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希特勒家的货币混战 [打印本页]

作者: 逸云三洲    时间: 2015-7-4 02:15
标题: 希特勒家的货币混战
本帖最后由 逸云三洲 于 2015-7-4 21:32 编辑 / y- c  n3 k" [- E7 a: v) T
5 o+ m3 H# |" M% P* A: a  L
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希特勒到底有多少钱”(我不确知谁写的,因为在几处都看见,不知道谁是原作者谁是转载,这里只是随机地给出其中一个连接,以便大家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5b19f0102vpc3.html
; I# o3 t' t6 W9 R, H( E% S) `以下简称该文为“多少钱”)。
' e% p) T' H: r
  U0 r' i& q5 M0 r/ z' ?  M" R关于希特勒最终身家几何,“多少钱”一文说:“根据意大利的计算,他的财产总额高达1.5万亿里拉”。但是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出来的,包括哪些财产?则完全没有出证据。不过文章在讨论希特勒一生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时,还是引用了很多数据,虽然根据这些数据无法综合出1.5万亿里拉,但确实有助于了解希特勒的经济情况。“多少钱”一文大致是围绕着两个方面来举证的,一是说希特勒未独立前,他家的生活就蛮富裕的;二是说他在独立谋生之后其实也并不穷,从政以后则更是生财有道。该文采用的证据,系来自1986年《欧洲》杂志10月号上罗伯特·加丁的一篇文章中,引自沃尔夫·施瓦茨伐勒《希特勒的财产》一书中的材料。6 W0 w/ ]  u- e+ o8 W& ?8 \$ s) l
0 D' M; ?. l7 H* b, \* p
“多少钱”一文中描述希特勒家的财务状况和希特勒本人的经济收入时,出现了好几种货币,除了上面已经提及的里拉,还有克朗和马克,这个本身并没有问题,因为希特勒确实生活过两个国家,而财产计算者又属于另一个国家。文章引用别人的数据,出现货币的三国大战是好理解的,但在没有进一步解读的情况下,读者确实也一头雾水,并不好理解希特勒到底有多少钱。我们知道,货币是有历史背景的,价值是有时间概念的,脱离汇率和通货膨胀率这些要素,货币混战就会让读者七荤八素。  N- B  t, h1 e2 b- g9 ]
7 _$ K2 n! E5 R& I" G! T% H
安也不是专家,但为了理清头绪,略略做了一些查询,现在把其结果与大家分享,同时也略谈一点我自己对希特勒财务状况的看法。" A: b' y6 Y  v) Z

* \2 _' u+ r2 R+ _9 S先谈希特勒未自立前,他家的财政情况。
: H* r! s  `3 f1 T; Q2 M  {; l) A. R5 _: K# |3 L: D5 ^* \! H
“多少钱”一文提到:
8 X# v$ e$ J* o* I" {施瓦茨伐勒说,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说,自幼就生活在贫困之中,只是有赖于自己的坚强意志和智慧才摆脱了这一困境。这完全是谎言。他的父亲阿洛伊斯·希特勒是海关工作人员,并非穷光蛋。在希特勒出生的那一年(1889年4月20日),他月薪达216克朗,比一个中学校长的工资还高。当时一个身怀专长的工人月薪不过90克朗。阿洛伊斯的房租只花16~20克朗。此外,希特勒的生父约翰·奈波克·希特勒在1888年病死时留下了一笔遗产,虽然其数不详,但施瓦茨伐勒说,阿洛伊斯·希特勒能用此款买一幢价值1万克朗的房子。' [% p  s! L. I" D

* V4 N$ o. U3 s6 i1 {7 ]& z, T7 B这里面有个地方比较含混,容易出误会,即:希特勒的生父约翰·奈波克·希特勒在1888年病死时留下了一笔遗产,虽然其数不详,但施瓦茨伐勒说,阿洛伊斯·希特勒能用此款买一幢价值1万克朗的房子。( R* j1 r$ I: u+ u( L3 p  j
) j; g. t  Z& A4 V. k2 q, ?
读者或许会问,阿道夫·希特勒有两个爸爸吗?4 S& I7 [- q8 r- I6 r7 ?' f& M
7 v. i, c) m& r) z% D4 R
答案是否定的。这里的“希特勒”,我想“多少钱”作者是指阿道夫·希特勒的爸爸阿洛伊斯·希特勒。" ~$ p( V  V. ~" C2 G0 m9 t* s

0 x9 O9 M. e4 c啊,原来元首有两个爷爷?* D) @7 o7 x( L: {# M! U4 Y2 H

% i, p+ \8 b9 b, s* W也未必,虽然有人是这样认为的。施瓦茨伐勒就是其中之一。. z! @, c0 I! N/ G4 @  D* x  d% k

% r9 i: o" a, r7 R8 F- j做些解读吧。阿道夫·希特勒的爸爸阿洛伊斯·希特勒是个非婚生的孩子,而且当时没有任何关于其生父的记载。五岁的时候他妈妈才结婚,于是有了继父,十岁的时候妈妈去世,继父本来就是打短工的,到处走,妻子没了,没办法带孩子,就把阿洛伊斯送给自己的弟弟去养,这个弟弟,就是上面说的约翰·奈波克·希特勒。后世有不少人认为此人应该是阿道夫·希特勒的亲爷爷。不过我个人是不太认同的。希特勒的亲爷爷其实是个谜,从官方角度上讲,他的父亲在快四十时认祖归宗,向官方出示了其继父临终时写的信,信中承认自己其实是阿洛伊斯的亲生父亲,继父的弟弟约翰·奈波克·希特勒也以家人身份出面作证,这样一来官方就认可了这一说法,改写了出生证,以其继父为阿洛伊斯的法定亲生父亲,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约翰·奈波克·希特勒是阿洛伊斯的亲叔叔。6 f; {1 L3 Z( m
& i( V5 T. x% N+ }1 W9 |/ k/ f" p
后世有不少人认为约翰·奈波克·希特勒是阿洛伊斯的亲爸爸,主要是认为这个认祖归宗完全是约翰·奈波克·希特勒策划的,那时他的兄弟,即阿洛伊斯的继父已经去世很久了,约翰·奈波克·希特勒何苦去策划这一出?肯定因为阿洛伊斯其实是他的儿子。更何况后来他还把遗产的很大一部分给了阿洛伊斯。不过这个说法未必牢靠,约翰·奈波克·希特勒只有三个女儿,这可解释为他为啥好好养大侄子并传遗产给他的原因,认祖归宗确实是他主导的,因为他要阿洛伊斯正式改用家族的姓,否则就不是续香火了嘛。至于阿洛伊斯是不是他的亲侄子?可能是,也可能只是他嫂子的拖油瓶,这有啥关系?何况阿洛伊斯那时已是海关官员,光宗耀祖啊。6 n# J7 k7 I, ~# [" g

  ^+ E3 i7 p7 h. H! R' m3 M好了,谁是爸爸谁是爷爷,也就这样了。继续向钱看。
4 ?4 T& ~7 o5 {* ~. D0 c) Y  a6 N3 c* O7 H3 H, Y2 m
前面说了阿洛伊斯的继父,或亲爸爸,打短工生活不富裕,但是他的叔叔是个农民,生活还是不错的,后来还有遗产分,看来是钱广或以上的成分。阿洛伊斯本人更是出息,十八岁时加入海关缉私队,努力工作一路上进,当了稽查官和税务员,算中级官员吧,在老家的水平看,是跳了龙门的。阿洛伊斯结婚很晚,老婆倒先后有过三个,而且基本是吃着碗里时就看着锅里,碗里空了再把锅里的填进去。等到第二次填碗,也就是老婆三号,就是元首之母了。顺便一说,元首之母,其实是阿洛伊斯叔叔的外孙女,换言之,约翰·奈波克·希特勒未必是阿洛伊斯的亲生父亲、甚至亲叔叔,但确实是阿道夫·希特勒的曾外祖父。
6 w2 q8 c! `: c! l
1 Q4 \/ Q2 B' {" `. l8 E4 K/ l0 R前面引用,希特勒出生时,他爸爸的月薪达216克朗,是“一个身怀专长的工人月薪”的两倍还多。我想,这个数字本身应该没问题吧?我没有看过原著,没有发言权,就只作外汇交易员吧。我们知道希特勒是出身在奥地利,他爸爸是奥地利的海关官员,工资当然是发的奥国货币,克朗这东西,本意是王冠,因为以前钱币上常铸有王冠,所以也成了钱币的别名,于是很多国家干脆以克朗为货币单位,时至今日,挪威、瑞典等国家还在使用克朗(挪威克朗、瑞典克朗)。至于奥地利,现在是使用欧元了,在此之前,使用的主权货币是奥地利先令。/ L+ |' w" t' K, ~" ]  ]' w
6 p3 n1 c5 x9 T0 X
那么希特勒老爸挣的应该是奥地利先令?奥地利先令是一九二四年才第一次使用,因为一战后奥国的旧币通货膨胀得一塌糊涂,最后只好被放弃。这时候希特勒老爸早去世了,不可能用过,而且希特勒还是腰斩奥地利先令的祸首,因为就是他兼并奥国入德国,迫使奥地利人用起了马克。所以我说一九二四年是奥地利先令“第一次使用”。所谓二次使用当然指的就是二战后复国复币。3 J0 L" B* q+ D, X6 w. E) G

, F! d3 V3 r& ?3 S2 K4 u2 k那么,奥地利先令前面是啥?奥地利克朗。所以希特勒老爸挣克朗的说法是对的?也对也不对,他挣过克朗没问题。但是,希特勒出生的那一年,奥地利人还没有使用克朗了,用的还是奥匈盾。盾本意是金币了,以盾为货币单位的国家曾经有不少的,比如欧元使用之前,荷兰的主权货币就是荷兰盾。所以“多少钱”一文所引施瓦茨伐勒说,阿洛伊斯在希特勒出生的那一年(1889年4月20日)月薪达216克朗,还是多少有些问题。不过我没有看过原著,猜一下的花,偏差的来源,一是作者已经做了换算;另外一种可能是用了奥地利改发奥匈克朗后,阿洛伊斯的工资数据。查了一下,奥匈克朗的使用是1892年开始的,与希特勒出生时间相差不久,而阿洛伊斯在1895年就退休了,领克朗工资时间不长,同时又查到阿洛伊斯退休时的养老金,相信上述月薪在合理范围。- j, z8 ?. z/ W6 d- x3 K+ ?( b
/ l. m9 C0 j* A) ]+ W
根据奥地利新旧币的换算率,希特勒出生时,他老爸的月工资大约为100多奥匈盾。这是绝对水平,根据施瓦茨伐勒的说法,阿洛伊斯的工资比当时技工的两倍都多,自然是富裕阶级了。不过那时兰白领工资差异大,阿洛伊斯属于白领没问题,到底在这一阶级中又处于何种水平呢?“多少钱”一文所引,认为比中学校长还高;而我自己查找的结果,指比小学校长高,我以为后者可靠些。阿洛伊斯在海关的职衔名称虽然可以找到,但由于时间与文化差异,至少我自己仍看不出是何级别。但相信他还不算是高级官吏,因为他学历有限,晋升受到限制。( Z& @7 ^. q& s" G9 ^
; r* u9 ]. K& D* o. \
根据找到的安大略同期的一则资料,一个镇警察局(三十名警察)局长的工资,折算下来是阿洛伊斯工资的一点四倍,副局长的工资是其一点二倍。虽然仍有国家差别,但还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吧。阿洛伊斯在在希特勒出生时,在奥匈帝国一个镇上当海关督查(一说助理督查),镇子其实不大,大约五千人口,但处奥德边境因河畔,属于交通要津,贸易发达,所以设立海关收税。
) U5 v9 g3 s; G1 G' c! Z! N8 [6 p& l& I
另外一种比较方法,因为奥匈盾是银本位制,我作了一个折算,当时我国还是老佛爷管事的年代,阿洛伊斯工资让老佛爷折算一下,大概是三十二两多银子,一年大概是三百九十两的光景。而老佛爷的干部们收入啥水平?找了一个贴子,可不可靠难讲,参考一下还是没有问题的:【原创】 清代知府知县工薪知多少?(傅启芳/文)http://cdlwx7769511.home.news.cn ... 8C0CF355F6C3FE.html4 t  z" Y$ `% @0 _; P

( I# l) Q- M, r2 N% N4 P5 w) t根据这里的计算,知县每年个人收入部分合计四十八两四钱九分。也就是希特勒老爸一个半月的工资,
1 q: f9 b5 x* W$ B; \0 h' r( X不过县太爷实际收入比上述多得多了,不是说非法的哈,即合法收入,还要加上记在知县名下的收入部分九项合计银五百六十五两六钱;再加上养廉银400—2000两。毛姑姑,知县一年收入一千多两至二千五百两银子。: L' X$ l; c! `
" B  Q6 G2 S* i" r0 u
8 w, ^  g* ], L# _
待续
5 i( ^0 ]: H7 F% ]& J! |* c4 r$ n0 ]8 }# @0 {3 X. S/ ?

作者: 穿着裤衩裸奔    时间: 2015-7-4 07:23
好复杂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5-7-4 08:19
钱的来由倒是看明白了,没看明白到底谁是二豆腐的爷爷~~~
作者: 料理鼠王    时间: 2015-7-4 08:36
不管内容,这种考证精神还是值得鼓励的。
, d% F5 h( i( I: ~6 m" b: F/ N8 T只是说了半天,还是没讲明白。这种方式不太适合沟通
作者: 一目十行    时间: 2015-7-4 16:42
终于知道了盾和克朗是什么意思了,小时候看电视上的外汇牌价看的一头雾水
作者: 逸云三洲    时间: 2015-7-5 03:05
本帖最后由 逸云三洲 于 2015-7-5 03:15 编辑   j, S( d3 J# e: |/ N( p

2 A9 _. x# l6 y$ Y( n5 ?: ~继续写完:7 j7 N2 {  O5 u) F# v. T
8 j: o6 c5 w" B( S
非科学综合而言,那年头一个加拿大镇警察局副局长的工资,大概是阿洛伊斯工资的一点二倍;一个大清县老爷的收入,大概是阿洛伊斯工资的二点五至六点五倍;看来阿洛伊斯是个正股或副科级干部哈……2 F# C# {6 Y' V  V+ F
) g. {* z! r. G. w
不管怎么比,希特勒小时候家里不穷是肯定的了,虽然靠公务员工资吃饭,要讲很富也是勉强不来的。阿洛伊斯在1892年时还有过一次职务升迁,三年后就退休了。查到他的养老金是每年2420奥匈克朗,维持以往的生活水平没有问题。而且他当公务员四十年了,应该有积蓄,而且他叔叔(妻子的外祖父)又留下遗产,按施瓦茨伐勒的说法,有一万克朗之数,虽然按年份看,其实应是五千奥匈盾。根据记载,阿洛伊斯当年拿着父亲的遗信去改出生证明认祖归宗后,还曾收到230奥匈盾,相信是其父的遗产,看来他父亲的经济情况确实比他叔叔差很多了。6 Y# q# C% ~: d3 u1 F+ W; N* [7 V
% y, |* I# z9 |7 C) Z$ |' R
阿洛伊斯既然是有产阶级,退休后便买了一个小农场,他叔叔本来就是成功的农人嘛,按道理,只要经营得好,光农场本身也可以维持生活了。可惜他年轻时就离开农家生活,实在不懂如何当个好农民,没几年就搞不下去,不但额外收入完全泡汤,还亏了老本。所以无论他曾经有过多少财产,死后留给家人的,都大打折扣了。
6 K, A* m6 D. Q+ K& N& ~# S8 u) f5 A9 O  ^0 S6 o4 `
阿洛伊斯死于1903年,虽然留下财产不多,但因为是退休公务员,他的妻子,即希特勒的妈妈,可以领取每年1210奥匈克朗的遗属养老金。阿洛伊斯有四个孩子(不算夭折的),其中两个大的是和第二个妻子生的,另外两个是和第三个妻子生的,即希特勒和他的妹妹。四个孩子都是由希特勒的母亲带的。阿洛伊斯去世时,由于希特勒和他的妹妹都尚未成年,所以每人每年另有一笔240克朗的抚养费。4 s) b, Q* v/ v; P

+ j+ i6 ~7 u7 G4 ?, q" d, ^4 _* n这个时期希特勒家的收入是神马水平呢?我折算了一下,大概每年有五百多克黄金。若以现在行情去折,大概是十多万人民币,当然从金融学角度而言,这样直截了当的比较是有很多问题的。只能是一种参考而已。
2 e( ]  }! i( p& Y; z! ~; x
' z# K7 o4 M) S. \希特勒家那时的收入,比之其父在世时确实低了很多,生活却还是不成问题的。由于希特勒家靠遗属养老金及抚养费生活的这一时期,距离中国辛亥革命爆发大约八至四年,时间接近,而且那时物价比较稳定,故两时期尚可比较,所以我以民国初年情况,折算希特勒家那一时期的收入,大致相当于每年700至800个袁大头。根据资料,民初直隶地区的小学教师最高月薪24银元,即每年不足300银元;中学和专科学校老师则每年能收入800银元以上。可见那时候中学还是比较吃香的,因为大学生凤毛麟角,能中学毕业已经是学历很好的了,可能比现在大学毕业都好。- H0 l0 Q6 c+ w5 c7 S

8 _0 Q* e) B* [: d4 r+ j! N7 W本来希特勒家那时的经济情况,以丰衣足食来论,决不会有问题。可惜他妈妈不久却生起病来,而且是不治之症,终于在1907年去世了。这个时候希特勒十八岁,还是没有能独立谋生。因为还没有满二十四岁,在未找到工作的前提条件下,本来还有一小笔抚养费可领,但数量太小,妹妹年纪小,她自己的一份不够生活,希特勒便签了文件,两份抚养费由其妹妹单独享用了。' q4 B( V$ w+ s; V# _
6 X( a  i6 M( u
希特勒的母亲去世的时候,还有一笔遗产,扣去医药费、丧葬费等开支后,还有大约三千克朗,由四个子女继承。这大概是“多少钱”一文中提到的“800克朗遗产”的由来?不过其实遗产没有均分,由于希特勒的同父异母姐姐照顾病人较多,本来就指定她多些,而且因为两个女孩子经济能力不强,两个儿子都放弃自己的继承权,希特勒同父异母的哥哥的一份给了希特勒同父异母的姐姐,希特勒的份额给了他自己的妹妹。! ]: B4 d9 ]4 b/ O

! n: ?3 e6 I  i. n  ^这就是希特勒未自立前,家里的财政情况。应该说,从经济上而言,生活得不错,当然也不是土豪。但父母相继离世后,就没有啥依靠了,18岁的人,如果没有稳定的职业,又不知道管理收支,生活得狼狈,不是意外了。希特勒后一段的生活,也确实如此,有一点钱时莫名其妙地花完了,没有钱时就象流浪汉,无论如何,不能说他这一段时间的经济是好的吧。5 s9 u1 s  E3 ?/ T2 L( G2 D: ^9 b

3 k! N9 D7 ^  d6 y' y+ u9 {至于希特勒从政以后,经手的钱自然是不得了的数字,但是把这些钱单纯混成希特勒的钱也并不妥当。比如政治捐款,“多少钱”一文提到:“从1933年起德国工业家每年都捐赠给他100万马克,感谢他为德国所做的一切”。这是给他个人的钱吗?还是算政治捐款呢?文章语焉不详。从“感谢他为德国所做的一切”一句看,似乎隐含着是给他个人用的意思,但“捐赠”一语又怎么理解呢?我看至少应该是以政治捐款名义送出的,否则要叫行贿,哪能叫捐赠?
2 U% N4 U9 W1 H% @) g% W) b: B: \) C+ ]
政治捐款从来都是很混沌的,从历史到现实,政客们将之视为小金库的大有人在,公焉私焉,楚河汉界不清楚的例子比比皆是,希特勒本人也是这样,曾有记录说他用人家给党的捐赠买豪华车,“多少钱”一文也提到他租漂亮房子。但是租房用车,个人享受或做事的场面?或兼而有之?公私模棱两可啊,没有替希特勒辩护的意思,但光用这些证据实在很难定讼呢。而且对职业政治家而言,政治捐款,讲到底,本来也是他们的生活来源,是以工资的形式,还是支用的形式,度是多少,要看国法党规了,一旦缺乏这些硬标准,那就是一锅浆糊,辩来辩去,最多是道德的意义。这样的事,实在是太多了。/ c* Z0 E) i6 m$ u8 \7 S& ]
8 P7 i: g/ Y9 Q9 j% t- l9 p( g
其实很多年来替希特勒算身家的作品层出不穷,施瓦茨伐勒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看了一下,关于德国公司给予希特勒的政治献金,有比施瓦茨伐勒做得更全面详细的人,并拍成记录片,片中观点,从希特勒当上总理一直到死,获得的献金达到7亿马克。德国人的钱一直叫马克(现在用欧元了哈),但不同时期其实是不同的,这里所说的,是1924年至1948年的货币,也叫国家马克,1948年废止了,以德国马克代替(曾经叫西德马克,因为那时国家一分为二,还有东德马克),一直用到欧元登场。
* s9 o. F* E  l. n8 R8 ^
( F- Z6 ]0 a9 o% M9 J* B) {% e国家马克的折算比较伤脑筋,当然是因为战争时期,主要西方国家与之是敌对国家,让子弹飞炮弹飞炸弹飞,金融却是隔断的了,战后则通货膨胀得一塌糊涂,而且经济管制,帐面的钱提不出来,拿了钱也买不上东西,希特勒要是活下来带着7亿马克纸币当希跑跑,那是穷光蛋一个。所以姑且用三十年代末的数据,那时候一马克大概是40美分,7亿马克当然是巨款,要算到现在的价值更大很多了。难怪“多少钱”一文说:“根据意大利的计算,他的财产总额高达1.5万亿里拉”。
7 V  F, F- z3 l. g& @+ c  r& e  `" M4 b9 U$ A
哎呀,才把马克哄睡了,里拉又醒了,继续哄吧,0 K) b6 P% X$ G0 B/ L9 z: w* J

( u% S4 V/ y9 [5 E  |- W: g1 X; B里拉当然是意大利的货币,二战的时候,里拉的汇率大约是1马克换10里拉。意大利里拉战后仍生存,一直到被欧元代替,当时是1欧元换大约2000里拉。所谓“根据意大利的计算,他的财产总额高达1.5万亿里拉”,到底是多少钱呢?有一个关键因素,文章没有给出了,即这是啥时候算的?我只能根据周边语猜一猜,大概是八十年代的事?86年前?十年或者五年也是够大的范围了,那时候波动很大的,大致算一个范围,1.5万亿里拉大概是7亿到10亿美元。
* m; c; @' X  Y) Z: k1 \- v! a- Y6 h: K7 t* B6 _0 w( r6 r
其实比这算得更多的也有的是,有人就有30多亿美元的计算,基础主要是希特勒占用过的房产和艺术品。希特勒在德国尊如帝王,那些宫殿和内里的摆设,我看还可以多算些价钱,但都要算成希特勒的身家,恐怕是值得商榷了。即使只以前面说的献金而言,能否算他的私产?是不是都用在他身上?甚至大头是用在他个人身上?至少我个人是有很大保留意见的。其实不光是政治献金,即使是国家资金,希特勒的地位,只要他愿意,用起来也是方便的很,而且证据表明他确是公私不分,以及私公不分,嗯?喏,比如国家名义下的房子,他用私款装修一下,因为他要住嘛。# A) R6 F: E/ Y) a! {- F+ Y9 j
% u3 d- |% }* a: D* ^
希特勒当然有私款,而且很多。希特勒收入方面,有人提出他曾从领袖像的照片版权里拿过回扣;有人认为邮票用其肖像给他带来收入;因为这都是大量生产的东西,真要给他带来收入,数量不菲。问题是看了一看有关说法,都不能提供确切证据。
# g7 w8 C% j; G" S9 U* i+ m0 O" w% F, x, l! A' C/ |, I! M9 C! P
在希特勒个人帐上的,有一种收入是比较明确好找的,那就是稿费。“多少钱”一文里也引了好多数字,比如“1930年《我的奋斗》卖出54086册,稿费收入达4.6万马克。1932年《我的奋斗》稿酬达6.5万马克,1933年猛增到100万马克。……1944年出版商那里已为他积存了552.5万马克稿费(相当于现在的22亿里拉)”。
8 G: \( J! W. {, E! ^; c3 w- f. x- {4 A8 Y/ E% G1 g1 B
其实还有更完整些的计算,有人认为整个稿费一共达到780万马克。如前面所说,国家马克为单位的财产要算成现在的钱比较麻烦,遂以三十年代末的汇率水平折,要有三百多万美元了,无疑是个大土豪了。考虑通货膨胀率调整,今天的价值在四至五千万美元。* F+ `$ X- S9 c9 j. x: D. L  P4 t
% X4 J) g, X+ r3 ^4 `7 v1 _1 \
但是稿费收入也不等于遗产,其实他死后,盟军清理过他的私人财产,包括不动产,如给他妻子买的房子,数字比稿费总收入少多了,最容易的解释就是钱用掉了,至于用到哪里去,我们知道他用在亲友身上的很少,他的兄姐妹过得都是很平常的生活,他个人用,说实话,如果是消费性的使用掉,实在看不出能大到哪里去,他的生活是很枯燥的,公费包下来的部分去掉,又往哪里用呢?用在政治性的用途上或追随者身上?/ L7 i# j9 R. w. N2 y
' F( \+ I2 l/ w/ R
我想还有另一种可能,即稿费不是随时打到希特勒私人帐户去了,他只是在需要用的时候支取一部分过来,到他死的时候,大头可能还没有取了,施瓦茨伐勒不是说:“1944年出版商那里已为他积存了552.5万马克稿费”吗?看来很可能了,盟军来后,另案处理掉了吧?
  [2 m+ Q: N$ }# v3 z  \8 h( r" Z
4 A- c. Q( e9 ~5 w: X* J当年经盟军清理过的希特勒私人名下的财产,后来移交给了巴伐利亚政府,有人算过,价值八十万美元。
: c5 I/ F2 ]3 j: I' b% p* ]  Y2 j" h' w- U
# O' Y, ^1 Q; e, |

. V0 F+ {8 P' s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5-7-5 09:34
参与一下吧。
  n4 C, ^+ e) U& y. K% Q2 K* X) A+ Z. ?; n9 I2 I. B1 u: `
坦率地讲,同样一种货币,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价值是太平常了,因此你所引用的《多少钱》不给出具体的时间点财产分布,那些数字就没有意义了。' A' B$ N2 G. a0 {! p: ~

! E; N0 k4 E/ ~  c/ l( Q举个最具体的例子,我父亲当年拥有过的法币,最多的时候大概是五千万,时间点是48年币制改革前夕,金圆券来了以后,按照一比三百万的换算,就剩下十几块钱了。可是要知道,当初法币刚发行的年代,总额不过十四亿而已。因此假定我们把时间点算到法币刚发行的年代,我父亲就是个惊人的富翁了;可是现实中当我们知道时间点是法币完蛋前夕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那只是十几块钱的金圆券而已,他实际上只是个骑自行车给电灯公司收电灯费的小职员罢了,那点收入也就是勉强维持温饱而已。, W7 e8 {" f8 Z+ u/ v
3 M2 ~+ I2 t2 U) T! U: S& ~. u
话题扯回到希特勒身上,你所说的那些数字,没有具体的时间点分布,坦率地讲,没有多大的意义。至于他的稿费,作为他那个级别的政治领袖,在那样的国家,看不出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说到希特勒个人,也许他的政治理想有问题,但是他的个人品德,个人认为没有什么值得指责的地方。像他那样家国合一的人,生活并不奢侈,也谈不上什么贪污或者挪用,因此他名下的那些财产,对他来说不过是些数字而已,并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
  N) w! w, ?1 @/ g: s0 [
$ \1 \$ Y- Y! j! P顺便歪下楼,国朝开国那帮子领袖,我指的是毛或者周这个级别的,是有特别提款权的,也就是写个条子就可以拿出多少钱来用,因此个人收入多少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事实上,这个不是国朝特有的,中华民国从一开始就有了,那叫做特别费,从总统一直到地方的县长和军队的团长都有,基本上就是个人随便花,不用报销,可以归自己的,这笔钱要比他们的工资高得多,而国朝对此的规定已经严格多了。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5-7-5 09:49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7-5 09:34' d, d+ x+ c) d1 ^. P0 y
参与一下吧。5 g7 @! ~* `, ]

" k+ f' ^( y! L7 b# v坦率地讲,同样一种货币,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价值是太平常了,因此你所引用的《多少钱》不给 ...
二豆腐的奶奶的丈夫,传统而言就是二豆腐爸爸的后爹,他死时写了信,承认二豆腐的爸爸其实是他的亲儿子,官方认可后,改记录,承认他为二豆腐爸爸的亲爹。

6 i5 C! X' c+ y* U3 a- v3 X2 i
1 i6 o  Q4 X! Y/ N1 y' q这个,要有生物学的证据才好。谁能把老老豆腐的DNA提取一份,和老豆腐二豆腐的亲戚的后代对比一下,才能最后下结论,老老豆腐是不是老豆腐生物学的父亲。
作者: Dracula    时间: 2015-7-5 10:11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5-7-5 03:05/ d9 f7 x' H6 F' s3 Q# x
继续写完:, o: V* [) B! y9 g% I0 @# Y4 w

5 @& B) ]- [+ P5 ?非科学综合而言,那年头一个加拿大镇警察局副局长的工资,大概是阿洛伊斯工资的一点二倍;一个 ...
) V  U% y! d/ J
我曾经研究过不同时代的收入和财富应该怎么换算的问题,还想过写篇文章聊一聊Jane Austen小说人物的收入和财富,比如Darcy的年收入1万英镑到底是多么大一笔钱。我的看法是这取决于你想要问的问题是什么。如果你关心的是具体享受到的生活水平是什么,那就应该根据物价指数来调整。用黄金价格调整用意是类似,但这只是使用黄金一种商品,不是象物价指数那样使用一篮子商品更全面。如果你关心的是从他的财富和收入中反应出来的社会地位如何,那么最好的方法比较他的收入和当时当地的名义人均GDP。比如19世纪初英国的人均GDP大约是20英镑,因此Darcy的1万英镑大致等于当时500个英国人一年创造的GDP。现在中国的人均GDP大约是40000人民币。因此如果你的读者现在生活在中国的话,Darcy一年1万镑的收入所享受到的社会地位大致等于今天中国年收入2千万人民币(如果你的读者是在美国,要想象这是多大一笔钱,需要把这个数字乘以6)。这个换算方法同第一种的区别在于,过去200年,尤其是在西方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因此如果你关心的是社会地位也就是相对收入,第一种方法会明显低估。类似的,20世纪初奥地利的生活水平应该比中国高不少。因此如果你关心的希特勒家在当时的奥地利属于哪个阶层的话,用当时中国小学教师的收入来比较有些欠妥。$ ^3 r+ C* z0 X) ~$ _

' z8 M& {5 K' F2 F/ N
作者: 齐的隆冬强    时间: 2015-7-5 10:15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7-5 09:34
$ |* K1 C, c+ n8 X8 a0 B参与一下吧。
' r" x+ h# B+ B; B- B2 @
  S/ {# D! ]. {6 V2 ~! O坦率地讲,同样一种货币,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价值是太平常了,因此你所引用的《多少钱》不给 ...
- O' U& ]% \  j- }- x
薄三哥那个级别的有吗?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5-7-5 10:24
齐的隆冬强 发表于 2015-7-4 21:15
  q# B1 ]& \6 ?( v6 b9 ^! ^薄三哥那个级别的有吗?
: X) |5 X( H/ B7 Q$ |0 g! ?, F
他就差远了,不够级别的。* a/ b% ^& S4 E1 `# Q2 m- s2 H2 R$ `( ]

# s+ B5 Q+ k  W; j3 n: F事实上,特别提款权,或者叫做特别费,是从前清遗留下来的一种公费/福利制度,在现代政府里是不应该存在的。因为它违反了三个基本原则,一个是预算制度,一个是公费与自费的严格分离,一个是报销核算,还是属于那种半公半私的费用。国朝初年,沿用了前朝的规定,但是无论是级别还是核算方面都严格了许多。
作者: 四处张望    时间: 2015-7-8 14:38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7-5 10:24
- s5 F3 Q7 p7 }; b  p他就差远了,不够级别的。
2 t' p- {$ j. j
) a+ n; E+ n: q7 I% e事实上,特别提款权,或者叫做特别费,是从前清遗留下来的一种公费/福利制度 ...
" n/ b5 x0 o3 {1 e9 _! i
马英九那个特别费案是不是就是这个东西?
作者: kar98k    时间: 2015-7-8 15:38
别说钱了,光是一锅豆腐都没整明白呢。
作者: natasa    时间: 2015-7-8 15:56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7-5 09:34" F+ {2 g# y, h9 P. Z9 c9 Z7 b2 _& l3 j
参与一下吧。. s6 @& I+ b( V% J; `$ w6 ]# I

* K" t/ a. I0 b) T坦率地讲,同样一种货币,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价值是太平常了,因此你所引用的《多少钱》不给 ...

1 [% u. q$ M8 S! Y- d: b* w# Y$ G有点像斯大林的抽屉,看谁高兴就给他一纸袋卢布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5-7-8 18:44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5-7-8 01:38
2 X) s7 G2 j- ]/ p( w+ k* `' J马英九那个特别费案是不是就是这个东西?
/ Q2 J$ _1 T- \8 J( c; f/ `
对,台湾那边还留着这个呢。
作者: sitan    时间: 2015-7-9 01:42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5-7-5 03:05' C  U  n- A  _# Q8 K6 Y$ ~
继续写完:, m. \1 c9 f# s& g* [4 \
; Y3 ]& ?, R5 q" d. w5 O. `7 T( h
非科学综合而言,那年头一个加拿大镇警察局副局长的工资,大概是阿洛伊斯工资的一点二倍;一个 ...
/ L# A# Z& r6 J& u
希特勒开始发迹以后的财产算起来意思不大,因为那些真的在他名下的,可能其实是政治性的金库,而不在他的名下的,也不见得他就没有权利去享受。8 Q- J: X5 {, v

$ f/ p4 i) X4 x; y. _4 n# Y发迹前的钱算得不错,我等涨了见识。这几个希特勒家的兄弟都能放弃自己的家产给姐妹,是有社会习俗么?要不然其实在现今的中国,还挺难做到的。
6 H, r2 n, p! D! X
1 ^9 P! B$ t/ V4 s, E另外清县太爷的收入是用来支持他行政的小班子的,包括师爷和私人保安的工资,以及他的社交必须,需要打很大折扣。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5-7-9 03:53
sitan 发表于 2015-7-8 12:42* `5 H! u9 U1 \, v+ s7 A
希特勒开始发迹以后的财产算起来意思不大,因为那些真的在他名下的,可能其实是政治性的金库,而不在他的 ...
; k6 K1 i7 T' l3 h( K: B
我大清县太爷的那份只是他的名义上的合法收入,还没算他的灰色收入呢,这笔经常要比合法收入大得多。0 ]' p( d& _) v1 C; g
9 Y* V* u+ ]) I/ T5 }1 e
因此,要么做富县富府的官,要么做盐或者河运方面的官,做上以后,很多都不想升官了,于是行贿好留任。做上几任,就可以退休了。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15-7-9 10:20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7-8 18:44
4 {" X$ e  h* D. Z5 M/ E对,台湾那边还留着这个呢。
7 v- C2 s4 q: W5 s& h5 I
总得有总额限制,编列预算。这笔钱,如果收进自己腰包,也不会有问题吗?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5-7-9 20:03
zilewang 发表于 2015-7-8 21:20
8 T3 b2 U* a0 M; @+ `. k; i总得有总额限制,编列预算。这笔钱,如果收进自己腰包,也不会有问题吗? ...
/ p" t/ u4 Q9 D: M! C# A6 X
台湾的不清楚,中华民国在大陆时期,总统以下是按照级别有总额限制的,有预算,但是没有报销核算,也就是花剩下的都归主官自己。但是总统的嘛,因为他可以根据需要开辟新的财源,完全绕过政府结构弄钱和花钱,因此这个特别费就成了无限的了。这点,袁世凯大总统与蒋介石总统是一样一样滴。1 X6 B& m  P4 G4 f: r
' ]) d1 i6 T6 U9 s6 X2 i
另外有一点要指出的是,国民政府实行的是蒋介石负责制,于是老蒋坐什么位置,政府就是什么形态,与法律的规定无关。因此这里总统等于委员长、主席之类的职务,不过老蒋之外就不成立了。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