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P- a% U L, u. M! W大量部署MRAP在很短时间里就显著降低了美军伤亡人数,但由于十分匆忙,美军多管齐下,同时装备好几种不同的MRAP,不仅增加后勤上的麻烦,还有一个新问题:这些MRAP只适合于反恐战场,在“正规”战争中的战术作用很尴尬,不如常规装甲车辆适用。反恐战争一结束,大批MRAP很难处理,既不能直接留给伊拉克、阿富汗军方,生怕落入ISIS和基地之手,又在美军装备体系中没有一席之地,连送给美国各地警察局都不行,这东西太威猛了,远远超过警察局的治安需要,也不是警察局用得起的。现在成为巨大的浪费。 8 q8 q6 ~5 j. p$ u' K' @& T% D$ R. `- I8 p m1 {6 w+ G1 H
无人机是另外一个问题。无人机已经改变了战场,盖茨的“不择手段”威逼利诱是主要的推动。但盖茨“纵容”美军陆军大量拥有无人机,以至于现在陆军的固定翼飞机数量超过了空军,无人机也越来越大,毕竟空军的传统地盘,引发法律问题,因为美国空军掌握全部陆基固定翼飞机,这是法律规定的。另一个问题无人机对传统飞行员造成多方威胁,无人机操作员的“飞行小时”与飞行员的实际飞行小时如何等效,无人机操作员是否需要飞行员资格,以及终极问题:无人机会取代有人机吗?这些都从盖茨的推动开始的。 1 Q0 c, U1 R3 A. b, t3 b/ i2 P: |9 k8 X7 ?
但盖茨决定中最大的争议来自F-22下马。) r9 l, V$ L& t" f4 h. e2 z
' O; c. D( e3 ?" Z& P, ?
F-22的研制和部署过程一波三折,要不是F-35“后来居上”,本来高踞“问题榜”的榜首。F-22最大的问题是成本太高,而优异的性能到底是否有实际需要,是一个大问题。这是由美国的潜在敌人的水平决定的。 ' M0 k, b% |+ ^( s2 o1 [, E1 N f* i3 {& \/ r1 f
战略态势评估是盖茨的老本行。F-22是2009年决定下马的。考虑则是在这之前就开始了。这个时候,俄罗斯还在震荡疗法的后遗症中挣扎,苏霍伊T-50还没有首飞,现有的苏-27等也已经老旧。所有迹象都表明,俄罗斯在很长时间内无力与美国竞争霸权。升级的“十系列”加上即将投入使用的F-35足以压倒俄罗斯空中力量。盖茨的这个判断是正确的。/ s9 t1 w: `6 u0 t
3 A+ P9 j$ ?8 u1 H! D; o
伊朗、朝鲜等“邪恶轴心”国家连俄罗斯的水平都差上一大截,不构成实质性的威胁。叙利亚的情况好些,但也不足为虑。这个判断也没错* r! g& s4 s# K& F# R E- q4 |" L
1 {* `' p8 h/ S: O1 a" U8 k5 K
中国正在崛起,但“中国世纪”什么的还只是文人臆想。就空军而言,即使不算难产的歼-8,多灾多难的歼-10也才勉强投入使用,水平不超过后期F-16,而这是到那时为止中国航空工业实力的最高水平的写照了。中国要成为美国的near peer(近似对等),在经济上还任重道远,在航空技术上更是遥遥无期。但这个判断错了。大错特错。歼-10很快就出了深度升级的歼-10B。更重要的是,歼-20在指标和潜力上直逼F-22,甚至有说法部分超越。盖茨对此误判,但除了有数的中国国内知情人,所有人都误判了。 L5 _* V) a+ p7 ^8 H" F; U2 l
- {0 N6 I5 \2 T2 {
F-22的支持者也没有这个先见之明,只有拿叙利亚、伊朗、朝鲜说事,说这些国家的IAD(综合防控系统)使得只有F-22才能压制。这是胡扯。萨达姆的IAD水平至少和这些国家一样高,美国空军照样轻而易举地粉碎了。F-117派上了用场,但要是没有F-117,也照样粉碎不误,多费一点事罢了。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些国家的IAD没有可能比现状有跨代的提高,即使伊朗装备SA-10,也不是非F-22才能对付的。要不美国海军遇到有SA-10的对手就不打仗了?这还谈什么干预台海冲突?中国装备SA-10已经有快20年了!- p) f9 J4 [% N6 L2 G5 {
! Y% g& N: f3 \5 A9 z; n! b盖茨或许对F-22有成见,屡次否决F-22出动参与伊拉克、利比亚的战事,不给F-22露脸的机会,还指责F-22什么战斗都不出动,这有失公允,但也有实际考虑:根本没有这个必要!道理同上。 & ]* I( t% v% d& w6 l # e- N( G. t1 ^" {如果中国停留在10年前的状态,盖茨的判断是正确的。问题是中国太不按规则行事,自说自话地上升到世界第二大经济,而且坐二望一。在军事上,中国不哼不哈地悄悄实干,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弄得这10年来每到1月11日就大家一起猜:今年又有什么新花样。盖茨还曾经信心满满地认为F-35足够压得住中国的任何先进战斗机,但现在没人有这样的信心了。 7 c9 _, ]9 y4 Y . O+ Q# _7 M3 M$ [3 K$ g盖茨大概是近几十年里离任时最为人眷恋的国防部长了。盖茨是共和党人,是小布什任命的。奥巴马上台后,邀请盖茨留任,这是美国政府史上罕见的。盖茨同意留任,但只愿意留任两年,把手头的改革做完,然后退休。1 b7 L( ^$ s3 m( A) X$ z* y t% B) t
/ u! P/ r- d' }. K3 V, w! k0 f但盖茨也是近些年来争议最大的国防部长,对盖茨的批评集中在他的短视,注意力过于集中在反恐战争,而忽视了即将浮现的“中国危险”。这不是盖茨一个人的误判,而是全世界都误判了。老实说,中国可能自己都误判了自己,谁在10年前能准确预测现在?谁有把握能准确预测10年后的中国? ( t _& U$ A7 M. S) f! }; I5 g3 x Q8 X7 Z6 Q( v2 Z
在F-22下马问题上,美国空军认定非381架不可;盖茨要立刻冻结,完成已经进入生产线的飞机之后立刻停产。盖茨为此与美国空军高层结下梁子,用核事故作为借口,把空军部长韦恩和空军参谋长莫斯利双双免职,而这两人是F-22最大的鼓吹者。盖茨事实上用行政手段封了F-22派的口,做法不可谓不粗暴。盖茨与美国空军的争端不在于美国空军准确判断了中国崛起,美国空军没有。两者的争端在于对战争与和平的判断。3 m2 s9 o' H1 r1 b( @1 t; M
& R! t1 j; B, P& q% d; C* p& V和平时代军方的使命就是为下一次战争做准备,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武装起来,确保可以压倒一切敌人。但国防部长是军队的政治领导,不仅要确保军队做好下一次战争的准备,还要对下一次战争的时间、性质作出尽可能准确的预计。准备不足是国家安全的灾难,准备过度则是极大的浪费。盖茨时代的美国恰好已经不再能承担浪费了。5 f' ?* p/ R/ K; \2 T
- @. a: |, b: b) f反恐战争像一个无底洞,不仅吞噬天文数字的军费,还大量挤占装备更新的经费。反恐战争结束时,美军不仅疲惫不堪,而且装备已经全面老化。2007年12月2日,密苏里空中国民警卫队的一架F-15突然空中解体,事后调查说是波音制造的一个部件有质量问题,但美国空军上下普遍暗中担心的是全机队的结构寿命到期,期待着F-22全面取代(尽管不一定是一对一取代)F-15。F-22的突然停产使得这一设想泡汤了。F-15延寿升级后可以继续使用,但毕竟不如F-22。问题是,美国没钱了。9 K9 B3 o, S( h9 k
" x) Y- g7 |+ B# g1 `. n7 Q# B
2006年美国总审计署认定F-22的单价达到3.61亿美元,尽管最反应实际制造成本的离地单价“只有”1.78亿美元,其他为研发费用。2009年时,再多生产一架F-22的离地单价已经降低到1.3亿美元,比F-35批量生产后约1亿美元的“理想”单价还是高,但作战效能要高多了,尤其是空战效能。问题是,在2009年,F-35“应该只有”6000万美元的单价。1 b/ m0 Z; B- d
7 d* t, q, }/ J$ z% w" a严格控制军费的预算控制法案(BCA)是奥巴马时代通过的,但问题早就存在了,只是军费增长控制不住后,才被迫用BCA的形式强迫实行。一方面是无底洞的战争开销,另一方面是军费控制的压力,盖茨没有选择,只有拿各个高花费项目开刀。为此,他屡次指责各军种的过度实力,比如海军的航母数量,陆战队规模超过英国三军,等等。他不是不知道在军力上留有余地的好处,这大大增加未来的战略灵活性,但是没钱啊!Which part of no money don’t you understand!如果盖茨纵容军方在填入战争无底洞的同时,大举投资装备更新,并且“豪华无度”,那美国政府围绕紧缩开支的财政危机肯定更早爆发。# l6 }4 D% K" s, G3 S- o
~( c1 G; E. c l+ d3 y# ~盖茨任期的后半段是在规定紧缩的BCA里度过的。他一方面大刀阔斧地削减项目和开支,把有限的资源统统集中到当前的反恐战争;另一方面全力灌输“近期无大战”的理念,包括他那著名的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堵住军方狮子大开口。# V' p2 v$ A2 B6 `- p
3 M' O* ~7 }- b' J# b% Y3 D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但当家的在退休的时候,也会说说真心话。在离任前夕,盖茨突然改口,强调继续缩减军费将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实质性的危险。他不是在最后一夜才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但看人挑担不吃力不是,担子马上就要转交帕内塔了,又一个CIA局长出身的国防部长,“现在可以说了”。盖茨同时代的参联会主席马伦海军上将说得好:对美国国家安全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国内经济,暗示只有把美国经济搞上去了,才谈得上美国军力的实质性提升,该是军队为经济让路的时候了。马伦是盖茨提名的,盖茨的功与过都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评判得清楚。: D6 m u z* d1 C. V5 ]8 H6 `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5-8-14 17:51
鲍勃是不是用比尔开发的电脑系统?作者: cyclouns 时间: 2015-8-14 18:34
个人感觉盖茨离任留言不是给继任挖坑,反而是铺路,都是CIA出身,没必要给同事挖坑不是?毕竟退休了也还要在美国呆着,搞毛一堆黑衣同事不是给自己找别扭?, y( e8 Z. W' L! T
盖茨的方向应该是没错,在冷战结束后的维持一个单边的超级武力集团是很费钱的-除非能够从中获取足够多的利益。以现在的科技水平,能探知的全球资源就这么多了,通过武力画圈占地已经不是美国想做就能做的-同时也不是占了就能立刻获利的,所以独立维持冷战时期的全球武力,对美国是不划算的。: J$ R& C) R$ |! ^2 D! i
中国的崛起,要说美国完全没防备,不是很确定。我认为美国应该是对中国和普京都有一定的判断了--即这两方都不会有斯大林式的全球征服的野心。在有限范围内,互相的遏制是肯定的,但是如二战期间的领土占领,应该不是以后大国的方式(中国也就是巩固一下南海各岛,如同二战时日军一样占领菲律宾、马来,可能性几乎为零)。经济上的往来/扶植/控制会比军事占领更加容易和方便,不有说德国现在在欧洲的话语权比希特勒时代要更大吗?/ N' k) d* H4 O5 H. R
同时也可以看出美国在意图扶植亲美政权来维护军火输出的买卖有些不合算,利比亚、叙利亚等地的扶植反而把ISIS壮大了,眼看一堆仇美小拉登蹭蹭崛起,卖军火的利益与波士顿高压锅炸弹对民众的恐慌相权,的确不算合适。 ' r6 o5 X' F0 y所以从长期来看,维护一只按照打世界大战的常规军力,不是美国经济能承受的--苏联倒台的前车,美国应该不会履其覆辙.作者: 水风 时间: 2015-8-14 19:06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阿。盖茨能做到的,实际上已经是美国国力,财力支持下的最好选择。 0 { }1 d2 \, q1 ?$ r% j6 L: b 8 Y J0 [& j7 \. m+ ^看看后来的国防部长,是一个不如一个。作者: tanis 时间: 2015-8-15 00:01
盖茨自传出来的时候我还屁颠屁颠买了一本,结果尝试了几次都没看完。他也是一个婆婆妈妈的人。洋洋洒洒几百页让人越看越想睡觉。。。 相比之下,鲍威尔的自传要好看多了。不过,也正是由于盖茨的絮叨,让人看到了不少美国政府的内部运作。 对我而言,其实挺破灭的。这个世界果然只是比烂的世界。。。 % v1 b& w8 Q* j( N0 x, |! a2 y " w6 v6 d" C) F他在书里浓墨重彩了MRAP,的确是把这个当做自己的得意之笔~ 不过他对自己下基层和普通士兵的互动也不遗余力的用大篇幅描写而对很多战略事态的评估一笔带过,给人感觉他的着眼点的确不大,尤其是在O8上台之后。 当然,这自传毕竟是拿出来给大众看的,多写点亲民的东西也给他自己加分。作者: 老树 时间: 2015-8-15 00:02
不要紧,“搂住中国的肩膀,:谁敢打咱两”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5-8-15 00:30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则是万万不能的。盖茨同学也是没办法,就这么点钱,要做这么多事,只能对付着来了。1 p- Z8 j1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