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75|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关于疫情,有人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实名举报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4-19 10: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grass 发表于 2020-2-17 07:47
应勇履新第四天 湖北省1.5小时连发3道最严封控令:

城乡所有村组、社区、小区、居民点实行24小时最严格的 ...

这个我可以自带干粮辩解一下。

1,23号封城后,各地市、县、乡镇、村都陆续实施了封闭措施,反应是及时的。全省(除武汉外)大约到正月初三左右(不超过初六)全部完成最严格的封闭。
我认为无可指责。不论是命令的传达需要时间,理解命令和疫情严重性,工作准备,这都要时间。毕竟,政府不是军队,可以要求几分钟集结,甚至完成执行命令的任务。这种要求,连一线战备的军队都未必能完成。

2,新官之前组织了一次筛查,但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有几点。
第一,准备不足,尤其人手严重缺乏,刚开始是指望社区干部,但社区干部太少,且素质参差齐,无法完成三天排查的任务。这个最后是靠动员省直和市直干部下沉基层解决的。
第二,对民众抵抗情绪估计不足,警力安排缺乏。前一段时间,说武汉人间炼狱不为过,老百姓的情绪在李文亮去世当夜达到高潮,武汉人是有情绪的。再加上封门却物资供应跟不上,老百姓也不愿意配合。
还有一点,F4毕竟是熟人,没有得罪手下(防护物资不到)下死手那个情面,也没有那个政治资源。新官就不一样,人情因素没了,手里有尚方宝剑,可以不在乎手下人的安危,再加上防护物资慢慢的跟上来,执行力肯定要提升一个数量级。
第三,当时防护物资短缺,手下人的积极性是打折扣的,官僚系统的抵触情绪也大。
这里岔开说一下防护物资的问题,防护物资是影响2月5号(存疑)之前抗疫困难的根本原因,当然不是说政府没问题。防护物资复工生产需要时间,从23号到2月5(政治局那个会止),正好是医疗行业提升产能的时间。这里面的问题其实暴露的是国家对医护物资的储备严重不足,或者叫根本没有。这跟汶川时觉得国家真是富裕了,是天壤之别的感受)
所以,我对新官上任后的看法:标准动作,及格。对前期官员的看法:合情合理。但在发布会上公开撒谎说99%的排查率,就犯众怒了。
其实,即使新官之后的第二次排查,也没到真正的100%,新任的最大功绩在于,将每栋楼,每个单元的出口封锁死了,不留死角。至于上门排查,也是沿袭前任的套路,电话测体温。(你没看错,电话问询,还是机器人电话)。

3,关于封城令是23号凌晨发布,而执行是当日上午10点,高速封闭是下午14点。他的指责是没有道理的。
第一,从西河方平披露的封城决策过程来看(可信性很高),封城决策是临时性的,武汉市政府22号晚上开完会就决定封城,时间已经到午夜了。我现在没查证,23号凌晨是官方发布的封城令,还是泄露消息,后来官方临时补的。我记得,凌晨突然看到封城令吓死了,马上去权威网站求证了。
本来就是仓促决策。
所以有第二,封城的各项准备不足,而准备需要时间。到上午10点这个10个小时的空窗期,是政府给自己预留的动员时间。这是可以理解的。
可能有人会说,封城令在执行命令的10点发布,可不可以了。应该是不可以的,一是这种惊天动地的大事要保密非常困难,一旦消息泄露,会造成更加巨大的灾难。想想,半夜把这些部门动员起来,想保密都不可能。二是这可能造成有消息渠道的人提前开溜,反而引发官民对立。
高速的空窗期是14小时,跑出来的30万,绝大多数都是私家车高速出去的。这个时间差有两种可能性,要动员高速封闭,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或者,当初封城令决策考虑不周。我想前者的可能性大一点。
所以,封城令的问题不是问题。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8 04:07 , Processed in 0.03886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