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22年入党做到党国中将的共谍给啥职务?厅级不打折。 [打印本页]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1-12-11 23:19
标题: 22年入党做到党国中将的共谍给啥职务?厅级不打折。
许凌青这个共谍资格甚老,介绍他入党和被他介绍入党的人名气都比他大得多,就连他儿子都比他名气大。可是就倒霉在被他介绍入党的人身上了。其实许凌青靠边站的主要原因是被人民日报批评了《反对歪曲与假冒马克思主义——评许凌青的“新逻辑学”》,说简单了就是说要补资本主义这一课。刚解放他职位可不低。9 W$ c9 c7 r6 g* K

  Z  M1 ?! \9 P- X. n) l许凌青,1922年由董必武、陈潭秋介绍入党,算是TG的化石级人物了。被他介绍入党的人知名度更高,一个是王明,一个是饶漱石。1 i8 V0 l1 ^: v+ A0 \

! a" R5 ?, q8 Y: j他还按陈独秀的指示加入KMT,并以TG党员的身份向萝莉控先生传话,同年当选KMT一大代表,这份资历放在党国那里也可以混日子了,所以他做共谍混得风生水起。
8 Z0 O8 r% ~7 r3 v8 o; a% ~
" R9 A" Q# J* L9 CKMT一大之后,第二年建立KMT湖北省党部,同年介绍王明入党。王明留学苏联,没名额,找到许凌青大哭,也不给他解决。最后王明全国到处跑,才找了个没用掉的名额去了苏联。要是大家都像他的入党介绍人这么讲原则,TG估计道路会少一些坎坷。
4 i1 O) [2 G, @; E# @% C. h: {+ h9 M/ j) T
1926年参加KMT二大,同年担任北伐第三军党代表。因为糊里糊涂多被发了两个月的工资,被开除党籍。随后多次找董必武、朱克靖、李富春等人,还是只能回家干活。期间以高呼“打倒蒋介石”以政治犯身份被抓,未及执行绞刑便逢大赦。5 h- x8 s2 y2 T' c; K7 d6 E) n8 A

9 h+ v) g) B0 b& l3 ~/ T" q( v此后多年因宣传赤化,被刘峙驱逐出河南,此后去日本学习,回国后在北平后又被日本人以宣传赤化抓捕,1938年才出狱。" A7 G& ~5 M4 d0 }7 L* u$ ]+ `0 u; D

# l6 Y( M3 A0 S& @' M# A: J1939年受桂永清的邀请去重庆担任军委会战干团一团少将高级教官,后来改任陆军大学这个共谍窝点的少将政治总教官,此期间在周恩来、董必武等人领导下工作,比如搜罗了一套陆大的教材送到红岩村。1 o! j: `* H7 }/ `: \2 v

. Y6 ]5 I3 [. J( K. Y2 x; F! i% O奇怪的是,为啥总是共谍在帮着国军搞政治呢?前有周公当政治部主任,后来马璧这个政战教官80年代归来。
, ^" w( ?! n7 E3 L' b( c
3 d) z- L. C3 b  ?) V& |抗战后参与组建民革,但接受周恩来的指示不加入民主党派。其实组建民革的几个人谭平山本来是TG大佬,王昆仑是TG的深度卧底、冯玉祥的老婆孩子都是、郭春涛是总理亲口对他说留在党外作用更大的。民革的理论上的头目宋庆龄第一次写入党申请书是1937年,此后她还干过共谍陈翰笙的情报传递员,这条路线不知道中统军统马桶惹不惹得起。
: [- j4 O4 h- E! c' Q
; r6 Z- g* P, _1 ]6 ^1 r说道郭春涛那就多说一句,据说当年当面问太祖为什么不去法国的那个人就是他。
  ]; ?* C- F: V5 h, p1 F3 _& o# S
# P# x0 R* @" H9 G6 ]许凌青此后在南京负责国军的新闻工作,国军转进的新闻出自他那里,那些在收音机里声音甜美的广播当过胜利转进的播音员或许也是他的部下。期间也曾多次视察傅作义、阎锡山、胡宗南、李宗仁等部,给常凯申的情报照例给延安一份。. q5 U; j  D9 I

( w) o( s1 r7 H3 U# O1949年初夏受董必武邀请赴北京,半路为洪水所阻,正好收到了当年被他介绍入党的饶漱石的邀请,于是去了上海,组建中苏友好协会。(中苏友好协会这东西真坑爹啊)
& D# Y" {7 v3 v/ s: Z
$ ^2 y: [$ z$ \1 D2 [  Q0 q! A不过还好,他寿命很长,1994年才去世。子女也很多,其中一个叫许还山,就是淮海战役里眼黄伯涛的那个。
作者: 得大自在    时间: 2011-12-12 01:34
有了这些传奇人# ^3 s" j( o4 k$ K: `
生活才更精彩
作者: 胖卡门    时间: 2011-12-12 09:19
实话说,越看越觉得周公可怕。太祖在党内,自始至终,从来都是弱势。
作者: 假如十八    时间: 2011-12-12 09:44
胖卡门 发表于 2011-12-12 09:19 1 P! z: b1 N7 U% a2 u: F. R4 P
实话说,越看越觉得周公可怕。太祖在党内,自始至终,从来都是弱势。

7 p) Y# f' C$ [) Z) d4 k好个小尼姑,摸摸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1-12-12 10:01
胖卡门 发表于 2011-12-12 09:19 - K  ]+ L  i- a3 F+ P
实话说,越看越觉得周公可怕。太祖在党内,自始至终,从来都是弱势。

% ?. ?% B( z! {. a太祖杀伐果断,纵横裨益,实乃一代雄主。更难得纪律性超强6 k* H: ~* R& C9 `

2 |6 }9 P0 b( |) v3 S3 t周公乃一代名相,不待多言,更难得政坛从来不倒。3 v' k# k5 F5 l& g' _, T) i

5 [; `, N, ~+ }6 S% l9 N1 G9 j2 ?其实看看两人少年时的文章和言论就看出来了,两人算是都逢其世,逢其人。
作者: 胖卡门    时间: 2011-12-12 10:09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1-12-12 10:01 $ E$ k6 ^. t- L" z, Z1 X* Q6 x
太祖杀伐果断,纵横裨益,实乃一代雄主。更难得纪律性超强
0 x* ], k' W8 R1 G: X: I& E. Q+ H" _: H! \: F7 X
周公乃一代名相,不待多言,更难得政坛从来不 ...
# f, {2 U# T3 O. w) h9 |. Z5 L
我对周公崇敬自不必多言,但是这些年看到的资料和书,往深了想,周公在党内真是树大根深啊,他才是拥有绝对实力的那一个,难得的是周公的气度和自我认知。. t2 b: W( g$ q! B' ?/ e

! R6 t4 _3 w+ j# w曾经想过泽民泽覃老苑老张等太祖心腹不死,日后会如何。。。。
作者: 苏双    时间: 2011-12-12 11:28
胖卡门 发表于 2011-12-12 09:19
: C$ J0 I* D3 R. j& V/ u  M实话说,越看越觉得周公可怕。太祖在党内,自始至终,从来都是弱势。

9 r' f8 S" y! |$ `$ `- z+ f, n! A太祖绝代雄主,跟周公是黄金搭档。太祖如果硬要搞周相,是完全能的,不过太祖周相合作愉快,都是明白人,不像委员长老想搞人,结果只有胜利转进台湾。
作者: 逸云三洲    时间: 2011-12-12 11:48
许在高呼“打倒蒋介石”被抓之前,还被抓一次,
1 K  V8 H0 c2 H/ _/ D3 ?那是在南昌,却是被“打倒蒋介石”的同志们抓的.当时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挺蒋,方志敏组织战斗队去冲( 主要人员都是从朱德的教育团和公安局抽的),结果许也被抓去,江西省党部的主任委员(后来是CC大将)关在一起,人家后来回忆还提到这个难友,
% |+ L) [, ]$ H! K* e
2 i4 |" [9 X& J8 S& I0 V另,许在第三军是师党代表,
作者: 胖卡门    时间: 2011-12-12 11:48
张子清和宛希先。其实太祖真正的嫡系人马大多都在早期牺牲了吧。
作者: gordon    时间: 2011-12-12 17:13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1-12-12 17:54 编辑
& K5 c) H9 g: ~) y3 r# V: ]: r/ |3 B3 A
原来 伪陆大全部军事教材一套 是他交王世英同志送呈延安的,晕死。
  |- X, I0 z6 y# b5 Z+ ^
2 R! n% |( N% d$ v9 q) n1 I德国陆军的传统,干部四个兜,士兵两个兜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呵呵。" A, w& m' m( j  g0 q7 \

" E1 g/ A  {& q& b" p# ]. {柏林大学的北大,柏林工业大学的广西大学,后来的华中理工;钱学森 - 德国的导弹 , 一大帮子人 德国的原子弹,李鸿章当年学德国真是没白学啊。
' \* X. _& y( H6 z5 [. c9 J( ^7 e0 a: Y& g9 n! I' D
虽然有北洋舰队这样的悲剧,但总算挺过来了。
9 G6 L6 S5 f3 h1 R' |0 E+ W8 Z
1 o9 ?  n5 h  c' ^最搞笑的是某中科院院士总结经验时说,“这是因为集权制度有优势”,我勒个去。- ^8 I0 J; C- J
) n5 \8 }4 I( z( z  _* q& N- i
砖家、叫兽牛逼
" c# e& Y" R- N+ ^6 L" e/ O7 g1 a1 b# c3 ?' O* Z/ ?: c- {9 C
359旅——老共改进后的德械师,听 “南泥湾” 这个歌就知道这个德械师猛了。
8 ~* U, S+ g7 P6 g) M& T: X  g; o8 q- m" k" o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E3MTUxNTI=.html. o# K0 [" @5 Q5 u
4 i, Y" t) B. w& y+ y- K
5:59秒 开始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p/ A0 r& C& q) H( I7 I7 G

作者: 小黄鱼    时间: 2011-12-12 17:21
胖卡门 发表于 2011-12-12 11:48 " @/ ]8 `0 e/ j8 b1 |
张子清和宛希先。其实太祖真正的嫡系人马大多都在早期牺牲了吧。
- [" Q" d( y, x, [3 n& {
宛希先印象中在老的《毛泽东选集》注里面有写苑的,苑这个姓和宛通用吗?
作者: gordon    时间: 2011-12-12 18:04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1-12-13 12:37 编辑
0 z" i8 F7 w! U
  X: ?% O; J' Q  u% G+ J4 Z1940年6月,组成6人的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于6月14日从延安出发,途经甘泉、志丹等15个县,东自固临、西至曲子、南至淳耀、西北到志丹,考察了九源、洛南、华池、分水岭、南桥山、关中、曲西等6个林区,于7月30日返回延安。了解了南泥湾、槐树庄、金盆湾一带的植物资源和自然条件,并收集重要植物标本2000余件,提出了《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报告》。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边区森林资源和可垦荒地的情况,提出了开垦南泥湾,以增产粮食的建议。报告还对陕甘宁边区“五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的农业环境,作了精辟的分析。提出边区森林改善边区农业气候的观点。认为:一是北面大沙漠的干燥寒冷气候的影响,二是西边甘肃台地大陆性气候的影响,三是南面桥山平台地的小高原气候的影响。还有,我国东部沿海的海风吹入内地,第一步为河南大平原的大陆性气候所吸收,第二步为太行山、吕梁山所阻隔。南面向北来的重湿度的空气,第一步为秦岭、太白山、终南山阻隔,第二步为桥山台地所吸收。这样,在边区境内,便成为外部恶劣气候影响的焦点……说不上农业气候,所幸的是有千万平方里的森林,与各方面的恶劣气候进行着抗争,从而改善了边区的气候。考察发现,在较大的林区内,便有优美的农业环境,气候变动小,农作物长势必好,从多方面论述:保护好这千万平方里宝贵的森林,充分发挥它的调节气候的作用,是边区农业发展的关键。 
: i1 A! O2 G% q# K, p7 j" E7 @; d2 X
  李富春阅后,在《报告》上批注:“凡关心边区的人们不可不看……凡注意边区建设事业的人们不可不依据的材料。”不久,分别向毛泽东和朱德当面汇报。汇报中,提出开垦南泥湾的建议,最后,朱德同志决心调一二0师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一面垦荒种粮,一面进行军训。边区政府建议厅也在南泥湾设置垦殖办事处,组织安排各单位和安置外来难民前往开荒,成为当时陕甘宁边区轰轰烈烈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基地。 3 `5 {. o9 S1 c) I9 s0 t
9 |* N7 \( y# e' |, M4 I
像朱德这种在哥廷根大学上过学的大老粗还是挺识货的。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1-12-12 19:03
胖卡门 发表于 2011-12-12 11:48 ( x1 x# H, s- ^# ^9 X: w( _  j
张子清和宛希先。其实太祖真正的嫡系人马大多都在早期牺牲了吧。
7 O% U6 E% @6 w0 j6 K3 U# o, ^/ ^$ f
大部分太祖起家时候的嫡系,比如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三湾改编的等等,大部分连胜利的希望都没等到就牺牲了。
作者: gordon    时间: 2011-12-12 19:06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1-12-13 12:15 编辑 4 T6 l' `0 ~$ A. h+ E

' X2 L+ Z* J" s9 N  Z& w这一天实在是等了太久了,不是不重要,但绝不是几个情报人员,某位英明的领袖所能决定的。
" A- D. {7 u2 n) X1 s+ `, a
+ Q8 `% i2 F# v6 ^- J1 p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E0 Q6 j9 x* k" o' B/ o/ B! x& s- @, t4 Z, G" o
这是朱德在四川高等师范学校的成绩单,朱德师范毕业后当过老师,后来才去的云南讲武堂。(现在并入川大了)
1 ~& P" g6 _1 H7 T$ c; |8 n( ]* b# S6 ?  {
http://news.xinhuanet.com/school/2006-08/24/content_5002764.htm
6 N9 @" w8 {" P5 m' u
- \+ N$ P3 P" d% c; U13门成绩平均82.3分,心理(98)、算术(90)、教练(92)三门功课在90分以上,图画(70)、品行(65)、国文(70),器械100分,而正是器械,几乎是该班一个软肋,在同一页成绩册上的20名同学,有6名不及格,最低分为10分,可想见当年老总的英姿。
作者: 黑JK    时间: 2011-12-12 20:15
1926年参加KMT二大,同年担任北伐第三军党代表。因为糊里糊涂多被发了两个月的工资,被开除党籍。随后多次找董必武、朱克靖、李富春等人,还是只能回家干活。期间以高呼“打倒蒋介石”以政治犯身份被抓,未及执行绞刑便逢大赦。5 @/ `  O: F9 X  b$ @3 f

4 c# \+ c! ]9 q$ j# g/ U着也太戏剧了~跌宕起伏啊
作者: 飞马萧    时间: 2011-12-12 20:55
果然是儿子比老子有名啊,想不到绝对演技派许还山有如此牛的爹。
作者: gordon    时间: 2011-12-13 12:18
gordon 发表于 2011-12-12 19:06
3 N8 s) s# l. M8 ]) |这一天实在是等了太久了,不是不重要,但绝不是几个情报人员,某位英明的领袖所能决定的。+ B- F2 [0 w- k7 T! I7 M* b6 p
7 Q$ t$ w: i% Y
世上没有免费的 ...
  N0 k  k3 ^8 J0 y
当时正是改革的时候,新旧关系非常冲突。从前都是秀才举人,管理着书院,现在官家要办学校,要叫他们交出来,他们便不高兴。他们还聚集着那些顽固绅士—— 旧势力很大,来反对我们。这学校也是从很多斗争中间办起来的,我是既当庶务又当监学,又当教习,教体操。一年拿一百二十吊钱,差不多够一百二十块钱。还要拿钱回家。教了一年就吵了一年。
- T- u$ V  T, j+ i9 q
$ S1 e  I+ U" l. j/ ]8 s后来听说县里那一年出来的人才很多,现在有当团长旅长的。吴绍伯这时没有在一起,他去学蚕桑搞实业去了。这一年得到很大的经验与教训,是科学和封建的斗争,时时刻刻在暗中勾心斗角,一切龌龊事都来了。比以前听说到的多得多了。那时,那些封建的绅士们写了首打油诗毁谤我们说:
9 f; j0 u$ j9 \" F& D9 [) R0 d5 X4 @4 O4 ^2 ^& x
“十二学生五教员,口尽义务心要钱,未知此事如何了,但看朱张刘李田。”5 }+ o8 ]7 y2 F1 m, v+ P$ H6 S
$ k4 R! }1 T3 e0 Q
这一年也学得好多办事的本领,管经济、庶务,还管学生。别人挤得很凶,虽然钱少,可把别人的位置占了,在县里就成了面子上的人。过去是一个很下层的人,农民的儿子,现在当了县里最高学府的教员,已成为很上层的人了。7 R9 n1 a& ]9 [

$ k3 x* g% l* w& v4 A& t: }注:这一段朱德当教员的经历,摘自《朱德自述》
作者: gordon    时间: 2011-12-13 12:23
我们走了很长的路,到云南一看,与四川不同,文化经济发展得都较落后一些。社会聚集着很多人,十分之三四都是四川人。做生意的,做官的,当兵的,做工的,都有,他们四川向云南流入。我到了昆明,开始在新军里找事情做。我什么事情也没找到,后来到一个连里去当司书录事,干了一两个月,就去进了学校——云南省城同四川差不多,设有学校,陆军学校、测量学校、师范,中学,小学。过了一两个月军队生活就进了云南陆军讲武堂。开办学校的,本来就是同盟会的一批人。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来的,政府一面不敢用,怕他们,一面又不得不用。结果这班人才很艰苦地创办起来了。学校的规章与日本士官学校一样,生活很苦,同士兵一样起居,饭食、进操都是一样,只有上课不同。管束得也很严,完全是新军队生活,非常之严。头一个学期差不多是补习普通科学。每天上六钟点的课,下两钟点的操,学些普通科学。在这些方面,我都获有些新的心得。讲武堂很着重打靶唱军歌,打野外,完全是现代化的训练。这时候我学习得很舒服,又没有什么挂虑。家嘛,离得老远,也没有亲戚朋友——这可以说是一个特别专心学习的时期,差不多六个月。普通科以后一年,是专门学军事,学的战术、兵器、筑垒、地形、交通、军制、卫生等科。  G, N' Z8 d# p2 C
+ d8 f# i0 \! W
这一年学习得很有一个样子了。普通科学也有很大的进步。军事学也还不错,在一般同学中间,有很多连普通科学以前就没学过的。这时,在云南一般革命的动向更长大了一点,传播得厉害。对革命的思想,普通教习也好,军事教习也好,差不多都带有鼓动宣传的色彩。进步的学生在这时就比较团结了,一部分来做革命运动,其余的也无人反对。
/ y: O8 A4 ]+ B7 ]! _
9 ^2 ~7 s: e9 ]/ Y+ i第二年(一九一○年)就专门学军事了,归正科(也叫特科)。我们是学习步兵的,就这样一直到辛亥年(一九一一年)毕业。
作者: gordon    时间: 2011-12-13 23:44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1-12-13 23:58 编辑
, u5 b$ w& A. C3 }. N8 @, ?/ y3 g* j3 E: F
  太平洋战争前后,由于日军的封锁和灾荒,由于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边区进行重兵包围和封锁,由于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中止了对八路军一切正常的配给等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遇到了抗战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困难。在陕甘宁边区这个中共中央所在地和经济落后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总后方,一度到了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用、没有菜吃、没有鞋袜穿、冬天没有被盖的严重地步。
8 n# d9 ]. Y& H7 f% f  为解决各根据地面临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早在1939年2月2日在延安召开了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发出了“自己动手”的号召。尽管大家也在行动,不少人在住地周围的山坡、路旁、河滩等空地开荒种菜,还有的养鸡、养鸭、养兔,但由于规模小、经营分散,效益并不很大。1940年5月,朱德回延安后,在协助毛泽东指挥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事斗争期间,感触十分深的一点就是这时的延安城与3年前相比,人多了,机关多了,东西却少了。昔日红火热闹的延安市场如今虽然还天天有集,但赶集的人冷清了许多,卖瓜果、蔬菜、肉蛋、蒸馍的少了,倒多了一些卖破旧家什、农具、牲畜的人。赶集人的脸色黧黑之中带着些许忧郁。朱德心想,如不采取重大措施,不足以扭转局面。
2 E4 f' N% f- d; U( z* o4 d  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搞活边区经济呢?朱德苦苦思考也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于是,他邀请正在延安的中共南方局常委董必武、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徐特立和边区财政经济工作的几个负责人一起到各地调研工、农、商各业的情况,以便从中找到答案。% c: A- t: z# n3 N1 j7 R; E, f: L
  他们逐个视察了中央在延安和各县政府在各地办的小工厂、商店、供销合作社及运输队,调查了各县的自然资源状况,不多久就摸清了边区的“家底”。犹如指挥作战一样,朱德很快就确定了正确的主攻方向。他发现,发展边区经济建设最基本的困难有两个,一个是没钱,缺大量的流动资金;另一个是缺人,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还远不足以应付工作发展中的需要。朱德早年留学时学过西方经济,也学过苏联经济,很快他就找到了边区的两大优势资源,即盐与羊毛,并以此为突破口解决资金问题。
. }" k# o) i6 l1 j' W  当时,陕甘宁边区境内有5个盐池,产量很大,仅定边县的盐池就有几万亩,不仅蕴藏量大,而且容易熬制,盐质也相当好。朱德清楚,自己在华北时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封锁和控制,食盐奇缺,许多老百姓不得不到盐碱地里收集泛起的碱霜,回去熬制又苦又涩的硝盐。他还听从河南回来的同志讲,当地两丈土布才能换到 1斤盐。只要把边区的盐运到山西、河南、河北和西南各省,一定能换回大批急需的物资。一个搞活边区经济、扭转边区财政困难的大盘子在朱德心中形成了:“现在,自力更生是目前全党全军之极重大任务。我的意见先从盐下手,定边盐池为陕北经济策源地。派军队全体动员,首先从盐井来冲锋,冲破这些困难。”兴奋之中,朱德给陕甘宁边区政府写了一封长信,信中提了6点意见:“一、开足5000亩以上晒盐田,今年不必再多;二、修好通庆阳大车路及他路大车路;三、设置转运站、饭店、骡马店,统制出口商店;四、购足骡马;五、购足运输工具,大车、小车;六、开煤炭厂熬盐,运水运炭,在适当地点熬盐或引盐水到有炭地方去。”很快,盐的年产量达60多万驮,约合1000万斤,盐业的发展拉动了经济的发展。- O& O- N6 Q- Q) g7 T2 M; {
  当时,全边区有羊200万只以上,单绵羊产的羊毛每年就有250万斤以上。而边区不宜植棉,棉花较少。于是,朱德想到了利用边区羊毛资源丰富这一优势,提出“发羊财”,充分利用羊毛纺成毛线、织成呢子,不但可以自用,还可以出口。一时间,边区的羊产业红红火火。7 S  v% z& Z9 F1 B
  在解决技术力量问题上,朱德强调也要双管齐下,一方面“欢迎边区以外的熟练工人到边区来工作”,另一方面在边区内自己培养技术人员熟练工人。0 J+ s; D/ q4 b, k% X& }# I
朱德的这一套办法和他雷厉风行、扎实苦干的作风,鼓舞了边区的干部和群众,推动边区的经济工作出现了新面貌。( `" [: _4 i+ N  X( D% v
' ?2 t" f+ i* f1 J2 [. K
  朱德回延安时,胡宗南二三十个师几十万大军虎视眈耽地注视着边区,时而进行挑衅活动。为了加强边区防务,保障中共中央的安全,朱德回延安后不久就下令从晋西北调三五九旅回防陕甘宁边区,以对付国民党军队的突然袭击。这一来,原本突出的粮食困难问题更为严峻。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朱德提出在不妨碍部队作战和训练的前提下,实行屯田军垦。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屯田,朱德是很熟悉的。早年他在读《三国志》时就很赞赏曹操“开芍陂(今安徽寿县)屯田”的做法,曾写下眉批“留薪办法”。他认为屯田是解决边区眼前生活困难的好办法,设想在规模上比曹操当时的屯田要大得多,不仅进行农业生产,还准备从事农、林、牧、副、渔以及手工业、商业、运输业的综合开发。) Z& n" B- R$ w! c0 H# `
. K$ w+ ~/ [5 x8 `, |5 W
  经过几天踏勘,朱德对南泥湾的实际情形做到了胸中有数。传说这里的水有毒,不能喝,要喝得到远处找水喝。临走时,朱德取走当地的水样和土样。由于延安化验条件差,就把水样、土样送到重庆周恩来处,请他找人化验。( c' t6 d% n3 `( o9 ^
  化验结果表明:南泥湾的地下水没有问题,地面水中的毒系枯叶败草长期腐烂所致,只要用挖池渗漏的办法把毒物滤掉,再投以适量化学药品消毒,就可以饮用。
作者: gordon    时间: 2011-12-14 12:52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1-12-14 12:53 编辑 * V7 W7 L7 q$ d) [% n# e2 j

: Y, f5 N  }" d5 t( K  m$ ?  小故事:吃饭问题- F: x4 Z& T3 ]* c
  
8 C, m) z; ~3 U" C  抗战期间,国军供给标准本来就偏低,每人每天二十四两带壳的谷物(注意,之所以是带壳的、而不是成粮,内里玄机很大)、副食一律没有。这个标准往往还执行不到位,各级经理部门(国军把后勤部称为经理部,从日军那里学来的军语)都会层层克扣(美其名曰:去壳),到最后士兵能够勉强吃饱就不错了。这个问题连嫡系部队都免不了,更不要说西北军这样的杂牌——- F5 I' H: f& ?# V$ `7 D# t/ A
  
' {3 y! X( `9 B. a" @: h; e  实际上,除了极端困难的时期,共军部队吃得比绝大多数国军部队都要好、士兵的营养状况好于国军,至于359旅这样的大生产模范就更不用讲了(1943年1月至10月,全旅吃肉318262斤,平均每人每月约3斤肉,在当时,这个保障水平已经相当高了)。
% }3 ^0 S! S. |9 [; g  8 w8 k7 t& E6 m8 w# x7 [5 I& N# t
  所以,黄维这么清廉的国军将领,1940年在54军军长任上,也被关麟征抓住了把柄(将空额薪饷挪作它用)、要整他。因为黄维是为了改善士兵的生活待遇而吃的空额、一个子也没落入个人腰包,部队上下一片哗然,最后的结果是蒋介石批了个“可调本部高参”的和稀泥批语、把黄维调走了事。
作者: gordon    时间: 2011-12-14 18:41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1-12-15 07:54 编辑
4 j, U7 y9 }: M6 }/ D7 L( ]
( l' A1 l- R6 |/ Q9 H美械和德械不是一个谁强谁弱的问题,而是一个配套的问题。以当时的中国工业生产能力,后勤条件,上美械纯粹是找死。
9 a) D  {$ w8 d2 {% a. v, V" [' G2 B6 j1 T
马云举过一个例子,说把波音747 的引擎安到一台拖拉机身上,车没开走反而四分五裂了。
% F4 H6 X# {0 y% `8 J5 H1 u
0 K4 J' k& X& b+ z" d" J7 {以当时情况看,德械和日械还是比较符合中国当时整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要是美械那种消耗法,对后勤就是一个压力,朝鲜战争前期美军摸不着头脑就是他的轰炸机轰炸对我们后勤没有压力。2 x  F8 v; z) X8 N
8 C6 r" M5 y3 d7 Q
后来在朝鲜战争中见识了原装 美械的火力,才有了一五计划的“156个项目”。9 O# S" H+ w, R, l3 I

9 c- o: x8 Z! J' \1 N! {在一五计划的基础上提出的《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差不多达到了二战前德国的水平。4 W+ U0 s' [' G* g: Z6 U

/ ^  C# l  @4 B9 Q! _3 Q6 s然后我们的经济就崩溃了,然后重新学习德国和日本,这就是我们国家的现状。
$ L! f/ \. j* J$ U; t. N3 i' H& R/ E# R6 b, p* }0 H' v. ~
其实更重要的技术引进还有一次就是90年代苏联解体,我们达到了苏联70年代末期的水平。
, L1 L- O; }" y) y) @- G% W) j5 R. b- w* u6 a6 o
这已经是苏联的最高水平了,70年代末期,他们陷入动荡,苏联的弊端和勃烈日涅夫的过度军事扩张与援助造成国家经济崩溃的开始,随后苏联又陷入了阿富汗战争的泥潭,苏联国家又接连死亡三位领导人,勃烈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谢尔年科,各条军事战线严重萎缩,除高精尖军事产品外只能维持现状,等到哥尔巴乔夫上台,他发现很难支撑整个军队,除了与西方谈判,别无他法,而以后发生的事我们都清楚。
* U' U+ Y: [5 N" `! l7 d  B, D: Z( V+ x$ t' U, d) u: C
新装备苦于没有资金无法研制,前苏联也无法引进高新技术,直到现在也根本没有进行现代化的财力。 而这直接造成了习惯于购买苏联武器的国家也没有办法换装自己的部队,海湾战争中的伊拉克就是一个例子。
; d& H  v/ k' b( i9 L8 ~$ T: D# c) H+ y: M: A9 F  e1 _
注:对于我们国家的好处是我国达到苏联70年代末期的水平,正好弥补了10年动乱带来的差距,而我国整体工业又是苏联援建的,技术升级成本也小得多。+ A* U7 ~2 I0 @; _5 H" B% p
" W! ~0 |0 N7 k+ f9 g
70年代末期的苏联工业水平+80年代和西方的蜜月期,我们终于能和西方笼统地拉平了,局部暂且不论。
% V' x) T% o) N( V( i8 c1 @
6 h, ]2 N2 U1 c9 ~! U整个90年代也没什么新鲜事,都投身在新技术革命中,2000年以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就是这样。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1-12-16 00:12
gordon 发表于 2011-12-12 05:04
7 W9 b1 K! W8 k- f1940年6月,组成6人的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于6月14日从延安出发,途经甘泉、志丹等15个县,东自固临、西 ...
4 Z/ j1 \5 m: r; M4 d& {6 Q
没戏,当年即使知道要保护,最后还是要过度砍伐。
作者: 齐的隆冬强    时间: 2014-11-16 22:53
gordon 发表于 2011-12-12 17:13
% V4 r; i2 s0 P( ^9 `原来 伪陆大全部军事教材一套 是他交王世英同志送呈延安的,晕死。
$ p; W! A  K9 d/ H
( u$ |# X% t% e# g. c( \3 X# S# d$ Z德国陆军的传统,干部四个兜,士兵两个 ...
8 n" v3 D% ?1 g) |5 A
华中理工和广西大学是什么关系啊,这个渊源我还真不知道gordon讲讲?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