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新蛙足”能否如期远行? [打印本页]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6-2 08:41
标题: “新蛙足”能否如期远行?
         + r& |- B' d2 ]; t, v" F3 Q
本文实名发表在《世界军事》17年第10期上,以下是正文:
' c  d! q  ~. i
; S) y1 p* J2 l* Y
' d3 b3 z, k9 Y, d俄空天军地勤人员维护苏-25. O( @- T" w5 w) S( t

  m3 _, J; \- y) U4 q8 Z3 `( r
  j* c* @5 l4 ^0 \" p* {说起“蛙足”,军迷们一定不陌生。这是北约给苏-25起的绰号。作为世界上最后一款强击机,廉价、皮实的苏-25历经多场局部战争考验,表现不俗。不过,繁华易逝,岁月无情。诞生于冷战高峰的苏-25如今已垂垂老矣。它的冷战对手——A-10攻击机大多已退役封存,尚在现役的也时日无多。, S$ C. s# [- C, k" k
& f0 I# _' V7 M
4 @' T! P) _  \
机场上成排的苏-25- s5 L, R  [/ ~/ X) m$ g9 L  {& q

" j2 S8 S3 v8 _7 l1 ~/ P5 I和A-10相比,苏-25无疑要“幸运”得多。因为俄罗斯严峻的地缘政治格局,俄军急剧萎缩的常规力量,都要求苏-25这位“冷战老兵”发挥余热,甚至还需继续挑大梁。苏-25也由此频频出镜,时不时弄个“大”新闻。最近的两则,一是1月中旬,俄军宣布将本已撤回的12架苏-25 SM重新部署到叙利亚,以填补“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战斗群撤离后留下的力量空白。二是2月中旬,俄方宣称将于8月或9月,向叙利亚派遣4架最新型的苏-25SM3强击机。
/ H  t- j' M! V1 X* J" L1 _# X, p( T+ ^# y) W8 P2 w( N
苏-25SM3到底“新”在哪里?它能否如期奔赴叙利亚战场呢?; W; h: q  o1 M$ }* l9 }" D
( Y* E6 V" ~: \# o& C. ^% [7 m& {9 \
$ i7 z$ t* @3 E3 p  d% x
苏25SM3一飞冲天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6-2 08:43
& M, k/ O- ]! v7 T: z
旧瓶新酒3 T; q( I1 M4 w0 y0 D; }

+ N5 _: ?& P) M1 O% }实际上,苏-25 SM也好,苏-25SM3也罢,都不是新制造的飞机,而是在旧机型大修时,对航电设备进行改良而成。这是因为苏联解体后,生产苏-25的第比利斯飞机制造厂归属了格鲁吉亚。俄格之间恶劣的关系,使得双方合作生产苏-25改进型的可能性为零。考虑到俄空天军内各型苏-25的保有量为199架,尚有不少剩余寿命,有限的军费得花在更为紧要的刀刃上,因此俄罗斯选择了对其进行大修改造这一“多快好省”的捷径。8 d3 H4 d' t  \, ~* I; c0 [
( q2 M" H0 ]1 @9 ~! I  y( d# U

# l6 \' [" D* P: ~地勤人员维护苏-25发动机
9 e) X' P2 E0 R# {. [  _
5 {/ g+ a# a3 m7 |0 I5 c' B负责对苏-25进行大修改造的,是位于库宾卡的第121飞机修理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俄罗斯隔三岔五在各类国际航展上推出苏-25航电升级改造套件。不过一阵喧嚣过后,便往往没了下文。就连俄军自己,也直到2005年,才认可了2002年就推出的苏-25 SM改造方案。
3 N6 K6 n+ d5 \0 ^$ g' g& Z( R+ l# \4 h2 x2 F, s; s' F
) X8 A9 P; \( [9 R0 Z
苏-25SM3的液晶触摸大屏  `' u: _5 a" b4 o# r7 W7 B

/ w0 I1 g7 g; K, m8 j4 a) a! c+ g+ L俄方声称,苏-25SM具备了在各种天气条件下发射高精度武器的能力。机载PrNK-25SM “雪豹”瞄准导航系统可将武器使用的准确性提高近2倍,将导航精度提高9倍。作为S0I-U-25信息显示系统一部分的KAI-1-01瞄准指示装置和MFTSI-0332M多功能彩色液晶显示屏,改善了飞行员工作条件,将作战效率提升了1.5倍。机上还安装有“标枪”雷达、“色粉”型无线电技术侦察站、Vitebsk-25电子对抗套件、СУО-39М型火控系统,并将用以自卫的P-60M红外格斗弹,换为更先进的P-73E红外格斗弹。
6 S5 P; Q$ a3 M" O
' ]) _0 d! h+ k0 S/ g4 g
. f  S7 h8 c7 y2 T1 A& r  z) C苏-25SM3座舱里增加了一款大的液晶触摸屏,还有一个折射平显
; b& g( y2 K# R7 L7 A9 v& ~* n! S/ M) l1 t% V
截至2017年年初,俄空天军内装备苏-25的战斗单位共计5个强击机团和1个独立大队。其中,驻布图尔利诺夫卡的近卫第899强击航空兵团率先装备了苏-25SM。驻切尔尼戈夫的第18强击航空兵团紧随其后,将所装备的苏-25都升级到了苏-25SM的标准。从2014年开始,驻扎在滨海-阿赫塔尔斯克的俄南部军区第4红旗空防集团军第1近卫混成航空师第960强击航空团,有2个大队开始陆续换装经过大修改造的苏-25SM。从2015年9月开始,赴叙利亚参战的俄空天军混成航空兵集团编成内的10架苏25SM和2架苏-25UB,就是由该团派出的。
8 S3 K" }  R  h9 n0 @) B" A5 o+ a3 ^
客观地说,苏-25SM航电设备水平较先前的确有所进步。但在2008年8月8日至24日的俄罗斯与格鲁吉亚战争中,苏-25SM仍然暴露出在低战场能见度的情况下,作战效能低下的严重缺陷。因此战争结束后,俄罗斯又急吼吼地寻求性价比更高的航电升级方案。经过漫长的研发和评估,相关方面提出的苏-25SM3改进套件终于获得了俄空天军的认可。' G/ J0 D  Q5 q3 g' ?

' s- k) I2 C& P) @( F6 i8 z3 t 7 o2 O4 W2 J- p
苏25SM3座舱
- i) e6 _' y3 Y5 L  Z  [' e- o) ^- U; o( O' K( s# a% a" b. _
从直观上看,苏-25SM3最引人瞩目的,是在座舱中增加了一个折射平显和一款液晶触摸屏。这让该机看起来“洋气”了不少。但苏-25SM3改进的核心,却并不是这些,而是新一代SOLT-25光电瞄准系统和“维捷布斯克”无线电电子防护系统。SOLT-25光电瞄准系统由电视摄像机、热成像仪和激光测距机组成,能在各种恶劣气象条件下探测到目标,并进行跟踪,作用距离达8公里,精度达0.5米。系统中的激光测距仪不仅能测定载机到目标的距离,还能照射目标,引导装有激光自导头的导弹和炸弹。“维捷布斯克”无线电电子防护系统由雷达告警接收机、导弹紫外告警系统和强大的干扰系统组成。该系统不仅能干扰敌制导雷达,还能致盲红外制导导弹的引导头。“维捷布斯克”系统此前已经装备了米-8AMTSh、米-8MTV-5运输直升机和卡-52武装直升机。在将其整合到苏-25SM3上时,“维捷布斯克”部分系统被安装在L370-ZS-K25吊舱中,挂在以前挂载R-60红外格斗导弹的挂点上。不过,由于苏-25SM3结构所限,无法在机体上安装能压制多频谱红外导引头的激光投射器。作为补偿,苏-25SM3上加装了一整套各种口径的热诱饵。系统可根据威胁程度,向飞行员推荐最佳热诱饵抛射方案。
: N% k3 b- N. n; x' ^6 z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6-2 08:46

2 d2 X* d% b$ `/ s9 r- b前途未卜9 p! o. Y1 M# N2 X: r& ^
! l( R' }5 j$ d4 S: I1 h1 P
纵观苏-25、苏-25SM、苏-25SM3发展历程,往好里说叫“旧瓶装新酒”,说得直白些,就是“在一件破衣烂衫上继续缝缝补补”。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冷战产物,苏-25航电架构放到今天来说,无异于古董。而航电又是苏俄一贯的弱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工界经历了漫长而又痛苦的严冬,至今没能恢复元气,就更别奢谈“弯道超车”了。# j9 c/ d4 k- h, o+ ]1 Z: C

  b, k- X9 ~+ D5 w
9 M$ m: O4 G" G5 Q地勤人员协助飞行员作出航准备) L( n% H9 C2 b2 O! @/ U$ U
5 q' h, H6 o- e( ]/ H9 L7 P. t
事实上,苏-25SM3在航电方面的所谓进步,不过是在旧有基础上的修修补补而已,根本谈不上脱胎换骨的质变。而就连这种小打小闹的升级,进展得也并不顺利。2015年12月,第121飞机修理厂和俄国防部签署了价值17.5亿卢布合同,将5架苏-25升级为苏25SM3。合同规定,这项工作必须在2016年12月20日前完成。然而时至今日,俄方承认仅有1架苏-25完成了改装,且在系统整合方面还存在问题。最乐观的估计,实际交付俄空天军的时间,最快也在夏季。
$ }" y* y6 ~0 ^1 s% q  I: ]7 @: D3 J3 a. z# e0 h/ L; W
+ e+ L$ I. u0 Z
地勤人员帮飞行员关上舱盖。
7 A# q0 E: r2 C$ N9 i$ n
8 j) Q. b( _( J, v  V" O不过对于苏-25SM3而言,最大的麻烦既不是技术整合,也不是工程进度,而是今年狂降的国防预算。近些年国际油价长期低迷,俄罗斯经济遭受沉重打击,跌跌不休。东乌克兰和叙利亚这两个战场,时至今日仍在吞噬俄罗斯本就算不得多雄厚的国力。因此俄罗斯2017年度的国防预算,从2016年的3.836万亿卢布(604亿美元),降到了2.836万亿卢布(447亿美元),降幅高达27.1%。在这种情况下,东乌克兰和叙利亚战场,作为俄罗斯地缘政治利益所在,该砸的钱还得继续砸,否则前期投入统统得打水漂。而已然成为俄罗斯最后倚靠的战略核力量,该更新还得更新。要是失去了这最后的“看家宝贝”,俄罗斯也就沦落成大号的沙特了。这两个支出大项既然必须确保,那么就只能让海陆空的常规力量作出牺牲了。不过,即使在空天军内部,T-50的完善,苏-35的采购,其优先程度也远高于苏-25SM3。因此第121飞机修理厂能完成2015年签订的合同就算烧高香了,想要再签新改装合同的可能性很低。俄空天军原先宣称的,在2020年前接收45架苏-25SM3的计划,估计也和其他各种激动人心的强军计划一样,最终还是赶不上变化。( I( e" g8 K& B# E( m9 w" j
, m" V7 T$ z) `# Q) D
那么,到8、9月份,完成改装的5架苏-25SM3,会如期飞赴叙利亚战场吗?地缘政治风云变幻,届时是否有派出苏-25SM3的政治需要,谁也不能未卜先知。那么在作战需求上,有让苏-25SM3披挂上阵的必要吗?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看看2015年9月末至2016年3月,苏-25SM在叙利亚战场上的表现。/ \+ x4 X: _# ~
% f+ I; N# `4 A. j. P

9 d& B7 \: C& N& c7 `( J% M9 b/ S航展上的苏-25,翼下满挂各类弹药。# g, x" d7 S5 }6 X( U

2 g3 m2 x4 C* F. N根据俄媒报道,苏-25SM在叙利亚实施作战行动的主要方法,是根据地面部队提供的目标定位,在自动导航轰炸模式下,以固定间隔,单机,双机对于预定地面目标实施连续轰炸。强击机群通常由2-4架苏25SM组成,每架外挂4-6枚100、250千克自由落体航弹或2-4枚500千克自由落体航弹,同时外挂2个PTB-800副油箱。强击机群在3,500至4,100米的“安全”高度,各机间隔100-200米,在敌军阵地上空盘旋。确定目标后,各机以1分钟的间隔,依次进入轰炸航路投弹。
0 t- {$ i6 v, z8 z
- z0 Y& z6 P  f从2015年11月开始,苏-25SM开始执飞侦察-打击任务,即所谓的“自由狩猎”。执行这种任务时,苏-25SM通常外挂4个PTB-80副油箱以及2个S8火箭发射巢,以单机在指定区域上空徘徊2小时,发现地面零星目标后即发射火箭弹予以摧毁。
# ~* N6 G7 [- R7 d+ {) t7 h9 [( o! P8 x6 L# X, @2 @

% R& w% @! g! N苏-25三机编队
' H2 h! Q- X' C! b' ?' {4 \
9 z) H! X; o) ]6 I  p& B2015年9月末至2016年3月,俄空天军在叙执行了9000余次战斗任务,其中有3500次是由10架苏-25SM和2架苏-25UB完成的。平均每架苏-25执行了近300次战斗任务。在最紧张的时候,苏-25SM甚至创造了1天出动10架次的记录,充分展示了该机型的皮实可靠。不过,这种皮实可靠,是苏-25的基本设计要求,是与生俱来的优点,并不是航电升级为苏-25SM后才获得的。苏-25SM在叙利亚战场上使用最多的,仍是老式的自由落体航弹。只有苏-25UB曾发射过为数不多的电视制导弹药。就轰炸效果而言,俄军方宣称的“命中率100%”,怕是评估标准与众不同的结果。而苏-25SM为躲避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手里的便携式地空导弹和小口径高炮的打击,在安全无忧的中空投掷自由落体航弹这一战法,换作早期型的苏-25也一样胜任有余,完全显示不出其改进型航电系统的优越性。在这种情况下,苏-25SM3去不去叙利亚战场,效果都一样。
; d8 u  ^9 X% \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6-2 08:48
# u5 l- a2 B" ?3 Y
廉颇老矣
) [$ O: ~9 r4 v' j( _% {3 N
5 h- l3 s7 o4 P2 i4 L综上所述,苏-25SM3的技术进步,着实不像俄媒宣称的那么大。去不去叙利亚战场参战,也无碍大局。: B# i6 D) a) U4 g
+ Y0 x" \8 g" k  W1 u
历经六年战火叙利亚战场,如今形势极度错综复杂,对阵的各方势力范围犬牙交错,战线模糊,而且还存在军民目标界限不清的问题。作为俄方打击目标的叙利亚各反对势力,其武装力量的现代化程度很低,非但无法组织起像样的诸兵种协同作战,就连稍微复杂点的技术兵器都无法有效运用。在防空力量方面,叙反对派能用的,也只有便携式地空导弹和小口径高炮了。设计初衷是在高烈度全面战争背景下,在敌方强大的防空火力网下拥有强大生存能力的苏-25,被派到叙利亚战场对付比“乌合之众”强不到哪里去的杂色武器,看似牛刀杀鸡,实则非但显不出优势,而且效费比并不高。
  G% z2 d8 }( R3 o+ j& w. }
+ z. {' c9 M) H3 s6 A) u
" Q# B5 r' K; p' S1 {  P& ]" i完成出航准备的苏-25被拖往停机坪。
5 Q8 `9 j: B: |% n0 U; \$ O! W& a% G1 J% u
因为苏-25为获得强大生存能力,在机体装甲方面付出了极大的重量代价。而这些装甲,在叙利亚战场上实施“中空轰炸”时,却成了完全无用的死重,还要为此付出额外油耗。如果省下这些装甲,将载荷用于增加油料和武器挂载,则苏-25活动半径,滞空时间和一次出去可打击目标数量都将有较大增长。更何况苏-25在安全的中空投掷无制导的普通航弹,其精度再高又能高到哪里去?为弥补轰炸精度的不足,苏-25SM使用的航弹口径颇大,所带来的附带损失也必定很大。由此产生的政治后果显然对俄罗斯不利。8 E: b$ N6 T3 s& N

9 H5 t/ G" Z+ r. E其实不仅仅是苏-25,俄方派驻叙利亚的苏-30SM、苏-34、苏24M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翻遍俄罗斯武器库,清一色都是为在中欧战场上与北约决战而研发的,真正适合叙利亚这样低烈度反恐战场的一款也没有。苏-25在其中还算是“矮子里拔高个”,效费比相对最高。9 l* b4 E) ^+ }" b9 H& {
5 Q, @$ X1 K; u6 j8 X3 u: R
- N, V  J6 \/ E0 T/ j; C  h2 H9 e
训练时,苏-25往往挂载小口径非制导航弹。
# Z4 X2 F, j; M5 ]# e# L6 J
6 _) A0 R1 X- Y  f
/ S" W9 v& ^( V# I5 v. k: U俄罗斯如今面临的困境,其他国家早就遇到过了,并积极寻找解决途径。总结近20年来的各种低强度作战的经验,类似美国“蝎子”之类的轻型战场支援机,比各种专业的强击机、战斗轰炸机能很好的满足反恐作战需要。即便是用教练机客串轻型攻击机,效费比也比苏-25要高。
% b. {' }! [6 S* v* X
( g& j/ ]+ J1 ^不过,再怎么轻型、廉价的飞机,终归都是要人驾驶的。只要有人驾驶,维生系统、训练成本等费用一样也不能少。飞行员发生伤亡、被俘的风险依旧存在。因此,最适合反恐战场的,还是采购费相对便宜、皮实可靠、可维护性好、再出动速度快、使用费用低、滞空时间长,可以携带一定数量的精确制导弹药,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的查打一体无人机。在中东反恐战场上,以“翼龙”系统、“彩虹”系列查打一体无人机大行其道,广受欢迎。相关国家不仅大批量引进成品,还豪掷重金引进生产线,并非没有缘由。因为查打一体无人机无需像苏-25那样付出装甲和飞行员维生系统的重量代价,也不怕万一被击落后付出飞行员生命的代价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后果。无论是滞空时间,还是出动强度,都不受飞行员生理极限的影响。机上配备的小型精确制导弹药,打击精度足够,附带损伤还小,用在低烈度战场上再合适不过。0 @( Q) A0 V8 N: @- b
1 @: @  A0 Y3 ]  R7 E
不过,俄罗斯方面对此虽心知肚明,但鉴于自身的经济和军工科研水平,至今仅有一款水平不高的“雄蜂”无人侦察机少量入股。至于研发“高大上”的查打一体无人机,对于时下的俄罗斯来说,无疑于“痴人说梦”。而直接引进外国查打一体无人机成品或生产技术,对于自视甚高的俄罗斯来说,心理上难以接受,经济上也不允许。于是万般无奈之下,俄罗斯只能给老黄瓜反复刷几遍绿漆,让苏-25这位“老廉颇”依旧充当“中流砥柱”了。5 |- p6 E0 p7 |7 I9 J7 l

完成出航准备的苏-25被拖往停机坪。.jpg (449.03 KB, 下载次数: 179)

完成出航准备的苏-25被拖往停机坪。.jpg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7-6-2 09:56
俄罗斯应该认清形势,早日放弃高大上、大而全这些不实际的想法,与中国开展发动机换无人机、苏35换无人机生产线、核潜艇技术换054A护卫舰的交流合作: b4 @2 ^& Z. P! w

# V+ D' S, c0 t" U3 b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7-6-2 10:28
李根 发表于 2017-6-2 09:565 u7 V: |* a! f1 q' [2 P, I9 X
俄罗斯应该认清形势,早日放弃高大上、大而全这些不实际的想法,与中国开展发动机换无人机、苏35换无人机生 ...

  l* l: [3 j; ~+ D' i" C6 f1 g& W5 c+ e4 q5 s还得是总统,高瞻远瞩。
作者: 回车    时间: 2017-6-2 10:31
忘情 发表于 2017-6-2 08:43
* v8 w! M& y* y4 i旧瓶新酒
, M8 `: Z2 v9 Y- |9 X8 z$ g" b% N; G# s/ I2 v
实际上,苏-25 SM也好,苏-25SM3也罢,都不是新制造的飞机,而是在旧机型大修时,对航电设备进 ...

% L7 ~' g! v8 Y: w( a“这是因为苏联解体后,生产苏-25的第比利斯飞机制造厂归属了格鲁吉亚。俄格之间恶劣的关系,使得双方合作生产苏-25改进型的可能性为零。”& u- M2 h4 V! c  Y3 I" T- ~/ [$ z0 u2 K

- Y5 H( e1 j7 [) b  l总感觉俄罗斯衰落的很大原因在于,随着苏联的解体,苏联时期完整的工业体系、军工体系也不复存在。
作者: 江城如画里    时间: 2017-6-2 14:18
回车 发表于 2017-6-2 10:310 `% l9 l$ e5 o& S% Z& o
“这是因为苏联解体后,生产苏-25的第比利斯飞机制造厂归属了格鲁吉亚。俄格之间恶劣的关系,使得双方合 ...
- z1 P, e# J1 A; }0 i6 h
是啊,原来散布在苏联各处的协作厂都被分开了,而且国家之间互相关系也不好。
0 s4 Z+ w' |8 x; G8 R3 h但这个真的对中国是有利的,中国从二毛那里拿到的技术是最多的,原因也是二毛手里不少好东西,但没法变现。
作者: 然后203    时间: 2017-6-3 15:50
李根 发表于 2017-6-2 09:56
& e# h# D6 V+ t' O俄罗斯应该认清形势,早日放弃高大上、大而全这些不实际的想法,与中国开展发动机换无人机、苏35换无人机生 ...
; d1 G- @, x7 x! P1 Y# D) J" d
最现实最可行的是把那几条“现代”再卖回给大毛,过两年把16号舰再卖回去,免得全世界拥有航母国家又少一个。
作者: 然后203    时间: 2017-6-3 16:00
回车 发表于 2017-6-2 10:31
: y, r- F, ]( j' L+ W“这是因为苏联解体后,生产苏-25的第比利斯飞机制造厂归属了格鲁吉亚。俄格之间恶劣的关系,使得双方合 ...
$ A+ `# ?0 f- b7 N: A/ l
就算大毛保有了老毛子完整的军工体系,在1991年后也不可能维持原有的规模和能力,更不可能保持原先对欧美的技术竞争态势。
+ F5 d, g- O+ P" L2 L  f老毛子1991年才崩溃,有很大一部分建立在对东欧国家的掠夺和剥削上面。就俄罗斯地区的经济结构无法独立的支撑2亿人口的经济循环,更别说不断的转型升级了。
/ C% s* T  x9 N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唯一能帮老毛子摆脱这个战略困局的,就是太祖领导的中国有这个可能。而太祖领导下的TG早已把独立自主刻在骨头里……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