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可达、必达和隐达——关于人生境界的有趣话题 [打印本页]

作者: xiejin77    时间: 2017-1-25 08:14
标题: 可达、必达和隐达——关于人生境界的有趣话题
可达、必达和隐达——关于人生境界的有趣话题
" L" E! H! x% d2 V7 v6 X    中国的文人总喜欢把很多事情分为三个阶段。比较突出的是王国维的”昨夜西风凋碧树“、”衣带渐宽终不悔“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还有蒋捷的名篇《虞美人·听雨》:
$ Z8 J# a8 }0 y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
2 q9 _" z2 u- G0 r* Y$ j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l' i# ]3 D. ]8 E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e; }* S  p5 g( e( o% X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 j  z  V4 A* Q! x 5 d, s+ ]5 f0 R# y  o7 [
    少年时曾读到此词,惊为天人。用流行的话说就是酷帅吊炸天。一首小令,描摹尽人生百年的心态。但是当我真正到了壮年却又觉得不过尔尔。直到最近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又提起了蒋捷的这首词;又被朋友惊为天人。所以说人生三段是王国维的说法也好还是蒋捷的词也好,其实都是一个再发现的过程。而题目所说的可达、必达和隐达又似乎是这在发现过程中的一首偈子。像红楼梦的开头时的那一僧一道唱的那首似是而非的好了歌一样。8 @* w* Z0 `! A1 ?, m9 |' S; m6 w
    https://i.y.qq.com/v8/playsong.html?songid=3599860&source=yqq#wechat_redirect! ?6 h4 g5 t: s/ }
    但是题目所说的这三个词又绝不仅仅是这三个词,因为这三个词代表了三个比较典型的代表人物。而这三个代表人物也正好给了我们一个通过分析人物而来解读人生的不同境界和不同阶段的模板。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在不同的文学作品和时代背景里的人物正好可以诠释三个阶段的解读。; \5 [4 O" E0 e$ E$ t
    可达的境界,其实也就是少年时期志大才疏,年少轻狂的感觉。回到我所熟悉的武侠小说,温瑞安的萧秋水系列里对于年少轻狂的感觉描写的最为到位。一句话:“小声说大声笑”。金庸在写令狐冲的时候借向问天的嘴也顺便描述了一下,在江湖人称“天王老子”的眼里,初始只觉得仗义出手援助自己的那个落拓少年只是有些少年人都有的古怪脾气罢了。这种感觉,带着青春期的叛逆和执拗。而我所说的这个人物其实也很简单,《北平无战事》里的曾可达。. K, U7 ?5 i9 H7 K# b2 Z$ ^2 E* L; ?& y
    / |+ k2 }4 r% [3 n5 k+ X
    相信看过这部片子的朋友们对于这个不苟言笑的赣南农家子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举枪自杀之前的那句话:“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曾可达的人物形象并不丰满,一个赣南农家子弟,仅仅在蒋经国经营赣南的时候被他看中,超品提拔,而心望一念忠贞,只求在建丰同志的领导下努力扫除党内贪腐,最终却因为希望破灭而举枪自杀。这样的一个人物也是大多数少年心境的影子,每个人在少年时期都会有对于信念希望的一些幻想,随之而来的也是少年时情节鲜有不随着岁月成长而逐步破灭的。从一个相对封闭的较小的认知圈随着人生的阅历逐步转换到了越来越大认知圈。自己的信念理想甚至是基础的人生准则都会随之不停的变化。用唯物辩证法的讲法就是三观在不断地调整适应,直到达到与认知圈相符合的平衡为止。如果这个平衡没有达到,就很容易出现个人感觉得可达而未达的问题。这个对于个人来说就是个悲剧,曾可达的结局就很能说明。虽然最为观众和后来者看起来曾可达坚持的信念和希望根本是不可达成的,但是他自己的认知决定了他会认为在建丰同志的领导下能够完成。虽然鲁迅先生不止一次表达了对这样的“拼命硬干的人”的崇敬,认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但是这样的人生心态对于常人的个体来说还不免是一个悲剧的。从这个角度看来,曾可达名字也很像是一种隐喻,曾也可念作曾经的曾,曾可达也就是曾经可以达到的理想而已吧。  n5 C0 d, }1 D* Q% f' ^
   
& D1 h! @5 B" X* C    再说说第二个境界吧,人总是还是要做一些事情的;就算是曾经努力可达的理想破灭了,也还是需要做一些必达的事情。梁必达原名梁大牙,出自于徐贵祥的小说《历史的天空》。梁必达的形象很有意思,一个地方无赖子成长为一代名将。其中的内容没有什么风花雪月,人生和情操之类的;倒多的是生而为人的一腔豪情。转换维度来看,其实可达和必达是一个硬币的两方面,成功和失败的达成而已。“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主席晚年也常念叨这两句诗。梁必达的成长经历也可以说是天地同力,促进他个人成长的有杨司令的支持、朱预道的友情还有对于东方文樱的爱情。相比于曾可达,梁大牙在成为梁必达之前是没有什么更高的理想的;无非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但是一旦加入了共产党的队伍,一个生性坚毅、打仗狡黠;有情有义的一条英雄好汉就从一个地方无赖的驱壳中蜕变出来。可以猜想的是,曾可达作为一个赣南的农家子一定没有梁大牙初始的那些事迹,沉静坚毅的在蒋经国的超拔下崭露头角。梁必达的成长过程,简而言之就是一个行动主义者的执行过程;并不关注理论基础,只是在实践活动中总结自身的经验获取成长。此类人物,总是生机勃勃的怒放;理想主义者在遭遇到理想幻灭的时候会失去行动的思想基石,而行动主义者根本无所谓;打鬼子就是打鬼子,追求爱情就是追求爱情,就算是到了下放农场劳动的时候积极的形态也比的有些思想的陈默涵相形见绌。所以说这是人生的另一个状态,积极而纯粹的行动,明确而坚定的目标;在达到目的的道路上只求快速前行而不去东张西望。这个就是梁必达的一生的真实写照。不管是设计陷害他的万古碑,坚持原则的张普景,还是扶他上马的老领导杨庭辉、王兰田,甚至是与他相识相杀的陈默涵、卖友求荣的朱预道;都不能动摇他达成自己目标的方向。有的时候掩卷沉思,才会觉得似乎那时共产党的干部都应该是这个样子——信仰来源于实践、理想发端于行动。这个境界倒也颇符合年富力强的人物心境的,纵然是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也得为了目标在客舟之中远行。
3 H' b: d9 x* K# q
% D- U7 J+ v4 J        最后的一个境界的关键是“悲欢离合总无情”。经过了宦场沉浮,被希望和失望搞得心力交瘁的关隐达似乎是这个境界最好的诠释。关隐达出自王跃文的小说《西州月》,一个从有些风骨的文人蜕变为一个官场人物的典型。王跃文的官场描写很有意思,总是灰色地带翻出一些人生的感慨,在个人沉浮的生涯中抖搂出一些为人本源的东西来触动读者。朱怀镜如是,关隐达也如是。关隐达从一个随身秘书到地委书记的乘龙快婿,然后踏入官场,从县委书记到市长。其中的起起落落、沉沉浮浮,或有理或无理,或有情或无情。从台上台下的世态炎凉,到蝇营狗苟的官场伎俩;从试图风骨峻拔的一介书生到开始站队告密的官场俗人;这其中的道理似乎也已经了然——悲欢离合不是无情,而是人无情;人无情是因为已经习惯了浊世的侵染和进退的算计。曾可达和梁必达都不是书生,没有书生传统的那些情怀;只能随着自己的选择或理想或行动的努力起来,成功失败也都还是在自己的肩膀上扛着。关隐达呢,家国情怀没有缺乏,但是沉浮之后就会缩回到自己文人的外壳之中;用千古圣贤隐士的多少诗词和思想去化解自己的名缰利锁,嗔心贪念。单这也许是一个文人所能达到的最后境界了。曾经开过玩笑的和妻子说过,中国的文人,顺风顺水的时候是儒家,稍有挫折起落就会变成道家;最后在自以为渡尽劫波的时候会非常自然地把自己过渡成佛家。这也许就是中国式文人的宿命。妻子好奇的问我:“那你呢?”我的回答:“呵呵呵呵……”2 Q4 ?9 M' [6 J
' N% L7 |. D; T# q, o4 _1 S+ s
三部小说,三个人物;拉拉杂杂,离题万里,不知所云。能记住的也就是:“可达却难以必达,必达却不如隐达。”如此而已,姑妄听之吧。
  T7 V% x( w' f$ c% s& z 6 \4 I* n! A: a5 I% R6 J
个人公众号,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关注。
8 |: g0 k, W; Y, ~" A. H; @    
作者: 水风    时间: 2017-1-25 09:55
最后一句,您是学到水镜么?
2 B" U! L, H) ]* f9 A2 I" e0 L  m7 A0 g! l; z

作者: xiejin77    时间: 2017-1-25 10:36
水风 发表于 2017-1-25 09:55
( A5 u5 H% N, @$ S5 w. X最后一句,您是学到水镜么?

: I: J) K  c- j! V( i6 s什么叫学到水镜?水镜先生似乎是司马徽吧
作者: 曹操的槊    时间: 2017-1-25 10:51
有意思的文章。0 N1 w. h+ e* C/ J" b9 n. }$ D# i
“达”与“穷”,简直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结。
; Y1 q' B2 j% y" f可达,必达的“达”与“穷”还容易理解,隐达的“达”如何理解?还有”穷“与这个”达“对应么?
+ A  v- J8 h# B9 R  K! g& V( ]; ^5 F* _有句俗语“看破世事惊破胆,识透人情冷透心“,这就是所谓”隐达“的”达“?
2 a0 Q% K% b1 X: X没有“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的经历,没有灭情绝性的觉悟,无法做到这样的“达”。! v) v2 l. A7 |  Q
身为普罗大众的我们,多收个三五斗就很可以胸怀”达则兼济天下“的梦了,没必要老想着”跳出五行外,不再轮回中”。8 O( F$ L9 s- N
% B" g% Y7 m: E5 h+ ~' {8 W2 x
送你一首笑红尘
2 p- y/ ~+ L5 B! H红尘多可笑
) o/ a! l. U5 ?9 B# i3 ]痴情最无聊( e: k, T/ S8 e* Z8 |3 X& [
目空一切也好0 B- v5 E, T* W+ @8 U
此生未了/ k, w* ^( @7 L3 V/ z. z. @7 R
心却已无所扰% B) @% P* A$ E. m- {0 h
只想换得半世逍遥; |  e( ~3 E) c# ?+ Z
醒时对人笑, o; |: V3 w+ x+ K# C7 k* v$ H
梦中全忘掉
; r4 u; V0 l# q" Z叹天黑得太早. Z4 G" n# V+ N( u) [, k- g
来生难料4 f" i# {+ @+ |- Q9 Q& Y0 R
爱恨一笔勾销! x4 [+ g3 \4 C$ U6 T! w
对酒当歌7 o5 ^6 I; x6 s4 s. ]
我只愿开心到老5 B2 L. `2 `1 `( K: _
风再冷不想逃
- I9 m, B% H# Y8 T/ Y花再美也不想要0 z3 f' ?6 z- q5 e% R% \
任我飘摇. S7 V. E( P( Z- h3 t
天越高心越小4 r) s3 C) ^- ~
不问因果有多少
: Y% i5 V" J6 Z+ I' Y/ f1 Y$ C独自醉倒
8 |/ X9 ?  @( a7 g3 E$ ?/ r今天哭明天笑: @* \) ?3 k' [1 z) d
不求有人能明了4 L' _* g/ m; |2 s& Y
一身骄傲
) Q) U! m9 v  X8 j歌在唱舞在跳5 X7 ?4 ?8 r4 r- ?6 S. u- d4 c
长夜漫漫不觉晓  d; E- p' _+ o! R) A& x
将快乐寻找6 T- L, k4 v* B; e" v: v
  e& J4 s& `. e! \. N6 Z  J
7 K1 n6 b, n1 _8 g8 {

作者: xiejin77    时间: 2017-1-25 11:03
曹操的槊 发表于 2017-1-25 10:51
9 e- x5 R8 J4 T- {有意思的文章。, d# e7 y1 U$ j3 ]* m
“达”与“穷”,简直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结。
4 Y8 C' ^( N" [9 `, A( z( e可达,必达的“达”与“穷”还容 ...
. L' V3 K- M  y& t1 C1 q5 z0 c
多谢赠歌,笑红尘我也喜欢;江湖上人称女生版的笑傲江湖。
+ j5 ~, Z, V; t; U6 ^可是,我还是喜欢笑傲江湖……+ o& P+ ]. W( k: w  u2 v

3 B( }# m1 H1 x7 v& ]说到隐与达,其实西州月最后的结局也是颇有意味的。关隐达看着新来的秘书龙飞,心中暗道,又一个诗人死了。这其中暗蕴的其实也就是跳不出轮回的意味。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