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307|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言] 回字有四种写法,大字就有三种读音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1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字的读音有三:第一,就读为“大”,(DA,去声);第二种,读为“太”(TAI,去声);第三,读为“代”(DAI,去声)。
   
在现代汉语中,大字几乎只读第一种“大”的音。而古代汉语中,除了表示“大小”的意思时读“大”音之外,都要读后两种读音。
   
“大”字的第二种读音就是读作“太”。不仅仅是读音为“太”,此时“大”字的含意亦为“太”。在《左传》中,读“太”音意亦为“太”的“大”字,就太常见了:
   
1,大上,要读为“太上”,“大(太)上立德”。
   
2,大子,就是“太子”,如:大子友,大子壬,大子申生,大子夷,大子朱,大子光,  大子佐,大子巫,大子州蒲,大子商臣,大子诸樊,等等。
   
3,大公,就是“太公”,指姜太公。
   
4,大王,这个“大王”,指的是周的先祖“太王”,也就是古公亶父——文王昌的祖父。
   
5,大史,大史氏,就是“太史”,“太史氏”,如大史克,大史固等等。
   
6,大甲,就是商代的第二位君主“太甲”。
   
7,大伯,就是“太伯”,即古公亶父的长子,吴太伯。
   
8,大君,就是“太君”,指周天子。襄公二十一年载:“大君若不弃书之力……”
   
9,大牢,就是“太牢”。关于“太牢”有两说,一说是以“牛一、羊一、猪一”为一太牢;一说:羊为少牢,牛为太牢。
   
10,大姒,即“太姒”,周文王妻。
   
11,大岳,即“太岳”,相传为尧时官名。
   
12,大姬,即“太姬”,周武王长女,嫁给陈国胡公。
   
13,大原,地名,即“太原”,在今太原市西南。
   
14,大宰,官名,即“太宰”,如大宰子商,大宰子余,大宰噽,大宰犯,大宰督,等等。

8 O5 u9 ?& o- U# R7 i, i; G% i% u% A
15,大师,官名,即“太师”,如大师子朝,大师子穀。
   
16,大叔,即“太叔”,如大叔段,大叔疾,大叔文子,大叔仪,大叔僖子,大叔遗,大叔懿子,等等。

3 ~9 I% I$ V5 i; b8 m* x& U2 d- ]# @1 A/ h) M
大字的第三种读音为“DAI,去声”,主要就是卿大夫中的“大夫”以及战国时期对诸侯国君主的尊称“大王”。这第三种读音太普遍了,就不举具体的例子了。“大夫”要读为“代夫”,“大王”要读为“代王”,这是古代文化中最起码的一个常识。

' @" p. P: a6 S1 c, a1 A) |! m2 T0 e0 [$ u6 s: Z. A/ e" H
俺读书不多,总觉得音韵之学为最难。如果有人细问起来,“喂,喂喂,你凭什么说这两个地方一定要读为‘代’?你有什么根据吗?”俺就糟糕了,俺是根本回答不出来的,只能采取《镜花缘》里的办法,跟你胡搅蛮缠了。
   
想当年,多九公、唐敖、林之洋坐海船到了黑齿国。在一家书馆,遇到了两个女学生,向多九公唐敖请教音韵反切之学。多、唐二人回答不了,只好跟人家耍赖——
   
多九公道:“据才女所讲各音古今不同,老夫心中终觉疑惑,必须才女把古人找来,老夫同他谈谈,听他到底是个甚么声音,才能放心。若不如此,这番高论,只好将来遇见古人,才女再同他谈罢。”
   
呵呵,这多九公虽说是耍赖,却赖的非常的有道理,你决不能说他一点道理都没有。对呀,某字某音古代到底如何,今天的人谁能说得清楚?把古人请回来这不是最好的一个办法吗?谁去请古人啊?呵呵,当然是你啦,在现代法律上这不是叫做什么“谁什么什么,谁就该什么什么”吗!
多九公的话太有道理了,既然是古字古词古音,那么,古人的读音,肯定是对的了。可惜呀,若是当年就有录音机就好了,把古人的话录将下来,古人怎么读的,咱们跟着怎么读就是了。
三十几年前,俺有一次去开封。看完了铁塔、古吹台,准备步行去下一个景点——繁塔参观,想省几分钱的公交车票钱,不是能省则省嘛!
   
于是,逢人便问路:“请问,去繁塔怎么走?”
   
“啥?哪儿呀?繁塔?知不道!”
   
一连问了几个人,答案都一样——知不道!
   
俺向周围打量了一下,看见路边人行道上,一把藤椅里坐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者。老人迷缝着眼睛,正半醒半睡地在那晒太阳呐。俺想:“年轻人或许真的不知道,但老人肯定知道路。”于是,俺走近前去,恭恭敬敬地问道:“老先生,请问,去繁塔的路怎么走哇?”
   
老人睁开眼睛:“繁塔?啥繁塔呀?俺们开封根本就没有繁塔。”
   
俺急忙掏出旅游地图,双手捧着,递到了老人面前。
   
老人看了一眼,哈哈大笑:“哈哈,先生是头一次来开封玩吧?这座塔可不是''塔,它叫‘薄’(音BO)塔啊!”
   
俺说:“这个字明明是念''呀!”
   
“呵呵,这个字在别处是念‘繁’,可是,到了咱开封,跟塔字连到一起,它就不念‘繁塔’了,而是要念‘薄(BO)塔’了。”
   
“这、这、这是不是口音问题?请问老先生,是不是开封话里,所有发''音的字,都要读为''啊?”
   
“不是,开封话里也有‘繁’这个读音。这个繁字惟有同这座塔合起来,才读为'薄。”
   
“这倒很有趣!请问老先生,会不会是刚开始的时候有人把这个字给读错了,以后呢,大家将错就错,就都跟着读错了?”
   
“不是哩!从打俺记事,这座半截子塔就叫‘薄塔’,在开封,人人都称它为‘薄塔’,绝对不是读错字了。”
   
俺继续刨根问底:“请问老先生,这个字,这个音,是一直如此念哩,还是后来什么时候改过来的吧?”
   
老者曰:“有啥好改哩?从打俺记事儿,这塔就叫BO塔!全开封的人,从古到今,都把‘繁塔’读成‘BO塔’!”
   
归来后,俺查了查《新华字典》。在字典上,繁字只有一个读音——FAN。可是,昨天在开封,又遇到了一个读音——“BO”。怎么办呢,到底读BO对不对呢,我们只好说,对!开封人没读错,是我们读错了。
   
这件事情发生在三十几年前,那位老者当时七十多岁。于是,我们就可以肯定了,既然老者从小就读此字为BO,那么,至少在一百年前,繁塔就被称为BO塔了。虽然没有录音机,但是,这位老者就是百年前发音的见证人也。
    话绕远了,再回到“大”字上来。“大夫”、“大王”这两个词,你凭什么就肯定是读为“代”的音呢?我们说,我们虽然不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大”字的读音,但是,我们却可以由近及远,一点一点的往前推呀。
   
第一,今天的医生,俗称是“大夫”。“大夫”这个名词,不是医生专用的,而是从官名中借用而来的。并不是医生用医生的“大夫”,官号也有官号中的“大夫”,各叫各的,互不相干。大约从有宋开始,医生便被尊称为“郎中”、“大夫”(此外,梳头的称待招;卖茶的称博士;等等)。到有明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发出圣旨,医生只可以称医生、医士,不许僣称为“大夫”或者“郎中”,这些僣越的称呼,一律禁止使用,违者重罚。由此可见,在明朝,“大夫”的读音就是“代夫”。
   
第二,我读书时的几个老师,如刘先生、赵先生,他们都是二十世纪初出生的人,他们在课堂上读这两个名词,我清清楚楚地记得,是规规矩矩地读为“代”,大(代)夫,大(代)王。刘先生、赵先生又都是陈垣先生的弟子,他们从陈先生那里学来的读音,也肯定是“代”而不是“大”。因为,“大夫”、“大王”这两个名词,在史学中,是太常见了的名词。如果陈垣先生读此字为“大”,刘先生、赵先生是绝对不会错过的。
   
而陈垣先生本身就是清朝末年的人,“大夫”是清朝时继续使用的一个官号,陈先生读“大夫”这个名词,就如同我们今天说“会计”这个词一样,是决不会发错音的。于是,我们明白了,在清朝,“大夫”这个词,肯定读为“代夫”而不是“DA夫”。
   
清朝的情况清楚了,再往前推呢?我们只能大略地说,清朝继承了明朝的制度,明朝可能也读“代夫”、“代王”吧?元、宋、五代、唐呢?大约也是如此吧。你要是提出疑问,认为俺说的不对,俺就用多九公的话来回应你了:
   
“据才女所讲,各音古今不同,老夫心中终觉疑惑,必须才女把古人找来,老夫同他谈谈,听他到底是个甚么声音,才能放心。若不如此,这番高论,只好将来遇见古人,才女再同他谈罢。”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茉莉 + 4 长知识!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6-7-29 01:48
  • 签到天数: 205 天

    [LV.7]分神

    沙发
    发表于 2011-5-27 22:57:22 | 只看该作者
    去过开封,没去过繁塔....
      P7 ?# @" }+ @; {) ^长知识了....

    点评

    现在有个清明上河园,是不是比较好玩?  发表于 2011-6-3 11:22
    开封几次被黄河水淹,历史都留在了地下,地面上的没剩下什么。所说几大古都中,最为平淡无奇。  发表于 2011-5-28 09:20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8-20 01:05
  • 签到天数: 1020 天

    [LV.10]大乘

    板凳
    发表于 2011-5-28 03:09:02 | 只看该作者
    就好比北京的大栅栏,据说正宗叫法是大石蜡

    点评

    念 大十蜡儿  发表于 2013-2-6 03:18
    大石烂儿。山西也有个“开栅”,叫做开石。两处“栅”都读“石”,不知道为什么  发表于 2011-5-28 21:52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2-16 14:50
  • 签到天数: 818 天

    [LV.10]大乘

    地板
    发表于 2011-5-29 05:4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履虎尾 的帖子
    $ c1 i( ~7 x  x4 ^( m' V% ]  `) {" x% L. y  Q
    提到古代的东西,我轻易不敢说出口,写是可以。谁知道古代那字都什么发音啊。。。

    点评

    李汝珍是清朝人,《镜花缘》里多九公云云,就是李自己的观点,他也认为古音古韵是非常虚无缥缈的东东  发表于 2011-5-29 09:41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1-5-29 06:2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履虎尾 的帖子
    6 U7 x  q8 T) [# u$ V
    0 O0 j. V# g1 G' p2 `/ _# J# I古音真是个有趣又挠头的话题,再加上复杂的发言,就更挠头了!前几天好像西西河有人贴所谓用古音读的诗,那叫真雷!
    1 Z( V& S! p# s! v. [& F& o0 u  N! B5 A1 q' n4 w4 X" H
    开封人也说”知不道“!?哈哈,俺们那里方言土语也这么说。

    点评

    俺知道的河南开封商丘,山东菏泽,以及苏北、皖北等处,不晓得说成“知不道”。韦兄贵处是——?  发表于 2011-5-29 09:44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1-5-29 11:1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履虎尾 的帖子
    * `- Z" |  I+ v  ~3 q2 T, p1 Y$ l; Z
    俺知道的河南开封商丘,山东菏泽,以及苏北、皖北等处,不晓得说成“知不道”。韦兄贵处是——?

    - C. H, f' E5 a! J% s  q) F. g$ y虎老师,咱们是老乡啊!我老家在辽宁。
    & T- G+ V* }6 T* ]) g
    7 l9 B$ O5 s+ L- g* K. H# P% H0 g; e$ j1 c1 @% x! D

    点评

    河北唐山也说知不道。  发表于 2011-5-30 03:39
    俺们苏北不说"知不道"啊,一般都说"不晓得"  发表于 2011-5-29 20:21
    对呀,本来我还记得。可是,你却说你们那里说“知不道”,害得俺晕了头哇  发表于 2011-5-29 12:20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3-1 00:54
  • 签到天数: 286 天

    [LV.8]合体

    7#
    发表于 2011-5-30 03:45:17 | 只看该作者
    大和太在最初的时候是一个字,所以可以算是通用的,后来两个字分开以后,在现实中就很少用太读大了,但在古文献中遇到这个字,尤其有特指人物的时候还是要读太的。
    4 k  Q% L& u" o" L/ p  n现在有时候懒得时候,一般就直接用太代替大,免得不太懂的人不明就里,分不清怎么回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1-5-30 05:4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履虎尾 的帖子& Y! d4 L2 H( h' ~- C2 X, d& d
    对呀,本来我还记得。可是,你却说你们那里说“知不道”,害得俺晕了头哇
    2 o/ \8 a. r& f8 J
    虎老师啊,辽宁的方言也有好几种啊。典型的比如沈阳方言、锦州方言和辽西地区的方言,区别还是很大的。尤其辽西地区,以前属热河省,方言和河北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比较相像。

    点评

    原来如此!  发表于 2011-6-1 10:1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4-16 03:01
  • 签到天数: 192 天

    [LV.7]分神

    9#
    发表于 2011-6-1 09:5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履虎尾 的帖子" I% ^7 Y( U9 S- R8 T
    + z1 J# I, _: U$ `
    老师故事讲得真好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3-8 05:45
  • 签到天数: 2441 天

    [LV.Master]无

    10#
    发表于 2011-6-2 12:15:44 | 只看该作者
    虎老师讲得好。/ P+ ~6 M4 e% m" }1 b
    顺便问个字:0 t: F2 y0 x3 T
    霰,到底该读霰XIAN4弹,还是读“散弹”啊?) e6 R8 a: \) D$ C+ [8 e+ T
    看不同时期出的字典,说法都不一样。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3-8 05:45
  • 签到天数: 2441 天

    [LV.Master]无

    11#
    发表于 2011-6-2 12:16:15 | 只看该作者
    虎老师讲得好。3 S! c, `& H& F, W: T
    顺便问个字:
    , B3 f8 A$ J) v8 ?% h1 m* A$ E; G霰,到底该读霰XIAN4弹,还是读“散 弹”啊?
    5 {5 ^. w. f. Y看不同时期出的字典,说法都不一样。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3-8 05:45
  • 签到天数: 2441 天

    [LV.Master]无

    12#
    发表于 2011-6-2 12:18:08 | 只看该作者
    嘿,同学们,太神奇了!9 u. J8 Q9 A, F, p! |4 P0 w  _; h
    这个论坛的服务器到底在哪里啊?难度还有关键词的检查不成?
    ( H: _/ y: K6 j1 X- m. X) u' {我第一次发的时候,失败,说是有内部错误。
    7 U$ ?1 ]& H, C于是我把散弹两个字给拆开,最发,就成了。

    点评

    也是喔  发表于 2011-6-3 11:31
    你这个回复的最后一句“散弹”不是发成功了?  发表于 2011-6-3 11:24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2-21 08:4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13#
    发表于 2011-6-5 06:28:39 | 只看该作者
    跟虎老师学习了,一直拿不准“大夫"、"大王"念dài还是dà。虎老师,搜狗拼音输入法特殊符号里有输入拼音的办法,可以带音调。

    点评

    是吗?俺去看看。  发表于 2011-6-5 08:33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3-2-5 17:50:23 | 只看该作者
    很有意思的故事。6 N3 [+ p' \  n2 L6 c' K

    " d+ V6 t3 @! N6 U! F繁读成“BO”应当是古音的残留。F跟P,B互相转换很多语言里都有吧。 ; d$ C: J+ \+ E6 {1 m8 [

    ' G! V! _  _5 E. @. L汉语的“傅”与“搏”,“不”与“否”,“风”与“飙”都是转换的残迹。

    点评

    有道理,英语里william的昵称是bill,估计古音也相似  发表于 2013-2-5 18:1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4:10
  • 签到天数: 3020 天

    [LV.Master]无

    15#
    发表于 2013-2-5 20:00:58 | 只看该作者
    叶公好龙。我的中学老师尊尊教诲曰:se4公好龙。

    点评

    she4 吧。  发表于 2013-2-5 22:57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7-7-3 15:36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出窍

    16#
    发表于 2013-2-5 22:56:37 | 只看该作者
    石头布 发表于 2013-2-5 17:50
      C) I2 x0 y( v: Y! Y很有意思的故事。
    4 y5 N3 y* |) z
    , A# Q& W  ]0 d& C2 I1 i% E7 h2 B繁读成“BO”应当是古音的残留。F跟P,B互相转换很多语言里都有吧。 

    : C& q7 v% V6 o: D最常见的就是v和b的互换,比如伏尔加和保加尔其实是一个词。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7-7-3 15:36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出窍

    17#
    发表于 2013-2-5 23:00:01 | 只看该作者
    有牙老虎 发表于 2013-2-5 20:00 5 K8 u1 `, ~6 f) V. w& s. i
    叶公好龙。我的中学老师尊尊教诲曰:se4公好龙。
    . o  Y# p9 c5 p+ d% M: W& R8 r
    应该是she4 射的音.这个来自于地名,河南省的叶县,现在都读ye4县,但是原来是读作“射线”的。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18#
    发表于 2013-2-5 23:33:41 | 只看该作者
    雪个 发表于 2011-5-29 05:44 9 |& g' @; |! \  Z6 L( ]# z5 H
    回复 履虎尾 的帖子
    . b8 W2 A) _9 m1 r: G1 J3 V1 j. q- \& s+ g, J' `6 l
    提到古代的东西,我轻易不敢说出口,写是可以。谁知道古代那字都什么发音啊。。。 ...
    ; u+ l0 f/ U' G, a8 F
    唐音用闽南话去推,宋音用苏州话去推,明音用南京话去推,清音,就用北京话去推吧。. O, k( E  H; j5 h8 |* m) e2 P/ U

    % \8 }( j) C* [! d( z: F; W4 V& U汉音如何我没有证据,不过广东话有可能比较接近六朝时候的发音。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3-2-6 03:12:38 | 只看该作者
    路人癸 发表于 2013-2-5 23:00
    . c2 C% s# S+ I$ i: t应该是she4 射的音.这个来自于地名,河南省的叶县,现在都读ye4县,但是原来是读作“射线”的。 ...
    / {( {0 _8 P% w/ W5 u9 x
    “叶” 和 “葉” 本来是两个字,简化的时候合并了。叶的本意太生僻,“葉”就鸠巢雀占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3 04:46 , Processed in 0.04696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