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工 发表于 2015-9-4 10:46
莫不是北极光?
今画龙首,观者不知其何兽也,具其(身)形,则不疑矣。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遊;兽,吾知其能走...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见老子,其犹龙邪。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9-4 16:15; o* s" W0 s2 R
那我们必须解决“龙为水物”这个关钮。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石工 发表于 2015-9-4 22:39
北冰洋算不算水?北极光带正好从西伯利亚北部海岸经过。或者说是贝加尔湖,那里比漠河靠北,漠河能看到极 ...
龙大矣。龙既能云变,有(又)能蛇变,有(又)能鱼变,飞鸟□虫,唯所欲化,而不失本形,神能之至也。
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 (《庄子-天运篇》)
龙之为虫,一存一亡,一短一长。龙之为性也,变化斯须,辄复非常。(王充《论衡》)
龙之神也,其为兹能乎?能与细细,能与巨巨,能与高高,能与下下。吾故曰'龙变无常'。(《贾谊新书·容经》)
欲小则化为蚕蠋,欲大则藏于天下,欲尚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管子·水地篇》)
龙之为物,能合能散,能潜能见,能弱能强,能微能章。... 变而不可测,... (《王安石集-龙赋》)
龙,鱗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长。(《说文解字》)
龙,能高能下, 能小能巨, 能幽能明,能短能长,渊深是藏,敷和其光。(《广雅》)
黄龙者... 能巨,能細,能幽,能明,能短,能长,乍存,乍亡。(《瑞应图》)
神龙能为高,能为下,能为大,能为小,能为幽,能为明,能为短,能为长。昭乎其高也,渊乎其下也,薄乎天光也,高乎其著也。一有一亡,忽微哉,斐然成章。虚无则精以和,动作则灵以化。於戏。允哉!君子辟神也。
既见君子,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既见君子,(因为)我心写兮,(所以)燕笑语兮
既见君子,(因为)孔燕恺悌,(所以)宜兄宜弟
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远而视之,似朝日之阳。迩而察之,象列缺之光。爚若鉴阳,和映瑶琼”。
“焕若罗星,蔚若翠云”、“或如虹霓之垂耀,或似红兰之芳荣”。
上有帝室龙光之休,下有堂宇斤斤之祚。(东汉《蔡中郎集》)
俯仰龙光,颜如日星。(东汉《蔡中郎集》)
冀一见龙光,以叙腹心之愿。(《后汉书·文苑传下·高彪》)
德为龙光,声化鹤鸣。(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二》)
还伊人而世载,并三骏而龙光。(《梁书·陆倕传》)
裕(刘裕)微笑道:此刻龙光尚在否?(蔡东藩《南北史通俗演义》第一回)
俱骋龙光,并驱云路。(《隋书·文学传序》)
并为龙光,俱称鸿翼。(《北史·文苑传序》)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9-6 05:42, C% X+ T; k: u" \; U7 {& O
龙的“光属性”在先秦古籍中留下的痕迹比比皆是,比如《尚书-益稷》中有一段舜帝说的话︰: M1 H0 v& |( L* H
4 ~ G$ Q- S4 c+ d. h/ u# ~
《尚书》里的这 ...
“智者不能察其变,辩者不能(言)其美,至巧不能贏其文”。
“夫文之李,采物毕存者,其唯龙乎?德义广大,法物备具者,其唯圣人乎?”
“圣人出法教以道民,亦犹龙之文(纹)也,可谓玄黄矣,故曰龙。见龙而称莫大焉”。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
纡体鞶萦,摛藻布文。青耀章采,雕琢璘玢。焕若罗星,蔚若翠云。光舄奕以外照,水清景而內分。
懿矣神龙,... 敷华耀之珍体,耀文采以陆离,... 观夫仙龙之为形也。盖鸿洞轮硕,丰盈修长。容姿温润,蜲蜿成章。繁蛇虬蟉,不可度量。远而视之,似朝日之阳。迩而察之,象列缺之光。爚若鉴阳,和映瑶琼。对若望飞,云曳旗旌。或蒙翠岱,或类流星。或如虹霓之垂耀,或似红兰之芳荣。焕璘彬之瑰异,实皇家之休灵。奉阳春而介福,赉乃国以嘉祯。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9-15 23:03- S* m5 r9 j/ @. X
回到家的事情太多了,一时没上来。
-------------------------------------------
(三)龙的惊人美丽和巨 ...
冰蚁 发表于 2015-9-16 14:29, ~7 z$ ^2 x9 F% _ J# z5 `; q
玄黄倒没啥神奇的,也不是什么艳丽的颜色。易经里就已经是天玄地黄了。玄就是深蓝到发黑的程度。晴天,看 ...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9-16 04:40* Z! c {; V1 k- w
把玄黄解释为"天玄地黄",是《易传》的说法,不是易经。《易传》的成书年代较晚,顾颉刚认为晚至西汉。它 ...
冰蚁 发表于 2015-9-16 22:173 ^& V4 y: m4 u1 f
色彩艳丽的定义是什么。或者说在你那里,什么叫色彩艳丽?从你上下文看,你似有所指。一般认为,艳丽是一 ...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9-19 16:52
如果说玄色与夜色有关联的话,还是有合理性的。但把玄黄拆分为天地两色,确是后儒之曲解。诗经里的玄黄, ...
冰蚁 发表于 2015-9-20 12:42
第一次听说诗经里的玄黄当连绵词用。
小雅·何草不黄, 国风·周南·卷耳,国风·豳风·七月 等篇里玄黄 ...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9-20 06:34+ q8 }# j& H$ t; b- x! C7 G4 J
《诗经-周南》里的玄黄是单字单义?是何义?
“龙不侍光而动,无阶而登。”
“观彼威仪,遊燕幽间,有似凤也。”
“魂乎无北!北有寒山,趠龙赩只!”
“没有语言能够形容眼前的景象。那闪光的火云分散为无数发光的彩色宽带,宛转飞舞,布满整个天空。这些宽带(或者长弧)由平行排列的竖向“光丝”构成,颜色像如彩虹般透澈晶莹,多是紫红、胭脂红和极纯净的绿色。光丝的最下端常是红色,中间主体碧绿夺目,向上逐渐变暗转为蓝色或淡紫,直至最终隐没在蓝色天空中,有时主体会在红绿间反复变幻。无数彩带长弧飞来舞去,像被风暴吹去刮来。这是无穷尽的梦幻般的美丽,超过任何人的想象和梦境。有时这壮观奇景达到高潮时人们的呼吸都快停止了,感觉什么不得了的事情马上会发生,也许天会塌下来。但当人们屏息等待时,满天光彩却仿佛一瞬间就消失无踪,只剩下浩渺的虚空。”
“断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冀州曰中土”
“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北有寒山,趠龙赩只”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10-9 11:437 t" @4 c/ d, A( t5 I4 @' z
(二)龙的常见性与北极光1 r% t1 y/ `1 O, B3 C e+ d
龙的形象之所以在历史记忆中如此鲜明和深刻,还在于它的“常见性”。与后世“神 ...
石工 发表于 2015-10-10 11:19
是否可以设想,其他曾经或者现在仍居住在极光圈里的人群,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发展出极光崇拜? ...
“(龙)其声如戛铜盘”。
“(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苇於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 燕军大骇,败走。”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10-10 21:16+ T$ f& A3 V; N
(四)龙的声音与北极光
( s; a$ c3 e- o) N+ U! z' O8 g
北极光有声音吗?这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很多目击者都报告称在北极光出现的同 ...
冰蚁 发表于 2015-10-11 11:47
极光的声音网上有,类如影视剧里那些老电台调整频率的时候,那种噼啪咻咻的声音。咻的声音有长有短。说刮 ...
“神龙能为高,能为下”、
“能与高高,能与下下”。
“见龙在田”。
“在走到离我的小木屋半英里处时,一股地面北极光的洪流突然把我包裹住了。说实话,当时心里的念头是:我的大限到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是拼了命地往小木屋跑。我的视线可以穿过周围那半透明的北极光,看到小木屋正被北极光照亮。耳边不时响起‘shu,shu,shu’的声音,还伴随着尖利的爆响。那是一种很独特的爆响声,像是远处灌木丛中传来的来复枪声是我能给出的最好描述了。”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9-5 07:078 e6 d- ^# Y# Y/ _3 w6 ~$ _% E
(二)龙是一种光现象?( i. i! C/ {7 R- j/ W; M% s
; K& |; h6 G4 T; B- J7 i& }
先秦和汉魏古籍中对龙的很多描述,都使得我们只能把龙理解为一种能够灵动变化的发 ...
玩牌也 发表于 2015-10-13 21:16* n3 H6 v" f' `0 q. r
莫非光耀、顯龍的名字出處在此?
你這個系列真有意思,俱啓發性。看來我得再重看繫辭了。 ...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10-12 22:190 }! s1 h7 {6 E# L0 Y( e
(五)“见龙在田”——地面附近的北极光
4 Z8 X3 m) ?) F* C) l7 I2 b% S
关于北极光,还有很多科学上至今未能完全理解的现象。除了它的声 ...
石工 发表于 2015-10-15 02:06
你参考过John S. Major的“Heaven and Earth in Early Han Thought: Chapters Three, Four, and Five of th ...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10-15 07:58/ C, k/ z J% S0 ?7 H& I: W* h2 E
没读过他的书。烛龙是北极光这种说法由来已久了,他肯定不是最早的。最早提出的据说是个日本人,中国人 ...
石工 发表于 2015-10-15 11:121 |0 C2 q& y2 v, w# {* ?
再猜一个,玉崇拜来源于冰,进入温带地区之后以玉为冰的替代品?凤崇拜来源于风,具体说是大烟泡snow tor ...
仁 发表于 2015-10-14 22:566 w* E) w' i) K2 O$ I9 |' s! e& E$ |: g7 C
读了很多书啊,赞!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
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8 p* m' ?) I" o
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 ...( n- ^# y9 B' | Z! D
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或始,以己为万物母。...
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 颛顼死即复苏。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10-20 06:33
至此,我们已经看到从龙的“光属性”,“北方属性”、“变化之神”的特征及其常见性、形态、颜色、声音特征 ...
冰蚁 发表于 2015-10-21 05:25
既然是战国的东西,那太一生水也不算啥。那个时候五行体系早就建立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这个来自更古 ...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10-20 19:15
这个跟北极光没有关系。 + ~% T; |( F& L8 f
) N7 m( Q: A, h; M. |4 [
郭店楚简虽是战国时的简,其所载的思想却不必出自战国。太一生水,把水置于第 ...
“海,晦也”。
“海之言昏晦无睹,海、晦义同”。
“海,天池也”。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凡卡 发表于 2015-10-16 10:55
前段时间有坛友(不记得谁了),发帖说易经里的龙指的是星象,现在又说是北极光,搞得我易经越来越不敢看了 ...
猫元帅 发表于 2016-7-6 22:12; X, r) t' z$ C' o
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主张苍龙是东方七宿的拟形。角、亢、氐、房、心、尾、箕。在商之前,指的是六宿, ...
冰蚁 发表于 2016-7-9 22:48
我也觉得星象说更好一些。极光说有些附会了。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10-15 12:22! z* V) _ u+ J
这两样东西的神异性和崇高性好像还不足以支撑起东亚先民的玉崇拜和凤崇拜。
我们祖先的志向之 ...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