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晨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普知识] 黑胶vsCD,胶片vs数码,谈模拟的迷思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2-15 09:0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21#
    发表于 2021-4-10 18:29:15 | 只看该作者
    响马 发表于 2020-12-17 23:42
    / r4 ^& Z5 F$ _* E我想问,“煲耳机”有科学道理吗?类似这个

    / [7 v8 e7 I. C& W/ S% j5 S3 i就是通过老化让材料进入一个稳定期,跟汽车磨合有类似的地方。有的音箱在出厂之前有这样一个过程。一般是用正弦波发生器或者粉红噪声、白噪声连续进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楼主| 发表于 2021-4-10 21:52:37 | 只看该作者
    住在乡下 发表于 2021-4-10 03:20
    ' m7 `+ W6 M" c- M/ q6 Q! {, O复古和逼格不是理工男能理解的。
    ' }# n; N8 y$ D4 L
    哈,这么古老的老帖都被你挖掘出来了。乡下兄别来无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5-7 10:2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23#
    发表于 2021-4-11 00:57:10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20-12-18 00:15, A( K0 _- V1 x8 z" G: S
    这和汽车要break in是一样的道理,但到底管多少用,我也说不好,可能和搅面必须顺时针还是逆时针一个意思 ...
    ; J3 @* h3 m- I+ u* s8 U# d, X
    我自己买的设备,觉得break in有用就是一个便宜的动铁的耳机(Balanced Armature),刚拿过来的就没法听,高音真的就像打铁。接了一个耳放,扔在哪里差不多一整天,至少还能听了。不过另外一个贵了三倍的动铁耳机就没这样。森海塞尔的几款动圈都是拿过来就听,听感上有影响的更多的是音源和耳放。所以break in这东西,我觉得玄学和科学兼而有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楼主| 发表于 2021-4-11 03:16:33 | 只看该作者
    chnle 发表于 2021-4-10 10:57+ {; g# W. ^+ O8 s
    我自己买的设备,觉得break in有用就是一个便宜的动铁的耳机(Balanced Armature),刚拿过来的就没法听, ...

    ) ^4 s( s8 _, A! O, X同意!就和水电、火电、核电驱动音响差不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0-5-8 13:51
  • 签到天数: 112 天

    [LV.6]出窍

    25#
    发表于 2021-4-11 12:46:26 | 只看该作者
    讲胶卷这里有点不太合理,目前的情况下是无论胶卷还是传感器作为记录媒介,都远远高于镜头的分辨率,从信息的角度来讲其实没有太多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8 04:14 , Processed in 0.03361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