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未完成的宣誓 》分段大纲——请诸位不要向外转帖,谢谢 [打印本页]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7-5-19 08:28
标题: 《未完成的宣誓 》分段大纲——请诸位不要向外转帖,谢谢
本帖最后由 我不是马甲 于 2017-5-19 08:31 编辑
- V7 S9 j3 S2 H: V$ `$ Z; A/ u
* l( @/ Z3 e0 A7 V( S; e; z8 x@石工 请有空来看看
5 x" c$ d7 ]3 V2 m+ a& x- b4 c+ o/ W# J7 ^9 M
% _. J7 ~2 a( h, K5 ~) b
第一集 , p8 k6 p4 Y2 O

3 P( {0 }1 v  E9 m$ F; G2 P1911年(宣统三年)5月9日,清政府为了向四国银行团借款用来镇压革命,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邮传部尚书盛宣怀和督办大臣端方联名向川督王人文发出“歌电”,告以度支部决定的川汉铁路股款处理办法:对公司已用之款和公司现存之款,由政府一律换发给国家铁路股票,概不退还现款。如川人定要筹还现款,则必借洋债,并将以川省财政收入作抵。此电明示,不许川省股东保本退款,而只允换发铁路股票,即政府不但收路,而且夺款。% I8 C. ]9 [1 Q1 ]' {1 c/ I
/ \  b* T. R: j2 f* b( K: Y
四川修筑铁路的股金,不仅来自绅士、商人、地主,还有农民,而且农民购买的股份占很大比例。清政府颁布 “铁路国有”政策以后,收回了路权,但没有退还补偿先前民间资本的投入,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尤其是广大城乡劳动人民的反对。这个做法犯了众怒,其中也包括自贡的盐老板常天文。
, E; |5 `% j* u. U- ~& y: a5 B* j2 L. B
常天文在盐商中算一般,这次入股他投了小半家产,元气大伤。常家人丁不旺,三代单传,直到他这一代才有了两个儿子:老大常之吟,老二常之颂。老大已经成家,老二要去上陆军小学堂被他按在了成都上中学。他找来了老大常之吟,让他去成都一趟,问问具体情况。. T, g5 [3 ?' U9 R- {# I; Y

4 z9 f7 K% p  @4 b2 ~* A& R: [常之吟到了成都找了父亲的一些好友,也是股东打探消息。到6月13日,四国借款合同寄到成都,罗纶起草文章,逐条批驳,民众得知“上谕”后,反抗情绪激烈,提出“暂不接收铁路”及“暂缓公布停征股租”两项请求。铁路公司举行紧急会议,决定马上组织保路同志会,不能等待特别股东会,连夜即发通知,翌日即宣布成立。常天文作为股东之一,也被选入了保路同志会,因他本人尚在外地,由恰在成都的长子常之吟代行职务。
3 K# B. L* ]% S# \" Z3 T9 G% B5 U7 K8 M( C& X+ e
虽然电报很贵,常之吟还是赶紧把这情况打电报通知到了父亲常天文。常天文让他留驻成都,一边打探消息,一边看看弟弟。
* ?, @4 @) B" ]3 o( S# P* d& {6 K9 i0 `- y+ ~& l
第二集
2 T/ G8 W1 _. G9 x# T1 P
4 L' q+ M4 C# T$ q0 E7 p4 B5 W6 L常之吟看望弟弟,发现四川的学生情绪激动,有暴雨将至的前兆,弟弟常之颂更是踊跃,俨然是积极分子,并听到了同盟会正在鼓动保路和王人文要被撤职的消息。王人文代民请奏的行为却受到朝廷的“斥责”,并很快就被革职。
, Y8 @5 @, E+ l8 U2 T: {2 _
+ U5 H# S: D% n) h. w$ \$ s保路群情激昂,10天之内,保路同志会发展到万余人。四川同盟会会员龙鸣剑与王天杰等认为革命时机已到。他们邀请哥老会首领许载赓等人召开秘密会议,决定武装起义。他们把“保路同志会”改称为“保路同志军”,在新津和华阳设立总部,并推定许载赓川东南的起义工作。8月5日,在成都召开川汉铁路股东特别大会,斗争日趋激烈,逐渐冲破立宪派“文明争路”的束缚。8月24日,成都开始罢市罢课,声势波及全川。
2 }, I4 u# g- S; N% \0 P8 K, x2 s% Y( i1 b( y
刚刚加入同盟会的常之颂这时候已经在领导罢课,并上街散发《川人自保商榷书》的传单,为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大造了舆论。常天文从老大那里知道了二儿子在参合这些,而且不听大哥的劝阻,慢慢还有替二儿子说话的变化,觉得不妙,拖着病体从自贡来到成都要看看情况。
2 w( G. F2 q- G, v. P, `
9 X# F1 A7 B9 F" |; m& o. f1911年9月7日上午,常天文到了成都,想先去看看旧友张澜,被告知新任总督赵尔丰去督署看电报了。转车头去了保路同志会,说几个旧友都被叫去督署。顿觉不妙,看电报不需要这么多人一起去,立刻去中学找儿子,竟然不在。: J; u5 E0 B3 S
! B6 Y8 n' _* `5 c
众人被捕的消息迅速传开,各街坊传告各铺家坐户,无论老幼男女,各出1人,有的光顶光绪神位纸条,有的手举一炷香,潮水般地涌进督署请愿,有的人还跪地磕头哭泣,要求释放保路同志会领袖等人。面对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赵尔丰发出“拥挤上院,格杀勿论”的指令。赵尔丰又派巡防军分站各街口,开枪乱击行人及学生。常之颂正在散发传单,被早有准备的哥哥常之吟一把拖到路边,才幸免于当场毙命。( Z3 {' O5 S0 w2 O$ B) u
+ J' X' `, G$ j% M" }# h3 y+ o
但见人群散乱,冲到前面又退不回来的十几个人成了活靶子,后面的人叠在一起,成了人山,谁也走不动。常之吟拉着常之颂乱跑,被一枪托砸到了人山上,后面的人还在往前挤,倒在地上的人被无情地踩过。兄弟两人互相帮助,终于从人山里挤了出来,二人东躲西藏,在常之吟的朋友家安顿下来,两人一藏就是十几天。
& K: N# L3 C- M- w( S: Y% Y  B; o$ S8 ?! c
常天文听到枪声,又惊又俱,担心两个儿子,正在大街上找,流弹险些打死他。被一个乞丐拖进破屋,才躲过一劫,乞丐分析如果他儿子没死,可能已经出城了,现在满大街都在抓人,乱兵又在开枪,不要出去。
) u/ X& i) ]  ?0 j% n$ N. l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7-5-19 08:29
第三集8 K9 U1 b& S, V0 {; E2 b2 G) `
第二天,大雨如注。常天文不顾乞丐劝阻,出城亲友找两个儿子。路遇城外居民得悉城内凶耗,人人头裹白布,冒雨奔赴城下,示哀请愿。赵尔丰又下令官兵开枪,击毙群众数十人,并发布戒严令,紧闭城门,各街加兵防守,封锁邮电交通,继续逮捕同志会骨干和青年学生,砸抄铁路公司和铁道学堂,查封所有宣传保路斗争的报刊。常天文被大雨淋病了,再加上没找到儿子们,病倒在路边。- z7 q8 b$ d: ~" n4 `  b9 I

  G+ l; r9 }' p7 u许载赓率以农民为主的同志军进攻成都,路边顺手救了士绅打扮的常天文,许载赓同情他的遭遇,让他再军中暂且栖身,等打下成都,就可探知儿子们的消息。7 g& a" X- r; |7 s

$ `+ J, F% ~1 |许载赓进攻成都多日不成, 只能撤退,然后一路打下自贡,常天文回到老家,卧床不起,只能连派家人去成都打探消息找人。许载赓请他去成都的人代为打探情报,常天文应允。
$ m4 K7 W; }  s9 n" j
  f! @9 X/ d; v2 X" ]& G9 t$ M常天文派人去找儿子没有找到,但是把赵尔丰向朝廷请兵的消息带了回来。许载赓留下的人马上把这情报送往许载赓处) ^# {, o  j% p! Z: H
  Z- s; U/ X6 |: _) P4 J) ^7 m
许载赓得知荣县已经宣布独立,立刻赶往荣县,不久赵尔丰向朝廷请兵的消息传到荣县,有人想投降朝廷,暗杀了许载赓和他儿子。临死前,为防止仇人伤及家人,许载赓不让已经怀孕的儿媳妇去找哥老会和同盟会的朋友,让她去投靠常天文,生了孩子听常家安排,做家奴做童养媳随意,能姓许保住一条命就行。. W5 L( u4 [1 S3 t4 T9 n
& K! D* k: X7 O! C5 h6 K
十月十日,成都局势大变,成立了军政府,杀了端方和赵尔丰。蒲殿俊当了都督,正要阅兵耀武扬威。不料有人要复古,有人要拥立孙中山建立民国,一言不合就打了起来,刚当上都督的蒲殿俊逃进老乞丐的破屋才躲过乱兵,为了报答老乞丐的救命之恩,蒲殿俊塞给老乞丐两个元宝,老乞丐就拿着这两个元宝趁乱抢了个寡妇过起了日子。! [8 `. u4 }# j0 X* w6 L

9 M' T* k1 a) V4 J' H) O# K大街上,叛兵、警察、巡防军开始抢劫,他们都拿着户口册子,瞄准当铺银号商行抢劫。常之吟和常之颂兄弟二人躲在朋友家里,正怕乱兵打上门来抓人,发现各路乱兵根本不管他们,抢了钱就走,还觉得不过瘾,又去抢藩库。满大街扔满了包银元的纸,废纸里还有没开封的银元。+ m- H7 b* W8 E; K0 g* j
1 \5 r6 P  k. E3 \& D1 a
换了都督,下了一道命令,出城门要剪辫子。持重的常之吟走到城门不想剪辫子,他倒不是留恋辫子,担心的是回家路上碰上清兵巡查当成乱党砍了头就完了;没料到弟弟趁他不注意,直接把他的辫子给剪了。" x0 b' A2 @! i% U; H

/ A6 x8 J9 S3 {4 s* _- e' x兄弟二人回家路上倒是太平,已经天下大乱,兵灾闹得民不聊生,两人遇到了第三波来接他们回家的家人,平安回到老家。快到家时,从乱兵手里救下了许载赓的儿媳妇。
9 K  `3 Y* N  v4 v; `! a# k- R9 I* S5 R2 |0 U
抱病在身的常天文发誓报答许载赓,让两儿子和自己一起跪地起誓,替许家养下这个孩子,因为大儿媳也已经怀孕待产。如果是一男一女,就替他们订下娃娃亲,要都是男孩,就约为兄弟。" R3 T# X& @! C' _3 @
第四集
; H9 L' T7 V; ?- f2 z; Q+ B五个月后,大清国已经完了,常天文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好在他死前看到了自己家的长孙,许家的儿媳也生下了一个男孩,但是身体太弱,生下孩子自己就死了。. f) s, j! Q* n9 g
( b( J" r. b) E
常天文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把自己祖辈上的沉沉浮浮起起落落告诉了儿子们,两个儿子才知道为何父亲平时几乎不谈家事。
0 a$ e& f! `: D+ X3 |: J+ P/ G/ o. `- r  ~$ g/ {! q, [/ p- @
常家祖上忽起忽落,祖祖辈辈拼命挣钱却又不安分。常天文祖爷爷是从普通农民慢慢成长起来的一方小地主,因为太拼命,早早累死了;爷爷投资盐井因文化低被人骗了,亏得一塌糊涂,又急又气又穷,五十岁就没了;常天文父亲拼命挣钱,为了不再被骗,硬是让常天文读了书,想考个功名,但是为了养家只能放弃,转而经商,借着闹太平天国,挣了大钱;常天文努力栽培自己大儿子考取功名,或者条件成熟捐个官,没想到科举停了,大清国也不肃静;二儿子上了新学堂,却想去当兵,要不是硬按着送进学堂,自己可能就去考陆军小学校了,看着前途不错,谁知道差点因为同盟会丢了命。乱世光有钱没有兵不行,他也想开了,两个孩子要有一个有枪。
+ L( n1 b5 \" \7 i
2 j3 w7 p5 f, j; G+ s常天文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交代后事:$ R" J* E; g6 f  E* |( g

% Y) f9 j! t" P+ Z4 B1. 给刚出世的长孙取名常何毅,何字辈,毅要志向坚定不动摇。" L4 R( n. n. M4 G
2. 把盐场和田地一分为二,两个儿子平分,分不开的多分给老二。让老大守家业并为弟弟代管他那一份,让老二上武学堂。乱世没有枪,人就是案上的肉,区别只是肥瘦和死得早晚不同。/ w. s* o& I% ~" n7 r
3. 将来孙子们要送出去到国外上学,许家的孩子如果能上学一定要供养上学,如果许家来人要孩子,要准备好一笔钱让他带走,
0 w2 R4 d$ ^) W+ T( {. {9 |4. 给许家的孩子取名许谌,意思是真诚,纪念自己和许载赓这段真诚相待的情谊。3 R9 s. ?) V' }8 A' ?  t
5. 常家孩子男女平等,如果将来有了女孩。, M/ u, u$ ?7 p+ ?; J
6. 常家孩子不能娇生惯养,要干农活,要了解盐井上事情。
; ~0 |9 U2 Z' _4 o; I3 X: ]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7-5-19 08:30
第五集
- B8 [; q+ f- V常之颂找到许载赓的部队投军。由于他有文化,作战勇猛,又有在成都总督府前散发传单的资历,很快就受到了重视,从小兵提拔到了军官。在看到军队里许载赓的哥老会兄弟们可靠之后,把许谌的情况告诉了他们。哥老会兄弟遍寻许家后代未果,突然得知消息,自然高兴,就把一个推荐上四川军官速成学校的机会给了他,并去常家接回了许谌。常之颂的嫂子不放手,因为这个孩子不是她生的,却是她养的,与常何毅简直就是一奶同胞,直到的哥老会兄弟们答应每年都送许谌回来住一段时间才罢手。
$ Z/ u6 j5 A" x( V
% E9 X$ X# L" ?+ `7 I常家依然人丁不旺,常之颂在外戎马倥偬,一路高升到团长,一妻两妾都没能有一儿一女;常之吟家业越做越大,但是也没有再多一个孩子,这样小小的常何毅就成了千顷地里一根独苗。但是这个孩子虽然娇生,却没有惯养。秉承老太爷的遗愿,从小就接受了现代教育。常何毅表现了很好的天赋,常之吟还请了去日本留学过老师,到家里来给他教日语。许谌时不时回来,也跟着常何毅一起上课。但是这孩子似乎就不是学习那块料,打架不学就会,一念书就头疼,看到数学课尤其头疼,对哥老会那些规矩套路倒是无师自通。
) |1 Y% U4 v. h1 M  T0 L7 g0 z, O# t! c( W# ?+ Y
常家对佃户毫不客气,终年辛苦方可勉强度日,收租时期毫不客气,这也是常家几代能够发家的本钱,遇到灾年,也没有什么减免。但是相比别的地主,做常家的佃户相对好过一些,因为常家二爷在外是军官,过兵的时候往往给个面子,农民不会被拉去做壮丁,或者直接拉去当兵,一旦被拉走就是九死一生。在别的地主家里租种土地,得时刻有人放哨防着过兵,在常家虽然租子交的多,但是性命尚可不用担心3 l2 G8 h7 S/ D+ u  f: l

# h) N& t' E+ r* a2 f( ]八岁时,许谌不再读书了,被他爷爷的兄弟们接了回去。这年是民国八年,春节一过,常何毅就结束了他的私塾+日语+自然科学的杂拌学习生涯,前往成都正式读书,常之吟亲自送他去成都,父子二人步行前往。0 O& l! s7 f- O8 l7 v

" d3 L8 V. R: L2 J4 B7 c* Q& a常之吟一路上向儿子讲起自己当年的不容易,与在成都的种种惊险,让小小的常何毅一方面心情跌宕起伏,一方面又恨透当时的兵。常之吟向儿子解释,恨兵不要紧,家里没兵可不行。
8 I6 {, p' t1 P
/ L4 l2 F7 ^5 d0 y常何毅年幼,走长路不行,父亲常之吟就给他租了滑竿抬着他,自己在下步行。常何毅看到抬滑竿的人面黄肌瘦,辛辛苦苦抬上一段路,拿一少半铜元,拿到钱不是去吃饭,而是成群结伙跑到路边小屋去,把他们父子放在一边。一会从屋子里出来,露出烟熏的黑牙嘻嘻而笑,抬着走路也有力了不少。等到了地方,父亲才把剩下的一多半铜元付给他们,他们又是跑去某个小屋。过了一会才拿着剩下不多的铜元散去。5 U7 J# z+ A3 I. b# J

  s3 S  O7 V& Q  C7 j6 J' g常何毅不懂,问父亲是何道理。父亲也不讳言,告诉他这些人是去抽大烟了。如果第一次钱给多了,他们就会把父子二人扔在一边,抽大烟抽个够才上路,那他们的行程就耽误了。; G! U9 \6 l( N, J" q1 Z

& d) o3 i6 s6 |+ n常之吟告诉儿子,自己像他这么大跟着爷爷去成都,就是这个样子;当年去成都接叔叔,路上还是这个样子;现在送他去成都,一点都没变化,就是眼看着人穿的衣服越来越破,人要更瘦。从大清到民国,从留辫子到剪辫子,中国看不到任何变化,只是在一条路上不断的堕落下去。自己辛辛苦苦把这个家维持成现在这个样子,儿子不要辜负父亲的期望,好好读书,将来承接这个家业。6 f+ |, `" Z, ?$ J2 H0 z
. c  _3 h: l  `0 e
第六集5 C$ \+ C' Y' t1 U  E1 {- [9 `  s
父子二人住进了旅店,穷人住在大通铺,稻草上一领席子,睡觉前到柜台交押金要一床脏得看不见颜色的被褥,天亮交回去换押金。常之吟父子住的是上房,只是不那么冷,被褥也是很脏,虱子臭虫一点也不少。从小就过惯了舒服日子的常何毅根本受不了,反观父亲一觉睡去。
4 e7 `; c. b4 r2 T8 R& c6 w& Z. s0 y" l) P# `. ]
睡不着的常何毅暗暗寻思,人世间为何如此,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自己应该是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是读完小学,是承接家业,还是开拓眼界?) D0 i0 {+ O0 V4 {, M

, ^& n! O% f; g$ q! [% c8 q5 C+ `沉沉睡去的常之吟不知道,这几天的行程,给自己儿子一生的发展道路,轻轻的转了一个方向。本来是爷爷、父亲已经为他画好了道路,却因为这几天的见闻和讲解,常何毅开始偏离了这条轨道。2 {! I, _, O% G' C6 ~) x
% N( `5 v$ Z9 c
到了成都以后,还是个小学生的常何毅早熟的开始对孙中山、大同思想、苏维埃、共产主义开始感兴趣,一方面走上街头听别人讲演,一方面和老师们坐而论道讨论救亡图存的道理。读了不到一年书,就开始走上街头宣传五四运动和亡国惨痛。眼瞅着儿子要走上自己弟弟当年走过的道路,常之吟愁的不行。
+ h- r( N0 @) w% i9 _( Z% i/ u1 a- i( j8 e
常之吟知道,当年自己兄弟在成都是生死一线,后来弟弟在军中也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这种好运气不可能一直有;自己家族一直不长寿,人丁也不旺盛,自己一个儿子,弟弟八年了也没有个后代。不能让儿子在冒险于是跑去重庆,和弟弟一起商量对策。5 J( W, {% K" {/ I! T  A

3 L2 v" z: z% C! d- l8 p常之颂给哥哥出了个两个主意:一是尽早给侄子定下亲事拴住他,二是把侄子送进学业要求最高的中学,累得他没心思想别的。/ C/ q4 D. V3 |: ^/ n# z- E
9 H, y# M8 _  y" J; x0 r
常之吟在成都找到儿子,把这两个选择摊牌给了儿子。常何毅毫不犹疑选择了去上最难读的中学,于是常之吟花了重金,把儿子送进了成都最好的中学(暂且称之二中吧,北京最牛的是二中,想不来名字)。
. ], H4 `3 I- f' l4 r, H" _: s5 C5 @; }$ A
二中学业重,文科用古文,理科用英文,可是考到这里来的孩子往往都是天分很高,沉重的考试压力之下,这帮学生还不忘惦记着看课外书,什么鲁迅的、高尔基的、马克思的、列宁的、讲日本维新的都能看到。
  S4 o% n; `- r! f6 G# K8 T
. k7 E, a5 L! Y+ _在二中,学生们开始分化,常何毅在这里遇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名叫纪文。纪文比常何毅高一级,常何毅毕业之前一年,纪文去了日本留学学法律。+ M/ O: o' p/ S1 l5 `' R

作者: 青青的蓝    时间: 2017-5-19 18:13
先鼓掌再慢慢欣赏
作者: 澹泊敬诚    时间: 2017-5-19 23:11
大赞马甲!
% O% N0 |% ~& I9 Y! E; ?小建议,开头的时候,尤其第一集,是否有意安排一个小的剧情冲突,就像《人民的名义》一开始侯勇的桥段,能够抓住眼球。现在的第一集比较文。
作者: feahu    时间: 2017-5-19 23:22
顶起来慢慢看
作者: 方恨少    时间: 2017-5-20 00:10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7-5-19 08:300 K% Q, a1 \. i1 D2 x, @
第五集
% L* B- ~/ d) f% `3 |8 t# z常之颂找到许载赓的部队投军。由于他有文化,作战勇猛,又有在成都总督府前散发传单的资历,很快就 ...

- ~5 h6 \+ ], T& e3 {6 g5 v3 ^, M  ^一般最好的学校叫一中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7-5-20 00:23
方恨少 发表于 2017-5-20 00:10; l! @; {8 J3 M9 R  [% J3 ~/ j
一般最好的学校叫一中

# N7 y- B8 U- D- ]# M% T" h那是小地方的规律吧?
作者: jellobean    时间: 2017-5-20 01:02
先花再看
作者: jellobean    时间: 2017-5-20 01:04
方恨少 发表于 2017-5-20 00:10
+ F' x* k6 k  Y) ?一般最好的学校叫一中
# V$ _) x! h" p& v1 @
好的中学都有正格八经的名字
作者: mezhan    时间: 2017-5-20 07:53
方恨少 发表于 2017-5-20 00:108 s( d; h" j6 G
一般最好的学校叫一中

/ ~8 S9 p. C, p* x1 `
- }$ y9 q3 k+ Z是 附中
9 _9 D" {, y& m$ `2 J: W
作者: njyd    时间: 2017-5-20 21:55
本帖最后由 njyd 于 2017-5-20 21:56 编辑 $ z, `! u  ^# D. B4 L; T) n1 g
方恨少 发表于 2017-5-20 00:10
% l6 m: P' [* b* ^  z一般最好的学校叫一中

$ `' L+ J5 p- i+ l1 e' }
+ \, ^7 u& N8 m* ]1 J# G4 g不一定,公办的才叫N中。那时公办中学一般叫“XX市国立第几中学”,县里就不大可能有第几了,小学叫国立第几小学,简称第几国小。
4 {4 M( o* l8 p+ ^" P另外还有私人办的、包括外国人办的,就不叫第几了。私办的中间教会办的较多,教会来到中国属于文化侵略,但也给中国的文化教育带来不少好处。
1 g% m- i' K. @7 Y# D+ K至于附中,只有师范学院有附中附小,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其他类型大学是没有的。: k' l& `1 m" d5 l% y* I
那时候,师范、军校是免学费的,军校还提供伙食就象当了兵,师范不知自己要不要出伙食费。其他大学包括当年的西南联大都是要交学费的,俺爹就是为省钱上了军医学院,在贵州,45毕业赶上抗战的尾巴,因此还领过几年抗战老兵补贴,其他一天也没上过前线。& S2 O. z9 Q" q% F4 y

+ @& h3 \+ Q6 ~, t* n补充,一般来说小地方可能是教会学校办得最好,原因之一是政府和军队都不敢干涉。
作者: 淡淡微风    时间: 2017-5-20 22:19
方恨少 发表于 2017-5-20 00:10* o: |$ O  P! J9 K0 X! L" R+ e
一般最好的学校叫一中
5 S$ ~) L$ ]: S7 s$ p0 e$ ~1 K
还有四中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7-5-21 10:43
淡淡微风 发表于 2017-5-20 22:19
' s2 e0 H5 ]+ H/ ?/ l还有四中

) O, t5 h* h. `哈哈,还可以叫八一,景山,耀华,南开~~~~
作者: 石工    时间: 2017-5-23 05:20
人物设定合理,故事发展清晰,这是好的方面。8 o# `3 }5 L* |8 t) p% [1 I
如果从电视剧的角度看,我觉得这个故事可以归类为有传奇特色的传记片。那么主要人物就要出现得早、早、早。父祖的背景,是否可以考虑用插叙回忆的形式?. v! d; l+ l: |- s- X) e5 Z
先报个到,回头想想细说。& v0 z! z5 n, B9 j8 L9 S8 z+ J

作者: amons    时间: 2017-5-24 10:34
叫几中不重要,内容才重要,先mark再慢慢欣赏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