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364|回复: 5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战史] [太平洋战争]日本和美国的国力对比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6 10:2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1: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2-1-3 11:25 编辑
    $ o6 j- i6 m( t) }
    丁丁 发表于 2011-12-29 05:53
    ' k$ O$ J' I9 Z$ r, ]日本如果不盲目扩张,慢慢消化朝鲜和东北会怎样? 如果单纯的比较经济实力, 怎么解释蒙古灭宋, 满清灭明 ...

    / U% z2 N) l$ k! E# n: T4 z+ h7 z; F% |6 o" y# [
    女真这个民族在冷兵器时代有着和其他民族不同的特征,在荷马史诗里经常会看到战胜的一方会剥掉敌人的铠甲做为战利品,当时铠甲是很昂贵的器物,而女真人经常为铠甲互相打仗,这是在中国历史中很少见的。7 W( T9 |- ]  M6 A9 I

    ! ]$ T: r! V2 R& n" }! e而有没有铠甲在冷兵格斗中对战斗力和士气的影响差距可是非常大的,所以女真人极为英勇。中国历史中对于重视铠甲军队的记载,只有春秋时吴起的魏军,隋朝的隋军,然后就是金和清朝的军队,都是极为重视铠甲。! J8 z( i7 b# c0 s; @2 K# V* c; z# q

    0 ^: _# ?8 A' Q4 E4 I+ Q/ ?所以女真人说十三副遗甲起兵来倾诉他们的艰难。
    3 j" g, a1 Y6 Z8 a; j* x* G# a. u! t: K, M: D4 o& T/ A" }
    汉民族的军队由于受秦汉的影响,还有对手主要是游牧民族的影响,对机动、迂回比较重视,对铠甲不怎么重视。
    ; t7 `1 d3 m( z6 }% S
    0 {1 v3 `7 y" o其实女真人不是游牧民族,他们是定居的狩猎民族,是森林里的精灵。2 j( Z0 v0 b) P" [* d: V: k
    % ^/ u  [" p2 }6 c/ Q& g0 O
    蒙古主要是借助希腊化的伊斯兰科技,例如阿基米德的抛石机,这在元代以前是没有在中国战场出现过的。

    点评

    +1  发表于 2012-1-3 23:56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6 10:2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沙发
    发表于 2012-1-3 12: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2-1-3 12:20 编辑
    3 [8 j' a9 G- I0 v+ w) z
    1 |- m& E3 o4 p# f打仗也没什么,打两仗就会了,但对于和平时期赤膊上阵的新兵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0 q) j' ]! d( J# c
    7 Y& Y2 c; v8 q
    铠甲这个东西可以让新兵迅速适应战场环境,所以满清可以全民皆兵,和平战时转换曲线非常和缓,
    6 f, E4 g3 R* |, b+ s# R  m5 A) G: y3 V- i$ J% s3 l, C
    而对于明朝来说,转换曲线就非常陡峭,差不多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L0 x/ H7 S$ J* ~" m6 t( E: k7 t
    " f" v* _- S  {2 _" ]
    有人觉得,铠甲算什么,我可以空手夺白刃。没错,速度即是装甲,问题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顺利的做到,6 F# V  A5 i) Y1 ]; S# L

    ' ~- L( F* U0 S. p要达到这样的水平需要长时间的训练,除非你就像秦代一样,嘛事不干,就做两件事“耕、战”,3 K! G5 r/ Z$ |& }5 \" H* R# W

    7 H% r2 l; a4 g中国也缺乏一个从和平时期到战争时期的转折体系,所以经常出现一和平就塌台的情况。/ z& |! R+ V' n, k8 O5 j5 f& F

    5 A# x$ y1 S. A9 x" Y& V% g从北宋开始中国在军事科学认知方面就极为差劲,经常出现玩飞剑白胡子老头的传说,呵呵。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6 10:2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板凳
    发表于 2012-1-3 14: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2-1-3 15:43 编辑
    ( T4 T! S2 m9 I9 O) h5 e* h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2-1-3 12:32 4 G' V9 e& w9 m: {" r& `- m" Y
    不太苟同。
    5 L: Q' j9 y" W& e" n3 X1 C" E, J6 B  t" o) @, F; C
    但是从北宋中期开始,文武开始分家。文官看不起武将,武将以大老粗为光荣。岳飞这样文武双全 ...
    8 Y! s# X8 J: X; ]9 `' x3 I
    4 W% {9 B4 L9 @8 H( D2 g
    开玩笑,再善射能射得透重铠吗?; l  i& u& v% V, n% b
    3 }8 h. d7 D3 J4 _$ J+ C( R
    不要扯什么三弓床弩等东东,那个东西本来是用来攻城的,后来被用来守城了,移动不方便而且射速也不行。
    ) s4 }/ x- H7 W: D# e) K5 {% ~, s0 |
    不要以为宋代已经掌握了破甲理论,当时对铠甲压根就没有办法。不要把宋当作欧洲了,知道怎么射穿重铠。
    ! x3 f- }% f7 ~$ f$ u6 \5 d. M% P7 {% Q
    我们国家对穿甲理论的研究的深入还是6、70年代应对苏联坦克集群的威胁才知道怎么回事的。9 u/ g& N, ]7 R# L% z
    : w$ y9 d( q5 z) n0 k
    宋代对付重铠的方法就是用火烧,类似莫洛托夫燃烧瓶 的方法。

    点评

    射速——射击武器在单位时间(一般是一分钟)内发射的弹数。  发表于 2012-1-3 16:01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6 10:2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地板
    发表于 2012-1-3 15: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2-1-3 16:59 编辑
    % T( q& t, }7 _8 f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2-1-3 15:18
    8 q  {+ N2 a  v# U吐槽不能。6 b; T6 h# b" C) b6 U

    ( N2 Q7 K( w3 `+ b, h7 M- d5 [: n这就是传说中的常凯申公“浑身是洞,于是无洞”的境界吗? ...
    0 ^* h4 V" \/ l8 z, v) S8 [7 W' A

    ( r1 r+ z6 r- F# ?反正不知道怎么回事,唐代遗留的国家里就宋的冶金最菜,西夏的“铁鹞子”,金的“铁浮屠”,这都是在史书上赫赫有名的。( _/ O" x1 F/ [3 m# n  x
    ) L* o3 }3 _1 X% H3 `# J! m- T
    宋代还从日本进口铁器, 欧阳修还写了一个《日本刀歌》,呵呵。
    " Y% I( P  a5 W; L$ i3 t+ S: }( q  ?6 \' B) i
    所以,我挺佩服宋代的,能挺那么长时间,西夏和辽、金都灭了,他才灭,了不起。" H0 X& F$ t' L. w% h

    9 k9 ]! K. a0 r9 }! B7 I8 X马匹、甲胄、兵器都不如人的情况下还能挺这么久,这就叫牛逼。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6 10:2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5#
    发表于 2012-1-3 16: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gordon 发表于 2012-1-3 12:18   R0 T  H5 l+ ^; v$ C
    打仗也没什么,打两仗就会了,但对于和平时期赤膊上阵的新兵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9 R! V* N1 Q8 g- t/ B
    $ T$ }2 c; h$ `) ^& ~铠甲这个东西可以让新 ...
      g0 |+ k" ~2 x; d

    # }! I: n8 x9 [+ U) i- p; ]还有一个老兵、新兵问题,我新兵着甲,老兵我可以不着甲,我着甲的时候速度不慢,我脱了沙袋,
    , G$ `4 c3 B6 U7 s. @. W3 ~- f, M
    速度更快,所以秦兵是很强的,敢“丢盔卸甲”的都是高手,问题是这个高手不是凭空而来的。
    6 ~. s  a; g8 k7 G$ ~% |, S- y) Y  T' ^& c
    而且这种高手成本很高,一般也不要轻易损失。

    点评

    学我不是马甲,不吐糟  发表于 2012-1-3 19:24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7 01:50 , Processed in 0.04248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