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禅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国闻人笑谭(第一辑1-10)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1#
发表于 2011-10-11 00:56:19 | 只看该作者
禅人 发表于 2011-10-10 18:15 ( h# C' A/ i( v: w" ~6 u9 a
呵,桂系上阵了!过些天俺来凑个黄绍竑。说到体育教师,貌似干过的人还有几个,陈诚算一个? ...

- U. Y  B. z6 S: v' a好。
6 Y9 _1 ^7 h6 K1 O' B5 P体育老师嘛,朱德就干过,与李宗仁不同处,是在上军校之前2 S5 A, n0 h0 F5 C- w* A4 C
6 v# V$ G% m5 l. H* K( q: n
陈诚是师范与体育专科学校双料文凭,干体育老师应该是本行,不过似乎没有真的下场,师范毕业时差点就干上了,却因为其父是小学校长,怕人家说闲话,就没有让小陈去该校;体专毕业时有机会教中学体育,但因为老婆带去很多嫁妆,小陈有吃有穿,情愿当宅男……

该用户从未签到

82#
发表于 2011-10-12 13:40:07 | 只看该作者
才看到好玩的帖子,等有空写个张静江的,嘿嘿。

点评

呵呵,张静江段子的正在写:)  发表于 2011-10-12 14:14

该用户从未签到

83#
发表于 2011-10-18 02:34: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逸云三洲 于 2011-10-18 02:44 编辑 9 g& Z8 D1 j, P& p/ r! Q# b9 o
7 O% D/ `8 g* w& k6 F/ X
七、老人家的名片
9 T/ U2 P1 P( e" }
. `1 v! ~. O' Z说起旧桂系的人事,当年有一句话,叫非巡即游;怎么解呢?前面不是说过嘛,旧桂系掌门人陆荣廷是绿营人士出身,当年中越边镜的那些绿林武装,官家曾给过一个学名,叫游勇;因为他们中有很多人在中法战争期间本来是官家的兵勇,后来部队裁撤、失去依靠,才啸聚山林的;陆荣廷便是这样一个游勇。但他上山期间尽量去抢法国人、有钱人,较少去骚扰一般中国老百姓,于是博得一个义盗的名声。后来法国人玩不过他,逼着中国官家解题,陆荣廷部遂被收编成巡防营。陆荣廷在巡防营好好干活、天天向上,管带、统领、总兵,一级级升上去,最后成了广西提督。
+ A! Y5 C+ O2 ]0 s' t- O/ u( s* A8 x% ]: B5 q. y* @
所以旧桂系的重要干部,往往都有巡防营或游勇的背景,很多人还是既巡还游,比如陆荣廷的内弟、广西督军谭浩明,就是跟着陆荣廷,一路由游勇干到清军巡防营的。旧桂系的另一个将领林俊廷,早年也当过游勇,但跟陆荣廷、谭浩明那时还不是一个山头的,只不过招安之路大家走,到巡防营之后才走到一起来的。陆荣廷当统领(团长)时,林俊廷与谭浩明同为陆手下的管带(营长),可见渊源比较深了。林俊廷才干有限,但陆老帅念旧,所以始终跟着水涨船高;在旧桂系中即使不算一排,主席台的位子还是笃定的。
# E& ]) f1 }" _) J& Z+ l$ W) J' t* Z8 a8 D
林俊廷这样子的,本来跟着老大有饭吃,终其一生也蛮好,谁知好花不长开,旧桂系跟陈炯明的部队打了起来,丢了广东不算,还被人家抄了老窝;一时间广西大城尽失、高佬竞走,剩下的残余部队,只好矮子里面拔长子,由一些二、三线将领率领,分头在穷乡僻壤坚持。皆说星火燎原,那是指新生力量不是?旧桂系盛极而衰,能不能死灰复燃呢?关键还在对手身上,别看广东方面摧枯拉朽,其实内部矛盾很深。果然凯歌还没有唱全,陈炯明就跟孙中山打起来了,两派军队急急回广东去演全武行,各地的旧桂系残军趁势规复旧地,又成广西主人矣;只是无复旧日统一气象,各路人马互不买帐,形成割据局面。在广西变局中顺势操盘的李宗仁,也成为一路诸侯。后来与黄绍竑、白崇禧等模范营旧部联起手来,终于席卷八桂,创造了新桂系。' y7 Z, T* p: s4 j. F$ L3 j

" [& y/ g: D6 A4 Y% ~可见复燃终究是难一些的,算回光返照呢,总是可以的吧。而到了林俊廷身上,还夕阳无限好起来,坐上广西首席了。怎么说呢?原来在新桂系统一广西之前,省内好长一段时间处于战国状态,嗯,也许叫春秋更确切些?因为表面上也曾有过一个中枢的。当时割据州府的军头们,为了排外,曾达成一定程度的合作,比如大家都统一称作广西自治军,为此大家还选出了一个名义上的首脑,就是号称广西自治军总司令的林俊廷。林总后来还被北京政府任命为代理广西督军、广西省长,着实风光了一把。
8 j! ~$ D" |0 F& r
' v1 |& ~# r5 T# ^林俊廷曾任广西第二军统领、粤桂联军第二军司令,在旧桂系中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自治军将领中无人出其右;但所辖兵力却不大;自治军实力排行榜,用自治军第二路番号的李宗仁部已经进不了三甲了,林俊廷部则还在李宗仁部之后。当然李宗仁部武器较好,更重要的是据有富庶地区,同时克己复礼,不过为己甚,比较受老百姓支持,这是他后来坐大的重要原因。而在成立自治军总司令部时,李宗仁是完全没有想法的,除了实力在前的诸侯有的是,还因为他自己的辈份很小,所以保住地盘就心满意足了。
+ y" w$ {1 d) C6 ^2 ~5 ]* H% M$ r2 Q
林俊廷之所以被推举为广西自治军总司令,则正是因为以前地位高、当时实力小,两个因素可说缺一不可。或者,还有第三个原因,因为这个老先生比较天真,好好先生,嗯,也许说好好老大更确切吧,因为林俊廷以前当过土匪嘛,这种资历在旧桂系里当然不是缺点,你黑我黑大家黑,不黑不美丽。所以林俊廷做官节节高。不过这位老大朝堂只管坐,你倒是去念一念兼职MBA啥的?偏偏不作打算,所以成不了先生。其实别说MBA啊,扫盲班也没有进过呢,所以字也不认识。  R3 F* x. d4 X2 P( }

. q; {* e4 X. Y- a! \  A据说他老人家当广西自治军总司令时,有一次闲了没事,踱进司令部去消遣,四下一看呢,不高兴了,骂副官说:好大的胆子,偷懒偷到这份上,来了客人也不通报。副官摸不着头脑,陪着小心说:哪来的客人?没有人来啊。林俊廷一指办公桌:还混说,这不是客人见不着我,留名片在桌上啦?副官一看,忍不住笑了:这哪是客人的名片呢,这是您老人家自己的啊……3 k- k) C3 e* B+ a; G7 z8 M( x. G/ J

3 I9 C3 Z4 j0 u; ]& B林老人家挂不住了:这谁这么混帐,把我老人家的名片倒着放……
0 t6 Y* ]6 F( y7 A
) S% [) u) y( W; e* Z2 j2 ^2 k1 x, K% z& J4 Y- e$ P
(乘着和尚还没上来,补好的一只碗,就先放上来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5 收起 理由
煮酒正熟 + 5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1-7 11:21
  • 签到天数: 181 天

    [LV.7]分神

    8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10:37:37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1-10-18 02:34
    : z' V1 s  N7 x& P七、老人家的名片% N! v9 |( E8 D" g+ X4 u, W' m
      `% E' N% M( z" ]
    说起旧桂系的人事,当年有一句话,叫非巡即游;怎么解呢?前面不是说过嘛,旧桂系掌门人 ...
    * Y' Y0 |8 K) A9 E& E+ Q9 @, i5 h
    精益求精啊,这张名片果然更赞!俺这段时间在陪公子读书,笑谭的段子,还请小安多担待了,叩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85#
    发表于 2011-10-19 22:10:19 | 只看该作者
    禅人 发表于 2011-10-18 10:37
    + a8 X' g: q. D/ ?精益求精啊,这张名片果然更赞!俺这段时间在陪公子读书,笑谭的段子,还请小安多担待了,叩谢 ...
    8 ^1 b' \# ]# V2 d2 I
    还是正职要紧,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
    发表于 2011-10-26 00:12:22 | 只看该作者
    八、李杜剿匪2 l5 v# |( B9 m

    1 v0 q, |$ D8 x4 _( T当年日本人侵取东北时,东北军较有规模的抵抗,一为江桥抗战、一为哈尔滨保卫战;前者的最高指挥者是马占山、后者的主事者是李杜;两人均以东北抗日领袖闻名后世。一定要分一下高下的话,坊间现在似乎给马占山的彩声要多一些。) O3 J' n4 G. G" \+ v6 T% }- _
    " ~: Q( c! i  b3 R! b0 h. a9 Z" W2 U. B
    未必公允了,因为李杜在哈尔滨组织抵抗,条件还是比马占山差很多的。马占山与李杜都是奉军的老将,但不是大将,两人的级别原来一边大,都是军分区司令一类的指挥官,但黑龙江危机中,马占山由张学良明令为代理黑龙江主席,指挥各部名正言顺,并且因为参谋长谢珂的努力,省府原有的财政、军火资源都能归其调用;这是李杜望尘莫及的,李杜虽经吉林方面的抵抗力量推选为总司令,看上去好象又跟老马扯平的,其实却是黑市顶戴,官家迟迟没有给与他相应的名义,号令各方难免底气不足;而且吉林省府原来掌握的钱粮武器,基本上都被原来代理省政的熙洽卷去,反过来用在伪军身上了,一进一出,差别自然好大。+ ?  f+ p9 ^% `$ ^
    , f; u8 f; k" L; Z9 C$ j8 Q5 {
    而说到抵抗日军的意志,却又是条件差的李杜,来得坚决一些了。马占山于江桥抗战失败后一度降日,使黑龙江尚存的抵抗力量陷于一片混乱,不能不说是一大污点。当然后来他又反出敌营了,后来在全面抗战中也一直是坚持抗日的,正大负少,还是要肯定的。李杜呢,抗日坚持始终,但他的力量都损失完了,以后在抗战中也未得任用,反而不如马占山有所表现了。这大概是老马声音比老李响的原因吧,不是不好理解的一件事情。但书呆子之流如我,推崇老李比推崇老马多一点点,也不是没有说头的吧。' m% `' X0 j$ S& ^) R! d
    ) I) ^  W9 l) P& d8 h. M3 T
    李杜与马占山,都是清季就从军的,区别是马占山原为绿营人士,受招安当的清军;李杜则根正苗红,先当官军来着,不过乱世有乱世的规则,出身不是大问题,奉军大帅也是绿大毕业的嘛,当然根据新近的考证,大帅当的是民团,是绿是灰,颜色暧昧一些。李杜中间也去当过民团的,反正这么说吧,小李小马殊途同归,后来都成为吴俊升的手下,并成为中层干部;只是李杜跟吴俊升合不来,关系越搞越僵,最后干脆甩手而去了,一度到北京去发展。想来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乡的草窝,李杜后来还是回家,到奉系另一大堂主孙烈臣的手下做事。孙烈臣死后,吉林省督军的职务由张作相接任,李杜也就成了辅帅的部下。1 l1 l3 y, A" n( W7 r. T9 V
    7 T8 R( Q$ z$ A
    李杜在吉林担任过的职务不少,做得最多的,是维持地方治安。维持治安嘛,当然就是有流氓抓流氓、有土匪剿土匪。东北那地方,土匪中颇有些人物的,李杜在张作相手下当戒严司令的时候,当地有一个巨匪被杀,他的女人就继续拉竿子,一时混得风生水起,比他男人当日还要风光。李杜职司剿匪,当然不好坐视不管,于是穷追猛打,终于把这个女匪赶得鸡飞狗跳、手下散尽了,于是不得不躲到青楼里去重操旧业。李杜看来在三教九流中的眼线还是不少的,也不知从哪里就探出消息来了。便派了个连长,化装进去当嫖客,宽衣解带之中,把人给抓了。/ Y6 v3 k$ \# C0 K3 T% Z1 C

    # n* [: _7 ]1 P# \- N3 f) l; \抓就抓吧,却惹出麻烦来了。怎么呢?原来这女匪黑名大、花名也大。听说李司令活捉了女匪,张学良、吴俊升都来电报,要提人去看看。李杜这下犯难了,都是惹不起的爷,一起发了话,先送那家呢?不但是顺序不好排啊,估摸着这不管先去哪家,都是肉包子打狗,没回来的事,这排第二的岂不是白排了吗?也可能李杜是担心的更坏的结果?这领导要是跟女匪看对了眼咋办?李司令跟这女匪,结的梁子可大啊。她要是咸鱼翻身,从阶下囚一变为房中人,那李司令可就麻烦大咧。
    1 O& u- m% X% Z" `$ ?. ]
    3 a+ D5 F( _5 G李杜这一急,倒也急出办法来了:一不做二不休,提前行刑。然后汇报说:命令到时,犯人已经明正典刑,人死不能复生,领导想看,就剩下照片了。吴俊升本来就跟李杜不对付,这下气更大了,就找了个碴,把李杜抓了进去。还好李杜的二夫人有胆,直接闯进张作霖的大帅府去说理,结果张作霖还挺同情李杜,不但放了人,还升他当了旅长。后来张大帅要带兵进关去争天下,李杜不愿去,宁愿守家,于是去了边境地区当了镇守使。日本人打来的时候,李杜在防区坚持奉中国正朔、毅然拒绝了伪吉林省长熙洽的威胁利诱。当时哈尔滨那里很乱,不愿跟着熙洽走的将领都被撤了职,人心惶惶。李杜由自己的防区带兵进了哈尔滨,才使局面改变,被撤职的将领们从新掌握了部队,随后便有了哈尔滨保卫战。
    $ X9 G- Z, Q7 a  U  [7 o  @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5 收起 理由
    煮酒正熟 + 5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87#
    发表于 2011-10-26 00:20:40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1-10-25 11:12 9 n5 s  D2 _. X' l1 Z* P  F) u
    八、李杜剿匪
    5 t8 H+ x9 ]; ^8 h. i% i* K* L% V$ m. O' k
    当年日本人侵取东北时,东北军较有规模的抵抗,一为江桥抗战、一为哈尔滨保卫战;前者的最高 ...
    / ]5 ?! [0 y1 @+ v. |+ e0 _
    看来李杜同学还是很能干滴,花一个哈

    该用户从未签到

    88#
    发表于 2011-10-26 00:36:14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1-10-26 00:20
    ( ]6 D  p# k+ n9 D4 |) N& j% I# j看来李杜同学还是很能干滴,花一个哈

    4 H9 T0 k  x6 I1 N) N那次要不是他老婆,还蛮危险的。
      e( |  q# D5 Q) a- w当年人家看上李杜,李杜起先还不想要,是人家硬跟上的,后来才能救他一命

    点评

    李杜小老婆的照片好像也有,在义勇军回国的时候上了刊物。  发表于 2011-10-26 22:15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89#
    发表于 2011-10-26 01:00:59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1-10-25 11:36
    7 e2 F1 G/ }4 l/ {. @. m* x/ F, L那次要不是他老婆,还蛮危险的。) N# p$ Y' ?1 }# w; W: O
    当年人家看上李杜,李杜起先还不想要,是人家硬跟上的,后来才能救他一 ...
    $ }% W  g* n+ V# |
    看来被倒追的时候要仔细了,有可能是大大滴好事咧。

    该用户从未签到

    90#
    发表于 2011-10-26 22:12: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不是马甲 于 2011-10-26 22:13 编辑
    ) X3 O+ _# g5 o4 c+ i& }. O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1-10-26 00:12
    4 D) g: i7 r$ f2 j/ `$ N) f4 O% j八、李杜剿匪5 L, }4 b7 e0 b& t( I$ R

    $ G% T6 x$ n- I3 s* E4 m当年日本人侵取东北时,东北军较有规模的抵抗,一为江桥抗战、一为哈尔滨保卫战;前者的最高 ...

    3 I5 x' Z2 m  b8 r7 d- j* `' y: x8 S+ R% q
    小安说得热闹,俺把女匪的照片补上
    3 s+ W7 s$ v4 n2 k2 Q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7-16 13:59
  • 签到天数: 1079 天

    [LV.10]大乘

    91#
    发表于 2011-10-26 22:46:45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1-10-26 00:12
    : W7 B" @$ w/ l' _八、李杜剿匪
    : M) ?4 y0 m+ c: @
    ; A" z$ A% ~# Y4 V当年日本人侵取东北时,东北军较有规模的抵抗,一为江桥抗战、一为哈尔滨保卫战;前者的最高 ...
    / d* h. C# n- D2 A, \
    二十年代初的时候张少帅也剿过匪,不知道各路官军往大帅府报告杀匪多少多少时,老帅听着觉不觉得刺耳。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92#
    发表于 2011-10-26 23:21:57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1-10-26 09:12   e) B7 X, U/ T9 K. R
    小安说得热闹,俺把女匪的照片补上
    8 E4 ~' u5 ~: s) g, a
    就这位,估计不会有后患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1-7 11:21
  • 签到天数: 181 天

    [LV.7]分神

    9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23:22: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禅人 于 2011-10-26 23:23 编辑
    / F) X$ G$ N+ ^! C% d% d% E2 ~3 F9 s
    + ^' |5 j) D6 t7 Q1 c; ]昨天看到女匪的时候就使劲想,好像在哪里见过照片,现在想来可能是在楼上黄河兄以前的抗联系列里见过?李杜后来与tg也蛮有缘分的,七七事变前寓居上海时貌似就与地下党有来往,也颇有故事呢。

    点评

    李杜是三十年代入党的秘密党员,资格不是一般的老。  发表于 2011-10-27 01:3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94#
    发表于 2011-10-26 23:22:41 | 只看该作者
    茶壶 发表于 2011-10-26 09:46 : P. P  d0 m) g2 {, b
    二十年代初的时候张少帅也剿过匪,不知道各路官军往大帅府报告杀匪多少多少时,老帅听着觉不觉得刺耳。 ...
    / b# d6 d1 v( v  x4 I6 D
    应该是无所谓,大帅自己就曾经是匪,兵匪一家嘛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1-7 11:21
  • 签到天数: 181 天

    [LV.7]分神

    9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1:06:06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是马甲  李杜是三十年代入党的秘密党员,资格不是一般的老。  发表于 8 小时前
    有研究者考证护送毛岸英、毛岸青去苏联,李杜也有份,不过貌似还是各有说法。黄河兄什么看法?

    该用户从未签到

    96#
    发表于 2011-10-31 23:37:33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1-10-26 22:12 $ h$ a- L# ?- `* B
    小安说得热闹,俺把女匪的照片补上

    " L" S& C% }5 e+ R0 e$ W' H谢黄河兄贴照片

    该用户从未签到

    97#
    发表于 2011-10-31 23:38:51 | 只看该作者
    茶壶 发表于 2011-10-26 22:46 & s% d5 X1 F' w  I- R- z
    二十年代初的时候张少帅也剿过匪,不知道各路官军往大帅府报告杀匪多少多少时,老帅听着觉不觉得刺耳。 ...

    9 N; w0 u9 M% U. i6 S! r屁股决定脑袋嘛,

    该用户从未签到

    98#
    发表于 2011-10-31 23:41:42 | 只看该作者
    禅人 发表于 2011-10-27 11:06
    0 J3 L$ J  y+ @0 b: t有研究者考证护送毛岸英、毛岸青去苏联,李杜也有份,不过貌似还是各有说法。黄河兄什么看法? ...

    . O8 n# F) f9 k2 E* M% o2 r是李杜带出国去总是没啥争的,
    ' }! `* q0 ~* ]! t( R4 q争谁主导而已,

    该用户从未签到

    99#
    发表于 2011-11-5 07:54: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逸云三洲 于 2011-11-5 08:12 编辑
    $ u) E' D& X% C. l; h; E% h4 O, t* Y& `  j
    九、卢汉严打
    + ?. m6 Y2 T- v: m0 I" H& [5 S* y8 ^
    民国时期的云南,一直是割据或半割据的局面,无论北京、南京或者重庆的中央政府,都没有完全控制过云南的省政。整个民国时期,昆明大体产生过三代云南王,分别是唐继尧、龙云和卢汉,其中后两任王爷曾经是第一任王爷的卫士,而他们自己之间,则是表兄弟的关系。; E1 ~) I( d5 u0 `/ R& h

    4 p: m' H. W; ]2 m7 g0 W: F- o龙云和卢汉都是彝族人,龙云父亲有个妹妹嫁进卢家,这便是卢汉的母亲。龙云虽然比卢汉要大十一岁,却是一起在私塾受的教育。毕竟比较大了嘛,龙云上课很认真,进步也快;卢汉则不然,调皮捣蛋得很,所以龙云常要拿出大表哥的样子,好好教训他一番,实在不行就揍一顿。以后两人一起投滇军,又一起被上官送进云南讲武堂深造。! {8 E3 F" D: V$ R( H, L" K9 |: {  W# d

    1 {7 s  ]# Q' P" e! e卢汉在军校不守规矩的事情依然很多,所以还是常常要挨表哥的教训。有一次卢汉不知哪里搞来的奇装异服,让龙云给发现了,就逼他立即处理掉;卢汉舍不得啊,将之寄放在同学那儿,谁知有人起意侵吞,便引起了纠纷。俗话说打架亲兄弟,表兄弟也一样不差,龙云虽然烦小表弟捣蛋,又哪能让别人占他便宜呢?闻讯立马出头,龙云的拳头还是有点名气的,终于把事情给摆平了。卢汉从军校毕业以后,一度想回家去享福,又是龙大表哥出面,软硬兼施把他给劝止了。0 X5 ^( t9 V" V

    5 K% P! S: M5 r! e- D; I; a2 ?卢汉虽然不爱念书,打仗却是非常勇敢,终于成为龙云的得力部将。龙云能够取得并巩固对云南的统治权,卢汉的功劳是很大的。不过两表兄弟的性格差异依然明显,龙云比较拘谨,特别是在钱的问题上,看的较紧一些;卢汉就比较撒漫,对部下手也松一些。有一次部队出省打仗回来,将领们觉得龙云待部队过于刻薄了,于是一哄而起,找领导去算帐,卢汉竟然也夹在里面了。当然兄弟总是兄弟,一看真有人要往死里整,卢汉立即就掉转枪口,帮龙云平息了事变。事后龙云虽然把卢汉的兵权给拿走一段时间,心里还是明白的,小表弟不是真心造反,找大人麻烦而已。
    7 o1 ], x2 O' h, R1 D8 `% n# W; k5 Q4 \" z+ S/ \; [6 q
    卢汉行事鲁莽,例子很多。有一段时间,省会昆明的治安情况不好,常有盗窃与侮辱妇女的事件发生。据受害者反映,施害人都是本地的流氓,喜穿花缎长袍、手持长手电。卢汉那时任戒严司令,治安正是他的辖内。卢汉听到社会上纷纷扬扬,对混乱的治安很不满,立即就把部下给召集起来了,下令严厉打击流氓团伙。司令一训完话,军警们就雷厉风行,照着司令的锦囊妙计,走大街穿小巷,见着符合标准的就拉走,昆明城的花缎长袍、长手电为之一空;收兵回营后,问司令啥时过堂啊,司令答有啥好问的呀,有长袍手电为证,还错得了?都毙了吧……& d* M6 R; C6 p( f4 h( p; O
    0 m5 W& Y4 i$ C- B& R+ W( B
    他忘了自己年轻时,也好过奇装异服不是?
      R& d- m# m& a' s! z! e0 ], f' w. X5 l
    当然随着军政经验的日益丰富,卢汉也学会了耍太极拳。抗战结束,蒋介石命卢汉率精锐进越南接受日军投降,同时却趁机在昆明发动军事行动,把龙云给拿掉了。龙云被中央军包围时,当然希望卢汉回军救驾,但卢汉的八个滇军师与中央军十个师犬牙交错,司令部里有何应钦监督,一线部队里有关麟征坐镇,一轻举妄动,很可能就与龙云同归于尽了。于是他声色不动,每天一副专心处理越南事务的样子,何应钦也看不出啥破绽。龙云下台后,蒋介石要卢汉接任云南省主席的职务,实际却是要他卸去军权了。卢汉便以退为进,文职武职都不要了,声称回家吃老米饭去。蒋介石最后只好让他文武双全。不过比龙云时期总是不一样了,中央管得到的事情,多得多了。. u! E" J7 a3 _( ]* M
    + v6 b  |$ d" \0 a$ x
    其实一地的独立王国,在特定的历史阶段里,或有可争论的存在理由,长远而看,岂有可持续性?蒋介石想拿下云南,固然是为巩固其统治着眼,但于国家长远利益而言,难道全无合理合法的一面吗?卢汉没有救龙云,大概与其看清大趋势,也是有关的呢,云南事权之归于中央,卢汉有能力拖延,却没办法绝对抗拒。7 a2 _4 `, V7 `& Y$ Y) R

    ) k  q  d5 E$ `% G5 H6 A, T. p! i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覆灭之前,曾准备在西南数省作最后抵抗,卢汉为免地方糜烂,也为自己和部下的出路打算,绝对不愿意被绑上战车了,于是便有了云南起义,云南事权也最终实现归于中央。在云南起义前,蒋介石曾在重庆召见卢汉,当时局面紧张的很,极有可能一去不复返;但云南与蒋介石摊牌的时机又未到,轻举妄动也是自取灭亡,所以卢汉做了一番准备之后,还是上路了。* V, C& z: @" Y  _
      H% p# K% m4 `* d. r- @4 ?% X
    都做啥准备呢?当然是布置部下应变,但也有一个为个人生活的措施:带足烟泡,省得被扣押起来断顿……
    ' N( u' O$ s# u* {& X- y
    0 X# ^$ z  R! Z+ @8 J3 ]* o可见烟瘾之深,后来却靠毅力完全戒断……年青时的影子还在啊
    ! Z. O2 l* \& C, F& Z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1-7 11:21
  • 签到天数: 181 天

    [LV.7]分神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22:45:25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1-11-5 07:54
    - i* i" J* R: Q# s九、卢汉严打
    6 v7 m4 W) i9 ~( R7 H
    / H3 f' f8 N, P+ t+ m% G民国时期的云南,一直是割据或半割据的局面,无论北京、南京或者重庆的中央政府,都没有完全 ...

    3 c( _0 f) c* F7 S3 w6 `在政治上,貌似卢汉后来比龙云更会看山色打太极,抗战之后、解放之后都是如此。57年后,他与龙云都不怎么往来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8 17:37 , Processed in 0.04896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