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假如十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柴静的穹顶之下你怎么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8-20 19:07
  • 签到天数: 671 天

    [LV.9]渡劫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14: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穹顶之下整体大约由三个有机部分组成:对雾霾的科普、鼓动大众参与、寻求治理雾霾的解决方案,虽然叙述的顺序有穿插,但大抵就是这三类信息对应的三个有机部分。如果只有前面两个部分,则这个不是纪录片的演讲视频应该没有什么大的争议,呼吁环保是个永远正确的旗号。问题和争议恰恰就在解决方案上,解决方案最能反映出呼吁者的目标指向甚至动机,并且解决方案一方面会触及各方的实际利益,另一方面解决方案的好坏将对治理雾霾的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一个南辕北辙的错误解决方案甚至可能导致各类污染的进一步恶化。个人认为穹顶之下最大的问题就是其提出解决方案的逻辑存在严重缺陷和前后矛盾,完全无法自圆其说,进而引发大量对其夹带私货的质疑。
    - r+ y1 M) b7 P  q; `; k& X; r% [; h: }$ l$ l! j
      下面来简单分析一下穹顶之下与解决方案相关的逻辑,先看论据再来梳理逻辑。主要的论据部分有:(1)中国的PM2.5,百分之六十来自于燃煤和燃油,也就是化石能源的燃烧。(2)2013年的时候我们已经是三十六亿吨了,但你知道全世界其他国家烧了多少煤吗?我们比全世界所有其他国家加起来烧的煤还要多。(3)2013年的这三十六亿吨我们可以看一下,它其中三亿八千万吨烧在了京津冀,而在三亿八千万吨当中,有三个亿烧在河北。(4)劣质的煤炭就会越来越多。(5)它叫褐煤,是全世界最年轻的煤,年轻到了它的煤化程度特别低,一烧的时候将近有一半会变成黑灰全都飘在空中。(6)煤本身并不一定意味着脏,德国也用褐煤,但是德国人会把它们清洁,把它们进行提质,煤是可以弄干净的,英国人是百分九十五以上都给它洗干净。(7)我们才洗了不到一半的煤,剩下的另外一半当中基本上有几亿吨是没有任何用。(8)即使在中国城市里面,我们现在都有四分之一的人是在烧散煤,他们烧的量不算大,只有百分之二十,但是这百分之二十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跟所有的大电厂加起来一样多就这么厉害。(9)在云南的宣威,有一个叫虎头镇的地方,(散煤燃烧导致它)是全世界肺癌最高发的地区之一。(10)柴静:如果这个煤能够洗干净的话,现在排放。李俊峰:至少减少一半,我们现在的改变就两条,必须把煤给降下来,或者把煤弄干净。(11)如果我们目前的环保设施(和法律),就目前全100%都到位了,我们的尘排放跟二氧化硫排放,应该比现在低60%,我们的氮氧化物排放应该低35%。(12)北京本地的污染源当中,最大的就来自机动车。(13)北京每天高峰期的时候,六环以内每个小时的PM2.5排放量是多少?一吨。(14)柴油车的比例也不算高,它跟散煤差不多,并不多,只占百分之十七,但是它的氮氧化物的排放,要占所有机动车的百分之七十,它的一次性颗粒物的排放,要占到多少呢?百分之九十九。(15)但是实际上你还是没管住啊,合格证全是真的,车型也全是真的,环保部门也发了那个绿标了,也是国四的,没有一个部门去看那个车到底是什么?只有那个车是国一的。(16)这个小标委(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呢,就是绝大部分,大部分吧,还是这个石化行业的人,大概是百分之六十七左右,大标委(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更多,大标委几乎我记得好像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石化行业的人,标委会的秘书处也在石化行业那儿。(17)我们有一半的油是完全失控,全球十大港口现在有七个在中国,远洋货轮带来的污染之大,在靠近海岸线四百米的地方,它排放的污染相当于五十万辆大卡车,所以在深圳百分之六十的二氧化硫是来自轮船的。(18)我不知道这些柴油从什么地方来,当时我们跟环保部一起,环保部门的人就说那这样,我们去查一下看看吧,他们就现成买了一个柴油壶,然后就进了最近的一家民营加油站,我是最后一个下车的,那么等我下去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证已经被老板夺走了。(19)一吨钢,如果把它所有的环保成本省下来,不去装的话,它能够省一百块钱,一吨煤,能够省一百五十六块钱,一辆车如果不装环保设施的话能够大概省两万,油品少升级一次,能够省五百个亿。(20)中国的节能环保产业现在可能是一年的产值37000多亿,吸纳就业人口可能是3900多万人,这也是一个产业。(21)南加州空气中71%的致癌物质都由柴油车产生,所以所有的柴油车都被要求按照DPF,这种颗粒过滤器相当于给车戴上口罩,可以过滤掉99%的颗粒物。(22)解说:伦敦大烟雾事件发生的时候,英国的能源结构中,将近百分之九十是煤炭,1953年,颗粒物的平均浓度超过欧盟标准的十倍,他们控制污染的压力比我国当前更大,英国人在1956年通过了《清洁空气法》。John Murlis:每一个煤矿都带地上有洗煤的设施,在卖给用户之前煤炭先要被洗干净。(23)John Murlis:我们有时候用,这是无烟煤,是家庭燃料。解说:政府出钱承担家庭壁炉改造百分之七十的费用,但惩罚同样严格,违反者可以处以一百英镑罚款,甚至坐牢。(24)解说:烟雾事件发生后二十年中,石油替代了百分之二十以上的煤炭,天然气替代了百分之三十以上的煤炭,煤炭在整个国家的能源结构中从百分之九十下降到百分之三十,而重工业占GDP的比例也下降了百分之十,很多煤矿和燃煤的工厂关闭。(25)解说:1960到1970,英国治污的前十年经济并没有倒退,GDP反而增加了一倍,之后十年中,英国进入油气时代,他们的经济总量翻了四倍。(26)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美国来说,它们有六千三百家天然气石油公司,我们有几家呢,三家,其中百分之七十集中在一家手里,中石油,美国友一百六十间天然气管道公司,我们(主体管道)有几家呢?三家,其中百分之七十集中在一家手里,中石油。1 F* g  p' q* h
    / U. k/ H/ c* w! H4 L6 v
      按照普通人的逻辑推理,从论据(1)和(2),可以得到第一个解决方案:既然百分之六十的PM2.5来自于燃煤和燃油,那就引入水电、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逐步降低燃煤和油气的比例。从论据(8)出发再结合论据(6)和(23),可以得到第二个解决方案:将散煤洗干净,以无烟煤的形式进入散煤市场,规避大部分散煤燃烧引发的空气污染。从视频中举出的数据:“百分之二十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跟所有的大电厂加起来一样多”,这肯定是个快速有效、事半功倍的解决方案,成本是政府需要为无烟煤产业进行补贴,确保无烟煤的价格能够低到有竞争力,防止底层百姓由于价格因素弃用无烟煤。从论据(10)和(11)结合论据(19)(21),可以得到的第三个解决方案:严格环保执法,政府增加环保开支,必要时征收环保税。政府增加的环保开支主要用于对中低收入的行业从业群体(譬如:货车司机)进行环保补贴,用于安装DPF等环保装置,确保中低收入群体不会因为成本问题而抵制环保执法。从论据(18),可以得到第四个解决方案:坚决取缔私营小加油站,强化对三桶油的油品管控,堵住低劣油的源头。以上这些解决方案,未必成熟全面,更未必是最优的方案,但是符合普通人的逻辑推理,基本上属于水到渠成的结果。
    9 Z2 n3 ]. h4 X, \$ e; B9 V% ~! ^. I+ X
      再来看看穹顶之下得到的解决方案,不考虑其它诸如拨打12369等公众的个人参与形式,主要的明确解决方案主要就是一个:燃煤转油气、开放油气产业。根据普通人逻辑推理得出的四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基本没点明或实质性触及。其解决方案的论据应该是(25)和(26),但是英国进入油气时代和他们的经济总量翻了四倍之间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吗?视频中没有推理过程,但是大家都知道A和B现象同时出现,并不能说明A和B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美国有六千三百家天然气石油公司和他们的空气污染治理以及油气产业强大有关吗?“如果我们开放这个市场的话,我们天然气的产量(每年)可能翻一番,我们的探明储量(每年)可以翻一番。”“范必:为什么迟迟地没有进入油气时代。李俊峰: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多搞一点天然气。丁焰:石化是一个没有开放的行业。范必:中间每一个环节基本都是一个垄断环节。李俊峰:垄断是不可能创新的。”“柴静:中国的雾霾需要治理的话,最关键的是什么?范必:能源的体制改革。”从逻辑上来说,为什么视频对一些明显能找到的解决方案视而不见呢?既然私营小加油站存在严重的问题,这一点和视频提出的效仿美国的油气产业大开放不是互相矛盾吗?再说山西煤矿产业放开后的混乱导致的环境破坏前车之鉴犹在,为什么会想着让油气产业再走一条这样的不归路呢?再从视频提出的解决方案本身来分析:难道中国的大型国企放着本国能大规模开采的油气不要,非要去中东、非洲各国到处找油气?增加几千家私营油气公司就能凭空让中国的天然气产量每年翻一番?连续翻多少年呢?中国如此巨量的能源需求,如果全部改为油气,巨量的油气资源从哪里来?价格将飙升到多少?这些油气是想买就能买得到的么?  x# ~) e; U9 q) h% Q- X

    , o0 x' i! k; X) g  作为一个精心策划、拥有强大团队支撑、宣传鼓动力强大的演讲视频却出现了如此拙劣的逻辑混乱,如此浅显的愚蠢论断,请问究竟是愚蠢还是恶意?在这里,我只想说:足够高级的愚蠢跟恶意没有区别。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洗心 + 4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 09:13 , Processed in 0.04565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