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C9 R$ ]2 n; R3 O# ]. w近日惊闻单田芳先生逝世,不胜唏嘘。' E9 ?8 H. ]' P
/ J' k0 ~2 g, c- @$ R7 |
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刘兰芳、连丽如、单田芳、袁阔成等评书艺术家每天半小时的连播,给人们枯燥的生活不知增添了多少乐趣。: l0 U1 _. |" X$ \* n6 @- [
, C% ?2 ?7 u( s
与其他大家专注说几部书不同,单老一生涉猎极广,竟然说过上百部评书。大家也许对《白眉大侠》、《隋唐演义》、《童林传》记忆更多,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比较偏门的一部《薛家将》。至今记得那个阴雨的下午,在单老沙哑的声音里,薛平“一刀削三首”,白文豹的马头、锤头,以及人头同时落下的恐怖情形,当时害怕至极,再也不敢往下听了。3 B" X7 t& a% f' D6 Y7 K
5 x2 q7 b2 F8 k顾名思义,薛家将说的是一家几代的故事,从始祖薛仁贵,儿子薛丁山,一直讲到孙子薛刚。现在,就让我们结合评书,看看历史上真实的薛家将,顺便勾起童年的丝丝回忆。3 r2 o* O) @1 G# F
! D1 O" U% K' Y- D
《薛仁贵征东》的故事并非完全虚构,其背景是唐朝与占据辽东及朝鲜北部的高句丽的战争。当年大唐东伐高句丽,年近三十的薛礼(字仁贵)应征入伍,很快因作战勇猛升为下级军官。公元645年,唐太宗亲率大军围攻安市(在今辽宁海城),但城上矢石如雨,小股敌人不时夜袭,唐军始终无法越雷池一步,坏消息又到:高句丽起顷国之兵来救。! U `, [3 O0 t0 l8 o: y0 H
& L0 g* F n |3 X, ^* X A
两军陷入生死厮杀,太宗登山观战。万马丛中,一白袍唐将手持大戟,纵马呼啸冲入敌阵,戟挥处尸横遍野,马踏过所向披靡。对手不断退却,唐军乘胜掩杀,敌军终于彻底溃败。此役,唐军阵斩二万余级、俘虏三万余众,朝鲜半岛最强大的武装集团就此覆灭。太宗欣喜万分,下马感谢上苍,并将观战处命名“驻跸山”。 1 x7 K, G- J- N 4 z k& `4 q6 ] J6 Q9 L史书记录了这段传颂后世的君臣际会: 2 y5 ?' y# T0 i, e) t* j: \9 O, u0 |2 i# f- A: M
帝望见,遣使驰问:“先锋白衣者谁?”& q# u! C) y K! L' D
" m" F$ t' t/ M6 N+ i
曰:“薛仁贵。”8 |! r! h+ r9 [0 ^
$ K- R/ y+ [4 R! [$ M5 D暮年的李世民仿佛又看到自己年轻的影子,这位也曾披坚持锐的伟大君主,遂留下“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的佳话。虽然大唐还是撤军了,但薛仁贵从此扬名天下。 - A) z0 K3 O8 M# \7 C 6 N, y7 k. | k9 H0 g九年后某夜,长安突发山洪,已是近卫军高级将领的薛仁贵冒着生命危险,爬到浊流滚滚的宫门框上,大声喊醒睡梦中的高宗,后者刚刚撤离,寝宫便一片泽国。死里逃生的皇帝感激不尽,叹息“无卿已为鱼矣”。2 e8 a) O; g: F9 Z$ V! V0 m
, L. l* O7 B* P& i据说,节度使田承嗣(即<聂隐娘>里魏博藩镇的始祖)一直想吞并邻居薛嵩。薛家有个叫红线的丫鬟,竟是位武林高手,她飞檐走壁视岗哨门禁若无物,潜入田承嗣卧室盗走了床头金盒。田承嗣知道后魂不附体,赌咒发誓改过自新,再也不敢打薛家主意。这便是著名唐传奇《红线传》告诉我们的故事。! {" e% M; F- b
* G" l8 {1 p! I7 ~* A- _4 ~" k* K可惜,该故事纯为后人杜撰,甚至可能就是薛家为自我标榜而发的软文。历史里并没有正义的侠女,而反派田承嗣却更为穷凶极恶,正是他让这个显赫的将门家破人亡。 2 V. Y/ `8 z7 S" P( j1 U: C8 x& i& D4 Y( }2 N! J
公元766年左右,薛嵩达到父祖无法企及的高度——受封高平郡王,辖区也扩充到六个州,后来又升检校尚书右仆射,即帝国荣誉宰相。公元772年,这位深受皇帝信任的节度使病逝,死后获得至尊荣誉——朝廷追赠他三公中的“太保”,备极哀荣。8 N# G! n3 X( x
- T7 p) i4 t# e$ A6 \
萧嵩的弟弟薛崿继位,没多久,田承嗣煽动其部下兵变,这位光杆司令只得回朝廷为官,虽然朝廷仍让薛氏子弟担任各州长官,但势力已大不如前。薛嵩侄子薛雄镇守卫州,后来田承嗣叛乱,劝说他一起干,被断然拒绝。恼羞成怒的田承嗣便派刺客暗杀了薛雄,随后斩草除根,将其全家屠戮殆尽,彻底吞并了这块地盘。; {& a* e5 `8 z6 \% Y2 y
) Z1 q( e, m. u2 H* q+ A& a
纵观薛家将,除薛嵩早年德行有亏外,确实可称大唐的钢铁干城。尤其在安史之乱后的混乱日子里,薛家以实际行动维护了朝廷的权威,也付出了血的代价。 & Z1 r4 g0 l; d ]8 v }0 k( d) a+ v2 r2 |绕梁有余音,分解无下回。 - v+ w7 Z! W4 c _! l- B0 A 5 C, b9 a& L$ A! k8 y斯人已去,一路走好。 ! P) n9 B7 G, Q' m- v7 v/ S/ X. q' C7 G, r. j: a# z7 u' }
& M8 N0 k- e" x; ]1 T ——微信公众号“京华小屋”,欢迎关注——作者: xiejin77 时间: 2018-9-18 16:21 本帖最后由 xiejin77 于 2018-9-18 16:23 编辑 0 l& y- \5 ?- l* |& R$ c
7 S: e! j# m7 H& x. y" g
京华兄好。, K/ E, K0 j; f2 ^
# K' `' P* r! z' P# n k* q* D* @0 w; d薛讷对抗来俊臣的时候是蓝田令。这个官职并不小。蓝田是畿县,京畿县令已经是中层文官的配置。而且来俊臣在696年也就是死前的那一年才“迁洛阳县令”。可以说薛讷对来俊臣的反馈基本上是职级近似的分庭抗礼而已。没有下级抗命的意思。不过有意思的事,薛讷起家是城门郎,这个城门郎的职位按照唐书记载已经是从六品上的阶级,这个很少作为普通士人的初始官阶。估计是因为薛仁贵的恩荫才有了这个比较高的起点。 1 t1 }6 m2 d! T3 ^: M $ P/ A+ T2 T' d! ~* @/ W6 i% v开元初年的讲武其实是个局。我的感觉是玄宗为了做掉当时的兵部尚书郭元振,找了个由头贬黜郭元振(好像是因为郭元振在玄宗击鼓时没有按计划行礼),杀了兵部给事中。结果吓得大军颇有异动(这也很有可能是一种不满情绪)。在这种情况下,玄宗表彰薛讷的镇定表现似有一种别样的味道。 + X9 B( O: X8 |- i+ g# N& M# ^; D$ s7 g4 |
说到郭元振,这可是一代盛唐名相。文武双全还能斩妖除魔(玄怪录中说的)。京华兄说的那个折磨老薛礼的吐蕃名将钦陵就死在他的离间计下。8 y! f8 |3 ~+ x& W2 f
7 t$ E$ L4 o( k9 T2 ?5 ?" k
还有关于薛嵩的出身问题,其实很好推断。他爹薛楚玉开元中为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在天宝年间兼任过范阳节度使。有可能后任节度使就是安禄山。而且安史之乱的主力就是平卢范阳的藩镇精兵。) I( U- q) A' r 作者: 京华烟云AMIP 时间: 2018-9-18 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