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拂晓枪声——南昌起义中的战斗 [打印本页]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8-29 08:06
标题: 拂晓枪声——南昌起义中的战斗
本帖最后由 忘情 于 2017-8-29 09:10 编辑 7 y3 Q2 K& H- e0 Y$ r( t; H
! v& Y1 s5 }" D. e, r
            
: R0 ?! p: e3 B2 G本文刊载在《坦克装甲车辆》2017年7月(下)上,以下是正文:
! R3 l$ b8 i0 S0 y* y/ i
" R5 f! c) f2 x0 k/ d; X  A1927年8月1日凌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江西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枪。关于起义的决策过程,相关著述如汗牛充栋,人们早已耳熟能详。相形之下,起义的战斗过程,就显得着墨不多,且多有矛盾冲突之处。实际上,起义过程总体来说还算顺利,但也不乏波折。1 e$ ^, h+ u8 l7 a& y

0 ~2 C( [5 W3 ^- a) |- F( h# |0 P
7 t, W' I( t& c% L$ X0 A  E4 S: H5 Q八一起义浮雕
& s% Q7 h- W& _4 t! y
% K* B& C. c! s' W
7 P7 \5 ~$ I1 e5 G9 ~大革命时期的周恩来
1 G( w, \; W0 x  \) Q, g1 E  B
) j1 S4 \$ o$ u3 B9 w. `% T
8 F8 U7 l4 h& O, f: f领导南昌起义的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成员——彭湃。& @$ ~* Q+ j9 A/ Q6 ^

8 z1 q5 ~- ^3 V8 ]/ O * ~6 U; Y9 M' C$ `1 W& W  T
领导南昌起义的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成员——恽代英。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8-29 08:07
本帖最后由 忘情 于 2017-8-29 08:09 编辑 1 J0 v; t1 N3 |5 ^; `1 D& w2 A; i4 {

2 A4 V1 R( P$ M; `% b5 G ( ]+ d0 A# k8 [4 }4 S0 k

1 |- ?* B0 ~' ^% N' R. K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a, O% I$ d" C" B2 Q' j
: [* I  H0 u8 @
作战计划( h, E4 i( S) t

0 q/ q5 h) M6 r5 s7 m( \& P- j1927年7月底,驻南昌的国民党军,是忠于武汉“汪记”国民政府的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兼任江西省政府主席。该方面军下辖第3、第6、第9军。其中,第3军、第9军主力部署在吉安、万安、临川一带,防范忠于南京“蒋记”国民政府的广东李济琛部。第6军程潜部奉命从两湖向江西开进。南昌起义时,第6军仅有第19师第57团尾随叶挺、贺龙部进驻南昌。
: _! `1 ~( }( G. I% X7 x- [& |* t$ J' v; H3 u; d! _# \7 `
南昌起义前,南昌城内的国民党军部队计有:王均第3军第8师第23、24团;程潜第6军第19师第57团;金汉鼎第9军第27师第79、80团;第五方面军警卫团;第3军警卫团的2个营,共计7个团番号,约6000余兵力。其中,第23团驻扎在东湖之滨的贡院内,第24团驻扎在永和门外的新营房,第57团驻扎在天主教堂和匡庐中学内,第79、80团驻扎在顺化门外大校场老营房,第五方面军警卫团驻扎在章江路口藩台衙门内,第3军警卫团2个营驻扎在民德路的江西省政府内。
3 k' H, E- E, O* |! b& h# |* J' r  V0 p- p: i. |
和偌大的南昌城比起来,第五方面军部队部署得相当分散,而且既互不统属,又恰好处于“群龙无首”的境地: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和第9军军长金汉鼎正在庐山上开会,准备在军队中“清共”;第3军军长王均远在吉安一带巡视,第6军军长程潜尚在率部向南昌集结的途中。南昌城中,甚至没有第五方面军的师级军官。对于准备武装起义的共产党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大大提高了成功把握。
- |) b! s3 v) _( a4 g' a; g9 o4 r8 T# a/ w8 G

% z+ c+ \9 K2 r( Z3 g5 x设在心远中学里的叶挺指挥部旧址
! R7 `9 q6 m+ M, J1 p
5 ]( R4 v; Q' h* R叶挺、贺龙率部到达南昌后,叶挺将第24师师部设在东湖畔的心远中学里,贺龙将第20军军部设在宏道中学内。下属的各部队以团为单位,有意识地分散驻扎在南昌城内外各处,紧挨着将要解决的敌军,有的甚至和敌军共用一个营地。至于蔡廷锴委托叶挺帮忙代管的第10师,叶挺将其安置在南昌东南郊。
' v& [; D. F7 i8 |' Y
  W/ M* z( N3 h* \% z
) o9 L4 G5 t2 T% `/ S$ s当年的江西大饭店,现在是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B% D& h  S3 H) B0 P

% Y2 j  ^( L6 {8 T& h( d于8月1日4时举行起义的决策,是由中共“前敌委员会”经过充分讨论后,于7月31日作出的决策。不过,起义的相关动员和“吹风”,头一天便已经在第20军、第24师中秘密展开了。
' d- }1 X* o' Z" h
, q1 G  N7 a' s4 L4 d7月30日下午,贺龙在军部召开团长以上干部会议,宣布自己坚定不移地跟着共产党走,并把不可靠军官撤换成共产党员。会后,起义的决定开始在第20军中层层下达。几乎与此同时,叶挺在心远中学召开第24师营长以上干部会议,作起义动员。师参谋长徐光英在会上作作战计划报告。鉴于援敌有可能在1、2天后抵昌,因此要求各部队立即着手准备,并详细侦察地形和敌情,力争一晚上全歼守敌,争取主动。
3 W3 l  g4 _4 o1 v2 ]$ J0 W+ [2 H+ H- \' A
$ C" n, Q1 ?3 Q7月31日,周恩来、叶挺在心远中学内,召开第10师部分团级干部会议。会上,周、叶二人晓以大义,动员第10师参加起义。30团团长范荩等共产党员军官带头响应,其他军官也表示同意。至此,参加起义的野战部队增至13个团,17500人(第20军7个团共7500人,第24师3个团5500人,第10师3个团4500人)。/ m  y4 t5 O' `! O+ k3 e7 Q
# c4 j. U7 c( u% T. s
起义的作战计划,是由叶挺起草的,本着就近解决敌军的原则,他给各部队分配的作战任务如下:$ H2 n: Y% {2 s0 E
9 F+ m8 b4 e8 }& F; ]+ k* Y- T* f
1、驻扎在西大街、民德路一带的中华旅社和旋宫饭馆里的第20军第1师第1、第2团,首先负责歼灭第五方面军警卫团,而后消灭第3团警卫团的2个营;
+ |3 z7 s1 C) @* i2 p& N
* }6 ~+ ^9 B5 b- T: m( P2、第20军教导团、第2师第6团,合力歼灭第9军第27师第79团。得手后会同第10师第30团,消灭第9军第27师第80团。1 }) r2 o7 `; H$ G8 `2 ]7 r7 Y  R

7 s: r+ P) x+ `9 ^3、驻扎在牛行车站附近的第20军第2师第4团,负责消灭歼灭牛行车站里的第3军巡防队及税务所,并封锁赣江水道,阻止城内敌军西逃。
. Y! l, A8 g* [
1 X% u1 t3 x% B3、驻扎在贡院北部,民德路东段的新建小学内的第24师第72团1营、2营,负责歼灭第3军第8师第23团;
1 k% O) x; l2 |8 a0 R4 l' _3 _
# J, |$ }# S$ A% g: w4 E: O, g4、第24师第72团第3营,会同广东北江农军,负责歼灭第3军第8师第24团。- H, r! e- `5 g% W( H) c. U
  B3 I1 m; O: F; o9 h2 y- a( f/ R
5、驻扎在江西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匡庐中学及松柏巷的第24师71团,负责歼灭第6军第19师第57团。
' E2 j- i3 w# m1 _5 M* X" W. n1 O) u! q0 U5 m" x9 I
6、驻法政学堂的第24师第71团1个连,首先消灭王均私宅警卫队,然后占领南昌卫戍司令部。' Z: s7 L8 [5 X: `! Z2 D
) P  }0 i: z+ K/ }% S
7、其余部队负责对驻地周围警戒,并充当预备队。
4 i) X4 ?0 t! g& `
# Y0 f5 k6 e' W从作战计划来看,起义军预定参战兵力为8个团。从参战兵力来说,贺龙部占5个团,确系主力。但从作战任务强度来说,叶挺的第24师才是起义军的核心战斗力所在。  Q4 k: k' M7 g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8-29 08:08
本帖最后由 忘情 于 2017-8-29 09:38 编辑
  r1 L' g! T* B9 A3 ?* w! Z& K6 C# O+ A5 E. B" y* V& u) |2 H
( L3 F! h1 J0 p: g( h! Q% _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内的起义领导人铜像。
3 j: N( X; J( b  v
! P' R6 O: ^+ \( N% R战前侦察
9 m" T, b# F5 V7 o, c  ]8 `5 @0 J" ]* m: o& B
作战命令下达后,起义军各部均在紧锣密鼓地作各项准备工作。
. f: B2 {0 O& U0 h( t: T9 W' P7 G, ]# w
7月31日一早,第24师第72团第3营营长袁也烈利用关系,化装到所部即将进攻的目标——新营房“会朋友”,仔细调查敌营的地形,道路,敌军人数和装备等情况。他发现这里的敌人是第3军第24团1个团部、1个营部、7个步兵连和1个重机枪连。兵力两倍于已,便在拟定了一个出奇制胜的作战方案。他报经团部批准后,即秘密召开党小组会,讨论执行计划的办法,并对保证战斗的突然性和秘密性,作了周密具体的安排。/ X; l: ]/ m7 k( A/ \: \% X/ w' _
% d6 ]; @2 \9 O# R$ \( O
当天上午,第24师第71团第3营营长黄序周利用敌第6军第57团刚进城,驻地较混乱之机,化装成伙夫三次进敌营区,给敌人挑水,与敌军士兵搭话,将对方兵力、装备、警戒哨,团营部位置等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回来后他绘制了一份敌军位置图,交给团长作决策参考。
6 B7 I' I+ \& x, a3 }) e: F  i( e6 [! q; e+ G7 w9 J2 Z# Q7 `7 f
7月31日下午,第20军教导团团长候镜如、团参谋长周邦采带领下属军官,前往第79团营房拜访敌团长朱胡子,借机侦察敌情和熟悉地形。朱胡子在候镜如等人的一番恭维下,毫无戒备地将该团装备、武器、兵力、营连驻地,配置等情况一一作了介绍,接着又带客人四处参观。敌营房与教导团营房只隔一道矮墙,两个营房大门都是向西面大校场开。东面是小河,南面是菜地和民房,北面是第20军第6团营房。经过这次拜访,候镜如等人对于敌军各部位置,哪里有警戒线都了如指掌。
, a/ f" [2 r; b$ s
' j4 J9 g+ ]7 U % i* P# o! y0 P0 I- j/ Q. `9 T! G
朱德——南昌起义时任第3军军官教导团团长兼南昌市公安局长" N2 [) O4 l3 X* o
  D) y$ O( p* _
傍晚时分,时任第3军军官教导团团长兼南昌市公安局局长的朱德,奉党的命令执行一项特殊任务。他利用自己在滇军中的威望,请第3军第23团团长卢泽明、副团长蒋学文,第24团团长肖胡子及团副到扬家厂“嘉宾楼”餐馆吃饭。饭后请他们到大士院32号妓院内打麻将,致使这部分敌军失去指挥官,有力地配合了起义战斗。
; L$ P3 K3 H1 V& ~  p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8-29 08:10
本帖最后由 忘情 于 2017-8-29 09:13 编辑
+ u/ [$ G. L" q" T+ g* p. I4 z& r- [' i* s- F1 H2 q2 z. t
         提前起义
  \. s: J9 d* m
/ x. \& \3 G" |( O( I0 Y$ l7月31日中午,叶挺在第20军军部亲笔起草了举行起义的正式作战命令,以贺龙代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叶挺代前敌总指挥名义层层下达:
* m! T* g' R% N, G% ^) [; X5 Z& f
3 @  W1 `5 O% C) n' \ “我军为达到解决南昌敌军的目的,决定于明(一)日四时开始向城内外所驻敌军进攻,一举而歼之!”
: F; W0 \) ?- Y, n  t! o                               第二方面军
) Y) C0 ]; r" I4 P0 @6 K                              代总指挥  贺龙
* L6 E  P) o) R; H& N                              代前敌总指挥  叶挺. B% M5 |& d: B9 v

- f9 a7 ]/ V0 }2 ]4 E  w由于敌我双方服装相同,故规定起义军战士的识别标记为白天在脖子上系红领巾,夜间在左臂绑白毛巾,马灯和手电筒的玻璃上贴上红十字,同时约定以第20军军部吹响冲锋号为发动进攻的信号。
) I$ y( D1 H; M2 J2 ]* O3 Z: d' }$ t- J' h! D# h+ a

; g2 q3 ?1 w' r% s- E$ n4 w南昌起义时,起义军用过的红领巾和布挎包
" f8 G0 L$ l6 t2 N4 F( S
4 e, \. D- _% D% c5 I' u不过,一个突发情况打乱了原订计划。31日晚,第20军第1师第1团副营长赵志强得知作战命令和任务后,偷跑到第五方面军总指挥部,向自己在云南讲武党的同窗好友——第五方面军警卫团团长张朝栋告密。此时第20军已经进入对敌警戒状态,负责监视敌军动向的分队发现赵志强擅自脱离队伍,进入敌军指挥部后,遂急报贺龙。贺龙即电告前委书记周恩来。周恩来召集前委委员开紧急会议商讨,当机立断作出提前2小时起义的决定。贺龙、叶挺立即向所部下达提前起义的命令。
6 Y' q# }0 s$ t7 K$ s0 P
8 ?( {3 z, c* i( U/ |: s
1 a, v# v6 ^6 u! w7 B( U4 n贺龙——南昌起义时任总指挥兼第二十军军长。# B. D. y8 r$ ^3 U. S/ K: E) l
- h2 U. X' s/ F0 D, }
传统上,人们都认为8月1日凌晨2时,是南昌起义打响的时刻。但实际上,当天1时40分,战斗就在匡庐中学提前打响了。. p' j' r7 V: o$ e1 }9 c
- `- u  Z  A( J' A2 X8 I; d
驻匡庐中学的,是7月26日才开抵南昌的敌第6军第57团主力,该团另一部驻扎在松柏巷的天主教堂里。奉命解决这部分敌军的第24师71团,以第2营主攻匡庐中学,以第3营2个连主攻天主教堂,另1个连绕到天主教堂后墙,防止敌人翻墙逃跑。1营埋伏在松柏巷一带警戒。9 X: F) G' o( y, S  N$ [( N: O/ z

1 t* j* Y8 w# w7月31日深夜,起义部队的频繁调动,使得敌57团警觉起来。敌人不仅连夜在天主教堂门前筑起了临时工事,而且未等起义部队进攻,驻匡庐中学之敌抢先发难,于8月1日1时40分“鸣枪而出”。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已抵达进攻出发阵地的71团2营毫不犹豫,立即对敌发起冲锋。两军迎头对撞,狭路相逢勇者胜!敌57团当场被击毙50余人,败退至匡庐中学院内顽抗,战斗甚为激烈。* t- o! u( k" K  ]1 S
( x. t4 D2 H  A# [0 ?7 E
驻天主教堂的敌57团一部,闻匡庐中学方向响枪后,也冲出教堂。当队伍行至盐义仓,被埋伏在巷口的71团1营打了个伏击。敌军当场被击倒10余人,不得不边打边退入天主教堂。由于巷道狭窄笔直,无法隐蔽,71团3营亦有20余人伤亡,遂暂撤巷口外,用火力与敌对射。
% D  g0 f1 Q5 p$ H! H2 k
& g, ]" S6 `4 i" e3 u3营营长黄序周从队伍中挑选出20余名精悍官兵,组成冲锋队,在机枪火力掩护下,向天主教堂发起正面进攻。经过死打硬拼,终于迫使敌人放弃临时工事,向院内退缩。担负迂回攻击的1个连也翻过围墙跳进院内。敌人遭前后夹击,便仓皇退据制高点——天主教堂钟楼,企图负隅顽抗。3营战士一面包围钟楼,向敌射击,一面向敌军喊话:“我们是铁军,缴枪不杀!”。敌军闻风丧胆,纷纷举手投降。3营遂占领天主教堂。
; x. E- l: t3 ^) ?- L
" z$ L: ]# K' M, \+ K) u此时,匡庐中学方向仍在激战中。3营战士爬上天主堂主楼大走廊,调转敌军架设在那里的机枪,向匡庐中学之敌猛烈射击,掩护3营主力进攻。此时,团部又派来1个机枪排赶来增援。在71团两面夹击之下,匡庐中学之敌抵挡不住,便准备翻墙逃跑,但遭到埋伏在墙根的起义部队迎头痛击。眼见走投无路,敌第57团官兵只得缴械投降。7 K) k+ _1 l2 _& W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8-29 08:11
本帖最后由 忘情 于 2017-8-29 09:12 编辑
; I9 F8 |0 i4 u, ?% ~" ?1 e- m5 J& K4 j2 F+ V

: b: Y: Z8 d* m) t: c: X+ W朱德的军官教导团旧址
* a4 l0 J9 b  _$ C* m( w; {! u: `
死打硬拼# Y6 I: y5 o7 G! Z! Q! W
" B9 H% h6 n1 D  G0 X
如果说敌57团突然“反客为主”,为起义军制造了麻烦的话,那么得到叛徒告密,已经预有准备的敌第五方面军警卫团,就是块难啃的“骨头”了。这个团驻扎在章江路口藩台衙门内,与第20军军部相距约200米。两军之间有座高达十余米的古老建筑——鼓楼。鼓楼下的洞门是起义军进攻的必经之路。1 n/ y& ~' W/ y
5 l  }3 c8 Y4 D% o0 g0 W; t
8月1日1时45分左右,听闻匡庐中学、天主教堂方向枪声响成一片,第五方面军警卫团团长张朝栋感到情况严重,遂令部下把重机枪架到了藩台衙门内的端表楼上,用猛烈的火力封锁鼓楼洞门。
9 Q2 z+ w4 J3 U2 o2 A; q3 r% I+ `3 i$ L% x; l& o% C
此时,由于战斗提前打响,驻扎在西大街、民德路一带的主攻部队——第20军第1师第1、2团尚在运动过程中,贺龙便临时决定,让军部警卫营营长刘力劳将手枪连调来,用火力封锁敌军大门,严防敌人逃跑。这个连除人手一支驳壳枪外,每人还有一支俗称为“花机关”的德制MP18冲锋枪,近战火力凶猛。刘力劳率这个连冒着枪林弹雨,英勇地冲进鼓楼洞,用冲锋枪火力死死封住藩台衙门的大门。
! A+ v, {1 c  ^$ M5 D
) n+ ^/ y+ j- |; b- u3 E, `2时整,第20军第1师第1、第2团终于赶到,立即替换下手枪连,接手进攻任务。敌警卫团紧闭大门,龟缩在端表楼、街亭、围墙等制高点上,向起义军疯狂射击。第1、第2团进攻受挫。贺龙、刘伯承见状,命令部队强占制高点。战士们奋不顾身从民房屋顶爬上鼓楼,居高临下向敌军猛烈射击。敌警卫团被迫放弃了端表楼、街亭、围墙等制高点,龟缩在坚固的房屋里继续顽抗。
0 U# L* C  A5 X( w
' F  _, }$ ?9 T9 \* t( K 6 j. ~9 s6 y) t2 R' x
刘伯承——南昌起义时任军事参谋团参谋长。
" x2 [; h, t3 y0 R2 R" C( U; x  C- j4 h, U: ]) b
眼见战斗胶着,贺龙、刘伯承一面令第1、第2团继续正面强攻,一面急调20军的预备队——第2师第5团增援。第5团指战员跑步赶来后,由西面棕帽巷迂回到敌军驻地侧背,翻墙跳进藩台衙门院内,与第1、第2团形成前后夹击之势。敌团长张朝栋见大势已去,走投无路,遂率部缴械投降。
; ~& @( r, U7 m8 w7 n
- _7 y* _+ B$ [" k) P( q1 _9 k清理战场时,战士们在俘虏群中查出叛徒赵志强,将其押解到第20军指挥部。贺龙亲自训斥一番后,下令当众枪毙,以儆效尤。; \: C$ w/ T2 i' ~2 m& c
5 Q  ?& N' e* H. A( s" Q/ n
解决了第五方面军警卫团之后,第20军第1、第2团指战员乘胜进攻位于民德路的江西省政府。此处由敌第3军警卫团2个营负责警卫。起义部队冲到江西省政府前,立即展开攻势,以步枪、机枪对敌猛烈射击。敌军慌忙抵抗,激烈的战斗持续近1小时。由于第1、第2团未派出迂回部队,最终这2个营敌军残部从省政府后门冲出,经万宜巷附近拆除城墙之地逃出南昌城,向樟树方向逃窜。
) _/ M  M8 ^2 ~- G/ z. E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8-29 08:12
/ V' B6 ]0 |/ P" ?- Q* l/ v7 z6 N
强攻巧取
% Y6 S+ B" j' `1 [3 @5 {9 C9 o" C% a
0 B& E0 p7 P, ]" X1 d, ]" w8 [2 Y4 M和第五方面军警卫团、第6军第57团相比,其他各部敌军疏于防范。
3 x( n! b) }: s. A5 B) F, @  Y  k# _2 g: P+ Q  n. o9 W- ~
贡院,座落在南昌市内东湖之滨,原是清代科举考试的场所。敌第3军第8师第23团驻扎于此。由于团长、团副赴朱德的宴请未归,该团官兵毫无防范。8月1日凌晨,南昌城各处相继响起枪声时,23团官兵还在睡觉,营门口仅有2个哨兵站岗。; s9 W! M8 G7 {: X+ A0 L, d
4 w; Y' T$ G# S; X' T) _
第24师第72团团长孙树成命令各营按预计计划发起攻击。自己亲率2营冲入贡院。敌23团官兵从梦中惊醒,慌乱中抵挡不住,便向北沿东湖湖边逃窜,迎面遇到第72团预设在水观音亭的机枪火力阻击。见唯一的逃路被截断,敌23团官兵又折向第72团团部方向。6 N# W$ q2 A3 q2 j* O' t

$ P5 K, e* J8 P3 L7 g这个情况,第72团事先并未估计到。此刻守卫团部的,只有第24师教导队中队长、共产党员陈守礼带领的十几个学兵。溃败的敌人分外疯狂,以密集的火力向团部射击,子弹打在团部的石壁上,火星四溅。并无战斗经验的学兵们面对黑压压扑来的敌人,不由自主地往后退。关键时刻,陈守礼大喝一声:“不准退!”,带头挺起身子,举起手中的驳壳枪,向敌群射击着。学兵们见中队长毫无畏惧,便鼓起勇气,隐藏在团部门口的石柱旁开始还击。, G8 i* N; _4 f) E( ?0 m6 J, c4 `( h

! m, D4 t2 f' U5 L. p, M7 m$ o激战中,陈守礼腹部中弹倒了下去。几位学兵将他扶出危险地段进行救护,敌人趁势扑向团部。紧急关头,2营营长李鸣珂带领队伍从左侧翼冲过来,将扑向团部的一股敌人击溃。1营也从右翼包抄过来,敌23团在起义部队夹击下,被迫投降。而身负重伤的陈守礼,最终没能被抢救回来,在战斗结束后停止了呼吸。
$ X2 s. T3 J/ x$ m. f& U) E* Y: U) Y$ }5 W: e0 q
和1营、2营的强攻硬打不同, 3营采用的是奇袭战术。7月31日傍晚,全营指战员提前开晚饭,然后收拾行装,对外宣称要“打野外”。该营大摇大摆地在城里七转八转,转到了永和门外的新营房,这是敌第3军第8师24团驻地。营长袁也烈命令部队就地“休息”,派营部副官去联络敌24团,声称自己的部队奉命刚从外面进城来,找不到宿营地休息,打算借他们营房前面空地露营。此时敌24团主官被朱德羁绊在大士院32号内打麻将,团部值班副官不疑有诈,痛快地同意了候镜如的请求,并告之了当晚的口令。, s. o9 h* `, F# E
0 P! \7 \7 X4 z7 d
6 B. ~, \8 M1 C: `. [7 q+ y
第24师第72团第3营营长袁也烈,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 [& C* r4 i1 B- o* D- F; i, @/ u7 i" t4 Z7 F& G6 Z. _1 ]. A
趁着露营时混乱,72团3营的军官们不仅暗暗察看了地形,甚至有人还到敌军营房里看了看,并与广东北江农军派来的联络员接上了头,双方商定了协同办法。在8月1日凌晨2时前,3营指战员装模作样地露营,但实际上基本都没睡着,甚至连衣服也没脱,绑腿也没解,时刻准备战斗。不过由于伪装得不错,在露营地附近晃来晃去的敌巡逻队未能瞧出破绽。( ^- D- R! r& R0 k8 M

( ~* L1 C$ P" P% D2 S3 q# M+ y 8月1日2时未到,当敌第五方面军指挥部方向枪声骤然响起时,袁也烈一声令下,3营指战员们从地上一跃而起,抓起枪,像潮水般冲进敌军营房。由于双方相距近不过10米,远的才百米。因此敌人从睡梦中惊醒,来不及摸枪就做了俘虏。起义军兵不血刃就解决了敌24团。战斗提前结束后,24团团部的电话响了,是第五方面军总指挥部来的:“24团吗?你们那里情况怎么样?”袁也烈接过电话,诙谐地说:“24师在此换防完毕”。
8 Z) y9 x8 [% k3 I: J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8-29 08:13

8 Y% }. {7 r5 S: n% ]; Y! A   合力歼敌
+ Q3 T* q# ]+ ~5 r8 u1 O, C6 j
' x: p) \6 _0 Q( k敌第9军第79、80团,刚从湖口地区进驻南昌,驻扎在顺化门外大校场老营房。考虑到这两团敌军装备齐全,是第9军的主力团,因此主攻任务交给了下辖4个总队、拥有2000余人的教导团,主要由新兵组成的第6团担任助攻。为此,两个团在31日午后对调了营房。# y, ~! ?% e# i) s

/ t5 W9 [, W8 k, e) T# i# S5 t9 n教导团团长候镜如让战斗力最强的第1总队负责攻击敌营正门,第3总队沿敌营房墙外的护沟运动至敌东南方向,在墙体9处缺口附近隐蔽。待第1总队发起攻击后,干掉敌军哨兵,冲进敌营。第2总队除抽调一部分作预备队外,其余每人拿条长板凳,隐藏在敌我营房之间的那道矮墙下面,待正面与侧后方打响后,即用凳子垫脚,翻过墙去从北边攻入敌营房。4总队是徒手学兵,先在墙内呐喊助威。待主力部队攻入敌营后,跟进收缴敌军武器。9 O1 U4 v3 E2 G  A5 |. h
- l; x+ E2 H+ m6 {7 L( o7 f+ U1 Z
31日晚饭后,敌79、80团士兵在操场上打球,起义部队战士在周围观看,让一切都显得很正常。当熄灯号响起后,教导团和第6团表面上照常就寝,实则暗暗作了战斗动员。8月1日零时刚过,这2个团以分队为单位,开始悄悄起床作准备工作,并逐次向进攻出发地运动。# z, C/ q& R2 A/ Z

) S6 X- p& ]8 c" A7 F2 j教导团驻地的异动,让敌人有所察觉。敌第79团派了个副官来见候镜如,慌慌张张地说:“我们团长要我来问问,你们这边在干什么?要我转告候团长,都是自己人,千万不要误会!”候镜如回答:“哪里,哪里,我们是夜间演习,请不要误会!”说完向自己的副官使个眼色,要他设法拖住这位“来使”。
/ ^: s  Z9 f3 e8 I( b8 r" w4 K  ~0 K, r. s6 R4 C
凌晨1时45分左右,市内传来激烈的枪声。虽然还未到预定的攻击发起时间,但候镜如当机立断,向各总队下达命令:“开始攻击!”: t' r% n0 |  [( @1 i, y

6 o# U( ^9 O7 ?6 C) i' P% y枪声、喊杀声骤然起来。第1总队冲向敌营正门,第3总队从侧后方冲进了敌营院内。第2总队战士们翻越矮墙,潮水般涌进敌人院内。战斗完全按原定计划进行。各总队一齐冲向敌营。一时间,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喊杀声响成一片。敌第79团官兵乱成一团,许多人未及起床便作了俘虏。; p% X' j1 C) w: F* e' v# y' l

8 ~+ j1 G- p9 [' U) U9 v俘虏们一批批押到操场上,缴获的枪支堆积得像座小山。第4总队的徒手战士,兴高采烈地挑选枪支武装自己。有的俘虏要求参加起义军,当即得到团部批准,与部分军官、学兵合编为补充营。
# Z& t8 I. ]9 E3 `2 U3 c$ N8 Z+ r1 w# T" ^- r: n
战斗结束后,教导团又配合第6团和第10师第30团,共同对驻在附近营房的敌第80团展开攻击。在3个团合击下,敌第80团大部被消灭,残部向进贤方向溃逃。+ J  u5 r/ e1 p& ?5 y

5 w# [9 N: b3 b; @- ?
  a, |: x! Z. E- L8 O! ~0 T起义成功后,军民欢庆胜利。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8-29 08:14
本帖最后由 忘情 于 2017-8-29 09:25 编辑
/ a* Q+ [& X; K0 o2 e
) B. `# C' {  \9 v3 { 4 L" n8 r4 T5 _1 ^3 R$ o8 {6 t
1927年8月3日的《民国日报》在头版刊登了南昌起义的中央委员宣言。
& q" y4 K! d7 |! y# u$ R1 v2 m
0 N, ~; |7 p* @+ z; h摧枯拉朽
5 C5 |) p' ?0 Y% R' ^8 ?: E) J6 Z3 C
南昌城中除有7个团番号的敌野战部队,还有几处零星武装。
; G/ p! u) L- a4 f8 Q6 c
8 d9 F( y0 u5 Y# t位于高升巷的张勋公馆,到1927年7月已经成为王均的私宅。宅内驻有1支百余人的警卫队。8月1日凌晨2时,驻在王均私宅斜对门的法政学堂内的第24师第71团1个连向敌发起攻击。由于此前南昌城里枪声已经响成一片,因此敌警卫队已有准备,凭借屋顶、石圈门,惜字炉等障碍物开枪顽抗。起义部队与敌对射一阵后,在机枪火力掩护下,冲出门外,对准王均私宅大门猛烈射击。敌人亦冲出门外,双方展开激烈巷战。由于兵力不占优势,战斗持续数小时后,起义部队才得以全歼敌警卫队,在王均私宅里缴获大批纸币,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3 b  K. P0 e; Q/ ?) o" D8 X) ~- j
( {7 e# D4 f3 @3 z0 U
攻下王均私宅后,这个连趁胜对设在都司前顺直会馆内的南昌卫戍司令部发起进攻。守卫在这里的是敌第3军的1个警卫连。该连的战斗意志远不及警卫队,被起义军凌厉的攻势吓得魂不附体,完全丧失了战斗力,未抵抗便缴械投降。起义部队解除敌武装后,打开监狱,解救出100余名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并缴获敌军库存枪支千余支和大批军用物资。% i1 L, q4 b* l. ]( ^" s
+ J& u8 m8 `% e' c+ W
南昌城北,与城区隔着一条赣江的牛行火车站里,驻有敌第3军1支20余人的巡防队和税务所。第20军第4团第2营第5连驻扎在敌巡防队隔壁,与敌在同一院子里煮饭。双方都很熟。第5连指战员进入营区,敌哨兵从不问口令。8月1日凌晨,南昌城内起义枪声一响,埋伏敌营房墙根下的5连战士一跃而起,向敌人发起了攻击。敌军哨兵见状,慌忙举手投降。院内敌人还没有睡醒,就稀里糊涂地做了俘虏。8 b% Y6 g' x7 y+ Z
. ]' b7 x: e+ X- f& b4 T
当8月1日的第一缕曙光照进南昌城时,城区内外的战斗业已结束。事后统计,起义军共毙伤敌军800余人,俘虏3000余人,缴获各种型号枪支5000余支,子弹70余万发。
6 K( Z* c: _! f0 B" F- c% B. O
) S5 d- P' ~  q南昌起义时朱德用过的手枪
作者: 小土豆    时间: 2017-8-29 08:22
候镜如啊,候镜如,要不是失联,一个大将没得跑。
作者: xiejin77    时间: 2017-8-29 08:39
忘情 发表于 2017-8-29 08:13% ?  ?$ K' P9 e- n* m! b+ W. P
合力歼敌, h' c) y6 b2 ~6 D2 Q) j, Q- j4 N

# d! Y" |( w1 l! p- d. }$ Y; H" y$ `' |3 V4 ~' i8 E) A6 j% p+ K
敌第9军第79、80团,刚从湖口地区进驻南昌,驻扎在顺化门外大校场老营房。考虑到这两团敌军 ...

2 A/ W# Y$ N7 C' y. G: [0 G  D+ l: T
& Q& w( ?$ P: U9 [
1 e/ d, w* l8 K' h% a2 d7 r忘情学长好。! t0 N/ K/ x( p+ U6 N9 L6 u

: z1 ^& A; T' [; n侯镜如也是奇人,黄埔一期,周恩来介绍入党,南昌起义的干将,血拼412受伤。坐牢陪过安子文,
" |6 m* m. o' `& x/ l跟过吉大胆和东陵大盗,抗日打过台儿庄,保卫过大武汉。最关键的还是他在辽沈战役的关键点塔山攻防战中出任总指挥。' Q2 h9 b/ P$ K. z; q$ E
' H- b8 ?8 H0 Y9 n! d
最后做到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享年92岁。
作者: 史晓盼    时间: 2017-8-30 00:08
朱老总,现在的史料一般都认为,他不算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他当时也不是南昌公安局长,当然,这个正规杂志上确实不能登的。。。。。: ~" S2 c; S! c* {7 d+ f, G

, }+ }' P. N# B. B此外,确实朱老总和陈老总带领南昌起义的败军和东哥的井冈山队伍汇合,这个伟大功绩是无可磨灭的。(因为他给早期红军的那些星星之火带来了专业的军事素养。)
作者: 司马梦求    时间: 2017-8-30 00:36
忘情 发表于 2017-8-28 19:129 ~/ t: O6 m% M& x2 l' v
强攻巧取
: d$ M0 `8 @3 m3 v8 c# \
2 l, U7 k% Q/ @& c5 c3 Q, y+ ], x和第五方面军警卫团、第6军第57团相比,其他各部敌军疏于防范。
, h  L/ J, b+ s/ J6 N
袁也烈南昌起义的营长,55年少将有点低配啊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8-30 07:54
司马梦求 发表于 2017-8-30 00:36
% Q: q! U* s4 ^- U  P" U" S% ?. Y袁也烈南昌起义的营长,55年少将有点低配啊
; |; [8 [& a1 h' }/ c. n
袁的问题是,后来在上海被捕,坐了几年牢,据说是承诺放弃信仰,回家种地才被释放。这段历史组织上无明确结论,因此控制使用。所以袁此后一直被边缘化,只给授少将。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8-30 07:58
史晓盼 发表于 2017-8-30 00:08+ l, A- i8 \9 l  O" A
朱老总,现在的史料一般都认为,他不算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他当时也不是南昌公安局长,当然,这个正规杂 ...

9 h. U3 P9 u% v3 r2 k* d朱德确实兼任过南昌市公安局长。只不过在起义时,他已经不兼任了。他在起义时的确是非常边缘化的人物,无他,手下没几个人,没有实力而已。只是大家都敬他是个老同志而已。起义成功后公布的人事任命中,他是第9军副军长,军长韦杵根本就没参加起义,也不在南昌,因此他对第9军负实际责任。不过,这个第9军是个空壳子,只有几个起义的警察和一些军官教育团学员,加起来也不过数百人。朱实际上是光杆司令而已。
作者: 逸云三洲    时间: 2017-8-31 01:15
忘情 发表于 2017-8-30 07:542 j, b7 R- v! X  x- W' }
袁的问题是,后来在上海被捕,坐了几年牢,据说是承诺放弃信仰,回家种地才被释放。这段历史组织上无明确 ...

. j' e8 ~9 P8 J4 Z袁在被捕后,一直不承认是CP,官家强烈怀疑他是,但无确凿证据,判他五年,后来减了一年多,但刑满时国民党党部派员来考查,要他写悔过书,因为他坚持不写,于是下结论袁“始终不承认参加共产党,并无悔过诚意”,不同意放,从监狱转押到反省院,后来其家里花钱保人,院方要他履行反共自首手续,袁以“从来不是CP,谈不到自首”为理由,还是没写,以后七绕八绕,同意他写个回家种地的保证了事。
# U& a* K; Y4 L7 g& W8 g+ x' ^1 B
4 S1 F( F4 d7 P/ L所以不能说他承诺放弃信仰,因为他被关押中一直就没有承认有信仰,
' F7 x9 T( _' x: R4 u$ I( v6 h  V# s( C& o+ F5 V
袁这样情况,却还被留历史尾巴,是以前政策太左的缘故
5 U$ G7 h# D) p0 W' ^* e' n* B# t
旧梦依稀咒逝川,问题三十二年前,大风吹起千尽浪,一凭赤心话当年。袁在被审查时写的。
作者: 茶壶    时间: 2017-8-31 09:20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7-8-31 01:156 w, m3 o# }9 r% M6 P5 P' x# q* @
袁在被捕后,一直不承认是CP,官家强烈怀疑他是,但无确凿证据,判他五年,后来减了一年多,但刑满时国 ...
' v! \# v. k% p: D( r
是以前政策太左的缘故1 ?
7 L% V1 }9 S8 j# W1 x3 T& i8 Z* K, a2 o9 Q1 a
怕是具体经手人政策把握的太左的缘故吧,为什么不参照那六十一人是如何巧妙的同反动派斗争的过程呢?
作者: 逸云三洲    时间: 2017-8-31 10:10
茶壶 发表于 2017-8-31 09:20
% C. ~" [8 v2 Y9 B+ W是以前政策太左的缘故1 ?
1 |% Q2 @4 [+ h6 y
' k; ~2 l0 s$ {, ~怕是具体经手人政策把握的太左的缘故吧,为什么不参照那六十一人是如何巧妙的 ...

7 ]7 H6 \- ~8 N) }/ g六十一事有人发话,只要发话人好好坐着,就是服从组织决定,一旦发话人躺下,就要推翻重来,
0 C  m) R; d1 |( p, M5 x6 \4 Q至于袁,自己决定咋做啦,当然没有上级指示来挡一下
5 @  f9 o( P2 \9 r8 f) V: Q, ~; J- e; T4 E! L' B6 J
以前政策难道不左嘛?当然执行人可以把手再偏一偏,偏过来就与人为善,偏过去就大义凛然,
作者: 南京老萝卜    时间: 2017-8-31 12:58
茶壶 发表于 2017-8-31 09:20  l, E6 V& g7 P
是以前政策太左的缘故1 ?# x0 q7 u/ c/ C2 O: ~1 F" c0 E

* W' V0 y2 y- r1 T怕是具体经手人政策把握的太左的缘故吧,为什么不参照那六十一人是如何巧妙的 ...
: t) S9 Q2 A, D3 K. W2 h* `2 Z
多年前曾在西西河讨论过61人的案子。当年的大佬,我记得有个叫雪里蕻的,以及史晓盼,知道得真是多。
4 M/ {% U- r5 c( H! Q" W, N; e5 ?6 J3 R8 ~
这里有个当时的规矩。只要你写悔过书,等于你公开放弃信仰,共产党就不会承认你是自己人,不带你玩了。同时国民党也不会再追究你从共的事情,你唯一的出路就是回家做个普通人。这里的袁也烈死活不肯写悔过书,就是这个道理。还有个例子是姚文元的父亲姚篷子,写了悔过书,只能回家开个书店度日,等于退出江湖。6 Y- }6 Z( b" {$ l
2 |' E( t% C" Z; Y2 b8 L0 C4 M
刘少奇让61人写悔过书出狱,再继续为革命工作,等于是坏了这个规矩。这个对在监狱里坚持不悔过,最后被枪毙的人,比如瞿秋白,其实是不公平的。再比如和61人同时坐牢的刘格平,知道悔过书的厉害,即便刘少奇托人来要他写他也坚持不写,多坐了好几年监狱。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7-8-31 13:05
南京老萝卜 发表于 2017-8-31 12:58' s- }6 @/ k* Q! c5 k
多年前曾在西西河讨论过61人的案子。当年的大佬,我记得有个叫雪里蕻的,以及史晓盼,知道得真是多。2 n9 R& ?7 Z( e) X

% G/ h& j% j4 a! J这 ...
3 _7 s7 v5 P- J) h3 ]6 C. M8 O& u
就靠着多坐的几年监狱,虽然他的马克思主义一碰上古兰经就失效,连康老都搞不动他。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7-8-31 13:14
本帖最后由 我不是马甲 于 2017-8-31 13:20 编辑 4 ~  `) C4 k( ~4 P
3 O  n: m: M# U# g) t5 P* e
第二十四师的参谋长徐光英,参与了制定起义的行动计划,是正儿八经的领导层成员。
( T: B, H2 X& J6 c. X  i! J( z* E$ z7 H
广州起义他也是参谋长。- f' x* p6 N5 M6 P1 i9 W9 A

! J+ @6 p; f( x+ L左右江他也参加了。他大概是我军历史上参加早期起义最多的人了。
4 G; o: w9 Z: H3 |" \
7 _9 V) x; t' @后来和周士第一起加入了第三党。
, r+ {1 A( P( D/ g" M; }7 K! l8 F* b: _& J
再后来进了军统,是反共救国军或忠义救国军的参谋长。/ r  `6 i# D3 N$ J. x" p

8 m0 B4 I$ v, R9 g+ N戴笠挂之后,他也靠边站了。去了香港,活到1984年。% x4 w/ D3 D" \4 m- y
1 g, r& W% R- O% ]* y/ D! x, f

+ A0 F3 U5 h* e" }8 o  e- c" LPS:再加一点,军统刺杀吉鸿昌的时候,他正要去联络吉鸿昌,那时候他还不是KMT的人,刚走到楼下枪就响了。躲过一劫。
作者: 半瓶摇    时间: 2017-9-1 13:35
忘情 发表于 2017-8-29 08:08
4 d0 M% ^' [: s, ~8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内的起义领导人铜像。  ]5 u5 }1 I5 |9 f, D
* _" @0 Y$ U2 L9 A  Y
战前侦察

1 Y3 q7 Y$ A9 V$ F$ q3 m记得忘情以前说过,选在南昌起义跟铁路有很大关系,但是这篇文章里看不出来铁路起的作用啊。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9-1 14:03
半瓶摇 发表于 2017-9-1 13:35
6 E) Z! ~( ^- U8 Q8 E记得忘情以前说过,选在南昌起义跟铁路有很大关系,但是这篇文章里看不出来铁路起的作用啊。 ...
: b, {* U2 u* W0 E/ o4 o
具体情况写在另一篇文章里了,《南浔铁路与南昌起义》,登在《世界军事》18期上,现在还没到可以挂网的时间。再等个把月吧。
作者: 半瓶摇    时间: 2017-9-1 16:58
忘情 发表于 2017-9-1 14:03
2 e$ g% J( e5 j具体情况写在另一篇文章里了,《南浔铁路与南昌起义》,登在《世界军事》18期上,现在还没到可以挂网的时 ...
9 y. |4 G$ M- f& q$ S) T
好的,好文章不怕等。
作者: qqq1    时间: 2017-9-29 10:47
我觉得吧,那个残酷年代,左都是正常的,不左就要掉头,哪里分得那么清。! B  O: s  f4 F# v
大浪淘沙,身不由己,候和袁其实都是幸运的,比起多年前看的纪录片,那个西路军失散回老家嫁人种田的战斗女队长……
作者: 包子    时间: 2017-9-30 00:39
忘情 发表于 2017-8-29 08:14! ^( v+ b. f. E* W
1927年8月3日的《民国日报》在头版刊登了南昌起义的中央委员宣言。
1 U7 `+ Q$ j* t, p! E3 U* `3 _8 X# e
摧枯拉朽
; ~0 r1 b" a2 c$ Z' A. M1 Q' b
可怜这只枪,在军博被盗了半把。
作者: 包子    时间: 2017-9-30 00:50
南京老萝卜 发表于 2017-8-31 12:58
7 U# X. }" k4 Z! J多年前曾在西西河讨论过61人的案子。当年的大佬,我记得有个叫雪里蕻的,以及史晓盼,知道得真是多。" G, A* C& w- h8 G1 d# V

& R2 X2 D5 m) x7 F这 ...

( H5 M$ f( U" K& c- J* K刘回回的监狱蹲的值,他后来最高不过省级,但工资是3级,比其他的都高。
作者: 雪山雄鹰    时间: 2017-9-30 10:20
小土豆 发表于 2017-8-29 08:22
, S. [& A) t3 h! m候镜如啊,候镜如,要不是失联,一个大将没得跑。
7 r: D+ K5 D" ~
锦西战斗关键时刻放水,成就了东野4纵塔山英雄团。
作者: 雪山雄鹰    时间: 2017-9-30 10:32
茶壶 发表于 2017-8-31 09:20& v# G7 y# H  d' U* n! E' z3 y
是以前政策太左的缘故1 ?
# h' G: i' D0 `7 g! {* L, ~
. m& V4 |$ z; m- b' Y5 M怕是具体经手人政策把握的太左的缘故吧,为什么不参照那六十一人是如何巧妙的 ...
6 N. e- Z0 V0 F, I4 a9 I7 d
我一直认为,被敌抓捕过的人全部要控制使用,这不是左的问题。是中华文明传统。" J2 H5 j9 {# ^; G! m/ u
无论何方。
2 e* C* e2 d" ~9 J7 s& T是有历史背景的。  F; \3 l+ g3 Z$ t4 f, C
当年秦桧也是主战派,和岳飞同为康王殿下的文武心腹。
( F* V1 ^# l) @/ v可自从被俘以后,隐瞒了自己当汉奸历史。假装被正常释放。
6 v9 H' J! f3 T( e  k回朝被高宗重用,却成了所谓主和派。" R2 h7 C, M5 `; \4 v: o, W
把岳飞冤死全推给狗皇帝也是片面的。
1 p( i8 r) j  {4 |- ]$ F. p9 z汉奸秦桧迫害死了岳飞,永远不可翻案。$ E% \" l# W. @3 d# M
从那以后,中华历史的沉重感,就添加了对被敌抓捕过的同志不信任。7 Z' j, X7 y3 s+ M& ]
这都是情有所原的。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