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2015年阅读笔记 [打印本页] 作者: Gzai 时间: 2015-12-31 22:53 标题: 2015年阅读笔记 网络小说篇 3 A: ]# P6 w" J g4 \1 d2 M3 L, _ & ~& ?/ t# {6 _% E- p& q本来今年找到几本新开的作品,刚开始看的时候都有些新意,可是到后面都可以说是走上了“邪路”,至少是“歪路”。年末统统下架,连吐槽都懒得吐了。* ^, j. @; K' l0 t) o& K7 P
6 H9 P+ C* R. k8 A% L3 C7 w/ u8 s' N
8 a6 Z8 s5 W4 n2 B; |
仙侠类8 ?& S+ _) @! U& U3 V2 E6 w
/ K6 o. k- S* k% ^+ k! X
《十州风云志》暂告一段落。从后期买舟出海不成开始,小夏和明月被作者拉回到这趟浑水里的痕迹太明显了。想起了某个国外小说中的一段话。 4 Z6 c" S$ @8 i/ G& |- k- P4 \ + I! l3 w# y7 y"He is balance. He embraces both good and evil, and yet holds them both in contempt. He has brought about great destruction, and the result was fantastic renewal. Because of his actions, both the dark and the light were strengthened. He carried the potential of victory for either side suspended within him for years." 1 O' y& z" A) m& P: T1 S! z5 l) ^: l" q) U0 U0 @
用人话来表达一下,意思就是,小夏,就和以前的阿萨一样,是来串场和搅局的,本来是个局外的野人,无意中入了“局”,机缘巧合之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引动原先局内维持着紧张、压力水平较低的平衡对峙的争斗各方,都激烈地活动起来,都来追逐他。他本人一次次想就此抽身而去,去游历大陆或者浪迹天涯,但总会是因为一些“不起眼的小原因”而留下。故事会有很多个小的阶段,每个阶段的结束,他都能毫发无伤地走出来,还能获得不少收益。每个阶段的结束,平衡似乎也得到了维护,但实际上是背后斗争各方的赌注越来越高,牺牲和代价越来越大,越来越不能停手。平衡还是平衡,但压力和紧张程度已经与开始时不可同日而语,直到最后,所有的人都被纠缠进来,奇点一战,世界炸毁。! d. B- v: i& L o9 Z
, ^+ z1 Q* I+ k+ A! \- m
9 y9 t3 f( G) T. N, V8 s% ?) s7 s看完了加德纳的《梅森探案系列》和《妙探奇案系列》。最早接触加德纳的作品,是在傅惟慈先生的《外国现代惊险小说选》的第一集里面,里面收录了《梅森探案系列》的《红吻痕》,那套书真是相当的经典,第一集里收录了昌德勒、梅森、奎恩和阿加莎·克里斯蒂,可以说是我真正第一次接触惊险小说。说回加德纳的作品,在我看来,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系列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波洛系列,这两个地位无可撼动的系列之外,还可以争一争的,就是梅森探案系列、奎恩父子系列和麦格雷探长系列了。而我相对比较喜欢的,是梅森探案系列。不过今年一气看了这么多本以后,还是觉得梅森探案系列的模式化问题比较严重,基本上就是,梅森的当事人,也许是好人,也许是坏人,甚至对过他撒谎,但是决没有一个是真正的杀人犯,却都卷入了一个谋杀案,梅森往往能抢先警察一步而进入现场,但也往往因此而被第三方证人撞破而身带嫌疑,梅森还总喜欢找人冒充当事人而企图搞乱证人的记忆,不过没几次能顺顺当当成功的就是了。反正最后,梅森总能在法庭上通过询问证人,而发现其实罪犯另有他人,而梅森的当事人要么是被栽赃,要么是被急于破案的警察误会。主角梅森以及他的秘书德拉,描写得也很少而且模式化。反而是妙探奇案系列,里面的几个角色都比较鲜活而有性格,虽然故事也都是当事人被栽赃。妙探奇案系列里面,主角手无缚鸡之力,好几次被黑帮揍个半死,当然了后面总能靠智慧让对方自食其果,另外还特别有女人缘。而梅森探案系列里面,梅森偶尔几次在黑帮面前,都是软硬不吃水火不侵,居然没被人在背后打过黑枪,大概是因为已经声名在外,别人不敢动他了吧。/ ~) j5 S6 g- w$ _5 [: B# X$ a
$ M5 r$ F* @) V! X* H
" h: n2 E5 E; @# Y
看了《千禧年》三部曲,《龙纹身的女孩》是其中的第一部。最初我只听说过《龙纹身的女孩》的电影,当时只是知道有这么一部电影,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也没打算去看。直到去年年底,有一次坐夜班飞机,睡不着,一部一部地挑飞机上的电影来看,才知道是最新一代零零七演的男主角,在那种又困又累又睡不着的状态下,看完了整部电影,谈不上看得很兴奋,倒是一直处于一种既平静却又入迷的状态。后来到处找,才知道原著是三部曲,本来计划中还有后续,可惜作者早逝。 6 N8 n6 k( C5 m- T* U, @* j! j( X* Q4 d: A# }! }) u: J5 }
先说几句《龙纹身的女孩》的原著、美版电影和瑞典版电影之间的比较。美版电影只拍了第一部,反响不太好,可能不会拍后面两部了。瑞典版倒是三部都拍了,但是实在看不下去,男主角长得太难看了,女主角的外形也和原著差太远。美版电影和原著之间的比较,网上有不少人都写了,我这只一些我印象特别深刻的。男主角找零零七演,比瑞典版要入眼得多,但形象上与原著还是有较大差别,按照原著,男主角是个记者,虽然服过兵役,但基本没有武力值,遇到危险或血腥场面也会被惊吓,同时又非常风流,经常同时和不同的女性保持情人关系,虽然原著中没有什么外貌描写,但综合来看,怎么也应该是一个风度翩翩的知识分子。零零七,毕竟之前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太深,虽然卖力地示弱,但那一身腱子肉,怎么也不合啊;虽然动不动就挂眼镜,但一点儒雅的书卷气,都体现不出来。当然了,瑞典版的男主角,那副对不起观众的脸和身材,就差得更远了,原著的作者长得都比他好看。我觉得,倒是原著的作者最符合男主角的形象的,当然有这种说法,作者自己就是男主角的原型。女主角么,我觉得美版的很符合原著的描写——身材瘦小、经常面无表情。美版电影中有个小细节,男主角探过身去操作手提电脑,无意中和女主角靠得近了一些,女主角马上就很不自在地看了男主角一眼并且移开身子,我觉得这比原著还符合对女主角的设定,而在原著中,苏到家的男主角,居然和女主角相处没多久,就能把有自闭倾向的女主角逗得大笑,这魅力值简直是逆天了。原著中,女主角有一个同性情人,其实是个华裔女孩,美版电影找了个比较丑的洋妞来演。范耶尔家族的人,比较重要的出场人物,几乎全都有某些性格上的颠倒。比如凶手,原著中是个行事带有宗教色彩的疯子,没什么心计,而且对女主角非常鄙视,而电影里给塑造成了一个非常狡猾和有欺骗性的人,对女主角也表现出“兴趣”。范耶尔家族的族长亨利,原著中是一个很有心计和手腕的大亨,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电影里倒变成了一个老派的绅士。老亨利的弟弟哈洛德,在原著中是个对人当街破口大骂的老混蛋,在电影里却变成了一个胸怀坦荡得过了头的隐士。% @1 i) r5 |+ ?
0 _5 u2 l1 g) r" j! a原著的第二、三部《玩火的女孩》、《直捣蜂窝的女孩》,就像《回到未来》或者《黑客帝国》一样,其实本身是上下集的关系,整个事件是源于女主角的身世的,把第一部中埋藏的很多线索都引爆了。故事场面非常大,到最后基本上瑞典的掌权人物都惊动了。如果作者当年没有意外去世而继续往下写的话,不知道会不会要杀向国际了。《千禧年》三部曲,一般被认为是惊险小说中的社会派,因为小说中的反派不仅仅是一般的刑事罪犯,同时也代表了瑞典社会中的某些社会黑暗势力,比如第一部中的纳粹、金融欺诈,第二部中的秘密警察等。同时反派以及其他的一些次要一点的恶棍,往往都是喜好虐待女性的精神变态,或者是有重度的性别歧视。7 k( O t3 m* B( _& \$ z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