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205|回复: 6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游] 2013中国纪行(一、香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25 09:10: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加拿大学校的语言课程大多有“教育旅游”的内容,法文课组织到魁北克或者法国去旅游,西班牙课组织到墨西哥、波多黎各或者西班牙去旅游,中文课当然也要组织到中国的旅游。说起来,洋人对到中国旅游还有很多神秘感。不仅这片土地遥远(还记得“在后院钻一个洞,可以打穿地球一直通到中国”的传说吗?),人们还说奇怪的语言,吃奇怪的食物,还不信上帝!有学校里组织去,不用自己操心,还有知根知底的中文老师带路,这可是不能错过的好事情,报名甚是踊跃。事实上,LP嫌组织中国旅游麻烦,不肯按照惯例每两年组织一次,而是延长到每三年,每届学生依然都有一次机会。不过2012年报名的人太多,只好分成两拨,2013年再跑一趟。以前不大理解,但跟着跑一趟之后,我也明白了。颐和园、故宫再好,8次同样路线的走马观花后也乏味了。换路线不可能,时间不够,你乏味了,但人家都还是第一次呢,不挑主要的看,还看什么呢?另外,学生、家长游山玩水。带队老师可是要时刻关注有没有人生病、掉队,爬长城摔坏一个那更是天大的事情。

好在组织者毕竟还是有一点选择权的,可以挑路线。北京是必去的,但其他地方就都是选项了,甚至上海。这一次的路线就没有上海,但增加了一个以前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香港。

我们两个都没有去过香港。说起来,自从港澳游开放以来,去过香港的人不计其数,在香港生活过的大陆人也大有人在。但我是在1986年从海上远远地看过一样香港,LP连看都没有看到过。

在80年代,香港是一个神秘的地方。这个既中国又不中国的地方近在咫尺,但远在天涯,罗湖桥一道关口把绝大多数中国人挡在这边,寻常是过不去的。听到过很多偷渡的故事,也看到过很多来大陆淘金的香港人,一种很复杂的感觉。1986年我在广东出差,广州到汕头这一段火车不方便,慢车还要到株洲倒车,还不如坐船过去,时间不比火车慢多少。

80年代的广州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一贯自视甚高的上海人都羡慕不已,上海滩上学广东话的不乏其人。深圳还在初建之中,进入特区好像还要通行证,广州、新会、佛山这些地方就是离香港最近的地方了,也是沾香港之气最甚的地方。那时候,上海的大饭店只有外宾可以进出,国人进出还要介绍信,自带干粮消费都不行。但广州白天鹅宾馆已经对公众开放,谁都可以进门。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如今这已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白天鹅宾馆是莫伯治老先生设计的,他是岭南庭院建筑学派的领袖人物,在80年代开简洁、明快、人性的风气之先,几乎是中国建筑的半壁江山,传统的清华、同济、华中、天大都因为保守而不能望其项背。广州还有女人街,这是北京秀水街、上海华亭路的先驱,当时名声响遍神州。但到了在沙面上船的时候,还没有时间进白天鹅宾馆看看,这个遗憾一直留到今天,尽管如今白天鹅宾馆早已没有了当年的显赫。

还记得船出珠江口后,直接往大海开去,远远绕过香港。只看到影影绰绰的密集白色高楼,真是水泥森林。但在上海国际饭店依然是神州第一高楼的时代,那就是现代化啊。

近30年后,终于有机会零距离看看香港。

加航的波音777在温哥华正点起飞,但飞行路线不是常规的阿拉斯加-日本-香港,而是往北、往西绕了一大圈,几乎到了雅库茨克再转向南方,然后在北京和太原之间转向正南。航空公司不会没事多烧一点燃油,或许是因为朝鲜半岛紧张局势而绕道飞行,时间也延长了30分钟。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都还多云,一过内蒙,就是一路积云了。看来天气不好。果然,香港预报大于,结果还好,阴天。

香港的赤腊角机场很大,也比较新。当年新开张的时候,正是Windows NT刚投用的时候,新机场系统全部用NT控制,结果大面积当机,一片混乱。如今这都是往事了,我们一切顺利。好玩的是,机场轻轨靠站的时候,广播里提示Please alight here。这是一个很奇怪的说法,美国、加拿大、伦敦的地铁、机场轻轨都没有听到过这样的说法,随行的英语老师也表示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个说法。有意思的是,后来在北京机场快轨也听到这样说,估计是从香港取经来的。说到地铁和公交的英文报站,国内的英文报站常常很奇怪。能听懂意思,但没有这样说的。相对来说,北京地铁比上海地铁做得好,上海地铁2号线好像不一样,做的比较好,其他各庄都有高招,各有各的奇怪法,好像随便找一个刚过英语4级的人搞的一样。也有可能是各自从不同英语国家引进不同的说法,但都没有学像。其实英语不是中国的语言,这种方面集中从一个国家版本的英语引进,包括公交报站、市政标志等,否则会有点奇怪,好像美国人的中文报站混杂了广东话、上海话、山东话、普通话一样。


香港中环


山顶上雾很大,但雾有雾的好处,雾中曲径倒也别有情趣

飞机到香港已经下午了,一上旅游大巴,就直奔中环吃晚餐去了。晚餐是典型的广东式大桌菜,不错,菜式、质量、环境和上海或者温哥华差不多,没有多少特别。倒是用高脚酒杯喝茶,这个没有见过。然后就上山,看维多利亚湾的夜景。可惜,天不下雨,但雾气很重,山下一片白茫茫的,什么也看不见。倒是有富有创意的拍照的,当场拍照,当场PS合成,好像看到全景一样。还真有人去拍。不过山顶缆车站在雾里倒是很有科幻情趣,朦里朦胧,似真似幻,加上灯光和闪光信号灯的效果,挺不错的。

上山坐的是缆车,真叫一个陡。下山就坐自己的大巴。途径跑马场和锡克庙,然后一路开到荃湾的如心海景酒店。听着名气挺俗,但这是香港最高的酒店,楼高88层,酒店部分也达到62层,其他的是商场、办公、会议中心和公寓。有意思的是,透过玻璃,倒是可以远眺维多利亚湾的夜景,不知道是雾散了,还是只有山上有雾。


荃湾的如心海景酒店,好好一个酒店,弄了这么土的一个名字


晚上从酒店远眺维多利亚湾

早晨倒时差睡不着,照例爬起来出门走走。荃湾在新界,这是当年英国殖民当局向满清当局租借的地方。香港、九龙是割让给英国的,但新界是租借的。这里原本荒得很,但港九土地紧张,无法再开发,新界也逐渐繁荣了起来。新界的面积比港九要大很多,新界租借期满被中国收回后,港九无法单独生存,这也是撒切尔和邓小平在香港谈判中的软档,最终成为迫使英国整体归还香港的一大因素。但新界土地的宽裕也是相对的,现在荃湾很多地方也是填海造就的,酒店就在填海的人工地面上。说起来香港多山,本来就没有多少地方造房子,加上人口增加,用地就更加紧张。现在政府有计划地削平一些水边的小山头,砂石就用来填海造地。酒店玻璃窗望出去,就有几个这样的工地,正在像梯田一样层层剥除。

酒店出去往水边走,就是居民小区。海湾里的水照例不是蓝的,而是灰黄的。说不上是干净还是混浊,但是有淡淡的海水味。水上有一些船,看来香港依旧用驳船作运输,就像旧时的上海。高层住宅的建筑标准和上海差不多,成色也不算新。有的相当矮小,可能香港人比较矮,在上海这样的单元是要被人骂奸商的,或者连贪官一起骂。到底是中国的地方,街心、水边花园里不少人在做早锻炼,不过没有大陆流行的放音乐、集体跳舞。看到一个矮小的老太太在篮球架下投篮,投得有模有样的,还是老式的双手投篮,像从胸前往外抛绣球一样,估计是早年教会学校留下来的习惯。现在还有双手投篮的吗?天色渐亮,该回酒店了。路过一个有机农场,只有巴掌大,不超过一两个篮球场的面积,但看得出做得很认真,也难为香港人在螺蛳壳里做道场了。

香港是购物天堂,但旅游没有多少地方可去的。海洋公园是水族馆和游乐场,这是最没有地方特色的,没有必要从加拿大飞到香港来看温哥华也有的东西。还是香港迪斯尼吧。所说迪斯尼也不是地方特色,至少还能看到穿旗袍马褂的Mickey和Mini不是?


迪斯尼就是迪斯尼,除了小乐队是中国人的脸


狮子王秀以前看过,再看一遍也还是不错

香港迪斯尼很小。刻薄的人说起来,跟美国、加拿大的Walmart停车场一般大。从谷歌地图上丈量一下,还真没有说得太离谱。但迪斯尼一定是动了很多脑筋,那么小一点的地方不觉得小。或者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至少给孩子们折腾一天是够用了。

迪斯尼就是迪斯尼,去过一个,其他的布局都差不多,松散、紧凑一点而已,具体项目也会有点增减。可惜,旗袍马褂的Mickey和Mini据说是有时间的,只有节假日才有,不是什么时候都有。反正我们没有看到。孩子们喜欢rides,大人们兴趣不大,也不想自己整个血压升高手冰凉,结伴看秀的多。狮子王是迪斯尼的老牌节目,我们也去看了。和以前看到的没有多大不同,只是配角都换成中国人的脸,还有两个说广东话插科打诨的猴子,主角都是洋人,至少英文听不出口音。那个巨胖的黑女人绝对是美国人,世界上其他地方找不到这样的,不过娜拉是一个中国人扮演的,可能是美籍华人?要不英文太好了。群众演员的舞技都相当好,不知道是哪里找来的。香港本地找得到那么多年龄、身材适合的女孩子?说道身材,一个个都矮锉锉的,不像北方来的。有一个仙女升天的场面很是夺眼球,洁白的仙女快速上升,洁白的布条拉出光芒,加上篮幽幽的灯光和激越的音乐,想不鼓掌都不行。

但是雨还是下来了,而且这一下就如影随行,跟着我们跑遍了半个中国。雷雨据说有危险,连大篷船都停开,很多露天攀爬的项目也关闭。旅行社为我们订做了Columbia带帽风雨衣,小雨没问题,但大雨还是挡不住。好玩的是,雨水渗透后,衬里的黑色网线衬里竟然退色,染到穿在里面的衣服上。天知道这是不是山寨的Columbia,或许正牌Columbia也是这个德性?雨把兴致都下没了,晚上的焰火也不看了,打道回府。

但是到了香港这个购物天堂,购物还是免不了的。下一天大军开拔到香港仔(Aberdeen)的一个黄金店(皇朝?)。这是一个前店后厂的地方,在一个工业建筑的楼上。琳琅满目,但不是我的菜。事实上,除了几个女的家长和老师,这里谁的菜也不是,高中生是没有那个钱买一堆金首饰的。同行的一个印度医生太太(学生家长)倒是很有兴趣,但她的兴趣在于24K金,而香港似乎已经不流行24K金了,太软,太暗,不容易做现代流行的花式。LP对首饰兴趣一般,除非是Walmart的10刀、20刀的便宜货。她不喜欢花时间打理昂贵首饰,便宜东西随便摆弄都不心疼,但还是买了一点小东西给女儿。说道买首饰,加航国际航班上免税店里的东西真心便宜。大号的Swarovsky圆珠笔在专卖店里卖50刀加税,飞机上35刀免税。


浅水湾这个有名的“挖心公寓”


会议中心前的旗杆,好像看见了苏格兰近卫军裙子被风吹起的情景


在这个浮动饭店吃dim sum(也就是广东点心啦),好像是一个很火爆的地方

接下来到赤柱,其实这有点不必要,阳朔西街、北京秀水,哪个不比赤柱强?不过沿途看到另一个香港,不再高楼林立,而是在山腰上和海湾边盘绕。看到了浅水湾那有名的风水公寓,中间开了一个大洞,据说是不堵山上往海湾里流动的龙脉,风水大大的好。不远的地方就是成龙的家,看了半天也没有弄清楚他到底是不是在家。呵,说看了半天,实际上大概半秒钟吧,大巴经过时晃了一眼而已。成龙又上新闻了,他把买下的徽派古建捐献出来,但很多人质疑,他根本就不应该把徽派古建从原地搬迁到不相干的新加坡,但这是题外话了。

说道香港的林立高楼,那真是一道风景线。不光密集,而且底盘特别小,细细的,像一束铅笔竖立在那里。目测观察,有的高楼底盘不超过10米x10米,但至少30-40层高。还有的高层虽说是板式,但两端的“板边”只有一个房间的宽度,而这房间不会超过4米x4米。香港也是台风多发的地方,不知道他们在建筑加固方面有什么特殊办法,不过倒是没有听说过像上海莲花路公寓整体倒塌的事情。香港也不是地震多发地区,否则恐怕有麻烦。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只要可能高楼的截面以板式、之字形、十字形居多,大概是增加外墙面积,使尽量多的房间能有面向外面的窗口。几乎所有高楼的体量都很是轻薄,没有厚重的。房间开间都不大,厚重的体量要造成无窗的房间,可能就卖不动了。对了,导游提到,香港典型居家面积在400平方英尺左右,相当于40平方米,这包括卧室、厨房、卫生甚至走廊。一家人住在这么点地方,够挤的。据说家里连放鞋子的地方都要规划好,到了一定的程度,买了新鞋子就要把旧鞋子清理出去,否则家里没有地方放。

香港的交通很拥挤,但似乎不比北京、上海糟糕。据说香港平均每5家人家有一辆汽车。不光购置、牌照成本很高,停车是一个大问题,还有过桥、过隧道经常要收买路钱。居民住家的停车位也大体是按照平均每5家一个停车位来规划的。说道汽车,香港人对豪车似乎有特殊的热情,导游看到一辆过路的劳斯莱斯、本特利或者阿斯顿•马丁就眼睛发亮,不过对于辨识车型实际上并不特别在行,那辆DB9就看了半天辨别不出型号。好玩的是,香港似乎也有不少低配的奔驰。从大巴上看下去,有的E200仪表板上的LCD显示屏上只有奔驰标志画面案。这是钥匙插进去启动时的画面,初始化之后应该显示无线电、CD、导航或者别的功能性画面,开动以后还是显示奔驰标志画面,可能是实际上什么都没有,无画面可换,但LCD屏是标配,就一直显示初始化画面了。

到会议中心停了一下,看到交接仪式所在地和国旗、港旗,想起那有名的苏格兰近卫军士兵的格子呢裙子被风吹起的情景,更想起查尔斯王子那丧气的样子。不过香港人至今似乎还是不大认同中国,一口一个香港、中国,似乎回归中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他们倒是不讳言当年香港是怎么落到英国人手里的,但殖民地时代似乎是一段轻松愉快的历史,完全忽略了港人在港英当局中的二等人事实,更忽略了香港的繁荣完全来自于香港作为大陆的窗口这一事实。据说香港现在还剩下三大产业:金融、港运和旅游。大陆游客已经占70%以上,成为香港旅游的支柱。不管是不是愿意,香港导游都会普通话了,但优越感依然挂在脸上。事实上,除了购物,香港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可能日子不长了。城市建设早已被很多大陆城市赶上,海洋公园这样的游乐场所也不再独特,迪斯尼还能坚持到上海迪斯尼开张,再以后恐怕也日子难过了。香港的港运也必将继续滑落。除了深圳的出产,还有什么地方的产品需要舍近求远通过香港运输呢?据说香港迪斯尼的土地原来就是用于新集装箱码头的,以后要是有原码头土地改作他用,将不奇怪。香港金融现在还是强项。但金融不光是一个交易场所,说到底是由背后的经济实力支撑的。巴黎证交所被伦敦压制得一点声音也没有,纽约证交所超过伦敦,东京和法兰克福的后发,都是和世界经济版图直接相关的。假以时日,香港的金融也将和香港的港运一样,流落到他乡。再过50年,香港人还有那个优越感吗?港币还会继续存在吗?嗯,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港币的币值已经低于人民币了,以前好像是高于人民币?

评分

参与人数 10爱元 +40 收起 理由
夜观天象 + 2 谢谢分享!
不爱吱声 + 7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苏鲁锭 + 2 谢谢分享!
冰蚁 + 5 谢谢分享!
燕庐敕 + 4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该用户从未签到

68#
 楼主| 发表于 2013-5-14 10:04:44 | 只看该作者
临淮关 发表于 2013-5-13 16:52
某次在香港机场候机大厅等飞机回家,,,结果愣是没上去飞机。。。我气急败坏地问大厅值班台处一位貌似印度 ...

登机广播是中国特色,西方机场都没有这个东西,最多只有在登机口的局部广播一下,不会整个候机楼里广播。中国机场不停地广播这班飞机那班飞机其实挺烦人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67#
发表于 2013-5-14 06:52:06 | 只看该作者
某次在香港机场候机大厅等飞机回家,,,结果愣是没上去飞机。。。我气急败坏地问大厅值班台处一位貌似印度 人长相的客服,,,回答是,,,咱香港机场从来没有过登机广播,,,我次奥,,,郁闷了一晚上,,,

该用户从未签到

6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04:21:05 | 只看该作者
知之后哀 发表于 2013-4-27 13:34
美元有离岸中心啊,欧洲是伦敦,亚洲是香港,离岸的目的是摆脱母国的监管;伦敦就是抓住美国本土对美元 ...

人民币因为不能作为国际流通货币按照正常途径结算,所以需要有离岸中心。美元离岸中心的作用是什么呢?仅仅是因为时区上的便利而设立的结算中心谈不上我们所说的离岸中心,那只是便利而已。法兰克福也同样可以成为离岸中心,不需要美国批准。相反,香港还是新加坡或者伦敦还是巴黎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这是需要北京批准的,因为只有北京批准,才能进行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结算。

该用户从未签到

65#
发表于 2013-4-28 03:34: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知之后哀 于 2013-4-28 03:38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3-4-26 21:24
个人认为,人民币自由兑换之后,就没有必要搞离岸中心了,这只是人民币处于灰色兑换境界的特殊现象。没有 ...



美元有离岸中心啊,欧洲是伦敦,亚洲是香港,离岸的目的是摆脱母国的监管;伦敦就是抓住美国本土对美元监管加强的机会,成功的挖了纽约的墙角了,把一大堆想逃避监管的美国金融机构吸引了过来;所以上海做离岸中心的说法是不成立的,上海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只能是人民币的在岸中心。目前的主流看法认为,每8小时时区只需要1个国际金融中心,纽约,伦敦各占了一个,在亚洲从地缘上看必然是上海(亚洲的经济都在东亚,中国又是龙头),但在东南业可能需要1个副中心,但即使是这个副中心也很难轮到香港,新加坡更合适点,所以香港未来说不定是深圳的小弟(5年内深圳GDP就超过香港)。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1-28 12:53
  • 签到天数: 46 天

    [LV.5]元婴

    64#
    发表于 2013-4-28 00:06:01 | 只看该作者
    我爱莫扎特 发表于 2013-4-27 16:46
    只要台湾还没回归,香港就会留着。

    另外,有一块地方做自由经济的试验也蛮好。如果真的那么美妙的话,老 ...

    中国人都是实用主义者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63#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23:27:08 | 只看该作者
    羽羊 发表于 2013-4-24 21:34
    去年底,公司组织优秀员工旅游,说去香港,结果那叫一个吵啊,跟乌眼儿鸡似的,这帮优秀员工都是兵头将尾, ...

    我们在如心海景酒店就看到Michelin中国的大会,人是乌泱乌泱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62#
    发表于 2013-4-27 17:58:59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3-4-26 21:24
    个人认为,人民币自由兑换之后,就没有必要搞离岸中心了,这只是人民币处于灰色兑换境界的特殊现象。没有 ...

    美元离岸中心就是伦敦。当时叫欧洲美元

    该用户从未签到

    61#
    发表于 2013-4-27 17:49:26 | 只看该作者
    锦候 发表于 2013-4-27 07:28
    上海取代香港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最核心的问题不是亲生或者过继的问题,这是国家的金融安全的问题,现代社 ...

    理论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
    目前国内的金融市场有规则?自己国内的都忽悠不了,还能忽悠老外?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5-20 23:10
  • 签到天数: 52 天

    [LV.5]元婴

    60#
    发表于 2013-4-27 17:44:41 | 只看该作者
    羽羊 发表于 2013-4-25 11:34
    去年底,公司组织优秀员工旅游,说去香港,结果那叫一个吵啊,跟乌眼儿鸡似的,这帮优秀员工都是兵头将尾, ...

    哈哈,如果购物费用公司出的话,也可以将就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59#
    发表于 2013-4-27 16:51:17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3-4-26 14:51
    英国人不讲英语,他们讲British

    世界最正宗,最流行的英语是


    有一个英国人调侃的段子(借女王之口说的):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merican English. There is English and there are mistakes."

    https://twitter.com/Queen_UK/status/207376116447584256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
    发表于 2013-4-27 16:46:58 | 只看该作者
    锦候 发表于 2013-4-26 12:47
    原来和我们的发展经济学的教授讨论过香港的经济的问题,他说那是实行自由经济的原因,这有个弗德里曼的自由主 ...

    只要台湾还没回归,香港就会留着。

    另外,有一块地方做自由经济的试验也蛮好。如果真的那么美妙的话,老共过些年说不定就全面推广了。不过自由经济这几年形势不好啊。

    台湾也一样,做做民主试验田。要是真的能搞好,推广也无不可。老共的思想没那么狭隘。

    该用户从未签到

    57#
    发表于 2013-4-27 16:39:33 | 只看该作者
    量子 发表于 2013-4-25 16:35
    上海也是mind the gap。因为美式英语好像没这么说的,一直觉得很奇怪来着

    这句算是伦敦地铁一大特色。去年伦敦奥运会开幕还拿出来调侃了一下。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2-10 23:05
  • 签到天数: 237 天

    [LV.7]分神

    56#
    发表于 2013-4-27 07:28: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锦候 于 2013-4-27 07:39 编辑
    草蜢 发表于 2013-4-26 16:21
    长期来讲,上海取代香港成为金融中心是肯定的事。这也是中央一直在策划的事(上海毕竟是自己掌握的地盘, ...


    上海取代香港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最核心的问题不是亲生或者过继的问题,这是国家的金融安全的问题,现代社会金融安全就是国家安全,这是国之重器岂能假手如人呢?

    一个独立的国家是不可能把自己的金融中心放在一个自己没办法全盘掌控的地方的,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到处都有敌人的国家的国家。中国在可见的未来是不会有大的战争的,甚至小的战争都机会很小。但是金融市场上的战争无日无之,一个不慎损失不会比一场真正的战争小。

    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国错过制定规则的时代,现在从经济到金融,到政治,在世界上都基本上是按着别人制定的规矩在玩。中国不会甘于一直这样下去的,随着经济的崛起会慢慢的创建自己的组织,自己定规矩,从游戏的参与者变成游戏规矩的制定者。在经济政治领域如此,在金融领域也是如此,现在的世界金融交易,从产品到规则中国几乎没什么贡献。中国如果想真的踏踏实实的发展这个方面也是要有自己的产品和规矩的。这个目的通过香港有可能做到,但是代价会比上海大很多。金管局那帮东西有一个算一个说是港英余孽都是侮辱了这个词。

    以前香港有人提过让香港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我就想起达赖老傻子的一句话,说内地可以给西藏提供物质方面的建设,而西藏则给汉民提供佛法的指导(大意),世上没见过这么蠢的东西,这话说白了就是汉人你给我钱,我给你念经。(经文老东西也早就想好了,就是英文版的大明咒:money money go to my home)
    作为一个政治领导人这话也敢往外说?这智商?这话也有人信?这都是些什么生物呀?真的是I 服了 U了。

    香港人想做中国的金融中心和这个道理一样,就是大陆把钱都放到香港这里,把自己的金融安全拱手让人,香港收着手续费,保管费,各种费,然后还瞧不起大陆,你们是干不了这个才让我们干的。还要随时担心这帮人搞个里应外合什么的,把中国那点家底给败光了?

    都是什么生物呀,这话都觉得有道理?

    要真的这样也行的话,还不如把钱给达赖老傻子让他给念念经呢?最起码听个响呀!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3 07:02
  • 签到天数: 1081 天

    [LV.10]大乘

    55#
    发表于 2013-4-27 06:52:29 | 只看该作者
    五月 发表于 2013-4-26 10:11
    晨大的香港游安排的不科学啊。

    被批名字土的“如心海景酒店”,如心是龚如心,有名的小甜甜,两次“惊天遗 ...

    说的很客观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3 07:02
  • 签到天数: 1081 天

    [LV.10]大乘

    54#
    发表于 2013-4-27 06:50:39 | 只看该作者
    青石崖下 发表于 2013-4-25 21:49
    香港人是没有社保的。:)

    台湾也是如此,开出租的都是白发的老人家,而且要工作到深夜
  • TA的每日心情

    2018-5-5 23:30
  • 签到天数: 437 天

    [LV.9]渡劫

    53#
    发表于 2013-4-26 22:35:23 | 只看该作者
    大部分的香港人不识时务,不思进取,自以为是,走向没落是必然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21:31:48 | 只看该作者
    锦候 发表于 2013-4-25 23:12
    三大货币行:汇丰,渣打都是英资,中国银行,中资。英国人不会轻易放弃货币发行权的。这个根本没必要花心 ...

    这个当然不可能是现在,也不会是北京的提议,只会是香港的提议。当香港的经济规模不再足以支持发行单独的货币,或者与大陆的交易成本过高,香港没有其他选择。加拿大提议使用美元不是一次两次了,香港比加拿大还强?到了那个时候,就不是英国人是不是愿意放弃货币发行权的问题了,他们根本就没有发言权。港人的自我感觉就只能和经济现实去死磕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21:24:51 | 只看该作者
    锦候 发表于 2013-4-26 01:47
    我没懂你的意思,你是想说香港的地位重要,中央还是应该多多扶持吗?如果仅仅是离岸中心和金融中心这个观 ...

    个人认为,人民币自由兑换之后,就没有必要搞离岸中心了,这只是人民币处于灰色兑换境界的特殊现象。没有听说过美元有离岸中心。凡是有外汇市场的地方,都可以做美元交易。

    点评

    目前的主流看法认为,没个8小时时区只需要1个国际金融中心,纽约,伦敦各占了一个,在亚洲从地缘上看必然是上海,但在东南业需要1个副中心  发表于 2013-4-28 03:32
    所以上海做离岸中心的说法是不成立的,上海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只能是人民币的在岸中心。  发表于 2013-4-28 03:30
    美元有离岸中心啊,欧洲是伦敦,亚洲是香港,离岸的目的是摆脱母国的监管;伦敦就是抓住美国本土对美元监管加强的机会,成功的挖了纽约的墙角  发表于 2013-4-28 03:29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
    发表于 2013-4-26 21:15:05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3-4-26 13:04
    这个非常同意。不要人为挺香港,按经济规律办事,把香港的经济重要性与实际地位相连。香港使用人民币不会 ...

    另外两个是渣打和中国银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6 20:00 , Processed in 0.05395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