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辈出的民族是不幸的民族,和平的生活注定是平庸而繁琐的”
————《紫川》
1
十二年前,2008。
我对那年发生的大事的所有的印象,都来自于当时我们家那个小电视屏幕,从汶川地震到奥运开幕式再到雪灾。
当时没有微信,也没有微博,甚至连能上网的移动手机都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那个时候我还在上小学,应该拿的是一款玫红色的三星滑盖galaxy,是我母亲换新手机后淘汰丢给我的。
那个时候手机主要都是用来发短信和打电话,可能偶尔需要放松娱乐的时候我会选择打开手机里面自带的一个建房子堆积木的小游戏和一个跑赛车的单机小游戏来玩。现在回想来画面无比粗糙,却成了我为数不多的快乐源泉。
手机只能用来给父母发短信,或者玩无聊的堆房子小游戏。电视才是来关注新闻的,那时每晚七点多的新闻联播仿佛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时段。
汶川地震的时候湖北也感受到了震感。还记得当时教室上的灯一直在摇晃,教室后面的储物柜没有关好的门也在吱吱作响。
那天人心惶惶,各种说法都有。所以回家后我们第一反应就是打开电视收看新闻联播,才知道千里之外另一座城市的真实惨况。
“一方有难,八方来援”的口号就是当时喊出来的,孙楠的一首生死不离火遍大江南北,成为全国当时各族人民源源不断支援的动力。那一句最经典的“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过了十二年,如今我仍然能唱出来。
电视机前看到无数解放军冲向废墟,温总理在房屋上喊话把嗓子都喊哑了时,上小学的我便每天去检查零钱罐的零钱数量。
暗自下决心,很久都不买玩具不吃辣条来攒钱,然后把这小几百块全都捐给灾区。
后来才知道当年全国上下无不为汶川揪心,痛心。有人争先恐后去献血,有无数企业家倾囊相助,也有无数明星义演捐款。
这样温馨而泪目的情怀在全国上下涌动,
直到今天说起汶川地震,除了血与泪之外依旧感到满满的暖意。
当然,当年的汶川也一定会有黑暗的一面。
比如当年的各大慈善基金会到底有没有贪污;物资运输效率是不是就一定比今天高很多;汶川地震真实死亡数字今天依然是个谜;震后是否有打砸抢烧等犯罪行为出现.....
在信息只靠新闻联播和中央电视台的年代,这些不和谐的声音就被隐去了,消失在了历史中。
十几年后的今天追问的人已经很少了,而可能再过一代人之后对于汶川的印象就只记得几个知识点:
但那些因为黑心商家豆腐渣工程而被砸死的幼儿园小孩呢?
那些被基金会贪污后得不到及时救援的人呢?
那些重伤者,因为被可能的物资拖欠太低而被活生生拖到死的人呢?
除了那些人的亲人,有谁会出来喊冤吗?
不会。
觉得可悲吗?
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了。
这个社会不会是非黑即白的。如果永远去纠结每个事情的阴暗面,然后无限放大,那么这个社会压根没法运转。
时隔十二年,新冠状病毒又成为了全国的焦点。
当年的“汶川加油“如今变成了”武汉加油“。
只是如今经过了新媒体的加持,从上到下的阴暗会无限放大给我们看,直到在网上炒成舆论风暴为止。
有时候看微博热搜,十条里有八条是各种截货,各种效率低下和不作为,再看到每日翻一番的确诊数字,每个人心头都会有一层乌云。
当年灾区里的血泪,今日封城中的压抑;
当年废墟之下的哭喊,今日病床前生离死别的眼泪;
都是压在民众心头的乌云。
但要知道今日也有最美逆行者,有全球华人鼎力相助,就好像当年也有众志成城攻克难关,连小学生都会给灾区民众捐出自己的零花钱余额一样。
相信这个灰色世界的阴影反面,
便会是春日的光明。
2
现在的热点真是变化太快了。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热点还是在争论红十字会车牌号的问题。
眨眼间从红会到云南大理截货,到方舱医院再到李文亮去世。
事件之多反转之快,给人一种两天过成了一个星期的错觉。
内容太杂太乱,虚虚实实众所纷纭。
的确,这已经不是汶川地震的新闻联播时代了,现在是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时代有什么特点?
每个人无论智商高低,无论眼光长远还是短浅,只要能上网就有机会让自己的认知被全世界听到。
每个媒体无论内容是否得当,无论虚假还是真实,只要内容能从众就能够广泛传播成为一个个爆款。
在李文亮事件发生以前,我曾经信心满满地在这篇文章里写道:“大众极易被媒体带节奏,而国内的无良媒体太多了。”
经过2月6日晚上整个事情全程跟下来,我发现我大错特错。
如今不是大众被媒体带节奏,是媒体被大众情绪裹挟前进。
而在这一次的疫情中,各地封城的阴影让大众的情绪变成了一个极为可怕的不稳定因素。
这篇文章就拿李文亮医生的事,
详细举个例子:
北京时间二月六日晚九点半,武汉市中心医院突然更新微博表示李文亮心脏停止跳动已经死亡。
很快评论数上万,关注度过千万,直接冲到热搜前十。
我当时还点开过几个评论,想看看国内都是什么反应。
无一例外,评论区几乎所有人都想把zf直接撕碎。
愤怒的狂潮简直闻所未闻
这样的情绪甚至直接不经引导,直接向中央总台媒体开炮:
这就是官媒被公众舆论裹挟的最好示范。
面对这样暴戾的情绪狂浪,显然当权者完全没有准备。所以于是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中心医院选择继续抢救李文亮。
最后到了北京时间凌晨三点四十八,医院官方微博宣告在一个小时以前李文亮抢救无效去世。
我看到的时候才过了十三分钟就达到了近三万的评论,这条微博可能破了史上微博评论转发速度最快的记录。
13分钟,1.7万的转发和2.9万的评论数量。
其中绝大多数语气和内容与之前的抢救微博一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口口声声要保持愤怒保持憎恨,要当新时代的鲁迅对这个国家和这个政权口诛笔伐。
我之前因为在帮很多对接工作和物资采购的信息收集的忙,所以没有一直持续关注这位医生的生平事迹。但能有这种规模的舆论狂潮,我感觉事肯定非常大。
所以昨晚把李医生的整个事情时间轴全部补了一遍,大概归纳一下就是:
12.27是张医生第一个把病毒上报给卫健委,开始分析(我觉得他叫吹哨者最合适)
12.30李医生发现有患者,与sars高度相似,所以在微信群里警告身边的朋友。后来发现不是sars,所以就更正了一下用词,并让同学不要传出去
结果就真有群友不打马赛克,而且断章取义地把含“sars”的那一面传给了其他群,至此传播开来。
1.1武汉公安辟谣,表示不是sars
1.3武汉公安训诫李医生,让他不要瞎说。
之后就是一直到了肺炎爆发后,李医生因为曾近距离接触患者所以被感染。感染时还要求如果身体好了还想上前线。
2.6日晚上病情恶化,当晚去世。
首先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李医生千古。
躺在病床上都还在申请一旦康复就直接上前线,这样的医者仁心和使命感真的常人难以企及。因为他作为第一批发现病毒的人,比其他人更了解也更熟悉这个病毒的传染率的可怕和高效。
这种精神和在这场灾难中倒下的每一个烈士一样,他们的名字都值得刻在纪念碑上面供后人祭奠。
民族英雄莫过于此。
但我反观整个时间轴,都觉得李医生虽然是个英雄,但更是个普通人。
他发现了病毒,因为担心身边人而偷偷地告诉了一些同学,言论之中难免会有小的概念性错误。
像每一个普通人一样,他被公安训诫后除了担心世界和平和国家民生以外,他更担心的是自己的事业会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从头到尾李医生一直都是一个和普通人一样,喜欢看电视剧喜欢追星,在看到有未知病毒时会担心家人而偷偷告诉,在被公安训话后会因为担心自己的前途和事业而感到担心和紧张。
而昨晚在武汉中心医院的官微底下有八十万人用评论的方式把这个普通人塑造成了民族英雄,国家脊梁和不朽的神话
民众开始借着李医生的逝去这件事来恨国恨党,对当前的政治体系和国家进行口诛笔伐。
整个群体陷入了一种歇斯底里的状态,不问事实不讲理智。
群众没有真正渴求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充耳不闻…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乌合之众
古斯塔夫啊诚不我欺。
我们冷静下来想一想,昨晚究竟是在对李医生的逝去感到伤感,还是在对这个国家体制表达愤怒呢?
如果是前者,那为何评论区戾气如此之重,仇恨如此之深?
如果是后者,请问在这个疫情盛行,武汉无数人民命悬一线的情况下真的是临阵换将,改变体系的好时机吗?
就算是要改变体系,凭这些人的见识和眼界就可以治理14亿人口的大国了?
靠什么执政?靠在网上喊言论自由吗?
网上真假难辨的几张微信聊天记录就可以让他们公然指认官方媒体造假说谎,几个香港废青和美分喊出的“言论自由”“民主平等”一瞬间被炒成热评,被无数年轻孩子们奉为真理名言。
无数年轻人开始进入幻灭状态,中二附体。
感觉看穿了世界看懂了人生,觉得社会好黑暗每个人都在其中挣扎。
也是同一批年轻人,在去年的国庆大阅兵时还在盛世中华,觉得阿中哥哥身上每一根头发每一寸皮肤都是最棒的。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就像也没有任何一个治理体系是完美的一样。
有得必然有舍。
想要社会稳定,不会像欧洲美国这样天天大街上游行闹独立,也没有全国遍地的枪击案和爆炸案,
那就请接受适当的言论控制,不要毫无责任地在互联网世界胡乱开口。
想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紧急状态下能够十天建成医院,十六个省份一对一援助城市,
那就请接受有时权力过度集中的现实,以及在里面滋生出的官僚主义。
就连最伟大的李文亮医生,都可能把肺炎误判成SARS。
而且很难想象的是如此伟光正的民族英雄世界传奇,在被训诫后第一反应不是为人类文明而痛心,而是在担心自己在园内会不会被领导批评。
这叫做灰色的现实,这也叫做人性。
可惜在昨晚的浪潮风暴之下,这样的声音实在是太少了。即便是有,我相信昨晚也会被网络起义军群起而攻之,直到闭嘴为止。
可以看到一直到今天2.7日早晨,中央都在下令调查了,战斗依然没有结束。
在这个事情中,有国内很多网络年轻人没经过社会的毒打,一不小心看到了一角灰色的现实,顿时感觉三观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再加上难以接受这次疫情残酷程度,在家中两个星期的隔离已经一肚子火了,正好借着网络发泄出来。
这样的年轻人被带节奏,我非常理解,甚至如果他们能够通过网络呐喊发泄,能把心理压力疏导出来,那还真是一件好事。
但那些香港外网群里制作图片聊天记录的,
精美分子和台独分子故意大闹天宫的,
甚至可能还有西方的外宣过来宣扬普世民主,言论自由的。
你们消费死人,还要拿李医生逝去这件事来忽悠国内的年轻人恨党恨国,大肆宣扬西方的狗屁普世民主自由
这次的疫情不光是中国,更是整个世界的深痛灾难。拿灾难之下的人性为切入点来进行西方价值观的传播,这种行为对死者毫无敬意。加上你们行事发言毫无底线和脸面,说你们是人类文明的败类真是太恰当了。
其实李文亮事件只是其中一个例子。还有红会事件,湖北省领导团拜会事件,云南大理扣押物资事件等等....
黑暗如同乌云一样压在我们所有人的心头,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太多太多的负面新闻,也有太多太多的黑暗被媒体无限放大了。在这样的高压制下对于现行体制和国家产生怀疑,甚至愤慨,我其实都可以理解。
但请相信,这都只是暂时的。经过这一次,我们的国家只会变得更强大。
3
媒体是个照妖镜,发达的互联网更是可以把社会上所有的人的真实形态都映现。
小人的嘴脸越发可憎,英雄的光芒也更加耀眼。
在几个海外物资群忙过一段时间,便能看到太多的人性。
有拿捐献物资来攀比,最后成为鄙视链的;
有在捐献群中比资源,比财力,最后分配权力的;
有半途出来截货抢货,把本该优先往武汉一线医院运的物资运给自己的三四线城市的;
有手上拿了货源就故意屯着,等各家采购互相竞价弄成拍卖会的;
更有为了省一点成本就胡乱做工,用工业口罩卖出医用n95口罩的价格的。
相信我,说到这些群的黑暗面我很多都甚至有亲身经历。
比如我在群里提供对接方式就感觉我威胁到了核心班子的指挥权
就会要我闭嘴,跟我说再乱插嘴就把钱退给我直接踢出群
我在群外私聊提供医院需求物资表和对接手册,
群内也会说我一个武汉人为什么整天不干活,假大空满嘴跑火车,说最没资格说话的就是武汉人。
甚至有供货商拿到我手上所有的物资需求和医院对接方式之后,就直接把我踢出供货群以后再不理不睬,发消息也不回的。
黑暗吗?
当然黑暗,我甚至很多时候都感到心寒不值得。
这里面很多事如果让一个大V来认真炒作,基本都能上热搜。
但是还是那句话,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
有时候看看太极图就知道,阴影和光明都是相辅相成的。
比如有人攀比物资,恶意抬价,就有人无私奉献,自掏腰包帮忙垫钱只为了能让物资快一点送到前线;
比如有人争权夺利,把武汉资源群变成群主一个人的私人人脉扩展群,也有人为了不负大家心意,即使拖着病躯顾不上吃饭,也要晚上熬夜把募捐表排出来。
再比如有人写几个通关清关文件也要收一笔手续费,就有物流直接包机免费国际航运战略物资,所有手续全部帮忙搞定。
甚至以上很多行为看似矛盾,其实都是同一个人做出来的。
那如何评价呢?是正义还是邪恶呢?
只能说这是人性。
人性有自私贪婪要面子的一面,就必然会有为灾区同胞感动落泪,滚滚热血献爱心的一面。
国家也是这样的。
我们不能否认这个国家在这一次疫情上会暴露出很多问题,
比如因为前十几年经济的野蛮粗矿生长,便一定会有黑心商人贩卖二手口罩,以及在封城时恶意提高物价获取暴利发国难财。
比如权力过于集中之后,必然会导致一把手反应不及时导致物资分配不均,很多应该落实到的点很难执行。
再比如公共慈善基金红十字会为了牵制民间基金会,遏制资本通过慈善基金洗黑钱的现象发生,便必然会强行要求统一物资渠道。这样物资进出口效率也一定会低下,最后只能依靠第三方民营企业代为整理仓库。
这些问题我看得到,无数媒体看得到,请相信zf和中央也一定能看得到。
而且除了这些社会的黑暗面,
还有那么多美好的故事等着我们去传颂,
还有那么多英雄般的事迹等着我们去瞻仰,
还有那么多可爱的人们值得我们去关心。
我们能看到固然前期在媒体面前,有对武汉的地域歧视情况出现。但今天一省对一市的指令一出,无数的暖心语言还是会看哭很多人。
在生死面前,十四亿人民依旧是一家人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我们能看到雷神山火神山的建筑工人抱着方便面和盒饭盒,在除夕夜脸上荡漾出的笑容。
十天完成工作的所谓“基建狂魔”其实也都是普通人,一群单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让这个国家变的更好的普通人。
我们还能看到医生护士,大敌当前誓死不退,脸上磨出血泡依然笑着面对镜头,给病人加油打气。
因为七个小时时差的问题,国外很多群和跟国内做物资对接很多时候都需要熬夜。西欧时间凌晨一点就是国内的早上八点,政务系统刚刚上班,医院也开始通电话。
所以如果有货的时候对方急着要需求,很多做对接的都会选择熬个夜把国内的需求摸清楚发过去。
还有一个北欧商会群,群主购置了大批量口罩和防护服却没箱子装。在群中一问就会有华侨自愿开车好几个小时,就为了把自己家里的空闲的旅行箱给群主来装物资。
基层公务员就更不用说了。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武汉这座城市没有垮台,没有崩溃,物资人员器材还在正常流通,各级基层公职人员在背后付出的努力恐怕外人也很难想象。
因为这些光明中的英雄的坚持,才让我们其他所有人都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因为有这么多可爱的人们,才让我们有了必胜的信念。
十二年前,那场万里之遥的灾难我的印象已经很浅了。
那时还小,懵懂无知,而且在记忆中的红色三星手机和那场地震并没有什么关联。如果说有,可能就是每天看新闻联播看累之后,会打开手机里的修房子小游戏,用自己的努力去把虚拟的房子一层层盖高。
十二年后,灾难大片的主角成了我的家乡。
那些好莱坞大片里才会有的情节,被硬生生套给了我长了二十多年的城市身上时我却在海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园变成一座鬼城,自己能做的却又十分有限时的无力感,可能我这辈子都很难忘记。
所以当我看到有不作为,物资效率不高,欺上瞒下对医生不负责等黑暗被曝光出来时,我也会愤怒,甚至可能比一些在武汉封闭了两周的人更加焦急。
如果上网狂喷一顿就能让武汉重新活过来,我报名第一个开喷。
可惜在这场国难面前,我们每个个体可以做的都十分有限。
我们能做的最基本的,就是在舆论狂潮面前努力保持一个冷静理智的头脑,不要因为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组织发一些未经正式的“微信截图”和“内幕记录”就被带节奏,结果把互联网搅的混乱不堪。
政府已经够累了,我们还要辛苦他们每天再多辟个谣吗?
当然,我知道这个世界有些黑暗已经烂透了,这毋庸置疑。
关键在于当我们认清黑暗后,是在黑暗面前幻灭,每天恨党恨国无能狂怒,键盘政治敲的噼里啪啦响;
还是继续选择相信这个世界依旧存在光明,在知道黑暗存在的情况下依旧选择热爱生活,热爱这个国家。
请相信只要有阴影之下的人性百态,就一定会有光明之上的热泪盈眶。
因为刺破黑暗的目的,终究还是要拥抱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