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海纳百川——国产51式火箭筒技术源流考 [打印本页]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3-20 11:01 标题: 海纳百川——国产51式火箭筒技术源流考 本文发表在《坦克装甲车辆》2017年2月(上),以下是正文:6 N* ?4 G- y. [& v _" D- c
G) s. I4 U. a0 r) p. b/ i. m1 c
众所周知,新中国生产的第一型火箭筒,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51式火箭筒。该型火箭筒于1951年5月正式定型投产,到当年年底即生产了4800具。其中绝大多数被送往朝鲜战场,大大增强了志愿军反坦克火力。' X! u) }% J5 H$ Q' T3 p" P9 W
. o" a/ A/ q$ N) k' K7 d关于该型火箭筒的技术来源和参考原型,国内主流说法是:1950年10月,志愿军第40军在坪洞战斗中,缴获了1具美制M20“超级巴祖卡”火箭筒和1发火箭弹,它们随即被送回国内进行研究。沈阳52兵工厂据此仿制出了51式火箭筒。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51式火箭筒是由日本二战末期开发的“试制四式90毫米伞兵反坦克火箭筒”仿制而来。 / [' Q; j* C' S+ R* v9 s7 p8 j, g! _' F3 z6 M$ P
由于年代久远,无论是51式火箭筒,还是“试制四式90毫米伞兵反坦克火箭筒”,技术资料和外观照片都存世极少。故而后人只能通过这极少的资料,来一窥究竟。+ V( G0 x, M h4 b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3-20 11:04
& O' P3 `0 n/ h8 S+ s* J; Z
历史渊源 7 m8 l; v: o( S! D }1 }1 A8 x& x' e
6 e9 J6 _" G9 h* a6 H- E. P
M20和M20B1的区别,是后端筒体上的单脚架是固定式还是可拆卸式0 c. G |9 l) q+ A3 l" j# H
" y7 N( R. j$ m7 A" V# A' h0 l6 k
M20系列“超级巴祖卡”都配有前两脚架和单后脚架,二者分别位于握把前后,均由钢板冲压而成。脚架底架均焊有小型底板。前两脚架并拢后向前折叠于身管下方。单后脚架与肩托前缘融为一体,且高度可调。卧姿射击时和两脚架配合可以将火箭筒支撑在地面上,以缓解射手疲劳。M20的前两脚架与单后脚架均为可拆卸式。M20A1、M20B1的单后脚架是固定式的,但前两脚架可拆卸。5 a* O2 G" z7 r
* o2 ]$ H( Y9 \* I, [. @. X
“试制四式90毫米伞兵反坦克火箭筒”也有前两脚架和后单脚架,收拢后分别向前、向后折叠于身管下方。但其均为不可拆卸式,且后单脚架不可调节高度。" ^' U' c3 F7 P% u2 C: e+ G
& e% t+ z6 S' G6 S0 z/ W, e51式火箭筒只有收拢后向前折叠于身管下方的固定式前两脚架。鉴于志愿军火箭筒主要采取机动射击的方式,很少会在一个固定射击位置上长时间瞄准待机,因此51式火箭筒上至于可调节高度的单后脚架。这样既满足了稳定身管的需求,又简化了结构,便于组织生产。* ~& p% r* E5 w3 C" A& z: H
+ }# G" ]! w1 d7 i4 ]% Q" g
因此,在脚架设计上,51式火箭筒有自己的考虑。与M20系列“超级巴祖卡”和“试制四式90毫米伞兵反坦克火箭筒”都不一样。, Q% j1 C1 [/ |& ~* l' Z1 o/ p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3-20 11:14
4 g5 x. y. Z7 n
! H5 s' R; ?3 b: `& {3 h0 N/ W
弹药2 O4 w' A" Q% R& X, M! B
U7 W2 a& R. V6 S3 m"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