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山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律诗] 【五律】暮春感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4-18 23:59: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菊 于 2015-4-18 11:03 编辑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4-17 20:29
    赞一下山菊关心社稷的情怀,但是我要说个但是。

    但是这首诗似乎在预测什么,可是国家大事咱们老百姓哪能说 ...



    但是这首诗似乎在预测什么。。。。。。如果“圆处减婵娟”把它想像成专指那些身陷囹圄的官员--- 首先鹤梦读帖不仔细。请看看发贴日期,这首是三年前的。而且,我在5楼已经自作’郑笺‘,解释了末句:)

    你这个’但是‘,正好从某个角度说明~~~当我们主观地去评判某事或某人时,自己其实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主观性‘。
    我也常常这样,不过已经开始学着自省:)

    不过还是要谢谢你的读后感!我总是能从读者的反馈中感觉到惊奇和惊喜。所以我才会感叹:诗句一旦进入读者的眼睛就不再是自己的了~~~这正是诗词的魅力所在,所以我支持你的’但是‘,那些’预测‘也完全属于你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22#
    发表于 2015-4-19 08:04: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4-20 23:05 编辑
    山菊 发表于 2015-4-18 23:59
    但是这首诗似乎在预测什么。。。。。。如果“圆处减婵娟”把它想像成专指那些身陷囹圄的官员--- 首先鹤 ...


    一开始我的确没注意时间是三年前,但一看时间,2012年4月不正是bxl出事的那一段么。

    众官、宫里、百姓:这些明的。

    风兼雨、日暮、风旋柳絮天、圆处减婵娟,这些是暗的。

    读诗自然是主观的,这个谁也不否认。

    你这首诗不是写时事就是写己事,写己事不可能出现众官宫里,那必然是写时事,连标题都是“感时”。写时事必有所指。

    bxl想当常委没当成,“梦”了一场(“槐花院”自然可以联系到“南柯梦”),英雄“日暮”,更兼满天“流言”似“柳絮”,你这首诗不联系时间则已,一联系时间,那么所指反而更明确了。换句话说,这首诗如果是咏bxl,则逻辑上比较通顺,指向其它事情反而不显得。这首诗依我看,就是对那一阵时事隔岸观火的议论,因为是隔岸观火雾里观花,我们都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山菊诗也不可能写得太明确。

    至于我的这个“主观”是否和山菊的动机吻合,山菊也可以来个创作谈,说说你这篇当底说的是什么,让大家也学习一下。

    其实我一直都没说这诗好还是不好,只是说这事的主题/对象和作者没什么关系。一般而言,作者了解多的体会深的对象写诗能写好的可能性大一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23#
    发表于 2015-4-19 08:18: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4-19 08:33 编辑
    山菊 发表于 2012-4-24 02:04
    还有这个以及俺的回复:

    减婵娟, 自然是说月缺,这个应该没问题。我想感叹的是~~~很多美好的梦想,走近之后才会发现其实一如我们的现状,也是有缺陷的。所以我们不要盲目跟随~~~用心体验生活,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这样才能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里继续追寻完美:)


    从这首诗本身来看,再怎么读都很难读出如何“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继续追寻完美”这种意思。

    但是作者这句“所以我们不要盲目跟随”这句意思就比较明显了,就是当时bxl风头正健,很多人看好,也有很多人都说好,当然也有人不以为然,因为有人认为他搞的是wg那一套,各人的立足点本身就有不同,看事自然有所不同。我大胆估猜一下,“所以我们不要盲目跟随......提高辨别能力”,指的就是这个事。

    但是“不要盲目跟随”这个意思在诗里也很难看出来,诗里联系时事能看出一个失败人物的命运或者对国家状态的议论。此诗本身并没有看出明显的观点。作者个人也许有倾向性,但并没有在诗里表现出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24#
    发表于 2015-4-19 09:42: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4-19 09:45 编辑

    这个帖来分析一下山菊这首诗:

    四月风兼雨,流言尚未闲。
    众官宫里事,百姓杖头钱。
    日暮槐花院,风旋柳絮天。
    月明成一梦,圆处减婵娟。

    这首诗从文字上其实还是有不少可说之处的,能做到这个地步也不简单了。

    从“风兼雨”,到“流言尚未闲”,再到“众官宫里事”,立刻就让我想到了杜甫这篇: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

    杜甫也是从一个遥远的视角看长安政事的。这是山菊诗和杜甫诗有相同的地方,后面再讲山菊的诗到底不足在什么地方。两者都讲了国家的一种政局,都是一种观察者。

    山菊诗有个很关键的一句:“日暮槐花院”,不管有心无心,槐花是和“南柯一梦”的典故紧密联系的,所以这一句是点题的,联系到作诗的时间,所指就比较明确了,当然这不是作者自指,而是指某个政治人物的“南柯一梦”。正好下面又出现一个“梦”字。

    “月明成一梦”,这个“月明”,放在全诗的整体环境下,让人联想到李商隐的无题: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的无题带有明显的自伤意味,这是他对自身命运无可奈何的慨叹。

    所以,山菊的诗,从“众官宫里”,到“日暮槐花院”,再到“月明成一梦”,无不指向一个失意政治人物的命运。这在文字上都是可取的。下面我想讲讲不足。

    其实这也是我前面讲到的了。你看杜甫遥看长安是怎么收尾的:

    ......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他从“闻道长安”,收结到“故国平居”,他是联系到自身了。他不是完全在写一个身外之事,尽管他和长安此时相隔千里。

    而李商隐的“沧海明月珠有泪”他也不是只是在说一个客观的外物,他再隐晦朦胧,他还是在抒发自身的感慨。

    这就是山菊包括很多今人写诗者的一个重要不足,不见自身的感发。就象山菊这首诗,读来就是写北京的事,写某个政治人物的事,读来和作者并没有什么关系。

    很多人写旧体诗,在文字上能看出很聪明的地方,就在爱坛我就看到多位,但是我个人总觉得许多人发力的着力点可惜不太得当,对个人的才力有点浪费。不管写什么,如果不是单纯的叙事诗,而是通常的抒情诗的话,一定要有自身的感发。这个是中国古典诗歌真正的主流和灵魂所在。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10 收起 理由
    山菊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4-21 04:53: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菊 于 2015-4-20 15:55 编辑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4-18 20:42
    这个帖来分析一下山菊这首诗:

    四月风兼雨,流言尚未闲。


    昨天太晚了没时间仔细看贴就没有回复~~~鹤梦真能写,先膜拜一个

    认真读过,却不知道该咋回~~~因为你回到三年前去猜测,仍然还是你自己的东西。对我来说,这类'有感'的诗词,大多都只是散发一些个人情绪而已。所以你看不出'倾向性'是正常的,因为本来就没有:)

    但是“不要盲目跟随”这个意思在诗里也很难看出来---这个也属正常。因为我常说自己的'构思'都是'一厢情愿'的。也因为如此俺才到处乞求'读后感'么~~~这次翻出来请人家批评,也是因为自己觉得还有修改的空间又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另外就是觉得三年前的情绪,其实放到现在也蛮适合的。

    所以要谢谢鹤梦写了这么多的读后感!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26#
    发表于 2015-4-21 09:39: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4-21 09:43 编辑
    山菊 发表于 2015-4-21 04:53
    昨天太晚了没时间仔细看贴就没有回复~~~鹤梦真能写,先膜拜一个

    认真读过,却不知道该咋回~~~因 ...


    我也只是说一点自己的个人之见。主观是免不了的,但的确是我的一贯对诗歌的真实想法,这也是借机总结和理清自己的思路。不管怎么样,这对山菊的作品是有些挑刺甚至吹毛求疵之嫌,所以要赞一下山菊气度上的“有容乃大”。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5-4-21 18:56:05 | 只看该作者
    这诗,其实很简单的。

    前四句或是听闻政事有感,但是,最后要表达的,还是关我屁事。还是杖头钱最重要。

    后四句移到眼前,柳絮或有,槐花应无。不过是写律故伎。圆处减婵娟是真情,表达或有不到位处。

    大毛病是上下脱节,尚未圆融。结得不够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10 收起 理由
    山菊 + 10 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07:11:30 | 只看该作者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4-20 20:39
    我也只是说一点自己的个人之见。主观是免不了的,但的确是我的一贯对诗歌的真实想法,这也是借机总结和理 ...

    我也是借读者的反馈来认清自己是否真是‘一厢情愿’的构思呀~~~我的诗词功底真是很浅很浅,很多时候并不能像对其它文体(如小说散文等)那样知道从哪里去欣赏。所以我的每一个习作都希望能得到真实的读后感~~~如果志不在求表扬,自然能坦然(其实更多的是欣喜:)面对批评啦

    我以前也写过新诗,还有散文随笔等。新诗还偶尔在别地发过,其它文字基本上就只发我常住的论坛和存博客~~~因为我对那些文字的‘好/坏’,感觉自己已经拥有足够的判断能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07:13:28 | 只看该作者
    月下 发表于 2015-4-21 05:56
    这诗,其实很简单的。

    前四句或是听闻政事有感,但是,最后要表达的,还是关我屁事。还是杖头钱最重要。

    结得不够好~~~既然结处有真情,那么这里指的是句子不够好啦?
    能否展开说说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5-4-22 07:33:09 | 只看该作者
    山菊 发表于 2015-4-22 07:13
    结得不够好~~~既然结处有真情,那么这里指的是句子不够好啦?
    能否展开说说 ...

    很简单啊,就是脱节。最后没有扣上前半,没有交融成一体。
    可以读读细草微风岸一首,就没有这种感觉。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31#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04:38:26 | 只看该作者
    月下 发表于 2015-4-21 18:33
    很简单啊,就是脱节。最后没有扣上前半,没有交融成一体。
    可以读读细草微风岸一首,就没有这种感觉。 ...


    哦,那还是结构的问题~~~这个前面一苇MM也指出来了。我就是因为舍不得最后两句所以不想把中两联调位子

    这里又收了一块砖~~~蓝字是我的回复:

    [quote]孙山外一轮明月 发表于 2015-4-19 11:24
    暮春感时
    四月风横雨,流言尚未闲。九卿宫里事,百姓杖头钱。
    日暮槐花阁,云垂柳絮天。月明成一梦,盈处 ...

    四月风横雨,流言尚未闲。九卿宫里事,百姓杖头钱。
    日暮槐花阁,云垂柳絮天。月明成一梦,盈处减婵娟。


           这首诗作者想要表达的是春愁,深层次的是社会问题,表达作者的深深忧虑和无奈,但问题比较多。作者的手法是意识流和情景的结合,但结合的并不好,让人感到有些地方矛盾,感到凑泊。

    下面一一分析:首句点题,暮春,大好,只横字锻炼欠佳,用字太刻意了,用吹字就可以了,四月风吹雨,如觉力量情感稍弱,用催字也可,四月风吹雨。
    -----横是刚改的,再读的确不好。吹/兼两字,我需要再体会一下

    第二句应继续破题,即感时,但原句用的是结论性语言,诗,还是让读者去感受为好,也不利于进一步阐发。承接首句也自然一些。
    -----诗,还是让读者去感受为好~~~嗯,这是最理想的境界

    颌联应就次句承接,或从首句生发,若从首句生发,则颈联从次句开宕,亦即十字格法。
    -----老师很专业哦,这些法偶都没听说过。不知道有没有文章可供学习?

    作者的第三句与次句稍能合,对句却关联不大。颈联与风雨事无涉,亦与流言事稍远。充其量让人读出惜春的感情,尾联开宕太远,作者想表达的是美梦终是虚幻。
    个人觉得作者要注意的是炼意和谋篇,其次是炼字炼词。
    -----原来的想法是接着'流言'来的,看来不够自然。炼意和谋篇,都是一直在学的。只是水平不够,难免都是一厢情愿的构思:)

    非常感谢孙山老师详细的读后感!我本来想把中两联调换一下,又有点舍不得末联~~~毕竟那是最先有的'感'呢:)

    [/quote]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32#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04:42:23 | 只看该作者
    《五律——借山菊老师“四月风兼雨”续句》

    作者:孙山外一轮明月
    点评:一苇一苇


    四月风兼雨,尘寰花落多。——现成的句子,承得甚好。兼有双关意。
    湿巢翻鸟羽,滚石坼山河。
    ——滚石句有点过,反倒显得隔了,您三思。“山河”对“鸟羽”是联合对偏正,小有不工。
    零落其谁叹,飘摇独我过。
    ——虚词用得不错,对仗漂亮!
    衰荣世间事,那得问如何
    ——结句以衰荣无常见志,有无奈有淡然,收束得当。

    一苇胡言:
    孙山先生翻用别人语句成诗,浑然一体,思路通畅,赞一个!
    起承转合皆有法度,唯承句意象把握上小有偏差,一堆纤细意象中滚出来个大石头,不够谐调。还望三思。

    一苇浅见,孙山先生一笑!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
    发表于 2015-4-23 05:43:57 | 只看该作者
    山菊 发表于 2015-4-23 04:38
    哦,那还是结构的问题~~~这个前面一苇MM也指出来了。我就是因为舍不得最后两句所以不想把中两联调位子

    ...

    这位先生评得有道理。其实她应该说只要首联和尾联就好了。老师一定舍不得对仗的两联。

    另外闲字其实不好,应该是老师为了讲究中间两联的韵脚。流言就是闲言,说流言止、歇,一般不说闲。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
    发表于 2015-4-23 05:47:35 | 只看该作者
    山菊 发表于 2015-4-23 04:42
    《五律——借山菊老师“四月风兼雨”续句》

    作者:孙山外一轮明月

    评得比写得好。第二联和第一联好像不关联。第三联倒是又回到第一联了。但是这个“过”意思很不明确,指什么呢?也是凑合吧。

    点评

    估据是临屏凑句,难免失察。  发表于 2015-4-24 04:02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发表于 2015-4-23 06:15:09 | 只看该作者
    山菊 发表于 2015-4-23 04:42
    《五律——借山菊老师“四月风兼雨”续句》

    作者:孙山外一轮明月

    十字格之类的,多读诗话就知道了。这类词传播本也不广。
    用花落接风雨反而平了,选词也不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36#
    发表于 2015-4-23 22:40:45 | 只看该作者
    四月风兼雨,流言尚未闲。(兼、言,撞韵)
    千官宫里事,百姓杖头钱。(对句如何承流言)
    日暮槐花院,风旋柳絮天。(宕开一笔,找不着北的感觉)
    月明成一梦,圆处减婵娟。(日月风,平头;圆又在撞韵)

    千、院、旋、减,这韵撞得,跟碰碰车似的

    点评

    呃,前面一苇已经指出了,,,  发表于 2015-4-23 22:4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37#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04:00:52 | 只看该作者
    仁 发表于 2015-4-22 16:43
    这位先生评得有道理。其实她应该说只要首联和尾联就好了。老师一定舍不得对仗的两联。

    另外闲字其实不好 ...

    流言就是闲言,说流言止、歇,一般不说闲---有道理!我再想想。

    是啊,碰上这样真诚而又有学问的读者,偶是不会轻易放过的~~~所以要在那里旁听一段时间:)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38#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04:05:16 | 只看该作者
    月下 发表于 2015-4-22 17:15
    十字格之类的,多读诗话就知道了。这类词传播本也不广。
    用花落接风雨反而平了,选词也不好。 ...

    这位孙山老师没理偶,不过那位一苇老师代答了:

    有关十字格的颔联,比较经典的是老杜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里无边落木潇潇下,承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的山景;不尽长江滚滚来,承的是渚清沙白鸟飞回的江景。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十字格法”。这个名词知道即可,把这个例子搞明白就明白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7 10:18 , Processed in 0.04627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