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学写鸡汤文] 伟大的日全食 [打印本页]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7-8-31 11:56
标题: [学写鸡汤文] 伟大的日全食
本帖最后由 七月群山 于 2017-9-4 04:45 编辑

1914年8月21日。克里米亚。日全食。

这注定是伟大的历史时刻。为了这一刻,29岁的佛伦德利克可以不顾一切。

从柏林到克里米亚,是一段艰难而昂贵的旅程,尤其对艾尔文·芬利·佛伦德利克,这个柏林天文台的初级研究员来说,仅凭一己之力,根本办不到——首先,他“没有一颗足够健康的心脏”,不然他早已成为斯德汀船台的工程师,而不是研究天文学的数学家;其次,也是更要命的,他没钱。

那时的德国(好像叫普鲁士什么的,不管了),蒸蒸日上日新月异蓬勃昂扬人才济济金银满仓。只不过,佛伦德利克实在是个小人物,那些好事跟他没关系。的确,他是哥廷根大学博士毕业,他的导师是著名的天文和物理学家施瓦西Karl Schwarzschild,和,更著名的数学家克莱因Felix Klein。。。那又怎样?在柏林天文台主任赫曼·斯托罗夫Hermann Struve眼里,你就是个小毛孩子,你连参加高级别国际学术会议——比如国际太阳研讨会——的资格都没有!

佛伦德利克已经在柏林天文台干了4年,他很了解这些年龄大他一倍的前辈名宿们。他因为更愿意接触新理论新技术,与他们有些格格不入。

进入组织的第二年,佛伦德利克就开始关注爱因斯坦的前卫理论。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基于爱因斯坦的建议),他对水星轨道进行精确观测,并于1913年发表了一篇相当颠覆性的论文。那一次,他没把组织的反对当回事;所以这一次,当他赴克里米亚观测日全食的项目申请被组织明确否决时,他感到惋惜而不是意外。

佛伦德利克同时也向多个国际天文组织寻求资助,然而并没有卵用。比较典型的是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答复:我们认为在现实条件下并没有可靠的技术支持以保证阁下此次的极高精度观测有最基本的成功几率。。。

英国人说的“技术支持”,有一层意思指的是,当时并不成熟的天文摄影技术。此前佛伦德利克接触过天文摄影,并以技术上的失败告终。这种失败在佛伦德利克看来,和斯托罗夫的“no”一样,没什么了不起的。他虚心向美国天文学家、天文摄影先驱威廉姆·华莱士·坎波William Wallace Campbell求教,得到了后者在技术上和材料上的大力支持——坎波的阿根廷同事佩里因Charles Dillon Perrine有一套顶级的器材,也是坎波做的,可以先期运至柏林,然后由佛伦德利克携行至克里米亚,在那里与阿根廷天文学家汇合,共同观测日全食。当然了,作为交换条件,坎波在论文发表等很多细节上,与佛伦德利克有一番讨价还价。

等等,钱还没着落呢!

爱因斯坦知道此行很重要,他告诉佛伦德利克,他“银行存款有两千马克”。——知道吗,先生,您的好意与您的发型一样可笑。在柏林,佛伦德利克不断的钻头觅缝,最终,在化学家费歇尔Hermann Emil Fischer(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保荐下,得到工业巨头古斯塔夫·克鲁伯的鼎力资助。化学家和天文学家有什么交集?交待一下,艾尔文·芬利·佛伦德利克有个亲哥哥,Herbert Max Finlay Freundlich,是化学家。

器材有了,经费有了,还有。。。?

还有凯特。

凯特是一个诚实美丽的犹太姑娘,嫁给他快一年了。

前一年的八月份,他们去瑞士阿尔卑斯山度蜜月,艾尔文跟凯特说,火车经停苏黎世的时候,他要跟一个叫爱因斯坦的笔友见个面。实际情况远不止“见个面”这么简单:爱因斯坦用令人无法拒绝的热情,把他们小两口直接从火车站拉到自己的学术讲座上。在那里,爱因斯坦讲解了一番自己的广义相对论后,郑重告诉听众:即将验证此理论的天文学家就在现场,“尊敬的佛伦德利克先生”,爱因斯坦的手势仿佛历史的聚光灯,指在这个年轻人身上,“我们向你致敬!”在热烈掌声中,艾尔文起身答礼。。。然后他们共进午餐。。。然后发现爱因斯坦没带钱包。。。然后是乡间散步。。。

“男人们一直都在谈论光线拐弯的事”,可怜的凯特一句话也插不上,“我只好独享美妙的瑞士风景”。

凯特当然知道,艾尔文是科学界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或早或晚。所以,当他向她描述克里米亚旅行计划时,“会是一次有趣的科技夏令营,可惜不能带你去”,她觉得他有点傻呼呼的。克里米亚的费奥多西亚?听名字就不是什么好地方。但她知道,他是去干一件大事。她不会哭哭啼啼死缠不放的,她决定以明媚的笑容与他告别。她不知道,悔恨到来的会有多快。

1914年7月19日,29岁的柏林天文台初级研究员艾尔文·芬利·佛伦德利克,告别爱妻,背负沉重而昂贵天文器材,以及同样或者说更为沉重而昂贵的、来自爱因斯坦的托付与期待,伙同助手walther zurheilen,以及蔡斯厂的一名技术员,踏上了前往克里米亚的征程。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观测和拍摄将于8月21日发生的日全食,以证明或者证伪爱因斯坦的一套尚未正式发表的理论——广义相对论。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4年8月21日,克里米亚,日全食。

佛伦德利克在敖德萨战俘营里发誓:如果能再见到凯特,就和她永远在一起。凯特在遥远的柏林也是如此。几个月后他们团聚了,此生不再分离。







作者: 大脚丫    时间: 2017-9-2 15:28
这段故事的主角应该在那个最近的电视剧《天才》里出现了,不过没有你这段描述这么细致,毕竟那个剧爱因斯坦才是主角。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7-9-3 05:16
大脚丫 发表于 2017-9-2 15:28
这段故事的主角应该在那个最近的电视剧《天才》里出现了,不过没有你这段描述这么细致,毕竟那个剧爱因斯坦 ...

直接写爱因斯坦太low了,怎么也得是David Hilbert,这个才上档次。
作者: 关中农民    时间: 2017-9-3 08:18
介个不是鸡汤,是浓浓知识的牛肉汤啊。鸡汤一般都是空洞滴发感慨。
比如:春花秋月空对酒,故乡还有一头牛
作者: loy_20002000    时间: 2017-9-3 14:53
关中农民 发表于 2017-9-3 08:18
介个不是鸡汤,是浓浓知识的牛肉汤啊。鸡汤一般都是空洞滴发感慨。
比如:春花秋月空 ...

楼主是骗点击量的。

鸡汤文一般是这样的,转自知乎。

作者:丁勾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246565/answer/1764195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知乎终于开始关注心灵鸡汤了,这是一个...好现象...

先举一个例子:一个人去见重要客户,路上遇到一位老先生车坏了,他就停下来为老先生修车,结果迟到。没想到老先生就是重要客户,于是生意谈成。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心灵鸡汤段子:结构上的欲扬先抑;情节上的先苦后甜;逻辑上的以偏概全;宣扬了“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隐含了“因果报应”的世界观。这个段子实乃心灵鸡汤集大成者。任何一个心灵鸡汤段子都可以取其中一两个特点。有的心灵鸡汤会直接把美好的结果呈现给你,这个说教目的太明显,实在图样图森破。高级点的心灵鸡汤讲究点到即止,回味无穷。据我观察,高考材料作文就有这种倾向。

通过我(被迫)阅读心灵鸡汤的经历,心灵鸡汤具有以下几大特点(归纳不全):

1、宣扬美好品德或积极向上的三观。高考作文也是心灵鸡汤高发地,因为很多材料作文搞不好就变成“根据心灵鸡汤论证美好品德/积极三观的必要性”。比如06年广东卷: 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渐渐地,脑袋、肩膀都露出来了,雕出了一个美丽的天使。一个小女孩看到了,问: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雕刻家说: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用心在雕刻。

05年全国卷: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同学们,你们感受到其中满满的正能量了吗?

2、以偏概全。典型就是“人生必去的几大景点”、“人生必做的几件事情”、“人生必看的几部电影”、“女孩碰到这样的男孩就嫁了吧”。好像如果你不做这几件事你的人生就不完整了,或者,如果你不成为这样的男人/女人,你就得孤独一生了。发现其中逻辑的谬误了吗?同样的,很多图样图森破的心灵鸡汤段子宣扬“因为他这么做了,所以他得到美好结果”,但是你也知道,这些美好结果不一定实现。别人的成功不可复制(说了这么多这句才是关键),表心存幻想了同学。

3、立场问题。典型例子就是《致加西亚的信》这一大碗鸡汤。如果你通读全文,你会发现这本书是站在指挥官的立场上写的,他当然希望士兵能够不顾死活完成任务。也因此,《致加西亚的信》挺适合给新员工洗脑的...顺便一提,很多宣扬“坚持”、“奋斗”的心灵鸡汤都很适合给新员工洗脑...综上。碰到朋友在Q群/微信上给你发心灵鸡汤段子,我会直接说:“整天复制粘贴这些你不累吗?”或者用知友的招数:“来!干了这碗心灵鸡汤!”珍爱生活,远离鸡汤...
作者: 关中农民    时间: 2017-9-3 23:54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7-9-3 14:53
楼主是骗点击量的。

鸡汤文一般是这样的,转自知乎。

总结比较到位啊,赫然发现有时候咱自觉不自觉也就做了鸡汤大厨啊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