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0-6-10 07:44 编辑
4 P; ~6 K4 M6 }. U& j' R. \* v
3 V5 }0 I1 f0 k9 {7 j+ A据报道,中国又有两艘094服役,是的中国海军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总数增加到6艘。094搭载“巨浪2”潜射洲际导弹,但是说洲际,实际上据报道射程只有7200公里。从南海打关岛肯定没有问题,打澳大利亚也是小菜一碟,但打夏威夷有点吃力,打美国本土更是力有不逮。核潜艇是中国核力量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不能威慑美国,而只能受到美国威慑,这是不能接受的。但是射程不够怎么办呢?- |0 b& Q4 S, ]& ^
' ^% r$ Q* r5 P9 m
7 c l4 m6 o4 a
094是中国最新锐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搭载射程7200公里的“巨浪-2”导弹
* b, S; I; C3 E' p8 c7 s: Z9 Y+ T1 R2 v0 M/ c0 m- y- A
换装“巨浪-3”导弹是最直接的办法,但可能不容易。除非“巨浪-3”与“巨浪-2”是同样的尺寸,或者094在设计时就考虑搭载“巨浪-3”,射程更大但尺寸和重量也更大的“巨浪-3”可能要等096了。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基本上是围绕这搭载的导弹设计和建造的,要换用更大、更重的导弹不容易,基本上就是重新设计了。另外,现有的搭载“巨浪-2”的094还有很长的使用寿命,还是需要为这些潜艇打造足够打到美国的导弹。
) U& z! M @% s/ f9 w O" d) }/ _. {+ v; f5 z
高超音速导弹可能是一个契机。' i$ n, y I4 |( k' H
# r# r9 S0 ~5 S$ O( {0 Y1 C
“巨浪-2”依然是弹道导弹,在给定的尺寸和重量条件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增程余地了。但高超导弹可以利用气动升力增程,助推-滑翔的高超音速滑翔导弹(HGV)可以增程30-50%,高超音速巡航导弹(HCM)有望增程2倍,这就有戏了高超音速导弹还有难以探测和难以拦截的优点。" }5 l2 M( h& a: F8 e( l, X
7 e. E0 m% k/ c9 ]0 D( Q
![]()
% t, K# U8 h, t, I- c7 s- p; d/ o弹道导弹(RV)与高超音速滑翔导弹(HGV)的探测距离比较
- N* B+ R! p2 q# e% m/ _4 h. d' z; L4 [) u3 G( F4 V
![]()
' x7 C) z9 e8 v, I5 ?0 T, S与弹道导弹相比, HGV的弹道要飘忽得多$ ^* U5 g* S' U9 S4 w0 d
. h2 h6 z+ {- E- H% P7 [3 h
典型的HGV用助推火箭发射到近地空间,然后返回,在把位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中实现滑翔。HGV的射程越大,返回时的“扎猛子”越深,改平进入正常滑翔的难度越高。中国已经研发成功“大气层内起滑、水平加速”技术,用双推力助推火箭或者两级助推火箭,在导弹即将飞出大气层的时候关机,利用重力自然低头,然后助推火箭发动机再次开机,水平加速,直到进入滑翔状态。这是比高抛-滑翔更为先进的技术,不仅更难探测,也有利于平滑转入滑翔。更重要的是,这自然地与HCM衔接。
0 e# K6 D+ ~( O0 S" X" S N5 L
5 P. O6 j6 [, s- A- l! y& rHCM只能以超燃冲压为动力,但超燃冲压不能自主进入工作状态,必须由外力首先达到超燃冲压启动,才能持续工作。用涡轮喷气发动机然后转入亚燃冲压再转入超燃冲压,这是可能的,也是效率最高的,但也是技术上最复杂的。简单一点的办法就是用火箭发动机直接推入超燃冲压状态,这是“巨浪-2HCM”可能的技术路线。超燃冲压本身的推进效率加上气动滑翔,可望使得“巨浪-2HCM”的射程达到12000公里级,足够打到美国本土了。
2 i& ?2 m* E- y6 n) Z9 T. h, n' z
6 r* L z* a5 @8 M6 b8 s但高超音速飞行器是大气层内的,“巨浪-2”这样的钝头是不适合的,需要像东风-17那样的带短翼箭形体才行,但这样尖锐、瘦长的形体与弹道导弹核潜艇有限的艇体直径是矛盾的。好在“巨浪-2”从弹道导弹变为HCM的助推体后,有些要求可以放宽。( r1 t: k4 t( Z" @% U* B, S8 Y
$ d3 O S: v9 o作为弹道导弹,发射时的精确轨道极端重要,这决定了中段弹道的精确性和末端的命中精度,因此弹体内的固体火箭药柱不仅有各种火箭发动机方面的要求,还要求在重量分布上极端精确、极端均匀,任何不完美都可能使得发射后的导弹弹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 }- n' L$ @- A! H* P3 Z
- z6 T5 c- f% S9 C4 e- s* p6 \![]()
6 X. n4 U7 H& |0 g* \“巨浪-2”像所有潜射弹道导弹一样,是短粗的形状,还有一个钝头
2 h6 t# X6 B4 k4 }- g" m. Y# Q5 U" _, h- }
% H7 o0 _) B' r* b+ Z
美国120毫米M829坦克炮弹把细长的弹芯深深埋入药筒里,HCM的箭形体也可以像这样,深深埋入助推火箭里,只是前面索性不露头了
; i* n( {4 G* F: X( g& K
3 A8 Z, ]$ _5 T! u, m" D1 O但改为HCM的助推级后,只要大体能在规定的位置将HCM级推入超燃冲压状态就足够了,中段和末端反正是有制导的机动弹道。这样,可以把尖锐、瘦长的HCM级像坦克炮整装炮弹一样,埋入助推火箭的药柱内,保持“巨浪-2”的物理尺寸和水动力性能不变。这需要固体助推火箭采用两级推力,这是做得到的。在转入水平短加速末端,助推火箭壳体分离,HCM转入超燃冲压工作,继续推进。$ F3 b5 g( A* {, n0 A
6 U# T* ^2 l4 M8 K如果包围式助推火箭的分离与超燃冲压启动之间不容易精确衔接,HCM可以自带小型助推火箭,精确调节末端状态,确保超燃冲压启动。
, F7 f4 N/ f- J; R& X. P x% |; b. _( i- U
由于瘦削的箭形体,多弹头可能不行了,但单弹头未必是一个缺点,弹道导弹的大趋势并不是增加弹头数量,很多具有多弹头能力的弹道导弹也因为军控条约限制而改用单弹头了。中国最终可能是会加入某种形式的军控条约的,但必须在中国认可的时间和条件下。未雨绸缪不是坏事。
' I9 u. h, h! j% I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