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贺阿姨上任)你是巧妇么? 中新之战观感 [打印本页]

作者: 老票    时间: 2011-9-3 00:13
标题: (贺阿姨上任)你是巧妇么? 中新之战观感
本帖最后由 老票 于 2011-9-3 00:28 编辑

无论怎么选择,自己的国家队就没有选择。  因此在无数次对中国足球失望之余,2014巴西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开始的时候,我还是准时坐在了电视机前。

抛开中国足协的一贯失误不多谈,也暂时先不深度点评卡马乔的真实水平;这位新教练上任只有不到20天,要是能出彩的话倒是运气的成分更大一些。实战证明,运气的成分还真是不小。


比赛过程简述:

“32分钟李玮峰失误,新加坡队邱礼助攻杜里奇破门,0:1;
53分钟陈涛获点球,曲波主罚不中,于海补射打高;
66分钟郑智、于大宝替下黄博文、曲波;
67分钟于大宝未触球即摔倒获点球,郑智第一脚触球就点球命中,1:1;
72分钟郑智分球,于大宝射门被扑出,于海补射命中,2:1。  终场。”

1、关于场地的选择:

整场比赛显而易见的是,昆明的海拔高度优势对于新加坡这个海拔接近零的国家来说,很显然没有体现出来什么作用;反倒是拓东体育场糟糕的草皮,让国足队员们失误频频。  新加坡多雨,场地一贯湿滑或者泥泞,因此新加坡球员们对昆明的这块烂泥地反倒更适应。  这一点,恐怕是赛前卡马乔所始料不及的。

具体到大头的那个失误,恐怕也有一部分草皮的原因。  主场放在昆明,是中国队开赛前的一大失误。

还好中国队及时的亡羊补牢:即将更换主场,后几场主场比赛大部分会放在深圳。  深圳刚举办完大运会,足球场的草皮维护不成问题;加上距离香港很近,打客场的行程也不会有太多的周折。

2、关于主裁判的判罚

确切的说,第一个点球的判罚毫无问题,新加坡新上场的替补门将出击稍晚了一点,情急之下直接用拳头击打在陈涛的面部,并且用身体直接将陈涛撞翻在地。 如果陈涛冲顶的那个球进了,自然有效;若不进,判罚点球也是理所当然。

但第二个点球的判罚,就稍嫌有点勉强了。  于大宝带球从禁区右侧斜插至左侧,当时对球的控制,很难说于大宝就是有完全控制权,而且在新加坡后卫接触于大宝的一刹那,于大宝已经倒地; 新加坡后卫的手臂刚刚放到于大宝的右肩,还未有机会发力...    一方面我们可以说于大宝踢得很聪明,另一方面也不能说这个球是绝对点球。

不过由于是在主场,主裁判有点偏颇也合乎情理;所以吹了点球之后,于大宝也有点侥幸的表情。

判罚了第二个点球之后,主裁判紧接着就漏判了一个李玮峰在大禁区线内放铲杜里奇的点球...  新加坡老教练怒不可遏,随即被罚上看台。

之后主裁判也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于是就开始往回找补;于海怒尽最后一口气突入禁区被放倒,结果得到了一个禁区外的任意球。慢镜头显示,犯规动作发生时候,于海已经进了禁区。  不过由于前两个点球的到手,中国队队员们也没有什么抗议表示。

总体来说,这个主裁判对于卡马乔,是个福音。

3、关于首发阵容:(这是卡马乔最该受到诟病的地方)

首发门将杨智没问题,一贯稳健而且出击比较果断,所丢一球与他没关系,在湿滑泥泞的场地上,几次扑球都很牢。  有一次对方单刀,杨智用腿挡出;CCTV解说员徐阳质疑为何不用手抱,是他看镜头不仔细----杨智被踢起的泥沙迷眼了,这样还能用腿挡出来球,杨智够牛的。

后防线是刘建业、李玮峰、杜威和孙祥,这个是最大问题;  此四人之前从未在一起合练过,而且比赛过程中明显暴露出李玮峰和杜威的协防保护很缺乏默契;下一场要么换冯潇霆首发,要么让杜威做和李玮峰分开前后站位(杜后李前),平行站位的缺陷太大了。    刘建业和前卫线配合缺乏默契,尤其是和曲波的跑位冲突;曲波很少内切,也就挡住了刘建业的下底路线。 曲波下场后,于大宝几次突破内切,刘建业也就有了空间。   孙祥的表现中规中矩,协防很积极,可是赖以成名的助攻没有什么动静(当然也和于海的跑位不默契有关系)。  杜威的表现稍好,基本上能控制禁区内的高球;李玮峰的表现糟糕,主要是他的心态起伏太大了; 这么久不回国家队,孩子一直憋着;现在一回去就给个队长干,就有点范进中举的兴奋过头了。  这是卡马乔的失误,他高估了中国球员的心理承受能力。

中场线,右前卫曲波逢大赛不能重用的特点显露无疑,突破不犀利、传球不准确,追风少年当年的速度现在看来已经到了日落西山的境地,走上点球点的那一霎脸色阴晴不定,当时就感觉进不了。   其实,让杨智出马去操刀点球都比他心理素质好。   

左前卫于海也不是那种能稳定队伍的人,基本上和当年的邵佳一一个路数,很勤奋也很拼命,但基本上是踢到哪步算哪步,内心里其实很空虚,于是就会抽筋、就会一碰就翻、就会打飞必进球,说技术、说场地都是面上的,还是心虚的问题。

左右前卫都属于兢兢业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类型,边路的进攻自然打不出来。 球员可以失误,但不能平庸。 看看于大宝上场之后的中国队活力四射的右路,就知道个性在正规比赛里是多么的重要了。

前腰陈涛是本场比赛表现最好的中国球员,走位灵活、拼抢积极、传球刁钻,而且时而露出诡异微笑,说明他的心理素质是不错的;为何不是他去主罚点球呢?  不得其解。  打点球,与其说是比拼脚法,不如说是考比拼心理素质。   就我这个脚法,卡西利亚斯站门口也不敢和我赌10个里能扑住4个........不是我技术好,是因为我没心理压力,打进一个我就是球迷的光荣了。

双后腰之一赵旭日是另一个表现不错的球员,心理素质过硬,颇有大将之风;若非脚法实在有点粗糙,该当有更大的成就。  不过他的现状和实力,也就是一个干脏活的,当年的惊天一脚远射早已不见踪影了。   赵旭日主防守,另一个后腰就该组织进攻了啊..  这就是卡马乔的第二大失误,错用了黄博文。

黄博文的中长距离传球,穿透力很不错,这也就是能在K联赛打上主力的原因。 但是卡马乔误以为能在K联赛打主力的肯定能在中国国家队发挥好,没有认真想想黄博文在全北现代的时候,周围是谁在辅助他,是什么样的集体跑位素质在呼应他。  小黄在国家队威信不足,自己也太年轻,心理素质不算很稳。  刚开场中国队打得有些急躁之时,身为双后腰中侧重组织的那一位,应该控制一下节奏,舒缓群体情绪。  可小黄在干什么?  几次穿透传球倒是很不错,可丢球也太快了,新加坡打了两个反击,就进了一个。 小黄的跑位也有问题,李玮峰失误那个球,如果小黄在更好的位置上接应,或者跑动策应,都是好的选择。  后来黄博文就开始走动踢球了,这可能会导致他以后淡出卡马乔的视线。

郑智一上场,并非立刻打快,而是一控一转身,寻找准了路线再出球,这就大大增强了队员的信心;这个差距,就是经验。 希望小黄不用到郑智这个年纪才明白这一点。

单前锋杨旭没说的,勤勤恳恳,几次在禁区内接应不到来球,很积极的拉出来寻找机会。  不过很不希望他朝着宿茂臻的路子走下去,当年宿受宠爱就是因为态度好,曾有戏言说他是“全世界最好的防守型前锋”。  前锋的任务,就是要进球,或者助攻别人进球。  杨旭的心态要更平稳,下盘也要更扎实,跑位也要多朝边前卫的反向做扯动。  不然的话,不如让韩鹏来,硬桥硬马的,杀伤力更大。

4、关于换人

卡马乔运气太好了。 一次换俩,于大宝和郑智哥俩刚上场还不到1分钟,于大宝造点球,郑智罚入。 在此之前,估计俩人都还没碰过球。  如果这样说卡马乔用兵如神,我想高洪波也不会服气。  但这个换人,还是及时的。  蒿俊闵上的有点晚,于海已经抽筋了还不换,不知道卡马乔会不会以为于海是假装抽筋实际拖延时间。

三个换人都是对位换人,而且都有效果;一方面可以说是换人换的好,另一方面也说明对首发阵容的较大否定。  试想,如果郑智和蒿俊闵首发,让于大宝和黄博文做奇兵,会不会更好一点? 当然这都是事后诸葛亮。  只能从实践证明来分析,卡马乔的首发确实有问题。


相信此役过后,卡马乔对中国球员的训练能力和比赛能力之间的差异,会有一些深刻的体验。  中国球员往往如此,训练时候灵光四射,一到比赛呆若木鸡。   足球报报道说曲波在训练里任意球四中其三,还有一个打在门框上...   当时就冷笑了。 曲波的好日子,在当年阿根廷世青赛的时候就已经过完了。

关键时刻,还得用陈涛、于大宝这样表面上看起来象坏小子,实际上心里顶得住的球员。  说到此就感觉冯仁亮和毛剑卿的落选,是个失误。  边前卫的位置上,对付新加坡这类球队,冯仁亮、毛剑卿远比曲波和于海好使。

5、关于大名单
就卡马乔的大名单,新加坡肯定是密集防守伺机偷袭,用高家军的4231有点过于持重,因此我理想中的首发阵容如下(352):
杨智
三中卫:李玮峰(左后卫)、冯潇霆、杜威(右后卫)
郑智、黄博文(双后腰)
左前卫于海、前腰陈涛、右前卫于大宝
高中锋突前杨旭、策应影子前锋蒿俊闵

比分领先之后,赵旭日换黄博文,孙祥换于海,曲波换杜威;
如果先失球,赵旭日换陈涛,郑智顶到前腰去。

6、谈谈新加坡队

两个归化球员邱礼和施佳懿踢得很不错,尤其是邱礼在小病未愈的情况下发挥很出色,俨然是新加坡队最有威胁的攻击手。主教练的排兵布阵也很有针对性,杨旭的徒劳无功,陈涛的陷入重围,都说明拉迪老头对中国队研究的很透。

可惜实力有限,杜里奇都是41岁的人了还在拼杀。   无论如何,从教练的角度来评价,拉迪此役胜过卡马乔。





结束语: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句话可以在今天,也可以在未来3年内成为卡马乔的护身符。  只是作为足球队主教练,让球队发生良性的改变才是他最主要的工作。  这一次,我给卡马乔打65分,首战拿到3分,无论场面多难看也可以及格。

下一次呢?  伊拉克和约旦,可都要比新加坡更凶悍。即便是在新加坡的客场,也有一块人工草皮在等着他。上一次踢那块人工草皮,申花队大败而归。        等到挑战伊拉克和约旦的那个时候,就没有任何借口,该是卡马乔露真功夫的时候了。

只是,他是巧妇么?  我有点怀疑。


静待卡厨师的手艺...






作者: 鼎革    时间: 2011-9-3 00:19
以为题目是:阿姨是不是巧妇?
一看写这么长!
作者: 鼎革    时间: 2011-9-3 00:24
老票  伪球迷来起哄啊? ... 喊你们家二当家的来吧.... hahaha  

足球,俺学过点点,点点{:2_27:}
作者: togo    时间: 2011-9-3 07:04
本帖最后由 togobookworm 于 2011-9-3 11:10 编辑

{:2_39:}看题目以为阿姨当国足的大当家了。
作者: nightcat    时间: 2011-9-3 11:05
回复 老票 的帖子

俺还以为讲阿姨的八卦,赶快趁着没上班机抓紧时间看。。。。结果。。。。
作者: 雪个    时间: 2011-9-3 12:00
回复 老票 的帖子

很久很久没看过中国队的球了。李玮峰还在踢呢?
作者: 老芒    时间: 2011-9-3 14:19
看来老票是看了全场啦,嘿嘿,俺是看会足球,看不下去了,就看会番号。不过进球都赶上了。
作者: 奉孝    时间: 2011-9-3 15:16
新加坡如今也成了劲敌了。

很想知道国足比赛的下限在那里。
作者: 老票    时间: 2011-9-3 18:57
回复 奉孝 的帖子

理性的回答是:国足没有进步,但是也没有明显的退步。  临阵换帅、换阵容、换首发...  打成这样也算正常。

新加坡这支队并不是鱼腩,近些年进步还是挺大的,那个华裔归化球员邱礼就蛮不错的。  
还有约旦,刚刚干脆利索2:0干掉伊拉克,令人眼前一亮。

大家的实力此消彼长,不能老眼光看人啦~


作者: 瓦片儿匠    时间: 2011-9-3 20:26
回复 老票 的帖子

基本同意老票的看法,恰好我也看完了全场
很纳闷曲波为什么要先发,现在的曲波除了经验和稳重之外已经完全没有当年的特点,而且和刘建业的配合有很问题,从开场来看,刘建业还是很敢压上的,但压上后和曲波根本没有呼应,结果一到禁区前30米左右就没办法,丢球或者转移,让人看着着急
作者: 老芒    时间: 2011-9-3 21:53
回复 老票 的帖子

昨天澳大利亚也不过2:1战胜了泰国。
作者: 万里风中虎    时间: 2011-9-4 06:57
回复 老票 的帖子

大头居然还在踢,真是无大将啊。
作者: 旅途愉快    时间: 2011-9-4 12:49
怎么国足还在搞把人家低海平面的球队拉到高原去踢球的小动作?……


作者: 老票    时间: 2011-9-4 18:45
回复 旅途愉快 的帖子

看来不是球迷啊...

这是世界足坛的惯例,请参看玻利维亚的动作,就知道国足这个是小菜一碟了。

昆明海拔1800米,只要早上去几天,就没啥作用了。
作者: 旅途愉快    时间: 2011-9-4 18:54
回复 老票 的帖子

老早以前我记得这一招还是电视上重点介绍的技巧。。哈哈
作者: 明月回春    时间: 2011-9-4 21:55
本帖最后由 明月回春 于 2011-9-4 21:55 编辑

千万别打3后卫。一提3后卫,就想起来当年那个老实而无用的沈祥福和他万年不变的361。楞把超白金炼成了糙白金。
现在国际的主流基本都是4后卫。阵型也都是442,433系列。4231之类的圣诞树阵型都是433的变种,特点是就只有一个强力中锋。最典型的莫过于切尔西。
4后卫的核心特点在于2个中后卫搭档。现代很少有哪个球队能够有两个强力中锋,就算是2前锋也是一高一快,支点还是那个高的。所以,有2个中后卫就够了。3个浪费,1个有不够了。这就是3后卫体系的问题了,为了阵型平衡,要么3个都是中后卫的类型,比如你提供的这个。要么就是1个中卫+2个边后卫,这样就太疯狂了。。。至少国足没有这个实力。
除非,传说中的维埃里+罗纳尔多组合再现江湖,才能破坏2中后卫体系。只是这个组合太妖孽了,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前几年的阿德+伊布也够变态。但是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在后腰上做文章。
还有就是黄博文在这个阵型中的存在也很尴尬。既然有个陈涛组织,就不需要另一个指挥官了。也许你是借鉴了AC的皮尔洛,巴萨的哈维。但是,这样的前腰后置或是4号大脑确定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要有一个前场突击手。比如AC曾经的卡卡,巴萨的梅西。也许黄博文可以出任4号球员,但是谁来做那个突击手呢,陈涛没什么速度,盘球护球还行,突破就一般了。
所以,黄与陈不适合共存。黄+蒿也许可以。或者绞肉机后腰+陈涛。
其他位置还行,反正国足也就是这些人还靠谱。
作者: 老票    时间: 2011-9-4 22:25
回复 明月回春 的帖子

行家到了,呵呵。

之所以提议三后卫,不是长期打这个阵型,而是针对新加坡指定的。  新加坡的攻击点就两个,一个大块头杜里奇,一个快速突击点邱礼;中场送球都一般的,基本都靠邱礼支援杜里奇。  三个中后卫,李玮峰专盯杜里奇,杜威上抢掐断邱礼,冯潇霆居中保护,足够了。

可以腾出人手来主打边路,郑智、黄博文俩人可以轮流上前助攻,剩下一个帮助一下杜威就够了,三中卫了之后纯粹的中场绞肉机就不需要了。  于海可以放心下底,于大宝放心内切。,陈涛的乱战功夫也就有了足够的接应。

杨旭就可以站桩一会,向内强突、力争造对方后卫大禁区边缘的犯规,蒿俊闵也有机会远射、或者任意球。

一盘棋就都活了。


不过这个冒险,中国国家队主教练是不敢的,不管他是不是卡马乔。


作者: 明月回春    时间: 2011-9-4 23:15
本帖最后由 明月回春 于 2011-9-5 20:04 编辑

回复 老票 的帖子

惭愧,也就是伪球迷罢了。
我理解你的意思。就是出奇制胜,对特定对手做优化。
理论上没有问题,但是实际执行如何,恐怕不乐观。
一来,国足这些人基本都是2中后踢了一辈子了,突然变阵恐怕自己先乱了阵脚。比如,上个赛季的皇马,为了对付巴萨特地把阵型改成4321的3后腰绞肉机,结果灰头土脸的。难道国足的战术适应能力比魔力鸟的皇马还强?所以,大框架一般不会大改。出奇主要是体现在对人员的使用上,比如把中后卫呸呸放到后腰去咬人,效果就不错。
二来,不要高估了各位国脚的战术素养。阵型神马的对于他们太过华丽。。。能把位置站住了不丢,就很难得了。大局观神马的都是浮云,能把局部的小配合打顺溜就够好了。
其实国足的问题是走着踢球,眼神防守。连球王梅西都就地反抢,这帮糙哥就那么淡定。。。最后蛋疼很多年也就不怪别人了。
作者: landy    时间: 2011-9-4 23:30
回复 老票 的帖子

赞,专业,这中国队的球以后我就不用看了,看你的解说更过瘾。
作者: landy    时间: 2011-9-5 00:03
本帖最后由 landy 于 2011-9-5 01:00 编辑

回复 老票 的帖子

有个问题问一下哈,在电视机前怎样看出队形,站位这些门道?电视屏幕大多数时候就那么一点,细节当然清楚了,但对总体,颇有管中窥豹的感觉。

我只去现场看过一次足球,97年中美对抗,广州,拉拉斯被罚下,李铁国家队首入球,四小天鹅首次齐亮相那场,现场虽然细节看不到了,也没回放,但是球队作为一个整体,攻防转换,跑位什么的真清楚,而且可以盯着某个人使劲看,看丫对整体的贡献。电视机前,除了齐达内那样没事就拿球的,多数球员只有有事才看得到。

觉得教练很牛,我好歹在高处看台上是个二维视界,他站在边线上基本就是一个一维观测,还能看出门道,当然了,他是吃这碗饭的。
作者: Zico    时间: 2011-9-5 02:04
本帖最后由 Zico 于 2011-9-5 02:07 编辑

回复 landy 的帖子

瞎说两句哈,看阵型一般来说是先看前后和两边,原因是前锋和后卫还是很好区分的,而且也不大可能交叉换位,同样,最左边的和最右边交叉想换位难度也很大,所以相对比较好确定

更具体一些原则就是先看后卫再看前锋,原因是教练在排兵布阵的时候都是先从防守角度来考虑的,而且相对与进攻体系来说,一个队伍的防守体系很长时间都不会大变

SO这样很容易就能看出是大致3个后卫还是4个后卫,1个前锋还是2个前锋,边路有几个人,是边后卫+边前卫还是只有1个边前卫,如果说边路只有一个人,那么就不太可能是442,而是3后卫的352或4后卫的各种变体

阵型的大致边界确定之后,就可以看中间了,是一个后腰还是两个后腰,有没有前腰,前腰是不是个9号半,这些问题都确定下来基本上阵型也就看得差不多了

教练在比赛前肯定都会做功课,上谁不上谁,会怎么防自己,关键的地方就那么几个,所以对方什么阵型一般看几眼也就清楚了,不过话说回来,专业人士里也确实有这样的,虽说干了一辈子了,但是一维二维还是转换不过来,站在场边看半天也看不明白对方到底是什么阵型

好像是德甲吧,有一个教练,我忘了是谁了,还算是有点名气的,每场比赛这哥们都会跑到看台上先看5分钟,等看明白对方阵型才下来

说到这个一维二维三维,说白了就是个空间感,这个东西对球员来说其实更挺重要的,一般中场球员主要是个二维的感觉,而前锋和后卫就必须要三维感觉好了,因为总要处理高球,而且是最后一道关口。好的后卫和前锋,那边角球或者长传球刚一出来,他就已经知道落点会在哪里了,而不是说球已经运行到跟前了再去抢点再去站位

这中间的区别其实也就半秒不到,但是谁先把位置站住了就占会很大便宜,这个东西主要靠天赋,后天练没什么大用
作者: Zico    时间: 2011-9-5 02:07
回复 Zico 的帖子

呵呵,点评的好快啊!
作者: 李禾平    时间: 2011-9-5 20:21
回复 老票 的帖子

好久不看国足比赛,不知道说啥。。。
作者: 老票    时间: 2011-9-5 20:54
回复 Zico 的帖子

zico说的很专业~  补习中!   

额外再补充两句:

1、阵型是活动的,所以队员的位置感就特别重要; 教练费半天劲排个阵型,队员们跑位跟不上,就成死棋子了。  运用大范围转移、技术突破、体能扯动...等手段来打乱敌人阵型,是足球比赛的主要任务之一。  只要对方阵型扯乱了,漏洞就多了,进球是早晚的事情。

2、教练是从组织的角度解决问题,集中在大概率事件;阵型的设计、变阵、跑位策应的技战术安排、首发的选择和现场的调兵遣将....等等等等。  教练很难管得了小概率事件:比如队员罚不进点球这种事情,也只能安排几个平日命中率高的队员排序去罚...


因此看教练水平好坏,也就不能完全看一场比赛的胜负。  队伍在他带领下,阵容的紧凑性、针对性、有效性都得到提高,那就是不错的教练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家队主教练所能做的就是平时排练、战时捏合,金牌教头魔力鸟来带中国国家队,这次20强也一样出不了线。

但是俱乐部有所不同,密集的联赛赛程可以让教练有比较从容的机会去施展战术,乃至战略层面的部署。  这也是全球范围内俱乐部教练普遍收入比较高的原因之一,这个见真功力。

这两点分析完,就可以知道无论卡马乔到底是不是好教练(很可能不太是),中国花这么多钱在他身上都是盲目的、也是愚昧的,还是应该主抓联赛,资金和关注重点需要转移到国内顶级联赛和青少年普及上。  

等到中国籍的球员也有30-50个效力于欧洲五大联赛,其实选出22人组成国家队。 那时候,别说卡马乔,就是继续用高洪波,进军世界杯也是可能大大D。


sorry,我好像扯歪了,哈哈~           


作者: landy    时间: 2011-9-5 23:14
回复 老票 的帖子

这个我同意,联赛,青少年普及是根本。
10几年前我同学去日本留学一年,回来说日本足球必将全面压制中国,到操场上随便看个小学生的比赛都阵容齐整,进退有据,太可怕了。
作者: Zico    时间: 2011-9-6 00:54
本帖最后由 Zico 于 2011-9-6 01:18 编辑
老票 发表于 2011-9-5 20:54
但是俱乐部有所不同,密集的联赛赛程可以让教练有比较从容的机会去施展战术,乃至战略层面的部署。  这也是全球范围内俱乐部教练普遍收入比较高的原因之一,这个见真功力。

这两点分析完,就可以知道无论卡马乔到底是不是好教练(很可能不太是),中国花这么多钱在他身上都是盲目的、也是愚昧的,还是应该主抓联赛,资金和关注重点需要转移到国内顶级联赛和青少年普及上。  

老票过奖了,多谢加分~~ 

其实我也是这个感觉,也许阿拉贡内斯会更好一些,卡马乔并可能不是我们的良配

2000年的欧洲杯和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这两届世界级大赛,西班牙国家队都是由卡马乔来带的,最后并没有什么出彩之处。其实当时那批队员也算很很不错了,另外从1998到2002,前后一共执教了四年,应该说卡马乔已经有足够的时间来实现他的想法

抛开国家队不提,这个人在俱乐部层面也是曾经有过上佳机会的,卡马乔曾经两次执教皇马,可惜两次都是短命鬼,尤其第一次执教皇马的时候,前后只干了八天,相当地惊人。当然等他第二次再带皇马的时候就好多了,好歹抗了半个赛季

从这一点来看,有可能卡马乔不太善于和强势大牌人物相处,或者说不太善于虚伪与蛇,这和他一贯给人的强硬印象也是一致的。当然,强硬本身并非是个缺点,但问题是我们考察他历史上曾经带过的那些球队,并没有体现出教练本人的这种强硬性格,无论是十年前的二流强队西班牙,还是后来那些或强或弱、甚至处于保级边缘的俱乐部队,我们都很难看到过队员之间那种同仇敌忾共同奋战的感觉

所以对于卡马乔来说,他的处境和当年的米卢是一样的,他首先需要面对的并不是那些球场上的对手,而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和一个强大的中国足协……

同样,对于中国队这样一只即谈不上技术、也谈不上底蕴的球队,如果万一再失去了人和,后果会是怎样呢?
作者: 旅途愉快    时间: 2011-9-6 15:03
我其实觉得米卢挺神奇。

郝海东说的没错,米卢他一个人提个小包,连个助教、体能教练等等都没有,完全就是江湖骗子的做派,居然还真让他带出线了。

当然不排除天时地利人和。
作者: 夜观天象    时间: 2011-9-7 19:48
回复 老票 的帖子

不好意思,刚看到2014年,以为本文是穿越文。
看到后来,仔细琢磨,才明白是预选赛纪实。面壁~~~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