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华裔虎妈和国际中学生教育排名 [打印本页]

作者: landlord    时间: 2011-1-26 06:08
标题: 华裔虎妈和国际中学生教育排名
9 @' v6 }5 O( z6 h0 K) D* s
耶鲁大学法律系华裔女教授Amy Chua在《华尔街时报》的一篇《为什么中国妈妈更优秀》(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不算转载,只网上的那个链接就有上百万的点击和7000多的评论,相关的讨论谴责更是屡见不鲜。. W$ }3 [* p' r/ n7 H2 Q
% }3 \. ^( }7 T- b3 p6 j
不可否认,这位虎妈实在是有些极端,对孩子太狠了点儿。但她的某些做法和观点确有可取之处。比如她说:做好了就会快乐;而坚持到能做好需要家长的督促。有鉴于此,我特地把那篇文章转发俺家领导参阅。) n1 b6 Q4 J" f& _
1 ]' x$ \+ U; e. N+ ^" T
这几天《时代周刊》又拿她当作封面人物,做了个《虎妈专访》(Tiger Moms: Is Tough Parenting Really the Answer?)。文中把这个教育方法问题引申为中美两国竞争力的前景比较,估计又会引起新一轮的讨论热潮。
  G  q( ?5 C2 \: \: S( h' ?  O% b# B8 C( q, O' K/ Q' H
我最感兴趣的是文中提到国际学生评估组织(PISA)的最新排名(2009年)。这个组织的网页我以前去过。当时听一个消息说是“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我就去查了查,没找到。后来有其他网友帮着找到了出处:《又是无良妓者的再创作》。原来是1992年的一个报道。计算能力第一是真的,想象力倒数第一是胡扯(根本没这项排名),创造力20个国家里排并列第15(也可以说是“倒数第五”)。最有趣的是那个和中国并列“创造力倒数第五”的国家是---美利坚合众国,哈哈:)
+ S$ s) L' ?( i4 R
5 b: Y/ s" Q3 L( z  m国际学生评估组织(PISA)声称这是第一次让中国大陆的15岁学生参加测试并参与排名,选的是上海市。不出所料,上海市中学生在数学、科学两大项上遥遥领先,在阅读上也是总分第一,其中5个小项4个第一1个第二。大约50个国家参与排名(英文PDF下载地址),上海、韩国、芬兰、香港、新加坡是前五名。奇怪的是台湾,数学、科学都比较高,但是阅读太差了,结果总分才排名中游。不是说“中华文化在台湾”么,怎么这样?4 b6 s- g8 a+ w, D

5 A6 m7 G( d( w) q8 O) p  w. w对了,估计对中国这个名次的最大异议就是上海能不能代表中国。其实先不论上海的中学生水平是不是全国第一,就说人口吧:上海的人口是韩国的一半,芬兰的4倍,香港的3倍,新加坡的5倍。
( [. J( O; B6 s! r  G; K6 |6 l
作者: 李禾平    时间: 2011-1-26 06:44
1,不喜欢这种残酷教育,这样是在制造产品。5 }: S- g# |& ]5 n, r; ^8 e
6 |4 {% `, Q$ z6 i+ R. H
2,西方的教育也太操蛋了,家长不加餐是不行的。# p" S4 \& L* q
4 a$ f/ p+ T$ K: A$ d; S
看似矛盾,实则有理。
作者: 雪个    时间: 2011-1-26 08:42
我就等着脑部植入芯片的那天了,这样大家不用愁教育问题。。。
作者: 不爱吱声    时间: 2011-1-26 09:04
never allowed to do:- J0 ^- v  @) E  B9 f8 u
• attend a sleepover+ w6 x. L: ^4 \+ O$ m5 W* \
• have a playdate" Q8 c5 ^, h' s/ E# i
• be in a school play
+ B* D& ^' A1 Z7 p- n) @• complain about not being in a school play; z0 Z! |. a, [( r7 e* c
• watch TV or play computer games% s' {. J0 J: Y  v
• choose their ow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7 O7 @  Y6 k2 C, J! d9 s• get any grade less than an A
  T+ N7 k: x% i/ \! t• not be the No. 1 student in every subject except gym and drama3 u, q! L% m3 I. ?
• play any instrument other than the piano or violin
' f$ f, z. |5 v6 D% H% ?$ k• not play the piano or violin.
; B: d, o" }+ Z1 P; ]2 G8 B
看到她给出的never allowed to do list,我简直无语,绝对无法苟同。
  F3 A  K3 v9 S0 F; {: J$ k我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也不想做到。
& h* T: j9 t/ w+ J到底何为成功?
3 |& D8 ^. Z7 Y0 P& A' p) [“always be No. 1 student in every subject except gym and drama“ 就是成功么?. j: o  q% z# }9 P
"always get any grade more than an A"就是成功么?) \5 c$ N/ h( M3 ]
做到这些又能怎样呢?
: k, h1 m* t# ?# o我就不信一个人可以一辈子永远上紧了发条,永不停歇。
5 t. E1 t" G- {9 ^, ^. k在我看来,作为父母能够做到尽自己可能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能够保证让孩子的天赋不被埋没,能够帮助孩子设定目标,指导他不断通过自己努力取得进步就足够了。5 h) B- Z5 V( Q7 m7 `" o/ X" q, \
never attend a sleepover? never have a playdate? never be in a school play? never complain about not being in a school play?

- c! }' _5 N- c) O! fNO WAY!+ \! X$ S/ P; k; g) K
我实在想不出,这样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以后如何跟别人打交道?- z2 m1 z, O. G* i5 ?/ X. H0 i
: R1 u1 q" Z$ t& e7 c2 \8 D

作者: 宋西湖    时间: 2011-1-27 01:37
说关颖珊妈妈曾在电视直播指责关颖珊?挺赫人滴
2 f1 o$ h0 ?- f" h我只会对我孩子说,孩咋,开心就好。顺带考个第一也行
作者: 鼎革    时间: 2011-1-27 02:32
这种教育方式真不好。+ G, L& n( H* W9 X: t
她好像是很喜欢别人夸她会教育孩子,才把孩子逼成这样。
; c0 i9 f1 H5 Y, g4 r很自私的表现。
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时间: 2011-1-27 03:12
若干天前,我加拿大朋友转发了此文给我,我当时看到那个Never allowed to do list就停下来给她写回信,我说不行,咱这妈妈不是中国来的……
- y  {8 J& Z  n! x1 B
* i3 B# ^2 ^% J7 u) l/ e不过,后来她说,其实这片文字还是有点道理的,我就继续看下去。自然是有道理的地方。不过看她对付小女儿那段得意洋洋的样子,我又愤而回信了,这,这,她做她的精英,我做我的叶子罢………………
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时间: 2011-1-27 03:21
回复 landlord 的帖子8 p6 e" g( {6 m1 Z

" H6 D2 b- @  e对了,你转发以后,你家领导看了是怎么说滴?
作者: 李禾平    时间: 2011-1-27 06:22
回复 到处停留的叶子 的帖子1 Z8 k+ ?" y9 a2 X

: g7 E9 X9 H; r( o对你的点评无法回复啊。# H. z2 E. e" _! a  F! k

3 ?! U+ p* ]4 a4 q- S  U/ w. R; a俺家丫头7岁了,开始会耍花招了。
作者: landlord    时间: 2011-1-27 09:12
回复 到处停留的叶子 的帖子
3 I8 b- w) s1 |8 Q. B/ V+ E& M& p/ f3 S; E- {
地主婆和我观点相同。虎妈太极端,但某些做法和观点确有可取之处。
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时间: 2011-1-27 09:57
本帖最后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于 2011-1-27 10:04 编辑
' b1 ^9 }- ?2 i$ r
. N7 g0 D. S# u8 n8 d回复 landlord 的帖子
$ [# U, q3 X" e5 R' u, l1 N! }: E1 t; |, O/ E+ ?$ Y
我猜我们都同意对孩子说: nothing is fun until you good at it
) @% p+ K4 |( R: h- B( J' @/ g& B- n0 Z
但是实际上,这点也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我认为,Good at it仅仅是make things fun的一种。但这是最有效,家长最喜欢见到的一种,所以我们中国家长们要偷偷的把这个秘密藏起来,因为如果大家都知道了,竞争就更加激烈了,想想看,所谓Good at it,也是经过比较才会出来的呀……2 O9 V% ]2 N' h! A& N

作者: 蓦然回首    时间: 2011-1-29 10:01
极度反感虎妈的做法。最重要的是孩子的人格和情商是完整的。虎妈的做法很可能造成孩子的性格扭曲。出人头地就那么重要么?我还是觉得快乐健康的童年最重要
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时间: 2011-3-5 23:05
挖掘这个老帖子出来的目的是提醒大家,以前我们闲聊的主题还是蛮高尚的…………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1-3-7 12:36
回复 蓦然回首 的帖子
. X& H5 \! c- V# R$ S: H; w! D4 ~# ]. O: E& |2 D8 [  u) ~6 U
虎妈的书里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滴。不能只看一个not allowed list。
作者: 宋西湖    时间: 2011-3-7 15:31
其实,从我自己角度出发,我多么希望有个虎妈。。我妈对我的教育算是西方式的,给了最大限度的自由,不想上学就帮写假条那种,讲道理讲的很多。小的时候我曾经要求她能不能多布置点作业呢,她都拒绝的。我想有个虎妈。    或许这叫不满足~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1-3-7 23:29
回复 宋西湖 的帖子
, _& \. i4 O9 |" o+ p& a; l, T0 F- L. ^2 e# z( s8 P
我的基本观点和虎妈类似。放手是要逐步的。对于小孩子狠狠努把力就能够够到的东西,大人也要狠狠要求,严格地推一把。在家撞墙总比出去撞个鼻青脸肿好。小孩子的韧性,专注等品格培养只能靠家里。学校能做得极有限。
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时间: 2011-3-8 07:32
回复 冰蚁 的帖子
& A* R: [% o  o" }- d' s3 k9 X* h$ j6 V* ~; A8 T* [
做虎妈的难度在于,不是每一个妈妈都这么自信这么肯定自己的方法以及自己为孩子选的道路是正确的。
( ]1 q" M6 h: X- s, C! T所以,推广虎妈的做法第一步,就是每个妈妈必须具备虎妈的眼光和水准,否则很容易弄巧成拙,孩子既不快乐,也不成功。
. h( A7 m- L( H  ?  e不过我去看了看虎妈的经历,发现推广的难度还是很高的,哈哈。# L4 g6 w7 r+ H& }, E
6 h2 I; W. b; l: G
我们就稍稍平衡一下,对孩子是要严格有底线,不过推的力量可能就控制的小一点,给孩子自己的空间大一点。
作者: 宋西湖    时间: 2011-3-8 17:33
回复 到处停留的叶子 的帖子
8 V/ X. F" Z7 K+ v/ `9 R: w6 q8 ]0 `3 z
是要先培训后上岗呢。虎妈这样的眼光和水准,也导致孩子摔杯子砸东西抗议啦,觉得家庭没有温暖。。或许适当的压一压是可以的。我觉得这里虎妈的眼光和水准,推广到一般家庭,就是意识,需要懂点教育,这个不难的。看过一个报道,那位母亲是个残疾人,但是她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把孩子叼出去接触空气和自然,用芦柴棒教算术。。吃完饭全家不许看电视,围在一起读书。。
作者: Dracula    时间: 2011-5-31 14:37
回复 landlord 的帖子
8 t3 ~  d2 N3 N" |
3 n! c3 B# j& y! E: v1 d3 Q( g我读过一个评论,提到虎妈本人不会乐器,为什么要那么逼孩子学乐器呢?那篇文章作者的猜测是虎妈的婆婆是犹太人,受过很好的教育,在音乐上尤其有很高的造诣,有可能瞧不起媳妇,至少虎妈有很大的自卑感,因此逼着孩子学琴。类似的,虎妈不会说中文,家里却要请中国女佣教孩子说中文。
8 f6 k0 c2 l/ ~  D! e; N0 K- z2 |0 }- x0 f/ @  [/ K
虎妈那本书肯定有夸大,她在华尔街时报上的那篇文章更是故意激起争议,推销买书。从结果看也很成功。因此我们没有必要那么认真,认为书里写得就是全部事实。
作者: 道孙吴    时间: 2011-6-2 07:12
回复 雪个 的帖子* {7 O- h4 q- v  I6 t

3 H$ l/ q9 _0 H第一个哭的是15岁上某名校的某人吧
, E. }$ P1 c+ P; |3 U; u
作者: 万里风中虎    时间: 2011-6-2 15:20
回复 landlord 的帖子
# M, S" @' f5 L( ^" Z! d4 V4 M0 d4 I+ ]7 ~/ A
地主能否详细讲讲PISA,然后贴一份到原创教育版?
作者: 独步    时间: 2011-6-7 04:32
当初在学校做TA的时候, 班里有个华裔学生, straight A, dean's list four years in a row, double major. 确实不错。期末考试她发现了老师考题里的一个错误, 全班就她一个人看出来了。 毕业后去了IBM。刚好我也毕业, 临别的宴会上见到她, 谈到她的工作, 成绩。本想表扬她一下, 说整个engineering school,大家都知道Amy很杰出, 她父母应该很以她为荣。 结果她听了特伤心, 说妈妈非常不能接受她毕业后去工作而不是到Harvard读博士: 我妈说我没出息,就像在中国you never made it to Tsinghua!  
1 @  C0 K; q- v0 m/ \' W
0 C- q' E1 e( ~5 U3 D! F中国的父母喜欢把教育的标准量化, 考了多少分, 去了那个学校, 有没有得炸药奖, 等等等等。。。 甚至被名校录取还不算, 还得排被多少名校录取, 好像被七个名校录取就比被六个的强!  
! D5 f6 G* G. o7 w, S4 u5 K! R  ^  F9 J
Amy是个好学生。她没去harvard仅仅是因为考虑到家庭的经济情况。想着工作一段时间后在决定未来的道路。所以,她也是个好女儿。 Amy的妈妈应该很欣慰。 但我相信, 很多的中国父母都会象她那样想的。 - a/ g8 r* c) G2 ?4 P/ c: c

. f1 O2 x% |, o& H9 }
作者: 小淘    时间: 2011-6-18 19:52
回复 鼎革 的帖子, x+ v% `2 ^$ ?
万里风中虎  那你昨天咋打我们家阿宝嘞?  发表于 2011-6-2 15:21

, b3 y3 Z3 B/ K; D' T+ E原来 玩笑虎先生昵称阿宝。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