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决胜八尺门 [打印本页]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8-4-28 14:44
标题: 决胜八尺门

, {0 w0 _9 U& N$ Z8 y5 z1 E3 E本文刊载在《世界军事》2018年第7期,以下是正文:
* C1 x6 ?2 A  ~+ O5 n9 x; |; X
2 a0 w* x3 y) t3 t- W' \* d
8 K* B- v' m# K, @2 b9 y东山岛保卫战形势图
) L% H0 p% b) I* L. u# F1 v! _: e% X6 s7 ]7 m' C1 x
四百余名受美国顾问调教多年的“精锐特种部队”,在拥有绝对火力优势和空中支援的情况下,突袭总计不足百人的后勤部队和民兵,却输得一败涂地。说起来,此事有点匪夷所思,但在历史上却真实地发生过。时间是1953年7月16日,地点是福建省东山岛八尺门渡口。3 _9 c3 g% c2 z0 B2 d- F( K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8-4-28 14:47
                    
' ~0 }! U/ X0 |) z9 z0 I- {( C" y2 w1 M9 }8 |: v
完美计划
' ]# j$ z- U  |, {  w2 L
$ H" E4 s- Z2 Z4 k0 |东山岛古称铜山,面积165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二大岛,为闽粤两省海上交通要道和闽南海上屏障,历来是海防军事要地。明代戚继光曾在此岛上抗击倭寇。到明末这里又成为郑成功部的重要根据地。清初施琅攻打台湾前,也将东山岛作为水师集结出发地。东山岛战略地位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9 @, X9 G5 o6 P% w+ v+ Y9 Y
  D$ y+ s$ W0 ~) D) g% o* d4 C1953年7月,美国为了让中国分心,以配合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的签署,因此鼓动、支持败退台湾的国民党军,对东山岛发起一次海陆空联合突袭。突袭计划由美军顾问制订,直接呈送蒋介石批准。
, I; _5 Z+ M4 J+ n7 G; r2 U. D0 I/ x9 D; i, X) a' A  ^
9 u" b9 w( L" H/ M5 p3 T: N
东山岛战役国民党军最高指挥官胡琏
% N3 y; M* Z1 ^9 X4 w
: G: K' y2 E6 Q' E在这个计划中,有个美军顾问极为得意的“神来之笔”,那就是出动训练多年,但却无甚表现机会的精锐伞兵,突袭东山岛北面的八尺门渡口。虽然战后胡琏把失败责任都推到了这个“神来之笔”头上,但公正地说,这招确实很阴毒。东山岛与大陆隔着一条500米宽的八尺门海峡,人员和物资要进岛,全靠船运输。故有“东山屏闽粤,八尺定乾坤”的说法。控制了岛上的八尺门渡口,就掐断了岛上解放军守军的退路,并能阻止解放军援军上岛。
- R4 M- `+ t8 [$ {# n9 }" q
9 h  ~" w1 Z0 j, } 6 p  u$ S7 z4 h" @4 K7 {( T
国民党伞兵从新竹机场出发,突袭东山岛/ ]* V5 {. \% w* q

0 t) S% X6 P, f5 x具体地说,美军顾问计划从国民党军陆军伞兵游击总队第31大队抽调2个中队,加强工兵、通信兵、重机枪、迫击炮各1个分队,共计487人,组成一个空降支队,进行混合编组,随身携带手枪和匕首,分乘16架C-46运输机,另有2架C-46运输机负责空投武器装备和弹药。运输机群抵达东山岛上空,高度降至250米,从后林地区东南方向一次进入,投下伞兵和装备。" w4 [% \, U7 v2 u+ W8 P5 @6 [  `
4 _) `' ]# W4 I& Z1 A8 v1 i. r* A

: v' Q) U% r  l1 o1 F5 G6 XC46运输机3 C9 @, |" a( u. @  g7 f" m
1 j7 S2 Y3 a3 B

" X! X7 v. M: `% x2 s6 i6 h7 P, [C46三面图
0 g& i% h2 z1 Z/ Y+ s- h/ [: `$ z0 H2 d" O6 \/ K# z' _/ X
二战德军克里特岛空降失败的原因之一,是伞兵和武器分开投送,造成伞兵落地后难以迅速形成战斗力。此后世界各强国均吸取了这个惨痛教训。不过,美军顾问却认为,此次要达成突然性,减少伞兵滞空时间,并尽可能缩小伞兵落地后的散布面积,就只能在250米高度跳伞。伞兵出舱后不能立即开伞,否则容易挂住飞机水平尾翼,或是卷入涡流中,让伞兵无法保持操控。而延迟开伞,则有可能在主伞未完全张开并建立稳定姿态前,伞兵即以较大速度触地,导致人身伤亡。因此虽然T-5降落伞理论承载重量可达95至115千克,但要保证安全,就必须尽可能减轻空降重量。根据航空侦察,东山岛后林地区距八尺门渡口很近,地形符合空降要求,且解放军在附近未配备战斗部队,所以美军顾问认为这么做也没啥风险。* v* w/ o8 y* |8 @' A3 U
2 y. S2 c: N) {. E

* |* E/ `2 y: H) a# d! pT5伞兵伞
7 Q$ r' a3 U7 o! ?) @, `2 O* `/ h
1 w8 T9 O! Q8 J$ F参加此次空降作战的国民党伞兵,不仅是由美军顾问在抗战末期一手调教出来的,而且逃台后由2个伞兵团去芜存精缩编成2个大队,由陈纳德和美国中央情报局主持的“西方企业公司”继续培训,因此被国民党高层视为“精锐特种部队”。其中不少人受训已达8年之久,对伞降技术、枪械运用、着陆后的集合程序以及空降战术均滚瓜烂熟。在装备方面,个人装备主要有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汤姆森M1A1冲锋枪、M1卡宾枪和柯尔特M1911A1手枪。在班组武器方面,每个伞兵中队(连)装备有勃朗宁M1918A2轻机枪12挺,勃朗宁M2HB重机枪2挺,60毫米“巴祖卡”火箭筒9具、M2A1-7式喷火器3具、60毫米迫击炮4门。这一水的美式装备都是历经战火考验的“名牌”。从编制数量看,可谓层次分明,考虑周祥,火力空前强大。
/ |2 a( W/ N7 i0 k& m6 r! H, K1 A% F; V$ I
在东山岛战役打响前1个月,美军顾问就对预定参战的国民党伞兵进行了战前“强化训练”,并选定与东山岛地形相似的八德机场,按作战预案反复进行空降演练。东山岛战役战前一周,国民党军还组织了一次三军协同登陆作战的全面演习。演练的结果,这个近500人的空降支队能降落在不足1平方公里区域内,这让现场指导的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蔡斯、空军司令王叔铭都非常满意。
/ [  i9 G# B7 b* @
* R2 j5 u& k# S( ]  c) I. b不仅美军顾问,国民党军伞兵司令顾葆裕中将也认为,这个空降计划堪称完美,胜利将是毫无悬念的。虽说没费啥吹灰之力,但这场胜利将极大地巩固、加强伞兵部队在国民党军的地位,顺便堵住那些认为伞兵是“少爷兵”、“中看不中用”的人的嘴。& U2 ?6 R6 `( K, E% g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8-4-28 14:49
本帖最后由 忘情 于 2018-5-2 08:22 编辑
; X7 G- D& I0 s
/ ~9 d/ `4 b" x# l4 O( f
. v0 O; I- z7 C 战前,胡琏视察部队, u; C3 G1 U0 V

5 L& p  K) [/ _8 Z; U3 [意外连连6 y7 R1 h$ Z" G% @- N5 \: f/ z  M

$ ~1 `/ U* m; E3 M8 j1 w8 u1953年7月13日14时,伞兵支队由龙潭机场转至新竹机场进行战前准备,7月16日3时在新竹机场登机。在登机前,伞兵们被告之,他们又将进行一场“演习”。每架飞机上带队的伞兵军官,登机前都领到了1个加盖封印、注有“绝密”字样的信封,并被告之待机群空中编队完毕后再打开。" ]: ^" _0 j) a8 r1 L) R% }
/ i9 `! ]# y0 M+ g% y4 s2 x, }
3时30分,18架C-46运输机陆续开始起飞,在空中编成2个9机“品”字队形后,在4架战斗轰炸机的掩护下,飞向东山岛。各架运输机上的带队军官拆开信封后,方知此行的真正目的。信封内除了作战命令,还附有目标地区详图。只是飞机在空中颠簸得厉害,机舱内灯光又昏暗,传达命令尚可,研究地形地貌和战术细节就太勉为其难了。( S! J# n# |" t1 v: N: b0 Y

* |( y1 w& W' E- Q0 G- z1 r& W
: u+ A1 \" ~$ M0 c. z8 x6 ~远处为C-47运输机,近处为C-46运输机。在“驼峰空运”中,C-46表现优异;但在西西里和诺曼底,证实了C-47更适合投送伞兵。50年代武装AC-47已服役,在越战中守住了所有战略村。东山岛如果国军使用不是C-46而是C-47和AC-47,或许能完全攻克甚至守住该岛9 M3 Y: V- N- ^/ h

2 c; U8 ^" W- ^% M1 q, Y; ]$ W  M机群飞抵马公上空,1架C-46因发动机故障折返,其余17架继续前进,于4时47分,开始接近目标上空。此刻距国民党军预定登陆的4时50分,仅差3分钟。如果算上进入空投航路所需时间,应该说国民党运输机群在时间控制上非常精准。  z4 U1 m, y. z/ H

1 N. r; A* C7 ]$ }: \当运输机群结成3机“品”字队形,拉开间距,准备按计划依次空投时,一串串曳光弹突然腾空而起。虽说并未给先导机造成实质性损伤,但却让毫无心理准备的飞行员着实吓了一跳。情急之下,飞行员本能地拉杆复飞,慌乱中也没来得及向机舱里待命的伞兵发出“跳伞”指令。由于飞行员们是在升空前才刚拿到作战命令,各机组之间也没时间商讨技术细节和应急处置预案,只能一切都唯先导机马首是瞻。因此后续机群也都有样学样,急速爬升, 1名伞兵也未能投下。
5 P+ N- t& ~1 i
0 Y4 j# L' ]: D打乱国民党空投计划的地面火力,来自于八尺门渡口的2挺防空重机枪。操纵这些武器的,是2天前刚从厦门调来的福州军区水兵师1团1营1连战士。水兵师系由29军85师改编而成,主要担负海防任务。该连驻扎在渡口附近的后林村,负责操舟运输。为保证渡口安全,该连在渡口附近部署了2挺改装了防空三角架的重机枪。
- g; ~3 O& b0 g4 E- U
2 S; p( w) \, Y+ a  C8 ^战前半个月,国民党空军一直对东山岛保持着每天2次的侦察强度。水兵连的抵达,国民党方面也“尽在掌握”中。不过,这支不足百人的运输部队,在美军顾问和国民党高级将领看来,战斗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事先谁也没拿他们当回事。8 n5 d# P- `( u& {9 {9 K) w

/ e9 ^' k+ b# ~! }# g% o/ A其实国民党军方面并不清楚,登陆舰队驶离金门料罗湾时,就已经被解放军察觉了。东山岛解放军已于7月15日21时接到了敌情通报,并于16时4时30分前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水兵1连接到的命令,是立即登船运送地方政府转移出岛,然后将船只隐蔽在八尺门海峡对岸,确保船只安全,并随时准备载运增援部队上岛。
9 K  p" v3 U9 \$ R- o) K3 t6 b! L9 \" o4 p: M) H4 x9 M9 L
当国民党运输机群首次进入空投航路时,水兵1连正在执行运输任务,人员分散成了4块:绝大多数战士正在操舟运输;副指导员带10余名勤杂人员留在后林村连部;几个值班战士正负责防空警戒;连长王德才及班排干部共7人正在码头指挥运输。听见飞机轰鸣声,王德才第一反应便是敌机是来轰炸的,保护船只要紧。于是立即命令船只和人员迅速疏散隐蔽,防空机枪开火。& y5 M! B% u8 q" i7 v. P( ]/ w
% t  j& I6 _- f' U
. t+ T: z: t& u, K, W
保卫八尺门渡口的解放军重机枪阵地
5 a1 K2 r3 a: D5 U0 @+ l" n0 B2 p2 F0 z0 [6 W
这个开火命令对战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为怯战的国民党军先导机飞行员为了自身安全,折返后从西北方向重新进入空投航路时,把飞行高度拉到了1000米。后续机群有样学样,一架拉得比一架高。/ }; U, i2 i. g' q5 @
# L7 Y: c/ T: e. k! J1 I0 o
当空中绽放出一朵朵伞花时,地面、船上的水兵连指战员一时间蒙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此前从未见过如此新奇的玩意儿,不知道是咋回事。好在连长王德才是经历过淮海战役的老兵,他马上意识到:不好,这肯定就是传说的伞兵了。看来敌人是来夺占渡口的。/ g5 L: F' f/ F0 O- {; C9 Y: `6 P
  \+ e# L5 a# M
八尺门渡口对东山岛安危的重要意义,王德才再清楚不过。危急时刻,他接连下达了4道命令:各船除留舵手、轮机和水手各1人,由副班长负责外,其余人员带上武器立即上岸参加战斗;副连长带船队驶向对岸隐蔽;自己带身边人打开码头仓库,每人拿1挺轻机枪,分成两个战斗小组,立即加入对空射击。副指导员率留守人员防守后林村。
( h$ }! I+ ?- j/ x' a
7 Y, `1 I) ~, }. Z地面防空火力的增强,打乱了国民党运输机的队形。原本计划一次进入,一次空投完毕,结果二次进入还有运输机没敢空投,只好继续拉高,第三次从东南方向进入空投航路。最恶劣的,有架运输机飞机员胆怯,干脆载着伞兵掉头飞返台湾。悲催的是,空降支队唯一一部电台,恰恰就在这架运输机上。这个“意外”的后果,就是伞兵支队落地后无法与登陆部队和负责空中支援的空军战斗机沟通联系。
. l: Y3 W7 |1 r3 o0 H4 b: l4 v6 \
至此,出发时的18架运输机,只有16架投下了所载伞兵和军械物资。预定参战的487名“精英”,只有416人跳伞。更要命的是,原计划250米高度跳伞,45秒后落地,结果却变成了跳伞高度千米以上,滞空时间长达7至10分钟。在这段时间,伞兵们躲没处躲,藏没处藏,成了悬在空中的待宰羔羊。水兵1连猛烈的对空火力不仅直接毙伤了不少伞兵,而且在许多降落伞上穿了窟窿,使得降落伞的稳定性和操纵性恶化。最终伞兵们的落地极为分散,在东山岛上形成了一个长达4000余米的空降区。其中有不少人因降落伞被打坏而摔死摔伤,有人挂在了树上,也有人落到了八尺门海峡里,甚至还有人降落到了八尺门对岸的陈岔镇里,被当地军民生擒。更“意外”的是,伞兵支队的司号兵降落到了后林村里,被村里的民兵俘获。7 k- A9 A& [2 \2 F  p. t3 p

$ q) l: t! a, C7 R" [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8-4-28 14:52

1 A# u! ]% b) ]. R1 L: @; ~战火连天- R0 O9 b* g* C- x) _
+ a. L5 [0 \- L( _5 t3 r( x
伞兵们还未完全落地,从各船上抽调的30余名增援水兵就已经上岸了。王德才将他们临时编成3个班。1个班部署在渡口码头正面,依托戚继光抗倭时修筑的寨子残墙断垣,担任正面防御。1个班在通往渡口的公路两侧占领阵地,阻敌迂回。第3个班作为预备队,隐蔽在码头西侧侍机。从这个部署看,王德才极富战斗经验,且临危不乱。8 K" A( F+ L% m8 ~- h0 Z0 M$ }
  N# y( e, X, \: Y" f

2 F, P8 B# H7 b" l1953年东山岛战斗中,解放军坚守200 高地的指战员,依托堑壕和土坑道顽强战斗' U8 t: @8 F3 Q8 e0 m5 G3 Y# @
; w$ c2 p5 }2 U3 U
激烈的枪声也惊动了后林村的13名民兵,他们在区委书记率领下,分成3个战斗小组,配合留在后林村的水兵连留守人员,把守后林村口。2 S5 ^* P2 g* e7 [1 k

. X% E; |( O, E# Q  ]6 t与水兵连和民兵的积极主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落地后的国民党伞兵大都就地趴着,躲避水兵连的火力,等候上级指令。事后,有参战者“理直气壮”地申辩:“美国顾问就是这么要求的,平时也是这么训练的。”实际上,条令是死的,人是活的。若是对阵双方互换角色,解放军一定会积极行动,有几个人打几个人的仗,边战斗边集结,在战斗中结成临时编组。国民党伞兵相形见拙,表面上看是欠缺实战经验,但追根溯源,还是得落在国共两军的性质和军事传统上。5 Z. L- b- d4 d: F- k+ l4 g  a  F

8 C5 M( }* i! y6 k$ p; ^集合号迟迟未见响起,被解放军机枪火力压着打也不是个事儿,伞兵们中的分队长、中队长们遂执行起了“应急处置预案”:打开随身携带的发烟筒,标示自己的位置,让部下们向自己靠拢。不料,此举立即引来了水兵连的密集火力,不少军官因此伤亡。最后,降落在东山岛上的国民党伞兵最高指挥官——伞兵第31大队副大队长李厚圻少校“急中生智”,向水兵连阵地右前方约800米处的59.3高地发射了2发红色信号弹。幸存的伞兵们才开始朝这个方向集结,总计集结了300余人。' P  ^; c8 n; G

' N& i/ N/ ~* f( m7 e& n/ V
; k# D5 r. `* i解放军一处阵地& c. f) ~# b3 {3 ~% ~
' }+ J* }! \+ k& J5 g+ c
等这群“国军精锐”们找到武器包装袋,重新武装起来,并集合完队伍,离着陆已经过去了整整1小时。伞兵们忙着集结,水兵连指战员们也没闲着。他们一面用火力追歼敌伞兵,一面又从码头仓库里取出了不少轻重机枪、子弹、手榴弹,甚至还搬出了4门60迫击炮,一炮将李厚圻竖在59.3高地上的指挥旗轰掉了,沉重打击了国民党伞兵的士气。
  h5 H  F- {8 q2 ~: g; Y$ N) V- M
7 Z6 t) s7 K. C2 _) {6时30分,伞兵们总算发起了进攻。李厚圻将攻击重点指向了渡口码头,指挥大部兵力在机枪、迫击炮、火箭筒火力掩护下,向码头发起正面攻击。剩下的兵力则将进攻矛头指向后林村。
/ @4 C, c2 O. e  L, F
! U' h6 y: I' b/ M/ C从表面上看,对阵双方实力悬殊。水兵连和民兵参战人数,总计不过7、80人,国民党伞兵拥有4倍以上兵力优势。在火力对比上,水兵连虽然临时加强了不少机枪、迫击炮,但国民党伞兵仍占据明显上风。
) \5 ]) h: b3 a) p( Q" W* E" A; Z+ s2 i0 ?# W% D
( T' x, f4 c$ T( X& K) a
东山岛战斗现场
* \1 U6 _& l3 K) k) [5 N& I6 N( r, Y$ c0 A1 v: ^
不过,从战斗意志上来说,对阵双方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国民党伞兵们虽经美军顾问多年训练,但第一次身处血肉横飞的战场,动作完全变形,虽经军官们不断喝斥,直捱到7时,才有约1个排的兵力接近了码头。不过,他们在水兵连猛烈火力打击下,很快便败下阵来。进攻后林村的那一路伞兵则更丢人。他们被火力贫弱的水兵连留守人员和民兵以猛烈短促的近战火力打得溃不成军,丢下几具尸体逃到了公路以西。跑得慢的几个伞兵还被民兵们俘虏,并奉上了对手急需的自动火器——1挺勃朗宁M1918A2轻机枪。如获至宝的民兵们大喜过望,他们将这挺机枪架在村口,极大加强了火力,并在之后的战斗中击退了伞兵们多次进攻,牢牢守住了后林村,解除了渡口码头阵地的侧后威胁。
: |7 b3 ~* K# K, n- _% `' `: l2 u: J2 H
第一次进攻失败,李厚圻重整队伍,改变战法,于7时20分再次对码头发起进攻。这一回,他派2个排进攻正面,以吸引守军火力,大部队向码头右侧的海边迂回,企图抄水兵连后路。不料,迂回部队正好撞在了王德才部署在公路两侧山脚下的那个班的枪口上。等伞兵们以密集队形接近到阵地前2、30米,遭到了冲锋枪弹雨和如飞蝗般扑来的手榴弹的“热烈欢迎”,遂阵脚大乱,败下阵来。' r3 c: m$ e' a

! u7 w  {( R1 P+ I) _. u* V9 f: W李厚圻恼羞成怒,督促部下集中兵力,向码头正面发起了第三次攻击。战斗至此,水兵连部署在码头阵地上的机枪枪管均已打红,有几挺出现了卡壳故障,人员也只剩下6人能继续战斗。7 班长戚举芳打红了眼,把 4 挺机枪一字排开,让负伤的战士负责压弹,自己轮流操纵4挺机枪扫射。机枪手阎秋成右腿被打断,血流不止,昏迷过去。他被枪声震醒后,抄起机枪向敌人猛扫。当伞兵们接近阵地时,王德才带领大家投出集束手榴弹,在阵地前炸出一道火墙。
( h8 u$ v6 ^& Z3 q( I+ q6 @( r9 s. C& Y# ]: t" Q# s
就在此时,有条船冒着枪林弹雨从八尺门海峡对岸疾驶而来,直插进攻之敌的后路。船在海滩搁浅后,3名水兵连战士跳水上岸,端着冲锋枪,边冲边扫射。发觉腹背受敌,国民党伞兵乱成一团。而那个处于机动位置的预备队班也从敌侧后发起攻击。在三面火力夹击下,伞兵们伤亡惨重,被迫退了回去。
' }- W/ L% g: F6 v7 k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8-4-28 14:54

2 y6 g3 K' n* ]8 P! l3 U/ d4 F决战决胜
  q9 _  P4 @2 ?) l
# a* z+ e5 x4 y& d2 J
; R0 q* Y) U: O' K- Y: M2 s坑北、石埔等村民不顾个人安危,为部队运送弹药
* `! x" |- T% h( K; P" ~3 W% D1 v$ g1 d; t4 B5 ]$ ^
8点过后,伞兵们虽然占据了渡口周边几个无人防守的小高地,但码头和后林村却仍牢牢掌握在水兵连手里。此时7、8架国民党军战斗轰炸机临空,因为没有电台,李厚圻便令部下摆开对空指示板,为空军指示目标。不料伞兵们心理素质太差,这种平日训练中属于小儿科的简单科目也居然能弄错。结果招来了自家飞机好一顿狂轰滥炸,不仅误伤连连,而且还延误了继续进攻,帮了水兵连的大忙。
, Z! S1 u: W$ t7 Z" L% @7 d+ T+ b2 y5 S3 V3 M3 ~6 c
7 u* `( l: ~" Q. C
解放军增援部队开始集结上船& ~! q5 m7 C& ?1 a
+ ], [' d8 |, h, N9 |! z0 b
9时30分,驻漳浦旧镇的31军91师272团2个先头连,在团长郑克诚率领下,乘坐沿途征用的民用汽车,赶到了八尺门的对岸的陈岱镇,后续部队还在陆续抵达中。率船队在此候命的水兵1连副边长立即与其取得联系,然后集合船只,载运272团部队渡过海峡。
" M3 L4 w$ ^$ G3 [& }1 B+ e' k. K' K6 `
5 k- J, f& ?' ]) w3 l/ q0 k
解放军渡过八尽门渡口,增援东山岛
$ U6 _( G: |6 O$ w& l4 J
8 b; h4 Z8 g! S) N10时10分,272团先头9连登上东山岛,接替了水兵1连的阵地。水兵1连则集中力量,载运增援部队上岛。272团3营全部上岛后,不待团主力到来,于11时30分向国民党伞兵发起反冲击,接连攻下了2个高地。该营从1名俘虏口中获悉伞兵指挥所位于59.3高地后,团长郑克诚当即命令9连、11连向59.3高地发起夹击。在岛上坚守的公安第80团也抽出2个排的兵力,从牛犊山以北高地配合出击。这些部队并采取小群多路、迂回包围、穿插分割等战术手段积极歼敌。以果断的动作,首先打掉了伞兵指挥所,击毙了敌最高指挥官李厚圻,并俘虏了负责携带、保管伞兵“飞虎旗”的敌指导员张彪。
+ W( I# U5 Y8 Y# l% D! z
/ L5 H( j( I/ o4 r5 B 5 O  j1 D% n. R- _
解放军重机枪实施超越射击,掩护步兵进攻。
" H3 H, ~" D" D
) d5 p: f8 B& _6 C' F失去了统一指挥,这些“国军精锐”们群“龙”无首,溃不成军,逃至后林村附近的高地上。272团3营根本不给敌喘息的机会,立即尾追而至,冲上高地。在白刃格斗中,解放军的冲锋枪手们打光了子弹,便抡起冲锋枪、铁锹继续拼杀。14时许,伞兵大部被歼,只剩6、70人向南逃窜。至此,国民党军夺占八尺门渡口、阻止解放军援兵上岛的战役企图完全破产。解放军增援部队由此源源上岛,并最终取得了东山岛战役的胜利。
: F/ ]7 N9 q* k) N9 P& S% s% b6 H+ E5 e
战后,对战役胜利作出了决定性贡献的水兵1连,被福建军区授予“东山战斗二等功臣连”荣誉称号。协助水兵连防守后林村,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减轻了水兵连压力的后林村民兵,也获得“东山战斗民兵战斗集体功臣”光荣称号。
) S9 _9 Y- O& {& i: o8 b$ ~. u4 r1 e6 U/ l
至于国民党军伞兵的损失,当时解放军的战场统计是“大部被歼,6、70人南逃”。近些年来,当年参加过此役的伞兵回忆,他们有些人被打散后,乘着战场混乱四处躲藏,于7月17日上午想办法与登陆部队会合,得以逃回台湾。最终台湾方面给出的伤亡数字,是阵亡、被俘229人,逃回了187人(含伤员)。无论是哪方给出的数据,伞兵们都折损过半,可谓损失惨重。此役后,国民党军高层哀叹:普通步兵伤亡不足惜,这些多年培训的精锐伞兵损失了大部才痛心。
0 v6 H) L/ u. c
5 h: ^: ~- ?+ K, G" V8 F至于惨败的责任由谁来负,国民党军内部照例又开始互相攻汗。不过,有些东西他们是永远不会明白的:训练和实战完全是两码事。“料敌从宽”的原则永远不会过时。战场上的突发情况,最考验指挥员的综合素质。战士们的主观能动性,是任何战术、技术训练都无法替代的。不过,国民党军若是真能弄明白这些,怕也不至于区区数年间便一路“转进”到台湾了。) S0 \) O; S% ^; @

0 h- _5 ]" I, P! w" {5 J, h
0 R! A. N+ C/ T  B
作者: nettman    时间: 2018-4-28 15:35
“料敌从宽”的原则永远不会过时
! M$ b: E4 @2 b0 b4 m$ H' S  L8 I. J1 Y! m/ W; R) S+ T
武统台湾的准备也应该如此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18-4-28 17:08
还我公图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8-4-28 17:36
国军在解放战争中被共军打破了胆,1953年的时候实际上还没有缓过来。反过来,共军的心理优势也是刚刚的。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8-4-28 17:37
常挨揍 发表于 2018-4-28 17:08
4 j- O$ e' W5 F! p4 I$ C5 A还我公图

* v# l% n' A: z7 Z+ M8 Y/ B别说公图了,SC也早就死透了。
作者: zhouzp    时间: 2018-4-28 18:30
这是一个岛,国民党伞兵怎么跑得掉呢?与登陆部队汇合又是怎么回事?国民党的登陆部队?
作者: 此情可待成追忆    时间: 2018-4-28 19:28
本帖最后由 此情可待成追忆 于 2018-4-28 22:17 编辑
# A0 h$ H# p' R$ C% `& A
zhouzp 发表于 2018-4-28 18:30
1 M' r3 |% m6 F: O) g  S这是一个岛,国民党伞兵怎么跑得掉呢?与登陆部队汇合又是怎么回事?国民党的登陆部队? ...
( i0 a& L6 _* `# o" X; g
2 Z6 a8 w. M2 i! J! s- e
胡琏还有大批部队乘船登陆
作者: 此情可待成追忆    时间: 2018-4-28 19:30
八尺门的渡口好象没了,应该是填海填掉了?
作者: liuyunling    时间: 2018-4-28 20:26
"远处为C-46运输机,近处为C-47运输机",好像倒了
作者: duanjian    时间: 2018-4-28 20:45
本帖最后由 duanjian 于 2018-4-28 20:47 编辑 / _% O  ~, k: l
忘情 发表于 2018-4-28 14:52
& r) F$ u' [& b" v战火连天+ i1 A, ^4 l1 `! b( z. ^

( N/ c8 a" h8 ?0 H9 ?, X# S, f伞兵们还未完全落地,从各船上抽调的30余名增援水兵就已经上岸了。王德才将他们临时编成3个班。 ...

- k4 z- A: M# _1 f! [' l“东山岛战斗现场“”那张应该是济南战役的照片局部+ y5 k# o: v+ I5 c9 n+ h8 W
原图:
作者: njyd    时间: 2018-4-28 22:22
zhouzp 发表于 2018-4-28 18:30/ V0 t2 j* n" H3 O
这是一个岛,国民党伞兵怎么跑得掉呢?与登陆部队汇合又是怎么回事?国民党的登陆部队? ...
$ W; ^. s8 N* \0 a2 j- p2 x
此战国军的目的是占领东山岛,至少要消灭守岛解放军。& c& c1 ]+ t' g" H$ t2 l" g2 T
守岛是解放军战斗部队改编的一个公安团加这个水兵连,还有些民兵。国军胡链带队,登陆部队是一万七还是三万,出动多艘军舰。
' e. ^$ Y$ `/ I因为公安团兵力绝对劣势,战斗开始后公安团退守几个山头。; ^5 c7 i) S/ Q3 R
那时这一片好象是叶飞负责,预料到国军很可能依靠海军的机动优势袭击沿海岛屿。但是没法预先确定国军会攻击哪个岛,又不能处处驻重兵,只能采取机动防御的办法。下一个但是是想机动没有车辆,只能临时征用民用车。$ Q) ?  |( a& x5 k3 r2 Z# }
东山岛受到攻击以后,接到命令的部队马上上路征用民车,车上有货的就卸下堆在路傍,据说没人看管车主回来后一件不少。9 S4 R0 w6 z* w; ]
采取了这个办法增援部队来得很快,最快的不到半天就到了。
& R" |6 h  ]7 v) P- I5 `: @再一个但是是机动部队远近不同,来得有早有迟。按一般惯例渡海作战要先集结相当多的兵力后再渡海,但岛上守备部队情况紧急,这时水兵守住渡口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先到的部队不用强攻就直接渡海上岛救急,随着后续部队的到来国军开始逃跑。8 B; X* F  e; ^. q9 U
据说胡链逃跑时到海边军舰靠不了岸,胡链急着发电报让军舰派小艇来接他,这份电报被后方侦听到了,马上与前方联系要去抓他。但离胡链最近的解放军急着攻击没有开电台,被胡链逃掉了。胡链确实是个福将,不过此战失败以后他的官途就走下坡路了。
: g  R/ o# e- N另一个故事,国军伞兵好象是已经占领了八尺门镇,镇上有个女兵电话班没动窝一直在镇里交换台转接电话,岛上守军与大陆上级的电话(有线)一直没断过,伞兵没发现。这件事对守岛胜利几乎与水兵守住了渡口同等重要。
作者: njyd    时间: 2018-4-28 22:38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发表于 2018-4-28 19:30
! q/ y6 j- o$ g% r; b八尺门的渡口好象没了,应该是填海填掉了?

5 E- F# `' U9 `) l4 F, N- u7 J海没填,现在有三座大桥通到东山岛,其中有一条是高速,八尺门那里是座普通公路大桥,还有两座跨海渡槽向东山供水,八尺门有一座。! l: ~- O/ N$ ~4 d: Y9 g& M# i

* g) Q- S# y4 ~% Q* B
作者: 小土豆    时间: 2018-4-29 09:43
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相差甚远。
作者: duanjian    时间: 2018-4-29 11:10
njyd 发表于 2018-4-28 22:22
1 j: l$ V# u: E, }* H6 H此战国军的目的是占领东山岛,至少要消灭守岛解放军。
, j5 w- W  M+ Y7 K! A8 b& B2 E守岛是解放军战斗部队改编的一个公安团加这个水兵 ...
( N' r6 w- J' i' s0 T
电话班所在的村子应不在八尺门,叶飞的回忆录没说在哪。
作者: natasa    时间: 2018-4-29 14:59

作者: 笔笔    时间: 2018-4-29 15:13
duanjian 发表于 2018-4-29 11:106 {- l5 m* u2 _2 a( h2 G
电话班所在的村子应不在八尺门,叶飞的回忆录没说在哪。

4 P8 |$ f$ b4 b8 y' A% @# x& P叶飞,曾志,陶铸,
作者: 大哈瑞    时间: 2018-4-29 23:50
东山岛战役的战俘后来怎么样了?国军被俘715人。共方据说被俘480人(估计里面有许多非战斗人员)。6 X0 I3 e5 O1 a4 Y

. y2 e& ^' ?  j$ @- F网上查到小嶝岛曾经三次遣返被俘虏的国军共25名到金门,但其他人下落不明。
作者: 大哈瑞    时间: 2018-4-29 23:59
一下为网上查到的国军俘虏情况。; Q3 ]- z, Y* D+ v3 w# P

$ E$ N+ A, K5 Q- n$ d2 I"头两个月,人民解放军就帮助许多被俘官兵和他们在大陆上的家庭取得联系,并分三批将部分被俘人员遣送回籍。 1953年10月12日和14日,人民解放军又分两批释放在东山岛战斗中被俘的蒋军官兵,至此,在东山岛战斗中被俘的700多人中,已有600多人被释放,其余的也在以后一段时间里继续被资遣回家。"   N8 A0 P; d9 S2 @

作者: cloudian    时间: 2018-4-30 01:31
国军也是不想想,此时的共军是打过美军的共军啊……何德何能能打得过?
作者: liuqing098    时间: 2018-4-30 19:07
国军“精锐特种部队”此战前有什么光辉战例啊?
作者: njyd    时间: 2018-4-30 20:01
duanjian 发表于 2018-4-29 11:10+ p7 E- D* l" }" v' [* k1 W
电话班所在的村子应不在八尺门,叶飞的回忆录没说在哪。

9 G8 x6 C$ K- v2 ?回忆一下,好像在后林村?
作者: 猪头大将    时间: 2018-5-1 00:08
忘情 发表于 2018-4-28 14:49
  _0 a, ?, j# O" ^& J5 {战前,胡琏视察部队
+ s. O% }: v7 ?( Z: L3 Z, T
, o7 G9 d% h7 D  }% R) p' S' V意外连连
) e( |' g8 R6 ^6 V$ C
临时布置作战任务,这是对自己人多不相信啊。焉有不败之理。
作者: 不想咋呼    时间: 2018-5-1 17:53
我还以为是天诛八尺。。。
作者: 史节    时间: 2018-5-1 23:37
忘情 发表于 2018-4-28 14:54
- S2 q+ S- K% \* X9 S7 ~7 \决战决胜

) e5 s1 b' B9 [) d6 B" S我有一回在蒸汽上拿笼屉,没有想到特别烫,结果一下子就扔在地上了。后来知道了,有了心理准备,很烫的时候也咬牙挺着,再也没有把笼屉扔地上的情况。
( C" z, q4 E* I! l1 l3 X7 b% \我感觉,国军搞得这些保密措施,完全将部队放入一个手足无措的情景,像把一个烫笼屉给一个人拿,没心理准备,是这一仗失败的如此之惨的重要原因。如果之前,飞行员和部队有心理准备,起码表现要好的多。当然,从其战斗表现看,输的一点都不奇怪。而TG这边,大家都有着反登陆的心理准备和士气,打得积极主动。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8-5-2 10:59
cloudian 发表于 2018-4-30 01:31
0 E. q- v$ U$ g, y国军也是不想想,此时的共军是打过美军的共军啊……何德何能能打得过?
7 I+ B/ F1 O& K# |1 X
可能他们觉得,福建当面的共军没去过朝鲜.东山岛上更是少数地方部队,属于软柿子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8-5-2 11:02
liuqing098 发表于 2018-4-30 19:07& ]# B6 X- ^. ?
国军“精锐特种部队”此战前有什么光辉战例啊?

7 H& C& R" l& F* S8 E  C3 |完全没有.国民党伞兵在抗战后期由美军一手训练出来,只在抗战临近尾声时在华南进行过数次小规模敌后空降,也未经什么激烈战斗,更谈不上啥战果,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自认为是精锐.也不妨碍国民党当局这么认为.
; D2 R& `, G) g3 A: c& C/ J* B$ n5 Y9 O5 ]% Y$ |
和此类似的还有装甲兵.
5 A, E1 o* Z4 t+ N7 M' U8 h  L' k2 I# s  ~$ g4 m5 Q. \2 a: \0 k
此外,87\88师和教导总队因为是阅兵明星,装备了德式头盔,因此也被捧为精锐中的精锐,但淞沪之战表明,实际水平也不怎么样.
作者: zfei32    时间: 2018-5-2 16:39
忘情 发表于 2018-5-2 11:02. l5 x8 n! C8 `
完全没有.国民党伞兵在抗战后期由美军一手训练出来,只在抗战临近尾声时在华南进行过数次小规模敌后空降, ...
0 Y* N7 \; g7 n) B+ K* h
其实这种样子部队,装备好、训练好,官兵素质高、纪律性好。只是缺乏实战经验,官兵只会按照条令机诫行事,表现往往不如预期。但只要吃过两次亏,下来好好总结经验教训,就能很快成长,成为真正的精锐。问题是国民党军队不注重总结,把这样的部队当成消耗品,用一次不如意九扔到一边或者随便消耗掉,他们就永远没机会成长起来。
作者: 小土豆    时间: 2018-5-2 17:16
猪头大将 发表于 2018-5-1 00:08
" P0 S0 ?% }  ~临时布置作战任务,这是对自己人多不相信啊。焉有不败之理。
( F# }+ r9 `& H# |# [
就这不相信,TG都预先有准备,要是相信的话,那还不知道啥结果呢。
作者: xlan1976    时间: 2018-5-2 22:04
史节 发表于 2018-5-1 23:37
8 D+ I! X" y; t& X1 W1 N* [我有一回在蒸汽上拿笼屉,没有想到特别烫,结果一下子就扔在地上了。后来知道了,有了心理准备,很烫的时 ...
& X$ q+ b7 O7 s) v; a7 }! T
估计是读资治通鉴读傻了,想学李愬雪夜袭蔡州来一手
作者: leekai    时间: 2018-5-3 12:12
想跟我兔拼陆军,不对,是运输大队长的精锐跟我兔运输部队拼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8-5-3 15:47
小土豆 发表于 2018-5-2 17:16( h& O, V+ C4 I$ ~- ~) T$ p
就这不相信,TG都预先有准备,要是相信的话,那还不知道啥结果呢。

( m3 Y9 x6 K" y; p东山战败后,国民党军认为是事先泄了密,于是内部排查得鸡飞狗跳.最后说东山岛登陆部队在启程前,曾有一逃台京剧团来金门劳军,说是其中有一名伶住处窗户正对国军集结操场,于是国军政战人员一口咬定是这名伶泄的密,于是整得人家死去活来
作者: 艾卡特    时间: 2018-5-20 21:44
小时候看过有关东山岛战斗的连环画《鹰岛大捷》,前面就有伞兵的画面,记忆中两三页就被歼灭了,有愧前辈。
作者: qqq1    时间: 2018-5-29 10:30
本帖最后由 qqq1 于 2018-5-29 10:33 编辑 5 y( Q& f4 w9 K
5 f' k8 k9 m! |( z
小时候,买过一本专门讲这个东山岛战斗的书,薄薄的一本,淡蓝色封面,写得很好,一看就是真正采访过的。
- O0 B' ~, g; ^$ o# j1 t9 D/ z+ Q现在还在,改天分享一下图片。
/ q" r% v$ L6 [7 C) \5 F: p- C) ~1 L4 X! i6 v: ~$ N
本方主角:游团长。
作者: 晚稻米    时间: 2018-7-1 12:59
昨天在家里看中央四台放的连续剧《战将》,老太爷突然嘟囔了一句,东山岛被人掳走一万多人。4 z8 P- _" l/ q4 `
我听到了就问了几句。他记忆力还行,第一句就说八尺门那个地方被占了,增援上不去。当时对国民党的攻击方向判断错误,主要防御准备放在另一方向,东山岛上只有一个守备营,增援部队增援的时候比较乱,是逮到什么就坐什么,堵在八尺门过不去。国民党掳走了岛上万多的居民。还说岛上有个排长,命令支援八尺门的时候不去,事后枪毙。
作者: 大胖子    时间: 2018-7-1 18:03
晚稻米 发表于 2018-7-1 12:59
: I, B+ @% e( u) W. d9 ]昨天在家里看中央四台放的连续剧《战将》,老太爷突然嘟囔了一句,东山岛被人掳走一万多人。
% f( h! F) ?; [我听到了就问 ...

; ~6 e, Y+ D2 I. N5 x这一万多人是拿什么运载工具运走的?
作者: njyd    时间: 2018-7-1 20:40
本帖最后由 njyd 于 2018-7-1 20:51 编辑 ( O0 ~$ B% f* p0 B4 l$ ?
晚稻米 发表于 2018-7-1 12:59% i' r" M9 u9 w: i1 z
昨天在家里看中央四台放的连续剧《战将》,老太爷突然嘟囔了一句,东山岛被人掳走一万多人。
* ~. p$ N+ v' s- L我听到了就问 ...

, ^  s% ~7 A- p% F( P1 X9 v* \/ }- Y: o
这个回忆有一定的真实性,' M5 A; R) S- l3 v7 F
当时国军已经占了大半个岛,守备团只守在几个山头,掳走一万多老百姓是可能的。国军来的军舰就载了一万多陆军,挤挤再多装一万人应该没问题。; Z+ F6 m1 {- V& u) C
八尺门有部分被占,但渡口肯定没占,否则增援兵力不可能来几个连就上岛。
) u; t" F- _7 ~4 U0 J国民党的攻击方向不可能判断很准确,只能估计几个地方,因此机动部队(同时也是各地守备部队)分散布置,有事时各自向战场运动,又没有自己的车辆要临时到公路上征用民间汽车,只能拦到一辆走一辆,所以看上去很乱,但总体上是按预案进行的,就是以各增援部队以最短时间赶到东山岛。战后中央军委因此调了一个汽车团给叶飞。
( k+ [( D/ ]4 d5 I9 x增援部队源源不断地来,渡船就那么点,顶多是机帆船,几万人没那么快过去,肯定有部队堵在八尺门等待。而且到仗打完了还有部队没来得及上岛的,好象还有在途中的。" K8 }7 @/ h* }5 r% D; G
到于怯战,解放后PLA中有不少人包括相当高级的军官认为仗打完了该享福了,不愿在最后再去冒生命危险,这在描写十八军进藏的书《白雪》中就有比较详尽的描写。这也属正常。+ p7 Q. Q! W6 Z2 ^, h3 h
印象中在某文中看到,对东山岛的预案是国军来攻时守备团先全部撤出岛外,待增援到后再反攻。团长(好象叫游识耀?游梅耀)认为敌人来的突然,撤出会受到更大损失,临时决定固守待援,不是守全岛或居民点,是守几个制高点。
作者: walter    时间: 2018-7-15 12:01
本帖最后由 walter 于 2018-7-15 12:05 编辑
" ^4 U$ v) k( b- x( {) a
大胖子 发表于 2018-7-1 18:03
; Q7 b/ w6 C' ]* U5 p/ ]& Y这一万多人是拿什么运载工具运走的?
# H" v$ C8 t+ |# h! y& p" `9 s0 x# n  j
7 D' ^3 \: J# l" [: f
回错了
作者: walter    时间: 2018-7-15 12:04
本帖最后由 walter 于 2018-7-15 12:11 编辑 ( S. r5 ~9 ]; x9 U# L) j
晚稻米 发表于 2018-7-1 12:59
% _1 h' O% k4 M$ n  \. @昨天在家里看中央四台放的连续剧《战将》,老太爷突然嘟囔了一句,东山岛被人掳走一万多人。3 {  u! F0 {6 T3 ~2 P2 t
我听到了就问 ...

5 ?1 ?7 X! k# A2 s: d6 o. I( K
. d- C- C6 \2 C( X! p国民党军7月16日5时开始登陆,到第2天下午4时全面撤退(7时全部撤完),总共2个白天加1晚,一边作战一边还能掳走一万多人,难度太高。9 t# a) H. U! ~' D

# z: E& o- y; b国民党军一离开金门,福建前线各岛就接到通知,地方上的民兵、老百姓都已做好准备,没那么容易被抓住的。
作者: 晚稻米    时间: 2018-7-15 13:04
本帖最后由 晚稻米 于 2018-7-15 13:10 编辑 " A8 U4 {+ U' |
walter 发表于 2018-7-15 12:04
( O, Y. J0 B7 D2 B* L国民党军7月16日5时开始登陆,到第2天下午4时全面撤退(7时全部撤完),总共2个白天加1晚,一边作战一边还 ...

2 y0 C5 ?! D4 D6 C4 [6 P' d) J; l4 e9 q
仔细看那张态势图(感觉图不完全像共军的画法)。
. o* f" q" u3 ^7 g! p7月10日,主力是坐船登陆的,有坦克。国民党军推到靠近八尺门的那几座山脚下才停下来。0 R: f6 Y3 A. R8 R
7月16日,是伞兵在八尺门附近空降,想要抄后路包了共军守备部队。, h* m6 k1 P% p8 T8 v% f
7月16日增援部队才上岛。2 W. B/ o; Y5 m9 K

: G0 _) A7 _7 W! T& e- l; v1 z1 n7 E41军归韩先楚指挥。) _) g8 P+ m; T( f& Z

: G7 i3 u6 ?3 V没查过资料哈,就看图扯一下。* d+ ?5 G6 F  a: U- h

作者: walter    时间: 2018-7-16 09:10
本帖最后由 walter 于 2018-7-16 10:19 编辑 ( O! `5 j& K5 L" u% m
晚稻米 发表于 2018-7-15 13:04
! m! f4 M/ Z6 j8 o) F) A8 T仔细看那张态势图(感觉图不完全像共军的画法)。  l& V- x5 d+ ~$ K
7月10日,主力是坐船登陆的,有坦克。国民党军推到靠近 ...

) g; X' H) @1 o* D  G- P6 p+ P- w' I9 A+ C4 A: V; H/ D  b
那还是看一下资料吧,空降和登陆是同时开始的。
6 X3 }& {% `1 h) ~1 a
  s0 o- n) i* i# x) {图片的7月10日肯定不对,态势图右上角的标题就说明了这一点。  K( {) b7 ^8 Q# k9 A
8 y! B% s! D6 r0 R* u
增援的部队主力是福建方面的31军2个师和28军82师,另外通知驻广东的41军122师支援,因此反击作战是统一归31军军长周志坚指挥。# _$ J8 Y+ L6 D. n

$ c. e( g) @6 ~$ ]% D只不过胡琏见势不妙,迅速转进,我方只有3个团到达战场参加上了战斗,从这个角度看胡还是当得起“狡如狐”的评语。
作者: 石工    时间: 2018-7-16 12:02
晚稻米 发表于 2018-7-15 13:04: B" [0 Y3 ?/ U; s- f$ e* ~& r" y
仔细看那张态势图(感觉图不完全像共军的画法)。
( b3 P$ L1 h  T" l7月10日,主力是坐船登陆的,有坦克。国民党军推到靠近 ...
5 ~2 o. G2 w) e1 s( e9 E' R1 _& |
那个10日是16日的笔误。1 ~8 A: ~1 w' [

7 A% V" u. H  r6 S: |' \“东山县民国34年至民国37年移台的有669人,民国38年初至民国39年5月11日,国民党军队从东山县抓3766人到台湾当兵,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军政学校从东山招收学员179人,1951年至1953年国民党军警在海上抓走32人,东山人逃往台湾6人,1953年7月16日,国民党军窜犯东山溃退时抓走93人,合计4745人。”( }9 r. |3 @( W2 @/ [7 C0 ]0 A
  b' `# E  f# }
http://www.fjsq.gov.cn/zzsfz/frm ... 76d97c8bc19a2e37c69
0 U, m% _3 a8 A  [1 _9 q6 _3 C- M# R3 P) f2 ^: H9 l& x
这是漳州地方志,官方资料。注意那个“民国39年5月11日”,也就是1950年5月11日,是解放军解放东山岛的前一天。这么详细的资料很可能是原封不动从台湾方面拷贝过来的,连时间都懒得改。如果1953年有裹挟上万人撤退的动作,和大陈岛一个级别,不会没有文献记载的。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