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 k; Q; f) _9 c& }+ B虽然以上4位元帅早在卫国战争初期,就已被证明无力驾驭现代战争,但在战前那大清洗的岁月里,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尽其所能地保护了一批军事骨干,其中不乏许多日后在卫国战争中屡建殊勋的元帅、大将。从这一点上来说,虽然其建制仅存在于1919至1923这短短的4年时间里,但骑兵第1集团军在苏联红军中的影响极其深远,没有其他任何一支部队可以望其项背。在中国,布琼尼骑兵的名号之所以如雷贯耳,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那部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就曾经是布琼尼麾下一名光荣的骑兵战士。 % @: \7 x5 g( r % W7 j/ b* v) b7 V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苏联拍摄的《第1骑兵军》,再现了这支传奇部队的英雄史诗。该片在国内公映时,盛况空前。6 C. @3 k. `+ ^: r7 N! z. z9 r
$ |" A# a8 k6 O3 ~# ^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6-12-16 14:08 本帖最后由 忘情 于 2016-12-16 14:32 编辑 1 y2 e3 U) z+ [6 J' [
% n& P) o$ D( J7 J2 ?4 b英雄史诗# Y0 m' R. I! C. w- q
: W; z% Z: {0 M3 y: b影片《第1骑兵军》开场字幕里说:英雄的,神奇的第1骑兵军!它的战斗荣誉与世长存!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在国内战争年代里保卫革命成果的战士、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的名字。他们是祖国忠诚的儿子!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第一骑兵军洋溢着英雄气慨,充满着对列宁的党的伟大思想的无限忠诚。本片叙述的是第一骑兵军战斗岁月里的某一天。 ! x$ {/ e8 Q& w- G' y+ E $ B; a5 J& _9 k' v首先要澄清的是,电影的片名翻译是不够规范的。因为按照苏联军语,军兵种名称应该在数字番号之前,应称其为“骑兵第1军”。但是从中文角度,“骑兵第1军”就远不及“第1骑兵军”叫得响亮。况且,将“第1”排在兵种之前,在中文语境里还起到了强调、突出效果,读起来更显霸气,彰显出该部队无比伦比的历史功绩和特殊地位。从电影表现艺术的角度来说,这种翻译法也有其可取之处。 ! i, U& V4 H7 H3 r# T* Y, L/ s8 U% b% d, K M. Y: a9 a
其次,影片中这支英雄的部队正规的称谓,应该是“骑兵第1集团军”。因为布琼尼在作战前部署时,出现了骑4师、骑6师和骑11师的番号,而且还有番号不详的步兵师参战。历史上,1919年6月26日,骑兵第4、6师合编为骑兵第1军,属下无步兵部队。1919年11月,骑兵第1军扩编为骑兵第1集团军,最初编有骑兵第4、第6、第11师,以及直属队。步兵第9师、第12师自1919年下半年至1920年初,一直配属骑兵第1集团军作战。 t% O/ {1 U5 e; a! y+ |3 q
l! X6 f- ]! [; c. L此外,伏罗希洛夫在1919年6月至11月,出任的是第14集团军司令和乌克兰内线司令,1919年11月成立骑兵第1集团军时,才转到这支英雄的部队任政委。因此,在影片中同时出现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那反映的就只能是1919年11月,骑兵第1集团军成立之后的故事。5 U) N: G5 G% f. f4 N
6 h5 t. }/ J& m, h在影片中,对阵的双方使用的都是传统的哥萨克骑兵刀——“恰西克”。这种刀刀长约90厘米,采用中亚铁矿石冶炼出的精钢打制,厚背宽刃,橡树叶状刀尖,占据整体宽度2/3的深弧血槽,刀身拥有优美却又凶悍的弧度,由此带来的劈砍威力可以轻易砍断小树,辟开木桩。这种威力体现在哥萨克中流行的一句俗语“像劈田菜一样的砍掉对手的头!”。当你跃然马背,手持哥萨克骑兵刀迎风挥舞的时候,你可体会到“如雄鹰展翅,冲向猎物”的感受。' ?( Y+ \0 u% U) B
1 j m# m @+ L% l0 U9 L6 n; p在苏联国内战争期间,红军骑兵们发现这种机枪在马背上不好携带。为了大幅提高这种机枪的战场机动性,红军骑兵部队自发地利用双套四轮马车或敞篷轻便马车加装M1910,其中以民间最常见的轻便四轮马车为主。车上乘两名机枪手和一名驭手。俄罗斯马车一般由两匹马拉,但这种机枪马车则需要3至4匹马拉。这种机枪马车不但在进攻中可以迅速集中和转移火力,而且在撤退时也能阻击追兵,因此深受部队欢迎。不过,它毕竟属于战场应急产品,在苏军装备完成制式化后便退出了历史舞台。5 k" I Q/ B* i0 @5 ^/ I) C% o2 e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6-12-16 14:11 本帖最后由 忘情 于 2016-12-16 14:28 编辑 * p. H' z( [; U+ u3 {
& ?1 K8 x* y% O% U1 X0 i6 d
步枪和手枪5 x* |& l8 A9 X/ S7 y
2 s( I7 Y" U3 A影片中,敌对双方都使用了莫辛-纳甘步枪。这是一种旋转后拉式枪机、弹仓式供弹的栓动步枪,是俄军采用的第一种无烟发射药步枪。它采用整体式弹仓,通过机匣顶部的抛壳口单发或用弹夹装填。容量5发的弹仓位于枪托下的扳机护圈前方,有铰链式底盖,可打开底盖以便清空弹仓或清洁维护。由于是单排设计而没有抱弹口,因此弹仓口部有一个隔断面器,上膛时隔开第二发弹,避免出现上双弹的故障。在早期的枪型中,这个装置也兼具抛壳挺的作用。但自M1891∕30之后的枪型都增加了一个独立的抛壳挺。该枪膛内有4条右旋转膛线。当枪机闭锁时,回转式枪机前面的两个闭锁凸笋呈水平状态。莫辛-纳甘步枪采用击针式击发,击针在打开枪机的过程中进入待发状态。该枪的手动保险装置是在枪机尾部凸出的一个“小帽”,向后拉时会锁住击针,而向前推时会解脱保险状态,操作不甚方便而且还很费劲。水平伸出的拉机柄力臂较短,因此操作时需要花较大的力气,而且比起下弯式拉机柄,直拉机柄携行不方便,而下弯式拉机柄只有狙击型上才有。该枪分解出枪机时不需要专门工具,只要拉开枪机,然后扣下板机就能取出。莫辛-纳甘步枪刺刀座兼作准星座,枪托通常用桦木制成。其随枪配的三棱刺刀虽然有不易丢失,刚度好,易于刺杀,且给对手造成的创口不易愈合等优点,但功能过于单一。0 W% T. l. M8 X7 y% c( b7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