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小三线 [打印本页]

作者: 能看见海    时间: 2011-8-27 12:10
标题: 小三线
本帖最后由 能看见海 于 2011-8-27 14:36 编辑 7 J+ q6 ^$ e2 H1 _$ @
5 r( b: n2 o7 k- i& ]5 T
昨天发的文,引起好大争论,我要求领导关闭了,我这个文章说说我知道的小三线,应该不那么敏感,想到哪说到哪,慢慢写
. [1 X3 X- i/ r* T在天津市最北边的蓟县以北,过了长城,是河北省的兴隆县,我说的小三线就在那个地方,兴隆县通火车,是北京到承德的线路。天津就需要坐火车到蓟县,然后坐汽车到兴隆县,兴隆县的三线厂包括光明机械厂、前进木器厂(名字不一定准确)、红卫医院等。光明机械厂最大,有2000多人,生产56式冲锋枪和56式半自动步枪,木器厂生产枪托等。那个光明机械厂在一个大的山沟里,沟口好像叫荞麦领,火车会停1分钟的小站,等我查查吧,好长时间了记不清了,从沟口往里骑自行车半小时就到了家属区,家属区大家俗称“大台子”,就是沟里比较大的一片平地。在家属区前面一点要过一座小石桥,不知道现在那个桥还在吗,过了家属区再往里面走就是厂区。一条公路在山脚下延伸,厂里有一个洞室,机加工的二三车间在里面,外面有热处理车间、精密铸造车间、总装车间等等,写得比较乱,需要整理,这个厂什么时候决定建的呢,在1965年之前,应该是1964年8月,毛主席说每个省都应该有自己的战略后方。1965年就已经有天津的学生初中毕业后的学生到这里来了(我知道有天津纺织机械厂的技校学生),当时叫“好人好马上三线”,选的都是当时“根红苗正”的。还有复员军人和从黑龙江北安的枪厂调过来的工人,去吃饭了,回来有时间在写- z8 @+ [7 W/ [( ]: j, D' _

作者: 能看见海    时间: 2011-8-27 14:26
本帖最后由 能看见海 于 2011-8-27 15:00 编辑
+ k% n: B7 v) N% b0 t* f1 V* U, b8 _0 c
接着写,不知道待验证会员怎么贴图,要是能贴几张图就容易明白多了。那个山沟大家都叫他“楚榆沟”。沟里面除了这个厂子以外还有几个小的村庄,都是当地的老百姓,毕竟沟里面还有好多地呢。离沟口最近的叫张家庄,然后是马庄,厂子里面有子弟小学,地址就在过了那个小石桥的斜对面,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都有。到了高中啊,就需要去土城中学住校了,毕竟子弟学校的老师都是工人家属,不是这么专业,教小孩子还行。9 i, N1 x1 e6 q5 n

+ V; C1 F( T$ X  ?. w
作者: 老芒    时间: 2011-8-27 14:51
回复 能看见海 的帖子
$ P' U' ^2 Y' w; y
% l1 s0 T! S, i2 O看来是老乡,离得还不远,继续继续。
作者: 能看见海    时间: 2011-8-27 15:22
本帖最后由 能看见海 于 2011-8-27 15:38 编辑 ) g, f% e, r, G* g  u
' b% `. [$ s" E" Y" e! a% O, E
这个厂84年(也可能是85年),就停产了,有门路的都想办法调回天津,没有没路的就在那里等着,按月领工资,天津去的大部分的都是三级工,每月工资48.5元,做点手工活,我记得有剥瓜子仁,组装开关等,都是把东西拿回家里干,然后到时间去交成品,后来到了88年,就有要闹的迹象,天津市后来组织各个局的领导还有河北省的领导,一机部、国防工办的一起开会,把全部职工都安置回了天津,也给回来的职工安置了住房,光明机械厂的全部设备,家属区的全部房子,都给了兴隆县。. d6 e8 t0 ~! H
这个厂建厂这么多年,武器丢失就有一次,是在83年(时间差不多)夏天,几个当地农村的半大孩子,从总装车间里面偷了一只56冲锋枪,藏在他家的柴垛里,围捕的时候拒捕,拿枪的被击毙了(也有说被手榴弹炸死的),另外几个被判了不等的有期徒刑。记得那个时候东北二王刚过去没多少时间,二王的通缉令好像在墙上没撕掉呢。
/ M: M: Q! g& r) e8 Y光明机械厂从建厂开始就有民兵,各个车间都是民兵连,职工里面退伍兵也多,再出来丢枪这个事情以后,就成立了夜间武装巡逻队。配56式冲锋枪,在这个以前,没有,不仅没有巡逻队,好多年都没丢过东西。
) N- D5 n8 L5 G% I: a" I可能有人问,在总装车间里面过夜的应该不是成品啊,这个人偷得就是个快要完成的半成品,你要是在这种地方住过,你就知道,这种地方的废品堆里面有的是各种各样的零件,至于这个枪怎么就能打响了,我也不了解,只能是猜测这个人自己装的,还有人问,哪来的子弹,这个我也不知道,我只是知道当时找子弹不难,我就把拔掉弹头的火药放在蒸馒头的铝锅锅盖上玩。
& Z& `" Z8 E: ?+ W
作者: 胖卡门    时间: 2011-8-27 18:41
回复 能看见海 的帖子+ f; J6 Q0 E/ |- M$ Y5 S7 [" F/ P
$ `5 o6 B9 `8 _) ~0 ~' m5 V: G
那个时候民间的枪很多的,子弹也容易搞到,我一个邻居家就有一大盒7.62X39.6 U& s2 a+ [& K" T) O- _; v
: V- S/ K9 Z0 _5 e3 \
昨天的那个帖子有争议,但是并不是对你个人的质疑,没必要放在心上。
作者: fareast    时间: 2011-8-27 23:29
去内地,当地LD直接拿手枪出来给我们随便打着玩
作者: 农民家的狗    时间: 2011-8-28 07:34
回复 能看见海 的帖子  Y. H* N$ l+ S6 B
! k! D0 {# i) |6 N9 A9 b. S
静等您更多好文
作者: 能看见海    时间: 2011-8-29 15:34
光明机械厂的代号是962,一般写信都是写天津市xx信箱收,不写具体地址。从家属区到工厂区安装有有线广播大喇叭,每天早晨6点半,开始转播中央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7点半上班,每周休息一天。这个厂的产量是多少呢,我没有具体数字,不过记得又一次有个横幅。大概意思就是“为了月产100万支努力工作”。转过月每个职工发了5块钱奖励。厂里职工一年四季都是穿工作服,下班回家也不换衣服,都是一种样式,一个颜色,想在想想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节省布票。( V5 S4 v/ y* q  P* A: c' m" ?  O) P
上面也说了,这个厂有小学、中学,还有幼儿园、托儿所、医务所、副食商店、合社、澡堂等,就是一个小型的门类齐全的社会。记得那个时候这里和其他地方一样,买什么都要票。家庭最重要的几个本是粮本、副食本、户口本。重要的票证包括粮票、油票(一人半斤)、肉票、布票、鸡蛋票。这个地方副食品全靠从天津市来运。记得偶尔的运来带鱼,就会在有线喇叭里面喊:都带副食本来买带鱼,一个本几斤。到了晚上,整个家属区都弥漫着带鱼得得味道。冬天每家都要储存好多大白菜和土豆,大白菜也是从天津拉回赖的。                                                                                                                                         买火柴也要副食本的,一个本一月一包。和天津不一样的地方是这里没有劈柴票,在山沟两边的山上,可以砍到树枝,晒干了就行,不好燃烧的话就放一点擦机器的油棉纱。$ ^' \7 q" g, \4 Z# v. |$ Q2 }* f: Z

作者: 能看见海    时间: 2011-8-29 15:45
住房
& @( F/ ]& Z1 J" p' W2 W在建厂初,厂里在楚榆沟里面的二号岔沟里面开山取石头,盖的全是石头房子,听说那个时候还有狼,房门上都画有一个大大的白色的圆圈,说是吓唬狼的,石头盖的房子冬天很冷。后来大概在1973年吧,开始就盖砖瓦房了,头一批盖了18间,盖房子的地方大家后来就俗称“十八间儿”。后来砖瓦房逐步增加,1976年,开始盖三层楼房,楼房还没盖完的时候,赶上唐山大地震,震后对所有的楼房都进行了加固(好像是打得圈梁),9 _/ ~; e" z4 [9 y) v" S& A% @; s8 t
1983年以前所有的房子都没有暖气,冬天全靠烧煤,这个地方已经是长城以北了,过了国庆节就要点炉子了,一直要点到转年的4月份,煤还是要自己买的,比较好烧的是“大同块”。夏天还是满凉快的,可以避暑0 i/ n+ \# s, }7 r# Z
业余生活# [: q+ H9 j+ J0 [. i/ r- p
962厂里面最早在一号岔沟里面建有一个露天的电影放映场,坐的地方就是靠着山坡垒的石头的座。每周都放电影、除了冬天。夏天每次都是连着放2个,有印象的有刘晓庆的《小花》,日本的《追捕》等等,后来建了一个能容纳1000人以上的大礼堂,就在那里看电影了,冬天也能看了。不过次数明显少了。周围的三线厂开会呀什么的也都来这个礼堂开。9 [3 Z( {4 k0 V$ d: k5 S. A# R1 I
工厂的职工晚上都没有什么业余活动,听广播是最主要的,后来就有职工自己组装电视,是9寸黑白的,80年才有人买12寸黑白的,晚上的业余活动慢慢就变成看电视了,效果不好,有电视的人家就在屋顶上立一个简易的室外天线。周围邻居都汇集到一起坐在那个12寸的电视前,83年厂里在沟右边的山顶上建设了一个电视差转台,除了转播电视信号以外,还可以放录像,每次都是连续的从早晨9点放到下午4点半,记得有《射雕英雄传》、《万水千山总是情》《加里森敢死队》等等,还有好多香港的古装武打片子。
/ v; w  n- f  W# h
作者: 洪水    时间: 2011-8-30 10:45
回复 能看见海 的帖子
8 H9 d* Z( Y! U- o* p4 \6 H
5 o7 o4 W/ M; [/ }4 h, ~( U我的父辈当时也是在3线的工厂里,做船用柴油机的,周围的人很多都是从沪东造船厂过来的,
作者: 能看见海    时间: 2011-8-30 12:41
工厂的情况
) n2 `6 D' H( G  b  L; _- Z我在前面说过厂里有个精密铸造车间,那个车间给我的印象就是做枪的枪口准星的那一个部分(具体学名叫什么我不知道),是用蜡先做成准星的样子,然后再做成模子,再把里面的蜡化出来,然后再浇筑钢水。
0 V* y" p2 ^4 b1 z厂子里面废品就随便堆砌在炼钢车间的外面,什么都有,我就在废品里面找到都56冲锋枪的弹匣,但是当时也不认为是什么好东西,还有我认为是完好的扁平口的三菱形刺刀,也没人看着,0 ?$ l1 m. [) x" {( |
每出一批枪,都要抽几支进行试验(现在知道叫破坏性试验)就是把试验的枪在短时间内发射大量的子弹,看看枪得寿命有没有达到要求,过程就是把枪固定在试验台上,用一个硬连杆勾住扳机,实验的人踩下踏板,设备的另一端勾住扳机开始射击,有人负责给更换弹匣,听说因为总往一个地方射击,后来在哪个地方挖出一个脸盆大小的铅疙瘩(没亲眼看到)。据说啊,每批枪最后还要用10发比普通子弹装药多一点的子弹进行检查。不过我没看见过这种子弹。检查合格的同一批枪就送到成品库,成品库在山沟的最里面,是一个半地下洞库式的单位,是整个厂区管理最严的地方。我也没进去过。& l, R' K, n& |" L3 _
前面我说过机加工车间在山洞里,这个车间是二车间,三车间,这个洞呢是人工开凿的,有两个出口,两个出口呢相差多远呢,骑自行车五分钟。这两个洞口都开在半山腰,有一条专用公路从两个洞口前通过,这个洞从形状简单的说像u型的马蹄铁,在洞里面呢有很多岔路支洞,车床等设备就在支洞里面,好多工人因为长时间在里面工作,最后膝盖都不太好。主洞有多大呢,最少能并排行驶2辆解放卡车,两边还有富余量,高大概在5米以上,在顶子上有通气的管路,是扁的方形的。这个洞管理还是很严的,非职工进不去。3 D5 s4 _1 Q1 U7 }$ c
停产后的三线
- v2 {) ^; F2 A84年工厂就不生产了,也想过要进行军转民,可是设备好多都是专用设备,而且现在说起来也没有市场意识。有一次,实验性的生产过一批气枪,结果一只也没卖出去,就在厂内处理了,普通气枪20元,高压气枪30元,还给买枪的人办一个持枪证,现在枪证还在手里,只是已经作废了。4 Y8 r  Q6 d. f' T: t9 i
下面想写一下文革中的三线,可能和书上的不太一样,写不写呢,征求意见,& r- U) w0 V0 s

作者: babo007    时间: 2011-8-30 22:11
本帖最后由 babo007 于 2011-8-30 22:12 编辑 7 k4 `; H5 z8 l* u0 s; O
6 t# M. u" q- N2 L0 R8 B( z
回复 能看见海 的帖子9 z8 s: ^' J3 A; P+ S) P$ C
! r4 I7 E0 A: m  @. _
一、我去蓟县的时候,在最北面的一个村子里上了山,里面有战备的广播站。预备天津的广播设备被摧毁以后,这个山洞里的广播可以作战备持续。整个广播工作布直很健全,全在山腰的深洞里。那卒山下的一个口子过去就是河北遵化县。对面小山包上有个明代的烽火台。好像不是长城一线的。; D3 R# b% c0 g5 k
二、我父亲当年也在三线的军工厂。河北阜平县。在太行山里,一个叫前进,一个叫先锋。当时我还小,去过一次,只记得是在光秃秃的山,没有什么草和树。听老人说一个造冲锋枪,一个造子弹。我父亲是七十年代末调回老家的。后来这两个厂都搬到保定的近郊了,转为民用工厂了。我从新址厂门前经过一次,距离河北林学院很近。至于现在是什么学校就不知道了。
* b4 X: D/ q) \& N% P曾听父亲的战友讲,军转民后,效益非常的差,好多工人吃饭都成了问题。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11-8-31 09:26
本帖最后由 MacArthur 于 2012-2-19 13:32 编辑
3 [. {. k- M0 q; [' f( v; b: M
胖卡门 发表于 2011-8-27 05:41 8 U0 w1 j6 O  n. j6 a: X- t' Q
回复 能看见海 的帖子
# `, X* t  T& ]( c- c: h# R$ [/ a/ K9 A
那个时候民间的枪很多的,子弹也容易搞到,我一个邻居家就有一大盒7.62X39.
( a8 Q) B! s4 s: f( Q1 m/ `" S
6 D: M' S  d; t  K1 {
子弹管理不严格,流出很多。。。民兵、县武装部、还有国营大厂自己的武装部。。。
" w# f8 A9 }1 m5 D7 S5 S! w/ @4 U: z$ \9 u. z
我们那里有个废品收购站曾经收了一大堆报废的63自动步枪零件,里头还有装满实弹的弹匣呢。。。
- Q& I7 r9 z0 V  _% t& w" X
作者: 能看见海    时间: 2011-8-31 15:49
回复 babo007 的帖子
3 B8 ]7 l+ f. g* z( [& h4 ?: N0 O: G
,84年裁军开始,好多三线军工厂都没有生产任务了,被关闭的还是好的呢,国家后来都管了,基本上都回到了城市里面,苦的是那些必须维持的厂子里面的职工,虽然好多后来都搬到了原址附近的城市或县城里面,但是改变不多。你父亲70年代末能调回来,真是挺有本事的。
作者: 能看见海    时间: 2011-8-31 15:55
本帖最后由 能看见海 于 2011-8-31 15:58 编辑
1 Z" L8 H5 f$ l4 p5 ]; X6 m  T- s8 d4 s& p$ S5 D
回复 MacArthur 的帖子
- {. B% `; O8 }: w2 K* c1 d4 p
, j% A. R1 ]' P4 d( ?, P# D' ]  @报废分很多种,有钢材的问题,有切削加工精度的问题,有热处理不合格的问题,有些是能修理的,就是不修理组装上,短暂的打几枪还是没问题的。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11-9-2 00:14
本帖最后由 MacArthur 于 2012-2-19 13:32 编辑 0 l; P+ e) j* f# v' U9 I

9 a7 O( d3 D0 P/ U: {, I回复 能看见海 的帖子
0 h- f+ K/ x# N$ W! v+ I$ N6 z# p0 {' H8 l2 l3 F
那次是因为63自动步枪全面退出现役。所有民兵、武装部配发的63自动步枪全部被回收后拆解报废。。。 0 i! S* K/ s6 O; J
. ~8 d; W/ Y) F. S# X
只不过把报废的零部件送废品回收就有点儿不当回事儿了。。。而且连着装满实弹的弹匣都送去了,就有些太漫不经心了。。。
" J' ^8 D7 C* s, V' H. Q
* ~* B! [' Z& Z* O现在想想,当时如果有人懂行的话,用那些废件拼凑出一支步枪来,恐怕也不是不可能。。。
5 t3 V8 E3 ^! y! y6 P4 a# B: T0 Y& i8 |' \+ b7 ^3 `9 b+ D

作者: 万里风中虎    时间: 2011-9-2 18:12
回复 能看见海 的帖子
5 g2 R) e. d- X5 y! A- }/ v1 P$ @7 F3 B
慢慢写就能写出好看的文章。建议分段空行,等以后成为正式会员时,把所有内容放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有重点描述和评论的帖子就更好了。
作者: 人在江湖    时间: 2011-9-3 09:48
这么用功,为您顶一个
作者: 能看见海    时间: 2011-9-3 09:53
回复 人在江湖 的帖子$ C6 E* ]7 R* N2 J

/ j8 E  I& h; k5 W瞎写的,父母都60多岁了,写给他们看看吧,他们还能提提意见。
作者: s20040451    时间: 2011-9-16 17:40
大桥、马庄、大台子,夏天夏天发洪水的河套,河套里的石笼子,一号,二号,三号,供销社、最早还叫365信箱来着。
+ q1 |& J7 @- s' P1 K; V8 O/ C5 J' P我有回去过,等下发照片来你看看。
作者: 辛常诚    时间: 2011-9-16 19:56
看到小三二字,心中一颤,仔细一看,原来是小三线
作者: 橡树村    时间: 2012-1-31 01:48
这说的是天津的小三线。
作者: 飞翔的煎蛋面    时间: 2012-1-31 20:06
能看见海 发表于 2011-9-3 09:53
# n3 c8 b& z3 c3 b, S回复 人在江湖 的帖子4 v4 q0 U7 d$ T
  A0 r) n; p" O: v( N
瞎写的,父母都60多岁了,写给他们看看吧,他们还能提提意见。 ...
# A3 v8 r- m7 n! X" _
很真实的历史,支持一个
作者: 包子    时间: 2012-2-1 21:28
960的子弟跟您握个手' ^7 L, a9 D. ~% ]7 i

作者: 皇家骑警总监    时间: 2012-2-1 21:35
就是紧挨着北京密云的兴隆,境内有雾灵山的那个?
作者: 皇家骑警总监    时间: 2012-2-2 08:27
皇家骑警总监 发表于 2012-2-1 21:35 1 i+ h$ _( K* _
就是紧挨着北京密云的兴隆,境内有雾灵山的那个?
. R+ q, s$ r# L# q$ t4 R. T8 g
哈,你在小三,我在大三
作者: 黄大爷    时间: 2014-6-7 16:06
能看见海 发表于 2011-8-27 14:26
- @/ r& Y# g% _) G7 v+ {接着写,不知道待验证会员怎么贴图,要是能贴几张图就容易明白多了。那个山沟大家都叫他“楚榆沟”。沟里面 ...
/ T0 i5 R2 I1 B0 F# Q9 t& U
好哇!可是遇见战友啦-----我是当时警卫部队---承德4534部队----独立团的三排的!我们总是替你们校枪打子弹,一支枪200发子弹打出去,枪管都市热的烫手。1968年就复原回天津啦,在河北区丹江里社区,黄大爷就是我,都认识,72岁了。
作者: 黄大爷    时间: 2014-6-7 16:08
好哇!可是遇见战友啦-----我是当时警卫部队---承德4534部队----独立团的三排的!我们总是替你们校枪打子弹,一支枪200发子弹打出去,枪管都市热的烫手。1968年就复原回天津啦,在河北区丹江里社区,黄大爷就是我,都认识,72岁了。
作者: 黄大爷    时间: 2014-6-7 16:17
黄大爷 发表于 2014-6-7 16:08
/ t1 }2 k6 Y! p0 i0 S2 Z& \6 U5 `) {好哇!可是遇见战友啦-----我是当时警卫部队---承德4534部队----独立团的三排的!我们总是替你们校枪打子弹 ...

0 z. K5 \! Y: f6 @9 I3 I' O我还在雾灵山小分队呆了一年呢!电视业转播了我也走了。
作者: 黄大爷    时间: 2014-6-19 09:58
辛常诚 发表于 2011-9-16 19:56
- ?. I0 d8 K" h1 O1 m. P, ^5 w看到小三二字,心中一颤,仔细一看,原来是小三线

7 W& U  N4 `! \+ m2 K好哇!可是遇见战友啦-----我是当时这里的兵工厂的警卫部队---承德4534部队----独立团的四连三排的!我们总是替你们校枪打子弹,一支枪200发子弹打出去,枪管都市热的烫手。1968年就复原回天津啦,在河北区丹江里社区,黄大爷就是我,都认识,72岁了。" z2 ^0 W9 c/ R
       我还在雾灵山小分队的队长,在那里呆了一年呢!电视业转播了我也走了。
作者: 黄大爷    时间: 2014-7-17 20:28
黄大爷 发表于 2014-6-7 16:08
" y% m# m: L9 I0 _' X: X好哇!可是遇见战友啦-----我是当时警卫部队---承德4534部队----独立团的三排的!我们总是替你们校枪打子弹 ...

) x  F. E) \" }8 q( _2007-02-26 | 兴隆县光明机械厂3 O9 I6 s& n8 X7 M
88年光明厂机械厂解散了.你们都在哪啊,寻找48年出生的朋友?
) J2 j5 K* G2 thttp://tieba.baidu.com/p/316647521( A9 b; x, S5 ?
* i3 [7 D6 e; Z* w4 [  e. U
* h/ G# J  n  i6 H8 f+ ~2 t

; [2 D, @. N5 c5 b# q  z
作者: 黄大爷    时间: 2014-7-17 20:29
黄大爷 发表于 2014-6-7 16:17
. @) k& b3 I8 E- Q5 e1 |2 S, G我还在雾灵山小分队呆了一年呢!电视业转播了我也走了。

5 g) S- n/ ~: v$ T2007-02-26 | 兴隆县光明机械厂7 K! ~5 t5 e  \8 m& D- v, I) U
88年光明厂机械厂解散了.你们都在哪啊,寻找48年出生的朋友?  S% N  @3 z- ^. Z" Y
http://tieba.baidu.com/p/316647521
作者: 黄大爷    时间: 2014-7-17 20:32
本帖最后由 黄大爷 于 2014-7-17 20:37 编辑 & p6 o2 d+ W4 h4 M0 h
黄大爷 发表于 2014-6-7 16:06
/ X8 ~$ ~5 j: P  e. ^好哇!可是遇见战友啦-----我是当时警卫部队---承德4534部队----独立团的三排的!我们总是替你们校枪打子 ...

; f) X/ q1 Y1 }( c; v
+ P" u  X' s- B; }9 X+ D4 W
作者: 黄大爷    时间: 2014-7-17 20:35

作者: 黄大爷    时间: 2014-7-17 20:39
黄大爷 发表于 2014-7-17 20:35

' D9 G: Z7 X0 ^http://siyuleiren.blog.sohu.com/$ q" c" F- m2 K3 G" _

. m8 m) \1 e) Y0 r$ W' r) j; q' ^
http://tieba.baidu.com/p/316647521当年在兴隆县小三线的在此集合!  m, T/ y- v1 s" ?  o5 Q
收藏
8 l3 x& Z0 J. q- }9 L回复8 [- a/ a) O- n2 |- \  C1 p
吧友117.11.163.*$ j3 K7 h' }& u$ S2 @' l
我很留念那地方!风景好!有山有水!我在金星厂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