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大英帝国的崛起之一:强国梦碎 [打印本页]

作者: 史鉴    时间: 2011-12-14 09:42
标题: 大英帝国的崛起之一:强国梦碎
9 |" p% ^6 G. H6 b; i" t0 u
$ E. r9 r% _5 J. U! a; x
        “战争的肌腱是用之不竭的金钱。”: P- Q/ ^" H: u+ F/ U
        --- 西塞罗《反腓力辞》
7 @& y8 \- O5 s- q8 L# {9 d6 o- y- Y1 K& L( e% E' M

6 c* c( v8 v' K$ R7 }1509年4月21日,年仅17岁的亨利·都铎登上英国王位,史称亨利八世。
/ G$ c- Y% B" ]( i% q2 ^$ M9 v5 A2 z, G1 h
亨利八世在时人眼中是文艺复兴时期开明君主的完美典范,他身材魁梧,相貌英俊,多才多艺,魅力四射。亨利八世是英国有史以来最有教养的君主,博闻强识,通晓拉丁文、法文、西班牙文,还会写诗作曲 - 他登基不久创作的民谣《良辰与友共渡》(Pastime with Good Company)很快红遍英伦三岛,成为众口相传的流行歌曲。亨利擅长马术、射箭、摔跤、和皇家网球,经常在宫廷盛会上展示他英武矫健的王者风范,以征服群臣和嘉宾。1517年亨利八世在格林威治举办骑士比武大赛,出场时他披挂金色盔甲,外罩镶嵌各色珠宝的紫色缎袍,胯下战马也披金挂银。一位外国使节目眩神离之余,由衷赞叹道:“世界的财富和文明尽在此处,某些人把英国视为蛮夷之地,在我看来他们才是野蛮人。”
5 X* t9 ?' n" j( K6 A
0 z  I; H( ?) m5 p( ?* ?: O , p7 Z1 p3 G% ~3 U" y7 t2 v! `9 p
即位伊始的亨利八世
. t6 h& K6 ~1 ]$ P1 `9 @( z2 Z
7 H' r6 X: j/ \. z$ B然而雄心勃勃的亨利八世并不满足于身着金色盔甲驰骋竞技场上。一位君主的荣耀和名声必须在战场上赢得。这时的英国风光不再,百年战争时代的军事强权已成往事,爱德华三世和亨利五世打下的欧陆江山丧失殆尽。亨利八世渴望踏上欧洲大舞台施展身手,夺回历代英王的封地,重现昔日的荣光。亨利八世的父王苦心经营二十余载,给他留下一个繁荣稳定的国家和125万英镑的盈余 - 这相当于王室12年的财政收入。国际形势也给了亨利大展宏图的机会。此时欧洲进入两大强权的争霸时期,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为争夺意大利大打出手,都力图争取英国这个强援。1511年11月,亨利八世正式同神圣罗马帝国结盟,向法国宣战。作为嘉奖皇帝陛下赠送亨利八世一枝金色玫瑰,几桶葡萄酒,一百块帕尔玛奶酪,而英国为此付出生命和财富的巨大代价。6 U; v/ B: C5 a" G" P9 U

8 Z1 n/ t6 n# r,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十六世纪初叶正是火器大发展时期,而英国在亨利七世治下承平日久武备废弛。1496年,英王军火总监清点库存,共得各式火炮63尊,火药406桶,长弓9,253张,羽箭27,804囊。这张清单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同欧陆列强相提并论。年轻的亨利八世继位以后大刀阔斧追赶时代。此前英国火炮完全依赖进口,亨利八世重金聘请法国和意大利专家传授铸炮工艺。1529年,伦敦的欧文兄弟开始为王室铸造青铜炮。到本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实现了火炮自给自足。亨利八世统治中期,王室武库拥有大小火炮2,250尊,火枪6,500枝,实现了质的飞跃。+ }, F  h7 N7 T9 I) ]' a

- ?8 A% q8 Y9 E4 Y, h1 l: A8 U# v5 I英格兰是偏居西欧一隅的岛国,倘若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保驾护航,角逐欧陆只能是纸上谈兵。亨利八世继承了一支微不足道的皇家舰队 - 各式船只总计15艘,但只有两艘是排量500吨以上的战舰。亨利八世投入巨资扩建朴茨茅斯皇家船厂,1517年动工修建的德普福德船厂(Deptford Dockyard),船坞总面积8英亩,水深可载千吨巨舰。亨利八世执政的38年间,皇家舰队扩充至史无前例的53艘,其中包括13艘500吨以上的战舰。1514年下水的巨舰“主恩亨利号”(Henry Grace a Dieu)排水量1,000吨,装备43门青铜重炮和141门各式小炮,无论吨位还是火力在当时的欧洲都首屈一指。2 W" m' m8 \1 T1 S  ^9 j8 E& G
3 f0 u! T' \, N( e

4 o( E8 r  X6 V1 n8 o% l1520年亨利八世在多佛登船,中间的巨舰就是排水量1500吨的“主恩亨利”号。
% E0 p, p9 @5 M* a; j: o, _7 u. P$ u, x" m4 [, u3 ^! r* W
1513年6月,亨利八世亲率25,000大军入侵法国,这是百年战争结束六十年来英国军队第一次踏足法国领土。此时法军主力正在意大利鏖战,亨利八世大军遭遇微弱抵抗,长驱直入百余公里,攻克小城图尔奈(Tournai),并挫败前来救援的法国骑兵。这一仗立刻被亨利八世的御用文人无限拔高,成为堪比阿金库特(Agincourt)战役的一次大捷。很快秋季来临,亨利八世志得意满载誉而归,沉浸在响彻朝野的歌功颂德之中。这年九月的弗罗登战役(Battle of Flodden)中,苏瑞伯爵(Earl of Surrey)击败法国盟友苏格兰,捷报再传。' f. C/ T8 A1 ~5 p2 t+ \

2 ^9 A- `1 [3 T: J然而亨利八世寄予厚望的英国海军遇到了麻烦。这年春天,海军大臣霍华德(Edward Howard)率领舰队封锁法国布列斯特港。十六世纪初的海上封锁旷日持久,劳命伤财。英舰队补给时断时续,粮饷难以为继。正在此时,六艘法国军舰自地中海来援,这些船头架设重炮的划桨战舰一举冲破封锁,击沉一艘英舰,重创另一艘。英国海军官兵从未见过如此犀利的火炮,肝胆俱裂,军心动摇。焦头烂额的霍华德又接到亨利八世的催战令,于是孤注一掷,正面强攻海湾里严密布防的法国增援舰队。一场混战之后霍华德落水身亡,英舰队弹尽粮绝,被迫撤军。无奈之下,亨利八世放弃了对布列斯特港的封锁。次年停战议和,亨利获得几个微不足道的法国小镇,开销的军费却高达92万英镑,相当于英国6年的财政收入。有识之士洞若观火,认为英国已经无力扮演欧洲强权的角色。
& u- H! [+ C0 r/ \
/ H* i# t# t) M& p$ r年轻气盛的亨利八世当然不信这个邪,等待时机卷土重来。1522年,刚刚即位的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以联姻之约引诱亨利八世再度向法国开战。次年亨利八世多路出击,陆上萨福克公爵(Duke of Suffolk)劳师袭远,率军入侵法国;海上英国海军同时与法国和苏格兰海军较量。然而弱不禁风的英国财政根本无法支撑这种规模的战事,几个月以后国库告罄。萨福克公爵的远征军推进到巴黎城外五十英里时粮饷断绝,不得不撤了回去。两年的战事消耗军费40万英镑,其中32万英镑是通过强迫贷款筹得。亨利八世的权臣、红衣主教沃尔赛(Cardinal Wolsey)向议会要求加征80万英镑的税赋,议会对以长时间的“强硬缄默”。
% C, C5 g7 d$ @" F
) C" s4 f# q) F; }$ e9 `1525年2月,查理五世的帝国军队在意大利北部的帕维亚决定性击败法军,俘虏法王弗朗西斯一世。与之对比鲜明的是英国海陆两军的碌碌无为和亨利八世的一筹莫展。这年夏天,亨利八世再向议会索要一笔“友善拨款”(Amicable Grant),却被议会非常不友善地予以否决。次年,查理五世单独同法国媾和,断然拒绝了亨利八世继续战争的要求,并背弃了与亨利八世长女玛丽公主的婚约,转而迎娶葡萄牙的伊莎贝拉公主。至此亨利八世的屈辱达到极点。痛定思痛的亨利八世不得不面对严酷的现实:英国已经沦为二流国家,混迹于两大强权主导的欧洲边缘。
6 n$ q4 w* r% k5 r7 F- g+ d# L! V- h
英伦三岛孤悬海外,即使无力争霸,自保应该不难。然而不惑之年的亨利八世聊发少年狂,离经叛道,公然与罗马教廷决裂。事情的经过大致如此:凯瑟琳王后一直未能生育一个王子,继承问题成了亨利八世的一块心病。1525年,亨利八世结识王后侍从安波琳(Anne Boleyn),立刻神魂颠倒,不能自拔。工于心计的安波琳力拒亨利八世的百般引诱,要求明媒正娶,绝不做他的情妇。亨利八世欲火焚心,加上求子心切,决意打一场离婚官司。当时的天主教社会,即使是一国之君也不能随意离婚,必须诉诸法律,由教皇特许。凯瑟琳出身西班牙王室,品行端正,亨利八世罗织的通奸罪名查无实据,只得派遣特使向教皇克莱门特七世求助。教皇不愿失去亨利这个盟友,更不敢得罪凯瑟琳的外甥查理五世。他禁止亨利八世在此事未决之前另娶新欢,但拖了几年都无法做出决定。
: G0 [9 F" H0 i: u( N
3 a( l, ?/ `: i1 e$ q' D亨利八世忍无可忍,铤而走险。1531年,亨利八世悍然将凯瑟琳逐出后宫。两年以后,安波琳如愿以偿,戴上后冠。1534年,亨利八世操纵议会通过一系列法律,禁止任何人向罗马教廷上诉,或将教皇敕令带入英国。克莱门特七世还以颜色,开除亨利八世教籍,召回教皇特使,并宣布亨利八世的第二次婚姻无效。亨利八世一不做二不休,操纵议会通过《最高权力法案》,确立英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抗拒不从的异议人士诸如托马斯•摩尔和约翰•费舍等人都被送上断头台。安波琳是狂热的新教徒,在她的支持下欧陆新教势力一时席卷英国。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亨利八世冒天下之大不韪换来的婚姻,只维持了三年。1536年,安波琳因通奸罪名被亨利八世送上断头台。她留下一个两岁的女儿,便是后来名垂青史的伊丽莎白女王。此后亨利八世再婚四次,终于在1537年得到一位王子,后来继承王位,就是短命的爱德华六世。
, H# t  ?4 t6 o  I/ ~
' t0 Q4 K6 L% R- j) |3 h! @亨利八世一怒冲冠为红颜,与罗马教廷一刀两断,后果严重,影响深远。英国几百年来一直是罗马教廷的重镇,历代英王都坚决捍卫教皇权威。亨利八世本人至死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曾经在1518年亲笔著书《七圣典论证》(Assertio Septem Sacramentorum)驳斥马丁路德的新教思想。该书被誉为“第一代反驳新教的神学论著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当时的教皇列奥十世特地授予亨利八世“信仰卫士”(Fidei Defensor)的尊号,这个尊号被英国王室一直沿用至今。然而这位天主教的信仰卫士二十年后竟然背叛罗马教廷,真是造化弄人。虽然亨利八世对新教势力深怀戒心,多次镇压,但新教发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最终使英国演变成为新教国家。. G2 b" A# k9 ~! F" U
: @- z7 s; C0 ]: Y' L
毛纺织品出口是英国的经济命脉,西班牙、尼德兰、德意志是英国毛纺织品的主要市场。亨利八世的父王苦心经营,同这些国家建立了稳定的盟邦关系,确保了英国五十年的经济增长。查理五世是西班牙、尼德兰、德意志的共主,只要亨利八世讨到这位盟友的欢心,就能保证英国的繁荣昌盛。然而亨利八世驱逐凯瑟琳,同教皇决裂,向欧陆新教势力敞开大门,使两人的关系产生裂痕。查理五世是一位冷静务实的政治家,厌恶宗教纷争,但他代表欧洲旧秩序,原则上必须维护罗马教廷,而他属下的西班牙臣民充满宗教狂热,痛恨新教异端。1538年,旅居西班牙的英国商人莫名其妙遭到宗教裁判所的迫害。虽然事件最终平息,却是不详征兆 - 西班牙最终走向对立面,成为英国此后两百多年的死敌。
! J' Y2 _3 x3 O; S8 r0 r6 v) A) [
真正的危机出现在数年以后。1543年英法重新开战,亨利八世为了打击法国航运,颁发大批私掠许可证,英国海盗四面出击,奉旨打劫。西班牙和尼德兰属于中立国,又是英国的多年盟邦,照理应该免受其害。然而这些无组织无纪律的海盗不分青红皂白,借口查禁法国货物,见船就抢。1545年,一伙英国海盗竟然抢到西班牙国王的头上,在圣文森特海角劫掠一艘运送美洲白银的西班牙宝船。查理五世勃然大怒,下令关押帝国境内所有的英国商人,严禁与英国通商。待到外交斡旋解决争端,英国海外贸易已经中断了一年多,市场被德意志的汉莎商人牢牢占据,英国商人货物被没收,出狱以后资不抵债,遭到灭顶之灾。英国毛纺织业丧失海外市场,元气大伤,英国经济遭受沉重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 a5 ]; u, M/ B6 O7 h' l! c( ]
& P! f* c! ]! S1 C/ U$ G' L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决裂以后四面树敌,英国成为欧陆强权的众矢之的。1539年,查理五世和法王弗朗西斯一世商议入侵英格兰,恢复教皇法统。60艘西班牙战舰穿过英吉利海峡,以武力示威。一场史无前例的宗教战争一触即发。亨利八世一面以重金收买查理五世,一面集结各式战舰150艘针锋相对,才使这次危机烟消云散。鉴于英国的外部环境异常险恶,亨利八世在国防建设上投入巨资,1538至1542年间花费214万英镑,大部分用于修建海岸要塞,小部分用于扩建海军。! m' m  R3 O& ^# C5 d: _8 N

! U: S5 @& q% D6 }8 Z! z) ]- U1544年,英法重新开战。法国集结200艘战舰搭载3万陆军入侵英国,登陆英国近海的维特岛。此次入侵的规模远远超过了44年之后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亨利八世重金打造的海军不负众望,在斯比海德(Spithead)一战中小挫法军,迫其无功而返,但付出巨大代价。亨利王朝的骄傲 - 排水量800吨的战舰“玛丽玫瑰”号沉没,400人丧生。亨利八世在位的最后几年同时向法国和苏格兰用兵,军费高达320万英镑。为了解决财政危机,亨利八世解散了大批修道院,没收教会地产,将其三分之二拍卖,获得140万英镑,剩余部分每年可得15万英镑的收入。尽管如此,亨利八世依然入不敷出,被迫贬值货币,并向安特卫普的金融市场以14%的年息大举借债。* s. O/ N; f! t  q$ B+ B  Z* G% O

2 @! x$ l: j8 y6 Q$ ~7 } 1 ]! J- m+ B* j
晚年的亨利八世! A7 P$ t: t* k  f

9 s0 g2 R5 m# i9 M晚年亨利八世体态肥胖,浑身遍布脓肿,还患有痛风症,昔日英姿勃发的少年君主形象此时已经荡然无存。由于饱受病痛折磨,亨利八世喜怒无常,嗜杀成性。1547年,亨利八世驾崩,九岁的爱德华六世即位。亨利八世的帝国梦想很快随风而逝。1558年初,法军攻陷加莱城,英国丧失了最后一块欧陆领地,从此成为名符其实的岛国。亨利八世重金打造的海军在他死后迅速废弛,皇家舰队从鼎盛时期的53艘骤减至26艘,总吨位从11,268吨下降至7,110吨。此时的英国海军连远征苏格兰都觉力不从心,竟然无法迫使通过海峡的外国商船向英国国旗致敬。曾经纵横四海的英国海商船队也销声匿迹,只能见到一些小货船往来于海峡对岸的安特卫普港。航运业的衰退导致熟悉深海航行的水手人数大幅度萎缩,进一步危及英国海军的生存。
9 `6 ]% C$ u: {7 I! C4 ]# g
1 i) x- T' b! l6 y2 [4 H( H' @十六世纪上半叶的英国依然是一个农业社会,除了并不发达的毛纺织业,别无值得一提的产业。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总人口大约三百万,还不到西班牙的一半,仅相当于法国的六分之一。战争所需的资源几乎都需要从海外以重金购买。造船所需的绳索、桅杆、沥青和焦油来自波罗的海国家;帆布来自法国布列塔尼、西班牙和尼德兰;铸炮所需的生铁来自西班牙的巴斯克地区,黄铜来自中欧;船锚来自弗兰德斯;盔甲、火器、刀剑大多需要从意大利和尼德兰输入;制造火药所需的硝盐在英国闻所未闻。英军士兵大多从意大利和德意志招募,军粮从但泽和荷兰采购。亨利八世王朝后期,每年的军费开支高达65万英镑,而每年的财政收入仅25万英镑。平心而论,亨利八世和查理五世、弗朗西斯一世相比并不算挥霍无度,关键在于此时的英国根本不具备争霸的实力。因此亨利八世的雄心壮志注定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0 \. h8 F, {# V7 r) w* y$ b

$ e/ y4 r/ x9 s亨利八世之后是两个短命王朝。爱德华六世在位六年,朝政由一帮贪婪腐败的权臣把持,肆无忌惮损公肥私,搞得国库空虚,民怨沸腾。随后继位的玛丽女王执政五年,她无力重振朝纲,却一心复辟教皇法统,大肆迫害新教徒,曾经一次火刑处决三百人,史称“血腥玛丽”。玛丽嫁给了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为了讨好夫君不惜再次同法国开战,结果连遭败绩,劳命伤财。这个时期无疑是英国历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页。
7 q6 h: i8 Z6 G) T; {: q4 ]
( v( @: P# b& t3 f( ]# g亨利八世留下了一个积重难返的烂摊子,外债沉重,经济萧条,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当时的一个评论家这样哀叹:“女王拮据,国库空虚,贵族腐朽贫穷,良将劲卒奇缺,百姓放荡不羁,正义不得伸张;内部矛盾重重,外面还在跟法国打仗,法王纵横英伦,一只脚踏着加莱,另一只脚踩着苏格兰;到处都是强劲的对手,却没有强劲的朋友...倘若上帝不派人掌舵,我们将承受史无前例的苦难,遭受列强奴役。” 另一个评论家说得直截了当:“英国夹在两大强权法国和西班牙之间,如同两条狗面前的一根肉骨头。”
' |# p% \# S* Q5 S, @6 b* q1 k9 ?; ?: ~6 C. B- A( g
1558年11月,25岁的伊丽莎白登上王位。由于玛丽女王的前车之鉴,朝野内外对这位满头金发、肤色白皙、脸颊尖削的年轻女子并无过高期望,只要她尽快嫁人,为英国生育一位王子,便可功成身退。大概没有人会料到,伊丽莎白将荡涤积弊,力挽狂澜,开创一个黄金时代,而岛国英格兰从此踏上了帝国征程。
5 a" @, A7 ~7 G% V
! \7 j0 H$ E1 c2 L1 n7 _
6 F+ G$ a* y+ Q8 B2 c( J% L* ?3 f/ Z: n3 u# G3 w) o6 L
. I: q. `9 t; d5 y

作者: zouhl123    时间: 2011-12-14 11:26
好文 在来电秘史啥的就能电视
作者: 假如十八    时间: 2011-12-14 12:35
zouhl123 发表于 2011-12-14 11:26 0 h1 w$ d; y9 y" h& O( B+ r4 i- f: A
好文 在来电秘史啥的就能电视
- V1 u: r3 u. Z9 T
已经有了
作者: 旅途愉快    时间: 2011-12-14 13:47
关注,好文章!
作者: 魔术师    时间: 2011-12-15 20:39
伊丽莎白女王后来是怎样把英格兰带上帝国道路的呢?是不是借助了工业革命的浪潮?
7 T1 W3 c" ]) T
# v! l5 z& a! u+ [' u+ ]9 P* |
作者: 爱思伯爵    时间: 2011-12-15 23:46
认真拜读!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1-12-16 03:36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1-12-16 04:05 编辑 9 {- j# i5 e9 P4 j. G4 j
魔术师 发表于 2011-12-15 20:39
3 v0 F& k! ?3 d5 ]& _& j伊丽莎白女王后来是怎样把英格兰带上帝国道路的呢?是不是借助了工业革命的浪潮?1 l7 q: L4 F1 k$ e$ G- v  v# G# A& {

1 C# L- p9 J! c) q8 h ...
9 Z- v5 j; y: ^$ L/ E+ v4 o8 s
+ E; c3 L" y1 `; w
工业革命可要等到俺大清乾隆爷晚年间了。也就是说1780年以后的事情了,隔离了差不多250年了,那时美国都独立了。
8 Q& c/ Q9 _: B9 g: E1 |" f4 H
3 f# z$ T! y' I: U/ k“处女”女王上位后这几十年间,世界上最强大滴富饶的国家还是张居正童鞋的大明,当然已经好景不长了。! A! U, R( L; @; w' \, o. Y( @
) |! z" ~0 u+ o* Y1 V
现在的西方学界一般认为乾隆爷中叶的1750年间是个分水岭,在此以前,西欧和中国的人均生活水平基本相当,以后西欧开始大幅度的跨越中国。1750—1760年间恰恰好是俺大清征服准格尔汗国,将其疆域扩张到中亚,达到版图上的全盛时期。这是俺大清的顶峰。顶峰以后嘛,当然就是下坡路了。。。9 C" {7 S9 K- A' l% a8 z
4 H% N* R. N5 K5 }
几乎在俺大清征服中亚的同时,英国人在孟加拉打了一场决定性战役。大清帝国疆域达到极限之时,大英帝国的辉煌才刚刚开始。。。老史应该会详细写道。
作者: gordon    时间: 2011-12-16 08:17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1-12-16 10:25 编辑
2 U7 k& g5 b4 m7 l1 Q; o; t+ ^) s& P
中国这边考虑事务的思维非常无厘头,总是觉得有一个什么著名人物就能怎么怎么样,这是封建帝国思想和民主国家思想的区别。说的直白点就是懒。5 R0 P  z/ H8 [$ v. S7 E8 r

: F0 ]0 O% g2 [$ m" n/ d( @英国崛起这个事主要涉及到荷兰,而荷兰的崛起又和比利时的角色互换有关,本来葡萄牙航海在东方的货物和北欧的中转是在比利时,后来的低地国家和西班牙的战争,整个贸易中心才转到荷兰。而比利时和葡萄牙差不多都是贸易,是从荷兰开始才有的工业。荷兰并非只有转口贸易,还有加工业。而且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全球生产的国家。
. r2 l/ r0 I5 B! b# i. ~1 L5 V/ A
- [6 @5 c; g# s; U比利时的海商法也非常有名,总听说过布鲁塞尔吧。6 L; d1 Q- D# Y; ~. V

7 ?8 E8 ~. y2 Y1 ^$ i英国是解决了荷兰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荷兰的共和国过于松散,无法进行大项目的弊端。
$ ?5 L) r- N" d7 ~1 G  Z3 [6 k$ O: y1 Y+ a' W
英国持续称雄全球,还有赖于另外一个国家的输血。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合并是世界历史上的大事,苏格兰启蒙运动和法国启蒙运动几乎是同时发生,但是比法国启蒙运动更伟大。$ V; H& U3 z* x! T% h6 n, O$ Q
2 [8 K- u7 O' P9 P# g1 F6 O5 w' H
当时英格兰的大学才有2座,而苏格兰就有五座,几乎现代的经济、政治体系都来自于苏格兰启蒙运动。
2 u6 i5 A7 ^  r8 Q1 U+ b! ?3 h# o% e; a8 g
中国大陆由于传统的原因听说过法国启蒙运动的多,听说过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少,还有的甚至傻傻的认为苏格兰和英格兰是一个国家,呵呵。( R) ~9 m0 H$ Z' l
* o' \" @2 o; a! \6 q; u
还有法国启蒙运动的遗产早就该清算了,现在越看弊端越多。# i1 K5 l6 X, Y$ w/ v# O

6 o9 N6 Z- Y! t: ~6 x$ p" v: B6 ?像杰斐逊在独立宣言里提到的“the pursuit of happiness”就是由苏格兰人首次从哲学意义上提出的。9 G6 m( }$ j  @  s8 ?( M. {

2 N" X. f9 t, a4 j- T; ~7 w没有人能永远成功的,英格兰不行的时候,苏格兰接了下一棒。 ' G" I' H3 Z" Z" L0 s" [
$ O1 @$ N# v9 m7 u& X* A  h
意大利在荷兰和西班牙战争期间押错了宝,押了西班牙,当西班牙失败的时候,当然那些财富也找不见了。5 I0 D* y8 L0 K3 m
. ~" i( B+ w- }5 M) w5 l' M8 L1 J
这个链条很长,首先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三次,第一次是拉丁文复兴,第二次是科技复兴,第三次才是传统的文艺复兴。1 F' T& o# [, j8 |6 _( [6 ^

$ C8 m0 @# m2 R意大利的地理位置很奇特,本来就和北非的阿拉伯人有贸易往来,(罗马迦太基时代就开始了);和阿拉伯人接触是两个地方,一个是意大利,一个就是西班牙、葡萄牙。然后十字军东征失败以后,意大利虽然还很富裕,但是整个文明的进取中心就转到了葡萄牙,哪里有一些圣殿骑士团的产业可以长期支持航海,航海刚开始是亏本的,葡萄牙航海成功以后,接着是西班牙、比利时、荷兰、英格兰、苏格兰、美国。* u. P$ ]% o0 w; Z

$ Z$ i! Z  i& V8 }: Y* [7 [, X里面的杂七杂八的事很多,都是一言难进。
# ]! k3 w- a& i  W8 P& v4 G" D
7 J9 O- }- `3 T注:多注意一点就是十字军东征地方的阿拉伯人和北非的阿拉伯人不是一伙的。当时西欧和北非的阿拉伯人还有生意往来的。当然北非的阿拉伯人和西班牙是有矛盾,但是和意大利人是生意伙伴。, _) Q0 d$ F2 X) B: a( c" t
) _, F  s; b( @7 R
北非的阿拉伯人有点像是迦太基附体。
% T& A( q1 R% w+ d9 W5 d4 r6 O4 i& E* y+ j" H
葡萄牙的衰落是因为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西班牙、意大利、法国一直是天主教的重镇。2 Z* U4 P5 |2 r# ~0 r. U

作者: 史鉴    时间: 2011-12-16 09:49
草蜢 发表于 2011-12-16 03:36 / G9 N- ^7 E7 d2 p
工业革命可要等到俺大清乾隆爷晚年间了。也就是说1780年以后的事情了,隔离了差不多250年了,那时美国都 ...

0 V9 \, C! d# I1 y2 w1750年的我大清国力绝对世界第一,武力就很难说了,征服中亚不过是山中无老虎而已。清军要是放到欧洲战场,只怕会被打得满地找牙。
作者: 史鉴    时间: 2011-12-16 09:57
gordon 发表于 2011-12-16 08:17
1 L, l! `# C2 `% W* n, t) |中国这边考虑事务的思维非常无厘头,总是觉得有一个什么著名人物就能怎么怎么样,这是封建帝国思想和民主国 ...

" Y+ w) ], j  Z总结得不错,个别细节值得商榷。荷兰的最大软肋是松散联邦,弊端却并非无法搞大项目,荷兰东印度公司鼎盛时期,英国人不能望其颈背。荷兰其实是被无休无止的战争拖垮的,尤其是威廉三世和路易十四之间长达三十年的斗争。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1-12-16 13:51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1-12-16 13:54 编辑 3 F- A- ~9 d5 W; q) P( [" a1 V/ y
史鉴 发表于 2011-12-16 09:49 $ V) f% y2 Y+ P: ?* K/ F/ K3 }
1750年的我大清国力绝对世界第一,武力就很难说了,征服中亚不过是山中无老虎而已。清军要是放到欧洲战场 ...

! @/ s0 V. x' |# J  d0 w# F8 p' Z. ~1 n) s" d0 p3 H
那就穿越了。其实如果俺大清真的能在1750年被西欧小强们胖揍一顿绝对是好事。拳头是练出来滴。俺大清滴毛病就是在1760年后,在其区域没有威胁了,马放南山。
2 s5 L! g) V# d: |6 t. R2 d5 K& N! n1 R
乾隆爷为了凑齐十全武功,连处理台湾的群众事件都算上了。适当的刺激和竞争是前进的动力。以俺大清的身子骨,在1750年被打得N次满地找牙,都可以回复,东山再起。 先前彼得大帝的俄国就是好榜样,反而是瑞典这种国家是耗不起的。 但等到再过一百年到了1840,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俺大清就彻底的杯具了。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1-12-17 01:09
好文章,阅读真享受!
作者: gordon    时间: 2011-12-17 11:44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1-12-17 12:06 编辑
: b' Y, {( x& J' b. y! N
5 p) i. r, \$ |* s% G7 _来点海洋的视频,给点感性认识.从老杨同志哪儿拷贝来的.  f( \2 g$ T. S

: j+ g; ~! x7 |( ]' F狂暴的海洋
' `0 D4 k3 w  a3 Y. \% U9 ]1 |3 V: r
海洋探索频道 -【惊涛骇浪(2)大海的狂野】
/ D  P3 q. t  ?% N$ r) S( h6 ^. }, A- F, Q7 x# y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1NjI2NDUy.html& t" f% ?# X8 I3 U' m0 J1 J1 g0 K$ X
( S' }; b4 H- g: g& z
海洋探索频道 - 【惊涛骇浪(1)自然的力量】$ m3 P# b4 s7 j- A3 v4 i2 b2 h5 i
1 Y' X( S3 d/ X8 T8 H' @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yNzc3MDQ4.html
6 I; H! d- k1 R3 h# W2 R+ u4 ?2 t. c& b
感受一下纵摇和横摇,晕船的兄弟请回避,呵呵。: _0 C8 ^( o4 z1 r8 u

& X. f( Y. H! K6 }" P8 ]再来个假小子式的女人,能上山莫下海呀。- o/ \( s1 F. ^% i# O% C3 y$ Q* Y) x
7 f3 C: {1 b, C9 i0 i9 d3 W# X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xNzY5NzIw.html) x  K6 r, u8 q7 ?' S" D

! m9 B6 y. W" u7 F再搭配上文明点的钢琴曲,呵呵4 y" A* h8 |$ g. X& j! @

" K5 e$ z- X, K, r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lU8adtOYhI/
% ]0 b0 [- C" h6 T) b4 a5 U+ Z' v. t+ T2 a4 F' S2 k+ O5 a
最后小伙儿开大奔走了。
作者: 虎痴    时间: 2011-12-20 15:46
期待下文阿!!!
作者: 张声语    时间: 2012-2-12 05:02
英国人的说法是,多亏亨利八世聪明,把罗马教廷一脚踢了,把教会的钱一兜搂了,然后成立了贱桥king's college,好事儿啊
作者: 史鉴    时间: 2012-2-12 10:53
张声语 发表于 2012-2-12 05:02
4 }  C" L5 `7 M# H英国人的说法是,多亏亨利八世聪明,把罗马教廷一脚踢了,把教会的钱一兜搂了,然后成立了贱桥king's colle ...
; E. A0 Q/ L; M# q
亨利八世当然是个厉害人物,他的名气在英国历代国王里大概是首屈一指的。
作者: wenzhang7717    时间: 2012-9-15 11:49
好贴,收藏了,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