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MacArthu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器展望] 成飞开挂了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03: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opGun 于 2013-1-17 14:03 编辑
5 j. a; ]" R0 D- {* O
晨枫 发表于 2013-1-17 09:20 $ R2 p: \3 s' j
具体我也不太清楚。这个是真的飞起来的,不是纸上谈兵的设想:

) ]5 G/ C6 B: q' C# Y: o1 `; W3 r4 s$ j+ a& Z
这个应该是涵道式的垂直起降方式,与上面洛克希德的环形机翼原理不同。
/ `1 @* p* f, I8 h
2 Z6 J. L% _9 h这个垂直起降飞机外面套的那一圈应该是一个外涵道。这个外涵道利用发动机的喷气产生引射来增加发动机的推力。这个增加的推力大致与发动机推力在方向上差不多。
5 |& b  U: g$ {6 t7 X' W' j, S3 d! @/ d0 c1 [/ u! P

$ b# Q' `9 j& x, _3 R* J, G至于平飞时的升力怎么办?有两个解释:
: L" |! Q, w0 k6 _  v2 ~# d- l/ `, X8 f- L% e* |" W
1、我觉得这个方案虽然可以通过以一定迎角飞行在涵道上获得有限的升力,但应该还有其他的升力装置,比如常规机翼。之所以照片中没有,大概照片中的飞机以实现垂直起降为目的。至于以省油的方式持续平飞,还不在这个飞机的试验范围内。
: R' v/ e9 L# m& F" \0 u  n6 K
1 _- M" r! Q) O8 }+ x& _2、处在涵道内部的翼面可以产生升力维持平飞。下图中可以见到位于涵道内部的翼面:* b/ m5 k3 |4 f/ T
& m& k6 \' Z5 l+ G" ?- r( i' R
! j  A6 M0 N6 c7 p# x
洛克希德的环形机翼则是另外一个概念——环形翼自己产生升力,并利用其环形的形状降低结构重量和减小诱导阻力:
( J; R( q9 R- o0 K! K! v! _/ {0 n3 H$ q, H/ G- [- b
8 J6 O: g' t" E) p8 R/ g  l7 K( o
8 D6 J& k6 r( R" P3 H1 l
( _& `% R' f' A5 C+ R6 @, ?

3 X. v: l6 R; @, [2 a' J' ?, u3 D, b0 h# g3 Z% _
5 \3 K% \+ t! h( Y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1-18 21: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xlan1976 发表于 2013-1-18 07:11
7 ?8 }" I! e- e- z/ m7 G. P* w* e0 P嗯,有道理,这个跟引射喷管差不多,不过涵道内外的翼面都不大,靠这个产生升力的话那需要先利用发动机推 ...
  \4 I- \2 r9 s' A
洛克希德的环形翼中,上面和下面机翼的翼型都是在平飞时产生向上升力的翼型,而不是简单地把一副机翼上卷成环形,导致上面机翼的翼型与下面机翼的翼型相反。
# V/ F& C1 |0 {/ i! [4 m  U, b! Q3 x  A0 I
上图这个环形翼方案其实仅仅是表述概念而已,因为这种环形翼布置结构效率极低。下图的结构效率就稍微高了一些,因为利用了垂尾支撑环形翼:
% G: i4 N1 @" f0 P! y4 m1 v  L4 k! u
$ f" J. G: R0 P6 r( m/ J7 e但是上图这个方案的结构效率仍然很低,因为显然这个飞机不需要这么大的垂尾,也不需要这么高的翼梢来提供方向安定性。
; Y5 \& |8 n& x
+ M) S4 g. n  Z8 B' e2 U+ h8 r/ N所以环形翼通常要压扁,也不必过于拘泥于圆滑的过渡,这样才能获得高的结构效率和气动效率。7 D: H. J9 `3 m- _  ~
/ P* L5 y' W& p8 [
我有如下一些相关文章:
  b. E  p/ P1 U+ `【原创】成都迈向航空创新的又一步:翔龙的联翼(1)
9 E, l+ b8 N$ m' s2 W【原创】成都迈向航空创新的又一步:翔龙的联翼(2)' o: P' O& o' I) |2 @9 a
【原创】炸弹!!炸弹、、、、、、成都翔龙联翼(3)' ^1 r% t) q3 A* _$ e% m: {4 A
【原创】给航空热血者的报国敲门砖:双任务J-20 (2)
! r, l/ `* T9 Q0 P4 m# n* q( O8 h% R2 A6 e; d; K
2 V8 B% P8 d" F; F% u  V

' }- j7 `& v2 ]9 X* [
% M2 z/ o: I; ]# E( V+ K3 g: |/ X9 e
/ ~( ]" c0 ^& e# W; i. ?6 K* p% z
! D; s9 ]* p2 z* m9 ]( {% l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1-18 21: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xlan1976 发表于 2013-1-18 07:11
# z& B% C: k+ t& r3 X6 Q5 a0 e嗯,有道理,这个跟引射喷管差不多,不过涵道内外的翼面都不大,靠这个产生升力的话那需要先利用发动机推 ...

7 e9 x& F! L8 j4 {洛克希德的环形翼中,上面和下面机翼的翼型都是在平飞时产生向上升力的翼型,而不是简单地把一副机翼上卷成环形,导致上面机翼的翼型与下面机翼的翼型相反。
% c' c: P- \# I( B  }7 a& L" `0 s* D) M7 M1 w. u; A6 P/ B6 f/ g
上图这个环形翼方案其实仅仅是表述概念而已,因为这种环形翼布置结构效率极低。下图的结构效率就稍微高了一些,因为利用了垂尾支撑环形翼:# g) u4 O& \& d0 t

9 T& h, C& n1 g但是上图这个方案的结构效率仍然很低,因为显然这个飞机不需要这么大的垂尾,也不需要这么高的翼梢来提供方向安定性。
* a$ H% I1 q6 O- Y
, V( a, d4 S1 t: U4 `; W' ^! _$ ]所以环形翼通常要压扁,也不必过于拘泥于圆滑的过渡,这样才能获得高的结构效率和气动效率。
. b, @9 q; z/ ]0 |* T! {
- c) ]# c3 N% K" B* L& e7 o我有如下一些相关文章:
* n5 |' s* x' T* u【原创】成都迈向航空创新的又一步:翔龙的联翼(1)/ X* [/ g- P- \. V  I6 L5 S
【原创】成都迈向航空创新的又一步:翔龙的联翼(2)
: ^  k( ]5 ~9 n( |# R2 H) [: K【原创】炸弹!!炸弹、、、、、、成都翔龙联翼(3)
* M: }' z0 [3 Y* ]. r2 [+ p: T【原创】给航空热血者的报国敲门砖:双任务J-20 (2)
/ c  W5 I3 S, F) k* j5 [; h8 i' t8 g
" c% Q$ t+ C0 I% r& w8 G7 \+ [+ X0 i* O( }
, E: ?# [$ {) Y
7 M, z* }" Q; f+ g; Z' m) a, l
" F0 |! [0 b. n) J$ d# x

6 v9 ?! b7 x, F# g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3 14:19 , Processed in 0.04248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