的先驱,但本身没有列装,开炮时的稳定性太差,不实用
; p5 Z+ F, A) w* q* P6 i7 m( ?1 Z4 p/ P+ v0 f
在二战中,尽管坦克大出风头,各国都大量使用装甲车。除了半履带车,还有更加接近现代轮战的装甲车,尤其是德国Sdkfz 234/2,装备50毫米反坦克炮,成为装甲侦察部队的最爱。与坦克相比,轮式装甲车的速度快,机动距离长,成本低,耗油低,可靠性好。履带式车辆的可靠性总是问题,不适宜长途行军,否则摩托开进还没有到战场,已经趴下大半了。成本和耗油不仅是战争经济问题,也是前线可用数量的问题,毕竟数量本身也是质量。轮式车辆的速度更是履带式车辆不可能相比的。
2 G- T  W6 W% d8 {- V) v7 B; f, R; p) L. Q
但轮式装甲车的缺点也是明显的。越野能力不及履带式车辆,承重能力也不及。在东线的烂泥里,坦克的行动都吃力,轮式车辆更是一筹莫展。承重能力的限制则决定了难以增加装甲防护能力,也难以装备大口径、大后坐力的火炮。橡胶轮胎的滚动阻力小,减震好,但也容易在炮击中被击中,或者在恶劣地形上被尖利物体刺穿,漏气的轮胎将导致失去机动能力。& D. M, Q4 K$ k3 E) X1 B- h) b

9 L! _  n7 p0 {- U2 v; q6 P5 g9 @  w在很长时间里,轮式装甲车主要用作侦察、巡逻和后方警卫。作为侦察车,速度快和机动距离长是显而易见的优点。巡逻和后方警卫对装甲和火力的要求不高,轮式装甲车也是胜任的,而成本低则便于大量部署。
4 K* U$ K/ G9 s+ Q* D. e8 [( g' l0 \. y/ Z3 m
与此同时,汽车技术在高速发展。安全轮胎也称零压轮胎或者失压续跑轮胎,在通常的轮胎内还有一圈高弹性的半硬橡胶支撑环,在轮胎漏气的情况下,可以单独支撑轮胎继续运行一段时间,这样就可在漏气后继续保证行驶一段距离,在平时这可以坚持到维修点,在战时可保证撤离战场,大大提高了轮式装甲车的生存力。如果与水密舱一样的多胎室技术相结合,一个胎室漏气了,还有其他胎室继续工作,漏气的胎室则由支撑环顶一下,可以提供更长的漏气行驶距离。进一步发展的话,就是无充气轮胎,索性是开放的,完全由高弹性的橡胶支撑片提供弹性,就根本不怕扎了。即使被碳片打断几根支撑片,也还能继续行驶,生存力更高,但现在技术还不过关,尤其不能用于重载。3 E7 w6 }2 U8 [' ]! _7 q
) y% J; l2 N' P* e
% v! u4 J" C& V0 j1 D/ J
安全轮胎里有一圈高弹性的半硬橡胶支撑环,在轮胎漏气的情况下,可以支撑轮胎继续运行一段时间1 T: O6 h7 t7 X) _- T- N) u1 T* c

7 R! I5 z8 x6 P $ q4 w/ H2 ?" j  z5 N
进一步发展就是无充气轮胎,那就根部不怕扎轮胎了,但现在减震性和耐久性还不行+ D9 j( K2 e. E! b: _! [) n
, V* d8 q0 `/ z, h* g8 B& C
V形车底配合较高的车底净高后,使得触雷爆炸时可向两侧泄压,降低对车底的损坏。这甚至成为轮式装甲车的独特优势,因为履带式车辆的车底难以提高,更难以做成V形车底。
5 G1 ?% g8 v8 A+ i7 h2 S& a4 C7 B3 b! H3 v2 ]1 k  _
重型矿用卡车技术使得重磅轮胎技术、大功率发动机和传动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用于轮式装甲车后可显著提高车重,便于安装重型装甲和大口径火炮。
( E* f2 j8 @. b% I( \) H1 U; ?0 _6 e
中央轮胎压力调节系统可根据不同地形调节轮胎压力,在公路行驶时增加压力,提高载重能力和速度,降低阻力和磨损;在越野行驶时降低压力,增加附着力,避免陷住,也改善减震和行驶舒适。液气悬挂则可调节悬挂的高度和硬度,在公路行驶时降低,增加稳定性,便于高速行驶;在越野行驶时抬高,增加车底净空,避免磕挂。在深雪或者泥泞地行驶时,轮胎深陷常常不是最大的问题,车底“坐底”的问题更大,这使得轮胎架空了,难以靠车重赢得摩擦力,驶出积雪或者泥潭。这时,抬高车底有利于轮胎沉下去,有望能抓住积雪或者泥浆下的硬质地面,这样就能开出来了。液气悬挂还可以调节前后或者左右的高低,便于在坡地上最大限度地维持平衡,改善爬坡或者侧坡行驶能力。, Z% e4 }& w- J# Y5 @
- U5 J+ v0 U- b3 o0 M! _) t0 Q
全轮驱动是现代轮式装甲车的标配。这不仅使得左右轮子都能出力,还能在泥泞或者积雪里根据各个轮子不同的摩擦力情况自动重新分配扭力,让能吃得上力的轮子多出力,靠自己就能爬出来,吃不上力的轮子少出力,避免越陷越深。这是比履带式更厉害的招数。在实际使用中,很少有均匀的积雪或者泥浆的情况,在抓附力不均匀的情况下,所有轮子或者整条履带使劲“刨”实际上有可能越陷越深,根据抓附力合理分配扭力才是最好的。加上全轮转向,现代多轮装甲车的越野能力在大多数地形上能够跟上坦克的前进,在公路上的速度和机动距离依然是坦克望尘莫及的,成本则大体为同时代同级履带式车辆的一半不到。) ?" n" m* f' B
; ^( `: O! O! E' P) b! X: e1 k
轮式装甲车的行驶噪声也大大低于履带式,这是由橡胶轮胎和金属履带的本质差别决定的。在反恐战争中,“斯崔克”常常利用城市噪声的掩护,悄悄地包围了武装分子的据点,这是履带式的坦克和步战不可能做到的。这对野战也有用,在林地、山地,车辆噪声常常是引起敌人警觉的罪魁祸首。$ m* y, _3 H5 I6 K) R( w9 h

1 I9 y; p; d( _; d0 r' b这些新特点使得轮式装甲车在80年代获得新生。在80年代,德国有意为“豹2”坦克设计8x8甚至10x10的重型轮战,设计要求是在所有地形上都能跟上“豹2”,防护水平极大提高,重量在30吨级。奔驰的设计入选,但因为冷战结束,项目下马了。
, v. S$ A) s) C. z! ^1 `1 G6 k0 t: ^
但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的LAV25(基于瑞士莫瓦格“食人鱼”,但经过加大通用汽车的改进)大出风头,重新引发轮式装甲车的风潮。LAV25采用8x8驱动,具有两栖能力,25毫米链式炮与M2“布莱德利”相同。在海湾战争中,LAV25在沙漠里风驰电池,充分显示威力。但LAV25的装甲还是薄弱了,车重也太轻,LAV105号称能搭载105毫米反坦克炮,实际上使用很受限制,没有列装。从LAV发展而来的“斯崔克”增加了重量,并采用了大量的改进,终于列装了配备105毫米炮的“斯崔克MGS”。中国也装备了对标的08/11式,俗称“大八轮”,08式为轮式步战,11式为轮式突击炮。
" L1 P8 {# C. ~; ?, W  }$ Y2 C
+ z. W0 ~5 Y6 i" i8 |9 m: A7 I
, V+ I- \( ^* s! |0 i. _“斯崔克”的LAV血统显而易见,现在是美军中装部队的主力战车
+ X# t: A* F5 {7 |
, O3 r2 e$ O+ w! Q/ w
! V/ F; C0 U* V9 G装备105毫米炮的“斯崔克MGS”也列装了
. T& d2 ]. ]7 D2 D$ s4 K  Y$ o0 z, @) ~6 e; u

/ S+ y7 I' G5 t但在反恐战争中暴露出装甲不足的问题,但增加装甲导致的增重必须加大发动机公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现在有尾大不调的问题
' S; Y+ ~- m$ y/ U4 f" @+ _
1 H6 V- j/ z0 m; S' G" \' |5 |% a
$ n! y; h: b" W6 l火炮也要升级到30毫米,才能管用, `! p# ^! p) r  y2 V
. e- A! v6 x6 e9 h. h# }/ }/ ^
$ x- b! p; W" l# L6 z  q7 I5 \& @
中国对标的11式轮式突击炮(近)和08式轮式步战(远)也已经大量装备" ?# K/ h( x8 c& C0 J- Q6 P* u% J. K

, \# L8 U* H3 w& N  l# u) c; m
* t' \" ~5 X' _/ k$ ]$ Q& _“大八轮”已经形成完整的系列
0 \% ~: t& I( h- q  q% t% X' U  A( N( |) b
但是LAV到“斯崔克”都是以装甲侦察为定位的,并非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的“低成本替代”,装备105毫米炮的MGS是很多年后才加入车族的,基本型的“斯崔克”升级到威力也刚及格的30毫米炮更是拖拖沓沓。但中国的“大八轮”不仅负有装甲侦察任务,还是履带式重装力量的轮式替代,所以轮式突击炮在一开始就是“大八轮”车族的有机组成部份,而且“大八轮”已经形成完整的车族,适合作为完整的装甲突击力量出动。! l% f% l% j2 i: f  s* s& n
" f* Z& G3 T9 E- X/ t. o
相对轻装甲的轮式战斗车辆作为装甲侦察没有问题,但作为正规装甲突击力量的低成本替代,还是有火力和装甲不足的问题。这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德国冷战结束后放弃重轮战后,重又回到这一技术路线。这不是履带式步战重型化的简单平行,而是全新思维的结果。
  `: B/ G# g0 t4 A& V, M4 @
: z+ d! t& P# n8 q  a轮式步战速度快、机动距离长、省油、噪声低的优点依然存在,在节奏加快、幅员加大、隐身化要求增加的现在,这些优点更加重要,但火力和装甲不足的问题急需解决,于是和英国、荷兰合作推出“拳师”,基本重量24吨,但战斗全重可达38.5吨,甚至超过了59坦,装甲防护也相应地极大提高。考虑到轮式车辆的行走部份重量相对较轻,同样重量下,可用于装甲防护的重量比例更高,所以“拳师”级重轮战的防护能力很可观。
, e/ u2 M8 T7 _+ d
. ^$ O# `1 _0 ^ ! p& C- D1 M0 @  q1 T  P
参加澳大利亚竞标的“拳师”轮战
3 d% t- T, `9 J6 ~1 `. J" N+ y
5 y! |7 F$ i2 N% @% | $ R* {- u: I" k" n5 a
车族里还有运兵车+ p( j+ G. I( y6 R4 C
2 x+ A% N3 T7 z: ?& L1 U
: n$ H3 w( G( C6 l6 _0 i5 \% I
“拳师”与LAV对比,可以明显看到轮战的大型化、重型化趋势( A7 T9 Y0 f  a3 P' o
% P- {! E) Q8 i) x% }

+ p& K9 Z* _! H“拳师”与M1A2坦克相比,也全无“说好的”轮战应有的小巧样子1 X: v# b4 d8 l. r) l) {
, [$ g4 W6 |; M+ k
* A* U1 Y  p" @1 U  C
“拳师”装上105毫米炮,就成为轮突9 Q1 Q  P& X# Z- r/ h1 o& y8 W2 h, U
4 R  L) Y: ]8 @4 W0 ~& H  M
以色列在少量装备“纳梅尔”重步战的同时,需要大批更换M113装甲车,也研制了“埃坦”。这也是30-35吨的重轮战,基本型以运兵为主,只有机枪火力,但全向防护达到14.5毫米重机枪弹以上,防爆能力达到10公斤TNT当量,还装备有轻量版“铁拳”主动防御系统。这可能是防御能力最强悍的轮战了。
) j) `5 L& x' {4 J5 C) u' N5 q# t3 H& N2 B

2 {* i9 ?6 P3 L0 r0 q" z以色列的“埃坦”重达30-35吨,主要作为装甲运兵车使用$ u. A" H$ f2 h/ r: |7 I: ]! C

: x" u+ V, ~$ e% M5 s5 s % `7 a9 c. N" R% D# X0 N% v' W
但装上炮塔和导弹毫无压力2 k. G8 d- B# v1 t( b2 t
- B/ M+ z( g% e: \; Z

) p) Q) r0 Q& Y) ^1 n; d楔形并且内收的车首有利于前向防弹,高车底和大间距的车轮有利于地雷爆炸时泄压2 z+ ~, p0 ]2 e/ z! u/ i; c) Y4 f) }

! O" W$ \* X" e有意思的是,由于理念不同,西方对重步战为基础的重轮突并不重视,而这本来可以成为真正的“轮式坦克”的。
% o* l. c) v3 R9 }! g
+ @6 |7 A7 B( k/ s现有的大量96坦也不浪费,可以比照59坦改装步战的路子,大量改装为重步战。04步战比89步战要先进,但也是有遗憾的。在步战重型化的现在,防护有所不足。从96坦改装,容易一举解决防护和动力的问题。这是中国独特的机会,因为中国有大量车龄较低但作为主战坦克已经略显过时的96坦。西方的早期豹2或者M1A1/2已经车龄太长,没有改装价值了。5 Q! U) q% B, v( ^
- D3 P- }9 j+ \, K

' v4 d/ R1 i6 X7 b2 ?! O7 k8 J59坦改装步战只能适合外贸市场的需要,自用已经不够了。但同一思路可以用于96坦改装5 u; j! I7 j5 w
3 u: f2 C( l8 o8 n
“大八轮”虽然对标“斯崔克”,但中国是把轮战作为重装的低成本替代使用的,“大八轮”的火力不错,但装甲还是不能满足装甲突击力量的要求,实际上只是得到轮突支持的机械化步兵。独立使用的话,还是用作装甲侦察更加合适。
$ o- u+ |5 \6 t0 ?2 h% b8 o7 E+ @$ p
美军可以满足于装甲侦察,因为有压倒优势的空中力量,并不期望大规模装甲决战,残存的装甲威胁用手头的M1A2坦克足够应付,“斯崔克”主要针对非装甲和轻装甲的敌人,尤其是反恐一类的低烈度战争。但低烈度战争不是中国陆军的主要使命,国内没有这样的需求,国外则没有充当占领军的兴趣。中国陆军是为高烈度战争打造的,装甲入侵是主要地面威胁。中国陆军在很长时间里还是要靠地面力量打装甲决战。中国可能面临的装甲威胁已经大大不同于冷战后期了,但中国依然是有世界上最长陆地边界的国家之一,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威胁环境更是复杂多变,结合已经成形的全国性公路网,以成本较低、灵活性较好、性能较高的重轮战为主力的中装力量是补充重装力量的最优选择。
) N, q% D  {/ r/ {  h3 I* [4 b1 C8 V; n( a( S
中国需要重轮战。35吨级的轮战可提供显著高于04A的防护能力,40吨级的重轮突的防护能力甚至可能略高于96坦的防护能力,轻量型125毫米炮则提供一线主战坦克的火力。这是比15轻坦更加强大的存在,是96坦的名致实归的轮式替代。% H# v  N" V0 C
) `( d( ^- @: c2 E* c3 T
“大八轮”的105轮突只能打冷枪、放暗箭,但125重轮突就不需要“偷偷摸摸”了,不再是机械化步兵的反坦克支援火力,而是堂堂正正的轮式装甲突击力量的主力,是轮式坦克。中国缺乏足够的军事空运能力,战时铁路运力也紧张,履带式重装需要大平板的坦克运输车才能长途机动,这样适合长途高速自主机动的装甲突击力量特别适合中国的需要。到时候,99坦、96坦改步战的重装力量嚼骨头,重轮战、重轮突组成的轮式装甲突击力量吃肉,定叫入侵之敌尸骨无存。
" x% M! G  C4 Z4 E9 ~- w6 T1 c$ l' n! k, k# p! O0 r4 h5 B* E
“大八轮”依然重要,不管是99坦为主的重装部队,还是重轮战为主的中装部队,都需要装甲侦察力量的补充,只是不必再依赖“大八轮”冲锋陷阵了。$ X3 f( p4 s- I4 d# E

6 {1 B* `, |1 D# a$ h5 I8 C中国的汽车工业在很多方面达不到国人的期望,但中国的重卡其实一枝独秀,成绩斐然,中国的矿卡也是如此。这些重型车辆的技术提供了重轮战的有用基础。
  C( ?& j$ I* h) f. j9 R: M1 i

评分

参与人数 7爱元 +58 收起 理由
常挨揍 + 10
舒拔 + 8
方恨少 + 10
老财迷 + 6
MacArthur + 8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8-27 22:14
  • 签到天数: 351 天

    [LV.8]合体

    沙发
    发表于 2021-2-4 11:13:30 | 只看该作者
    到时候,99坦、96坦改步战的重装力量嚼骨头,重轮战、重轮突组成的轮式装甲突击力量吃肉,定叫入侵之敌尸骨无存。

    ' H" F: @( N' h: C1 Q/ I老实说,你心里想的是打击“入侵之敌”,还是入侵敌国

    点评

    给力: 5.0 不负本宫的欣赏: 5.0
    涨姿势: 5.0 油墨: 5.0
    油菜: 5.0
    油墨: 5 油菜: 5
      发表于 2021-2-4 17:50
    油墨: 5 油菜: 5
      发表于 2021-2-4 13:41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21-2-4 12:14
    给力: 5 不负本宫的欣赏: 5
      发表于 2021-2-4 11: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255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21-2-4 11:50:20 | 只看该作者
    防弹轮胎已经用上了吧?" k7 _  ?4 n7 U, [5 q9 z# P

    # H. f# m3 D1 _- v, H8 chttps://m.sohu.com/a/352541934_120096240/?pvid=000115_3w_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146 天

    [LV.Master]无

    地板
    发表于 2021-2-4 18:32: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无言 发表于 2021-2-4 11:509 ], I6 }$ Q( ]& b2 F* v/ W, V& r
    防弹轮胎已经用上了吧?0 p  T( z) F; Q, T  N# j) D3 ]

    , y7 L/ C  Y+ u0 \9 shttps://m.sohu.com/a/352541934_120096240/?pvid=000115_3w_a
    6 o  a7 Y3 m; g4 G  {# b
    09这样的传统步战才16吨,皮太薄。; B1 t$ _. l6 |6 f8 m
    美俄以的经验都是巷战必须上坦克防护级别的,最好是重型坦克加同级别高射机炮(对付楼顶的)。
    9 v% p) u9 Q; m+ U* r轻型步战快速运兵还行,用于作战就是送上去的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20 天

    [LV.Master]无

    5#
    发表于 2021-2-4 20:26:58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在中印边界有99坦克, 这下有答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天前
  • 签到天数: 301 天

    [LV.8]合体

    6#
    发表于 2021-2-5 06:43:44 | 只看该作者
    难道终于轮到高达上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8-25 23:13 , Processed in 0.050305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