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5 G5 [; A6 K/ T8 E& ^作者: 京虎子 时间: 2011-8-23 04:48 标题: 3. 明星 下午,罗伯特·林肯和约翰·海陪露西练了一下午西班牙语,露西的父亲被任命为驻西班牙大使,露西要随父亲一起去西班牙,海也是露西的追求者之一,整天围着露西转,不过罗伯特知道他一点希望都没有,因为露西已经订婚了。3 a, Q* G0 D. @ u, j" F- s6 y
+ ~1 u4 G5 l! \% r- E8 ~ 这是一个只有很少的几个人知道的秘密,因为露西的未婚夫不仅不是和露西家一样是废奴主义者,而且是南方的同情者。罗伯特之所以知道,是因为他和露西的未婚夫一家很熟。4 |" s: v: d1 f. S% s, T
. I8 j8 C4 Q, [5 o 有一次他在波士顿等回华府的火车,站在铁轨上,一辆火车突然开动,他发现后手忙脚乱地往站台上爬,就是爬不上去,眼看就要被轧死了,这时从站台上伸出一只手把他从拉了上来。此人叫埃德温·布斯,是林肯的支持者,和罗伯特成为好友,他的弟弟约翰是一名著名演员,人在华府,罗伯特在华府时和约翰也相识了,约翰风流倜傥,露西和他相恋、订婚,但约翰和家里的其他人不一样,同情南方,露西和他的恋情一直处于地下状态,因为罗伯特是布斯家的朋友,才得知这个秘密。 / D; T* U1 r2 x; W 5 U, x, q$ U, f5 n4 [: M2 ~4 @4 n 到了晚饭时间,罗伯特邀请露西一道进晚餐,露西说已经和妈妈、约翰约好了,两人告别,罗伯特和海一道去酒吧喝酒去了。& o+ {: I+ w' P2 m6 c G
/ U2 l) X/ r+ s7 D% j' e3 S 露西和母亲来到饭店,约翰已经等在那里。见到两人进来,约翰站起来献殷勤,晚餐的气氛很好,到了八点,约翰站起来告别,吻了露西的手后,离开饭店,骑马往福特剧场而去。 2 C+ j _) s8 Z# T! w0 U' N& D% K' _4 Y+ a e$ y! [1 C
今天晚上,他有一个计划:刺杀林肯。 9 c7 ?* K$ w9 S1 s+ p2 t) g4 t4 J5 P2 K4 t
约翰·布斯是南方的间谍,利用自己著名演员的身份为南方收集情报、运送急需的药品,南方局势每况愈下后,布斯开始策划绑架林肯,李将军投降后,改为刺杀林肯。 & l) b) L* x- B/ U) a! ~. y0 z3 Z& {3 e2 `& e1 b
大势已去,为什么还要刺杀林肯?% P) O5 Q; r: P& N/ h
4 A7 A$ j2 o4 j" G 因为虽然李军团投降,约翰斯顿将军手下还有三万多人,散布在南方各地还有一些部队,密西西比河西部的南方领土基本完好,南方总统戴维斯在逃亡之中,如果北方政局发生混乱,南方还有翻盘的机会。所以布斯不仅要刺杀林肯,还分别派人去刺杀副总统约翰逊和国务卿西沃德,如果能一举杀死北方三大员,就有可能造成联邦政府瘫痪。 9 q" ]* w X0 l& \% d $ W$ M% j; E' C 布斯知道林肯今天晚上要去福特剧场看戏,他对福特剧场非常熟悉,决定今晚下手,特别是昨天晚上看到罗伯特和露西跳舞,让他妒火中烧,更加坚定了今晚行刺的决心。 & C. H) S0 T/ N4 b/ Y+ [4 X( P( D: E V2 E3 x: |: Q' ~
路上,他遇见格兰特夫妻乘坐的马车,突然想起自己的计划有一个缺陷,没有把北军统帅格兰特包括在内,现在格兰特身边没有卫兵,是个非常好的机会。 . P9 `6 M% B* p* j; }" K4 L* I8 `' D& K- n5 u
围着马车转了两圈,布斯打消了临时行刺格兰特的主意,因为林肯比格兰特更重要,而且格兰特是位孔武有力、反应敏捷的军人,行刺不一定能够成功。他一夹马,依旧往福特剧院而去。在演出的间隙,布斯冲入林肯的包厢,对着林肯开枪,林肯应声而倒,罗斯伯将军站起来冲向口喊南方的复仇的布斯,被布斯砍倒在地。3 l3 M! }3 Q( j( w! N- a
) R, c" W+ `! b- E. W, ~
布斯往台上跳的时候被绊住了,结果摔断了左腿,忍着伤痛往外跑,林肯被抬到街对面的一间屋子里进行急救,现场一片慌乱中,只有战争部长斯塔顿保持镇静,下令全城戒严,捉拿布斯。 % e5 z- i9 L" D: h& v2 ]3 r4 k& E7 ~* _* M6 q+ j: D6 Z
杀副总统的乔治·阿特兹鲁迪克来到副总统约翰逊所住的旅馆后,在酒吧喝到一醉方休,忘了自己干吗来的,恍恍惚惚在华府街头逛了大半夜,凌晨来到另外一家旅馆,租个一间房间睡觉去了。去杀国务卿的路易斯·鲍威尔把西沃德父子打成重伤。, K# x- j# p# m0 @1 N6 ]0 i
8 O6 F* ?& {9 C. u X
林肯伤重不治,全城人都知道是布斯干的,对此一无所知的露西昏过去了,她和布斯队恋情也曝光了,他爸赶紧声明女儿和刺客无关。 % O, w7 _7 {! i/ L4 f# t [ R! ]& O+ x- S 4月26日,逃亡中的布斯被击毙,口袋里有六张女人照片,其中一张是露西。$ n/ z# o8 }/ b% I% v8 D1 Q
9 Y( S0 \: R9 K0 P1 p- P% I 通过关系,露西得以送布斯最后一程,见到布斯的棺材后,露西情不自禁,扑了上去。% Q! e! ^' _' i6 ^9 @8 G
: D- |" Q* D9 Z# T
斯塔顿火速召格兰特回京,格兰特连夜从费城赶回华府,一见面,斯塔顿劈头就问:“怎样才能尽管结束战争?”0 Y) O- ~8 b$ e2 @& T- O9 O. e
; Q/ a& c2 C! q/ |- |
格兰特楞了一下,明白斯塔顿的意思:“他。” $ C0 w% b& J. K/ r/ F2 a/ w) G! R, P8 b$ h
“他?”# B& y& d0 N& }
5 Y' @7 R" j; N+ k0 A+ W8 B
“对,只有他!”/ O s8 u( }: i$ t
5 F% @" h+ O+ V! o作者: 京虎子 时间: 2011-8-23 04:49 标题: 4. 少将 北卡罗林纳州莫里斯维尔镇,几位北军军官缓缓策马而行。- P2 V& r/ w% i& [1 {) Y1 h4 F
, {9 e, F B& X0 P) ?% h
居中的是一位少将,衣着和格兰特相比好得有限,脸色更是阴沉得让人害怕。# d5 A' ?1 e U+ W; B$ l0 v4 T
- p+ J' h; _& F |5 b5 s3 C( R
一行人经过一个营地,士兵们正在吃饭,见到他们,纷纷跳起来,向中间的那位将军欢呼:“比尔叔叔”,“比尔叔叔”。0 W l# a* @7 _
0 Q1 k2 ~- P2 e+ ~( m" f7 d6 m8 d, ~
将军阴沉的脸上露出笑容,向士兵们摘帽致意。士兵们来到将军的马前,七嘴八舌地开着各种玩笑,将军像一位长辈那样慈祥地和他们调侃。走出营地,将军又恢复了阴沉的表情。 / s3 W- X# i' k* u ; ]% G& w& \3 @6 z: ^$ {0 c0 v w 格兰特曾不止一次地对他说过:“谢尔曼,你应该振作起来。”$ u& t& e! U) \; g' z% R
( y7 N- Q) y1 ^4 |( g4 F
格兰特说的是在个人情感上,而不是在指挥作战上,因为北军西部战区统帅、密西西比军区司令威廉·谢尔曼在战场上根本不需要振作,在南方人眼中,他已经是魔鬼的化身了。 5 y8 K! v# z4 D0 L* k6 J ; G j( S; ^% _ _! w# { 谢尔曼的阴沉似乎是摆脱不掉的,幼年父亲突然病故,母亲无法抚养11个子女,九岁的他被父亲的好友托马斯·尤英领养,尤英后来出任参议员、内政部长,对谢尔曼也视如己出,还把大女儿许给他,但偏偏要谢尔曼去读西点军校。谢尔曼在西点军校不愉快,成了骑兵军官后还是不愉快,终于离开军队当银行家,赶上经济危机又破了产,最后跑到最南部的路易斯安娜,从军校校长做到路大校长,总算愉快起来,没想到没过两年内战开始了,州长让他当团长,他必须弃官走路,因为谢尔曼家族的人不可能效力南方。! y7 J) a9 Q! K/ N; D
) i3 Y5 x# M/ r9 m# p0 [+ {
虽然父母双亡,但谢尔曼家族还在,不要说散在北方各地的谢尔曼家族中人,单就他这一支,长兄查尔斯从父业成为法官,和宾州共和党大佬、林肯内阁第一任战争部长卡梅伦成为儿女亲家,小弟约翰是国会新锐、俄亥俄州共和党的明日之星,所以他一到华府就被任命为团长,而他那个团连影子还没有。 ) _# t' v: b3 z6 p8 p' ^ l: A3 r2 s0 j0 T
后来调到西部,历任统帅对他都非常客气,如果他愿意,取代格兰特易如反掌,他在军中的位置连林肯都不敢触动,因为起码牵扯到北方两大州,和林肯的其他几位政治将军比,谢尔曼是最善战的。% T2 E# @$ Q" v+ E, l. b ^4 s+ j
3 g: M5 @* ]# |2 f* u& h2 N. I 谢尔曼不愿意取代格兰特的原因是他知道自己的毛病,去西部不久他就精神出毛病了,回家休养了一段才重新归队,跑到格兰特手下后才脱胎换骨。看到格兰特把儿子带在军中历练,他也把儿子带来,没想到没多久就病死了,谢尔曼一下子伤心到换了抑郁症,好久才恢复状态。1 S/ t5 b* d+ s/ r1 P# y/ Z; p
% {4 ^/ h! |! C- |
取亚特兰大、向海洋进军,本来豪气干云,没想到刚到海边,就听说幼子病故,这个孩子他连面都没见过,谢尔曼原本开朗许多的脸又恢复阴沉了,在这种阴沉下,他挥军从乔治亚到南卡,然后到北卡,所向披靡。 j7 N4 ^! @+ \* K3 T6 i( a5 c; b
. V8 q9 p W9 F* _0 ^( c4 D: u
几个人不言不语地走着,一位参谋觉得场面太沉闷了,开口道:“将军,您听说了斯通门将军征兵的可笑故事了吗?” 1 H; _6 _3 ~/ g: L! k0 o# T4 B2 R) | _' ^
谢尔曼一愣:“征兵?在哪里?” 0 [1 w5 d9 {7 L/ o/ \6 ~ # Q8 Q- J3 O6 R, W$ L$ }& i “就在北卡。”: m8 i5 a. X5 b4 Z, M
2 P7 c& u m2 Q+ q E- C, E! T
谢尔曼想起来了,是自己要求斯通门就地征兵的。内战双方从来不在对方的地盘征兵,主要因为征来的兵根本不敢信任,只有谢尔曼,作为一种惩罚措施,下令在北卡抽签征兵。“什么可笑故事?”. I+ [3 j: A) p9 A7 C. Q: [
: H3 O% u9 Y: O8 j# Q; K
参谋自己先笑了:“有一个人被抽中了,可是来了两个人。”/ ]1 ^4 A( b3 S1 ?- u
/ D% t+ a; ~5 _! j6 w/ ?9 q
谢尔曼心说还有主动要求参军的南方居民?“为什么来了两位?是自愿来的?” 1 u; p0 V7 ~9 Y2 n. r ' x: Z+ T+ K9 p7 i “不是自愿来的,是不得不来?” ) i) O9 ]; W: ~% K1 a: u: |4 V1 H: G
“为什么?斯通门是不是强迫人家了?” % ^# [) N! m+ y- a6 f T$ r+ f% t* e( X' r0 ^$ ?
“不是,是因为被抽中的是双胞胎中的一个,这对双胞胎就是有名的崩克兄弟,那对中国人,两人胸部连在一起,到哪里都得一起去,一个被抽中,另外一个也只好一起来了。”3 `8 n" B* g7 R# c1 l
2 w- G9 Z+ D6 J# b4 p
谢尔曼笑了起来:“怎么偏偏抽中他了?后来那?”1 i- i2 A& p$ R. T- I
8 Z1 l( q* O( M! K( F “让他们都回去了,将军,想不想看看这连体双胞胎。” # K+ |8 p3 c6 o2 k5 A" n8 i+ L) P R8 }* r% A" X+ f* Z# ^
谢尔曼点点头:“有机会吧。” # E6 C) H6 p( _! q$ z6 I 7 p3 M1 k# }5 D( q$ J) t 经过这一番玩笑,谢尔曼的脸上变得柔和多了,前面是一条小溪,几位黑人妇女在洗军装,看到谢尔曼一行后,她们站起来,在胸前画着十字:“上帝保佑你,谢尔曼将军。” 2 Q9 y9 m) P0 ~4 h M3 Q8 }+ k) G, K! e1 ~- O' C
谢尔曼的心情非常好,向她们脱帽致意后,对一个参谋说:“看看骑兵准备好了没有?准备好的话就马上出发。”+ o* a4 M$ v% f1 C3 R& r
6 \. a: f& N+ c9 E7 w 参谋应了一声,正要打马离开,就见一匹马从镇里飞奔过来,一看就有紧急情况。8 G5 i0 E% Z) H1 G% n9 g
- g' U1 f( ^2 x0 A h% H
那马到了近前,骑兵下马,敬礼:“将军,华盛顿急电。” ! e$ B* e5 ]# p! c 8 a! P! ?- G4 ], H 谢尔曼接过电报,打开,脸上变得前所未有地阴沉,参谋们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也不敢问。 % `6 U9 y7 P' {6 I ' h2 P# o! z! x- A" Q 过了片刻,谢尔曼把电报递给身边的参谋。; G" ^2 i8 ?* ^8 {7 K
; R( t: X9 c5 P. N% W
“总统遇刺身亡!”参谋喊了起来。 , L+ f9 m7 c. q3 F0 i+ Y! [ % L1 w. f; X/ \3 p 大家传阅着电报,一位参谋问:“将军,我们还去吗?”% g4 C l# [4 V9 }
0 J" E, Z+ Q) r Q, U
谢尔曼的语调如刀锋一样冰冷:“计划照旧。” ; i9 c5 {# c6 ^5 `" ]$ R( G. R2 N& K" F8 _5 D4 T5 u8 l 作者: 京虎子 时间: 2011-8-23 04:51 标题: 5. 上将 4月17日,北卡达勒姆贝内特农场。9 a. Y }) V* G
7 y" g9 J' p" ?# s 60多名南军骑兵在路边三五成群地牵着马站立着,一位年近花甲的将军手里拿着马鞭,有些焦急地向东瞭望着,将军的肩头有四颗将星,表明他拥有是南军最高军衔的上将之一。 ( _, ^. I5 c7 O/ _; q1 t ) Z4 D0 w! i! `: y5 o 南方独立后,在军衔上一上来就压倒北方。美国建国后除了华盛顿和斯考特之外,最高军衔只有少将,而南军建军后一口气任命了五名上将,加上后来晋升的两位,一共有七位上将。 ' J) r$ x) W! ~; \: r5 C$ b* i! {6 q' p5 f& `/ d" L2 s* h3 R
最先任命的五上将按授衔顺序而排名,第一位库伯从事管理,第二位艾尔伯特·约翰斯顿战死在塞罗,第三位李于8天前率北维军团残部向格兰特投降,第四位就是这位约瑟夫·约翰斯顿。: ?- D0 l4 L6 i1 g3 r2 M; m
* S8 \2 y3 V4 O 约翰斯顿和他在西部的对手谢尔曼一样是从军的豪门子弟,哥哥是国会议员,岳父是曾任过众议员、参议员、财政部长、国务卿和驻英国大使的铁路大王。约翰斯顿和李是西点的同学,两人在墨西哥战争中同为斯考特的参谋。他还是第一个在正规军中升为将军的西点军校毕业生,战前任总军需官,军衔准将。维吉尼亚加入南方后,他从北军辞职投奔南军,在加入南军的原联邦军军官中军衔最高,但是,在上将中只排在第四位。 " n4 @3 z5 c% D& J Z+ g5 Z2 x7 H7 J% o, s# N
想起这件事,约翰斯顿就有气。这完全是南方总统戴维斯任人唯亲加上报复的结果。, O- [2 b0 |( e
$ k4 o! n* u$ A" a8 L9 M+ C
这件事要从十几年前说起,当时他在德克萨斯军区做总工程师,认为自己的资格够了,应该去指挥一个团,军衔也应该相应地恢复到墨西哥战争期间的上校。为此他上书战争部,时任战争部长的戴维斯不同意,于1855年任命他为第一骑兵团中校,而第二骑兵团的上校团长是南军二上将艾尔伯特·约翰斯顿,中校是三上将罗伯特·李。总统换届后,新任战争部长约翰·佛洛伊德是约翰斯顿老婆的亲戚,否决了戴维斯的决定,晋升他为荣誉上校。$ O' T9 ^2 c( |1 e; e$ L/ l/ W5 H) x& l
! M& X! B! Z( L$ c0 _: i0 _
1860年6月,总军需官托马斯·杰沙普病故,斯考特向佛洛伊德提出四名人选,他、李、艾尔伯特·约翰斯顿和查尔斯·史密斯,时任参议院军队事务委员会成员的戴维斯建议让艾尔伯特·约翰斯顿出任,但佛洛伊德执意让约翰斯顿出任,他因此得以晋升为准将。准将没当几天,国家就分裂了,南军封将的时候,戴维斯借口他不是战地指挥官,把他排在第四,可是库伯也不是战地指挥官,还不是因为他是戴维斯的好友,艾尔伯特·约翰斯顿和李同样是戴维斯的好友。 ' P8 @4 R* m3 ^8 R( g ; W* V# v" w; ^9 a( X6 Y 在约翰斯顿之下的是当年同在斯考特帐下的,投奔南方之前是西点军校校长,因为和戴维斯的救命恩人布拉格不对付,就一直被戴维斯的打压,第一次孟纳萨斯战役后,博瑞加德被戴维斯发配到西部,但是对约翰斯顿,戴维斯不敢动手,因为约翰斯顿是维州人,直到半岛战役之时,约翰斯顿受了重伤,戴维斯才用李取代他。( ]1 `8 Z/ G: {; ?2 l& ^- E
) J* J V7 l& D6 q 约翰斯顿复出后,就任西部统帅,率领田纳西军团防守亚特兰大,在谢尔曼的进攻之下步步后退,寻找战机,戴维斯派布拉格来考察,回去后一通谗言,戴维斯就用胡德取代约翰斯顿,结果不仅丢了亚特兰大,田纳西军团的五万大军让胡德折腾的最后只剩下6600残兵败将了。 7 j( a) i- i" `0 R, K9 h. [ $ Y$ N0 U! n, n 谢尔曼在南方所向披靡,博瑞加德根本无计可施,南方政府的其他要员开始造戴维斯的反了,1865年1月,南方国会建议任命李取代为军队总司令,并建议重新启用约翰斯顿,戴维斯任命李为总司令,但拒绝重新启用约翰斯顿,副总统斯蒂芬斯和其他17名参议员干脆要求李绕过戴维斯启用约翰斯顿,李拒绝了,到了这种地步,戴维斯只能任命约翰斯顿掌管两大军区、南卡、乔治亚和佛罗里达军区和北卡和南维吉尼亚军区,除了田纳西军团的6600人外,还有布拉格等人的几只部队。3 T5 o- a$ m6 `0 z$ D
' T1 e# \& l7 _0 {) r+ a3 t 面对比自己多一倍而且战斗力多N倍的谢尔曼军团,以及装备精良的格兰特军团,李的战术是向南突围,和约翰斯顿合兵后先击败谢尔曼,然后再和格兰特决战,但今非昔比,李在格兰特的穷追不舍下走投无路,在大势所趋下放弃个人荣誉,向格兰特投降。" U, T* o2 K* A( Q" G& h! A: L
/ m6 p7 e% h$ H' `, n& m3 t 在得知李投降后,约翰斯顿派使者到谢尔曼军营,要求商量投降事宜,双方约定今天在这里见面,约定的时间已经过了,谢尔曼却还不见踪影。" a/ m4 ^- v! ~, G; t1 R9 w
3 _& J2 d! H; s1 x( ~, @/ E6 A 来了!一位手下喊了起来。 / V# z4 q: O/ u4 L: u 9 F# q. W+ a. @6 L! ]* Y% H! M 约翰斯顿一看,远方尘土飞扬,很快就看见被派去迎接谢尔曼的军官一马领先而来,他大约数数,对方来了有200人。 . b& ^: s5 Z6 f0 W1 W; r* P& h a" K( l 2 J! S2 S/ \4 G, C 突然,约翰斯顿心头有一种不祥之兆,快速做个手势,让大家上马。2 y# H( B _; g/ d; K! s+ `/ N$ K
) p8 B, v# U$ t3 D3 Y9 m( J
谢尔曼一行渐行渐近。 2 I' v" l' t+ H8 K' T& Z. L- M a9 W
约翰斯顿骤然一惊,好重的杀气。 * D8 Y9 @6 f- W3 }+ E8 K8 z, u2 i* @9 _ 作者: 京虎子 时间: 2011-8-23 10:44 标题: 6. 石墙 谢尔曼一行在不远处停了下来,约翰斯顿带着两名参谋迎了上去,谢尔曼见状,也带着两名助手前来,双方的其他人员依旧列队待在马上。1 ]$ M4 X. s& P" X3 X
, F' f r8 D% B1 G% c0 Y' |+ t' e 来到近前,约翰斯顿先下马,谢尔曼也下马,两人走到面对面。双方军衔属不同系统,无法分辨高低,但约翰斯顿是西点1829级的,谢尔曼是西点1840级的,因此谢尔曼先立正敬礼,约翰斯顿回礼,伸出手来,谢尔曼也伸出手来,两人握手,到此为止,一言未发。* I7 B7 }- n( h8 j5 n2 h( [9 W( q7 t
6 l4 K! s$ _) g 谢尔曼之所以来晚了,是因为临时改变了计划。原计划从谢尔曼的卫队、阿拉巴马第一骑兵团中抽调一个连前来担任警卫,接到林肯遇刺的电报后,谢尔曼决定改从宾州第九、十三、十五骑兵团中抽调200名骑兵担任警卫。谢尔曼和南方人相处很好,阿拉巴马第一骑兵团中就全部由支持国家统一的南方人组成,但在今天这种情况下,谢尔曼决定还是带由北方人组成的部队为好。双方事先约定各带一个骑兵连,因此约翰斯顿只从南卡第五骑兵团中抽调了60名骑兵担任警卫。 . Q2 |, u8 @, e/ n$ G( C9 h' T' Q; v, n9 R* D
看到谢尔曼阴沉的脸,约翰斯顿觉得还是应该由自己来缓和气氛,心里想着找什么样的话题。在阿波马托克斯,李和格兰特见面后聊得是当年在墨西哥战场上两人相遇的旧事,聊得非常愉快,最后是李打断了格兰特,要求谈投降细节的。可是约翰斯顿在墨西哥战场上并没有遇见谢尔曼。 7 o+ H. n! }8 y8 X, w / Z5 o: U" I4 K" n 谢尔曼是内战诸将中少数没有参加墨西哥远征军的将领,当时他在加利福尼亚。约翰斯顿和谢尔曼有几面之交,但并没有什么深交,他一直呆在军中,谢尔曼于1853年从军中退役了。 . L3 Z& S% y% z5 @ Q1 K8 h) b * r& ~7 h4 f0 x1 ?* s6 K 虽然都出身豪门,但约翰斯顿和谢尔曼分属南方豪门和北方豪门,本来就是不同的政治势力,约翰斯顿是名职业军人,从军后屡立战功,出生入死,斯考特曾这样评价他:约翰斯顿是一名优秀的战士,但就是运气不好,每一战都受伤。他说得没错,约翰斯顿直到担任南军东部战场统帅时,居然还能身负重伤。谢尔曼在战前则没什么战功。 7 F% G; G5 v- e- n1 K0 c4 F1 ~ $ X" c# {1 Q2 ` 两人在内战后第一次对垒是在第一次孟纳萨斯战役中,当时约翰斯顿是南军师长,率军乘火车火速增援博瑞加德,在关键时刻赶到战场,从而赢得了内战第一场大战的胜利。谢尔曼是北军的一名团长,在战役中没什么表现,反而挨了两枪。 8 b4 |6 e# a1 c3 E. h% ^6 I/ W5 | G# i: o
两人再度交手,是在亚特兰大战役中。约翰斯顿手下有六万多人,谢尔曼则有十万雄师,在肯尼索山之战中,约翰斯顿击败了谢尔曼,双方伤亡比例为1比3,这是谢尔曼领军后唯一的一次败仗,谢尔曼虽然事后死不认错,但他再也没有犯类似的错误。来到北卡后,谢尔曼并没有攻击约翰斯顿,而是先北上,和南下的北军合兵,有了绝对优势后才向约翰斯顿进逼。此举在华府赢得一片批评之声,认为谢尔曼过于胆小了。但谢尔曼不为所动,依旧小心谨慎,先以不让李和约翰斯顿会合为目的,并不寻求和约翰斯顿决战。6 r6 Z) x$ V8 _' l5 t1 V
. j, v& F i( a) ]5 j1 b* h/ D' r1 A
谢尔曼是个很聪明的人,肯尼索山之战也让他相信了格兰特的话:约翰斯顿是南军最出色的将军。虽然公认李是全美最出色的军人,但格兰特对李的评价并不高,正因为他对李不存在敬畏,才成为李的克星。谢尔曼则从心里希望能够洗刷肯尼索山之战之耻,能够一战击败约翰斯顿,他知道约翰斯顿的老练,所以等到有绝对把握后才行动。 6 n) `5 G4 D5 R6 Q8 Z% D* B/ c0 \& j) n* J
约翰斯顿看着沉着脸不说话的谢尔曼,突然想起自己的老部下、成名于第一次孟纳萨斯战役的托马斯·杰克森。2 B* X, U' V" A6 W
/ }8 @* i5 g5 J
因为那场战役而被称为石墙的杰克森。 ' Y% @6 t3 O" B2 ~* R8 b 3 l% V C+ p. h; A8 m1 D0 [ 让北军诸将畏之如虎、让林肯为之抑郁到几乎自杀的程度、威名能止华府小儿夜啼的石墙杰克森。 - h0 ^" L* f. P9 z. K" H) v" c % n( i, g& W7 h; F$ z; x 正因为石墙被己方哨兵误伤而死,南方才失去了这场战争。 ! c T( g% p& g0 Z( R+ o( A. q) c1 u' L
约翰斯顿在内心中发出一声长叹:使石墙在,谢尔曼辈何足道哉! ( h( l/ J1 }+ t+ G2 Q. x! Z8 z+ Q7 ?& V$ P4 f6 C 作者: 京虎子 时间: 2011-8-23 10:45 标题: 7. 魔刀 约翰斯顿压住心头感慨,主动开口:“将军,我们是不是进屋里谈谈投降的条件?” % q8 b& X0 E7 w6 T: t' f) V1 E9 \6 E3 d ( x% D" w9 p7 U" m2 P 谢尔曼终于开口了:“将军,我今天什么都不想谈。” $ F% \7 P; G6 t3 w2 k- c U6 I8 y
约翰斯顿不明白了,不想谈来这里干嘛,难道不许我们投降?6 _" d# `, ?3 ?# p' I
. i3 f, y+ v6 t( a 谢尔曼拿出一份电报抄件交给约翰斯顿,约翰斯顿看了之后目瞪口,林肯遇刺了!这才发现谢尔曼卫队那一双双杀人的眼神。 4 y B, U) g" b3 ]4 m7 q: P& p+ B( a" L( Y7 I/ z \
谢尔曼转身,上马,扬长而去。; ]$ U! R- J9 ] g: z3 e
B8 G, i3 ]* d* s 约翰斯顿楞在那里,心里乱成一团。林肯在这种时候遇刺身亡,肯定会引起北方人强烈的报复,首当其冲的就是他统帅的南军最后的军团。 4 l$ X4 X( ?" r1 R" y . m' U1 u& ?* {& t3 D8 }. m8 j 他也转身,上马,率先奔向营地。) W; ]- X% y' g/ d7 t: ]* b3 }7 r: K
! \) G2 r5 ^& z* Q 因为马上要面对一场可怕的风暴,因为他知道谢尔曼早已不是在奔牛河边糊里糊涂中弹的上校团长,也早已不是在肯尼索山那使蛮力的对手,他已经是一把无坚不摧的魔刀,不要说他手下这帮残兵败将,就是全盛时期的北维军团,也不是谢尔曼军团的对手。 ; Z. G/ z7 R9 O8 T 7 O. O: N7 \, Z; s 李是宝剑,只要让他出鞘,就必定光芒万丈。格兰特是玉石,要经过巧匠雕磨才能成大器。石墙的弹簧,只要不断给给他千斤压力,他就能无所畏惧。谢尔曼是魔鬼,要经过一场又一场冰与火的轮回,才能挣脱牢笼。1 ~* Q; D5 o5 Q" Z
6 M" }0 T0 `: _3 U- z
刚到西部后,战争使得谢尔曼几乎精神分裂,经过一段时间的疗养才恢复正常。在塞罗战役中,谢尔曼面临敌人突然袭击而惊慌失措,在又一次精神分裂之际突然脱胎换骨,从维京斯堡到查塔努加,谢尔曼陷入低潮,亚特兰大战役是他破茧之战。 |0 f* O" j* j7 V( d4 A* v
3 l; G: s$ _" \) N0 Z 约翰斯顿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使用磨的战术,可是戴维斯和布拉格这一对笨蛋,为了个人恩怨而坏了大事,让莽撞的胡德去对付处于临界状态的谢尔曼,终于让魔鬼走出监牢。 " ^; [, f, ~$ _# B) J# w0 M$ }0 C' m
1964年11月15日,谢尔曼率领55000步兵,5000骑兵,2000炮兵加上64门大炮、25000头骡马、2500辆大车,从亚特兰大出发。谢尔曼一声令下,亚特兰大火光冲天,又一座南方名城被彻底摧毁。谢尔曼军团在冲天大火中走出亚历山大,走向一望无际的乔治亚平原,目标是大西洋的万里波涛。8 Z* L7 q+ ?7 M
2 U2 q, a: E1 S: P# Q# J 南方三省紧急拼凑了不足三万人,在谢尔曼的正面最多不过13000人,而且没有任何战斗力。谢尔曼的四个军各成一列,首尾25英里,彼此相隔5到15英里,大炮和马车在路上走,军队走野地,骑兵在周围警戒。3000乔治亚民兵进攻北军一个旅,被打死600多人,此后南军再也不敢主动攻击,只能进行游击战。, X& N7 y9 r5 u6 N0 r: _+ a
+ I2 H7 [. R8 `" f: ^7 `7 n( G
在敌区行军,只要后勤出现问题,就会不战而溃,可是谢尔曼根本就没有后勤,所需一律就地解决,对乔治亚奴隶主施行三光政策,能拿走的拿走,不能拿走的全部毁坏。 ( h" S/ H9 T# W2 x" n+ h: Z. y t: F3 |! C) g
踩了几次地雷后,谢尔曼大怒,下令行军让战俘走在前面,通知对方,打算自相残杀的话就接著埋雷。一旦发现出去打土豪的士兵被杀,立即枪毙同等数量的战俘,这样一来,南军根本不敢对谢尔曼军团进行游击战。 o- [; K6 K" R9 t" M$ h* _8 V3 r( q' \
约翰斯顿重新出山后,对谢尔曼毫无办法,谢尔曼到了大西洋岸后北上,入南卡、北卡,以每日十几英里的速度前进,被约翰斯顿称为是自凯撒之后从未有过的铁军。 2 J: T4 t8 A2 f( h3 w/ T4 |/ Q. O: L4 r' U$ b
谢尔曼的秘密其实很简单,就是依靠黑奴。谢尔曼沿途解放所有的黑奴,成为美国历史上解放黑奴最多的人,在黑奴眼中,他就是带他们出埃及的摩西。黑奴们自愿跟随谢尔曼,最多的时候随着部队行军的有两万五千人,为谢尔曼军团提供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黑人之间的联系,谢尔曼对南军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把敌区变成了友区,约翰斯顿反而像陷身敌区一样不敢轻举妄动。 1 Z( X3 G. ?4 ?: p$ S ) M( N2 P6 Z9 n) k0 A$ t 约翰斯顿知道,只要谢尔曼一动,就是田纳西军团的覆没之日。 & j! j, D2 t, P8 e0 ]) @- r( O5 h 作者: 京虎子 时间: 2011-8-23 10:47 标题: 8. 诅咒 谢尔曼回到营地,发现一直充满欢乐气氛的营地已经变得可怕般的宁静。 : ~7 {& t" U! P9 M2 a9 P& \ ! i: p( Q* ?' E( j: J 林肯遇刺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军团,黑人在哭泣,战士们则默默地准备战斗,在最短的时间内,军团做好了战斗准备,就等谢尔曼下令。. k- m6 A+ |5 l. j5 s t
c( l' t( U; Z9 n 回到司令部,发现各位军长和师长已经等在那里,看到司令进来,诸位将军一起起立。 5 L0 F) G1 e5 U* v) Y) [3 j% u* A% O( n2 Z9 s d
一位参谋递过一份电报,是新任总统约翰逊、战争部长斯坦顿和格兰特共同签署的,要求谢尔曼尽快和约翰斯顿谈好投降条件。谢尔曼看完电报,扫了一眼诸将,他知道,如果他抗命的话,他们会义无反顾地和自己站在一起。 0 X( g$ R1 g4 [- w6 k3 ^3 a7 |+ f7 X & R& T: x; H6 ]2 b1 M 参谋手中还有一摞电报,谢尔曼粗粗看了一遍,其中有养父加岳父尤英的,告诉他现在北方各地因为林肯遇刺而情绪激动,很多地方发生骚乱。还有朋友和熟人的,以及以各种名义发来的,内容只有一个:请谢尔曼将军为林肯总统报仇。( F% B. P1 H( s
6 t7 H& \# O6 [7 X# q: `& I3 m. [
看到谢尔曼不表态,谢尔曼的爱将、田纳西军团司令、指挥军团右翼的奥利沃·哈沃德将军代表诸将开口:“将军,民心所向,军团全体官兵只等将军一声令下。”3 B3 i$ L6 n2 \; R/ w2 R
! c4 x& k# i# \3 K4 `9 z 谢尔曼的嘴角抽动了一下,片刻后下令:“解散。”转身进屋。( Z# `! n' S0 x9 a- n
% Q: i7 }0 Z: q
诸将大失所望,交头接耳后各自离去。 ; Y' R! J3 s& e( t3 `1 N1 ` ' J! h$ B+ ~) w, T6 Y; O5 D8 U 谢尔曼独自坐在屋中,努力压抑着胸中的烈火。 ) p, r! c: y0 F8 r! w1 }0 m 1 q! }8 e- U! e0 v {: N6 W 南方在战争失败后行刺林肯,已经超出了战争本身,变成了个人恩怨了,是一种政治谋杀,既然超出了战争的范围,就应该受到额外的惩罚。" H: T/ d& q5 F
5 L C7 N2 S/ ~. P/ V 谢尔曼知道刚才在屋外的将军们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也知道军团全体官兵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因为联邦军的西部军团和东部军团不一样。东部军团波托马克兵团是林肯在1864年总统选举中的对手乔治·麦克莱伦组建的,麦克莱伦虽然被两度解职,但他在波托马克军团中威望很高,格兰特掌军后,并不干涉军团日常事务。而西部军团则是林肯的军团,1864年大选中,谢尔曼军团85%的人投了林肯的票,现在他们会一致要求抗命不遵,为林肯报仇。+ c+ R& D2 G$ E
7 m( }% }; }) T# _ 谢尔曼是现在南方人最痛恨也最害怕的人,在向海洋进军中,谢尔曼所部共收缴价值1亿美元的财物,其中20%作为军需,其余的全破坏掉。共破坏了480公里铁路,缴获5000匹马、4000头骡子和13000头牛,毁了950万磅棉花、1050万磅草料,农田棉花田及棉花加工厂不计其数,使一度富饶的乔治亚到今天还是美国最落后的地区之一。/ |. a2 C: B: x; ]
/ j4 C u' n4 q
到了海岸后,先夺萨罔纳,然后横扫南卡、挥军北卡,南方各地已经失去抵抗的勇气,只希望谢尔曼早早离开,从杰克森开始、亚特兰大、哥伦比亚,一座座南方名城让谢尔曼摧毁,上百万人流离失所、饥饿、疾病、死亡,这就是谢尔曼的全面战争。 2 h* F7 v; v" T* y4 ^6 o1 ]5 N7 k! r [& l
你们要战争,就给你们一个战争。9 w& Z, p6 U1 c) z' \4 i% p% O7 u9 O
5 \+ U! R; ?. V0 H+ j
美国有一个百年诅咒,从1840年当选的哈瑞森总统开始,120年间每一个在尾数是零的年份当选的总统都会死于任上,哈瑞森、林肯、加菲尔德、麦金莱、哈丁、罗斯福、肯尼迪,连续7位无一例外。 ( y5 x7 ^0 w7 K0 E2 o8 Z 3 R/ L) r9 Z u P; ?& v, N0 l+ l% x 传说下这个诅咒的是印第安人逊尼部落的酋长蒂卡姆西,第二次英美战争中,在被哈瑞森将军击败并战死前发下一个诅咒:从哈瑞森开始,每隔20年死一位总统。这个诅咒直到里根遇刺幸免于难才被破解。8 [! N( c# f8 I P4 T7 {$ f! d
. p- m" @ _. E1 f 其实,传说并不是现实,蒂卡姆西诅咒确有其事,但并不是诅咒死总统,而是诅咒美国的生活方式灭亡。蒂卡姆西和哈瑞森争夺的是西北领地,哈瑞森要拿西北领地,为的是要推广奴隶制,蒂卡姆西后来还远去佛罗里达,和那边的印第安人酋长谋划反美大计,他们要反的是以奴隶主为代表的美国南方生活方式。, t1 i1 m, b6 X( W
( F: Y- T0 u7 h- X+ v/ ~5 e
真正粉碎这一生活方式的,是南北战争,是谢尔曼的向海洋进军,是彻底的三光政策,和谢尔曼开始的给每个黑奴四十亩地加一头骡子。 - B* t8 r+ [7 G0 W6 i8 {; K" g' g
1820年,有一位俄亥俄律师的妻子又生了一个儿子,洗礼的时候有了威廉这个名字,律师要给儿子起个中间名,想起几年前随哈瑞森将军和逊尼部落作战的经历,就把逊尼酋长蒂卡姆西的名字作为儿子的中间名。5 l* d1 i" }- ?: O& k$ [+ D9 U
3 ?, y- Z* B, U# Y. I6 P0 ` 谢尔曼将军的全名是威廉·蒂卡姆西·谢尔曼,他才是蒂卡姆西诅咒。 ; r$ H v6 V+ r& o # H5 D1 P- p6 `& z$ B作者: 京虎子 时间: 2011-8-23 10:48 标题: 9. 三英 谢尔曼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开始权衡了一下眼前的局势。- o! X! F# n/ A2 c+ s& t+ c4 c
0 g7 |! w T. z4 A# D8 {5 {$ r
约翰斯顿虽然老奸巨猾,但他指挥的那三万多人半年都没发军饷了,每天都有逃亡的,而且武器装备都很缺。自己的军团虽然经过长途进军,但一路上靠黑人的帮助,士兵的状态非常好。- A( ^* j' b% g$ ~- |' z0 q
' u/ I' z" O' b" w( i) x
早在亚特兰大战役之前,谢尔曼就下令军医对全军进行全面体检,有病者一律留下来,结果在整个战役期间,谢尔曼十万大军因病减员只有2%,在当时是一个奇迹。向海洋进军途中根本就没有打过什么仗,全军就是按计划走路,整个一个旅行观光,吃得还非常好,战斗力丝毫没有收到影响。- l* b9 A! C; r0 c [8 j8 |
# E5 F: e9 I1 t; h6 G4 a 特别是哀兵必胜,全军现在发誓要为林肯复仇,这样的战斗情绪如果释放出来,不管对手是谁,都一样打得稀巴烂,何况对手是一群残兵败将。5 ^2 U2 a) R# T" e6 B5 t# \$ z
' B8 l+ M6 r$ f1 p7 S# _5 q 谢尔曼站了起来,打算下令明日决战,突然想起了林肯。2 _6 L N7 p9 \$ }4 T* C K
# ^' k; Z9 r) q2 ?% Z) O! b0 i, g 谢尔曼的弟弟约翰是国会中林肯的铁杆支持者,幼弟霍伊特被林肯任命为军队主计官,授衔少校,也是林肯的支持者,谢尔曼本人对政治不感兴趣,对林肯只是作为军队总司令来看待,做到军人以服从为天职。 1 l6 n8 Z5 Z3 p8 l( w5 B5 ~9 ^* f. I( h1 y" r( B1 v
三月底,谢尔曼屯军北卡,自己北上维州南部,和格兰特面商下一步行动计划。来到格兰特司令部,里面出来三个人迎接自己,一位是格兰特,一位是自己在西部结交的现任海军北大西洋封锁舰队司令戴维·波特,另外一位个子高高的平民,谢尔曼一眼就猜出是谁,只是心里诧异怎么他会在这个地方。) g, O' r7 n% p# {; y2 f# o7 j
+ J" t) x: ?- n ` 那又瘦又高的人走上前来,伸出手:“谢尔曼将军,我们终于见面了。” 6 C& g8 H) ?$ e: B% X5 x 3 x7 O- d1 p$ H4 | “总统先生,这是我的荣幸。” . l5 V: L# O1 R: U9 j 7 z* Z6 H w; l" ?+ N3 V2 ?4 r 林肯正好来格兰特军营视察,这是内战中谢尔曼和林肯的唯一一次会面,也是最后一次会面。 6 N" l. A7 O/ d! ~4 N5 J; S' a! C3 t8 W& Y( X
四个人在会议室坐下,格兰特和谢尔曼分别汇报了情况和对战局的分析,他们俩和波特一致认为再有一个月就会赢得战争。. c! H/ S5 n, e! J" N5 A( l$ g6 L
4 s7 }7 k, J' P/ V, E 听完三位将军的汇报和分析,林肯点点头:“这么说,我们终于赢了。” - r- m2 s6 D) B! S: ~3 ^ Q, c+ v8 g3 @
三位将军点头称是。4 Z$ E/ _; M4 Z# m" c H. ~
4 g+ L2 m' Z$ z) u
“将军们,怎样才能尽快结束战争?” : u9 r3 V6 b+ q2 T a0 } ! O' Z3 [0 s( \' O; l; { “两日后即可对李发起总攻。”格兰特回答。1 y& s w" g# y
: m" Y) B/ M( O/ M* j4 J/ Y “不不不。”林肯摇头:“我问的不是怎样尽快赢得战争,而是怎样尽快结束战争。赢得战争不等于结束战争。” 7 }* A Q2 E+ u k , X: b# B9 l) a( A" m. I 波特不知所云,格兰特若有所思,谢尔曼眼光一闪。 / Q9 a' }, s3 c1 f/ _1 j1 l c1 c* |' x
林肯在心中很满意,对于波特,他不抱什么希望,这家伙和他老爸一样是惹祸精,现在心里肯定想着打赢了南方后找英国海军算总账,海军部长韦尔斯建议等战争结束后就免去波特的军权,免得他惹事,看来也许不要等战争结束就要释他的兵权了。! N; Q, a# j0 U) I+ i" M
9 _6 p z, V% T1 u; X% I4 g 对于格兰特,林肯知道他会无条件地服从,而且格兰特虽然在战场上像一头莽牛,但他本人厌恶战争。 t) W( j/ y; j; `7 |( I2 y. N 0 R$ j& i6 [: W 对于谢尔曼,林肯一开始没有把握,因为谢尔曼的政治背景,因为谢尔曼的三光政策。9 c9 ~* w* u1 J! `! N$ h) N
1 g% [/ A3 N& f7 Y! r
谢尔曼和格兰特一样,都属于林肯的将军。格兰特虽然是俄亥俄州人,但是从林肯家乡伊利诺斯州参战的,谢尔曼则是因为他的政治背景,两人还有一点共同之处,就是勇于进攻,这是林肯提拔将领的主要标准。 3 s* `8 k" @! X# P, I/ A6 V6 ^/ r) {
对于谢尔曼,林肯还有一份感激之情。1864年大选,麦克莱伦一直占上风,到了8月,林肯已经开始在白宫收拾东西,准备落选后会老家了。9月1日,战争部送来一封谢尔曼的电报,内容非常简洁:亚特兰大在手。 9 U% \- R+ R {3 k7 f . C+ i) H' {" j5 k7 i9 E3 H 从开战后一直失眠的林肯终于睡了个好觉。) |7 q( b0 y; ?- H# J& O
" A* i5 ?6 z& j9 E7 W
靠着谢尔曼夺下亚特兰大、谢尔登拿下谷地,选民看到赢得战争的希望。林肯反败为胜,连任成功。 . M* N6 ~% k6 n( I1 c( u0 S* Z# o, |8 l$ H: t% K8 n
林肯一直以为谢尔曼为了赢得胜利会不择手段,可是今天一见,很高兴得看到谢尔曼和格兰特一样从心底里厌恶战争。 " `6 k q. \2 Z- A1 R4 y# z' P # k* e6 _7 y0 H. [# B2 S 看到几个人不回答,林肯又问:“将军们,是否能避免血腥的最后一战?”4 d1 J4 |7 P) n& ?
: d3 B+ y+ X. ?# k& z0 j3 h 三个人一起摇头,因为李是不会放弃的。6 ], o8 G& ~" K2 L1 ]# v: V
' X$ W/ M; b+ P# ?' [+ K “不管怎么样,我们必须坚持一点。”林肯站起来,看着里士满方向,清晰地说道:“宽容。” ) J8 U3 m$ e1 Q7 N# X # o' O5 o# ]: `作者: 京虎子 时间: 2011-8-23 10:50 标题: 10. 宽容 “宽容?” T' q% h( U9 \
& o+ X! t1 C& w$ D! C o “对,只要南方放下武器,就不做其他惩罚,其中包括南方的领导人。” 5 I- i' t7 q$ m5 Q% | 5 }, W5 s. R7 c. }* W5 G 林肯在赢得战争之时,做出了宽容的决定。格兰特在追击李的路上、在阿波马托克斯执行的就是林肯的宽容之令。现在林肯不在了,这条宽容令还要执行吗?# l, g( J0 t- _# g" h( ^, S
- D7 N7 u. i7 }9 m
特别是在全北方要求为林肯报仇的情况下。( E) L+ j7 K8 i; l4 o2 I% C4 R
: z8 f/ ^( D( S* m+ B9 \ 谢尔曼已经是南方人眼中的魔鬼了,他再做任何事都不会有什么意外。 6 N; Q% u9 T+ [0 ?2 ], M* j' E8 ~, e2 j; w3 U5 G1 j1 a
谢尔曼主意已定,大喊一声:“来人”。 9 `% B4 \& k5 c/ L* U+ h7 u( R: |% ^- H; M3 F7 m5 G& z
副官应声进屋,谢尔曼下令:“去约翰斯顿军营,约他明天同样时间在同一地点商讨投降条件。” o* N4 N- @5 z( l0 A& M
% L) c, J& g& A, l- x; P
“什么?”副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7 d4 V! h1 {, N7 |/ S8 Z0 G8 L% s$ {0 c% F
谢尔曼瞪了他一眼:“执行命令。”8 w+ s6 |6 u, z4 u: D
9 h6 G7 l T/ l4 e8 @& F2 ~( ?
副官出门,策马而去。谢尔曼又下了一道命令,召集全体将军开会,他要说服大家。 3 C7 g& l3 z) c$ v4 B/ j3 g. T" O# ~
约翰斯顿回到营地后,戴维斯的电报已经在等他了。逃亡中的戴维斯得知林肯遇刺,马上给约翰斯顿下令,要他利用这个机会,将部队化整为零,展开游击战,要通过长期游击战术,让北方承认南方的存在。 ' W* E1 \4 x2 X2 K' k! s( ~. i' }- K# U3 k2 l
戴维斯的计划并不是异想天开,虽然里士满被攻破,但南方政府的主要成员都在逃,李在阿波马托克斯的投降只包括他率领的两万多人,除此之外,南方还有十几万人马,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地盘还算完好,尤其是与墨西哥接壤的辽阔的德克萨斯州,足以成为卷土重来的本钱。: i3 I' ^! S" h+ a
5 Z2 a4 g5 S! Z& L( L0 b; y
北方虽然有雄兵百万,但林肯遇刺身亡后处于混乱状态,只要南方能够坚持持久战的游击战术,不是没有翻盘的可能。 ' _4 K& }, `, H ; _' \% f; _! {: I 美国独立战争就是持久战和游击战成功的例子,华盛顿抢实地、不贸然决战,屡败屡战,在强大的大英帝国面前挺到了法国参战。南方一直希望英国和法国干预,如果能够坚持十年二十年游击战,就有可能等到外国势力干涉的机会,北方也可能因为代价太大而撤军。在内战之中,南方在游击战上也很成功,后来创立三K党的佛瑞斯特率领2500骑兵奔袭田纳西是最出色的例子,迫使攻击维京斯堡的格兰特退军,由于电报线被佛瑞斯特割断了,谢尔曼根本不知道格兰特退军的事,按计划到维京斯堡才发现守城的比自己还多。 2 z: Q4 h6 w( n- n" a' {: Y# }- w / W4 G7 C, [3 z2 ]3 J 佛瑞斯特成为西部北军最大的威胁,谢尔曼曾下令一定要打死他,哪怕死上万人、让财政部破产也值得,佛瑞斯特不死,就不可能有和平。游击战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美国地方太大了,北军大举进攻就无法防守自己的土地,南方是出于保护国土的目的,没有真的去敌后,仅有的几次都在北方造成巨大的震动,如果亡了国无所顾忌了,搞起游击战来,确实防不胜防。 3 G. m7 J& ]0 A) @" U4 f! O% p6 l ~( ?( U% q
但是,约翰斯顿是职业军人,而且和李一样,是有责任心和良知的军人,在战争已经没有指望的情况下,他心里想的是如果尽量减少更多的流血和死亡。 5 Y1 s, w' R" w/ l, w. g) P" h0 @0 }. Q& y- J L
因为他和李、格兰特、谢尔曼一样,都属于厌恶战争的军人。 $ ?& L5 R/ h! P; T2 L4 E0 P- Y. H
约翰斯顿把戴维斯的电报收起来,先吩咐部下加强警戒,因为对方很可能会施行突然袭击。布置好后,约翰斯顿想了又想,决定还是要再为和平尝试一次。6 q8 s7 h# [& p, X
7 j1 Q! O9 W: w1 j, s) M: D 但是,谢尔曼会同意吗?! f [9 K; z( p+ e: o
$ h/ S% `+ ~$ k/ s8 Q5 a4 T. c 在约翰斯顿眼中,谢尔曼虽然像魔鬼一样,但他也是军人。约翰斯顿相信,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军人,谢尔曼会和自己一样希望尽快结束战争。 0 {5 J# n0 O! t0 G* T ; z! m" c. S! U' [! [; K i 他叫来信使,让他再跑一趟谢尔曼军营。2 ~" D) e6 `% o& [" z& c
/ D( z! P- ^2 H8 M# }% d; G 信使正要出发,警卫带来了谢尔曼的副官:约翰斯顿将军,谢尔曼将军希望明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和您再次面谈。 0 L' O, l# p4 v7 v / m% O% }' j1 V, S 约翰斯顿饱经风霜的脸上如卸重负地露出微笑:谢尔曼,我没有看错你。 ' g8 T* x( q' {7 k% x! I- H1 A A/ v7 D3 a3 c' W作者: 光头佬 时间: 2011-8-23 14:18 回复 京虎子 的帖子 5 r, {; x9 l1 }) b, l6 h" `0 k: f! ]$ @
写的真好!南北战争以前就通过Gone with the Wind了解过,看了这篇,又长了不少知识。作者: 京虎子 时间: 2011-8-23 22:54 标题: 11. 部长 4月18日,两人按时抵达贝内特农场。 {& A! D$ ~) l' M% k)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