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黄世仁的新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7-5-22 08:41
标题: 黄世仁的新问题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7-5-21 22:19 编辑 - p" P( L2 G. J* R
7 g* `" k, R, y$ \2 g9 F3 n9 X
中国曾经是最大的农业国,现在大概算是最大的工业国。但中国也是最大的吃货国,中国人对吃的技艺、经验和热情世界上很少有可以相比的。美国人均农田为1公顷,中国只有0.2公顷。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继续,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越来越美国化,农田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放大,现在中国成了黄世仁,到全世界购买土地和食品有关了公司。Bloomberg有一片专题报道,对中国在世界各地购买土地和争夺食品供应可能会对亚非拉未来新增的20亿人口造成威胁。无疑是新版的中国威胁论,但还是有点看头。$ n$ i( I, N$ r. j! G
% Z' l4 h. I- H  O, {" I( g
https://www.bloomberg.com/graphics/2017-feeding-china/
2 R  @$ I3 \. `- B
% P! ?2 t4 J5 D 2 N+ I( ^' O# m0 Y* R% w0 h1 h8 {$ q. ^
中资正在走向世界,到处购买食品有关的公司,甚至直接购买土地耕种。这张图对加拿大的标准不准确,肯定已经有中国人到Saskatchwan购买土地,而且是大片的,出资大手笔,加拿大农民根本无法竞争,已经引起很大不满。不过中国外购的土地中,尤其是在非洲,并不一定是为中国在生产粮食,更多的是在帮助当地解决粮荒,扩大中国的影响,这一点Bloomberg倒是指出了2 [: l# I. b) l
& `/ U7 V6 {" z5 c4 o0 g* h

, C! ^# Y7 ?$ F3 N与世界平均(绿线)相比,中国的蛋白质生产在持续加速,印度、美国、法国都大体持平,印度近年有所加速,美国有所下降,但还不好说是否是持续趋势,日本确实是持续下降了
( R% J" v1 z& \# I9 g
2 ?& \& s% v: z  X' p- `
) b, `6 q* v6 P) `中国是用强化耕作实现农业增收的,与世界平均(绿线)相比,中国的化肥投入量大大超过平均,而且增长最速;美国基本上紧贴世界平均线在增加,印度略高于世界平均,近年有所降低,有回到世界平均的趋势;巴西略高于世界平均,大趋势相同速度,但增减很不均匀,可能与国内经济困难有关;法国高于世界平均,但在2008年左右迅速降低到世界平均,现在紧贴世界平均线,不知道是环保农业的原因,还是2008年经济危机的原因;英国、日本都大大高于世界平均,但在2008年左右下降,降幅与法国相似,不过还是高于世界平均
3 a1 A, {& l# H) |9 O5 V3 p. i9 {
( k0 s  D( }7 M. {   K1 S- M! H0 k+ E  I
1997-2008年间,6.2%的可耕地在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中损失了,更大的问题在于土地污染,达到122万平方公里灌溉土地中近20%# L$ X) D6 X! s+ g
5 j8 H. I7 u* M1 [7 I+ J
; Z( F: f0 V- ?* Q) F0 K% ?' s
中国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心使得进口食品奇货可居,饮食习惯的改变进一步增加了牛肉进口的要求,过去10年里,牛肉进口增加了190倍!而且增势没有明显放慢的趋势。大豆进口同样迅猛,主要用于饲料,肉类替代谷物的作用明显,以至于中国政府在2014年把谷物从自给自足的名单里购销了。仅2016年,中国进口麦类与大豆就达1.06亿吨!中国现在的目标只是主食自给,其他由市场调节,该进口就进口( _: S2 z, w  i/ Y# J3 @
  m+ z! v9 A% u$ ^3 O! ^. Y& I
* Q9 F  k9 c4 u& d2 T3 `
中国农场普遍较小,小于1公顷的小农场比重甚至显著高于以农场碎片化著称的日本、印度,连法国、英国都基本上没有这么小的农场,美国更是起点就在2.5-5公顷,主体是5公顷以上的大农场。中国的农场碎片化影响了农业效率,政府正在鼓励适当的集约化,至少弄到13公顷大小。另一方面,更大的解决农田不足的努力在于开发室内农场、屋顶农场、滴灌和其他工业化和强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极大提高生产强度,降低对土地的依赖
5 a5 V% B/ ?  T/ m+ W- b& Q: W
" I2 P5 [( s; C # c$ S- w. F1 o/ S$ G
中国有2.6亿农村家庭,在122万平方公里的灌溉土地上耕作。中国的农田耕作强度或者效率也由人均耕地体现出来,中国人均农户只有0.5公顷土地,法国是25公顷,美国73公顷,澳大利亚则是156公顷。即使中国农场平均大小达到13公顷,全国的农业人口也将下降到1000万农村家庭,这将是又一波城市化和就业压力,这可能是影响农场集约化的最大阻碍6 \# f) W! Q* I) C0 v2 k8 B, p& O

0 l4 D: f7 Y; z
作者: 料理鼠王    时间: 2017-5-22 09:25
国内现在的政策就是保主粮。否则随着大家的需求升级,根本没办法发展工业。
7 `9 F1 L1 R3 M: |% t 虽然喊着保证18亿亩的红线,但是随着收入的增加,实际上小农业的不经济性,现在农村撂荒的现象很严重。但是有农业补贴,导致土地流转成本过高,集中进展缓慢。* W' B  u9 E# k6 M+ [. u0 `
政府是希望能够集约,出现大的农业集团,但是集体产权的土地成为这个制约的最大问题。
+ c: W) p: g) a导致农业规模不能大,成本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M5 j* Q. |! d$ H3 u
* w8 z5 F. [5 X  E5 h; a* S
仅2016年,中国进口麦片就达1.06亿吨。
. T+ ?0 K! o* `' b! h0 [, F$ i3 d从个人消费来讲,消费习惯还需要培养,所以对于此数据存疑。
作者: tnq    时间: 2017-5-22 09:31
哎,还是小块点好,可以吃点相对安全的食品!
作者: 老财迷    时间: 2017-5-22 09:45
黄世仁到处买地啊,当年连冰岛都看上了" @' B" ^! o6 I. C& D$ E
澳大利亚要是敞开卖,那个画面不敢想像
" ?" E2 C/ {  @* z) |
0 ]  M* x0 d, ]7 X: X
中国有2.6以农村家庭,在120平方公里
. w2 \& M% Z' |
笔误了,2.6亿,120万平方公里。
$ d' j5 {3 M, N/ k1 g1 O3 a5 C# m+ H+ J* F, C2 O. w6 y
中国人均农民只有0.5公顷土地

  P) e! s4 ~; _$ S4 |$ ^按120万平方公里/0.5公顷,中国才只有2.4亿农民。可能应为中国农民户均只有0.5公顷土地8 F* J! z& v2 r, }. w! p2 _! J' L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7-5-22 09:51
不知道退耕还林和退耕还湖这种耕地减少有没有计算在内。
) e5 p' X4 c+ Q  q  y
6 A, M; t3 Y/ ?( y) A说实话,十几亿人的生存压力下,环境的整体调整并不乐观。+ z; `5 z; L! N! D
0 }1 |6 A  n% H, C4 [0 Q0 U+ o
最好的办法似乎就是移民,三亿送美、二亿送加、一亿澳大利亚。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7-5-22 10:31
猫元帅 发表于 2017-5-21 19:51( m7 N' @$ B% z0 Q  d
不知道退耕还林和退耕还湖这种耕地减少有没有计算在内。
% z  @5 _8 g) S: A. {8 k
4 C7 Q1 G: j4 D1 e说实话,十几亿人的生存压力下,环境的整体调整并 ...

# N# x( w- r2 U5 r" P+ a应该也算在里面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7-5-22 10:32
老财迷 发表于 2017-5-21 19:459 o1 y  q4 R* X- Q7 g0 M$ n- m3 ]
黄世仁到处买地啊,当年连冰岛都看上了( C1 i0 J5 [' r+ J7 O, H, V# ^
澳大利亚要是敞开卖,那个画面不敢想像

) Z! ]% i$ O0 S5 P$ u4 ~8 H) W" u对,打错了,你是对的。现改。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7-5-22 10:33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7-5-21 19:25# e9 H7 @+ r4 p9 o! f# ~* l4 h
国内现在的政策就是保主粮。否则随着大家的需求升级,根本没办法发展工业。
2 n3 K: J- e; Z- l" p/ u; F 虽然喊着保证18亿亩的红线,但 ...

- H0 }% e1 Y0 _1.06亿吨麦片的数据来自农科院,应该靠谱。
作者: 料理鼠王    时间: 2017-5-22 11:45
晨枫 发表于 2017-5-22 10:33
' v( E2 }* V" T1.06亿吨麦片的数据来自农科院,应该靠谱。

0 `$ h# [1 M/ N: G# U5 W9 u5 T
. d& A* X6 ~  N- N这个可能包括酿啤酒用的大麦。这个国内种的不多。3 d+ {1 [7 P0 J
否则不能理解
作者: 大黑蚊子    时间: 2017-5-22 11:49
晨枫 发表于 2017-5-22 10:33% C) U* K( E" Y; ]+ G
1.06亿吨麦片的数据来自农科院,应该靠谱。
0 o; n( `, w  e2 V5 p5 ?% v
估计包括了饲料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7-5-22 12:20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7-5-21 21:45# i0 {! a8 n8 V4 M0 M" ^
这个可能包括酿啤酒用的大麦。这个国内种的不多。3 P5 P! x9 ]  m% v& ^
否则不能理解
" g9 e7 t# r8 F
你是对的,包括了小麦、大麦、荞麦、大豆,我看错了。
作者: 史蒂芬周    时间: 2017-5-22 12:32
那就不要亚非拉买地了,1 D0 s/ f" Z+ ^7 x
把澳洲变成天朝的殖民地,彻底解决吃肉问题。4 [3 E  z" D' m/ K6 J# n; r2 M! r+ J
为了菜篮子工程,殖民澳洲!
作者: 大黑蚊子    时间: 2017-5-22 13:09
晨枫 发表于 2017-5-22 12:20% Z, h# [4 S" G5 H5 {$ B2 ]
你是对的,包括了小麦、大麦、荞麦、大豆,我看错了。

# h4 r! s8 `' I  C9 n大豆都包括了?! k4 g0 g' e5 a5 B
那这一点儿都不多嘛& a5 d- b, ]" A/ _! ?$ U# M& _
2016年大豆进口差不多8400万吨
作者: lorry    时间: 2017-5-22 13:24
史蒂芬周 发表于 2017-5-22 12:32
, M$ U/ \4 C% b: F* H那就不要亚非拉买地了,
) o! N6 w: U" Q# p' |: D把澳洲变成天朝的殖民地,彻底解决吃肉问题。' O7 H9 c# k4 s. V" n( W9 V* C
为了菜篮子工程,殖民澳洲! ...

% Y' Z' K9 b: H6 Q$ m% Z4 |澳洲农业条件很差,土地养分差,缺水。
作者: 奉孝    时间: 2017-5-22 13:42
中化收购先正达,这么大的事儿怎么没见到晨大的评论啊
作者: 龙血树    时间: 2017-5-22 14:09
这么点土地搞神马集约化。以后太空大规模种植了,或者统一世界后再提此事吧。
: B2 E" N  c2 k; S
4 x% @  N* [' U- N6 U生态绿色高精尖吃货专供, 各种最优良美味品种的保种种植,是重要的长远发展方向。猪食水准食品, 进口是对的, 稀缺的土地造垃圾食品,太不经济。
作者: njyd    时间: 2017-5-22 19:32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7-5-22 09:25
+ M2 M) W( w9 V国内现在的政策就是保主粮。否则随着大家的需求升级,根本没办法发展工业。
( G$ M4 A. _! ~+ y; Y" d# Q 虽然喊着保证18亿亩的红线,但 ...
4 H' H! S2 c. _8 Z
仅2016年,中国进口麦片就达1.06亿吨?
, r/ W. t$ f1 Y4 \8 ?从哪来的数据?人均快八十公斤了?这差不多是我一年吃米的数量。
作者: njyd    时间: 2017-5-22 19:35
晨枫 发表于 2017-5-22 12:206 O% d/ k6 y4 S" e
你是对的,包括了小麦、大麦、荞麦、大豆,我看错了。
: }! o& ^/ @% o" Z" e, |/ I' u" |
那就是1.06亿吨谷物,这就正常了。
作者: njyd    时间: 2017-5-22 20:36
有人愿意为什么有机绿色交智商税,没人拦着。但把别人吃的都当猪食。实际上所谓的有机食品并不比大农业食品更安全,反而有可能更不安全,有机肥料就为粪便传染的疾病和寄生虫提供了途径。
作者: amons    时间: 2017-8-24 12:58
njyd 发表于 2017-5-22 20:36
% z8 k: Z2 z* m" S9 q' Y; M8 n有人愿意为什么有机绿色交智商税,没人拦着。但把别人吃的都当猪食。实际上所谓的有机食品并不比大农业食品 ...

' O& z, }" U' P* W! L$ w同意,不过按照农业技术规程,应该熟化后施用,现在的蛔虫病还是比以前少很多了吧
作者: 龙血树    时间: 2017-8-24 14:31
中国不是地多人少的地方,丘陵地带多。地少人多, 这种情况的比较优势就是人力投入,要生产高劳动投入,高附加值的产品, 换言之, 就是好吃高价的。 而不是美国的下三路少人工拼低价的路数, 美洲是土豪,有的是大平原耕地, 可以挥霍,我觉得中国既然没有土豪条件暂时还是别打肿脸充胖子了。 如果真要大规模集约, 需要等到机器进一步智能化,那时候对于土地的利用就不像现在的集约方式这么浪费了,现在不急。
作者: 龙血树    时间: 2017-8-24 15:18
本帖最后由 龙血树 于 2017-8-24 15:41 编辑 9 v- d* x& y, k5 p/ [

* K6 d1 `5 I& r, d) D& h & x  {2 d5 Y" D/ W4 O; S" m% X
, C+ |" }4 ]& R- |" a2 W" Y
后知后觉发现俺被不点名人身攻击了。智商税当大棒好高端呀,遇到意见不同就挥一挥, 高大上有木有。
# F0 f( v+ ^1 v, f; o3 P( a: r& ^9 n# s: R
这种行为不是爱坛主旋律, 俺就不效仿了,上一张图片吧——自己的祖国自己爱, 实事求是,绝不盲目学米帝: 人家沃野千里, 土地轮种,人力稀缺,大农场资本家的话语权有充分保障。尽可以粗放经营, 浪费土地无所谓,人家土多得用不了, 以粗放方式降低人工自然是获得最高利润的办法。 咱们农民老百姓又不是大资本家,片片土地都是命根,必须在单产附加值上面下功夫。
) i) D7 E% ?1 k6 T& u
) V+ I) F  `4 N# U& E还需要跳出技术框框,从全国整体发展思考,大集约化后, 土地归谁呢, 老百姓还有退路吗?另外高单产,高人力资本的生产方式, 还有利于就业安置呢。
3 T( a" E' T* D5 r  W
7 f( S, U. E% }咱们这点点地, 我可不觉得应该拿着自己的弱项跟人家强项去拼, 中国不能盲目模仿, 要开辟自己道路。
' e( A  r4 g: Z1 a
作者: njyd    时间: 2017-8-24 21:14
amons 发表于 2017-8-24 12:58/ j$ ]0 V: o; P/ ?6 k
同意,不过按照农业技术规程,应该熟化后施用,现在的蛔虫病还是比以前少很多了吧 ...
& v3 M5 G( `" O* d8 @
现在农村的条件,熟化也不可能全部杀灭。什么时候能实现全部农村民居城市化,粪便全部通过专门管道集中处理。
作者: 了玻璃    时间: 2017-11-6 09:14
根据澳洲统计局的数据,中修现在(2017)在澳洲占有1440万公顷的农业用地,占全澳整体农业用地近4%,在外国持有的农地数量上仅次于英国。
/ T" P( ~6 ~! U, n4 j. F* a3 |6 e( r
更恐怖的是,中修2016年在澳洲农业用地仅仅有140万公顷,16到17年,这一年增长了1000%以上...
作者: 龙门皓月    时间: 2017-11-6 21:30
仰望相公取消皇粮国税后,至少我知道的我去过的农村地区出现了抛荒现象。一分为二,前几年不是说中国农村土壤污染严重吗,抛荒在客观上也是在休养土地。从长远看是有利的。/ ~) P( W, J+ m9 P4 p
中国的几大平原,长三角基本没有条件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土地了,珠三角或许也差不多,东北应该情况好一些,江汉平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关中平原也是在大规模城镇化。其余大多数丘陵地带是不好进行机械化生产的。地形问题不好处理。( L8 M9 i  h; u" F7 `+ [
泰国、柬埔寨、越南大米对华供应应该是逐年上升的。听闻海南省已经对口支援柬埔寨农业生产,列位可以看看柬埔寨地形图及其人口数和气候,完全是天然粮仓,更不要提非洲那些肥土。4 x# Z4 s$ y' h" W, I
中国的第三世界朋友圈,利用好了,未来30年内应该不担心粮食供应问题。1 {" a1 V- ]3 n' N2 w# I% M
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人均主食消耗,也就是大米和面粉人均消耗量,其实低于前三十年,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油脂摄入问题。
& Q/ [* `# v2 {; R0 M6 C; v现代农业的问题饱不饱,也不是好不好,而是绿色不绿色。这是问题的关键。十九大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论述,其实晚了10年提出。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