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68|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尚] 再品米斯的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7 14: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9-11-27 00:03 编辑

在《走向包豪斯》(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 ... =119901&ctid=23)里,提到过米斯的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在建筑史上一般简称为德国馆(German Pavilion)。两年前去巴塞罗那的时候,亲眼看到了这个现代建筑史上小小的里程碑,赞叹不止,拍了很多图片,现在还时常回味一下。这个小小的建筑越看越有味道。

自己摘抄自己一段:

米斯的第一个宣言书式的作品就是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的德国馆。这是一个不大的平顶建筑,建筑本身就是展品,所以里面是空荡荡的,留存的时间也不长,博览会结束后就拆除了,只有十几张照片保存了下来。但它的影响甚至超过柯布西埃的Villa Savoye。

米斯在这里建立了他的简约、精致、透明的建筑语言,和灵活分隔的流通的大空间的原则。除了废除一切装饰外,米斯还用最直接明了的手法,废除了一切不必要的墙角和屋顶-墙面和墙面之间的过渡,所有建筑元素都是直截了当地简单对接。

但简约绝不是简陋。德国馆的所有建筑元素都是用高级材料和精细工艺打造的。大片的抛光大理石,整块的无框大玻璃,整体的镀铬件,实际建造成本相当高。米斯还为德国馆设计了著名的巴塞罗那椅(Barcelona Chair),这成为现代家居设计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制作,有意用似乎冲撞的镀铬不锈钢和皮革体现了完全不同于传统木质家具的美学观念。

巴塞罗那博览会的德国馆在现代建筑史上的意义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西班牙人在人走茶凉50年后的1979年,在巴塞罗那的原址又按原样重建了一个。今天人们蜂拥到巴塞罗那去赞叹高迪的圣家堂,殊不知德国馆才是巴塞罗那在世界上留下最大最深最广的足迹。今天的人们依然为米斯在艺术上的前瞻和胆魄而惊叹。


废话少说,贴图,都是自己拍的,正午的巴塞罗那阳光太强烈了,很不好拍。都是直出,没有任何剪裁或者矫正,否则效果还可以更好一点:





































顺便说一句,这地方是在广场上,露天的。要是只看外观的话,包括平台(在左端只有一尺高,一抬腿就上去了,根本不必走台阶)和水池,是免费的。要入内的话,需要买门票,不过很便宜,好像是5欧?可能是挡开闲杂人等为主,否则看门人的工钱都不够。一共也就一点点大,多收确实不合适。这里紧邻加泰罗尼亚博物馆和西班牙广场,但多数人是“偶尔”路过,没什么人进去,估计也不明白这小东西的讲究。但是非常值得仔细品味,比那些伪造的民俗村或者商业化的假古董强多了。

巴塞罗那的阳光非常强烈,与米斯的White Light Bright的简约主义相得益彰,形成强烈的光和影的效果,非常适合观赏。但要是拍照,这就很痛苦了。那个Art Deco的女铜像非常难拍,背景的灰绿色又对曝光特别不友好,不大量补偿的话,肯定wash out。平台上平直的线条问题不大,也需要压一点曝光,但阴影里就一片漆黑了,用后期可以调出来,但是偷懒了,没去弄。最大的考验的:光秃秃的广场上,那叫一个热,一不小心就要中暑了。真心要拍照的话,可能阴天拍黑白反而更好,反正也没有多少颜色。或者早晚阳光不那么强烈的时候去,不过那时不知道是不是开门了。原建筑是彻底通透的,没有门,现在加上玻璃门了,还好,没有破坏原来的简约太多,但晚上可以锁起来了。除了几张巴塞罗那椅,里面空空荡荡,没什么好偷的,不过还是应该晚上锁起来,否则就会乱七八糟了。

可能是个人偏见:高迪的所有建筑加起来,影响不如这个小东西大。高迪那些都是只能把玩的,这才是现代建筑的祖师爷。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6 收起 理由
MacArthur + 6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8 00: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9-11-27 10:58 编辑
fcboliver 发表于 2019-11-27 09:13
照的挺好的。雕塑那几张曝光太多。

ps.巴萨罗那快被你们这些游客挤爆了。下次去些冷门的地方吧。


所以我说这地方(尤其是雕刻和小水池这一圈)对曝光非常不友好,这已经是曝光补偿试了好几张的结果。没时间了,毕竟是在旅游,还要赶下一个点呢。

另外,这个德国馆还真是巴塞罗那的冷门地方,大多数旅游者过门儿不入。不过也还好这样,这么小一个地方,如果Palau Nacional到Poble Espannyol的旅游者都过门而入一下的话,肯定挤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8 00: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19-11-27 06:17
建筑之美,不身临其境,是很难体会到的。通过照片来表达建筑之美,更是难上加难。最简单的到此一游,也强过 ...

一看你就是很少与家人一起出去还玩一把旅游摄影的人。

还17-40更万能,你就等着桶形变形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8 02: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fcboliver 发表于 2019-11-27 11:04
那地方是BAUHAUS的爱好者才会去的。今年是德国的BAUHAUS年,过来玩吧。

今年不会来德国了。下次来,一定要把柏林、德莱斯顿拿下!应该也拿下慕尼黑的,但是不大顺路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8 02: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9-11-27 12:19 编辑
潜水员 发表于 2019-11-27 11:53
如果减少右墙面积,那么雕塑不就偏离黄金分割位置了么?
光比这么大,到此一游讲究不来。这张蛮好的。
看 ...


都没有用CPL,其他照片是曝光控制出来的天色效果。这张必须过曝一点,否则阴影里全黑了。但反差太厉害,就成这个样子了。有条件的话,应该用ND滤色镜压一下光线。这不没有这个条件嘛。

镜头再左转,就拍到门了;位置已经到水池边上了,再过去就掉水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 04: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潜水员 发表于 2019-12-2 14:03
动态响应是数码相机的痛脚啊。
如果有劲搞后期还可以包围曝光或者直接HDR。要不还真没办法。 ...

你是说胶片天然动态范围比数码更好?为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6 23:28 , Processed in 0.04215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