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韦诗会通》 [打印本页]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5-15 11:09
标题: 《韦诗会通》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6-1-8 11:09 编辑

《韦诗会通》

目录

引言
1 独怜
  1.1 春草鸣禽
  1.2 幽居
  1.3 舟横
  1.4 涧急
  1.5 分野
2 流丽
  2.1 华月流云
  2.2 游溪
  2.3 萤火
  2.4 孤花
  2.5 燕集
3 形迹
  3.1 二纪
  3.2 寒雨
  3.3 独宿
  3.4 对床
  3.5 出处
4 道心
  4.1 岩上
  4.2 楞伽
  4.3 不遇
  4.4 红树
  4.5 空山

尾声

引言


韦应物有篇著名的《滁州西涧》,大家没有没读过的: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关于这首诗的理解,历来却有很大争议。《唐诗鉴赏辞典》倪其心道:

“但是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首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各有偏颇。”

以上看似倪见解居中,可是他在下文又说:

“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

可见,倪断定黄鹂是“居高媚时”,而且是“寓意显然”。关于后两句,他说:

“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可见,倪的理解,实际就是两条:幽草黄鹂喻‘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潮急舟横喻‘不在其位、不得其用’。他后面还有些关于韦应物的背景介绍,但基本上是对以上结论的一个软化处理,因为他也觉得如果简单地下此判断恐有所偏颇,因为,“赏奇析疑,以知人为好”。这话说得自然在理,但是倪自己对韦应物算是知人了吗?

其实,所谓“君子在下,小人在上”和“不在其位、不得其用”是古人的总结,今人只是照搬而已。比如明代高棅说:

“幽草而生于涧旁,君子在野,考槃之在淌也。黄鹂而鸣于深树,小人在位,巧言之如流也。潮水本急,‘春潮带雨’,其急可知,国家患难多也。晚来急,危国乱朝,季世未俗,如日色已晚,不复光明也。‘野渡无人舟自横’,宽闲之野,寂寞之滨,必有济世之才,如孤舟之横野渡者,特君相之不能用耳。”

高棅的隐喻就更加丰富具体了,幽草喻君子,黄鹂喻小人,春潮带雨喻国家多难,晚来急喻不复光明,末句则喻君相之不能用。而高棅也不是首创,也不过是照搬更古的古人,略加发挥而已。

以上这些理解,基本上是充斥网络的大小网站。但过去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如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凡例》云:‘宋赵章泉、韩涧泉选唐诗绝句,其评注多迂腐穿凿。如韦苏州《滁州西涧》一首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以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以此论诗,岂复有风雅耶?’”

王士禛所引宋赵章泉、韩涧泉可能是有关以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的始作俑者。现代正式出版物持此观点的不只《唐诗鉴赏辞典》,《千家诗》注本中这样说:‘诗人通过写景寄托对政局的忧虑,涧边幽草、深树黄鹂,喻指小人充斥,贤者不得用,晚雨来急,喻政局岌岌可危,无人舟横,指朝中无贤能宰相,以致朝政坏乱。’”

可见,泛滥于网络的解读,实际上缘于《唐诗鉴赏辞典》和《千家诗》这样的正规出版物。

那么这些流行的看法到底是否可取呢?这个自然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是,提出观点是轻易的,关键是如何加以佐证!

这个有关韦应物名诗的鉴赏系列,就让我们从《滁州西涧》的这一争议开始谈起,但我们谈论这个话题,目的不在于争个是非曲直,而在于在谈论的过程中能见到怎样的风景,这就象从滁州西涧开始的一个旅行,让我们看看这个旅行最后能走向何方,到达怎样的境地。

那么在这次旅途的起点,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是,此处幽草黄鹂到底是否喻“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我的观点很简单,这种理解大错特错。然而要说清这个问题,却不是一言两语可以解决的。

关于韦应物和他的诗,有一个提纲挈领的字眼需要交代,这就是那个“幽”字。这个幽字实则是《滁州西涧》的诗眼!古往今来,似乎还没有人对韦诗中的“幽”性予以重视。

韦应物诗集共五百多篇,其中“幽”字竟然出现了110次。也就是每五首诗就要出现一个幽字。排除那些应酬诗,那么这个幽字的含量就愈加显重。

持“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之论的人的核心观点是,韦应物喜欢的是幽草,而对树上的黄鹂则是厌恶的,是“嫉其高媚”。其实,在韦应物的诗集中,不只出现“幽草”,还多次出现“幽禽”“幽鸟”。举例如下:

郡中多山水,日夕听幽禽。
清钟始戒夜,幽禽尚归翔。
疏澹下林景,流暮幽禽情。
澹然山景晏,泉谷响幽禽。
幽禽响未转,东原绿犹微。
幽鸟林上啼,青苔人迹绝。
即此尘境远,忽闻幽鸟殊。

除了幽鸟幽禽,韦应物笔下的鸟还出现若干处,如:

幽涧人夜汲,深林鸟长啼。
雨歇林光变,塘绿鸟声幽。
南楼夜已寂,暗鸟动林间。
唯闻山鸟啼,爱此林下宿。
缭绕西南隅,鸟声转幽静。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例子太多,举不胜举。而且照我读来可见,韦应物对他笔下的鸟,从来都没有显示出负面印象。

韦应物的笔下,除了幽草、幽鸟、幽禽,还有如干幽物 :幽兰 、幽林、幽树、幽院、幽谷、幽斋、幽亭、幽丛、幽涧、幽寺、幽色、幽磴、幽声、幽径、幽竹、幽篁、幽幔、幽道、幽窗、幽响、幽泉、幽物、幽巷、幽磬 ,另外还有多种幽事和幽情: 幽居、幽独、幽寂、幽静、幽致、幽绝、幽赏、幽寻、幽栖、幽素、幽怀、幽襟、幽玄、幽抱、幽姿、幽心、幽期,另外他还有个特别的词:玩幽,最后他还有另一个特别的词:幽人。可见,他想做的是玩幽的幽人,写的是幽诗幽情耳。

那么“上有黄鹂深树鸣”一句中,这个黄鹂是不是幽鸟呢?显然是的,这个黄鹂不仅是在滁州西涧这个偏僻的地方,而且还藏在“深树”里面,这不是幽鸟是什么? 那么有没有可能,在这共110个幽字铺陈的幽境之中,韦应物独独厌恶那个幽鸟呢?除非韦应物脑子分裂了。

首创“君子在下,小人在上”的人,是只看到一个“上”字,只想到鸟的鸣叫,这个黄鹂单单是在树上面鸣叫,叫得动听一点,就被人说成“居高媚时”的小人,你说冤不冤?始作俑者出此言,恐怕更多的是抒发他自己的己见,受到自己的倾向性的误导,他自己也许感到他当时的时局乃是“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把自己的感触投射到韦应物的作品罢了。而后人,也不过是盲从而已。评诗,其实是可以代入己见的,但是一则要合理,要能说通,要能自圆其说,更重要的是,这种读者的自我发挥最好是对原作诗意的增广和提升,而不能添乱,二则,最好自己宣布清楚:这是我个人之见,不是普世真理,读者信不信让他们自己看着办。

而这篇《滁州西涧》,所谓“君子在下,小人在上”就实不能说通,简直是添乱搅局。以上勾索韦诗全集,所得只是证据之一,后面我还有更多证明。实际上,韦应物喜爱的是“幽草”和“黄鹂”构成的一个整体画面。读者不要被那个“独怜”二字给误导了,不要认定韦应物就是单独爱怜幽草而厌恶黄鹂,人家根本就没有那个意思。《汉语大词典》对“独怜”的解释:特别喜爱。独怜,非“唯独”喜爱也。

(待续)




作者: 月下    时间: 2015-5-15 13:22
本帖最后由 月下 于 2015-5-15 13:32 编辑

独怜这词,不是“特爱”的意思。


百度了一下,举几个例子。

释为“唯独怜惜”为佳的有:
独怜生意尽,空惊槐树衰。
独怜明月夜,孤飞犹未栖。
儒行公才竟何在,独怜棠树一枝存。
独怜脂粉气,犹著舞衣中。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释为“唯独喜爱”为佳的有:
满坐喧喧笑语频,独怜方丈了无尘。
众皆赏春色,君独怜春意。


读了几十首,大部分独都可以释为“唯独”,少部分必须释为“唯独”。不知道那个“特别(喜爱)”的解释是从哪来的。从独爱引申为最爱特爱?
怜字,感觉还是以“怜惜”意为主,而且很难把“喜爱”和“怜惜”这两个意思分开,本来这俩意思也近。后两句的独怜,释为“唯独怜惜”,未尝不可。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5-15 14:42
月下 发表于 2015-5-15 13:22
独怜这词,不是“特爱”的意思。

不是告诉你这是查辞典得来的嘛,《汉语大词典》“独怜”条解释如下:1 特别喜爱。唐韦应物《滁州西涧》诗:“独怜幽草涧边生”。2 只可惜:清方丈《寄寿严颢亭母夫人七十》诗:“独怜延颈处,不及介眉时”。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5-15 14:51
韦应物诗集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5-5-16 04:18
本帖最后由 山菊 于 2015-5-15 15:24 编辑

集中了各种评论,还有自己的观点~~~赞一个

这首诗,记得是年轻时读文学作品知道的~~~就是皇帝出题考画家那个故事:)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5-5-16 05:13
看到这么一首:

滁州西涧(元末明初·徐贲)

渡连西涧草还生,六月黄鹂几个鸣。为忆风流韦刺史,也曾来此涧边行。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5-16 07:47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6-9-8 21:47 编辑

1.1 春草鸣禽

上文说到黄鹂不过是韦应物笔下经常出现的“幽禽”,是他喜爱的一则事物,并非特别喻某种居高媚时的小人。那么有人或许会说,单独说“鸟”则未必有喻指,和“草”一起写就不同了,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一个是小人,一个是君子。其实韦应物不只在《滁州西涧》中同时写到幽草和鸟儿,类似搭配还有多处。比如这首悼亡诗:

《过昭国里故第》韦应物 
  
不复见故人,一来过故宅。物变知景暄,心伤觉时寂。 
  
池荒野筠合,庭绿幽草积。风散花意谢,鸟还山光夕。 
  
宿昔方同赏,讵知今念昔。缄室在东厢,遗器不忍觌。 
  
柔翰全分意,芳巾尚染泽。残工委筐箧,馀素经刀尺。 
  
收此还我家,将还复愁惕。永绝携手欢,空存旧行迹。 

冥冥独无语,杳杳将何适。唯思今古同,时缓伤与戚。

韦应物中年丧妻,有一天重访故宅,写下这首诗怀念他和妻子当年在此一起度过的时光。推开宅门,有人如此解释诗人所见:“庭院深深、幽草遍地、野竹丛生、池塘荒芜、风吹花谢、日落鸟还。”这里的写景就是同时写到了幽草和归鸟。这首悼亡诗真切感人,特别后半段写到睹物思人,令人读来不禁为之唏嘘。

韦应物还有一首寄给弟兄的诗也比较有名:

《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四句也是同时讲到鸣禽(流莺)和青草,这个总不会也是什么君子小人那一套吧。这首诗用意落在“想诸弟”三字上,是一首“思归”之作。这首诗除了调用青草和鸣禽意象,还有“雨”与“冷”二字值得留意,这也是在韦诗中重复出现的。虽说“雨”字在所有诗人笔下都可能是一个常见意象,但在韦诗中出现尤为频繁,四百多篇也出现了约120处,从这种浓厚的雨意之中渗透出的是诗人的那种人间凄冷的情怀。韦诗歌另外一个常见的意象就是钟声,特别是暮钟,和冷雨连用,简直是他在凄冷人间的一个心理寄托。所谓钟声,乃是寺里所发,韦应物一首《经少林精舍,寄都邑亲友》说到“鸣钟生道心……多累终见牵。方思结茅地,归息期暮年。”诗人心中所思所想已非常地清晰可辨了。总的来讲,韦应物的心理世界在诗中并不晦涩难辨,只是一般人未曾特别留心罢了。

其它同时出现草与鸟的诗句还有不少,但有有篇尤为突出,值得一说,一篇是《寄职方刘郎中》,一篇是《京师叛乱寄诸弟》:

《寄职方刘郎中》韦应物
相闻二十载,不得展平生。
一夕南宫遇,聊用写中情。
端服光朝次,群烈慕英声。
归来坐粉闱,挥笔乃纵横。 
  
始陪文翰游,欢燕难久并。
予因谬忝出,君为沉疾婴。 
  
别离寒暑过,荏苒春草生。
故园兹日隔,新禽池上鸣。 
  
郡中永无事,归思徒自盈。

《京师叛乱寄诸弟》 韦应物
弱冠遭世难,二纪犹未平。
羁离官远郡,虎豹满西京。
上怀犬马恋,下有骨肉情。
归去在何时,流泪忽沾缨。
忧来上北楼,左右但军营。
函谷行人绝,淮南春草生。
鸟鸣野田间,思忆故园行。
何当四海晏,甘与齐民耕。

这两首诗本身貌似并不突出,在此我们只需注意最后几句出现的这些熟悉的字词:“春草”、“新禽”、“池上鸣”、“鸟鸣”、“故园”、“归思”。以上几个首诗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当韦应物来到故园(如昭国里故第),或者想到故园时,他就往往同时写到“春草”和“鸣禽”这两个标志性的事物。一个诗人的诗集中,经常出现类似的意象和类似的套路,但有些地方用意隐晦一些,有些地方则更显豁一些,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那些显豁处来帮助理解那些隐晦处。就象这里,我们就可以通过《寒食寄京师诸弟》、《寄职方刘郎中》等篇来帮助理解《滁州西涧》,诸篇都出现春草鸣禽,这不是偶然的,其必然性就肇始于谢灵运著名的那两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此诗在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篇目,而谢对后世诗人影响又极大,因此我们要详细地读一读他的这首《登池上楼》:

登池上楼

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1]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2]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3]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4]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5]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6]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7]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8]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9]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10]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11]

[1]媚:喜爱。幽姿:幽雅的姿态。
[2]薄:迫近,如“日薄西山”。云浮:代指飞鸿。
     怍:惭愧。如“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渊沉:代指潜龙。
[3]进:增进,“进德”有“仕途进取”之义。
[4]徇:谋求,如“徇私”。疴:病。
[5]昧:不清楚。褰:音千,揭, 褰开,即揭开。
     窥临:即登楼眺望,考虑上下文应该是从窗户上眺望。
[6]岖嵚:音区钦,形容山势峻险。
[7]景:阳光。初景,即初春的阳光。绪,残余,绪风,即残余的冬风。
[8]变:变换。
[9]祁祁伤豳歌:豳,音宾。 指《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传统解释,此诗乃是“周公在遭受流言、出居东都以避谗害时作。”
     萋萋感楚吟:指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王孙即隐士。
[10]处心:这里有“安心”的意思。
[11]无闷:语出《易经·乾卦》:“遁世无闷。”意谓贤人能避世而没有烦恼。
      征:证明,验证,这里谢灵运表示要行“遁世无闷”之路了。

译文:

沉潜的虬龙,姿态多么幽闲、多么美妙啊!
高飞的鸿鸟,声音多么响亮、传得多远啊!
我想要停留天空,却愧对天上的飞鸿;
我想要栖息川谷,也愧对深渊的潜龙。
我想仕进修德,却自感智慧拙劣;
我想退隐耕田,又感力量无法胜任。
为了谋求俸禄,我来到这偏远的海边做官,
兼又卧病在床,整日面对着光秃秃的树林。
蒙着被子,睡着枕头,浑不知季节气候的变化。
偶然间揭开窗帷,暂且登楼眺望。
倾耳细听,有那流水波动的声音,
举目眺望,有那巍峨高峻的山岭。
初春的阳光已取代了残余的冬风,
新来的阳气也更替了去冬的阴冷。
不知不觉,池塘已经长满了春草,
园中的柳条也变生出鸣禽。
想起《七月》这首豳诗,真使我伤悲,
想到《招隐士》这首楚歌,更让我感慨。
唉!独居的生活真让人感到时间难捱,
而离开群体的处境也真是让人难以安心。
尽管如此,坚持节操哪里仅仅是古人才做得到呢?
所谓的遁世无闷今天要在我的身上验证、实践了。

我们这里谈的是韦应物,谢诗在此只起佐证作用,所以对谢诗不作鉴赏上的详谈,现只指出其中最关键的四句: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前两句和后两句又是彼此相关的。谢诗中春草园柳连用,从文学谱系上说,自然可追溯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但“池塘生春草”一句更暗示着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后文又明确引用到《招隐士》中的“萋萋”一词。最后全诗终结在“遁世无闷”的这一决定之上。此诗一出, 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也就和“归隐遁世”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当然,没有谢诗,《招隐士》本身已造就了“王孙春草萋萋”这一典型意象,王孙一般喻指隐士或者游子,春草则带有盼归或思归之意。后世于此追溯极多,如崔颢《黄鹤楼》“芳草萋萋鹦鹉洲”就和尾联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的“乡关”联系紧密,诗中隐隐表达出一个游子的思归之情;王维《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又是一例;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从起句“离离原上草”到末尾“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就进一步往“送别”方向转移了。


对于《滁州西涧》的前两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我们至此已经完全摈弃了古人的“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说,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两句的意义就仅限于对风景的描写。诗言志,一切景语都是情语。这里韦应物的情语,还是应当着落在“遁世无闷”之上。但是韦应物两句和谢灵运两句到底有所不同。“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写的还是园内景,而“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则远远地置于野外;谢灵运的遁世体现在称疾归乡,而韦应物的遁世则有一个有别于谢灵运的表达,那就是做官之余的“幽居”,而韦应物恰好有诗一首,题为《幽居》……

(待续)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5-17 07:00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6-2-7 21:56 编辑

1.2 幽居

上文说到韦应物笔下春草鸣禽常常搭配出现,隐含诗人希冀“遁世无闷”的情怀,而“遁世”在韦应物这里有一个特别的表达,那就是“幽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韦应物是如何讲述他的幽居生活的。

「幽居」韦应物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讲解这首诗之前,需要交代一下韦应物的人物年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他的所谓幽居到底是一个什么性质的事情。下面就是《韦应物集校注》提供的韦应物简谱。

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出生。
玄宗天宝八年(749),15岁,以门荫补右千牛,陪扈从游宴。
玄宗天宝十二年(753),19岁,本年或稍前,入太学读书。
玄宗天宝十三年(754),20岁,为羽林仓曹。
玄宗天宝十五年(756),22岁,居昭应县骊山,与元萍结婚
肃宗至德元年(756),22岁,居昭应县骊山,与元萍结婚。
肃宗乾元元年(758),24岁,为高陵尉。
肃宗上元元年(760),26岁,以大理评事从事河阳府。
肃宗宝应二年(763),29岁,为洛阳丞。
代宗广德元年(763),29岁,为洛阳丞。
代宗永泰元年(765),31岁,在洛阳丞任,以扑抶军骑见讼于东都留守。
代宗大历元年(766),32岁,请告闲居洛阳。
代宗大历四年(769),35岁,秋,自长安经洛阳、楚州等地赴扬州。
代宗大历五年(770),36岁,在扬州,秋,自扬州北归洛阳。
代宗大历六年(771),37岁,在洛阳,官河南府兵曹参军。
代宗大历八年(773),39岁,罢河南府兵曹参军,居洛阳同德寺养疾。
代宗大历九年(774),40岁,因京兆尹黎干所荐,为京兆府兵曹参军。
代宗大历九年(775),41岁,以京兆府功曹摄高陵令。
代宗大历十一年(776),42岁,在京兆府功曹参军任。九月,元萍卒。
代宗大历十二年(777),43岁,复为京兆府功曹参军。秋,使云阳视察水灾。
代宗大历十三年(778),44岁,春末夏初,为鄠县令。
代宗大历十四年(779),45岁,六月,除栎阳令。七月辞官,闲居沣上善福寺。
德宗建中元年(780),46岁,闲居长安西郊沣上善福寺。
德宗建中二年(781),47岁,四月,除比部员外郎。
德宗建中三年(782),48岁,夏,出为滁州刺史。
德宗兴元元年(784),50岁,冬,罢滁州刺史,寓居滁州西涧。
德宗贞元元年(785),51岁,秋,为江州刺史。
德宗贞元三年(787),53岁,在江州刺史任,后入朝为左司郎中。
德宗贞元四年(788),54岁,在左司郎中任,后出为苏州刺史。
德宗贞元六年(790),56岁,在苏州刺史任。冬罢苏州刺史,闲居永定寺,卒。
德宗贞元七年(791),十一月,归葬长安万年县少陵原。

我们来看他的几次闲居:31岁因惩办不法军士被讼,后弃官闲居洛阳达5年;39岁以疾辞官闲居洛阳同德寺,历时1年;45岁闲居长安沣上善福寺达2年,50岁寓居滁州西涧近1年;56岁闲居苏州永定寺卒。除此之外的其它时间,他都在做官。此外,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后几次闲居都是在寺庙或者滁州西涧这样和尘世有一定距离的地方。 这首《幽居》诗,从意境上看,应该作于韦应物中老年的某次闲居期间。这一篇入选《唐诗鉴赏辞典》,应该算是韦诗中的名篇了。


我们先看中间两联: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不出意外,一联写春草,一联写鸣禽。其中“不知春草生”的“不知”颇耐人寻味,初读之, 感觉“不知春草生”与孟浩然“春眠不觉晓”饶有同趣,再读之,便觉“不知春草生”也未尝不是因为春草生在幽处而不为人所知耳,这就又和《滁州西涧》接上头了。我们从《滁州西涧》一路分析下来,详细阅读了谢灵运的《登池上楼》,又读了韦应物的其它几篇写有春草鸣禽的作品,至此,再次见到春草鸣禽这两位老朋友,应当会心地笑了,对韦应物的内心世界和作诗套路也应当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了。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头四句: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这四句不是写景,看似平常,其实写得相当有水平,我们读完全诗就知道了。头两句是泛泛说,这个世上各色人等,虽然不免有贵贱之分,但是大家都有各自的营生,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无分别心了。当官又如何?做工又如何?都是要操劳的,一个无非是劳心,一个无非是劳力,表面上有区别,但实质上都有各自的挂碍和烦恼。下面说“独无外物牵”,我乍一读感觉的意思是“唯独(我此时此地)没有外物牵挂”,但是又一想,这不大象韦应物所说的话。查《汉语大词典》,“独无”的解释:“犹言难道没有。《汉书王莽传中》‘独无天帝书乎?’”想想此处“独无外物牵”的“独无”作“难道没有”讲更为合理,如果加个“乎”字则意思更为明白:“独无外物牵乎”,即“难道我没有外物牵挂吗?”,隐含的意思是,他这次闲居乃是“被动闲居”,并非自己完全摆脱了外物牵挂而主动要求隐居,不过,这次“被动闲居”,倒是“遂”了他往常怀有的幽居之情。“遂”字意思是“实现”,从这一句看来,此诗和《滁州西涧》实在是有些上下呼应的关系,《滁州西涧》表达了向往“幽居”的情怀,而这篇《幽居》就说他遂了这个心愿。

下面再来看倒数第二联: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春草鸣禽那四句讲了幽居生活的一个方面,即物事,下面两句则讲了另外一个方面,即人事。这里的“道人”有可能是道士,也有可能是和尚,“偶”,即“成双成对”,亦即“结伴”。这两句交代诗人在幽居生活中结交的都是哪些人,这些人包括出家人,以及樵夫这样的人。樵夫,这种人不仅是一种劳动者,在中国文化里还代表一种逍遥的存在者,据说杨慎《临江仙》就是他在押解途中看见江边渔樵二叟吃酒谈笑的场景而有所悟有所感而发。

如果说春草鸣禽四句有个谢灵运的来头,那么这两句也是大有来头的,那就是王维《渭川田家》,和更早的王绩的《野望》。(另外,柳宗元有篇《溪居》也属于这一谱系,由于柳属后来者,就略而不谈了。)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野望》、《渭川田家》、《幽居》写的都是诗人们的闲居生活,都在写景之后写到诗人遇到了当地人,但是方式各有不同。王绩虽说闲居,但是遇到当地的牧人时“相顾无相识”,他没有融入到那里的人境中去;王维呢,他看到田夫时,是“相见语依依”,他倒是认识当地农民了,但处于一个旁观者的地位,也就是打个招呼,即便“语依依”也看不出他和农民有深交;而韦应物呢,说他“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这就是与道人樵夫结伴了,在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上更往前进了一步。这里,我的意思并非是说韦应物更能接地气,而只是议论文学上的承继关系。王维《渭川田家》明显是在王绩《野望》的启发下写的,而韦应物《幽居》必然又受到前两者的启发,因为这个套路太明显了。

《野望》、《渭川田家》、《幽居》这三篇虽则套路相似,但用法各有不同,不仅体现在和当地人之间的关系上的不同,而且体现在结句作者的情怀上的不同。王绩“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是说他在现实社会中孤独无依,只能追怀古代的隐士,只能做伯夷、叔齐那一类的人。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逃隐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即将饿死时,唱:“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王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表达的是对闲逸生活的羡慕,当然他这里对农夫的理解是肤浅的,农民生活自古从来都不是闲逸的,但是我们能理解他的心情,诗经中的“式微,式微,胡不归”是他心情的真实写照。韦应物这里就显得澹然许多,他幽居山中,和道人结伴,和樵夫同行,并没有很多感慨,他的结句“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表达的只是一份安于蹇劣的心情,同时说自己虽则幽居,但并不鄙薄别人追求人间的荣华富贵,他这就呼应了此诗开头的一种无分别心,无分别心是一种道心,我们这样讲就有点拔高韦应物思想境界的嫌疑了,他自己的话是“安蹇劣”,这倒不全是谦虚,因为他为朝廷罢免而赋闲于此,自感“蹇劣”也就不足为怪,而他也还等着下一届任命,故有“不鄙薄世荣”之论,这也呼应了前文“独无外物牵(乎)”。由此可见,韦应物还不能说是一个参禅悟道之人,但是他对于世事怀有一种平常心,没有汲汲营营之态,但也不鄙薄世俗之人,该怎样就怎样,能怎样就怎样。后人总结韦应物诗风清幽淡雅,这不只是文字上选取意象上的清幽淡雅,更多的是一种性情上的清幽淡雅。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韦应物这首《幽居》是怎样炼成的。此诗中间有六句,从春草鸣禽,到道人樵夫,可以这样讲,这些句子他是继承前人得来的,不能否认他的居住环境中的确有春草鸣禽,也不能否认他的确接触道人樵夫,但是他之所以知道这种写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前人的范例在那儿。此诗中作为议论和抒情的首尾部份倒更象是他自己的首创。

诗歌,从本体而论,必须有诗人自己的内心情怀,但在文字组织上完全可以取法前人。如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是作诗的一大关键所在,而看出一首诗的来龙去脉和自身特点,这又是我们读诗的一大乐趣所在。一部唐诗集,其实就如同一部小说,比如《水浒传》,不仅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而且每个诗人就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一样各具性格特征。我们品诗鉴赏,溯本求源,纵横对比,就象读小说察其草蛇灰线,品其人物个性。一部小说都有作者一名,而一部唐诗集看到最后,我们也只能说作者只有一个,用西方的话说那就是上帝,用中国的话说那就是造化。诗者,是造化之神奇。

(待续)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5-5-17 07:48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5-15 18:47
上文说到黄鹂不过是韦应物笔下经常出现的“幽禽”,是他喜爱的一则事物,并非特别喻某种居高媚时的小人。那 ...

园中柳条上的鸣禽也变了种类、换了声音 --- 园柳变鸣禽,我觉得是柳枝茂密,诗人看不见是什么鸟,只能听到不同的叫声~~~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5-5-17 08:01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5-16 18:00
上文说到韦应物笔下春草鸣禽常常搭配出现,隐含诗人希冀“遁世无闷”的情怀,而“遁世”在韦应物这里有一 ...

真能写哦~~~膜拜一下

而看出一首诗的来龙去脉和自身特点,这又是我们读诗的一大乐趣所在 --- 嗯,看出来了,鹤梦是‘学问派’的读者:)




作者: 长夜未央    时间: 2015-5-17 09:04
不错!!!!!!!!!!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5-19 09:11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6-1-19 12:02 编辑

1.3 涧急

上文对《滁州西涧》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已经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从中可以看出,韦应物藉此表达的是一份幽情,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向往幽居的遁世之情,我们对韦应物的“幽居”也做了一定程度的阐发。下面,我们就要再次回到《滁州西涧》,去探讨此诗的后两句: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分析这两句诗,我们还是要回到这首诗的诗眼,亦即那个“幽”字上去。简单说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又回到了诗人的那份幽情。“野渡”、“无人”、“自横”都是对“幽”字的暗示。第三句“春潮带雨晚来急”则是对末句起到一个对比和衬托的作用。这样解读,合乎作诗的起承转合的章法,在意境上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不过,仅仅止步于此,我们对作者的思想境界就局限在一个比较浮表的层面。我们还是要追本溯源,纵横对比,以此对这两句做一个深入的剖析。

我们首先要研究这两句诗的用词是如何得来的,去搜索前人是否有类似的范例,这样做比我们自己凭空去臆想要可靠得多。前文已经提到,诗词中不同的作者在文字上互相借鉴是常有之事,体现在一个字词的选取,一个典故的运用,或者一种套路的模仿。例如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火树银花合”,有两个亲兄弟,一个是王维《终南山》“白云回望合”,另一个是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这三个“合”字的用法如出一辙。我们甚至可以全面分析一下崔颢的一整篇《黄鹤楼》,看看他的每一句都是怎么得来的。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他这前四句,其实是模仿了前人王勃著名的《滕王阁诗》中的后四句: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两者在用词和用意上都有极大的相似。“云”字,“悠”字,“空”字都见诸两者,另外,滕王阁不过换成了黄鹤楼,阁中帝子不过换成了昔人黄鹤而已。《滕王阁诗》其实不仅启发了崔颢的《黄鹤楼》,而且李白的《黄鹤楼》、《凤凰台》,杜甫的《蜀相》(实际上也可题为《蜀相祠》),甚至包括刘禹锡的《乌衣巷》、刘长卿《贾谊宅》都含其余韵。这就是基于同类情感的同类表达,也就是作诗的同种套路。

关于崔颢后四句,前文已经谈到“芳草萋萋”取诸《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而“日暮乡关何处是”中的那种对故乡何处的迷茫感,也有个来路,那就是陈子昂《晚次乐乡县》前四句: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如果把陈子昂的头两句一拼,我们就有:日暮故乡杳无际,替换“故乡”为“乡关”,我们就有:日暮乡关杳无际,再用下句的“迷”字所体现的 “迷茫感”替换“遥远感”,不就有了“日暮乡关何处是”?所谓崔颢《黄鹤楼》,即非崔颢《黄鹤楼》,是名崔颢《黄鹤楼》。

既然崔颢《黄鹤楼》其实是基于一种七拼八凑、移花接木、偷梁换柱、来料加工的产物,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怀疑韦应物《滁州西涧》也是这么得来的,实际上我们在上文已经发现前两句上溯谢灵运《登池上楼》,那么后两句又如何呢?

孟浩然有篇《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前四句是这样写的: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其中“山暝”、“急夜流”、“孤舟”都和《滁州西涧》后两句存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是我们观察孟浩然这首诗和韦应物那首在诗意上关系不大,这里举孟浩然例子也为了说明:不是文字上有共性就等于在诗意上一定有共性,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我们也不排除韦应物在文字上有可能借鉴了孟浩然此诗的用词,特别是那个“急”字。

王维有篇《山居秋暝》更值得注意。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诗中“随意”意思是“任情适意”,“王孙自可留”反其意而用《楚辞·招隐士》结句“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表达的当然是王维的决意归隐之心。诗中“雨”字和“舟”字都见诸《滁州西涧》,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如果我们把王维的八句缩成四句,再把韦应物的七言改成五言,就足可以让人想一想了:

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天气晚来秋,王孙自可留。

韦:
幽草涧边生,黄鹂深树鸣。
春潮晚来急,野渡舟自横。

王维《山居秋暝》前四句也可以构成一首绝句,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插入空山景语之中,倒显得有些突兀,但我们可以体会王维的用意,恐怕是为了引入一个“归”字,然后顺势带出结句“王孙自可留”,因此,“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加上“王孙自可留”实则是这首诗的核心和主干。

所谓“幽草涧边生,黄鹂深树鸣”,其实可以看作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另一个马甲,两者写的都是清幽之景,两者连句法都是一样的。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虽说写的是秋境,也无急意,但我相信那个特别的“晚来”一词对韦应物是很有触动和启发的。

最关键的还是最后一句“王孙自可留”,表面上看与“野渡无人舟自横”没有关系,但实际上关系极大,韦应物那个“野渡无人舟”实际上就是王维“王孙”的一个对等物,“自横”实际上就是“自留”。况且“幽草涧边生,黄鹂深树鸣”早已暗示着和“王孙”之间的联系,纽带当然还是《楚辞·招隐士》和谢灵运《登池上楼》。我们已知“王孙”代指隐士,相应地,“野渡无人舟”何尝不也是隐士的代号,“舟自横”还是在说“遁世无闷”,这里倒是还可以再换个字:“遁世无为”。

至此,我们对“野渡无人舟”喻隐士,“舟自横”喻“遁世无为”可能还有一定的狐疑,下面就来看看韦应物这首《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能否提供一个旁证。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这首诗也选入了《唐诗鉴赏词典》,评者介绍是“写于韦应物离开广陵(今扬州)回洛阳去的途中。元大是他在广陵的朋友。” “扬子”指长江北岸的扬子津,位于现在的扬州市。“亲爱”乃是对朋友元大的昵称,“洛阳人”是韦应物自指,“归棹”,即归舟,是说诗人在念念不舍中不得不发舟前行。《唐诗鉴赏词典》说这首诗以“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十个字闻名,但最后两句更值得注意: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沿”,即顺流而下,“洄”,即逆流而上。这是两句颇有哲理的话,说世事如同波上行舟,或者顺流而下,或者逆流而上,是不可能停住不动的。我们有时候听旁人说这样的话:等我挣到五千万,我就可以歇手不干了;或者是,等我升到区委常委,我就心满意足了。可是啊,五千万后面还有五个亿,区委常委上面还有市委常委。即便自己看破了,人是处于社会当中的,常常是被社会推着走的,常常是身不由己,有所不得不发。等到有一天往前走不了了,那也就意味着往后退了。这就是“沿洄安得住”。

相较于“沿洄安得住”这一普遍规律,韦应物却在《滁州西涧》中提供了一个反例,那就是“野渡无人舟自横”,“舟自横”,也就是“舟住”,但同时也是适意任情地住,也就是王维“随意春芳歇”的那个“随意”地横住。而这艘舟之所以能“住”,就是因为它是“晚”上处于“野渡”的一艘“无人”之舟,这就象一个人脱离了各种社会关系,遁世于山野,超然于物外:唯有幽者方能住舟,唯有隐者才能无闷。不论我们今人如何看待这种观点,这却是唐代士人的一个普遍共识。

(待续)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5-5-20 04:51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5-18 20:11
上文对《滁州西涧》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已经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从中可以看出,韦应 ...

先膜拜一下

读完鹤梦雄文,我更加觉得前不久的醒悟是有点道理的!
我的醒悟是~~~有一类读者的乐趣是从阅读中见证自己的学问


我最近在读一个两汉魏晋南北朝的选本,恍惚也看到一些似曾相识的句子~~~真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啊:)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5-20 07:29
山菊 发表于 2015-5-20 04:51
先膜拜一下

读完鹤梦雄文,我更加觉得前不久的醒悟是有点道理的!

学问只是一小方面。开头也说了,这个系列是一次从滁州西涧开始的旅行,看看最后能走到何方.....
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时间: 2015-5-20 08:32
我也是从这首诗开始知道韦苏州的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5-21 08:09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7-19 10:23 编辑

1.4 舟横

上文着重对末句“野渡无人舟自横”作了一个详细的辨析,现在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倒数第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春潮,字面意义上当指春雨引发的山涧的潮水。“晚来”一词我们上文已有所探讨。这一句颇耐人寻味的是那个“急”字。要想搞清楚这个字的含义,需要再往纵深处研究,引证韦应物的另外几首诗:

《山行积雨,归途始霁》韦应物 
  
揽辔穷登降,阴雨遘二旬。
但见白云合,不睹岩中春。 
  
急涧岂易揭,峻途良难遵。
深林猿声冷,沮洳虎迹新。 
  
始霁升阳景,山水阅清晨。
杂花积如雾,百卉萋已陈。 
  
鸣驺屡骧首,归路自忻忻。
       
这首诗讲到诗人某次山行归途中连日积雨,直到某日天气晴朗的事情。“遘”,通构,此处可解作“长达”。 “沮洳”意谓“润湿之处”。“鸣驺”,音鸣邹,本指古代随从显贵出行并传呼喝道的骑卒,这里代指长嘶之马 。“骧首”意谓“抬头”。“忻忻”,欣喜貌。这首诗一个特别之处乃是“虎迹”一词的运用,沈文凡在“韦应物《山耕叟》文化语境试探”一文中,从佛教背景论证韦应物笔下的“虎迹”,与“车辙”“人迹”“尘迹”相对,代指“隐居生活”,这一解释甚有见地! 诗中的“揭”字意谓“提衣(涉水)”,《诗经》有:“深则厉,浅则揭”,“厉”意谓“连衣涉水。诗中特别让我们感兴趣的是“急涧”一词,“晚来急”的滁州西涧不也正是一个“急涧”吗。考察“急涧”“峻途”二词,都表示“行路难”,至于是否暗指仕途难行,则颇可思量。再看另一处“急涧”的用法:

《寻简寂观瀑布》韦应物 
  
蹑石欹危过急涧,攀崖迢递弄悬泉。 
  
犹将虎竹为身累,欲付归人绝世缘。

欹危:音期危,歪斜不平貌。迢递,高峻貌。“虎竹”,铜虎符与竹使符的并称,虎符用以发兵,竹使符用以征调等,这里当指官职。“悬泉”指的就是瀑布。这首诗里说他过急涧、弄悬泉,又说他为官所累,欲付归人。那么此处的“急涧”是否有喻意呢?我们这里先不忙确定“急涧”的意义,先来看看从“悬泉”一词能看出什么玄机来。出现“悬泉”一词的诗,最著名的恐怕当属张九龄的这篇《入庐山仰望瀑布水》,这篇其实换个标题,叫作《咏悬泉》也可以。如果算“瀑布”的话,那么除了李白那篇著名的《望庐山瀑布》,就当属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了。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唐诗鉴赏辞典》介绍这首诗“约为张九龄出任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转桂州都督前后所作……开元十四年,张说被劾罢相,他也被贬为太常少卿。不就出为冀州刺史。他上疏固请改授江南一州,以便照顾家乡年老的母亲。唐玄宗‘优制许之,改为洪州都督,俄转桂州都督,仍充岭南道按察史’(《旧唐书·张九龄传》)”在上述背景下,张九龄可谓身陷逆境的同时又逢皇帝优遇,心情可想而知,一般人恐怕都会对未来抱有美好希望的。

诗人在诗中对庐山瀑布作了多方面的赞叹,气势恢宏,风姿潇洒,神采飞扬,境界高拔。结句典出《易·系辞》“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唐诗鉴赏辞典》倪其心说“此用其词,显然寄托着诗人的理想境界和政治抱负。”倪先生这次“显然”倒是显然对了。张九龄两篇瀑布诗俱以“气象”取胜。下面再看另一篇:

《入庐山仰望瀑布水》张九龄

绝顶有悬泉,喧喧出烟杪。
不知几时岁,但见无昏晓。
闪闪青崖落,鲜鲜白日皎。
洒流湿行云,溅沫惊飞鸟。
雷吼何喷薄,箭驰入窈窕。
昔闻山下蒙,今乃林峦表。
物情有诡激,坤元曷纷矫。
默然置此去,变化谁能了。

这篇也是张九龄洪州期间所作。“烟杪”,即高入云际的树梢。“窈窕”此处意谓“幽深”。“坤元”,大地资生万物之德。 “昔闻山下蒙,今乃林峦表” 中的“蒙”字当是出自《易经》蒙卦,“《象》曰:山下出泉,《蒙》。”故“山下蒙”可解作“山下泉”,反推“林峦表”不妨解作“山上泉”,即首句所谓绝顶悬泉。此联乃是说水之运动,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昔居山下,今乃登顶。张九龄这两篇瀑布诗,都从《易经》中取意,这是很值得注意的。

张九龄以眼力过人著称,这当然是基于他渊博的学养和高瞻远瞩的卓识。据说他曾预测安禄山必反(张坚持要杀安禄山是真,但是否预测其必反则存疑),安禄山果然反了。他曾预言李林甫“恐异日为庙社之忧”,后世评李林甫的确要为盛唐转衰负有重要责任。面对庐山悬泉,他对自己的仕途产生“变化谁能解透”的感叹。他这话又说对了,他后来果然升任宰相,而且最后又被李林甫给搞下去了,真可谓“物情有诡激,坤元曷纷矫”。

再看李白的这首《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这首瀑布诗,其实可以看作是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的一个精简版、神话版、浪漫版。我们单纯地看这首诗,都会觉得这是单纯地描写瀑布,可是唐代大诗人任何写景都是胸次的流露,景语都是情语。李白这种怀有远大抱负的人,在壮美的和氤氲化醇的巨大瀑布面前,浪漫的神话表达实乃诗人与天地的会心之语。不仅后两句可观,前两句“生紫烟”,“挂前川”都是足可玩味的。

我们回过头来再读韦应物这首“寻瀑布”诗:

  
蹑石欹危过急涧,攀崖迢递弄悬泉。 
  
犹将虎竹为身累,欲付归人绝世缘。

结合“悬泉”在唐诗中的语境,以及前文对“急涧”的引证,我们不难看出韦应物即便本来存有政治抱负,这里总结的却是他的仕途之险,之难,之累,以及他的归隐之念。如果我们把“急涧”换成“急流”,就更能体会出他的那种欲“急流勇退”之心。查《汉语大词典》,“急流”第二个义项:“比喻官场中复杂的斗争。”

以上我们探讨了“急涧”是怎样的一个“急”,从而剖析了“春潮带雨晚来急”的“急”是一个怎样的“急”,那么下面就来看看韦应物在这种官场复杂的斗争中是怎样的一个感受。

《东郊》韦应物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

这篇岁末尾两句经常被人引用,藉以说明韦应物的思想情怀。次联“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也是佳句。诗中,“跼”,即局,意谓诗人终年局限在吏舍之中,这次终于远足东郊,接下就写了一系列景致,我们照常见到“缘涧”“芳原”“春鸠”等熟悉字眼。最后四句是此诗最重要的部份。倒数三四句是说作者平素虽然止心乐幽,但是仍感“遵事迹犹遽”,后一句话尤为重要,“遵事”的“事”这里做“官职”讲,“遽”字类似于“急”字,但韦诗中的“急”多用于形容外在环境(客体),“遽”则多用于形容自身形迹(主体),这个“遽”字除了“急”意外,还有点“窘”,甚至有点“慌”的味道。正是因为“遵事迹遽”,使得诗人有了“结庐慕陶”的强烈愿望。这种归隐愿望另有多方表达,如前文提到的这首《山耕叟》:

《山耕叟》韦应物 
  
萧萧垂白发,默默讵知情。
独放寒林烧,多寻虎迹行。 
  
暮归何处宿,来此空山耕。

这首诗是诗人看到一名山耕老农时写的,说这位老农独自烧耕于寒林,常常寻虎迹而行,诗人由此想到自己退休后也去山上种地算了,这当然只是一种情怀的表达了。诗中“虎迹”前文已交代,是和“车辙”“人迹”“尘迹”相对,标志隐居生活,而且,细细揣摩,这是一种深隐的隐居。

至此一路看下来,无论从幽草黄鹂,还是从孤舟自横,抑或从春潮来急,我们总归能走到一个共同的终点:那就是韦应物的遁世无闷之心。无论是幽、是归、是学陶渊明、还是做老农民,这些都是同一种情怀,运用不同的文字和方式,花样再多,其理一也。我们可以把这种情怀叫作“幽情”,《滁州西涧》的景语,幽情之语也。而幽情说到底,是在巨大的仕隐矛盾下的对一种彼岸存在状态的向往,这种存在状态,或者说这种生命状态,当然就是遁世无闷,但我们可以换一个韦式表达,那就叫“幽在”。

(待续)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5-5-22 02:59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5-20 19:09
上文着重对末句“野渡无人舟自横”作了一个详细的辨析,现在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倒数第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 ...


杂花积如雾---好句!

很细腻的解析,尤其附有词语解释,很照顾像俺这样肚子里墨水不多的读者~~~请继续!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5-25 18:07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7-19 10:24 编辑

1.5 分野


王维有首《终南山》至为高妙。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前人评诗,说“太乙近天都”,是言其高,“连山到海隅”是言其远(沈德潜),“青霭入看无”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言山之辽廓荒远(王夫之)。总之,前人对此诗评断,重在山之高、远、大,这些自然是有道理的,不过却未能道出此诗蕴含的别有一番滋味。

如果我们超越一座山脉的局限来看待此诗,则“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则是说,站在一个足够高的高度,则世界万物看来都是普遍联系的,终南山本身并不连海,“连山到海隅”是说终南山和大海之间更有其它山脉彼此连贯。终南山座落在天地之间,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普遍联系的的观点不仅是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之一,也和佛教思想息息相通。

笔者曾如此描述登高观景的感受:“那是一整座山,山外的山,那是披在山上的海,海连着海,莽莽苍苍,如卷如流,风起云飞,普光匝地,一层层山山海海,竟仿佛触手可及,往事纷至沓来,竟不知从何说起,畅想在眼前展开,竟已然形同追忆……”这不仅是与天地时空世事会心,也当是与王维《终南山》会心之语,只是写作之时倒也并未想到王维诗。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乃是言诸法“缘起性空”,这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非有,非非有,空有空无,就象看云雾,回望似有,入看似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乃是言从“现象界”观之,世界万物虽然在本体上是缘起性空,但在性状等表象上各有分野,变化万端,各有其特殊性。“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带有王维对个人处于这个世界当中的感受,不止言山之辽阔荒芜,详情后文再论。

本文以韦应物为主论诗,但不止于论韦应物一人之诗,而是以普遍联系的观点论及唐诗整体,波及唐诗之外,正如立足中峰以观终南,目及天地,直达沧海。这是宏观视角。从微观视角出发,我们细评了《滁州西涧》,发现诗,乃是缘起性空的,因为人的精神意识,不是由人之个体凭空自生,而是由各种要素,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个人境遇、文学传统,因缘际会,和合而生的,就如同“白云回望合”,入深细里寻,那么照佛家说法,诗人自性亦空,所谓韦应物《滁州西涧》,即非韦应物《滁州西涧》,乃是名韦应物《滁州西涧》。

然而,我们作唐诗鉴赏,不能止于谈空论空,看待韦诗,不仅要看到韦诗与前人之间的联系和类同,也要看到韦诗与他者之间的分野,亦即韦诗之为韦诗的特殊性。研判韦诗与他者之间的分野与其特殊性,不仅有利于了解韦诗自身,也更有利于把握唐诗整体面目。整体统一性和个体特殊性,这是分析事物的两个重要方法。这也便是王维“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给人的提示。本文以《滁州西涧》总起,总纲尽在王维《终南山》一诗矣。

前文剖析《滁州西涧》,得出的结论是,此诗表达了韦应物对“遁世无闷”的独特喜爱,这在中国古代士子而言,实则是一种具有很大普遍性的情怀,其心理原型就是陶渊明。陶渊明对于唐代诗人,在心理和诗风上具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所谓王、孟、韦、柳四家,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宋代的苏轼更是陶渊明的重量级崇拜者。后人论之,韦应物是其中最酷似陶渊明的,尽管他没有走到陶渊明归隐的那一步。当然,总体看韦应物,他实际上还受到王维的很大影响,这在后文将要详细谈到。

重要性唯一可以和陶渊明相提并论的只有更早的天才诗人屈原,二者可谓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上文讲到诗歌风貌上有陶型,那么与之相对的就有屈型。前文已经讲了作为陶型的韦诗《滁州西涧》,下面就来讲讲与之形成分野的屈型。屈原在唐诗中的反响有两个重要人物,一个就是陈子昂,一个就是深受陈子昂影响的张九龄。

讲到屈原和楚辞,一个经常提到的词汇就是所谓香草美人的典型意象,后世学习屈原,也是主要在香草美人的意义上学习屈原。美人这个题目太大,这里暂且不谈,就论香草而言,在唐诗中的典型继承者有陈子昂的《感遇》“兰若生春夏”和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张九龄另有《感遇》“江南有丹橘”,也是上承屈原《橘颂》而来。柳宗元《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同属《橘颂》一脉,因此柳宗元不仅受陶诗影响,也受屈原影响,柳诗没有陶诗韦诗那么平和,更多了一种泛出冷意的清峭和峻洁。柳宗元的成就主要还是在于山水诗,我们将在后文再次见到他,这里暂且不谈柳诗,只重点谈陈子昂和张九龄。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兰若”,兰花和杜若,是两种见于《离骚》的“香草”。“蔚”,通郁,芊蔚,形容草木茂盛一片碧绿的样子。“蕤”,草木花下垂的样子。“冒”,覆盖。“迟迟”,迟缓貌。嫋嫋,同袅袅。“摇落”,语出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陈子昂是唐代第一个提倡诗歌革命的诗人,他有一段话被后人广为引用:“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叹。”因此陈子昂的诗歌主张主要体现在那个“兴寄”上,这种兴寄有两种体现,一种是体现在反映现实,以讽喻、美刺的方式关注民生疾苦,对杜甫、白居易影响很大,在杜甫和白居易之间的韦应物也或多或少继承了这一诗脉,只是我们还没有谈到;兴寄的另一种体现就是用比兴的手法言志,具体就体现在这首《感遇》上。总体而言,陈子昂是一个开创性的诗人,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唐代几乎所有诗人。

陈子昂在这首《感遇》中采用屈原的方法,用兰花和杜若这两种香草来比喻有道德有才能而不为见用的君子,白白度过一生而终无所成。此诗最值得讲道的就是最后一句,最后一句最值得讲道的就是最后一个“成”字,前文俱是为此一字铺陈而来。这个“成”字就是成就的成,也是完成的成。仁人君子看待人生的意义,常常就在于此,不是为了“得到”,而是在于“完成”,不在于“得”,而在于“成”。

《感遇十二首》(其一)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葳蕤”,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自,各自。尔,如此。林栖者,栖身山林之人,指隐士。坐:副词,犹言非常。张九龄感遇和陈子昂感遇的相似性是非常明显的。一个是咏兰花和杜若,一个是咏兰叶和桂花。两者都在探讨人生的意义。两者的重点都是落在最后一两句。陈子昂的诗眼是那个“成”字,而张九龄的诗眼则是那个“本”字。张诗大意是,兰叶和桂花分别在春天和秋天欣欣向荣,一派盎然生机,并不知道会有隐者闻风而来,大加赞赏,它们草木自有本心,并非是为了求得美人的折取而存。如果说陈子昂提出人生意义在于“完成”的话,还没有明言这个“完成”指的是怎样的一种完成。张九龄此诗则进一步讲述了他所看重的完成,无论是成于何、如何成、还是成与否,依止尽在本心。他继承了陈子昂对“香草”的运用,进一步的是自觉增加了对“美人”的运用。这里的美人自然是指向君主的。这里隐含的意思是说,自己为相辅佐皇帝,可不是为了讨好皇帝个人,而是出于自己的本心为政。张九龄担任宰相,在皇帝面前一向直言,总是秉公说出自己真实的观点,反面典型就是他的同僚李林甫,后人评价他口蜜腹剑,面对皇帝则百般迎合,面对百官则极尽玩弄权术之能事。儒家君子,讲究在树立自己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基础上治国平天下。《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李林甫则是无师而精通于法家权术,做事不择手段,目的性极强,虽有吏材,却属于只知“术”而不知“道”,用这种人为一个国家掌舵,就会因一己私利而损害国家的整体利益,或者因集团的局部利益而损害社会的全局利益,或者因为全局的短期利益而损害全局的长期利益。

至此,我们讲了陈子昂和张九龄两位有香草美人心理的仁人君子,并且说他们以一种屈原型和韦应物等人的陶潜型形成分野,那么这是否是说韦应物这一类人不是仁人君子呢。当然不是,一个诗人的心态和诗风,不仅是他的性格的反映,更是他的境遇的反映。张九龄两次遭到贬谪,后一次更是从宰相的高位上被李林甫算计而下台的,他的感遇即是作于后一次贬谪期间。陈子昂身怀经纬之才,从军期间多次进谏,不被主帅采纳,反遭排挤打压,被迫辞职还乡,最后竟遭奸人陷害,冤死狱中,可见陈子昂比起同类贬谪诗人而言,命运更为悲惨。比起这些遭到贬谪甚至迫害的诗人,陶渊明、王维、韦应物这一类人的心理动机就不是因为贬谪,更多是因为对仕途的厌倦,而这种厌倦心理的来由是多方面的,就韦应物而论,官场上的倾轧恐怕也不能完全排除,但另外还有些其它重要原因,后文将会依次谈到。

然而韦应物初入官场任河南兵曹时,29岁那一年也曾因惩办不法军士被讼,后弃官闲居达9年,纵观韦诗全集,他在这一阶段也有些吐露心怀之作,也并非是全是冲淡平和的,但其中并没有见到学习屈原以香草自比的诗作。韦应物总体上比起陈子昂和张九龄而言要平凡一些,我们也不大能看出他自己有多么远大的政治抱负。君子有两种,一种是英雄式的君子,以成就大事为己任,还有一种是凡人式的君子,他们的心态就更加平和冲淡。韦应物中年和晚年,都没有贬谪经历,一次以疾辞官,两次罢任,看不出参与过政治中枢的权力斗争,也没有向皇帝犯颜直谏的机会,如此,没有产生屈原式的心态也就不足为怪了。但假如命运将他带入政治中枢而后遭遇重大政治挫折,那么韦应物也不是不可能作起香草美人式的诗篇来。两种君子其实是异同并存的,正如韦应物《寄柳州韩司户郎中》说的:“达识与昧机,智殊迹同静”,陈子昂与张九龄都是达识者,韦应物则属昧机人,才智或有悬殊,形迹同属静心君子。

比较张九龄和陈子昂,虽然同类诗作,在表面极大相似性之下,陈子昂更见风骨,而张九龄的风骨更为内敛,风格更显清澹。韦应物呢,个人总是无法脱离时代的塑造,虽然后世评韦应物诗具盛唐情结和盛唐余韵,但至少在诗歌的风骨方面,在大历诗风的整体氛围之中,是有所衰颓的,相较于风骨,韦诗风貌属于神韵一脉。

回过头来看前人讲“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这就等于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错把陶令当屈子了,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误会。韦应物的“幽草”不是屈原的“香草”,上文已然做出了判别。而从韦应物的“黄鹂”,也能看出韦应物和陈子昂和张九龄的区别来。《唐诗鉴赏辞典》这一选本不但选取了上述两篇有关香草的感遇诗,而且还选取了陈、张各一篇“翠鸟”诗,值得注意。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十三)陈子昂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
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杀身炎洲里,委羽玉堂阴,
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
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珠树,即三珠树,古代传说中的树名,语出《山海经》。炎洲,即炎热的南洲。虞罗,虞人的罗网,虞人是指周礼职掌打猎的官人。陈子昂此篇同样是托物言志,借美丽的翡翠鸟自伤为材所累,他自己的实际命运和诗中所述翡翠鸟的遭遇是非常类似的。陈子昂这两篇感遇都是他论诗“兴寄”说的实际体现。

《感遇十二首》(其七)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池潢,即池塘,这里指护城河。矫矫:高居而得意貌。戈,用带绳子的箭射鸟。张九龄此诗也是学陈子昂的兴寄套路,也是晚年被贬后所写。孤鸿喻张九龄自己,双翠鸟喻他的政治对手李林甫及其趋从者牛仙客。他说自己这只孤鸿从海上来,护城河看也不敢看一眼,侧目看见两只翡翠鸟,巢在三珠树上,提醒它们高高在上,不要忘了猎人的弹弓,因为它们美丽的羽毛是它们遭祸的根由,而他这只孤鸿,即将远飞,再也没有罗网之虞。

美国著名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有一个所谓“误读”理论,即一部著作问世,后人总是对其产生各种误读而产生新作。这种误读当然不是贬义词,而是一种有意识的偏离,作创造性的理解。他认为误读是绝对的,只有强弱之分,完全正确阅读原作是不可能的。张九龄的这篇翠鸟诗,看起来的确是对陈子昂的一种有意识误读。陈子昂的翡翠鸟是自比,而张九龄则把同样巢在三珠树的翠鸟比作自己的对手而予以讽喻,这就是一种在有意识误读的基础上作创造性的理解而生新作。

韦应物诗集中也有数篇以鸟为主题的诗作,如《乌引雏》、《鸢夺巢》、《燕衔泥》,下面看看以《鸢夺巢》为例看看韦应物这类诗是一个怎样的面目。

《鸢夺巢》韦应物 
  
野鹊野鹊巢林梢,鸱鸢恃力夺鹊巢。
吞鹊之肝啄鹊脑,窃食偷居还自保。
凤凰五色百鸟尊,知鸢为害何不言。 
  
霜鹯野鹞得残肉,同啄膻腥不肯逐。
可怜百鸟纷纵横,虽有深林何处宿。

诗中有几类鸟,野鹊大概喻受害百姓,鸱鸢是一种恶鸟,喻残害百姓的豪强藩镇,凤凰喻君主或者主政者,霜鹯野鹞喻本该行使弹劾职责的官吏,百鸟喻其它臣子或者百姓。韦应物仿佛描述了类似暴力强拆的恶性事件,具体所指不甚了了,显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注。此诗和陈子昂、张九龄的翠鸟诗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诗中没有作者自己,它是一篇讽喻诗,不是一篇言志诗,这可能就是它虽然令人尊敬,但在艺术上低于陈、张二诗的主要原因。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不是不可能出杰作,但是这比起言志诗来要更为困难和少见。作诗的一大要害就在于作者要对自己所写的对象理解深刻,体察入微,如此才能描写生动。杜甫《石壕吏》之所以好是因为这是他的直接观察,写得具体入微而又形象生动,反观韦应物《鸢夺巢》则更象是基于二手材料所作的概念性和概括性的判断,缺乏艺术感染力,料想应是早年作品。韦应物这类诗都不是他的代表作,他的好诗另有篇目。

(待续)


作者: 海外逸士    时间: 2015-5-25 21:11
中國文人純屬吃飽飯沒事做﹐老把詩人純然寫景的詩硬與政治聯係起來﹐爭論不休。
吃飽飯有更好事情做的人是不會如此的。外國人也寫詩評詩﹐沒有這一套的。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5-5-26 03:12
海外逸士 发表于 2015-5-25 08:11
中國文人純屬吃飽飯沒事做﹐老把詩人純然寫景的詩硬與政治聯係起來﹐爭論不休。
吃飽飯有更好事情做的人是 ...

我觉得楼主只是分享自己的读后感~~~从他自己的角度把读过的作品串起来,也是非常有趣的。尤其对俺这样读得少的人,感觉也是一种short cut呢:)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6-3 08:52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10-8 23:09 编辑

2.1 华月流云


陶敏、王友胜《韦应物集校注》前言总结了这么一组韦诗写景佳句:

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广庭流华月,高阁凝余霰。(《同德精舍养疾寄河南兵曹东厅掾》)
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野水烟鹤唳,楚天云雨空。(《游溪》)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游开元精舍》)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校注》说道:“韦应物诗的语言,在平淡自然之外,尚有其流丽的一面。……等,都善于捕捉大自然物候的微妙变化和色调的深浅明暗,刻画工细,字句凝炼,语言夜极为清丽。……中唐前期诗人大多追求‘高情、丽辞、远韵’,韦应物自然不能免俗。……但在韦诗中,这种‘流丽’乃是出诸自然,而非刻意追求所致,所以不仅没有妨碍,反而有助于他独特的平淡冲融的风格的形成。”

说这组佳句的风格是“高情、丽辞、远韵”,或者“流丽”,这属于一种印象式的主观评价,尽管看起来也满恰当,但总让人觉得不够深入。下面我们就把这六组佳句放在六首诗中,具体地剖析一番,看看到底能看出什么名堂。

《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韦应物
川上风雨来,须臾满城阙。
岧峣青莲界,萧条孤兴发。 
  
前山遽已净,阴霭夜来歇。
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 
  
严城自有限,一水非难越。
相望曙河远,高斋坐超忽。

此诗约大历八年作者39岁时在洛阳同德寺闲居时作。

岧峣,高峻貌。
青莲界,指寺庙。
孤兴,孤独无伴时的心绪。
阴霭,阴云。
夜来,夜里。
歇,消散。
严城,戒严之城。
一水,此处指洛水。
曙河,拂晓的银河。
超忽,远貌,此谓心神顿然远逝。

“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和另两句“广庭流华月,高阁凝余霰”极为相似,两首诗也是在同一地点同一时期所作,我们就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来研究。

《同德精舍养疾寄河南兵曹东厅掾》韦应物
逍遥东城隅,双树寒葱茜。
广庭流华月,高阁凝馀霰。 
  
杜门非养素,抱疾阻良宴。
孰谓无他人,思君岁云变。 
  
官曹亮先忝,陈躅惭俊彦。
岂知晨与夜,相代不相见。 
  
缄书问所如,酬藻当芬绚。

双树,相传释迦牟尼寂灭于娑罗双树间,这里自然是指同德寺内树木。
葱茜,青翠茂盛貌。
杜门,闭门。
养素,涵养真素之性。
官曹,河南府兵曹官署,韦应物此前在此任职。
亮,诚。
忝,音舔,有愧于,谦辞。
陈躅,陈迹,即此前任职的形迹。
相代不相见,当是指同僚代替自己的职位而不能相见。
缄书,书信。
所如,所往,即所去之处。
酬:酬答之诗。
芬绚,芬芳绚丽。

这第二首相比第一首,更象是一篇纯粹的寄赠诗,读来感到作者心意恳切,而第一首没有直接写人事,却更富有意境。搞通这两首诗的整体意义之后,我们感兴趣的是那两组写景佳句放在诗中具有怎样的意义和效果,又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一言以蔽之,这两组佳句,是“起兴”之笔,写的是“兴象”。第一首诗“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句后,写作者的神思越过城池和洛水,从立身处的高斋,逝往远方的天河,作者的用意实际上是怀想远方的故人,但是没有直接写明,这大概就是所谓“高情、远韵”的笔法吧。第二首“广庭流华月,高阁凝馀霰”之后立即和故人谈起心中款曲,这里的起兴意味是非常明显的。月,在诗词中通常起兴思乡或怀人,因为月亮是身处两地的人都可以同时看到的事物,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兴象,我们这一节的主题就是谈起兴。以月起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写法,那么韦应物的写法有什么特别?和前人又有什么联系呢?

“前山遽已净,阴霭夜来歇。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四句,如果不看“乔木生夏凉”,那么其余三句的意思实际上几乎完全等同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的两句“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只不过李白写得更有气势一些。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李白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
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
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

这首诗较长,我们感兴趣的是开头八句。头两句涉及一个著名的典故。《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有一天一觉醒来,开门命人斟酒,发现夜里大雪,四望皎然,然后他就“起兴”了,咏左思《招隐诗》,随后忽然又“起兴”,忆起戴安道,随后又起访问戴安道之心,连夜乘小船去往,一宿才到,到了却不进去,反而折回,人们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本是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这个故事最重要的地方不在于王徽之进门不进门,而在于他的起兴。他从左思《招隐诗》起兴想到戴安道不奇怪,因为戴安道是一个著名的隐士,但他为什么起兴咏左思《招隐诗》呢?这就是因为“四望皎然”,皎洁的皎,他在这时候与天地会心,除去了俗世中的功利心,因而想到左思《招隐诗》和隐士戴安道。所以说,这个故事的重点在于解释了所谓“兴”是怎样发生的一个机理。美学家宗白华:“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王徽之的任诞故事可谓一例。晋人的起兴相比诗经中的起兴,更多了一层个体的发现,而后者更多的是一种集体的共识,唐诗美学很多都是继承了晋人的开创。

在李白看来,王十二问候李白,可比当年王徽之访问戴安道。这首诗的前八句可以这样理解:正如吴中王徽之雪后佳兴大发,王十二看见“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玉床金井冰峥嵘”这样一番景象,喝酒时便起兴想到了我李白,即“怀余对酒夜霜白”,其中五句写景都是兴象,是李白想像中的王十二的兴象。那么李白为什么写这样的一番景象?这就是说他李白的人格、气象、境遇,和这样的一番景象有某种共通之处。

对何谓“兴”的阐释古往今来有许多说法,其中西晋陆机的“物感说”很有启发性,有关言论主要见诸他的《文赋》:

《文赋》陆机
……
佇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詠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
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

中区,即区中,亦即宇宙之中。玄览,深刻地观察。颐,养。典坟,《三坟》《五典》。眇眇,高远貌。世德,祖先功德。清芬,美好的品德。林府,丛集的府库。嘉,赞美。彬彬,文质兼备。投篇,放下书本。援,取。宣,表达。

陆机的《文赋》实际是写他的创作谈,即好文章是怎么得来的。他谈到两个方面的感发,一个是观察四时景物的变化,一个是阅读先人功德和典籍文辞,这两个方面都是“物感”,都能“起兴”,从而使人“援笔”而“宣之乎斯文”。王徽之见雪皎然便是物感,虽然未曾援笔而宣之乎斯文,但是他咏左思诗,也是一样的效果。

物感的本质在于心物关系,这种关系是双向的,即,不只有物感,还有感物。陆机《怀土赋序》中说道:

余去家渐久,怀土弥笃。方思之殷,何物不感?曲街委巷,罔步兴咏,水泉草木,咸足悲焉。

他的意思是说,之所以“曲街委巷”“水泉草木”让人有感,是因为他“去家渐久,怀土弥笃”,这就是内心先有了情感,然后外感于物。李白诗中所写的兴象,表面是他替王十二所设想的物感,但实质上也是他李白自己的感物。

这种心物之间的感应关系,带有天人感通的味道,不只存在于中国诗词,同样见诸西方文学。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特莱尔的《交感》(或《感应》)就很能说明问题:

《交感》波特莱尔
夫天地者,神殿也,
活柱立其间,喁喁语不止;
游子步于象征之森林,
树木视之脉脉意未已。
……

诗人的特长就在于通过这种心物感应来与天地交流,这其实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的图腾崇拜,通过图腾歌舞来和他们心目中的神灵通话(详见刘怀荣《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天才诗人总是在这方面要更为擅长一些,但这种表现为心物感应的起兴也并不神秘,每个诗人都可以后天习得,大诗人不过是习得之后又有更多的开创。韦应物的“流云吐华月”“广庭流华月”就带有明显的继承性,但他也有自己的原创在内。

韦诗和李白诗的共同点主要在于两者都是写“云收月流”,韦应物两首诗都用到“流”字,可见他很看重这种用法,李白也用“流”字。韦诗第一首多属写景,其中“孤兴”的孤字,也出现在李诗中,李白写的不是华月,也不是明月,而是“孤月”,另外,韦诗和李诗中,除了共同的云和月两种意象,韦诗第一首还有一个“山”意象也见诸李诗。韦诗有“相望曙河远”,李诗有“沧浪河汉清”,都写到银河。可见,韦诗第一首,有四个意象与李白共享:云、月、山、银河,另有一个“流”字和一个“孤”字共享。这种继承是一个客观存在,但是很难说这是出于有意的模仿还是无意的借鉴。

这里没有丝毫贬低韦应物的意思,因为文学上的模仿和借鉴,不是一个应该不应该的问题,亦即不是一个应然问题,而是一个实然问题,如果否定这种模仿性,就等于否定了整个文学作品库的大半壁江山。模仿,只在于是巧妙的模仿还是粗劣的模仿,是自然的还是刻意的。虽然我们列举了韦诗和李诗的诸多共同性,但也要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首先是风格不同,句法也不同,韦诗相较李白更平淡冲融,“流云吐华月”是把云和月联写,“流”字用于“云”而不是“月”,但第二首倒是“月”在“流”,更似李白。

韦诗中另一原创是“乔木生夏凉”。纵观韦诗全集,此公喜用“凉”字和“生”字,这两字带有他个人的特异性,其中用的好的就有著名的“散步咏凉天”,也是怀人诗。说明韦应物的“凉”字更多的是一种清爽意味。一个人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想到朋友很能说明他和朋友之间属于怎样的关系。在一个天清气爽、流云吐月的环境下想到朋友,说明了友情的纯粹和非功利性。“生”字,除了《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还有《幽居》中“不知春草生”,后文将要讲到的“绿阴生昼静”,这也是一个韦应物“独怜”的字眼。最后,韦诗虽然没有李白“万里”“青天”这样的雄词,但也用到了“乔木”“广庭”“高阁”,有效扩大了意境的想像空间。

总的来说,这两首月诗属于韦应物中年时期所写,带有较多对前人的继承。上述六例按时间排列,我们下面就要看看韦应物更晚时期的作品是否有了更多的原创,更要见识韦应物更多更奇妙的种种“兴”象。

(待续)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5-6-4 02:50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6-2 19:52


陶敏、王友胜《韦应物集校注》前言总结了这么一组韦诗写景佳句:


写得很细致,特别合适俺这样的读者~~~再赞!

乔木生夏凉,最近闲翻些汉魏晋和南北朝的诗,鲍照有句:'爽气起乔木',或许韩诗从这里翻出?

鹤梦读了这么多古人的作品还能忍住不下水,也算是异数啦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6-4 07:10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6-4 08:32 编辑
山菊 发表于 2015-6-4 02:50
写得很细致,特别合适俺这样的读者~~~再赞!

乔木生夏凉,最近闲翻些汉魏晋和南北朝的诗,鲍照 ...


爽气起乔木,很有可能也启发了韦应物。

其实咱读书读诗都不多,写这个也只是一边读诗,一边写笔记。

而且越读古人,越觉得有各种差距和差异,写不好。

古人有些诗,读来感觉比自己写的更合自己心意,这个我在后文也要提到。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5-6-5 02:26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6-3 18:10
爽气起乔木,很有可能也启发了韦应物。

其实咱读书读诗都不多,写这个也只是一边读诗,一边写笔记。

读后感,俺的最爱,多多益善

乔木生夏凉,看来是诗人自己也蛮得意的句子。刚才查了一下,他还有一首,改了一个字用作首句:

酬卢嵩秋夜见寄五韵(唐·韦应物)

乔木生夜凉,月华满前墀。
去君咫尺地,劳君千里思。
素秉栖遁志,况贻招隐诗。
坐见林木荣,愿赴沧洲期。
何能待岁晏,携手当此时。


仍然跟月亮相伴:)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5-6-5 02:38
再看,还有把韦这两句作韵写了十首诗的:

《刘无损欲书十扇以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句作韵》,
《苦热和袁应祥用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为题十小诗》(诗看不下去就不抄啦:)


这老先生也借句:

秋华四首 其三 木犀(宋·朱熹)
乔木生夏凉,芳蕤散秋馥。未觉岁将寒,扶疏方绕屋。


这个好像是应制诗(@月下 ):

夏景 乔木生夏凉(宋末元初·刘辰翁)
何可无乔木,多年雨露成。
是间凉意别,长夏绿阴生。
日度云旗影,风含涧水声。
能令霜六月,不待月三更。
翠幄宜琴枕,枯棋就石枰。
五楸朝又暮,故国可胜情。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6-5 07:28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6-5 08:10 编辑
山菊 发表于 2015-6-5 02:26
读后感,俺的最爱,多多益善

乔木生夏凉,看来是诗人自己也蛮得意的句子。刚才查了一下,他还有 ...


就象春草鸣禽一样,“乔木生凉”也是韦应物的一个favorite,

「寄子西」韦应物
  夏景已难度,怀贤思方续。乔树落疏阴,微风散烦燠。
  伤离枉芳札,忻遂见心曲。蓝上舍已成,田家雨新足。
  托邻素多欲,残帙犹见束。日夕上高斋,但望东原绿。

这篇虽未用生凉二字,但意境类似,说他大夏天太阳(夏景)太燠热,只有怀贤才能“思方续”,我体会他意思是热得受不了,大脑一片混沌,思贤才能大脑清凉,于是很自然写到“乔树落疏阴,微风散烦燠”,这是一个典型的物语在心语后的起兴笔法,但这里并非”比“,还是”兴“,叶嘉莹说“兴”是“由物即心”,“比”是“由心及物,"赋“是即心即物,此例从文字上看倒象是”由心及物“(怀贤思方续->乔树落疏阴),起兴,还是物感/感物两个方向去理解比较合适,韦应物这四句,仔细读他的文字布排,更多的是感物和物感双向的同时性,很难硬分先后。韦应物可以把“乔木生夏凉”放前面写,也可以放后面写,这是兴法的多样性,杜诗也有许多类例。所以叶嘉莹的定义即便不算错的话,也须灵活理解,就是叶嘉莹这样德高望重的老师,也不能迷信。

这一话题,我后面还要展开谈。

作者: 月下    时间: 2015-6-5 07:47
本帖最后由 月下 于 2015-6-5 07:48 编辑

我觉得我写的清风生木杪比韦的好多了*^_^*

感觉刘辰翁的破题没破好。第一韵破偏了,重点不是乔木,是夏凉。他用了两韵来破题。最后一韵,突然说故国,也有些跳。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6-5 08:15
月下 发表于 2015-6-5 07:47
我觉得我写的清风生木杪比韦的好多了*^_^*

感觉刘辰翁的破题没破好。第一韵破偏了,重点不是乔木,是夏凉 ...

清风生木杪,不错,这句更显客观,“乔木生夏凉”有很强的主观体验在内,令人有凉气袭人之感。“清风生木杪”笔法更近“流云吐华月”。

一句好不好,不仅在于这句本身好不好,更在于这句放在诗中有没有一个好的兴趣(起兴的审美情趣)。
作者: 月下    时间: 2015-6-5 08:25
本帖最后由 月下 于 2015-6-5 08:27 编辑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6-5 08:15
清风生木杪,不错,这句更显客观,“乔木生夏凉”有很强的主观体验在内,令人有凉气袭人之感。“清风生木 ...


读了我的清风生木杪,感觉多凉快,流云华月就一般了。自夸下。
全诗见赋得阴霞生远岫。
作者: 月下    时间: 2015-6-5 08:29
搜了一下刘辰翁的排律,这家伙写了不少试帖诗啊,看来和我一样,都是练笔。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6-5 08:53
月下 发表于 2015-6-5 08:25
读了我的清风生木杪,感觉多凉快,流云华月就一般了。自夸下。
全诗见赋得阴霞生远岫。 ...

我欣赏你的自我欣赏(因为我也是很自我欣赏的,这点有点惺惺相惜),但是我不太欣赏你的那首阴霞,太雕镂。

严羽:"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

你的诗,是典型的以文字为诗,属于自发的审美观,也能符合很多外行人的眼睛,但是和中国真正的诗歌传统是有很大距离的。

你在雕镂文字上,的确有一定的才气,所以你的诗,读来更觉是赋,而不是诗,喜欢辞藻铺陈,有点沉溺于其中。

你什么时候破了你的这个文字执,你就能上一个大台阶。

细细读读韦公作品,能给你一个解毒剂。你觉得韦公尚不如你,这就是你的症状表现:-))

一点实话,其实说的不只是你,观察今人写旧诗,象你这种风格的,很多。应该多体会《沧浪诗话》的真谛。





作者: 月下    时间: 2015-6-5 09:00
本帖最后由 月下 于 2015-6-5 09:02 编辑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6-5 08:53
我欣赏你的自我欣赏(因为我也是很自我欣赏的,这点有点惺惺相惜),但是我不太欣赏你的那首阴霞,太雕镂 ...


审美情趣不同。陶渊明的诗,仅被视为中品,不是没有理由的。
我也没觉得韦应物不如我,只是这一句不如我而已。更何况,超过了韦应物也没什么了不起,毕竟比他晚生了一千多年。
其实读古人诗,很多时候都有不过如此的感觉。不过一想他们生活的年代,就觉得佩服了。
我是持文学进化观的。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6-5 09:13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6-5 09:15 编辑
月下 发表于 2015-6-5 09:00
审美情趣不同。陶渊明的诗,仅被视为中品,不是没有理由的。
我也没觉得韦应物不如我,只是这一句不如我 ...


视陶为中品的是钟嵘,钟嵘是什么时代的人?你既然持文学进化观,怎么不看看对陶诗的评价是怎样进化的?

不论唐朝,宋代苏轼是陶诗的超级粉丝,苏轼也不如你懂诗?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超级顶级明星,这个不是我一个人的看法,而是一个普遍看法。

你读不出陶诗的妙处,这个可以理解,毕竟陶诗不代表全部文学传统,但从杜诗那一脉来说,你的诗作也更是问题多多,杜诗沉郁顿挫,也有一定的雕镂错采,但是杜诗文质彬彬,文字表象下涌动的是强烈的感情、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人生经历。

不管怎么样,多研究研究古人的起兴,对你盲目写美景要很大帮助。你那景色再美,能美过照相机拍的照片吗?诗歌的追求不在于美景!!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6-5 09:18
月下 发表于 2015-6-5 09:00
审美情趣不同。陶渊明的诗,仅被视为中品,不是没有理由的。
我也没觉得韦应物不如我,只是这一句不如我 ...

清风生木杪,也就还不错,你有什么依据说比乔木生夏凉更好。

你要是能说出个道道来,也不错。


作者: 月下    时间: 2015-6-5 10:12
黄庭坚:寧律不諧而不使句弱,用字不工不使語俗,此庾開府之所長也。然有意於為詩也。至於淵明,則所謂不煩繩削而自合者。雖然,巧於斧斤者,多疑其拙;窘於檢括者,輒病其放。孔子曰:『甯武子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淵明之拙與放,豈可為不知者道哉?道人曰:『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說者曰:『若以法眼觀,無俗不真;若以世眼觀,無真不俗。』淵明之詩,要當與一丘一壑者共之耳

東坡嘗云:『淵明詩,初視若散緩,熟視有奇趣。』如曰:『日暮巾柴車,路暗光已夕,歸人望煙火,稚子候簷隙。』又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又曰:『靄靄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犬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其妙,遂能如此。

对照着看,黄庭坚所谓不能和不知者说的,大抵就是苏轼所谓奇趣了。细读后面几个例子,确实有点趣味。陶渊明还有名句,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再对比阅读韦的乔木流云联,就觉得韦联巧于斧斤又无奇趣,如果说他的出句尚好,对句就太差了。我的那一联,斧斤固巧,趣味上自觉胜过韦。比韦差的,大概就是太着意了,即黄言之烦绳削也。我还写过一联,倚风听黄鸟,踏月数青萝,依然是着意。毕竟不是陶渊明,他的才高意远,他的心境,他的遭遇,都学不来。心不到,笔也难到。

我所说的着意,大概就是你所说的主观、起兴、情趣。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6-5 10:28
月下 发表于 2015-6-5 10:12
黄庭坚:寧律不諧而不使句弱,用字不工不使語俗,此庾開府之所長也。然有意於為詩也。至於淵明,則所謂不煩 ...

《雨窗消意录》:
秋崖曰:“韦苏州‘流云吐华月’句,兴象天然。觉张子野‘云破月来花弄影’句,过于着力,谷村未答,忽暗中人语曰:“岂独着力不着力,意境迥殊;一是诗语,一是词语,格调亦迥殊也。”

再对比阅读韦的乔木流云联,就觉得韦联巧于斧斤又无奇趣,


韦诗此句奇趣倒谈不上,但是也不是巧于斧斤,秋崖说“兴象天然”,这才是实事求是的评价。

韦诗古风虽好,但总体要弱于陶诗,这个不用说的,特别是韦诗中期作品。但韦诗中也有不少真正的佳作,
主要是绝句和律诗,这个和陶诗是不好比较的。

你那个“雕霞”才叫斧斤,“簪花紫与金”、“鱼嬉处处琴”都是斧斤。

我所说的着意,大概就是你所说的主观、起兴、情趣。

着意和起兴根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着意意思是有点刻意。起兴则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起兴而生的审美情趣叫兴趣。下一篇我要详细谈一下中国诗歌美学。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6-5 10:38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6-5 10:44 编辑
月下 发表于 2015-6-5 10:12
黄庭坚:寧律不諧而不使句弱,用字不工不使語俗,此庾開府之所長也。然有意於為詩也。至於淵明,則所謂不煩 ...


"簪花紫与金",这句虽说有点斧斤,但并非不可取。

可以更锋利一点:

簪花铜与金。

这就叫出人意料。铜有所谓紫铜之说。

《尤利西斯》中有一章写两个酒吧女招待,乔伊斯给她们两个取的绰号,一个叫铜,一个叫金,因为她们一个的头发是铜色,一个是金色。



作者: 月下    时间: 2015-6-5 11:24
本帖最后由 月下 于 2015-6-5 11:33 编辑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6-5 10:28
《雨窗消意录》:
秋崖曰:“韦苏州‘流云吐华月’句,兴象天然。觉张子野‘云破月来花弄影’句,过于着 ...


流华两字不谈,一个吐字,就可见这句是推敲过的。兴象或许天然,用力是必然用力的。也就是着意,着意写天然兴象。张句破弄两字都用力,不过是比韦更用力而已。

另外呢,我是想象不出来云如何吐月。青山欲衔半边日,未臻尽善,却也比吐字好了。最好的还是白日依山尽。若说用好吐字,我倒觉得我的吞吐人潮更好。

不过这些讨论也是斤斤于字句,想来陶渊明不是这么写诗的。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5-6-6 05:04
月下 发表于 2015-6-4 18:47
我觉得我写的清风生木杪比韦的好多了*^_^*

感觉刘辰翁的破题没破好。第一韵破偏了,重点不是乔木,是夏凉 ...

这也是个萝卜白菜的问题吧~~~偶自己更喜欢’乔木生夏凉‘,大气,乔木的联想是一片浓荫,然后心底凉意顿生

树梢跟凉意就感觉稍微远了些(个人感觉哈:)。
查了一下,你这个前人也有类似表达:

清风开竹杪
清风起林杪
清风入林杪
微风动林杪
凄风转林杪
凉意在树杪
木杪风飕飕
林杪动风声
风琴鸣木杪
秋风起木杪

。。。  。。。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5-6-6 05:21
月下 发表于 2015-6-4 22:24
流华两字不谈,一个吐字,就可见这句是推敲过的。兴象或许天然,用力是必然用力的。也就是着意,着意写天 ...

我是想象不出来云如何吐月 --- 这个景象很常见啊,云层有厚薄,甚至有空洞,风吹云动,月从空洞的地方露出,就像云口吐出来一样:)

有时候我会停下来等,看看云彩最薄的地方会不会正好飘过月亮
作者: 月下    时间: 2015-6-6 07:05
山菊 发表于 2015-6-6 05:21
我是想象不出来云如何吐月 --- 这个景象很常见啊,云层有厚薄,甚至有空洞,风吹云动,月从空洞的地方露 ...

那我觉得还是云破月来说得好
作者: 月下    时间: 2015-6-6 07:10
本帖最后由 月下 于 2015-6-6 07:11 编辑
山菊 发表于 2015-6-6 05:04
这也是个萝卜白菜的问题吧~~~偶自己更喜欢’乔木生夏凉‘,大气,乔木的联想是一片浓荫,然后心底凉意顿 ...


我觉得这就类似于海上生明月和升明月一样。感觉应该就是爽籁满山阴的感觉。个人观点哈。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6-7 09:54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8-1 15:44 编辑

2.2 游溪

《游溪》韦应物
野水烟鹤唳,楚天云雨空。
玩舟清景晚,垂钓绿蒲中。 
  
落花飘旅衣,归流澹清风。
缘源不可极,远树但青葱。

这首诗年代不详,大概是作者任滁、江、或苏州刺史时所作,年龄约为50岁上下。《韦应物集校注》上对此诗无一条注释,也无一条前人的点评。此诗文字上的确没有多少障碍,所以没有注释还可以理解,但没有前人评价,就显得价值被严重低估了。从文字上,值得一说的是那个“澹”字,这里应该和“飘”相似,作动词,表示“水波恬然摇荡”,但是作“归流摇荡清风”解,这显然不通。其实,这里的“飘”和“澹”都是不及物动词,飘,是指落花飘落于旅衣之上,澹,是指归流摇荡于清风之下,这就通顺了。

这首诗和刘昚虚那首著名的《阙题》关系甚大。

《阙题》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两首诗,都写到“溪”,都有“落花”和“流水”,都有“衣裳”,最后,“缘源不可极,远树但青葱”两句的理解,可参照“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尽管有如此多的相似性,我们不得不佩服韦应物的变化,他首先是把诗中人物的活动变了,把“读书”变成了“玩舟/垂钓”,我们后面要讲到这种变化带来怎样不同的意义;其次,他改变了章法,四联各部份的顺序发生重大变动,把有余味的远景放在末句。最后,他添加了一种特别的鸟类:烟鹤,和其它意象(如野水、绿蒲)相配合,更凸显了一种野外的意境,总体上四联之间更加和谐统一,似更唯美。

从“归流澹清风”这一句看,和王籍的《入若耶溪》关系也很大。

《入若耶溪》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都是游溪,都有舟船,“归流”和“回流”同类,关键是,“阳景逐回流”写的是阳光和水面的关系,而“归流澹清风”也写到一种关系,即清风和水面的交互。如果我们再看意境的话,还可以发现三者写的都是“幽”境,后两者文字上都有个“幽”字,韦应物《游溪》虽然没有明写幽字 ,但从起句“野水烟鹤唳”上看,这里的幽境是显然的。另外,王维的《青溪》和 綦毋潜 《春泛若耶溪》也属游溪这一题材,主题也有很大的共性。讲到这些诗作的相似性,并不是说韦应物就一定是有意识地借鉴模仿了前人,但是从文字上分析,这种文学上的联系是一个客观存在。不过,在这一节,我们重点关注的不是这首诗在文学上的渊源,而是如何评价这首诗,以及对诗的评价。

韦应物的《游溪》,艺术成就绝不下于 刘昚虚那首缺了题目的名篇,也不下于更早的王籍《入若耶溪》,刘昚虚和王籍那两首名气都非常大,都是孤篇立世的,然而韦应物的这篇就默默无闻了。

从意境上说,《游溪》写的是一个野水、烟鹤、玩舟、垂钓、然后归流的一个幽境,有一种闲适感,最后两句似乎有一种若有若无的言外之意。诗中写到若干意象,而 这些意象都有一种动感,我们能体会到烟鹤“低而饮,引而唳”的一种动作,还有“落花飘旅衣,归流澹清风”一联的动态是非常可爱的,我们甚至可以想像出这样的一组动画:背景音乐声中,只见不远处的野水上,有一只烟雾朦胧的白鹤,低而饮,引而唳,近处有一英俊少年,一袭白衣,荡舟在绿蒲之中,清风拂动水流,掀起少年的衣袂,不时有落花飘在他的衣上,他那双大眼睛一眨一眨的,欣赏着这般美妙的自然,而远方,但有青葱一片……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幅画面太过小资情调什么的,另外,我们用“美”去评价这首诗的话,也显得有点外行。中国的古典诗词,前人评诗,极少(如果不是从无的话)用“美”这个字眼,一个通用的字眼是“妙”,但更多的是其它更为具体更有分别性的字,如高、远、丽、逸,等等。这首《游溪》,用词和意象上都算清丽,结句也有一种远、逸之感,但仅限于这样的点评,还是过于粗略。下面我们就要从意境、兴趣、神韵、境界等方面深入剖析,但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这四种概念,或者说这四种美学范畴说的都是什么意思,同时,为了在更大的视野上鉴赏,我们还要附带谈一下另外两个范畴:风骨、气象。这就是说,读了《游溪》,我们忽然起兴,竟想纸上游溪一番,回顾一下中国的古典诗歌美学史。

风骨、气象、意境、兴趣、神韵、境界,这六个范畴,构成中国古典诗词的一组美学核心,这就是诗词妙之为妙,到底妙在何处的问题所在,也就是一个“怎么样”的一个评价。与之相关的是一组“为什么”的问题,即赋诗作词是为了什么目的。这就谈到所谓“言志”和“缘情”之分。诗言志,作狭义理解,志,就是志向、抱负,但也可以作广义理解,志,既包括志向,也包括情志;缘情,指诗歌的抒情性,喜怒哀乐这方面,但未必不可以把情的范围放大理解。在本文这一节中,让我们姑且把志限于志向,把情限于情感。另外,在言志、缘情之外,窃以为不妨再加一个:写意,因为有些精神意识,既不是志向,也很难说是一种感情,那只是一种意念,淡而远,有韵味,但毕竟和通常的志向和情感有一定的区别,所以我们要讲到言志、缘情、写意这三类。除了“怎么样”“为什么”,还有一个就是诗歌写作上的表现手法的问题,这就是常说的赋、比、兴三体,勉强称之为“是什么”吧。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总结风骨、气象、意境、兴趣、神韵、境界这六条美学范畴,结合言志、缘情、写意之说以及赋、比、兴三体,意图划出一个最简练最核心的古典诗歌美学框图,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探讨韦应物《游溪》的美学韵致。

首先谈风骨,什么叫风骨,这一类概念其实都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中国古代的文论、诗论,都是一种印象式的描述,它不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学术。我们也只能尽力把它说清楚,但首先要申明,这不是科学。

最先讲“风骨”的是刘勰:“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要极为准确地弄清刘勰的意思,这并不容易,后世对风骨的理解也未必都遵照刘勰的定义。就现代学术界对风骨的理解而言,就有从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从艺术风格、从美学标准、从文意等各个角度来定义的。我们这里大体是从美学标准的角度来理解风骨的,风,基本是指感情充沛,骨,基本是指文章质实,但这么讲不够直观。风骨,有一个原型,就是所谓建安风骨,代表人物就是曹植,曹植的风格,如果只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慷慨,但慷慨又意味着什么呢?所谓有建安风骨的诗歌,重在“言志”,但是言志诗,多不是正面言志(曹操是个例外),多是反面写士不遇,所以有慷慨或者悲叹之声。所以说风骨,第一个重大特征就是言志,志,可谓诗骨,可谓骨力,就是诗的内在实质;第二个重大特征就是慷慨,特别是悲慨,这就是感情的充沛,也就是所谓风力,就是诗的外在面貌。这种慷慨言志的风骨诗,曹植不是唯一一个,也不是最先一个,有所谓建安风骨,也有所谓汉魏风骨,讲风骨,还是要从刘邦项羽讲起,我们来看看若干历史人物是如何慷慨言志的: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这首诗绝不只是霸气侧漏,《史记》记载刘邦作此诗时:“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不仅慷慨伤怀,而且还泣数行下,这绝不是得了天下后高兴的落泪,而是事出有因,因为此诗乃是刘邦晚年所作,当时打天下的功臣如韩信、彭越都被他诛杀了,刘邦在镇压黥布反叛过程中身中流矢(半年后疮口恶化致死),因此他虽然得胜回乡,但是考虑到自己不久人世,而天下尚未彻底平定,所以写作此诗时既感到万分自豪,也不由万分悲慨。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刘邦、项羽都是盖世英雄,各有一首雄篇传世,这不得不让人感叹历史的神奇。从刘项二人的作品来看,所谓风骨,实际上本质是一种大丈夫气自胸顶出,是真正的男儿诗,是极端的阳刚美。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男儿本非把写诗当作人生大事,只有在回天无力或者士不遇时才赋之以文。

问英雄,谁是英雄。比较刘邦和项羽都是大英雄,但谁更英雄,这恐怕没有定论。英雄要有胆、力、才、识,而这四点恰是清人叶燮论艺术家创造力的四点因素。项羽胆、力过人,可惜识见不足,刘邦有胆有识,虽然本人才、力不足,但有用人之识,弥补了自身的缺陷。当然,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作文之道,特别是以风骨见长的作品,胆、力、才、识,这四点是既是人的生命力的表现,也是文的生命力的表现。

如果说刘邦项羽乃是诗歌风骨之先声的话,那么曹操曹植那一辈建安诗人则是风骨之正声,后世鲍照、陈子昂、李白都有一些风骨之作,那只能算是风骨之变声了,再后韩愈,再后岳飞、文天祥、于谦,已经算是稀声了,但稀少并非没有,每到乱世便出风骨,现代的鲁迅,窃以为也是颇有风骨的诗人。

下面我们来看看曹操到李白诸公是如何慷慨言志的:

曹操有:“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观沧海》有结句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又来了一遍“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说明“歌以咏志”乃是他作诗的目的所在。所以我们讲,所谓风骨,特别是建安风骨,核心在于慷慨言志。

曹植有:“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风骨者,常抚剑而发雷音,胸怀王佐之才而不遇,遂有慷慨悲叹,这才赋之以文。曹植后半辈子被他哥哥穿越来越小的小鞋,怀才不遇,内心越来越悲怆,诗也就越写越悲慨,他的例子很清楚地说明了风骨诗的成型过程。

如果说曹操是刘邦项羽的转世轮回的话,那么鲍照、陈子昂、李白就是曹植的转世轮回。鲍照有:“对案不能食, 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 安能蹀躞垂羽翼?”陈子昂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有:“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另外,深沉的阮籍也有“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陶渊明某种意义上算是阮籍的轮回,只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不过,一般论及阮籍、陶渊明,都不再以风骨称之了。

以上讲风骨,强调慷慨言志,引文多是赋体(刘邦大风歌是兴体诗),属于直抒胸臆,直言其事(但不是铺陈渲染,那是赋,而不是诗)。言志诗除了采用赋体,也大量采用比体。朱自清曾将古代比体诗概括为四类:以古比今(咏史)、以仙比俗(游仙),以男女比主臣(艳情/怨妇)和以物比人(咏物),这四类大量见诸曹植诗集,也见于鲍照的多篇《拟行路难》《拟古》、陈子昂的《感遇》、李白的《古风》等,连曹操都写了老龟自比。在风骨这个有关“怎么样”的美学范畴上,与之紧密联系的是“为什么”中的“言志”,和“是什么”的赋体与比体,当然“兴”也有见用,但不属于主流,这是因为“兴”这个表现手法天生具有一种间接性和含蓄性所致。就算是采用比,调门比起赋来说也有所降低。我们在后面重点讲“兴”和“兴趣”,这并不意味着“赋”和“比”没有文学趣味,这是要申明在先的。

风骨,在某些研究者眼里,更多的是“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反映民间疾苦,针砭时弊,鞭挞丑恶,弘扬人间正气。” 杜甫的诗史作品当属这一脉,这种风骨具有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和前文所述的对风骨的理解表面上有一些不同,但本质上也并非不可调和,因为风骨乃是男儿本色,所谓男儿有志,那么志在何处呢?古人的志向都在于济世,都是关注社会的,那些个体言志诗和那些关注社会的讽喻美刺诗只是一体两面而已。要言之,在我们这里的风骨,指的是那种非为文之文,特别是不以作文章本身为目的的文章,且掷地有声者!

韦应物颇有一些关注社会现实讽谕美刺的歌行体诗,共37篇,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在登临游览行旅诗中,也不乏一些见风骨的作品,如《经函谷关》《雎阳感怀》等。

《经函谷关》韦应物
洪河绝山根,单轨出其侧。
万古为要枢,往来何时息。 
  
秦皇既恃险,海内被吞食。
及嗣同覆颠,咽喉莫能塞。 
  
炎灵讵西驾,娄子非经国。
徒欲扼诸侯,不知恢至德。 
  
圣朝及天宝,豺虎起东北。
下沉战死魂,上结穷冤色。 
  
古今虽共守,成败良可识。
藩屏无俊贤,金汤独何力。 
  
驰车一登眺,感慨中自恻。

这一篇从古论今,既咏史,又反思现实,主要思想是说,雄关不可屏,恢复至德比固守金汤要重要。风骨有之,但这类诗,无论如何令人尊重,但实事求是说,并非韦公特长。

相对于建安风骨,大唐有所谓盛唐气象,但诗词中的气象一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讲到气象的有姜夔、严羽、纪昀、王国维。一般来说,气象强调诗词表现的一种博大、雄浑、深远的风格。气象一词,既可以形容天地,又可以形容人物品藻,还可以形容诗词美学,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典型和集中的体现。

拆开来看,气和象这两个字,内涵极其丰富。《老子》:“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管子》“精也者,气之精者也。”老子谈到道、象、精,管子认为精就是气之精,后世朴素主义思想家都把气作为宇宙本体。《易传》在解释《易经》时提出“立象以尽意”和“观物取象”之说。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具体的诗词文化,其中的形象性思维是从《周易》发源开来的。

气象,和形象不同,和意象的意义也不同,理解气象,就需要从那个气字上着手,去想这样的词汇:大气、气势、气概,它主要强调意象的大气、规模、格局。它通常是以起兴的手法,描绘大格局的景物,以服务于缘情。我们前面说过风骨诗通常是言志,其手法通常是赋和比,这是风骨和气象的区别所在。气象诗对“兴”的调用,使得它所产生的意象也称为兴象,但兴象所指更广泛一些,而气象则专指那些大气的兴象。对兴象专门论述的是唐人殷璠。无论兴象或是气象,都强调“文已尽而意有余”。意象、兴象、气象,这三种范畴,应该说,意象包括兴象,兴象包括气象。

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湾:“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是盛唐气象的三王,还有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维另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 冕旒。”还有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这首诗特别有利于体会言志和缘情、以及比与兴的区别。首先李白这里并非只是机械地写一个大气磅礡的瀑布而已,但也不能说他就是借瀑布来比喻他那远大的抱负,那样就太生硬别扭了,这并非是咏物诗,咏物诗是一种比体诗,是一种理性的有意识的安排,兴体诗则强调物与心的感应,李白首先的确是一个有抱负心的人,就是这样的人望到巨大瀑布时,无意识之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与物相感应的豪情,倘若是一个没有什么志向的人,想必就写不出这样的诗来,这就是起兴的微妙之处。

杜甫很多诗作很能让人体味到那种气象万千而博大的妙处,如《登楼》,《阁夜》,《登高》,《旅夜抒怀》,《秋兴》,《九日蓝田崔氏庄》,包括早期的《望岳》等等。

《登楼》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九日蓝田崔氏庄》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胡应麟:“苏州五言古优入盛唐。”(《诗薮》)贺贻孙:“中唐如韦应物、柳子厚诸人,有绝类盛唐者。”(《诗筏》)王士禛:“张曲江开盛唐之始,韦苏州殿盛唐之终。”这些评价都挺在理,下面我们就从气象这个角度,选一首韦诗,看看他能写出怎样的盛唐气象。

《蓝岭精舍》韦应物 
  
石壁精舍高,排云聊直上。
佳游惬始愿,忘险得前赏。 
  
崖倾景方晦,谷转川如掌。
绿林含萧条,飞阁起弘敞。 
  
道人上方至,清夜还独往。
日落群山阴,天秋百泉响。 
  
所嗟累已成,安得长偃仰。

这首诗从整体上看不算韦应物游览诗中的最佳作品,窃以为整体上看也不如《游溪》。陆时雍说得好:“有得景会心际。古来登览游眺,唯谢灵运最穷其趣。韦苏州得趣而未畅。”陆时雍说此诗游得景会心,得趣了,但不畅。首先韦应物他的精神不畅,其次他这首诗文气不畅,倒不如如此精简一番:

《蓝岭精舍精简版》韦应物 
  
石壁精舍高,排云聊直上。
崖倾景方晦,谷转川如掌。
日落群山阴,天秋百泉响。 
  
所嗟累已成,安得长偃仰。

虽说最后一联还嫌太累,最好大改,但总算去掉一些不知所谓之物。此诗我最喜“日落群山阴,天秋百泉响。”不由人想到《魔戒》、《霍比特人》中某精灵族所居大壑之景:天上夕阳残照,壑中草木金碧辉煌,崖壁瀑布如练,百泉鸣响,空中飞过一两只白鸟……这幅画面给人什么感应?超越凡俗!西方人想像中的精灵乃是一种不朽的神仙(immortal),是他们想像中对凡人(mortal)的超越,所以电影中布景必需与此相应。韦应物诗景到底有些不同,色调更暗一些,因而更觉幽,更显声。前文抄录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也是因为“天秋百泉响”与“蓝水远从千涧落”有同工之妙。

至此,我们从《游溪》出发,纵向和横向分别对比了前人的游溪诗和韦应物自己的风骨与气象诗。韦应物的《游溪》、《经函谷关》、《蓝岭精舍》都是游览诗,但是我们能看出,三者是有很大不同的。其中一个最大的不同在于,《经函谷关》和《蓝岭精舍》意思比较清楚,比如《蓝岭精舍》结句“所嗟累已成,安得长偃仰”,意思明白无误。陆时雍说此诗得趣,不妨说其得兴象之趣,亦即严羽所说的兴趣,但是结句却属直白,这就是少了一份神韵。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说明一下所谓兴趣和神韵,以及那个意境和境界,看看这篇《游溪》有着怎样的神韵和境界。

意境,也是唐人提出的理论,多人各有涉及。说到意境的唐人有:王昌龄、皎然、刘禹锡、司空图。其中司空图最值得注意,他的《二十四诗品》对意境作了一个细致而诗意的分类。钱钟书有一段话也值得参考:

“窃谓《三百篇》有‘物色’而无‘景色’,涉笔所及, 止乎一草、一木、一水、一石。即侔色揣称,亦无以过《九章·橘颂》之‘绿叶素荣,曾枝剡荆,园果抟兮,青黄杂揉。’《楚辞》始解以数物合布局面,类画家所谓结构、位置者,更上一关,由状物进而写景。”

钱钟书此处讲到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所谓“物色”和“景色”的区别,其实就是“意象”和“意境”的区别,意象一般是指孤立的物色,既可以是比体诗,也可以是兴体诗,而意境多有“数物合布局面”,多属兴体诗。这也就涉及到咏物诗和写景诗的区别,前者多言志,后者多缘情。

钱钟书话里的重点是,意境中有数个意象的布局,类似于画家经营结构位置。一个有趣的例子可谓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有两个意象,这边一个东篱采菊,那边一个悠见南山。那我们要问,如果只有“悠然见南山”,是否构成意境呢?窃以为也还是有意境的,所以说,尽管实际当中,有意境的诗歌多有数个意象,但是构成意境的未必一定是要有多个意象进行“布局”,我拿一个意象也可以布局。

意象好比是一盏灯,或者叫点光源,点亮这盏灯,它就会发出光亮,照耀四周的空间。意象,就象点光源中的火焰、钨丝、或者灯管;而意境,就象这个电光源周围有光的空间,这个空间的光,就相当于意境中的言外之“意”,这就是意境中有实有虚,实,就是那个或者那些意象本身的字面意义;虚,就是这个或者这些意象的言外之意,这个言外之意,古人又称之为“韵”,因为就象弦音或者钟声,拨弦、敲钟发出声音后,还能听到袅袅余音,那就是韵的本义。而从象,得到所谓“象外”的“意”或者“韵”,靠的就是“兴”。就象陶渊明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得到“此中有真意”的“真意”,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兴”,因为那是无理性兴起的一种感觉。这种从意象,以“兴”,产生有韵味的审美情趣,就是严羽所说的兴趣。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严羽《沧浪诗话》)

严羽说这种兴趣的妙处在于: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其实就是余韵,即司空图说的韵味,也近于钟嵘说的滋味。严羽进一步说,如果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那就失去这种韵味了。

如果说严羽的兴趣的趣,实际就是一种韵味的话,那么王士禛提出的“神韵”则强调这种韵味要符合两个特征,一个是“清”,一个是“远”。

“汾阳孔文谷天胤云,诗以达性,须清远为尚。薛西原论诗,独取谢康乐、王摩诘、孟浩然、韦应物。言‘白云抱幽石,绿筿媚清涟’,清也;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远也;‘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高’、‘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清远兼之也。总其妙在神韵矣。”

王士禛喜欢的是山水诗,尤为喜欢有“清景”的山水诗。他的一清二远,更值得注意的是远:“予尝闻荆浩论山水,而悟诗家三昧矣。其言曰:‘远人无目,远水无波,远山无皴’”这里的远,就是别把诗旨写得太明确,就象画远人别画目,画远水别画波,画远山别画皴,意思一下,远,就是淡。意识的淡化,就不再是言志的志,也不再是缘情的情,而只是写意的意了。

所谓“神韵”的“神”字,还是和“兴”有关。殷璠论兴象可“神来”。杜甫有言“诗兴不无神”“苍茫兴有神”。“神韵”的“神”也就是“兴来神会”,无外乎陆机的物感/感物之说耳。

用诗意的方式表达“神韵”,就是司空图说的“采采流水,蓬蓬远春”,取其远字;或者戴容舟说的“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取其若有若无的散发;或者再如司空图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就是没有一个明确点出情感的字眼,却隐见情感的弥漫;再或者如严羽说的“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这还是司空图的意思。下面就来说说王士禛所举的达到上述标准的两个实例: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晚泊浔阳望庐山》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其实这两首诗的神韵并不神秘,重点都在于末句所表达的情绪不是直接写出,而是用兴象很含蓄地点化。李白诗“枫叶落纷纷”的意义可参考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也就是说,王维把李白的一句给扩展成四句详细描画一番,其实就是一种寂寞的韵味。孟浩然的结句也是很含蓄的,彼时他所思所想的乃是逝者慧远和尚,所以面临人去寺空的东林寺时,说“日暮空闻钟”,实际上就是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那一类诗的空,带有一种虚无的韵味,这是因为他入世宦游了一阵,一无所获,故有此叹。从这两个例子也可以看出,某一首诗也许真是羚羊挂角,但是置于整个文学传统中,就并非真那么无迹可寻了。

最后说说王国维的境界说。他的“境界”,实际上就是唐人的“意境”,换了个马甲而已,但他说境界而不说意境,其中也有他的用意。先说说他的一个玩得不太融洽的理论,就是所谓“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其实所谓有我、无我,无非是“兴”的不同,无我,就是兴得更淡,更远,有我,就是兴得比较显露而已。王国维此论的问题在于把有我当作“宏壮”,他的目的是把中国诗词中的美按西洋的方式分为优美和壮美两类,无我是优美,有我是壮美,可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种有我之境怎么能说是壮美呢。无我之境算作优美倒也能说通,但如果说壮美,只能往前文所论“气象”和“风骨”中的某些作品中去找,这种美,即便算壮美的话,也和西方所谓“崇高”有所不同。宗白华曾经如此评价中西美学的差异:

“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身就是节奏与和谐。人类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
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且往往被拒绝和闪躲。人性由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掘发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固然,中国人心灵里并不缺乏他雍穆和平大海似的幽深,然而,由心灵的冒险,不怕悲剧,以窥探宇宙人生的危岩雪岭,发而为莎士比亚的悲剧、贝多芬的乐曲,这却是西洋人生波澜壮阔的造诣!”

中国自古的确没有产生古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悲剧、贝多芬乐曲那样的艺术,但是我们如果细观杜甫和李白的诗集,会发现他们的某一首诗虽谈不上西方美学意义上的崇高,他们没有写出作为作品的悲剧,但是他们的人生却是某种意义上的悲剧,而他们的人生完完全全凝炼和记录在诗集里了。另外,我们也要看到,莎士比亚的悲剧只是他全集中的一部分,他晚期的所谓传奇剧,如《辛白林》《暴风雨》等,透出的更多是一种“和解”的精神,后文讲到韦应物其它诗作时,我们还要再次回到这个问题。

中西文化可能比我们通常所想像的要有更大的共通性,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马勒的交响曲《大地之歌》便是脱胎于七篇唐诗,一至六乐章分别对应李白《悲歌行》、钱起《效古秋夜长》,李白的某首不明诗作、李白《采莲曲》、李白《春日醉起言志》、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和王维《送别》。可见,李白等唐人诗篇从整体上去把握,是存在某种悲剧性的。如果我此生有幸能写一部李杜鉴赏的话,我想我会采用类似于马勒的方式,探讨李杜人生里的悲剧性的崇高。

王国维试图沟通中西美学的努力虽有启发作用,但总体并不成功,王国维论诗最有趣的创造就是那三个境界的说法: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悟,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诈也。”

王国维的创造性在于,也是他之所以用境界一词而不用意境一词的原因在于,他从诗词中的境界联系到人生境界,这是很有趣的一个发现。这种作为言外之意的人生境界,何尝不是王士禛神韵和严语兴趣的进一步发展呢。尽管王国维自己说:如此解释,恐为作者所不能赞同,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实则,窃以为,作者见到有人如此扩大了诗词的意义空间,恐怕欢喜还来不及呢。

西方美学家苏珊·朗格(S. Langer)以不同的方式论及艺术品当中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会心,以及艺术品的内在境界与人生境界的共通:

“你愈是深入地研究艺术品的结构,你就愈加清楚地发现艺术结构与生命结构的相似之处,这里所说的生命结构,包括着从低级生物的生命的结构到人类情感和人类本性这样一些复杂的生命结构(情感和人性正是那些最高级的艺术所传达的意义)。正是由于这两种结构之间的相似性,才使得一幅画、一支歌或一首诗与一件普通的事物区别开来——使它们看上去像是一种生命的形式,而不是用机械的方法制造出来的,使它的表现意义看上去像是直接包括在艺术品之中。”

至此,我们已然回顾了中国诗歌美学的几个主要的核心范畴,下面就来说说《游溪》到底如何。

从兴趣和意境说来看,前文通过“动画”联想的方式,已经对《游溪》作了一个简单的体味,只是还没有深入挖掘其中的意旨。从神韵说来看,《游溪》显然符合王士禛的一清二远,此诗清景清风,远树青葱,就象是按照神韵说的模子塑造出来似的,诗旨表达得也很淡,让人几乎找不到什么迹象去把握其中的情绪。但此诗到底是否有所表达呢?回答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思路,一种顺着韦应物自己的思路,一种我们现代人自己的思路。

从韦应物自己的思路来说,“缘源不可极”的“源”相当于《阙题》刘昚虚“道由白云尽”的“道”字,“白云”常常兴隐逸, 因而刘昚虚的道与白云连用,带有隐逸之道的意思。这个道字在韦应物诗集中多次出现,如“吾道亦自适,退身保玄虚。”“鸣钟生道心,暮磬空云烟。” “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疏空掩门。”“上非遇明世,庶以道自全。”“ 大道庶无累,及兹念已盈。”“此道本无得,宁复有忘筌。”等等。可见这里的道乃是“退身”、“自适”、“淡泊”、“无累”等等,仍是前文所论“遁世无闷”的那一条思路,韦应物说这条路无法穷极,只能有限涉足。刘昚虚壮年即辞官归田,《阙题》所写别墅便是他最后定居之地。韦应物认为自己做不到刘昚虚那一步,“远树但青葱”一句,可以看出在他眼里,刘昚虚的选择是“一片青葱”,他对此是满怀向往的。这里还要说的是,《游溪》中的玩舟垂钓带有某种象征意味,至少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是如此,而《阙题》好虽好,但其中人的活动“读书”却似没有多少余韵。这就牵出我们现代人的思路。那么从我们现代人自己的思路怎么看呢,为此先引用一下牛顿的一段话:

“我不知道别人怎样看我,但在我自己看来,我就像一个海滩上的小孩子,偶尔拾到一块较为光滑的贝壳,而真理的大海我并未发现。”

其实,古今中外有很多做事业的人,都只是象一个海滩上的小孩子,所谓成就和发现不过是偶尔拾到一块较为光滑的贝壳,而并未涉足真理的大海,就象牛顿,难道牛顿力学就是真理的终极吗?根本就不是,即便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不是真理的终极,真理,就象韦应物《游溪》所言“缘源不可极,远树但青葱”,不管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不论是所谓的大人物,还是普通人,人们所做的,也就是韦应物所说的“玩舟清景晚,垂钓绿蒲中”,偶尔有一两片落花飘于旅衣之上。在一个”野水烟鹤唳,楚天云雨空”的世界里,我们不妨澹然一些,不妨从自己所做的事情当中,只是简单地体会玩舟与垂钓的乐趣,至于我们能做成什么样,就只能说“缘源不可极,远树但青葱”了。

就象笔者自己写这一节,本是讲一首《游溪》而已,可是我们竟因读《游溪》而忽然“起兴”,就象游溪一样游历了一通中国诗歌美学史,然而说这说那,其实也不过是玩舟垂钓,沿途与野水烟鹤为伴,欣赏落花绿蒲与归流清风,如此而已,哪里又有什么重大发现,更不能说于人有何教益。而写这一部韦诗鉴赏系列,虽然也希望讲得深一点,谈得远一点,但是那个源头是不可穷极的,我们在品读韦诗乃至唐诗的过程中,只要能获得玩舟垂钓的乐趣就已经很好了,这何尝不是一种不错的人生境界。怀着这样的心态,位于遥远时空的韦应物《游溪》竟仿佛融入我们的血脉之中,这也是件很有趣很好玩的事情。

(待续)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6-7 10:07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6-7 12:01 编辑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6-7 09:54

《游溪》韦应物
野水烟鹤唳,楚天云雨空。


缘源不可及,远景但光明。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5-6-7 23:17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6-6 20:54

《游溪》韦应物
野水烟鹤唳,楚天云雨空。

太长知识了

就是太长,读得好累~~~风骨,气象等分几章贴就好了,否则现在的读者有耐心读完的恐怕不多。

能与千年前的作者惺惺相惜,这大概就是文字最大的魅力了!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6-12 20:49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10-13 09:55 编辑

2.3 萤火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韦应物
幽人寂不寐,木叶纷纷落。
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

此诗大历十四年(作者45岁)秋在澧上善福寺闲居时作。

坐,在诗词曲中意义丰富,此处的坐使,即致使。
宁知,怎知。
岁方晏,即方岁晏,岁晏,有两个义项,一,一年将尽时;二,指人的暮年,此诗还伤夏衣,自是取后者为善。
离居,隐居。

此诗意境已在诗中明确点出:寂、寒、伤、萧索乃是情语;木叶纷纷落、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青灯到晓、夏衣凉薄等为景语,景语即是情语。景语中最具特色的还是“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笔力老到、精炼、传神,特别之处有二,把流萤和寒雨并置,把流萤和高阁连用,特别是后者,增加了一个“高阁”,整个画面顿显高远,写虫写草,最怕写出一个“虫吟草间,声微气弱”。

“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一联的炼字也值得注意。什么雨能够“暗深更”?倘若是微雨/细雨,便不觉得有此效果,寒雨便觉贴切,这是因为所谓暗深更者,乃是一个心理效果,寒雨和细雨,都是雨,但是寒雨增添了心理暗示在内,故能使得深夜更暗。

另外,“度”字也值得注意,度,兼有度过空间和度过时间之意,寒雨中的流萤度高阁,给人一种“细雨湿流光”的印象,时光在孤寂凄冷中流逝,这就呼应了尾联“宁知岁方晏”的时间感,也呼应了首联的“木叶纷纷落”,此句也同样暗示着年华已暮。这首诗前三联写了三幅景象:木叶纷落、流萤度阁、青灯至晓,除了从不同侧面都暗示着孤寂凄冷萧索的意境,其中隐隐还都有一种时间流逝的感受在内 。

此诗和前人存在多方联系,首先要说到王维的《辛夷坞》。

《辛夷坞》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前面讲到过王维这首诗,说它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存在密切的联系。《辛夷坞》 大体能算作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透出一种空开空落无人欣赏的寂寞的韵味,类似李白,也和韦诗“幽人寂不寐,木叶纷纷落”颇为相似,只不过韦诗当算是有我之境。韦诗明确表达出一种伤感的情绪,而王维诗里,看不出他是有这样的负面感受,只是说花开花落,带有一丝禅意。

另外,此诗从整体上倒更象是从王维的另一首诗变出。

《奉寄韦太守陟》王维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
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

同是寄赠,同样萧索寂寞,文字上也有多处共通,如萧索、岁方晏、高馆等。另,衰草二字与萤火虫存在紧密联系,因古人认为萤火虫乃是腐草所变,《礼记》:“季夏之月……腐草为萤”。由此,韦应物另有一诗《玩萤火》:“时节变衰草,物色近新秋。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此诗与上诗不同,乃是纯客观描写,但从中可见“时节变衰草”一句可谓“寒塘映衰草”与“流萤度高阁”二句间的桥梁。王维对韦应物的影响前人多有指出,韦应物这首萤火诗可谓一具体而集中的实例。

上文所述王维二诗,是在萧索寂寞的意境上和韦诗有共通,另在衰草(腐草)变萤火上对韦应物也有文字表达上的启发,但是,至此还不能点出韦应物萤火诗的最核心之处。我们把韦应物这首寄赠诗标题忽略,而单称之为“萤火诗”,便是特别注重其中“流萤度高阁”这一意象,而对此的深度阐发,需要作一较为系统的梳理。在此,我们依然要结合前人作品,一篇谢脁,一篇庾信,一篇杜甫,这三篇都写有萤火,另外兼带一篇李白。

《玉阶怨》 谢脁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玉阶怨》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同是《玉阶怨》,李诗比谢诗要更为著名,甚至外国的庞德还翻译过它:

The Jewel Stairs' Grievance
The jewelled steps are already quite white with dew,
It is so late that the dew soaks my gauze stockings,
And I let down the crystal curtain
And watch the moon through the clear autumn.

庞德在译诗之后,还附加了一段注释,译回中文如下:

“玉阶,故在宫殿。怨,故有所怨。罗袜,故为嫔妃,非婢女作苦声。清秋,故知怨不得季节。另知她来此已久,因为白露不只已生玉阶,且已侵湿罗袜。此诗贵在怨深而不著。”

所谓“不著”,《游溪》一节所论复录于此: 再如司空图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就是没有一个明确点出情感的字眼,却隐见情感的弥漫;再或者如严羽说的“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这还是司空图的意思。

李白这首《玉阶怨》的确有一种玲珑含蓄之趣,然而不能忽视谢脁对他的启发。这二首《玉阶怨》并不仅限于标题雷同,而实在是母子关系。其中立意、文字上的共通如此明显,已无须多言。值得指出的是李白对谢诗是如何改编的。

李白的处理,乃是单从谢诗中“夕殿下珠帘”与“思君此何极”二句着眼,去掉流萤与缝衣二象,而代以白露与罗袜,不明言“思君”,而代以“望月”,望月即是思人。李白比谢脁高明之处,就在于庞德所说的“怨深而不著”,谢眺直言“思君此何极”,李白则以“夜久侵罗袜”“玲珑望秋月”等象间接点出宫怨。并非间接总比直接好,而是表现怨声、愁情等诗,间接的兴要胜于直接的赋,但是若论慷慨之言,则判断标准常颠倒过来。

虽然谢诗中的萤火意象在李白诗中未得继承,但受之影响或者所见略同的大有人在。借助萤火意象表现愁怨之声, 庾信 有篇《拟咏怀》,杜甫有篇《见萤火》。

《拟咏怀》其十八 庾信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见萤火》杜甫
  
巫山秋夜萤火飞,帘疏巧入坐人衣。
忽惊屋里琴书冷,
复乱檐边星宿稀。
却绕井阑添个个,偶经花蕊弄辉辉。
  
沧江白发愁看汝,来岁如今归未归。

前两篇《玉阶怨》中的感情是宫女之怨,庾杜二诗则表现为羁旅之愁。前两篇诗中主体乃是宫中女子,而后两篇主体则是作者自己。然而这只是表面上的区别。试问,假如谢脁与李白当时本人内心安乐,他们又怎会有“兴”去写什么宫怨诗?

因此,《玉阶怨》虽写宫怨,但诗人之所以有“兴”写此宫怨,却是因为诗人有一种寂寞的怨声存在内里,不发则不得已。慷慨之言是一种表达,悱恻之言又是一种表达。也因此,《玉阶怨》之怨,与 庾信杜甫二诗之愁,本质是一回事体。而庾信杜甫二诗彼此之间的联系,就更为明显了,因为从文字安排上就一眼可见。杜甫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又说“清新庾开府”,说明杜甫众多师承之中,庾信是极为重要的一位。杜甫这首萤火诗,萤火意象之外,写琴写书,写乱写愁,都直承庾诗琴声、书卷、碎火、忧愁。另外,杜诗中写萤火与珠帘的交互,与谢诗透过珠帘看萤火也存在一丝联系。杜甫萤火诗从艺术成就甚高,我们也因此有兴稍许多作探讨。最后我们还是要归结到这一干萤火诗的萤火到底是何用意。

关于杜甫《见萤火》,明朝有个叫张綖的说:“此篇正意乃见萤火而感旅寓耳,亦兼比小人。帘疏巧入,言闲之不密而巧于进身也;坐人衣,亲近人主也。惊琴书冷,厌文也;乱星宿稀,混真也。绕井栏而添个个者,连阴类以相附也;经花蕊而弄辉辉者,窃宠荣以自耀也。其殆指当时用事者乎?” 这话出自张綖的著作《杜律本义》,书名取得甚是大气,但我实在怀疑这是杜甫本义。

不只张綖这么解诗,还有叫谢杰的和陈醇儒的也这么看。可见这大概能算是一种解诗的流派,我们一开始解读《滁州西涧》也是遇到一伙此派中人。这种解诗法,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完全从诗中文字出发,发挥自己的主观联想能力进行解读,其实这种作法本身不是绝对不可以,就象前文一开始说的,这么解读,如果不符合原诗本义,最好是对原诗本义的一个提升,比如王国维的那三重境界论。但这种比附小人的解读法,就显得把杜诗往阴暗处去联想了,实属无趣。杜甫还有《萤火》诗“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他们就从“腐草”发挥,说萤火虫是为刺宦官。如果真有人以这种动机写诗的话,那真是够阴暗的,个人完全不相信这种解读。当然,从《杜甫全集校注》收集的资料来看,很多评家也不这么看。

其实,这首《见萤火》是又一个《滁州西涧》,关系到怎样读诗,特别是怎样读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方式问题。有些诗的确是在美刺,但是美刺也有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方式恰当,让人觉得作者是个高尚的君子,如果方式不当,那么作者在讽刺别人为小人的同时自己也有了小人之嫌。唐诗,其实基本上都是诗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没有那么多复杂和阴暗的东西在里面。读唐诗,主要就是看诗人是怎样抒情的,其中有怎样的方法,有怎样的规律,又有怎样的趣味。

《杜甫全集校注》上的不少注家评家,对此诗虽然也不持讽刺小人之论,但都是孤立地就诗论诗,而我们这个系列一贯的特点是以诗证诗,尽可能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我们从韦诗论及杜诗,本身就是联系过来的,下面就再次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基于杜甫的另一组诗《秋兴》来解读《见萤火》。

《秋兴》其五有这么一句:“一卧沧江惊岁晚”,其四又有:“鱼龙寂寞秋江冷” ,其八又有:“白头吟望苦低垂。”我们马上就可以看出《秋兴》和《见萤火》的亲缘关系,不仅“沧江白发”见诸《秋兴》其五其八,更重要的是, “忽惊屋里琴书冷”的“惊” 的用法用意完全等同“一卧沧江惊岁晚”的“惊”字,“冷”字用法用意则等同“鱼龙寂寞秋江冷”的“冷”字。《见萤火》其实就是《萤兴》,诗法等同《秋兴》,而且两者都是诗人同一时期同一地点所作,也都是悲秋诗。

“忽惊屋里琴书冷”,这里表面上是写萤火虫,但实际上是写诗人自己的情感,萤火虫哪里会因琴书之冷而惊?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这里就是一个典型的强烈的有我之境,萤火虫着了杜甫之色彩,惊的实则是杜甫他自己。 杜诗另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是真的鸟惊心了,而是作者自己惊心了。因此, “忽惊屋里琴书冷”说的是诗人自己的心惊,为什么心惊,“惊岁晚”耳;“复乱檐边星宿稀”也同样是说诗人自己的意乱,“星宿稀”是暗示意兴的惨淡,琴书冷是暗示心情的凄冷,那么颔联讲的就是诗人由秋夜萤火起兴,为年老而惊心,为羁旅而意乱,自感惨淡而凄冷。

分析颈联“却绕井阑添个个,偶经花蕊弄辉辉”也要参考《秋兴》,其三有这么两句:“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可见它们的句法是很相近的,诗意其实也很相似。《秋兴》其三前两联:“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这两联所讲的就包括了一种百无聊赖的心情,杜甫每天都坐在江楼上看风景,所以说他多日看见渔人泛了又泛,也多日看见燕子飞了又飞,只有一个百无聊赖的人才会有这种体物之语。叶嘉莹分析这两句:“杜甫触景伤情,所感非一……要言之,则信宿渔人泛泛,清秋燕子飞飞,不过江楼日日所见之景,而着一‘还’字、一‘故’字,则漂泊无聊,羁栖厌倦之情,尽在言外……”叶嘉莹所言甚是。

“却绕井阑添个个,偶经花蕊弄辉辉”是说他看见萤火虫绕到井阑,添了一个又一个,偶经花蕊,发出一辉又一辉,这种小事情细细写来,也是代表他那一种无聊情绪,这一联相较上一联,就没有出现“惊”“冷”等有我字眼,这里他不是王维那样的无我作禅意,而是随着萤火离开己身,飞出帘外,情绪有所平复,却又陷入无聊。因此《见萤火》的颈联是有那么一转的,由颔联的心惊意乱转为百无聊赖,这是杜甫羁旅夔州时的两种典型心理,在这中间两联的情绪铺垫下,诗人终于在尾联总结自己的所思所想:何时才能还归故乡!再回过头来看首联那句“帘疏巧入坐人衣”,那是暗示愁情就象萤火虫一样,在一个凄冷的秋夜,悄然袭人而来。

所以我们看杜甫作诗,字法、句法、章法,无所不工,既感性之极,又精准之至。 杜诗《见萤火》前三联写的是一个统一的事物,但彼此之间毫无赘语之虞,起承转合,无不精当,把一份羁旅愁情借萤火的飞动竟写得神完气足,生动无比。前文讲诗歌美学六范畴,此诗意境、兴趣、境界皆有之,但有一个更恰当的评价,就是气韵生动,这是从画论上借来的概念,文学上气韵生动也是一个很高的境界,杜甫尤胜于此,《石壕吏》这样的作品,恐怕就只能从气韵生动上才能品出美学意义。

说完《玉阶怨》和庾信杜甫的萤火,我们再回看韦应物的萤火。

截取韦应物萤火诗中间二联,再把这四句安上一个《玉阶怨》的标题上也未尝不可:

《玉阶怨》韦应物
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高阁在韦应物本是指寺庙,但在《玉阶怨》的标题下也不妨解作宫殿。

《玉阶怨》 谢脁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对比谢脁《玉阶怨》,韦应物的《玉阶怨》好不逊色。这种对比,当然不为文字游戏,而是为了说明韦诗与谢诗,表面上的不同不能掩盖两者内里的共通。理解韦诗,要借助谢诗,而理解谢诗,又可以借助韦诗。 韦应物的师承,一般而言除了陶渊明、王维,就是大谢小谢了。

倘若韦应物萤火诗真只以中间四句见世,再冠以《玉阶怨》之名,那么后人必定要说,此诗“表达出所有被封建君王遗弃的妇女共同的哀愁”云云,殊不知《玉阶怨》的马甲背后,实则还有个衬里。诗人原是文字的魔术师。

至此我们讲到四篇萤火诗,从彼此之间的关系看来,庾信和杜甫是一路,韦应物和谢脁是一路,然而这两路之间又有共通,实则都是写怨写愁,写寂寞萧索,当然,其中都有一个重要的意象,那就是萤火。那么,我们要问,为何是萤火?

萤火在古典诗歌中的意义,其实并不固定。打破砂锅问到底,追究谢、韦、庾、杜为何起用萤火,这实在是一件难以言说的事情。我们在前文探讨各诗,对此问题始终没有真正触及。“流萤度高阁”,我们大体分析了“度”字,也讨论了“高阁”,却未深谈流萤本身如何,只点出可作流光想;“忽惊屋里琴书冷,
复乱檐边星宿稀”,我们分析了“惊”、“冷”、“乱”、“稀”,对于“萤火”本身也是一带而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中“菊篱”、“南山”固然重要,然而诗眼,恐怕要属一个“悠”字。读诗往往如此,名词构成的“象”,本身似只是一个道具,从“象”到“意象”乃至“意境”的构成,重点只在“象外”,这是我们在《游溪》一节已然讨论过的。但是,这并不能否定“象”本身具有的特殊性。那么,为何是萤火?

萤火,想来此物在一个物候变化、天气转冷的季夏之月,由腐草所变,夜晚发出微弱幽光,时有时无,断断续续,聚集之时,又呈纷乱破碎之貌,这种物象的表征,在忧愁的诗人眼里,或许就令他们直觉地将其作为愁心的代表:忧愁在寂寞萧索中日月累积,如此之深,如此之久,就象衰草一样腐烂发酵,直似有萤火飞出,幽明相间的耀动之中,带有一种超物质的美感,其理,就象梁祝归葬一冢,两者的爱情则经天地运化,终于化为两只翩飞的,蝴蝶……

(待续)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5-6-13 05:23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6-12 07:49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韦应物
幽人寂不寐,木叶纷纷落。

银线千条度灵阁 --- 这句,应该还是写雨吧?!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6-13 05:59
山菊 发表于 2015-6-13 05:23
银线千条度灵阁 --- 这句,应该还是写雨吧?!

山菊说得对,查了一下,韩偓有:雨脚飞银线。

韩偓应该是从“寒雨暗深更”直接用“雨”了,“东风吹雨入西园”,下面接雨比较合适。

这篇得改改了。

谢谢山菊指正!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6-13 21:12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6-12 20:49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韦应物

第九篇原稿有误,现已改写。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5-6-14 00:58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6-13 08:12
第九篇原稿有误,现已改写。

换了杜甫的诗~~~不喜欢前人那些过度解读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6-17 17:35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10-21 09:27 编辑

2.4 孤花

《游开元精舍》
夏衣始轻体,游步爱僧居。
果园新雨后,香台照日初。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
符竹方为累,形迹一来疏。

此诗当为任滁、江、苏州刺史时作。
开元精舍,即开元寺,各州均置。
香台,代指佛寺。
符竹,刺史符信。

此诗前人评论不少,值得抄录。

叶梦得:“‘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此韦苏州集中最为警策。”这一联的确警策,下面会详细分析。

曾季狸:“刘梦得‘神林社日故,茅屋午时鸡’,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皆佳句,然不若韦苏州‘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也是高看这一联。

钟惺:“最深最细之极则幽。‘孤花表春馀’妙语妙情。韦有‘残莺知夏浅’可为妙对。”

沈德潜:“‘绿阴’二语,写初夏景入神,‘表’字尤见作意。”作意,当是佛家术语,“尤见作意”的意思当是“尤有见地”,“尤为警策”,是褒语。

谭元春认为:“‘表’字思路入微。”

唯有刘辰翁认为后一句不好:“(孤花句)便不及上句。”

袁宏道给了一个总体印象:“落花无言,人澹如菊。”

叶梦得还作了个对比:“而荆公诗乃有‘绿阴生昼寂,幽草弄秋妍’之句。”王安石这是把韦应物得意的“绿阴”“幽草”给玩残了。“绿阴”和“幽草”都是绿色,两联配一起本身就显单调,况幽草如何能弄得秋妍,弄春妍倒更可信一些,更不用说“幽”字和“弄”字“妍”字有相犯之嫌。

曾季狸:“春晚景物说得出者,惟韦苏州‘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最有思致。如杜牧之‘晚花红艳静,高树绿阴初’,亦甚工,但比韦诗无雍容气象尔。至张文潜‘草青春去后,麦秀日长时’及‘新绿染成延昼永,烂红吹尽送春归’,亦非不佳,但刻画见骨耳。”的确,这几例一比,顿显韦诗高雅。“晚花红艳静”,从心理学上来说,红色不会给人安静之感,韦应物说绿阴静,倒是更有心理学基础。“新绿染成延昼永,烂红吹尽送春归”,又是染来,又是延,又是吹来,又是送,忙得一塌糊涂。

“绿阴生昼静”这一句简简单单,却是极为传神。初夏时的树叶全是新生,一片碧绿,一丝枯黄迹象也没有,纯粹的绿,绿得即使在白昼也给人一种静谧之感,这种感觉是油然而生的,故曰“绿阴生昼静”,当然了,静谧与否,说到底还和人的心境有关。

“孤花表春馀”这句不比上句显豁,所以刘辰翁就搞不懂了,他也挺好,没看出好,就说不好,实话实说。这句是我们这一节谈论的重点,先只说说这个“表”字,此处大意为表示、显示、标志,这一句讲起来也很简单,就是说孤花表示春天的残余。表,作动词,在唐诗中,应该算用得很少。如果翻译成英语的话,可以考虑常用的show,或者indicate,或者mark,再或者就是signal。Signal的本义是“信号”,“孤花表春馀”意思也可以解作“孤花是表示春馀的一个信号。”《尤利西斯》中这么一句很有唐诗风韵:

A shiver of the trees, signal, the evening wind.

他这里的句式很特别,三个名词性词组用逗号相连,表示三者属于一种同位语关系:树梢的悸动,(即是一种)信号,(表示着)晚风。如果翻译成现代文,采用原文的节奏,可作:“树梢一阵悸动,标示着,晚风”。但是我们既然谈到唐诗“孤花表春馀”的表字,那么此句也可译作:“杪动,表,晚风。”这就是出国了的“表”。

真要解读“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很可能落得一个诗无达诂,所以我们希望在一个更大的视野中读诗,在此品读韦应物和其它任何唐诗,所作的任何解读都是这样,只是提供一种思路,都不是说那是唯一的,更不是说那是唯一正确的。我在李泽厚《华夏美学》中读到几段话,感觉录在此处颇能应景,也算是换个思路,先来看看读这首诗的种种其它的可能。

“现代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的著名散文《一片树叶》中说:‘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相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了。花用自己的凋落闪现出生的光辉,花是美的,人类在心灵的深处珍惜自己的生命,也热爱自己的生命。人和花的生存,在世界上都是短暂的,可他们萍水相逢了,不知不觉中我们会感到一种欣喜。’”

单从“孤花表春馀”一句看,上述引文未尝不是一个不错的感性解读,韦应物的确是与孤花萍水相逢,未尝不会感到一种欣喜。李泽厚接着又道:

“但这种欣喜又是充满了惆怅和惋惜的。‘日午画舫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这本无关禅意,但人生偶遇,转瞬即逝,同样多么令人惆怅。……这种惆怅的偶然,在今日的日常生活中不还大量存在么?”

欣喜中带着惆怅,这是否就是“孤花表春馀”的意境呢?从“孤”字看,再从“春馀”,似乎也能读出一点这种味道来。李泽厚接着又举个了偶遇姑娘的例子谈孤独与凄凉:

“路遇一位漂亮姑娘,连招呼的机会也没有,便永远随人流而去。这比起‘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应该说是更加孤独和凄凉。”

欣喜,夹着惆怅;惆怅,带着孤独;孤独,透着凄凉。李泽厚并非针对“孤花表春馀”说的,但是单看这一句,孤花未尝不可作为“人”的代表,无缘、薄命云云,李泽厚倒是越说越象是那么回事了。后面他又上升道:

“生活、人生、机缘、际遇,本都是这样无情、短促、偶然和有限,或稍纵即逝,或失之交臂;当人回顾时,却已成为永远的遗憾……不正是从这里,使人更深刻地感受永恒本体之谜么?它给你的启悟不正是人生的目的(无目的)、存在的意义(无意义)么?它可以引起的,不正是惆怅、惋惜、思索和无可奈何么?”

李泽厚这里所谓的永恒本体,也就是他后来大力鼓吹的所谓情本体,他的意思是说人生的目的就是无目的,存在的意义就是无意义,人真正所能着落的只能是情感,他管这种认识叫作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妙悟。这是否还和韦应物有关连,我就实在没有把握了。

总的来讲,李泽厚论说的是一种非常感性的东西,如果单看“孤花表春馀”这一句,他所说的的确就象是在解读韦诗,只是和“绿阴生昼静”不怎么合拍,和全诗整体也不怎么融洽。但是东山魁夷所谓见到花时的那种“欣喜”,对于韦应物此诗来说,倒真是未尝不可以有的。

如果看“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这两句,那么《一片树叶》这篇散文的结尾倒是更有相关性:

“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只要您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视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庆幸。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生死轮回的要谛。”

东山魁夷说的是一片凋落的树叶和整棵大树的关系,带有一种超越的感情在内。如果我们把这一片凋落的树叶等同韦诗中的“孤花”,把整棵大树等同韦诗中的“绿阴”,那么韦诗中未尝没有一种“花尽树更盛”的哲理在内。

跳开这首诗而言,“孤花表春馀”另外还有些弦外之音。孤花的反义词是繁花,即繁华。比较“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余恕诚谓之“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是点到要害的。而孤花,则未尝不反映了韦应物那个孤华的时代(中唐),孤华的季节(春余),孤华的地区(开元寺),王士禛:“张曲江开盛唐之始,韦苏州殿盛唐之终。”可见“孤花表春余”是颇能概括韦应物本人在全唐诗中的位置的。以上乃是引申开来说的,至于韦应物本身是否有可能想到时代、地区?此诗标题的“开元”二字是否别有玄机?韦应物是否想到了开元盛世不再,繁华转孤?这样的解读就有点过于深曲了,也把一首山水游览诗夹杂了咏史诗的元素,不那么纯粹了。

以上就是“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能让人产生的种种可能的联想,这些都很不错,但正式去解读它,还是要放在全诗的整体之中去寻求,还是要看这中解读是否和全诗取得逻辑的一致性。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先来关心一下此诗在前人作品中是否也有一个大致的原型。

说有易,说无难。说有,找到了,便是有。说无,没找到不等于无。这篇孤花诗,从直觉上应是师承王维,但是王维集中并无一篇能在文字和意境上同时与之相应者。只能说确有不少单纯文字上的相仿,所以,我们应该能够说,这篇韦应物较晚期作品,是有比较高的原创性的。文字上取材于王维的,有“果园新雨后”三字可想及王维《山居秋暝》 中的“空山新雨后”;“绿阴生昼静”可想及王维《林园即事寄舍弟紞》中的“闲门昼方静”;还有一个可作诗眼的“疏”字,在王维诗中普遍存在;再有那个“孤”字,王维集中虽无“孤花”,却有多例“孤烟”,也算王维的一个典型特征;另外,王维《资圣寺送甘二》中有“柳色蔼春余,槐阴清夏首”二句,和韦诗多少有一些亲缘关系。王维对韦应物有一种普遍性的弥漫性的影响,韦应物对王维则是一种普遍性的不自觉的继承,很难说有具体的刻意的模仿。读一个前人的诗集,如果熟稔至极,性情相通,则笔下就难免会有前人无形的存在。

《资圣寺送甘二》王维
浮生信如寄,薄宦夫何有。
来往本无归,别离方此受。
柳色蔼春余,槐阴清夏首。
不觉御沟上,衔悲执杯酒。

尽管都写到春末夏初的清景无限,但韦应物的孤花诗与王维这首送别的感伤诗情调迥异。进入到孤花诗的意境,可见,在一个初夏的某日,诗人穿着轻便的衣服,怀着轻松的心情,在寺庙中闲庭信步地游览。这时果园内刚刚下过一场新雨,佛寺照着初升的朝日。绿阴在白昼时也生出一股静谧,孤花则标志着现已是春天的残余。方才还为官职心累不已,到此一来便觉形迹“疏”矣。

如此看来,这首诗似无特别的深意在内,特别是结尾和开头呼应,已经把此诗的立意讲得一清二楚了,只是那个“疏”字和“孤”字值得玩味,上一段我们也没有把它译出来。

前文多次讲到我们崇尚普遍联系的观点,这不仅体现在一个诗人与其他诗人之间的联系,也体现在一个诗人的某首诗与他自己的其他诗作的联系,还体现在一首诗内部文字之间的联系。这是我们读诗时要考虑的,但何尝不是诗人创作时需要掂量的。现在我们就来分析这首诗文字内部的关系,特别是那个“孤”字和那个“疏”字。

“绿阴生昼静”这一句很容易理解,因为绿阴让人感到安静,所以能够让在工作中感到心累的诗人一见便有闲适之感。问题在于“孤花表春馀”怎样理解。“孤”字可以从伤感的角度理解吗?是否是孤独中带着惆怅,惆怅中透着凄凉呢?“春馀”是否是通常的伤春呢?对此我们持否定态度,理由有二。一,如果作“伤感”解,则与开头与结尾不协调。二,如果作“伤感”解,也和“绿阴生昼静”不协调。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这一联也不构成“起承转合”的“转”,从韦诗中我们并不能感觉到杜诗中那种起伏跌宕、沉郁顿挫的律诗风格,更多是淡淡写来的一种冲融与平和,此诗即是如此,全诗基本上是一个何时、何地、见了何物、有何感受的次序。

对于“孤花表春馀”,如果不是“伤春”,那又是什么呢?这就谈到“孤”字和“疏”字的联系。什么叫“疏”呢?直接解释还真不容易讲,讲讲它的反义词:密。举个例子,比如在机场,你会看见很多看起来很商务很白领的人在那里候机时,都拿着一部移动计算设备,一付“我很忙、别打扰”的样子,那就叫“密”;假如旁边有个人,负手望着窗外的群山、白云、象大鸟一样起降的飞机,那就叫“疏”!密,就是日程安排得很满,事情很多,这常常意味着你是个重要人物,所以很多人也都显示自己的“密”为荣;疏,就是它的反面,与尘世疏远,不再谋划,不去计较,心也就随之完全放松。

唐代诗人眼里的疏,还可以从“疏钟”一词帮助理解。“疏钟”也经常出现在唐诗中,表示那种稀疏、悠远的钟声,它的反面就是敲锣打鼓的喧闹,那就叫密。疏和密,给人心理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疏字所带的韵味就是那种远、闲、逸、澹之感,带着一丝微微的领悟。

那么“孤”呢,孤花,它带有什么韵味,要看诗的上下文,有的诗可能是这个意思,有的诗可能是那个意思,就象萤火,到底是愁情,还是光明,这个也不能孤立地去看。孤花,在这首韦诗中的意义,其实就是“极稀疏的花”,总共也没几朵,这儿一朵,老远处才会再有一朵,但也不必强说他的视线范围之内就真个只有一朵。所以说,这个“孤”字,实际上在心理上,非常接近于那个“疏”字,“疏”字就象是“孤”字牵带出来的,或者说是“兴”出来的:“孤花”是兴象,“形迹疏”是意念,这就是“兴”的妙用。他也不一定就是说:“我宁愿作一朵孤花,享受绿阴的宁静”,没有这么直接,而是间接的兴。

一个人要想形迹“疏”,就得学会“孤”。要是社会关系特别复杂,那么显然,每天都会有各种人来找你,各种事来找你,电话也不断,日理万机,这就不可能“疏”得起来,只有那种减少社会关系的人,才能减少各种扰攘。因此这个孤花,不是孤独寂寞惆怅凄凉,也不是孤芳自赏,而是带着一种“遗世独立”的意味,这就又回到韦应物诗中一贯的主题:隐逸,遁世无闷。

解读品鉴诗歌,其实按照李泽厚上面那种很感性很抒情的方式来也不错,但是浮光掠影则无力,抒情过度则无骨。我们这个系列的风格恰好有所不同,相较于务虚,我们更务实一些,更注重文字上的分析,落实于字、句、章、意象,有时还会作一点推理,很少凭自己的主观臆想去作孤立的解读,而是致力于以诗证诗,以文字证文字。情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本质特征,但我们这里谈诗,并不追求对诗中的情感再作进一步的形容和渲染,特别是韦应物这种淡诗,我们希望象操起手术刀那样进行擘肌分理的解析,获得庖丁解牛式的乐趣,我们追求的,莫若说,是一种“去蔽”。

(待续)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5-6-18 02:45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6-17 04:35


《游开元精舍》

残莺知夏浅,孤花表春馀~~~嗯,好看!

这首我喜欢~~~除了状景生动,还有你解析的'言浅意深',我喜欢诗中那种淡淡的情绪。这种情绪能牵引人心,瞬间穿越时空,跟作者一起沐浴在那个初夏早晨的阳光里~~~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6-21 10:05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10-21 09:50 编辑

2.5 燕集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末四句疑为伪作):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疆。

此诗贞元五年夏在苏州刺史任上作。当时顾况自著作郎贬饶州司士参军,经苏州,有和诗。

画戟,指有彩饰的木戟,唐时用为依仗,列于官署及高级官员宅第门前,数量视其品级而定。
宴寝,即燕寝,燕集之内室。
斯民,老百姓。
理会,会意谓领悟、会心,这里是说想通了道理也就派遣了是非之心。
鲜肥,指鱼肉等荤食。
时禁,指当时禁屠宰的命令。《唐会要》卷四:“建中元年五月敕:自今以后,每年五月,宜令天下县禁采捕弋猎,仍令所在断屠宰,永为常式。”
玉章,诗文或书简的美称。
吴中,即苏州。

此篇名气很大,因此评点也很多。

刘太真:“顾著作(即顾况)来,以足下郡斋燕集相示,是何情致畅茂,遒逸如此!宋、齐间,沈、谢、何、刘,始精于理意,缘情体物,备诗人之旨。后之传者,甚失其源,惟足下制其横流。师挚之始,关雎之乱,于足下之文见之矣。”刘太真“畅茂”“遒逸”四字可谓恰如其分。

白居易:“贞元初,韦应物为苏州牧,房孺复为杭州牧,皆豪人也。韦嗜诗,房嗜酒,每与宾客一醉一咏,其风流雅韵,多播于吴中。……韦在此郡歌诗甚多。有‘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最为警策。今刻此篇于石,传贻将来。”白居易首先注意到前两句的不凡之处,但仅限于说其“警策”。

曾季狸:“老杜‘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韦苏州‘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皆曲尽其妙。不问诗题,杜诗知其宿僧房,韦诗知其为邦君(同郡)之居也。此为写物之妙。”曾季狸对比韦诗与杜诗,点出了两者的共同点,但没有点出两者的一个重要的不同点,杜诗把写景和写情结合在一起,这就是赋,而韦诗则是典型的兴。李仲蒙:“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这即是叶嘉莹对赋比兴的定义“至于表达此种感发之方式则有三,一为直接叙写(即物即心),二为借物为喻(心在物先),三为因物起兴(物在心先)”。以上是对赋比兴的一个常见定义,未必完全科学,但基本能表达此处杜诗与韦诗的区别,下文将详细谈论韦诗兴法。

杨慎:“诗话称韦应物郡斋燕集诗首句‘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为一代绝唱。余读其全篇,每恨其结句云,‘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疆’,乃类张打油、胡钉铰之语,虽村教督食死牛肉烧酒,亦不至缪戾也。后见宋人丽泽编,无后四句。又阅韦集,此诗止十六句,附顾况和篇,亦止十六句。乃知后四句,乃吴中浅学所增,以美其风土,而不知释迦佛脚下不可着粪也。” 杨慎认为前四句都很好,另外,他坚持末四句是伪作,值得思考。

陆时雍:“都雅雍裕。每读韦诗,觉其如兰之喷。‘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意境何其清旷。” 陆时雍所谓“都雅雍裕”略许有之,“如兰之喷”当属妙语。

焦袁熹:“居然有唐第一手。起‘兵卫’云云,谁知公意在‘自惭居处’之‘崇’”。 焦袁熹所言甚是精辟,因为他讲到首二句与后文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此诗如何起兴的机理。

张谦宜:“莽苍森秀郁郁,便近汉魏。‘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二语,起法高古。” 张谦宜的“高古”一词也值得注意。

乔亿:“薛文清居官,每诵韦‘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之句,以为惕然有警于心。又‘所愿酌贪泉,心不为磷缁’ 谓可以为守身之戒。余谓左司此等句,数不可更仆,如‘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固见称于紫阳也。然则韦公足当良吏之目,而后世徒重其诗,谓之知言可乎?” 乔亿对韦应物的人品尤为称赞。

张文荪:“兴起大方,逐渐叙次,情词蔼然,可谓雅人深致。末以文士胜于财赋,成为深识至言,是通首归宿处。” 张文荪直言“兴起大方”,和焦袁熹类似,点明此诗成功指出在于起兴的绝妙。

首先说一下末四句的真伪问题,这个要进行严谨稳妥的考证工作,所以我们这里不做定论,只提两点,第一,末四句的确和整体不太协调,因为此诗前面所写的主题乃是作者个人的抒情,而末四句突然就变成对苏州这一地区的专门议论;第二,顾况的和诗也只有十六句,结句“安得凌风翔,肃肃宾天京”,与韦诗“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对应,说明韦诗可能就是到此为止的。

综上各家所言,对此诗虽有各种褒赞,但此诗赖以成功的基础乃是起兴绝妙,也就是说诗中存在一个写景与写情之间的对应关系,前四句写景是对后文写情的“提带”,构成了下文抒情的一个“有利环境”,具体分析如下,:

“兵卫森画戟”对应“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兼及“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宴寝凝清香”对应“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兼及“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对应“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兼及“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其中如焦袁熹所言,“兵卫森画戟”明显是起兴“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其它几句也都有类似的起兴关系,比如“宴寝凝清香”起兴的是宴会上的那种美好的气氛,从而带出嘉宾满堂、饮酒、玉章云云;而“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描写的则是更大的空间和环境,对后文“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的提示也是比较明显的。

从上可见,古典诗词中优秀作品的写景常常不是单纯写景,而是作为一种表达感情的手段存在,和诗中其它文字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这是赏诗写诗的一个关键所在。欣赏兴象之妙之趣,对于韦诗尤为重要。我们这几小节讨论韦诗中的这六组“流丽”景语,它们全都可以算作兴象。考虑何谓兴,这是没有标准定义的,不必严格遵照叶嘉莹所谓“物在心先”那样的先后关系,陆机所论的“物感/感物”或许更具有普遍意义。

由此诗兴象的妙用,也就带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一首诗的何谓美,比如这首燕集诗,它所谈论的话题,除了开头四句写景,仿佛并不让人多感兴趣,诗人在宴会上遇到何人、听了什么、喝了什么、感觉怎样,这些似乎并不怎么吸引人,那么是否意味着这首诗除了前四句就别无所长了呢。

前面讨论起兴,给我们一个提示,那就是一件艺术作品,它所呈示的“美”,常常体现在某种“关系”之上,比如杜诗那样的跌宕起伏、沉郁顿挫之美,不仅体现在每一句的内容上,更体现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上。而这篇燕集韦诗,诗句之间也存在各种有机联系,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心理上的一抑(“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一扬(“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食物上的一无(“鲜肥属时禁”) 一有(“蔬果幸见尝”),动作上的一俯(“俯饮一杯酒”)一仰(“仰聆金玉章”),这四联整体上联系又是那么通畅,更有甚者,开头四句景语就象一个遒劲的龙头,通过起兴带出一段振振欲飞的龙身,结尾恰巧收结在“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刘太真说此诗“遒逸如此”,即是感觉到这种龙的遒劲与欲飞之势。这些美学现象大概就属于所谓“气韵生动”的涵盖范畴。

以上讨论其实也触及到了美的本质问题,西方美学探讨美的本质,有所谓主观论、客观论、主客观关系论、无本质论,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形式论,比如毕达哥拉斯认为美的本质在于和谐与比例,黄金分割是为证;亚里斯多德提出美在于事物的秩序、匀称、明确,强调作品内在的“整一性”;英国现代形式主义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则认为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些形式论调恐怕都不可能完全覆盖美的本质问题,但无疑是深具启发意义的。

以上属于就此诗本身论此诗,现在再来看看诗中文字与前人之间的关系,要就前人的诗来论此诗。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如此简评韦应物其人其诗:“他对陶潜极为向往,不但作诗效陶体,而且在生活上要慕陶、等陶,唐人很早就把他的诗和陶诗并举。但是,不应当因此而忽视谢灵运对他的影响,试看下面诸例的‘炼字’:‘景熙听禽响,雨余看柳重’(《春游南京》);‘散彩疏群树,分规澄素流’(《府舍月游》);‘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郡斋雨中与诸文士宴集》);‘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游开元精舍)。当然,他还继承了王维的那种含蓄简远、着墨无多的手法。”《唐诗选》对韦应物取法陶潜、谢灵运、王维三者的评断是非常恰当的,前文我们已经多次看到韦诗对王维的继承,也具体探讨过韦诗对谢灵运《登池上楼》的继承,下面就再来进一步看看韦诗和谢灵运及陶渊明的关系。

《唐诗选》提出韦诗在“炼字”上尤为受到谢灵运的影响,其实韦应物的许多山水诗在谋篇上也继承谢灵运“记事、写景、抒情”的三段套路,当然文字上也不可能没有受到谢灵运的启发。“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看不出明显取法前人,在谢灵运全集上一搜,却发现“森”字和“凝”字在谢集上有两例极为相似的用法: “徂谢易永久,松柏森已行”, “芳尘凝瑶席,清醑满金罇。” 另外,“孤花表春余”的很少见用作动词的“表”字也有一例见诸谢集:“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谢灵运“池塘生春草”不仅在意象上启发了韦应物,在炼字上,那个“生”字显然也给了他深刻印象。

以上乃是简单说说此诗对谢灵运的继承在炼字上继承,下面就来稍许详细说说此诗和陶潜之间的一种潜在的衣钵关系,以此我们可以触及此诗内容上的一些深层意识。

《答庞参军》陶潜

序:三复来贶,欲罢不能。自尔邻曲,冬春再交。款然良对,忽成旧游。俗谚云:“数面成亲旧”,况情过此者乎?人事好乖,便当语离。杨公所叹,岂惟常悲。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本既不丰,复老病继之。辄依《周礼》往复之义,且为别后相思之资。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
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
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
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

译:屡读赠诗,每次都欲罢而不能。自从与君结邻,至今已有年余。彼此以诚相待,虽然时间不长,此时已成故友。俗话说:“数面成亲旧”,何况感情又是如此投合?可是人生常常事与愿违,现在便要与君话别。杨朱临歧而叹,又哪里是寻常的离别之悲。我则抱疾多年,已很久不再写诗。身体原本就不甚好,如今又生老病。尽管如此,还是要依《周礼》来而有往之礼,作一篇答诗,权且作为别后的纪念。

相知何必在乎早迟,足证前人所言的倾盖如故。
有位朋友欣赏我的志趣,常常来光顾我的林园。
谈话投机,没有俗调,所说的也都是先圣遗篇。
偶尔有酒数斗,一起闲闲喝来也感到十分舒畅。
我呢实在是一个隐者,不会再有出门奔走之缘。
古人说物惟新,人惟旧,这也是我多次写到过的。
情谊虽通万里之外,可是形迹却为江山所阻隔。
望君保重身体,以后再要相会就不知何年何月了!

袁行霈说:“诗前小序乃一绝妙小品,晋人声吻跃然纸上,其诚挚朴茂处尤不可及。”此话对序文和正文同样适用。

陶渊明此篇是一首答赠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诗前写序本就少见,显得尤为真挚。此诗最大的特点就是“朴茂”,采用不多也不少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的一些价值观念。他交友看重志趣相投,相处时没有俗调,也就是交友没有考虑功利性的东西,不是应酬,没有目的,谈论的是彼此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圣贤的著作等等,然后呢,有酒时也可以一起喝点闲酒,如此而已,简简单单,但这却是十分难得的情谊,因为人海茫茫,真正有人能和自己投缘,进而有机会相处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所以陶渊明也很珍惜和这位庞参军的友谊,不顾年老多病,搁笔多年,写了这么一篇诚挚的诗作,还在序中特别记录了他和庞参军的交往。

翻开任何一部唐诗选本,都会发现其中最多的题材都是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不是依依送别,要不是别后思念,另外也有一些描写相见之作,唐诗在整体上就象戏文一样,上演一幕幕悲欢离合。陶渊明《答庞参军》既有相见欢,又有别时难,而韦应物的燕集诗则是一篇纯粹的相见欢了。两者存在很多潜在的共性,试分析如下。

陶渊明看重的事情,也正是韦应物看重的事情。陶渊明说:“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韦应物则说:“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四句缩成两句,兴趣爱好与价值取向是完全等同的。“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也可以看作是从“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变化出来的,“理会”“性达”和“情通”属于对仗关系,“形迹”一句则隐有反其道之意,一者“滞”,一者“达”,这是由于二诗用意不同,一者送别,一者燕集。陶渊明又说:“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这是在送别诗中插入一联对自我的反思,而韦应物则在燕集诗插入一联:“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这也何尝不是反思自我,两人的行为模式如此相像。最后,陶渊明希望朋友保重身体,韦应物则说他刚刚病癒,隐约又是一种文学上的对话。

此诗不象其它诗有“慕陶”“等陶”的口号,也不是一首效陶田园诗(如《寓居永定精舍》),但在内在的感情、情趣、价值观、艺术手法以及文字组织上都实际是在效陶的,是在骨子里的效陶。钱钟书《谈艺录》说“韦苏州于唐贤中,最有晋宋间格,曾《效陶》二首,然《种瓜》一首,不言效陶,而最神似。”窃以为韦苏州此篇燕集诗,也当得神似陶潜,是其“心摹手追”之作。苏轼评陶诗“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又论韦柳“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侬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这都是极高的评价。无怪乎刘太真说此诗“是何情致畅茂”!“情致畅茂”和“遒逸如此”这两个评语极为精辟,我们上面所做的讨论算是对此二语的一个注解吧。

没有人写诗是不受益于前人的。黄庭坚说“杜诗韩文无一字无来处”,话是夸张了些,道理却是对的。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浑然一体,谁曾想南北朝早有人“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这种文学上继承性,只要处理得当,非但不必以为意,反而可以给人一种民族文学乃至文化上的整体感,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之中看出的整体感,是世界给我们呈示的秩序感,未尝不是一种伟大的美感!这是亚里斯多德的审美观。而看出万事万物之间的有机联系与浑然一体,用西方的话说,就是看到了上帝,而用中国的话说,就是看到造化之神奇,就是看到了道!我们从对韦应物诗集的探讨之中,最后也要看看到底能够得出一个怎样的整体感来。

至此,这一章六首诗已全部讲完,这里做一个简单回顾:

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39岁作)
广庭流华月,高阁凝余霰。(《同德精舍养疾寄河南兵曹东厅掾》39岁)
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寺居独夜寄崔主簿》45岁作)
野水烟鹤唳,楚天云雨空。(《游溪》约50岁作)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游开元精舍》约50岁作)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55岁作)

从这一组诗作来看,韦应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诗艺总体是在不断进步的,这是其一。 这六首诗加上《滁州西涧》和《幽居》来看,它们都和“雨”有关,不是雨后,就是雨中,唐诗中雨意象内涵丰富,在韦诗中蕴意也未必固定,但通常雨后多有轻松适意之感,雨中则多含愁情,燕集诗倒是在雨中相见欢,原因乃是志趣相投者相聚一堂,风雨反成了助兴之物,这是其二。这些诗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写的都是一种“幽境”,甚至连燕集诗都透出一种森然暗凝的幽意,足以看出韦应物的确是个爱幽赏幽的幽者,这个幽字,显示了韦应物精神上的偏好,那就是他的隐逸情怀;燕集诗则反映了他的另一精神倾向,那就是对友情与人间欢聚的看重,他在本性上并非是一个孤独者,比如《寺居独夜寄崔主簿》写“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便是在“寒雨暗深更”的雨夜之中,幽则幽矣,孤寂萧索却非诗人真正之所喜,他既想要摆脱尘俗牵累,又想要获得与人相聚共赏之趣。在下一章,我们就要深入韦应物的人生,深入到他人生中的那些寒雨,那些孤独,那些相聚,还有那些深层的矛盾。

(待续)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5-6-22 02:24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6-20 21:05
十一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浑然一体,谁曾想南北朝早有人“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


前几天才读到这首无名氏写的‘子夜歌’: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韦这首,我最有感觉的句子却是: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作者: 谢花零落    时间: 2015-6-23 16:42
慢慢看。欣赏学习,问好诗友。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7-19 10:30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6-11-2 08:12 编辑

3.1 二纪


我们这部韦应物诗篇鉴赏就象一次旅行,从滁州西涧开始,我们见识了韦应物的精神世界中对幽草、幽树、幽禽、幽舟等一系列事物所构成幽境的“独怜”,这其实就是谢灵运曾经表达过的所谓“遁世无闷”的隐逸情怀,是从陶渊明到王孟韦柳等唐代诗人一脉相承的,只不过韦应物本人并没有彻底遁世,而只是在人生的某些时期幽居在寺庙之中,就象他在《幽居》一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如此,我们在第一章便提出了韦诗中的一个首要主题:隐逸。

在第二章中,我们进一步见识了韦应物人生的某些“流丽”的瞬间。在我们重点分析的六首诗中,其中五首要么是诗人幽居时所作,要么是休假(用韦应物自己的话说是“休沐”)时所作,两种情况都是对第一章提出的隐逸主题的发展,即便是燕集诗,也有学者认为那反映的是一种“吏隐”,我们在后文将会予以阐述。其中萤火诗和燕集诗又提出了韦诗的另外两个主题:孤独与相聚——文学总也离不开人世的悲欢离合,但在前两章都只是轻微触及。

在第三章中,我们要更加深入到韦应物的人生和他所处的时代当中去,去见识那些并不怎么流丽的时刻。相较于前两章那些雨后清凉的意境,我们要领略他的世界中那种落不完的寒雨;相较于燕集诗中的聚会,我们要感受他的独处;相较于萤火诗中的萧索,我们则要体尝他与亲友的相逢;相较于前两章脱离尘世的幽居,我们更要见识韦应物的仕途轨迹和他在出世与处世上的深层矛盾。这种矛盾,通过《滁州西涧》的“涧急”与“舟横”、《幽居》的“幽居”与“世荣”就已经露出了些许端倪。在这一章中,我们就要对以上主题展开深入的探讨。

如果说前两章所论大体算是生活里的诗,注重的是文字、文学、美学,那么第三章我们就要谈论诗里的生活,深入诗人的人生,探讨他的“存在”本身,用韦应物自己的词汇来说,就是要转而关注他的“形迹”。如果说我们在前两章不断移步换景,欣赏了种种涧水山色,那么下面我们的视线就要开始循涧而下,投向浩荡的江河。在节奏上,我们要改慢板为快板,在同一主题下解读同时多篇诗作。前两章我们从普遍联系的观点出发,注重以他人之诗旁证韦诗,兼及韦诗互证,下面的内容我们要转而致力于韦诗互证,兼及旁证,以此带出韦诗乃至韦应物本人的一个整体面目来。

韦诗全集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还是一开始就论及的那个“幽”字,它可以是形迹上的幽居,可以是幽处的风景,可以是幽绿的欣欣生意,可以是心境上的黯然,可以是幽独,可以是列坐时的玄默,可以是犹带幽暗色调的欢乐,也可以是发自内心幽处的省悟。诗人韦应物,他的存在乃是幽在,他的诗乃是幽诗,他的心乃是幽心,他的人乃是幽人,其人其心其诗其存在,真可谓怎一个幽字了得,这让人不禁要问,何以至此?

韦诗中有两个“二纪”让人触目惊心,它们分别见诸两首诗中,这两首诗可谓理解整部韦诗的钥匙,既是整部韦诗的导引,也是整部韦诗的总结,理解了这两首诗,对于理解整部韦诗中情感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京师叛乱寄诸弟》韦应物   
弱冠遭世难,二纪犹未平。
羁离官远郡,虎豹满西京。 
  
上怀犬马恋,下有骨肉情。
归去在何时,流泪忽沾缨。 
  
忧来上北楼,左右但军营。
函谷行人绝,淮南春草生。 
  
鸟鸣野田间,思忆故园行。
何当四海晏,甘与齐民耕。

此诗作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作者50岁。诗中所说的京师叛乱,是指朱泚盗据长安之事,但这次叛乱有一个更大的历史背景。起始于755年的安史之乱最终于763年以史朝义自缢告终,但这次举国浩劫留下一个巨大的后患,就是藩镇割据:

“因安史之乱而直接引起的,是藩镇的跋扈。唐朝此时,兵力不足,平定安史,颇借回纥的助力。铁勒仆骨人仆固怀恩,于引用回纥颇有功劳,亦有相当的战功。军事是要威克厥爱的,一个战将,没有人能够使之畏服,便不免流于骄横,何况他是一个番将呢?他要养寇自重,于是昭义、成德、天雄、卢龙诸镇,均为安、史遗孽所据,名义上虽投降朝廷,实则不奉朝廷德命令。唐朝自己所设的节度使,也有想学他们的样子,而且有和他们互相结托的。”(吕思勉《中国通史》)

藩镇之外,土蕃又乘虚而入,终代宗之朝,内乱外扰始终不绝。就在安史之乱结束的公元763年,镇压叛军的重要将领来瑱为朝廷冤杀,其部将梁崇义趁机夺取军权,进而霸据山南东道(今湖北西北)。公元781年,梁崇义被灭,然而剿灭他的淮西李希烈又据镇反叛,并联合其他节度使抗拒中央。唐德宗调淮西邻道兵攻打李希烈,诸兵观望不前,再调泾原兵,该军经过长安时发生哗变,拥留居长安的前卢龙节度使朱泚为秦帝。唐德宗出奔奉天(今陕西干县)。784年,李希烈称帝,同年朔方(今宁夏灵武)节度使李怀光也叛,德宗又奔梁州(今陕西汉中)。所幸当年平定朱泚,次年平定李怀光,次年平定李希烈,全国这才再次获得表面上的统一,然而此后藩镇割据一直也没有消除,直到晚唐愈演愈烈,最后大唐亡于朱温之手,历史演变成为五代十国。

“弱冠遭世难,二纪犹未平”,安史之乱发生的那一年(755),韦应物21岁,正值弱冠,次年与元萍结婚,至784年已过29年,二纪是24年,国家动乱不息,因此韦应物取其概数,说“二纪犹未平”。如今我们后人看安史之乱以及后来的藩镇割据,仿佛只是一出出帝王将相的大戏,但是在当时的杜甫、元结、韦应物、以及诸多大历诗人看来,则是整个社会满目疮痍,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是人民遭受深重苦难的最直观的惨状。《资治通鉴》记载安史之乱平息的第二年,全国人口只有一千六百九十余万人,而在安史之乱之前的天宝年间,各历史学家研究虽有出入,但都在六千万道九千万之间。虽然我们对古代的人口数据应当谨慎对待,但这些数字到底是能够反映一定问题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当中,作为一个良心未泯的人,不可能不为之震动,何况在这样的时代,少有家庭能够完全避开浩劫。韦应物写作此诗之时,便是既担忧国家,又担忧身处动乱中心的亲属。

“羁离官远郡,虎豹满西京”,诗人在偏远的滁州做官,为西京长安的叛乱担忧,他知道,那些叛军如狼似虎,到处烧杀抢掠,上至官宦,下至黎民,无不生灵涂炭。  

“上怀犬马恋,下有骨肉情”,他对于朝廷有报效犬马心之,对于亲人怀有骨肉之情。“归去在何时,流泪忽沾缨”,可是羁留在远郡,一切都无能为力,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京城,那里是政治中心,也是他的故乡所在。面对整个社会的不幸以及自己个人的忧愁,他又怎能不为之落泪沾襟。

“忧来上北楼,左右但军营”,忧心忡忡的诗人登上城楼,左右只有气氛肃杀的军营。“函谷行人绝,淮南春草生。鸟鸣野田间,思忆故园行”,他从位于淮南道的滁州遥望长安,想到去往长安必经的函谷关此刻行人断绝,而此刻的淮南春草丛生,鸟鸣田间,触发了他无尽的乡思。“何当四海晏,甘与齐民耕,”怅望四方,面对未来,除了寄以美好的希望,又能怎样呢?

《发蒲塘驿沿路见泉谷村墅忽想京师旧居追怀昔年》韦应物  p383
青山导骑绕,春风行旆舒。
均徭视属城,问疾躬里闾。 
  
烟水依泉谷,川陆散樵渔。
忽念故园日,复忆骊山居。 
  
荏苒斑鬓及,梦寝婚宦初。
不觉平生事,咄嗟二纪馀。 
  
存殁阔已永,悲多欢自疏。
高秩非为美,阑干泪盈裾。

此诗贞元二年(公元786)任江州刺史期间出巡属县时作。“青山导骑绕,春风行旆舒”,这是说引导的骑者绕过青山,刺史队列的幡旗在春风中舒展。“均徭视属城,问疾躬里闾”,时任一州长官的诗人刚刚从一项民生工作中归来,他到属城平均徭役,又到里闾慰问疾患,从开头两句有关青山与春风的写景起兴看来,他对执行这样的工作是感到欣慰的。

“烟水依泉谷,川陆散樵渔。忽念故园日,复忆骊山居”,沿途他看见烟水依傍着泉谷,水上和路上散布着樵夫和渔翁,这样的情景让他忽然想起天宝末年和妻子在昭应县骊山新婚燕尔的日子。“荏苒斑鬓及,梦寝婚宦初”,日光荏苒,如今两鬓斑白,新婚与初入仕途的日子时常留连在梦中。“不觉平生事,咄嗟二纪馀”,不知不觉之中,为平生的憾事已嗟叹了二纪有余。“存殁阔已永,悲多欢自疏”,韦应物42岁时,妻子元萍去世,留下三个儿女,幼子当时尚未满周岁。死生契阔,遂成永隔,二纪以来为家国不幸而悲多乐少。“高秩非为美,阑干泪盈裾”,职位再高也不觉为美,想到这里已是泪水涟涟。

此诗以一次出巡工作起笔,本来所写的都是令人欣慰的美事,在韦应物当时那样的年龄和地位,可谓正值人生的至高点,所做的又是有益于百姓的善举,可就是在这样美好的情景之下,作者反说“非为美”,就是因为他心中那一个莫大的隐痛,那一个终生没有化开的心结。

这两首诗,一首是关切国家动乱,一首是嗟叹自身命运。面对国难,他说“弱冠遭世难,二纪犹未平”,进而“流泪忽沾缨”;回顾家殇,则说“不觉平生事,咄嗟二纪馀”,进而“阑干泪盈裾”。多情常自苦,世事总悲辛,也只有这种二纪有余的咄嗟和这种咄嗟不已的二纪,才能解释他的集中广为存在的总落不尽的寒雨……

(待续)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5-7-19 23:16
这是写书的节奏啊~~~赞一个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7-20 09:21
山菊 发表于 2015-7-19 23:16
这是写书的节奏啊~~~赞一个

算是写本小书吧,把读到的想到的一吐为快。
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时间: 2015-7-20 11:25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7-20 09:21
算是写本小书吧,把读到的想到的一吐为快。

贴上一首韦苏州的《种瓜》

率性方卤莽,理生尤自疏。
今年学种瓜,园圃多荒芜。
众草同雨露,新苗独翳如。
直以春窘迫,过时不得锄。
田家笑枉费,日夕转空虚。
信非吾侪事,且读古人书。


我今年也开始种点番茄黄瓜啥的,对此诗心有很多戚戚焉,哈哈~~
祝鹤梦写字愉快,改天继续拜读~~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7-20 11:50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5-7-20 11:25
贴上一首韦苏州的《种瓜》

率性方卤莽,理生尤自疏。

你超前读了,呵呵。

后面会提到这篇种瓜。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5-7-21 02:16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5-7-19 22:25
贴上一首韦苏州的《种瓜》

率性方卤莽,理生尤自疏。

读了这首,更加感觉插队那几年其实真的没有白过~~~这韦书生,显然也是'草盛豆苗稀'的把式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7-21 09:14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11-5 07:14 编辑

3.2 寒雨


韦应物诗集当中,最常见的一个意象应该要算是“雨”了。韦应物为世难、为平生“咄嗟二纪馀”,他的诗集里也落了二纪有馀的雨。“雨”在很多诗人笔下都可以说是一个常用的意象,但是在韦应物笔下显得尤多。韦应物其人其诗,如果说其中不见烟火气的话,那么其中大有一种烟水气,连他那些表现心情尚好的诗作里,也多属雨后之境。

诗中雨象,有千姿百态的不同,如杜甫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是好雨;柳宗元则有“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这是密雨。韦应物呢,普遍存在的是那种寒雨、秋雨、暮雨、烟雨,这是一个感伤而克制者的抒情特征,这种类型的雨象会出现在不同的场合,带有稍许不同的色调,同时,这些雨象会和其它意象搭配使用,如钟、树、雁、舟等等,从而抒情效果也会稍有不同。下面我们就来逐一欣赏。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这两首诗最好放在一起读。两首都是作于大历五年,这一年作者36岁,之前几年闲居洛阳,大历四年不知因何事有过一次自长安经洛阳赴扬州之行,第二年方归,这两首诗都是作于归途之中,虽属寄赠,但表达的都是别情。

亲爱,当指亲友。泛泛,当指泛舟浮行之状。广陵,即扬州。沿洄,即顺流逆流。

眇眇,微小貌。待,有等待、招待、对待之意。风波,出自《李陵与苏武三首》“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宿昔,即早晚,言时间之短。

第一首的意境主要是由烟雾、残钟、树木这几个意象联合构成的,烟雾笼罩树木,是一个凄迷的画面,残钟依依,表示舟上行人不舍的别情。

第二首的意境主要是由楚雨、暮钟、独鸟这几个意象联合构成的,楚雨表达了凄凄别情;暮钟和残钟一样,那种虽然轻微,但是悠长、绵绵不绝的声音显然是内心情意的客观对应物;独鸟既表达诗人的孤独,又借独鸟飞往的方向表达诗人心之所向。

这两首诗存在紧密的联系, 第一首“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带有一种前途渺茫之感,这也正是第二首“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的言外之意。结合“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来看,作者写作此诗时,可能也在回顾、思考此前与今后的人生道路。

这两首诗写作的大历五年,元萍还健在,所以作者的感情所向另有所指,除了安史之乱的大环境外,作者自己个人也有一个心结,这就是他在永泰元年(31岁)“以扑抶军骑见讼于东都留守”之事,第二年他便请告闲居洛阳,直到五年后,即写作此诗的第二年才又入仕途,即任河南府兵曹参军。虽然有关记载只留下只言片语,但我们仍可见此事对他影响之大。我们可以感觉得到他年轻时的棱角,为此所受的挫折和委屈,以及萌生的退意,然而又有一种责任感推动他继续前进,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这两首别离诗会透出的那样的凄迷与无奈。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这一联表面上是写在渡口欲渡而不得之事,但细细琢磨起来便觉似有所指。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一说晋简文帝司马昱)有首《春江曲》:“客行只念路,相争度京口。谁知堤上人,拭泪空摇手。”王夫之读出一种文本的多义性:“情真事真,斯可博譬广引。古今名利场中一往迷情,俱以此当清夜钟声也。”此“相争度京口 ”之度,何尝不是“欲渡谁相待”之渡;而“前舟已眇眇”又何尝没有一种“前事已眇眇”的蕴意?洛阳丞任上见讼已成往事,诗人自忖,难道真要如此闲居一生么?

因此我们看待这两首诗,它们名义上都是寄赠诗,也是别离诗,但是这其中的诗情却不仅限于别情,我们不要忽略作者也是借此机会抒发他个人的思想感情,而把亲友当作一个倾诉的对象。不同的诗人处理送诗别诗,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杜甫、李白就少这样的凄情雨意。

然而这两首诗里的别情也好,人生迷情也好,它都不是明语相言的,而是通过描写意象,塑造意境,产生兴趣,从中暗示出来的。故而刘辰翁评道:“便是苏州笔意,至浓至淡。”沈德潜道:“写离情不可过于凄惋,含蓄不尽愈见情深,此种可以为法。”中国的古典诗词,总体上看主要还是一门暗示的艺术。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此诗约大历七、八年在洛阳作。赋得,命题赋诗,称为“赋得某某”。故诗中所叙均为揣想悬拟之辞,非眼前实有之景。(《韦应物集校注》)

漠漠,弥漫貌。冥冥,深远貌。海门,指长江入海口,此处是指建业,即南京。浦树,江边之树。滋,当指笼在树上的烟汽。沾襟,雨水和泪水均可沾襟。散丝,指雨丝。

这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想像中的景色如同亲见,由于可以自由发挥,所以其中的雨意尤为浓重,每一联都紧扣一个“雨”字,整首诗读来显得空气湿重之极。此诗的意象可谓韦应物雨诗的一个集大成者,有雨,有钟,有帆,有鸟,有树,并且各个意象联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统一。什么江最凄惋,楚江,楚江楚江,不只是楚国之江,也似是悽楚之江,江上行雨,水天一体,冥冥漠漠,天地都被雨汽所笼罩。钟则是暮钟,既表依依惜别之情,又借一个暮字透出一种伤感的情绪。帆在漠漠弥漫的雨中来得沉重,雨中的鸟也因为打湿了翅膀而飞得迟缓。朋友要去往的海门遥不可及,那里的浦树总笼着氤氲的烟汽,这种树与水汽的结合,很能表现那种拢作一团的氤氲的愁情。

这首诗在意象上的组合,虽然是人工的,但必然是诗人平日观察积累所得,反映了他采用这些典型意象抒情的一种艺术上的自觉,也很能体现他的诗力。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塑造出一种湿重、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这也是我读过的最湿的一首诗。这种雨泪交融的送别诗在初唐盛唐诗中并不算常见,那时的人们信奉王勃所说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而安史乱后是一个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年代,此时的人们原应叹息,对这样的伤怀已转向认可。

柳永那首《雨霖铃》也可在此作一比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韦诗柳词都关乎送别,都有写雨,有所不同的是,韦应物写雨, 自觉区分雨中与雨后,雨后多半会生凉意,或者清爽之感,而写雨中,配合适当的修饰词,则有凄情,含带泪意;柳词“骤雨初歇”结合上下文仔细玩味,则显“雨后检视,四处一派零落”之相,古人大家名家写诗作词,各有法度,意象不会乱用。另外,“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比起“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写得更象是唱戏,这也难怪,宋词本属歌词耳。

韦应物不仅别人、送人时有雨,与人逢遇也时有雨落。

《长安遇冯著》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校注》依编次推定此诗大历初在长安时作,到底如何也未可知。灞陵,汉文帝陵,在长安以东,灞水之上,是全国来往长安的必经之地。采山,左思“煮海为盐,采山铸钱”。买斧,倪其心认为是化用《易经·旅卦》:“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他对经文如此解释:“意谓旅居此处作客,但不获平坦之地,尚须用斧斫除荆棘,故心中不快。”但周振甫释“资斧”为“钱币”。因此,倪其心对《易经》的解释未必正确,当然,理论上不是没有可能韦应物和倪其心同样误读《易经》,只是这种可能性太小。不管如何,倪其心这里也许是想多了,此诗的情调和《易经》联系起来恐怕并不融洽。这句话也许只是简单地意谓“为采山来买把斧子”,喻“为发财寻个官做”,此处采山买斧一句,很可能是冯著回答韦应物之语,大概是因为两人关系亲密,因此说话可以开开玩笑。反过来说,如果两个好朋友在一起谈做官,一个说要上报朝廷,一个说要下安黎民,这未免也太过严肃了一些。

冥冥,昏暗貌。飏飏,飞舞貌。这两句春景是何用意,可以往下察看,下一句说“昨别今已春”,显然是讲时间和季节的变化,所以写景二句当是感时之语,他说的是,自从上次分别,如今又是春天,不知不觉花儿又开,乳燕又飞,而我们两个呢,两鬓又添了几缕白发?这是老朋友别后重逢的一种典型画面,一起感时,互相察看对方鬓丝,就是现代人,老同学会面,也会有类似感慨。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的感时意象是花开与乳燕,如果是落花与归燕,也是感时,但效果却是不同的。写诗有时就象作画,调色很是关键,雨有不同色调的雨,感时也有不同色调的感怀,运用之妙,只能说,存乎一心。

最后我们回过头来再看那个“灞陵雨”的“雨”字作何解释。从后面几句对话和感慨来看,这应当是在暗示冯著“士不遇”的一个人生状态,这也可以从韦应物写给冯著的其它几首诗中得以佐证。又是一度花开、燕飞,便又是一年匆匆逝去,尽管东西奔波多年,然而志业一直未成,在青衫雨湿的落魄之中与故友相会,只能对自己的形迹报以一声“买斧采山”的苦笑。因而此诗这一个雨字,透出的是诗人忧他人之忧的情怀,忧人者常自忧,也只有自忧者的忧人才显得更为真实。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韦应物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旧游。

这也是一首逢遇诗,作于大历五年秋自扬州北归途中,经楚州遇上在此归隐的洛阳李主簿,这当是他在洛阳任职时的一位同事兼故友。诗人另有两首诗写给李主簿,其中一首写“满城怜傲吏”,借庄子的典故,视他为高傲不随俗的官吏。

前人评此诗,多重颔联“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谢榛拿它与白居易、司空曙相比,白有“树初黄叶后,人欲白头时”,司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这三者显然同一机杼。白居易单是借鉴一联,司空曙则更聪明一些,把后一联的“雨”组合了进来,更添凄清,谢榛谓之“善状目前之景”。

此诗前两联显然是写李主簿,颈联“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则写作者自己形迹,又是把寒山、暮雨、独雁、远舟这些典型意象结合在一起,景语情语,这些意象全都反映了诗人的处世感受,只有通过这些山之寒、雨之暮、雁之独、舟之远,我们才能体会得到他为什么会产生那样的隐逸思想。他怀着这样的处世感受,一遇出世故友,顿时“日夕逢归客,那能忘旧游”,这不是一般的久别重逢,更是一种灵魂上的遇合。在表达方式上,谭宗谓尾联“作法老清,高贵矜重”。

此诗实则四联都有可观之处,分别写地、人、己、情,整体相当和谐统一,前文已论后三联,其实首联也写得很有特色,可谓老清高古,其中“卧见长淮流”对颔联的时间意识也有所提示。纵观韦诗全集,每当写到隐逸境界,他都常常诗才大发,常有不凡之语。

韦应物不只别人、送人、遇人时有雨,思人时也时有雨落。

《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此诗贞元二年春作于江州,属于晚期作品。我们在前文分析春草鸣禽意象时已触及此诗。诗以“雨”字领头,每一句一个主导意象,分别是雨、莺、花、草,他就有这样的功力把这四句四个意象完美地统一起来,服务于抒情,这是一个写雨、写花、写春草鸣禽不知写了多少篇的老手的成熟之作。很多事情一旦方法对路,的确是熟能生巧,但作诗到底还是先要有真情实感。试想,此诗如只有雨、莺、花、草这些景语而没有“冷”、“独”、“想”这些情语,又怎能达成孔文谷所谓“风人之绝响”?

《闻雁》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此诗约建中、兴元年间作于滁州,属于较晚期的作品,略早于前一首。这首诗的一个特别之处是先抒情,后写景,所以吴逸一谓之“转折清峭”,既感意外,又在情理之中。四句诗,每句有一个句眼,分别是眇、悠、雨、雁,雨则含愁,雁则思归,愁在故园眇眇,思则归心悠悠,极为简省深致。

《登楼寄王卿》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此诗建中四年秋作于滁州。这首绝句是我们这一节的压轴之作,也是点题之作。

前人点评此诗,重其章法上的两个特色。一个是其先叙情,后布景,如唐汝绚说:“此诗先叙情,后布景,是绝中后对法。”黄生与宋顾乐也持同见。 另一个特色是其“四句皆对”,杨慎说:“绝句四句皆对,杜工部‘两个黄鹂’一首是也,然不相连属,即是律中四句也。唐绝万首,为韦苏州‘踏阁攀林恨不同’及刘长卿‘寥寥(应作寂寂)孤莺啼杏园’两首绝妙,盖字句岁对而意则一贯也。”

刘长卿《过郑山人所居》:“寂寂孤莺啼杏园,寥寥一犬吠桃源。 落花芳草无寻处,万壑千峰独闭门。”这是写独门独户的一座山居。刘长卿喜用犬吠意象,也喜作“过某山人所居”之类诗,鸡鸣犬吠入诗乃是陶渊明的发明,看来这位刘随州和韦苏州虽然气质不同,但在隐逸思想上颇有些惺惺相惜之处。刘长卿是除王孟韦柳之外,一位很值得与韦应物比较的同时代诗人。我们后面还要多次遇到他。

这首绝句和那首《闻雁》很类似,都是布景在后,但问题的重点在于它为什么如此布置,也就是如此布置有何好处。这恐怕要从前文所谈的“神韵”上去探讨,这种写景置后的绝句,处置得当的话,很有一种意蕴深远的效果。“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单是写景,但此景给人无限想像空间。其中意象除寒雨外,“荆榛”也很值得留意,韦诗中“榛”多次出现,可以视作一个典型,“榛”字本义为丛杂的草木,韦诗中多和“荒”、“芜”、“荆”字连用,表示一种荒废混乱不整的状态,对那个安史乱后藩镇割据的年代不无隐喻,比较显著的有如《 登高望洛城作》中的“膏腴满榛芜,比屋空毁垣”,《登西南冈卜居》中的“寒花明废墟,樵牧笑榛丘”等。如此看来,所谓“一郡荆榛寒雨中”,他并非只在写草木雨水,而是在写这个不幸的社会,“数家砧杵秋山下”则是写这个社会中的不幸的人民。

这样我们从后倒推至前,再看“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这里的“不同”表面上是写恨不能与朋友王卿共同登山,但后一句“思无穷”意谓恨的是更多更广的人世中的不同:包括那些生者与死者的不同,也包括那些生者与生者的不同,他思及自己与妻子死生契阔,与故乡的亲人远隔天涯,他由自己的不幸想及整个社会有多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登高远望,则见千里萧条,人烟断绝,十室九空,惟有“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前人评论此诗,只重章法,论及意境,也只说“凄凉欲绝”,而不见此诗之大视野、大境界、大悲怆也。

(待续)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5-7-22 03:48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7-20 20:14
3.2 寒雨

韦应物诗集当中,最常见的一个意象应该要算是“雨”了。韦应物为世难、为平生“咄嗟二纪馀”,他 ...
“好雨时节,当春乃发生”


既然是书稿,先帮你捉捉虫子:)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 本来想说很有现代风味,结果查了一下'亲爱',发现曹植就开始用啦!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7-23 08:02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6-1-15 15:33 编辑

3.3 独宿


写孤独写寂寞的诗词数不胜数,其中宋词要比唐诗更多,唐诗中韦应物要算尤为孤独的一个。韦诗中有多篇以“独宿”为主导意象,这种意象不同于通常的物象,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事象。

《同褒子秋斋独宿》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此诗兴元元年作于滁州。题中褒子名沈全真,是韦应物的外甥,当时与韦应物同在滁州,韦应物另有一篇《览褒子卧病一绝聊以题示》,此诗中的褒子可能仍在卧病之中。

此诗将山月比作烛,下句“风霜时动竹”,烛火摇曳欲灭,令人产生生命之烛摇曳不定之感,倍觉凄恻。第三句说“夜半鸟惊栖”,此诗整体读来也有一种惊人的效果。刘辰翁说:“不可多念”,的确如此,不过这是对一般人而言的,其实这样的诗,有一种特别的摄人心魄之处,很是惊艳。

《郡斋卧疾绝句》韦应物 

香炉宿火灭,兰灯宵影微。
秋斋独卧病,谁与覆寒衣。

此诗当是滁、江、或苏州任上,可算作一首悼亡诗。韦应物有十多首悼亡诗,篇篇真挚感人,然而我们这里并不打算详谈他的悼亡诗,因为这些实在是一个人最痛最苦之处,说多了我实不忍,而这首诗我们也只把它视作独宿诗。有趣的是,这首诗可以看作是第一首末句“独宿”的展开,进一步指出这种独宿是“卧病”,而且无人覆盖寒衣。

《夜闻独鸟啼》韦应物 
  
失侣度山觅,投林舍北啼。
今将独夜意,偏知对影栖。

这首诗也当是滁州期间作品。诗写失侣的独鸟啼于北林,触动了诗人最大的隐痛。这首诗和第一首联系起来,可以视作对“夜半鸟惊栖”这一句中鸟象的进一步发挥,把这只惊栖之鸟变化成失侣之鸟在哀啼不已。

《对残灯》韦应物 
  
独照碧窗久,欲随寒烬灭。
幽人将遽眠,解带翻成结。

此诗应当仍是滁州期作,与前两篇极为类似,只是这篇是从带结双关心思之郁结的角度来说。遽,就,遽眠,就寝。这首诗和第一首也存在有趣的联系,可以视作对“山月皎如烛”中烛象的进一步展开,特别地,此诗中的一个“灭”字,道出了第一首诗关乎“烛”字欲说而没有说出之意。

这四首诗之间的联系是否只是一种巧合?它们在韦诗集中并没有被安排在一组,也没有连续排列,只是出现在同一卷中。一首诗通常由多个意象组合而成,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决定了我们可以从任一意象上进一步发挥,就象从这间屋子的一壁凿出一个洞口,从而进入另一间屋子,而从第二间屋子还可以继续凿洞,进入到第三间屋子,而从每间屋子都可以凿出多个洞口,进入多个屋子,如此,若干诗作联系在一起,可以构成一座迷宫,彼此之间存在或明或暗的洞穴相连,搭建成一个多维超链接世界,诗文如此,原因在于人的意识乃是如此。

不管怎么说,这四首诗之间的这种一对三的关系,很能说明一点,那就是第一首诗的蕴藉之醇厚,每一句都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韦应物写孤独的诗作除了用“独宿”作事象的,还有一类也很有特点,就是以“青苔”作物象的数篇。青苔意象不是韦应物首创,王维就有著名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另外,江淹是较早、较多运用青苔意象的诗人,甚至作有一篇《青苔赋》。青苔意象,总考蕴藉,不外幽独。

《独游西斋,寄崔主簿》韦应物 

同心忽已别,昨事方成昔。
幽径还独寻,绿苔见行迹。 
  
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
忧来结几重,非君不可释。

此诗大历十四年秋善福寺闲居时作。诗写作者孤独、郁结、急欲对人倾诉之情。萧散,即萧条,凄凉。“烟水易昏夕”,易,变易,韦诗另有句“霜露变滁城”,意谓满城霜露,“烟水易昏夕”则意谓日暮之际一片烟水之汽。

我们这里可以观察到,韦诗里写景他不是因为这个景色美,不是因为,至少是不是单纯地因为景中存在着客观的美,而是因为此景与他的情感存在客观和主观上的统一。比如,幽径绿苔和他的孤独相统一,而昏夕时烟水弥漫在天地之间,这和他的愁闷不开朗的心境相统一。也有些人,既包括一些作诗者,也包括一些理论家,如古之王夫之、今之蔡仪等等,从机械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角度去看待美,他们认为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诗人只要去把它找到并反映出来即可,这就把诗人当作摄象机看待了,是片面的。

韦诗中很多景语,所描写的景色就其本身而言其实并没有多少特别之处,就象此诗,不过是路上生了些许青苔,日暮时湿气增大而已,寻常人也许只会觉得潮闷,见到青苔也许只会当心路滑,象这样没有诗人的那种情感和修养,就不会与天地产生会心。即便是《滁州西涧》这样画面感很强的诗作,其实也不过是水边长些青草,树上传来两声鸟叫,作为客观事物,谈不上有多美,平常人根本就不会多加在意,只有诗人的情怀和这种事物相交感,才会产生诗。更进一步,即便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所谓无我诗,假如换成一架照相机把篱笆和南山同时摄入镜头,也未必会产生多美的一副图画,诗美说到底是虚拟的意境美。那种满世界找矿一样找美而忽视自己心灵的人,是作不了好诗的,艺术家不要找矿就可以点石成金。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确有些“美”是一种客观存在,比如花园,宜人,能给人的感官带来愉悦,这是一种普遍性和客观性的美,是生理性的美;文学艺术特别是诗中的美,则是一种心理性的美。生活中人们认为鸟是可爱的,可是八大山人的笔下的鸟和鱼都有一双冷眼或者白眼。生活中和艺术中的审美是有所不同的。

《燕居即事》韦应物 

萧条竹林院,风雨丛兰折。
幽鸟林上啼,青苔人迹绝。 
  
燕居日已永,夏木纷成结。
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

此篇编年不详,又是一篇以青苔为意象写孤独心结的诗,表现得较上篇略淡,没有上一首“忧来结几重”那种直露强烈的直接表达,而是借意象间接感发。首联借风雨兰折写萧条,颔联借幽鸟青苔写孤独,颈联借日永写无聊,借夏木写郁结,尾联借读书与陶渊明北窗典故写自我开解。

《神静师院》韦应物 

青苔幽巷遍,新林露气微。
经声在深竹,高斋独掩扉。 
  
憩树爱岚岭,听禽悦朝晖。
方耽静中趣,自与尘事违。

此篇编年亦不详。这首诗,经作者调配字眼,着力调色,虽也写青苔,透出的情调却有所不同,孤独虽孤独,但诗人享得静中之趣,因为身处“神静”之寺,在诵经之声的怀抱中,精神得到了抚慰。

这三首诗都写青苔,情感却大有不同,正说明事物的两面性和复杂性。同是青苔,同样表达幽独,有时是幽中含有心结,有时却是幽中含有静趣。青苔这一幽物上的两面性,象征着“幽居”这一事物的两面性,幽居,不乏静中之趣,但也会有伤萧索。当诗人思考人生,权衡出处时,不会不考虑到出世、处世各有利弊,身处这种矛盾中如何行事,是对人莫大的考验。

除了青苔,这两首诗中的其它意象的变化也值得玩味,比如夏天的树木,在《 燕居即事 》时“夏木纷成结”,但在《同德寺雨后》中则是“乔木生夏凉”,同是夏木,产生的感受却有不同;再如《 燕居即事 》中的“幽鸟林上啼”,对比《神静师院》中的“听禽悦朝晖”,同是鸟鸣,听时的情绪也有变化。可以这么讲,每一种意象,对应的不是一种固定的情感,有时是某一类情感的谱系,有时更是截然不同,究其原理,还是要回到物感、感物双向兴法:一个事物本身既能对诗人的情感有触发作用,又能蒙上诗人的情感色彩,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微妙所在。

考察韦诗,其中大量存在用兴的艺术自觉。这是韦诗的一个可鉴可法之处,对于了解中国古典诗学的一般性原理极有帮助,也是我们为什么专门研究他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就在于韦应物其诗,虽然比不上李杜那样的大家,其人也没有李杜那样异乎常人的经历,然而如此反能更接近现代人,特别是厌倦喧嚣有心返归自然而不得的都市白领。不过,韦应物也有些常人难以接近之处,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将要讲到。

韦诗状写幽独之情,诗中主体不止于己。

《怀琅琊深标二释子》韦应物 

白云埋大壑,阴崖滴夜泉。
应居西石室,月照山苍然。

此诗建中四年左右作于滁州。

《寄璨师》韦应物 
  
林院生夜色,西廊上纱灯。
时忆长松下,独坐一山僧。

此诗兴元元年作于滁州。

《上方僧》韦应物 
  
见月出东山,上方高处禅。
空林无宿火,独夜汲寒泉。 
  
不下蓝溪寺,今年三十年。

此诗疑为大历十二年秋在京兆府功曹任时使蓝田作,这是从诗中“蓝溪寺”推出来的。上方,住持僧居住的内室,亦借指佛寺。宿火,隔夜未熄之火。

这三首虽然不同时同地,但主题共同,可以连在一起欣赏。

“白云埋大壑,阴崖滴夜泉”,这一联如同“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笔力极为老到,力透纸背,惊采绝绝。一个“埋”字加一个“阴”字,一般人可能会略感不适,因为此地绝非宜居环境,从生活的角度看是恶劣的。

三首诗连起来似有一种叙事效果,头一首写何地,第二首写何人,第三首写何事。其中有物象、有事象,有时间、地点、人物、和简单的情节与结果,三首诗就象一篇小小说。我们大可想像在一个“白云埋大壑,阴崖滴夜泉”之地,一位山僧或者在石室之内面壁,或者在长松之下坐禅,夜晚月出东方之时,独自到山涧处汲水,如此三十年不下山寺。说起来有点骇人听闻,但我们相信韦应物的报导。

这三首诗中的老僧意象,虽然都是诗中主体,但和前三首的青苔意象大有共性,实则都是诗人主观意识的某种客观对应物。写青苔的目的不在于青苔本身,而是为了表达幽独之情;老僧的目的也不在于老僧本身,同样也指涉诗人自己之幽独。柳宗元《渔翁》难道真的只是为了记录一位外在于诗人的渔翁的行止么?细看老僧三诗,它们都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视角。首先,这些隐居的老僧进入诗人创作的视线就已经能说明一定的问题;其次,诗人不写僧人生活的其它方面,而专写其独居,独坐,独汲,这都是因为作者自己的意识为幽独所笼罩,于是看老僧便也“着我之色彩”。如此看来,这些老僧与那些青苔何异,甚至可以这样说,韦应物笔下的这三首诗中的老僧,他们的面目也都仿佛蒙上一层幽绿的青苔,就象他们所居之处的幽径、老松那样。

从我们今世读者来说,这三首诗读来仿佛进入某种武侠世界。武侠小说被称作是成年人的童话,其吸引人处就在于书中有现实当中不可能求得的灵丹、宝物、秘笈,以及那些远离尘世的境地,幽谷、洞穴、荒岛、寺庙、道观,还有那些匪夷所思的奇人异事。杨过与小龙女在活死人墓这一幽绝之处生活多年,这是现代人逃离喧嚣无聊现实生活的幻梦。其它武侠小说通常在石室洞穴中安排宝物、秘笈、灵丹、异兽,而金庸则在墓穴中设置一个不食人间烟火而又身怀异术的女子,这到底是有些想像力的,它的来源恐怕要算人类对异物、异境、异人的既恐惧又向往的心理。韦诗中老僧之恒心毅力已至极致,在韦应物看来,他们是异境中的异能者,属他“缘源不可及”之列,作者在体谅隐者清苦生活的同时,未尝没有一种既心向往之、然又可望而不可及的心理存在。韦应物自己也修心,也幽居,也独宿,但和这些出家人相比,是小巫见大巫的。

韦应物三首老僧诗,究其本质,也颇有逃离现实的成分在内。三首诗虽然读来有点阴森,但同时也绝无半点尘俗之气。韦应物还写过一些更为人迹罕至,乃至虎迹显现的境地,如写山耕叟的“多寻虎迹行”,写庐山棕衣居士的“山中猛虎识棕衣”等等。这些脱俗的、远离尘世的诗,或者那些谈空的、有禅意的诗,都有其绝妙的一面,但不得不说一句老生常谈,那就是其中也有一定的消极因素。关于中国古代文人,本就有“据于儒、依于道、逃于禅”之说,当他们面对的现实过于残酷之时,或者当他们出于种种原因厌倦了尘世之时,便会想到道家或者禅宗,以获取解脱之道。韦应物并没有遁入空门,也没有彻底归隐,但他无疑在心中常常存着归隐之念,想着佛老之说,这是他内心的一个根本矛盾之所在,促使他在诗中出现各种遁世意象,千变万化,总也不离其宗。总之,韦应物之于老僧,有共鸣、有向往、有惊叹,又有遥不可及的遗憾,换言之,老僧意象,既是韦应物本人幽独情绪的投射,又是其隐逸情怀的写照。

韦应物毕竟不是一个只知消极避世的人,他对待人生的态度是严肃的,看待世界的方式是理性的,而他的视野,也不仅限于一己之戚戚,能够看到自己周围的同类,以一己之忧,想及他人之忧,正如下面这首诗所记录的那样。

《采玉行》韦应物 
  
官府征白丁,言采蓝谿玉。
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 
  
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

韦应物颇有些美刺讽喻的诗作,这首是其中艺术成就较突出的一个,就象一篇小型的三吏三别。杜甫的三吏三别好就好在那是他的亲眼所见,故而生动;《北征》好就好在他把自己小家的苦难夹在社稷大家的危难中间同写,故而真诚。类似地,《采玉行》的作者韦应物不是仅仅作为一个旁观者来记录或者评判什么,而是作为一个同病相怜者,他想到采玉的白丁雨中宿于深榛,这何尝不是自己独宿时的写照;他又写送饭(饷粮)的妻子独自回还,哀哀哭泣,这不是一般的所谓关心人民疾苦,而是一个孤独者对另一个孤独者的观照,是一个伤心人对另一个伤心人的同情。这首诗可以和前文“一郡荆榛寒雨中”互证彼此,一个是个例,一个是归纳;一个是叙事,一个是抒情,从特殊到一般,深刻而形象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不幸。就算在今天这样的社会,还有多少留守的儿童、分居的夫妇、失独的老人,而在普天之下,人群之中,喧嚣声里,孤独的人又何止于此……

(待续)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7-25 07:44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10-21 09:57 编辑

3.4 对床


有独宿,就有对床,这是韦诗给我们呈现出的整体感的体现之一。独宿、对床同属事象,但代表的却是不同的生存状态。韦应物二纪以来“悲多欢自疏”,因此相较于表现孤独的诗篇,这些对床诗并不多见,诗中也没有惊人之语,多只是淡淡道来,惟有细品,才能读出其中至味。

《示全真元常》韦应物 
 p183
余辞郡符去,尔为外事牵。
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 
  
始话南池饮,更咏西楼篇。
无将一会易,岁月坐推迁。

此诗贞元元年在滁州罢郡闲居时作。全真,沈全真,元常,赵元常,都是韦应物的外甥。南池、西楼,都是滁州地物,这两句是回忆在滁州会面饮酒论诗的情景。无将,莫谓。坐,行将。推迁,推移。

这篇就是专写事象,雪夜对床把酒论诗,就是这样一种情境,它反映的是双层的难得:人与人难得相会与难得相知。人与人之间恐怕只有亲近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对床夜语。这种人情上的亲近是多美的景色也取代不了的。

韦应物的对床诗对后代深有影响。白居易有《雨中招张司业宿》“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 说明他也已发现雨夜对床的诗境了;他还有《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也是同类诗意。

苏轼更有多处写对床,有写给朋友的“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对床听夜雨”、“对床欲作连夜语,念汝还须戴星起”,更有写给兄弟苏辙的“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买田秋已议,筑室春当成。雪堂风雨夜,已作对床声”、“射策当年偶一时,对床夜雨失前期”、 以及“对床老兄弟,夜雨鸣竹屋”,几乎到了为之着迷、时时不忘的地步。苏辙也有对床诗相和:“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飘泊在彭城”,并在诗序中解释了他和苏轼之间的这样一个约定(也旁证了韦诗对二苏的影响):“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

韦应物对另外三位外甥也写过类似的诗作。

《简陟、巡、建三甥》韦应物 
  p177
忽羡后生连榻话,独依寒烛一斋空。 
  
时流欢笑事从别,把酒吟诗待尔同。

此诗兴元元年秋在滁州作。时流,犹诗人。从,任凭。同,共,在一起。这也是写对连榻把酒吟诗这等美事的钟爱。此诗最后一个“同”字值得留意。考察韦诗全集,他平生羡的就是这个“同”字,平生恨的就是那个“不同”。

除了写给外甥两篇,韦应物还有一篇对床诗是写给同僚的:

《赠令狐士曹》韦应物 p100 
  
秋檐滴滴对床寝,山路迢迢联骑行。 
  
到家俱及东篱菊,何事先归半日程。

此诗越大历十二年秋京兆府功曹任上作。题下有一自注;“自八月朔旦同使蓝田,淹留涉季(季,即弟),事先半日而不相待,故有戏赠。”

诗写两人本是一同出差公干,有对床联骑美事,回去时对方却先归半日,韦应物说,既然我们的目的地都是一样的,都是东篱菊,那你何必急那半天的路程呢。此处目的地相同自然是隐喻二人志趣情怀的相同,这也是说明了二人为何能够如此谈得来,以至有对床联骑之事。

下面这篇虽不是实写对床,但也表达了雨夜对床论诗的期盼:

《简郡中诸生》韦应物 
 p173 
守郡卧秋阁,四面尽荒山。
此时听夜雨,孤灯照窗间。 
  
药园日芜没,书帷长自闲。
惟当上客至,论诗一解颜。

此诗也是兴元元年秋在滁州作。诗写寂寞的雨夜,独守残灯,意兴阑珊,这样的意境可以看作是前文所论萤火诗的翻版:“幽人寂不寐,木叶纷纷落。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但此处诗尾一摆,竟由独宿诗变化出一首对床诗来。整部韦诗全集,难得“解颜”一次。曹操说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对于韦应物来说,酒当然也能解忧,但他更看重客来对床论诗听雨,这是他在这个萧索寒冷的世界所能找到的最温暖的关怀。

下面这首诗虽不写对床,却是对床精神的延伸。

《善福精舍示诸生》韦应物 
  
湛湛嘉树阴,清露夜景沉。
悄然群物寂,高阁似阴岑。 
  
方以玄默处,岂为名迹侵。
法妙不知归,独此抱冲襟。 
  
斋舍无馀物,陶器与单衾。
诸生时列坐,共爱风满林。

此诗建中元年夏在沣上善福精舍闲居作。生,通甥。湛湛,厚重貌。玄默,沈静无为,杨雄《长杨赋》“人君以玄默为神,澹泊为德。”诗写作者与诸生列坐山林,以沈静玄对松涛,这是以山林为床了,以松涛为诗了。 韦应物内心既想要摆脱尘俗牵累,又想要获得与人相聚共赏之趣,这首诗正是同时表现了幽与聚这两种意境。

如果说独宿诗乃是言生活的现实,那么对床诗就是言生活的理想,因为人是社会性的人,这种生活的理想就体现在理想的人群关系上。韦应物诗中生活的理想,一个就是那个“同”字,与人在一起,其次就是一个论诗的“诗”字,当然,我们对这个“诗”字可以作符号化的理解,它实则是人与人之间共同志趣的一种代表而已,而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非得谈诗才算理想。

有关韦应物的生活取向,《唐才子传》如此记载:“韦应物立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冥心象外。”韦诗极少见声色,在《乐燕行》这样一首听瑟诗中,韦应物总结道:“高节亦云立,安能滞不回”,便是提醒自己不要沉迷在乐宴之中。韦应物一生不见其热衷权位。他对待物质享受就更加淡泊了,不只如诗中所言“斋舍无馀物,陶器与单衾”,最能说明问题的一点是,他虽然最终位及从三品大员,却一生也没有置一处产业。任职时便住在公家郡斋,罢任时便居住寺庙。与之可聊作一比的是白居易,他自己写道:“冒宠已三迁,归朝始二年。囊中贮余俸,园外买闲田。”这是满会为自己盘算的了。除此之外,他还蓄妾拥姬,直到六十八岁患了中风,才尽数遣散家妓。当然,白居易的人品是没有问题的,他那个时代的整体社会氛围崇尚蓄妾拥姬,连韩愈也是如此,况且时代不同,官员俸禄也有区别。不管如何,韦应物这种看淡物质、名位而崇尚某种精神境界的生活理想,让人总觉略有一丝圣贤的味道,这也是他对于现代社会的常人而言的一个难以接近之处,当然我们也不能过于拔高韦应物,在彻悟的思想、救世的仁心、果敢的行动上,他和真正的圣哲尚不能相提并论。

《论语》中有一段关于生活理想的对话。有一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要他们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他希望到一个处在大国夹缝中生存的千乘之国中去干一番事业,使那里的人们增长勇气和知识。孔子微笑。冉有说到一个国土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去干一番事业,让那里的人们增加财富。公西华则谦虚地说他希望多学习,参与祭祀或者同外国会盟的事务,穿着礼服,带着礼帽,做一个小司仪。然后孔子就问曾皙。曾皙铿地一声结束弹瑟,回答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曾皙说了这么一幅生活画面作为他的志向:“暮春三月,穿着春服,和五六位成年人,加上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庞洗洗澡,在舞雩吹吹风,再一路唱着歌儿归来。”孔子说他同意曾皙。然而孔子遇长沮、桀溺时又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是说了两层意思,一个是对隐者的态度:人不与人为群,还能与什么打交道呢?二是回答了孔子为什么虽同意曾皙的生活理想却没有照此行动:他说如果天下有道,他就不会参与改革之事。韦应物显然也是同意曾皙的,只不过韦应物描绘的画面更加幽暗,但那种生活理想的实质是相同的,那就是与志趣相同者在一起,除了咏诗,不论还在干什么,总归不是营营役役。韦应物也没有实现这种生活理想,他的原因也大体出于对自己社会责任的认知,但到底要比孔子要多一份平常心,只是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既没有孔子那样远大的志向,也没有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这当然也没什么可责怪的。

《金刚经》是这么开头的:“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段引子说的是《金刚经》的缘起,是一段记叙文,说从前佛住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这么一个园子里,与若干门徒在一起。有一天世尊临吃饭之时,穿上袈裟,拿起饭钵,到舍卫城中去乞食,不分贵贱,挨家挨户地乞到食物后,回到给孤独园中。饭后,收拾袈裟饭钵,洗净双足,铺好座位,然后跏趺而坐。下面就是弟子须菩提提问,世尊解答的对话录了。读《金刚经》我们不但要注意佛说了什么,还要注意他干了什么。这段记叙文正是描述了佛在彻悟以后每日的生活起止。他是在这样一个园子里,而不是在宫殿里,是和许多弟子们在一起,不是独处,他的物质生活很简单,实际上是极端简化,然后他的主要活动是作为一个教师和学生们谈论一些哲理性话题。佛经中开篇多写佛在某地与中比丘多少人“俱”。这个“俱”字就是韦诗中多次出现的“同”。“俱”和“同”都是“在一起”。人们大凡都喜俱,不喜孤独。当然,佛陀在经中于门徒们俱,不是喜俱,那是他在教学。韦应物则既有喜俱的一面,又有乐幽的一面,而他乐幽之外,在某些时期又不乏萧索。喜俱,我们在前文燕集诗和此节多篇诗作中已见;乐幽,就更加普遍;幽独时的萧索,则可见诸萤火诗,以及前一节探讨的多篇独宿诗。

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则给出了文艺复兴时代对最高的生活理想的人文主义诠释。雅典学院也就是柏拉图学院,或者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柏拉图学园,因为柏拉图当初建立的这个学园并没有多少建筑在内,它其实就是一个园子,和佛的那个祗树给孤独园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壁画《雅典学院》中的建筑高大、雄伟、壮丽,那是象征知识的殿堂,穹顶后的蔚蓝则是真理的天空。殿堂中一左一右,分别立着代表诗歌、和谐、音乐的太阳神阿波罗与代表科学和理性的智慧女神雅典娜的雕像。大殿台阶上下分布着众多的哲学家(在上)和各类科学家(在下),其中有正在书本上记录着自己理论的毕达哥拉斯,有弯着身子使用圆规的欧几里得,有托着地球仪的托勒密,有正在掰手指给人讲解三段论的苏格拉底,有躺坐在台阶上的崇尚克制欲望的犬儒派的戴奥真尼斯,整幅画中要数他的姿态最引人注目,等等等等,众多人物济济一堂,三五成群,都似在参与着某个话题。画面正中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正并肩走来,“柏拉图须发皆白,居于左侧,手中夹着一本《蒂迈欧篇》的印本,同时以右手指向天空,喻指自己的哲学研究主张:理念的世界。而在他旁边,亚里士多德则左手拿着他的著作《伦理学》,并将右手手心向下,指向地面:这实在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手势,象征其哲学体系的物质性与积极性。”(马尔科·卡尔米纳蒂《拉斐尔的雅典学院》)这些人们聚集在一起,自由、平等、开放、甚至闲适地探求知识与真理,这种生活方式和孤独园中的释迦牟尼何其相似。韦应物再世,相信他也定会大加赞赏画中境界。另外,韦应物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仿佛也有一个手指向上的柏拉图,代表着修道,和一个手心向下的亚里士多德,代表着济世。

东晋十六国时期河西走廊有一位名叫郭瑀的人,是修道和济世的矛盾冲突最终酿成悲剧的一个典型。据《晋书·隐逸传》记载,这位郭瑀青年时代拜因避战乱而隐居在张掖东山的著名学者郭荷为师,郭荷死后,郭瑀继承师业,隐于临松薤谷,凿石窟而居,设馆讲学,著书立说,弟子多达千余。前凉王张天锡和前秦皇帝符坚先后都想征用他,皆不应命。符坚死后,前秦内乱,前凉王张天锡之子张大豫起兵反秦,跟随张大豫的校尉王穆敦请郭瑀相助,郭瑀乃与敦煌索嘏发兵响应。不幸的是后来王穆听信谗言,不顾郭瑀极力劝阻,执意杀死了索嘏。郭瑀悲痛绝望,“不与人言,不食七日”,最后“还酒泉南山赤崖阁,饮气而卒”。郭瑀的悲剧在于,他本该做一个出世的学者,并不适宜参与世间复杂的纷争。韦应物后半生小心谨慎, 最终倒不至酿成悲剧,他的一生所凝就的剧本之性质我们在后文要详细加以探讨,这一剧本中的核心矛盾乃是在出世与处世之争,他在其中几经折腾,费尽思量,他对入仕的选择更多的是出于某种责任;另一方面,他也并不适合他在诗中多次提到的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如他在《种瓜》中所言:“率性方卤莽,理生尤自疏。今年学种瓜,园圃多荒芜。众草同雨露,新苗独翳如。直以春窘迫,过时不得锄。田家笑枉费,日夕转空虚。信非吾侪事,且读古人书”,他自己也认识到自己并不擅长农事。我们后世分析,尽管他也堪称是一个尽职尽责的良吏,但他内心存在着一种他自己都未必真正觉察到的倾向,也是他从未实现过的梦想,那就是,做一个郭瑀那样的学者和师长,去一个临松薤谷那样的世外幽境,谈诗论道,共赏松涛……对此,纪录片《河西走廊》第四集《根脉》颇有些美妙的画面。



(待续)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7-27 07:29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7-29 11:42 编辑

3.5 出处 (上)


《韦应物集校注》前言提供了一份关于韦应物家世的简明提要:“韦应物(735-790),京兆府万年县杜陵韦曲胄贵里(今陕西西安东南)人。韦氏世为三辅著姓,聚居在韦曲的一支尤为显赫。唐代民间流传着‘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俗谚(见杜甫《赠韦七赞善诗自注》)。韦应物六世祖韦夐,澹于名利,前后十被征辟,皆不应命。北周明帝即位,礼敬甚厚,作诗赐夐,封他为逍遥公,韦氏家族这一支遂称为韦氏逍遥公房。五世祖世冲,仕隋为民部尚书。高祖挺,唐太宗贞观中历官吏部侍郎、御史大夫、黄门侍郎。曾祖待价,武后朝以吏部尚书拜相。韦应物就是这个显赫家族中的一员。但是,到应物的祖辈和父辈,家道已经逐渐式微了。应物的祖父令仪只担任过司门郎中、宗正少卿、梁州都督等中级官职;至于他父亲韦銮的官职,旧史已经没有记载,只在丘丹所撰《韦应物墓志》中提到他曾为宣州司法参军,不过是州的僚佐,官品九更加低下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韦銮的仕途并不通达,但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等记载,他和他的长兄韦鉴、鉴子韦鸥一样,都以绘画驰名于世,至于韦应物,他在诗中一再说到自己‘家贫无旧业’(《发广陵留上家兄兼寄上长沙》),在为亡妻元萍所撰的墓志中更酸楚地写道:‘生处贫约,殁无第宅,永以为负。’所以他在罢河南兵曹参军后居于洛阳同德精舍,在罢栎阳令后居沣上善福精舍,在罢滁州刺史后移居滁州西涧,在罢苏州刺史后居于苏州永定寺,都没有回到老家杜陵,说明他在老家不但没有丰厚的产业,就连可供居住的宅第也没有了。由此可见,韦应物出身在一个有着显赫家世和隐逸传统的世家大族,但他却属于这个家族中较为贫寒而又富于艺术修养的一支。”

从这段话可见,韦应物家族有两个很重要却又颇为抵触的传统,一个就是仕宦,另一个就是隐逸。仕宦方面,五世祖世冲和曾祖待价都属高官,另,韦夐有弟韦孝宽,乃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军事家之一,事迹颇有传奇性,韦氏的先祖可追溯到韩信,韦字乃韩字取半边;韦夐除有子世冲,子世康也是一位德才兼备、颇有名望的官吏;隐逸方面,六世祖韦夐是著名学者,被封逍遥公,而父亲和伯父、伯子则为著名画家。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韦夐的几桩事迹。据《陕西省志·人物志》所记,北周武帝宇文邕上台时,“欲取缔佛、道二教,事先诏韦夐论述佛、道、儒三教的优劣。他撰写《三教序》一篇呈送武帝,认为三教虽然宗旨不同,途径各异,观点不一,但目的相同,就是引导人们向善,没有优劣之分。武帝看后,选取儒学。武帝认为佛、道二教的泛滥,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形成了阻碍,因此下令禁止佛道二教。”由此可见韦夐对各类思想文化抱有平等、开放、宽容的态度,这实则是盛唐气度。另外,“宇文赟为皇太子,闻韦夐之名,致书邀请他到东宫,当面请教立身处世之道。韦夐说:‘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劝太子要以节俭为荣,奢侈为耻,不要贪图其他欲望,专心求索治天下之策。”又,“他在临死之前,嘱咐儿子说,在他死后,不必另作新衣,只用旧衣殓葬,一切礼仪从简,不要收亲友的礼物。在祭祀时,也只摆素食蔬菜,不必杀牛宰羊等。”由这两桩事迹可见,韦夐生活简朴,不重物质享受,加上坚持不入仕,可见他是一个真正看透世俗趣味的人。从韦应物的诗集似乎能看到韦夐思想意识的某种转世轮回,而韦应物的时隐时仕的人生经历,又说明韦氏家族的两个传统对韦应物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以至于他的思想意识中长期存在着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

韦应物人生的第一份公职,第一件大事,不是别的,竟是在十五岁时“以门荫补右千牛”,这就是因为显赫的家世传统而做了唐玄宗的一名内围贴身卫士。这些早年事迹,他在《逢杨开府》中作了生动的描绘。

《逢杨开府》韦应物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
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 
  
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
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
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 
  
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
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 
  
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
非才果不容,出守抚茕嫠。 
  
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
坐客何由识,惟有故人知。

诗建中三年出守滁州时作。樗(音出)蒲,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以掷骰所得骰色决胜负。司隶,司隶校尉,汉代官名,此代指京师治安官。白玉墀,宫殿台阶,此指韦应物任右千牛之事。骊山,此指曾扈从玄宗冬幸华清宫事,长诗《骊山行》对此极力铺陈渲染,这是作者一生难以忘怀的梦乡,如《与村老对饮》中所言:“鬓眉雪色犹嗜酒,言辞淳朴古人风。乡村年少生离乱,见话先朝如梦中。”

长杨,汉宫名,杨雄有《长杨》赋,铺陈汉成帝游猎盛况,此指自己扈从玄宗狩猎之事。读书,按《韦应物集校注》简谱,韦应物十九岁或稍前入太学读书。两府,指河南、京兆二府,代宗朝韦应物曾为河南兵曹参军、京兆兵曹参军。收迹,收敛行为。南宫,尚书省,此指建中二年为尚书比部员外郎之事。出守,此指出守滁州之事。茕嫠,孤苦无告的百姓。此诗历陈仕途轨迹,但是不很全面,完整版列举如下。

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1岁,出生。
玄宗天宝八年(749),15岁,以门荫补右千牛,陪扈从游宴。
玄宗天宝十二年(753),19岁,本年或稍前,入太学读书。
玄宗天宝十三年(754),20岁,为羽林仓曹。
玄宗天宝十五年(756),22岁,居昭应县骊山,与元萍结婚。
肃宗至德元年(756),22岁,居昭应县骊山,与元萍结婚。
肃宗乾元元年(758),24岁,为高陵尉。
肃宗上元元年(760),26岁,以大理评事从事河阳府。
肃宗宝应二年(763),29岁,为洛阳丞。
代宗广德元年(763),29岁,为洛阳丞。
代宗永泰元年(765),31岁,在洛阳丞任,以扑抶军骑见讼于东都留守。
代宗大历元年(766),32岁,请告闲居洛阳。
代宗大历四年(769),35岁,秋,自长安经洛阳、楚州等地赴扬州。
代宗大历五年(770),36岁,在扬州,秋,自扬州北归洛阳。
代宗大历六年(771),37岁,在洛阳,官河南府兵曹参军。
代宗大历八年(773),39岁,罢河南府兵曹参军,居洛阳同德寺养疾。
代宗大历九年(774),40岁,因京兆尹黎干所荐,为京兆府兵曹参军。
代宗大历九年(775),41岁,以京兆府功曹摄高陵令。
代宗大历十一年(776),42岁,在京兆府功曹参军任。九月,元萍卒。
代宗大历十二年(777),43岁,复为京兆府功曹参军。秋,使云阳视察水灾。
代宗大历十三年(778),44岁,春末夏初,为鄠县令。
代宗大历十四年(779),45岁,六月,除栎阳令。七月辞官,闲居沣上善福寺。
德宗建中元年(780),46岁,闲居长安西郊沣上善福寺。
德宗建中二年(781),47岁,四月,除比部员外郎。
德宗建中三年(782),48岁,夏,出为滁州刺史。
德宗兴元元年(784),50岁,冬,罢滁州刺史,寓居滁州西涧。
德宗贞元元年(785),51岁,秋,为江州刺史。
德宗贞元三年(787),53岁,在江州刺史任,后入朝为左司郎中。
德宗贞元四年(788),54岁,在左司郎中任,后出为苏州刺史。
德宗贞元六年(790),56岁,在苏州刺史任。冬,罢苏州刺史,闲居永定寺,卒。
德宗贞元七年(791),十一月,归葬长安万年县少陵原。

《逢杨开府》中有两点尤为值得注意,一个当然是韦应物任玄宗卫士时涉嫌吃喝嫖赌、逞凶耍横的荒唐行为,“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这的确和他后来显露出来的文化与品德修养形成极大的反差,但我们对此诗中所述也要结合当时的时代风气来理解,因为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初唐和盛唐时的那种所谓“任侠”风气的反映。李白亦有“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句,这些都未必是写实之语,只是一种精神风尚的体现。

《逢杨开府》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二句,我们今世旁观读者来看,这两句仿佛略带些幽默感,因为他早年依仗玄宗,所做都是欺负他人之事,玄宗去后,失去依仗的他就反为他人所欺了,然而作者早年经事时的心情,和我们读者以及他老年时的心境必然大不相同,因为这是他的人生所发生的重大转折,原来无忧无虑任侠使气的少年突然要接受那个混乱残酷社会的磨炼,这种跌落感在《温泉行》就有更情绪化的表达:“可怜蹭蹬失风波,
仰天大叫无奈何”。此处“被人欺”如果有所指的话,很可能就指涉“以扑抶军骑见讼于东都留守”一事,此事对他在思想转向隐逸应当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洛阳丞及更早期】

韦应物的隐逸思想,除了有“祖传”的因素,除了境遇的推动,除了陶渊明、谢灵运等前人影响,也必然存在同时代人物的感染,稍早一些的有孟浩然、王维、刘昚虚等,同时期的和他多有唱和的丘丹、洛阳傲吏李主簿等等。这里要特别说一说的是他早年一首诗中的“李十四”,因为他在诗中的形象很象是李白。

《送李十四山东游》韦应物 
  
圣朝有遗逸,披胆谒至尊。
岂是贸荣宠,誓将救元元。 
  
权豪非所便,书奏寝禁门。
高歌长安酒,忠愤不可吞。 
  
欻来客河洛,日与静者论。
济世翻小事,丹砂驻精魂。 
  
东游无复系,梁楚多大蕃。
高论动侯伯,疏怀脱尘喧。 
  
送君都门野,饮我林中樽。
立马望东道,白云满梁园。 
  
踟蹰欲何赠,空是平生言。

此诗约永泰中或大历初作于洛阳。遗逸,隐逸不仕的才俊之士。披胆,披肝沥胆,指竭诚相见。贸荣宠,换取功名富贵。元元,百姓。非所便,不与方便。寝,止息,此谓书奏被扣押未上呈。欻,音虚,突然。静者,隐者。翻,反,此谓不复以济世为大事。驻,驻留。精魂,精神。大蕃,大郡。梁园,梁孝王园。

诗中主人公的人物气象与李白无异,但此李十四当非李白,因为李白行十二,且照李白年谱,这一时期李白也未曾至洛阳。不管李十四是否真是李白,此诗所写李十四之境遇,多少带有韦应物自己对社会的认识。这正是一位报国无门、沉迹下僚的壮年文人的典型心态,一遇同病者即相怜,忿忿不平,而又茫然无措,在那样的社会,只能往隐逸的道路上寻找归宿。联系时间地点,此诗很可能就是作于“以扑抶军骑见讼于东都留守”这一关键节点之后。下面这首诗就是诗人专门就此事所发的感慨。

《示从子河南尉班》韦应物 

拙直余恒守,公方尔所存。
同占朱鸟克,俱起小人言。 
  
立政思悬棒,谋身类触藩。
不能林下去,只恋府廷恩。

此诗永泰元年在洛阳丞任上作。题下附自注:“永泰中,余任洛阳丞,以扑抶军骑,时从子河南尉班,亦以刚直为政,俱见讼于居守。因诗示意。府县好我者,岂旷斯文。”

诗中从子乃是韦应物侄子韦班。公方,公正。首二句言己拙直,韦班公正。同占二句言与韦班同犯小人口舌。悬棒,指门上悬挂五色棒,表示法令严明。触藩,以角抵撞藩篱,犹言碰壁。诗言自己立政心存公正严明,不意碰壁,竟为小人所讼,作者就在这样的时刻起了归隐之心,只是一时还不能做出决定。

《趋府候晓,呈两县僚友》韦应物
趋府不遑安,中宵出户看。
满天星尚在,近壁烛仍残。 
  
立马频惊曙,垂帘却避寒。
可怜同宦者,应悟下流难。

此诗永泰元年在洛阳丞任上作。趋府,趋赴公府参见长官。一个趋字,尽显尴尬。古人下级见上级,常见这个“趋”字,意快步走。《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触龙因为脚上有病,才不得不“徐趋”,意谓慢慢地快步走,真是够难为人的。

杜甫《春宿左省》:“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与韦应物诗境类似,但杜甫那是身处职掌机要的中央政府机构侯见皇帝,有颂圣的意味;而韦应物这是在地方政府侯见长官,区别甚大。下面这首七言“趋”诗和上首五言同是表达这种折腰的难堪。

《赠王侍御》韦应物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
府县同趋昨日事,
升沉不改故人情。
上阳秋晚萧萧雨,洛水寒来夜夜声。 
  
自叹犹为折腰吏,可怜骢马路傍行。

此诗广德中在洛阳丞或大历中河南府兵曹参军任上作。首联佳句,比体。颔联赋体,记事抒情。颈联兴体,又见寒雨,兴“身为下流之难”。尾联赋体,总结抒情。

为官之难,有这两首诗所写的面对上级之难,也有《示从子河南尉班》所写的面对律法之难,还有一难,就是面对良心之难:

《高陵书情,寄三原卢少府》韦应物 
 
直方难为进,守此微贱班。
开卷不及顾,沉埋案牍间。 
  
兵凶久相践,徭赋岂得闲。
促戚下可哀,宽政身致患。 
  
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
君心倘如此,携手相与还。

此诗肃宗朝在京兆府高陵县尉任上作,时约24岁,属于安史之乱后初入仕途时的作品。诗写作者性格正直耿介,难以升职。整日埋头在案牍之间,少有时间读书。战乱不息,国家自然要加重赋税。作为政府的基层办事人员,对百姓催逼过甚,于心不忍,宽厚仁慈又会为自己召来祸患。因此,每天都想到退隐,时常遥望故乡的山川。

这首诗所说的一个就是性格刚直难以为官,更重要的是,心地善良也会备受煎熬。为官不易,就在于要处理各种关系,掌握各种“度”,这些都是一个人立世的困难,是对一个人的考验,特别是对于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论是从政,还是其它行业,人们或多或少都要面对各种矛盾,学习掌握那种微妙的处理方式。

【扬州期】

鉴于以上所述种种难为,韦应物在代宗永泰元年(765)32岁时,也就是“以扑抶军骑见讼于东都留守”之事一年后,请告闲居洛阳,前后达五年之久。这期间,他有过一次扬州之行,事因已不可考,但这次旅行催生了多篇佳作,其中有几篇在第二节《寒雨》已经论述,这里要再讨论一篇行旅寄赠诗。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韦应物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此诗大历四年秋赴扬州途中作。乱流,指众多水流,当是韦应物经洛水入黄河处,故云。伊岸,伊水畔。洛桥,洛阳洛水上之天津桥。扁州句,典出《庄子》“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扁州不系与心同,等于说,心与不系扁州同。表达的还是逍遥世外之心。值得注意的是此诗乃是作于赴扬州途中;当他从扬州归洛阳途中,则有“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以及“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模糊地表达了余生将不得不继续入仕的预感,他在第二年也的确有踏上了仕途,此次任河南府兵曹参军。

从套路上讲,此诗可谓“乱世行旅图”和“夕阳孤雁图”的叠加。前人“乱世行旅”型的诗作有王 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谢灵运的《拟王粲诗》“伊洛既燎烟,函崤没无象。整装辞秦川,秣马赴楚壤。 沮漳自可美,客心非外奖。常叹诗人言,式微何由往。” 以及江淹的《 拟王粲诗 》:“伊昔值世乱,秣马辞帝京。
既伤蔓草别,方知枤杜情。
崤函荡丘墟,
冀阙缅纵横。
倚棹泛泾渭,日暮山河清。
蟋蟀依素野,严风吹枯茎。”

如果说“乱世行旅图”更具古风的话,“夕阳孤雁图”则更具大历诗风,同时代的刘长卿对此多有刻画,诸如“寒渚一孤雁,夕阳千万山”、“山含秋色近,鸟度夕阳迟”、“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等。刘长卿除了把夕阳与孤雁连用,还喜将夕阳把秋风秋草等秋景连用,就象韦应物喜欢将寒雨和暮钟连用那样,表达的都是凄清、寒冷、萧瑟的时代情调。

【河南府兵曹期】

韦应物从扬州回洛阳的第二年任河南府兵曹参军,此期有一首送别诗颇有意趣:

《送张侍御秘书江左觐省》韦应物 

莫叹都门路,归无驷马车。
绣衣犹在箧,芸阁已观书。 
  
沃野收红稻,长江钓白鱼。
晨餐亦可荐,名利欲何如。

侍御,唐人对监察御史或殿中侍御史的称呼。秘书,秘书郎,属秘书省,从六品上,掌四部图籍。江左,指长江中下游江南地区,今江苏南部一带,张秘书时自御史迁(降职)秘书郎,归江东觐省。觐省,探望双亲。

驷马车,四匹马驾的车,高官所乘。绣衣,御史官服。芸阁,指秘书省,为皇家藏书之所,芸香防虫蛀,故称芸阁。长江钓白鱼,语涉张昭捕鱼奉父和姜诗妻捕鱼奉母的典故。荐,进献,意谓供奉父母早餐。

此诗借送行劝慰张秘书,要他不必叹息出入城门没有四驾马车,要他想想自己御史也当了,秘书也当了,自此了无遗憾,不如乘此觐省之便,好好欣赏沃野收红稻的江南,多多体味长江钓白鱼的生活,珍惜侍奉双亲的机会,名利什么的就不去管它了。

杜甫也有类似用典:“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杨慎认为不如韦苏州多矣:“‘青青’字自好,‘白白’近俗,有似儿童‘白白一群鹅,被人赶下河’之谣也,岂大家语哉。”

纪昀:“纯是讽其归隐,当日必有为而发。”此语甚是。 “沃野收红稻,长江钓白鱼”这一联佳句当是归隐意象,是北方人韦应物对江南的一个浪漫化的想像,也是对归隐的一个浪漫化的表达。

【同德寺期】

大历八年韦应物罢河南府兵曹参军,居洛阳同德寺养疾。韦应物在同德寺的诗作我们在第二章已读过两篇华月流云诗,诗中有“杜门非养素,抱疾阻良宴。孰谓无他人,思君岁云变”,及“严城自有限,一水非难越。相望曙河远,高斋坐超忽”,他身处同德寺,心思却飞向远方,又自言“杜门非养素”,可见此时的闲居应非有意辞官,而实属有疾,第二年他便因京兆尹黎干的推荐,到京兆府任功曹参军去了。同德寺期,除华月流云诗外,有一篇登眺诗颇为可观。

《同德寺阁集眺》韦应物 

芳节欲云晏,游遨乐相从。
高阁照丹霞,飗飗含远风。 
  
寂寥氛氲廓,超忽神虑空。
旭日霁皇州,岧峣见两宫。 
  
嵩少多秀色,群山莫与崇。
三川浩东注,瀍涧亦来同。 
  
阴阳降大和,宇宙得其中。
舟车满川陆,四国靡不通。 
  
旧堵今既葺,庶氓亦已丰。
周览思自奋,行当遇时邕。

芳节,美好时节。飗飗,风吹貌。氛氲,雾气盛貌。廓,廓清,消散。岧峣,高貌。嵩少,即嵩山,有太室、少室二山。三川,指黄河、洛水、伊水,均流经洛阳。瀍涧,二水名,均在洛阳,同注入河。大和,指阴阳交会和合的元气。时邕,时世安定,邕,同雍。

诗写世界一片廓清和合之景,高阁丹霞照、皇州两宫霁、嵩山群峦秀、三川瀍涧注,阴阳宇宙和、舟车四国通,不管是的确有那么一小段安宁的时期,还是未能足够体察现实,诗人此际眼中的国家正在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登高骋望,周览天地,顿觉胸襟开阔,自思奋发进取,不负这安定和平的大好时代,和这大气磅礡的朗朗乾坤。此诗大有盛唐气象,写景虽然没有明显的佳句,但是描绘的是一个整体统一有序的世界,这当然是诗人内在世界的外在反映,说明的是此时此刻的诗人内心充满豪情壮志。从心眼看的世界如果是整体、统一、有序的,那么心就是整体、统一、有序的,用时下的话说,即是充满了正能量,这是一种既有诗意,又对人生具有积极意义的健全心态,极为难能可贵。

(待续)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7-29 06:46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10-21 14:46 编辑

3.5 出处(中)


【京兆功曹期】

京兆功曹期有两首令狐诗和两首云阳诗值得注意,这两组都是出使诗,令狐诗使蓝田,公事应和采玉有关(见本章第二节《采玉行》诗),这次差使也催生一首老僧诗(见本章第三节《 上方僧 》诗);云阳诗使云阳视察水灾。《赠令狐士曹》(见本章第四节)有“到家俱及东篱菊”一句,含蓄表现出归隐之愿,另一首令狐诗也表现了相似的情调:

《答令狐士曹、独孤兵曹联骑暮归望山见寄》 韦应物
共爱青山住近南,行牵吏役背双骖。
枉书独宿对流水,遥羡归时满夕岚。

骖,原指驾车时居于两侧的马,此但指马,背双骖意谓行程相背。“共爱青山”结合“满夕岚”,即得“共爱风满林”(见本章第四节《简郡中诸生》诗)。这些诗中的归隐情调已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借助意象,语气冲淡许多。

《使云阳寄府曹》韦应物 

夙驾祗府命,冒炎不遑息。
百里次云阳,闾阎问漂溺。 
  
上天屡愆气,胡不均寸泽。
仰瞻乔树巅,见此洪流迹。 
  
良苗免湮没,蔓草生宿昔。
颓墉满故墟,喜返将安宅。 
  
周旋涉涂潦,侧峭缘沟脉。
仁贤忧斯民,贱子甘所役。 
  
公堂众君子,言笑思与觌。

此诗大历十二年秋在京兆府功曹参军任因视察灾情奉使云阳作。夙驾,早起驾车。祗,恭奉。不遑,没时间。百里,京兆距云阳县一百二十里。次,临时驻扎或住宿,此指到达。闾阎,原指里巷内外的门,此泛指乡村民居。漂溺,漂没沉溺,此指受水灾百姓。愆气,谓阴阳之气不调,此二句言上天旱涝不均。仰瞻二句,言洪水水位曾经高至大树树冠。觌,音笛,相见。

颓墉,崩塌的城墙。良苗颓墉四句应谨慎对待,窃以为“良苗免湮没” “喜返将安宅”有可能是作者戏仿某些官员的报喜不报忧的上奏,而“蔓草生宿昔”“颓墉满故墟”则是实况,意谓“都说良苗免湮没,如何我见到蔓草丛生。明明颓墉满故墟,还说什么喜返将安宅。”

周旋,谓往复经行。涂潦,道中积水。侧峭,山高峻貌。沟脉,即水流。周旋二句言己来回奔波,爬高下低,此中况味,难与君说。


仁贤,谓时任京兆尹之黎干。《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五:“大历十二年十月,京兆尹黎干奏秋霖损稼,韩滉奏干不实,上命御史按视。丁未(即二十九日),还奏:‘所损凡三万余顷。’渭南令刘澡阿附度支(韩滉时任户部侍郎、兼管度支事务,故此指刘澡依附韩滉),称县境苗独不损;御史赵计奏与澡同。上……更命御史朱敖视之,损三千余顷(此当单指渭南损苗数而非总数)。……贬澡南浦尉,计沣州司户,而不问滉。” 韩滉就是画《五牛图》的那个著名画家,忠臣,但是人无完人,璧有微瑕,德宗即位后,嫌其过度搜刮赋税,改任他为太常卿,后外放藩镇,但泾原兵变和李希烈叛乱(见本章第一节)期间韩滉立下大功,德宗便又接他入朝拜相,继续掌管财税,死后谥号“忠肃”,忠且肃,肃字大体反映了其为政治下之严苛。

韦应物此诗写他作为一个基层官员的苦差事,末尾写如果上级都象黎干(韦应物任京兆府兵曹参军为黎干所荐)那样“仁贤忧斯民”,那他就算当个“贱子”也“甘所役”,可是想到那些 “公堂众君子”,谈笑间尽想着暗通款曲,用时下的话说就是递消息、打招呼、同声连气、口调一致,那他言外之意,他跑路跑得就不那么开心了。此诗语气独特,甚至有点怪异,其中暗含讽刺,联系使蓝田时的《采玉行》的讽喻,可见韦应物的出世思想,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政治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有意思的是,韦应物云阳之行,不但写了一篇以济世为主题的,还写一篇以出世为主题的,两相对照,颇为有趣。济世诗写济世之累,出世诗写出世之难。

《云阳馆怀谷口》韦应物 
 
清泚阶下流,云自谷口源。
念昔白衣士,结庐在石门。 
  
道高杳无累,景静得忘言。
山夕绿阴满,世移清赏存。 
  
吏役岂遑暇,幽怀复朝昏。
云泉非所濯,萝月不可援。 
  
长往遂真性,暂游恨卑喧。
出身既事世,高躅难等论。

云阳馆,指云阳馆驿。谷口,汉代县名,在唐云阳县。清泚,清澈水流,指泾水,此处显然兴出世白衣君子的清流风范。白衣士,平民,此指郑子真。《汉书·王贡两龚鲍列传》:“其后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 又载杨雄书曰:“谷口郑子真,不诎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

石门,即谷口。吏役二句言身怀差役,哪里有时间去谷口赏景,但是内心从早到晚都向往着谷口,这里的谷口已经是隐逸的象征符号了。云泉二句言云泉与萝月这些山中特有的景致对他而言是可想而不可及的。长往二句言长期隐居才能遂其真性,暂时游赏只能以卑微的喧闹来扰乱谷口宁静。躅,足迹,出身二句言既然为官从事世俗事务,那么就难以同高尚的事迹相提并论了。

此诗以诚实的笔触,象征性的笔法,透彻地表明韦应物那种矛盾而又无奈的心态。他既期望出世归隐,与云泉萝月相伴,但现实决定了他不得不扮演自己在世俗中的角色。这种思想上的矛盾挣扎也预示了他不久后又再度辞官归隐,这次是闲居在沣上善福寺。

【鄠县、栎阳期】

在京兆功曹期与沣上善福寺期之间,他还做了一年多的县令,一年在鄠县,一月在栎阳。《校注》年谱勘定韦应物代宗大历十四年六月除栎阳令,七月辞官,值得注意的是,德宗正是在大历十四年六月即位的,那么值得一提的问题是,为什么德宗即位与韦应物除栎阳令同在六月,而韦应物七月便辞官?这里面是否仅仅是一个巧合,是否有可能是因为韦应物对新皇即位而己仅获大底平调的结果大为失望,加上之前任官所积恶感,导致他上任一月即辞官而去?实际上德宗在位前期政治相对较为清明,栎阳令之事,背后的原因,是否有可能是因为德宗朝廷和韦应物双方还没来得及了解彼此?这些都只是凭空猜测,我们这里不做文史考证,有些事情也未必能考证得清,有太多的信息已经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我们这里所能依赖的,只有一部《韦应物集》本身。

鄠县期间有一首酬答诗颇有特点。

《答徐秀才》韦应物 
 
铅钝谢贞器,时秀猥见称。
岂如白玉仙,方与紫霞升。 
  
清诗舞艳雪,孤抱莹玄冰。
一枝非所贵,怀书思武陵。

秀才,唐时对举子之通称。铅钝,铅刀不锋利,作者自比。贞器,谓玉,指徐秀才。 时秀猥见称,自谦语,言己被人谬称时秀。方与紫霞升,疑徐秀才时归隐向道,故有此语。一枝,指科举及第。武陵,陶渊明《桃花源记》记武陵渔人入桃花源事,后遂以桃源或武陵代指仙境或隐者所居。

韦应物以艳雪玄冰来比喻清诗与孤抱,是对隐者存在方式的审美化的赞叹。杨慎:“韦应物《答徐秀才》诗云:‘清诗舞艳雪,孤抱莹玄冰’极其工致,而‘艳雪’二字尤新。又《五弦行》云:‘如伴流风萦艳雪,更逐落花飘御园。’又《乐燕行》:‘艳雪凌空散,舞罢起徘徊。’屡用‘艳雪’字而不厌其复也。或问予:雪可言艳乎?予曰:曹子建《洛神赋》以‘流风回雪’比美人之飘摇,雪固自有艳也。然雪之艳非韦不能道,柳花之香非太白不能道,竹之香非子美不能道也。”


【善福寺期】

同是闲居,沣上善福寺的诗作和洛阳同德寺的诗作相比,数目远多,面目已发生较大的变化,诗中多见一种乐于孤独和欣于淡泊之意,这大概和他此次为主动辞官有关。同时,这些诗中常常在出世语中夹杂着一些对处世情形的描写,至少能说明韦应物这时虽处世外,但并没有忘记世俗社会,甚至在某些诗中出现了一些负面情绪,如萤火诗中的“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见第二章第三节)以及《独游西斋,寄崔主簿》中的“忧来结几重,非君不可释”(见本章第三节),这些都在预示着他此次闲居也不是长久之计。

《沣上西斋寄诸友(七月中善福之西斋作)》韦应物 
  
绝岸临西野,旷然尘事遥。
清川下逦迤,茅栋上岧峣. 
  
玩月爱佳夕,望山属清朝。
俯砌视归翼,开襟纳远飙。 
  
等陶辞小秩,效朱方负樵。
闲游忽无累,心迹随景超。 
  
明世重才彦,雨露降丹霄。
群公正云集,独予忻寂寥。

逦迤,曲折连绵貌。岧峣,山高峻貌。属,正值。砌,台阶。归翼,归鸟。秩,官吏的俸禄或级别,小秩,即小官。陶,即陶渊明。朱,即朱买臣,《汉书·朱买臣传》:“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通刈,割)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咏书。”雨露,喻皇帝恩泽。忻,同欣。

此诗写闲居心境, “闲游忽无累”可呼应前文《云阳馆怀谷口 》中写郑子真的“闲游忽无累”,“等陶”“效朱”二句是其言志之语。韦应物言“等陶”是在两方面等陶,一则是和陶渊明一样辞去小官;二则是在诗中有等陶的文字,如“望山”似“悠然见南山”, “开襟纳远飙”似陶《和郭主簿二首》“回飙开我襟”。等陶是学陶渊明辞官归隐,意思简单明了,效朱则意味隐深,朱买臣可不是隐士一类人,而是一个励志型的典范,此公早年贫穷不忘读书,妻子都嫌弃他,可他最后传奇性地竟然位列九卿。值得一提的是朱买臣曾任会稽太守,会稽郡治就在今苏州市,而韦应物最后一个官职也就是苏州刺史,相当于朱买臣担任过的职位。冥冥中韦应物似乎一直在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暗中努力。“明世重才彦,雨露降丹霄”二句更是反映出他并没有完全忘记世俗社会。

《九日沣上作,寄崔主簿倬二季端系》韦应物 
 
凄凄感时节,望望临沣涘。

翠岭明华秋,高天澄遥滓。 
  
川寒流愈迅,霜交物初委。
林叶索已空,晨禽迎飙起。 
  
时菊乃盈泛,浊醪自为美。
良游虽可娱,殷念在之子。 
  
人生不自省,营欲无终已。
孰能同一酌,陶然冥斯理。

望望,一再瞻望。委,同萎。索,索然,空乏貌。盈泛,此谓菊花酒泛满酒杯。之子,这个人。

此诗和上篇结构类似,前半写景,为“时菊乃盈泛,浊醪自为美”二句作铺垫,表达的仍是等陶闲居无累的情怀。 因为是写给两位弟弟和崔倬,都是和作者极为亲近之人,所以有“人生不自省,营欲无终已”这样更加表明心迹的话语,最后三联隐有劝亲友一同归隐之意,同时也显出作者虽闲居无累,却感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式的萧索,这一点又是和上篇殊途同归的。

此诗最为警拔之语当属“人生不自省,营欲无终已”二句。韦应物在善福寺观山观水之余,有一篇别开生面的观田家之作,更为具体地表露出这种自省意识。

《观田家》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场圃,场则打谷之地,圃则种菜之地。饥劬,饥饿劳累。闾里,乡里。

倘若一般人写观田家,或者写田园之乐、之美,或者写田家之苦,但韦应物点题之笔却在自惭自愧与自省,正如刘辰翁道:“苏州是知耻人。”谭元春道:“体贴人情之言。” 钟惺道:“‘惭’字入得厚。” 此诗无奇景丽句,然而沈德潜针对此诗言道:“韦诗至处,每在淡然无意,所谓天籁也。”

《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韦应物 

万木丛云出香阁,西连碧涧竹林园。
高斋犹宿远山曙,
微霰下庭寒雀喧。
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疏空掩门。 
  
时忆故交那得见,晓排阊阖奉明恩。

犹,一作独。排,推开。

此诗中间而联直似从王维《赠房卢氏琯》“萧条人吏疏,鸟雀下空庭”二句变出。另外,此诗还可以和陶渊明《饮酒·其五》挂上钩:“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都有一个“远”字和一个“喧”字,但是韦应物不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而是“闲居离人境,而有寒雀喧”。陶渊明诗中有“远”字而无“寒”字,这说明二诗有同有异,韦应物是效陶,但并没有真正“等”陶。 “高斋犹宿远山曙,微霰下庭寒雀喧”亦似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之变体,都见隐者之闲散。 斋“高”山“远”,韦应物于幽独凄清之中善写高情远致。

《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末二句:“相望曙河远,高斋坐超忽”,同一个“曙”字和同一个“远”字重复出现在善福寺诗中。“曙河”是指拂晓时的银河,“山曙”是指拂晓时的山峦,都写曙光。这个“曙”字,结合上下文并对照两首诗的意境,有意无意中似有一种象征意味,和《幽居》中的“世荣”有那么一线潜在的联系。这些字眼,都似在暗示诗人虽然闲居世外寺庙,但仍然留意世俗中的荣光。

统观前三联,可把景语情语分为两组: “万木丛云出香阁,西连碧涧竹林园”和“道心淡泊对流水”一组,“高斋犹宿远山曙,
微霰下庭寒雀喧”和“生事萧疏空掩门”一组,前一组写其淡泊道心,林木、白云、竹林、涧水,特别是白云和竹林乃是典型的隐逸意象;后一组则闲散中透出萧疏与冷清,雀喧不是热闹,而是反衬冷清,人少故而雀多,所谓门可罗雀是也,因而此诗淡泊之中又显复杂而矛盾的心态。

尾联“时忆故交那得见,晓排阊阖奉明恩”紧扣收信人“于、张二舍人”。舍人指中书舍人,正五品上,品级虽然不甚高,但这是最接近皇帝的一类人,掌侍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制敕、玺书册命,皆起草进画。尾联暗示这种闲居和陶渊明的归隐大不相同。韦应物虽然闲居,诗也写得恬淡,但仍时常和政府官员保持联系,诗中时见对皇恩、对仕宦的一种若离又若即的态度,因此他的闲居更象是一种给自己放的长假,随时都会东山再起。我们在前文提过德宗在位前期政治较为清明。

回看首联,写景精彩之余,读来更给人一种万物普遍联系的印象。金圣叹言他也“不知其如何谓之‘出’也”,也就是说,平常人观景,不会认为万木丛云和香阁存在“出”这种联系,也不会认为“万木”“丛云”“香阁”和“碧涧”“竹林”是“连”在一起的。“出”字,首先须考虑“云无心以出岫”一句,不止于同有“出”字,且同有“云”出;祖咏也有句“远树低苍垒,孤山出草城”,丁仙芝有“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这些“出”字和“万木出香阁”如出一辙,金圣叹不知道“出”字何解,其实这里的“出”字未尝没有一种“高出”、“超出”之意,反映两者之间的相对势态。由此观之,韦诗首联所写万木、丛云、香阁、碧涧、竹林等,这些本身都是隐逸意象,但作者附加其上的相对态势给人一种万物互联之感,是颇具“气象”的佳构。尾联可见出世之己与处世舍人之间的感情联络,首联则可想一个整体统一而相互关联的世界。金圣叹说“有意无意,不必比兴”,我们要说,不必比兴,也不必不兴。

《沣上对月,寄孔谏议》韦应物 

思怀在云阙,泊素守中林。
出处虽殊迹,明月两知心。

谏议,谏议大夫,正四品下,分左、右,各四人,分别隶属门下省和中书省,掌谏谕得失,侍从赞相。

云阙,宫门前高耸的观阙。泊素,谓胸怀淡泊。中林,即林中,指隐居之地。出处,或出或处。殊迹,行事不同,谓孔谏议处而己出。

这首五绝和上篇七律实属姊妹篇。“云阙”对应“阊阖”。“泊素”对应“道心淡泊”。“明月两知心”则隐隐对应“万木”“丛云”“香阁”“碧涧”“竹林”诸象所构成的互连世界。有意无意,不必比兴,不必不兴。

从这两首诗来看,善福寺期的韦应物产生了一种“出处两可”的调和思想,也可以说是一种无分别心,不止《沣上对月》有“出处虽殊迹,明月两知心”,同期的《谢栎阳令归西郊》也有“伫君列丹陛,出处两为得”,说明韦应物为诗为人,都开始往冲淡、往禅心的方向发展去了。 善福寺期的韦应物思想的两个变化(出处皆可思想与自省意识)都在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善福寺期可谓其人生与艺术之转折点,这一时期不只是他的一个长假,也象是其思想上的一次闭关修炼。

在唐代那样的时代,一个文人到底应该出世还是处世,这个恐怕也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无非自己能够安心即可。韦应物之前一直都在出处之间徘徊,处世之时总想着出世,出世之时又想着处世,处世时不安心,出世时也不能完全安心。从沣上善福寺期的诗作能看到出处的矛盾依然存在,但比之前的作品更多了一些思悟的成分,力图调和这种矛盾的对立,这种思悟绝不是佛家的那种完全抛开世俗的彻悟,它所反映的是一个真实的人在历练社会的过程中其思想认识的不断演变。我们不该忘记韦应物少时本是一个任侠使气的皇帝侍卫,性格又是刚直方正一类,这注定他在步入仕途,从基层干起的时候一定饱经磨砺,是任性地一退了之,还是默默忍受中坚持?韦应物选择的是第三条道路,能做的时候就做,实在干不下去就退一步再说,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认识也自然会发生一定的转变,而这种思想变化的轨迹,正是我们这里的兴趣之所在。

(待续)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7-31 07:20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7-31 18:48 编辑

3.5 出处(下)


【比部尚书郎期】

韦应物在长安西郊沣上善福寺闲居、休假、蛰伏了近两年之后,终于又走马上任,这次是担任比部员外郎。《新唐书·百官志》:“比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句会(即核算)内外赋敛、经费、俸禄、公廨、勋赐、赃赎、徒役课程、逋欠之物,及军资、械器、和籴、屯收所入。”上任之日有诗作记。

《始除尚书郎,别善福精舍》韦应物 

简略非世器,委身同草木。
逍遥精舍居,饮酒自为足。 
  
累日曾一栉,对书常懒读。
社腊会高年,山川恣游瞩。 
  
明世方选士,中朝悬美禄。
除书忽到门,冠带便拘束。 
  
愧忝郎署迹,谬蒙君子录。
俯仰垂华缨,飘飖翔轻毂。 
  
行将亲爱别,恋此西涧曲。
远峰明夕川,夏雨生众绿。 
  
迅风飘野路,回首不遑宿。
明晨下烟阁,白云在幽谷。

尚书郎,尚书省诸曹司长官郎中、员外郎的统称。简略,本指处事随便不认真,但此处不宜照字面意解,《三国志·蜀志·蒋琬传》:“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够戏于琬曰:‘公与戏言,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所诫。戏欲赞吾是邪,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此处杨戏的看似怠慢实则诚实的态度很可能就是诗中“简略”一词的言外之意,从中我们大体能体会到韦应物的性格和处事方式。

世器,治国的才具。 委身同草木,意谓置身山林,即隐居。栉,梳头,此谓不修边幅。社腊,社日和腊日,古于春、秋二季祭土地神,于岁末祭百神,分别称为社祭和腊祭,其日亦分别称社日和腊日。高年,老人。除书,任命官吏的文件。华缨,仕宦者的彩色冠缨。不遑,没有时间。烟阁,高阁,此指朝廷官署。

此诗记录上任比部员外郎,即《逢杨开府》所言“南宫谬见推”之事。韦应物在诗中总显得极为诚实,就象这首诗,就很诚实地写道自己走马上任时的多重心态。诗写他本是逍遥地闲居善福寺,接到任命书便感到受冠带拘束,“除书忽到门,冠带便拘束”二句读来颇感稀奇,又觉合理。当他乘车出行时,又写“俯仰垂华缨,飘飖翔轻毂”,这是含蓄地表露他对这次上任也有心情愉快的一面,升官了,说一点都不高兴那也太虚伪。从历任兵曹、功曹、县令这些基层地方官,到中枢机构的员外郎,这是韦应物仕途的一个重要节点。末句“白云在幽谷” 写真性仍在幽谷。

《还阙首途,寄精舍亲友》韦应物  
  
休沐日云满,冲然将罢观。
严车候门侧,晨起正朝冠。 
  
山泽含馀雨,川涧注惊湍。
揽辔遵东路,回首一长叹。 
  
居人已不见,高阁在林端。

此诗建中二年比部员外郎任上作。还阙,休假后还朝。首途,上路。休沐,休假,唐制十日一休沐,称为旬休。云,助词,日云满,即日满。罢观,停止游赏。

此诗是一次休假还朝的记录,值得注意的是“川涧注惊湍”这一景语的意义。我们在第一章谈到“急涧”的象征意义,此诗“川涧注惊湍”可谓又一旁证。韦应物此时又要回到朝廷处理官务,可以想像其中所面临的各种关系和利益矛盾,稍有不慎,便有大祸,前文使云阳诗背景中的历史事件就是一例,中枢机关,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可谓一旦入朝,即入惊湍。 正如《逢杨开府》所言,“非才果不容,出守抚茕嫠”,韦应物在朝廷干了一年便出守滁州,去安抚孤苦百姓去了。

【滁州期】

韦应物将往滁州时有首七绝颇为别致。

《将往滁城恋新竹,简崔都水示端》韦应物 

停车欲去绕丛竹,偏爱新筠十数竿。 
  
莫遣儿童触琼粉,留待幽人回日看。

在他的笔下,竹子一直是富有象征意味的。借竹写隐逸情怀本也不奇,但“莫遣儿童触琼粉,留待幽人回日看”甚有别趣,体现作者恨不能去而即返的心情,所表达的自然是希望早日归乡、归隐。
  
《夕次盱眙县》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此诗建中三年出守滁州途中作。“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一联写明暗变化很有意趣。诗意自然是思乡兼思归隐,这不只是因为有“独夜忆秦关”明言思怀故里,而且“人归”二句写景乃是兴象,人之所归,雁之所下,各是其归宿处,一为山郭,一为芦洲,二地都含有归隐特征。此诗再次说明韦应物上任滁州伊始,便已生归意。

有关“芦洲”意象,有一旁证:

《答李浣三首》其二 韦应物 
  
马卿犹有壁,渔父自无家。
想子今何处,扁舟隐荻花。 
  

此诗乃是大历初秋日在洛阳作。马卿,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字长卿,史载司马相如与卓问君私奔成都,家徒四壁。诗写罢洛阳主簿的同僚李浣归楚州,如扁州隐于荻花丛中。两诗对照,芦荻在韦诗中可谓又一则隐逸意象。至此,本节我们已讨论的隐逸意象,除了东篱、野鹤,更有艳雪玄冰、红稻白鱼、云泉萝月、雁下芦洲、舟隐荻花等奇思妙想。

从主题类别看,《夕次盱眙县》当属羁旅诗,同时代的大历诗人张继《风桥夜泊》与之可比:“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最大的特点在于疏密对比,前两句六事,安排紧密,后两句实则只有一事,疏缓悠长,从文字上的安排,仿佛可闻疏钟从第三句首“姑苏”悠悠传至第四句末“客船”。这种紧密对比,不只是形式上的,而且与内容和谐,因前半着落在一个“愁”字上,景密对应愁密,后半的疏钟便带有疏解的关怀之意,只是钟自寒山,一个“寒”字又透露出这种关怀的局限性。此诗当属唐诗顶级绝句,与之疏密安排相比,韦诗中间四句分写“风起”、“日沉”、“人归”、“雁下”四象,大提琴一般舒缓、悠长、低沉,兴趣亦佳。

韦应物到达滁州任职后,便更觉孤独,更加珍惜亲情友情,因远离家乡,也倍加思念故里,同时因为任职地方,也加深了对现实的体认,我们在本章前面几节已探讨了这一期间的独宿诗、对床诗、寒雨诗,另外,原本一直担任佐官的他,在独挡一面之时,多次表达出忧患尸位素餐的自省意识,这可以视作善福寺期《观田家》自愧自省意识的自然发展。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异政,优异的政绩。子月,即十一月。一气,谓阳气,冬至后昼渐长,夜渐短,古人以为阳气生。极,到达。南端,南方。阑干,纵横交错貌。

诗写作者至滁州的第一个冬至之夜,写信给京师亲友,汇报理政无有优绩,唯恐尸位素餐,自感徒然去京,岁寒羁旅,值此阳气初生,时节交替之际,更抱离别之酸。下半部份写当日私宴席罢,还斋夜阑,仰望沉沉夜空,俯观孤灯照床,愈发怀念亲友同聚之欢,又感归途渺茫,不禁下泪涟涟。

一郡刺史,作为行政长官,我们不要被这种光环给蒙蔽了,本质上它只是一项工作,远离故土,或许是孤身一人,置身陌生的环境,肩负艰巨的责任,应对复杂的事务,折腰小官难为,长官又哪里易处。我们甚至可以想像,诗中所谓“私燕”,很可能是作者为了处好各方面关系而设的交际宴会,并不一定是为了享乐之事。

诗人滁州期寄赠颇多,下面这首同样表达了素餐之忧。

《郡斋赠王卿》韦应物 

无术谬称简,素餐空自嗟。
秋斋雨成滞,山药寒始华。 
  
濩落人皆笑,幽独岁逾赊。
唯君出尘意,赏爱似山家

此诗建中四年,即来滁州第二年秋作。王卿,当是被贬至滁州者,名未详,有可能是王维弟王紞,此王卿即是《登楼寄王卿》(有“一郡荆榛寒雨中”句)的那位王卿。称简,谓为政忧清简不扰民的政声。濩落,空廓无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赊,长。出尘,超出世俗,亦即出风尘,风尘常喻仕途。山家,山野人家。

此诗不只写忧己素餐,无术为政,濩落为人所笑,也表达了期望能象王卿那样,即便秋雨连绵成滞,也不妨碍赏爱山药寒花的出尘之心。关于“寒花”意象,韦诗另有一诗表达更佳:

《郡中西斋》韦应物 

似与尘境绝,萧条斋舍秋。
寒花独经雨,山禽时到州。 
  
清觞养真气,玉书示道流。
岂将符守恋,幸已栖心幽。

此诗疑建中、兴元间在滁州作。考察诗意,窃以为可作上篇《郡斋赠王卿》之姊妹篇。不只同有寒花意象,也都写出尘之意。上篇虽是赞王卿有出尘之意,实则不如说自己有出尘之愿,此篇乃写自己饮清觞、观道书以养出尘真气,赏爱独经雨之寒花,时到州之山禽。第二章中我们已着重分析“孤花表春馀”,此处“寒花独经雨”乃是其又一翻版,只不过一写夏花,一写秋花;一写雨后之花,一写经雨之花,但同属幽独之花,惟色调稍有不同耳。

由此诗观之,韦应物的隐逸思想又发生新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官职的升高,责任的加大,他不再有随时辞官的想法,而产生了在仕宦中养真、幽心栖于郡斋的意识。这是前善福寺期 “出处虽殊迹,明月两知心”所体现的“出处两可”之调和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韦应物也并非整日坐于郡斋,忙于工作,有时候也会整驾出游。

《游琅琊山寺》韦应物 
  
受命恤人隐,兹游久未遑。
鸣驺响幽涧,前旌耀崇冈。 
  
青冥台砌寒,绿缛草木香。
填壑跻花界,叠石构云房。 
  
经制随岩转,缭绕岂定方。
新泉泄阴壁,高萝荫绿塘。 
  
攀林一栖止,饮水得清凉。
物累诚可遣,疲氓终未忘。 
  
还归坐郡阁,但见山苍苍。

人隐,即民隐,百姓疾苦。未遑,没有时间顾及。鸣驺,随从官吏出行喝道的骑卒。青冥,青苍深远,指天空,此谓台砌高入云天。缛,缛丽,此谓花草繁密华丽。花界,莲花界之省称,指佛寺。云房,僧道或隐者所居之静室。 “新泉泄阴壁,高萝荫绿塘”,阴凉佳句。经制,经营建造。物累,家庭、官场等世俗之事给人带来的拖累。疲氓,困苦百姓。

如果说滁州期之前的韦应物不堪物累之时便毅然辞官,那么此时的他已更多耐心,更多平心,也更多了一份责任心。归隐山林对他而言曾经好比是一次长假,如今他便长假作短休,归隐变作一日游,之后还是要归坐郡阁,回到本职工作中去。

我们前文提到韦应物初入仕途,便已面临为官的一个极为头痛之事:收税,如《高陵书情》所言:“兵凶久相践,徭赋岂得闲。促戚下可哀,宽政身致患”,严,则对不起良心,宽,则自身难保。如今作为滁州刺史的他,仍然要面对这一头等头痛之事。

《月晦忆去年与亲友曲水游宴》韦应物 

晦赏念前岁,京国结良俦。
骑出宣平里,饮对曲池流。 
  
今朝隔天末,空园伤独游。
雨歇林光变,塘绿鸟声幽。 
  
凋氓积逋税,华鬓集新秋。
谁言恋虎符,终当还旧丘。

此诗建中四年三月晦日作于滁州。晦日,即每月最后一日。宣平里,唐长安城中坊里名,韦应物为比部员外郎时当居于此。凋氓,犹疲民,谓困顿贫穷的百姓。逋税,欠税。虎符,刺史官符。旧丘,旧居。

此诗先回忆去年与亲友在长安曲江游宴情景,继而为此伤怀。“雨歇林光变,塘绿鸟声幽”乃春草鸣禽之变体,提示思归。然后陡然笔锋一转,“凋氓积逋税,华鬓集新秋”二句写己收税之事,这不是一般的收税,而是收疲民欠税,可以想见事情之难办,诗写“华鬓集新秋”,真是急白了头发。就在这样的心境下,诗人发出“谁言恋虎符,终当还旧丘”之叹,话虽如此,滁州期直至终了,韦应物再也没有主动辞官,最终也没能够还归故里。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社会的一大问题自然是战乱,但是没有发生战争的地区也深受战争影响,因为赋税不得不加重,这是整个社会的悲剧。作为良心未泯的韦应物来说,这是他为官所累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有些短板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来弥补,但有些事情是自己无法改变,无能为力的。

下面这篇七律可谓韦应物为刺史期间自愧自省和自感无力思想的一个总结。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
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世事,指朱泚称帝长安,德宗出奔奉天事,见本章第一节。思田里,意谓思归田。

此诗前人评判颇多,先来列举众人评语。

黄彻:“韦苏州《寄李儋》云‘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郡中燕集》云:‘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

方回:“朱文正公盛称五、六好,以唐人仕宦多夸美州宅风土,此独谓‘身多疾病’、‘邑有流亡’,贤矣。”

王世贞:“韦左司‘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虽格调非正而语意亦佳,于鳞乃深恶之,未敢从也。”

袁宏道:“简澹之怀,百世下犹为兴慨。”

胡震亨:“韦左司‘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仁者之言也。刘辰翁谓其‘居官自愧,闵闵有恤人之心’,正味此两语得之。若高常侍‘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恶’,亦似厌作官者,但语微带傲,未必真有退心入左司之一向淡耳。”

谢榛:“诗有简而妙者,若……张九龄‘谬忝为邦寄,多惭理人术’,不如韦应物‘邑有流亡愧俸钱’。”

张世炜:“此等诗只家常话、烂熟调耳。然少时读之、白首而不厌者何也?与老杜《寄旻上人》之作,可称伯仲。”

冯舒:“圆熟却轻茜。”

查慎行:“村学小儿皆能读此诗,不可因习见儿废也。”

纪昀:“上四句竟是闺情语,殊为疵累。五、六亦是淡语,然出香山辈首便俗浅,此于意境辨之。七律虽非苏州所长,然气韵不俗,胸次本高故也。”

许印芳:“晓岚讥前半为闺情语,虽是刻核太过,然亦可见诗人措词各有体裁,下笔时检点偶疏,便有不伦不类之病,作者不自知其非,观者亦不觉其谬,病在诗外故也。”

前人评断,主要观点有二,一是赞其道德高尚,有仁者之心;二是言其圆熟甚至烂熟。高尚自不待言,圆熟烂熟则须稍加分析。 冯舒言圆熟、张世炜言烂熟,是因为此诗文字毫不艰涩,句法符合正常语序,也无甚典故,从这个意义上说“圆熟”倒也尚可,“烂熟”则嫌不当。此诗若无“邑有流亡愧俸钱”句,则确属烂熟,有此一句便扭转全局,因为此句平淡之中透着惊警,这就是最平常的话语一语道破绝少人意识到的问题。我们是先已接受了全诗而觉其熟,倘若一位从未读过此诗者,八句只示其七句,而让其填空第六句,不说绝少人能有如此道德觉悟,单说押韵, 也绝少人会找到一个“钱”字。烂熟,那种在“麻花家斜”上押韵押了一篇又一篇的诗作,才真正算是“烂熟调耳”。

在尊敬诗人的道德自省意识,并理解其老病思归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其中有一定程度的“气衰”之相。这与国家再逢世难有关,德宗因泾原兵变出奔奉天,这不由韦应物不想到二十七年前玄宗奔蜀。眼见历史再度重演,而自己已老病缠身,不知此事何时、如何了了,难免不为之心气衰颓。这不是韦应物一个人的心态,而是大历诗人整体存在的时代精神,胡应麟谓之“气骨顿衰”。钱起有句“白发壮心死,愁看国步移。”戴叔伦有诗“临风脱配剑,相劝静胡尘。自料无筋力,何由答故人。”韦应物不在风暴的中心,也一再言己“理政无异政”、“ 无术谬称简”。不是他们不想有所作为,而是实在无能为力,个人在时代的巨幕面前实在太过渺小,盛唐人固然气壮,那也只是因为时代气壮。树根树干壮了,花叶自然繁茂;树根树干弱了,花叶自然衰颓。对于古人,我们实不必过于强求,但我们还是要对自己说一句:人活一口气!韦应物的幽,我们当重其沉着、冷静、淡定、深邃、自省的一面,不忘幽草涧边的“生”,黄鹂深树的“鸣”。

【二罢刺史】

韦应物滁州之后,又历任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晚期名篇前文已有所涉猎,如幽居诗、孤花诗、寒食诗(第3.2节)、游溪诗、燕集诗,二纪诗等等,《滁州西涧》或许是滁州刺史期作,或者罢任后闲居期间作,这些诗作,无论思想上还是诗艺上都愈加成熟,此期其它佳作我们要在第四章详加分析、讨论、总结,这里只拣取其中两次罢任之作,藉此完成对其一生形迹的巡礼。

《岁日寄京师诸季端武等》韦应物 
  
献岁抱深恻,侨居念归缘。
常患亲爱离,始觉世务牵。 
  
少事河阳府,晚守淮南壖。
平生几会散,已及蹉跎年。 
  
昨日罢符竹,家贫遂留连。
部曲多已去,车马不复全。 
  
闲将酒为偶,默以道自诠。
听松南岩寺,见月西涧泉。 
  
为政无异术,当责岂望迁。
终理来时装,归凿杜陵田。

岁日,正月初一。献岁,一年开始。河阳,河南府属县, 肃宗上元元年,作者26岁时为大理评事从事河阳府。壖,水边。罢符竹,谓罢刺史任。部曲,部下属吏。自诠,自我宽解。 迁,升职。杜陵,韦应物故里。

“部曲多已去,车马不复全”,可见落叶萧散之意,然而不损淡定。 “听松南岩寺,见月西涧泉”,可想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境,言其乐山乐水。 “为政无异术,当责岂望迁”,愈见平淡无怨。尾联写总有一天要还乡归田,不改出赴滁州之初心。

从此诗结合之前诸篇看来,此期的韦应物对待官职,倒有了一种“得之并不足喜,失之亦不足惜”(《叶甫盖尼·奥涅金》4.10)的思想,只是奥涅金对待上流社会的女子没有半点真心,而韦应物任职时对待工作仍算是一个“循吏”。

我们在谈论《滁州西涧》时提及潮急舟横喻“不在其位、不得其用”这一观点,在这里可以稍作回顾。如果孤立地看“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那么此论无可厚非;如果孤立地放在《滁州西涧》一诗之内,则需与幽草黄鹂的“君子小人”之喻配合使用,而此喻我们在前文已然充分批驳;如果结合韦诗全集就完全错误。假如这个“位”指滁州刺史之位,那么既然“不在其位”,则此诗当作于罢任之后,而这篇古体《岁日寄京师诸季端武等》就是直接写罢任感受,完全不见“不在其位、不得其用”之调,“为政无异术,当责岂望迁”更可作为反证,此二句也非偶然道出,而是和前文所述“理郡无异政”“无术谬称简”一脉相承;假如这个“位”指中枢当权派之位,则整部韦集都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这样的妄想,和我们至此所论的韦应物思想完全牴牾。

《寓居永定精舍》韦应物 
  
政拙忻罢守,闲居初理生。
家贫何由往,梦想在京城。 
  
野寺霜露月,农兴羁旅情。
聊租二顷田,方课子弟耕。 
  
眼暗文字废,身闲道心精。
即与人群远,岂谓是非婴。

此诗罢苏州刺史时作,再次重申他的课教耕读的归田美愿,但语气已不如上诗那么肯定,大概自己也意识到此生几无可能矣,同时也道出他已然与世无争,说明他已步入真正的老境,事实上几个月后他就在一种“身闲道心精、不为是非婴”的状态中,谢世于寺内。

这,就是韦应物,作为一个“人”,所走过的人生之路,有过荒唐,有过豪情,有过痛苦,有过任性, 有过徘徊,也在徘徊中不断坚持,直至按其自己的方式渐渐成熟,最后象一朵孤花,幽然凋谢,这一历程不是一个英雄的足迹,而是一个“人”的标本,相信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投影。

(最后一章隔一阵再续,大约是在秋季,或者冬季。)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10-14 10:43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10-21 10:14 编辑

4 道心


4.1 岩上


柳宗元有篇《渔翁》诗,都说富有“奇趣”。

《渔翁》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此诗有两处值得说道,都和苏轼的一段评语有关。苏轼:“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可见苏轼简明扼要的评语中说了两件事,一是,此诗富有奇趣,这显然主要针对“欸乃一声山水绿”说的;二是,此诗尾联“虽不必也可”。对此我们的态度是,“奇趣”说得其环中,“虽不必也可”说失之偏颇。

“奇趣”说后人都认可,但谁也没有指明到底趣在哪里,实则“欸乃”到底是指桨声还是人的长呼之声,历来也是纠缠不清,就连“欸乃”二字到底念“蔼奶”还是“媪蔼”,也是争论不下,还有人提出,“欸乃”不念“蔼奶”,也不念“媪蔼”,而念“蔼媪”!整个一糊涂官司。然而不论“蔼奶”、“媪蔼”、还是“蔼媪”,总归是“老奶奶和蔼”,或者“和蔼老奶奶”,意思都差不离。一笑。

所谓“奇”,“神奇”、“奇怪”是也。世人对己所陌生所不理解之事,多半会有一种莫明奇妙的敬意。这在文学上,特别是在诗歌上尤为普遍。《渔翁》中的奇趣来由,其一,恐怕和“欸乃”二字的意义和读音浑沦不清有关。

《渔翁》中的奇趣之来由,更关键的是“欸乃一声山水绿”这一句的美感。一般认为,这是因为日出后,阳光照耀山水的效果。山水相映,在早晨的阳光照耀之下发出绿光,而且山水浑然一片,都为有亮度的绿色所统摄。什么颜色是最亮的?红?黄?还是绿?红色虽艳,却未必最亮。一般说到“大光明”,常指黄色,或者金色。但绿色给人以生命的亮度,这是黄色所不具备的。金色,适于表现智慧之光,绿色,则适于表现生命之光,各有千秋。不论那种颜色,都需要阳光的照耀才能显出亮度。这也是为何《渔翁》第三句必说“日出”。

乌利·舒利瓦茨(Uri Shulevitz)有篇绘本《黎明》,就是完全取自柳宗元的《渔翁》,最后几幅画下的文字分别是:“他们把船划到了湖心”、“船桨吱嘎作响,搅起片片水花”、“突然间”、“山和湖变得一片翠绿”。

中国古诗讲究意境,外国人实诚,就把这个意境结结实实地给你画了出来,舒利瓦茨绘本中的最后一幅便是实实在在的一大片绿山绿水,人船荡漾在绿色之中。他给那绿色加了一点微微的鹅黄,以显光感。画面左方则略有一小片蓝色山水作为背景,以显衬托。如此处理,倒也很能表现那种意境。

从“日照山水生绿”的角度解释,合理,但还是不能完全解透其中奇趣,因为如此便把“欸乃一声”给漏掉了。“欸乃一声”和“山水绿”有何相干? 舒利瓦茨把这一句解释为:“船桨吱吱嘎嘎摇着摇着,突然间,山水它就绿了”。问题是,为什么柳宗元说“一声”?舒利瓦茨所解乃是“一声又一声之中,不知不觉,突然它就绿了”。总之,我们还是不太容易想象怎么欸乃“一声”它就“绿”了。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唱到:“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啊……”,好汉出手,只需“一声”吼,如果一吼再吼方出手,就有点虚张声势之嫌了。

“欸乃一声山水绿”此句实则是把“欸乃一声”和“山水绿”并置,从文字效果上仿佛前者是后者的原因,但 “物理”上的原因, 乃是“烟销日出” ,和“欸乃一声”没有任何因果联系,从“写实”的角度,只能照舒利瓦茨所言,乃是“伴随着一声声的船桨之声,然后在某一个片刻,突然感觉到山水变绿了”,也许是头上那一片云烟正巧散去。从写实的角度进行还原,我们可能反而不觉得其中有什么“奇趣”了,因为,说白了,就是那么回事情。这种往现实还原的作法往往如此,大煞风景。我们如果读原文“欸乃一声山水绿”,从直觉上并非有一个往现实还原的过程,从心理上便只觉从“欸乃一声”到“山水绿”,就是那么一个并发而直接的转换,就仿佛梁山好汉那种“一吼便出手”,直截了当。


所以,我们读诗,还是不能完全进行现实还原。解读《渔翁》,如果我们非去还原到山上的植被覆盖、湖水的清澈程度、阳光的光谱组成、以及云烟风向的运动,那么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诗意和奇趣了。我们还是要进行一些“心理”上的,哪怕是一些“非理性”的建设:“欸乃一声”,不论它是“蔼奶”,还是“媪蔼”,不论它是桨声,还是呼声,抑或是歌声,总归,“欸乃一声”是人所发之声,桨声也是人的活动所发,所以“欸乃一声”给我们的感受乃是,这是一记“人声”。“山水”乃是指天地。“欸乃一声山水绿”,将“欸乃一声”与“山水绿”并置,乃是指人与天地在那“一刹那”的“会心”,那种“明光一现”,那种“眼前一亮”,顿时山水为之“一绿”,这完全就象在描述禅宗的一语道破,顿悟成佛。

第四句诗是如此之好,如此奇趣,以至于苏轼干脆说:那就到此为止吧: “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对此,后人赞同有之,反对也有之,但都没有提出真正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删去,为什么删去为好?保留,为什么保留为好?提出观点是这个世界上最轻易的事情,然而关键在于理由。

北宋郭思纂辑的《林泉高致》载其父郭熙之说,谓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往远山,谓之平远。”这三远可以从三维立体的角度看待,高远乃是上下维度,深远乃是前后维度,平远则大体对应左右维度。高远仰观高处,易解;深远观前方细节景致;平远观左右辽阔视野。

柳宗元《渔翁》三联,可分别对应深远、平远、高远三维视角。首联写渔翁夜傍西岩宿,早晨则汲水燃竹做饭,所写都是细节,具体入微,点明所汲乃是清湘之水,所燃乃是楚地之竹,这便是“深远”笔法。次联写“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视野大开,细节消去,所见只剩广大天地间的一片山水之绿,这便是典型的“平远”笔法。尾联写回看天际,岩上无心云相逐,这显然就是“高远”笔法。

这三远笔法在诗中不是简单凭凑叠加,而是有机统一。首联写深远细节,交代的是渔翁于岩下的“形迹”;次联境界扩大,渔翁形象渐隐,不见其人,只闻其声,不再写渔翁日常形迹,而写其逍遥游,与天地会心;尾联中渔翁的形象则完全消失,代之以岩上白云,写其无心相逐,典出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这便有一种升华之意。这一过程中,作为诗中主体的渔翁逐渐物化,渐次进入到庄子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境地。

从美学上进一步探讨,则次联不仅呈现一种奇趣,还有一种庄子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大美”,尾联则继之以一种悠悠逸逸的优美,众多意象在有机统一之中又给人一种总体上的丰美。三远说不仅适用于作画作诗,也适用于其它事业。一个人做任何一件事业,如果既能够注重细节,明察秋毫,见微知著,又有开阔的视野,照顾全局,还能够进行理论总结,予以思想性提升,那可以说就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境界。因此,我们欣赏柳宗元这首《渔翁》,考其艺术成就,既有大美,且有优美,又有丰美,最后,它简直堪称完美。如果贸然删去尾联,可想而知,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回顾本书前文,第一章仿佛破案一般搜寻蛛丝马迹,对《滁州西涧》逐字逐句详细剖析,以此引入一部韦集中的几要主题:隐逸;第二章,我们把数篇韦诗与前人两相对照,复现了韦应物那些流丽的瞬间,也揭开了韦诗在文学传统上的诸多缘起;第三章,我们把住韦应物人生的主脉,从各个方面纵览了他一生的形迹;第四章,我们就要特别针对韦应物晚期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心作一番领悟,来一个“向上一机”,正所谓:岩上者,形上也。

(待续)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5-11-3 03:27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7-22 19:02
3.3 独宿

写孤独写寂寞的诗词数不胜数,其中宋词要比唐诗更多,唐诗中韦应物要算尤为孤独的一个。韦诗中 ...
《对残灯》韦应物 
  
独照碧窗久,欲随寒烬灭。
幽人将遽眠,解带翻成结。


这首有趣~~~尤其末句很生动!

鹤梦读得真仔细,要向你学习~~~只是我读东西有时读着喜欢,却写不出来。

韦大人这几首写幽独,情感比较细腻而淡然,大概跟性情有关~~~这段在读诗仙李白,记住了他这句(因为跟我写一首小诗时情感相通:)
“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

似乎他笔下的幽独也是潇洒的:)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5-11-4 05:37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7-24 18:44
3.4 对床

有独宿,就有对床,这是韦诗给我们呈现出的整体感的体现之一。独宿、对床同属事象,但代表的却是 ...

古时候的'床'和'榻',不知道有什么区别?

记得有个老师特别推崇韦应物的怀人诗,鹤梦却没有单列一章?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5-11-4 08:12
山菊 发表于 2015-11-4 05:37
古时候的'床'和'榻',不知道有什么区别?

记得有个老师特别推崇韦应物的怀人诗,鹤梦却没有单列一章?

'床'和'榻',本义上的区别,我也只能问百度:

《广博物志》中曾有“神农氏发明床,少昊始作篑,吕望作榻”的记载。汉代刘熙在《释名·床篇》中解释道:“人所坐卧曰床。”又说:“长狭而卑者曰榻。”《说文》也说:“床,身之安也。”而榻则是专供休息与待客所用的坐具。


怀人诗搁最后一节讲,类似小说是大结局,需要铺垫。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5-11-5 05:35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11-3 19:12
'床'和'榻',本义上的区别,我也只能问百度:

噢,原来留着结尾,我是看你的目录里没有才问的:)

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真不敢相信一个忧伤的诗人少年时居然是文盲+小混混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5-11-6 05:48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7-28 17:46
3.5 出处(中)

【京兆功曹期】

不遑,没时间 --- 谢谢!我找这俩字来替换'无暇'已经好多年了!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6-1-4 10:14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6-1-20 15:49 编辑

4.2 楞伽

【薄伽梵歌】

传说上古印度有一位国王豆扇陀,与仙人的义女沙恭达罗结婚,生下威震寰宇的婆罗多王,婆罗多王有后裔俱卢王,俱卢王有后裔福身王。福身王与恒河女神结婚,生子天誓。恒河女神归位后,福身爱上渔家女贞信。渔父提出嫁女的条件:王位必须由贞信生的儿子继承。天誓为父放弃王位,发誓永不结婚,由此得名毗湿摩(立下可怕誓言的人)。贞信与福身婚后生两子花钏和奇武,花钏战死,奇武病故,两者都没有留下子嗣,而贞信在嫁给福身王之前有一私生子毗耶娑,贞信见花钏和奇武无后,便召来一直在森林中修炼苦行的毗耶娑,让他与奇武的两位遗孀生下两子持国和般度。持国生百子,长子难敌;般度生五子,长子坚战。持国生来目盲,于是般度继承了王位,然而般度早逝,持国执政。持国百子与般度五子之中,坚战居长,坚战成年后,持国指定他为继承人,但心有不甘,而难敌更是觊觎王位,由此引发了持国诸子与般度诸子之间长达多年的纷争,双方最终于俱卢之野兵刃相见。这便是印度两大史诗之一《摩诃婆罗多》的主体内容,其中所含的著名哲理诗篇《薄伽梵歌》正是从俱卢战前起笔,本文也要从《薄伽梵歌》讲起。

          持国问道:
我方将士与般度诸子
咸集于圣地俱卢之野,
奋奋欲战的敌我双方
干了些什么?桑遮耶!
(《薄伽梵歌》1.1 张保胜译)

大战就要开始之前,目盲的持国询问其御者兼侍从全胜(音译桑遮耶)战场势态如何,于是全胜向持国报告双方阵容,以及作为《薄伽梵歌》主体内容的般度第三子阿周那与奎师那的对话。奎师那乃是音译,意译黑天,薄伽梵乃是对黑天的尊称。印度教有三大神明,分别是创造之神梵天,保护之神毗湿奴,毁灭之神湿婆。奎师那便是毗湿奴的化身。奎师那和般度五子是表兄弟关系,支持般度一方,在《薄伽梵歌》充当武士阿周那的御者。

《薄伽梵歌》在印度几乎家喻户晓,是印度教的根本经典,在世界范围内也十分著名。《薄伽梵歌》赢得世人的喜爱首先是因为其中的文学性,正如德国莫·温特尼茨所说的那样:“薄伽梵歌之所以能博得人们的喜爱,名扬印度和欧洲,其原因既不在于它的思想深度,也不在于它那渊深莫测的智慧,绝大多数印度学者和许多欧洲学者都认为,这智慧就隐藏在诗歌当中;我认为,真正的原因就在于《薄伽梵歌》的诗歌价值——它的语言浑朴有力,其中的象征和比喻绚丽多彩,全诗洋溢着庄严肃穆而又热情奔放的气息。这些在任何时代都会给感情丰富的人留下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薄伽梵歌》的高潮段落可见于9.11~34颂、11.9~34颂、15.12~20颂、18.45~56颂、18.61~66颂等。


文学性之外,《薄伽梵歌》极富哲理性,德国学者威廉·洪堡置之于卢克莱修、巴门尼德与恩培多克勒之上,谓之“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诗。”中文首译者徐梵澄评价此书:“合于儒,应乎释,通于道”,诚为“人间之宝典,千古之深经。” 《薄伽梵歌》书内也有一番自评:

此乃王者之学、皇华之秘,至为清净,能被直下认取。它契合正法,不朽永在,实践时喜乐盈人。(《薄伽梵歌》9.2,徐达斯译,下同)

纵观印度思想史,可分两大系统,一为婆罗门系,一为非婆罗门系,这主要是指影响很大的佛教,另外还有影响较小的耆那教等。印度最古典籍首推黎俱吠陀,其中所载多为雅利安民族颂神歌曲。黎俱吠陀之后有娑摩吠陀、夜殊吠陀,二者侧重祭祀。除此三吠陀之外,阿闼婆吠陀成立较晚,多咒语,信魔鬼,后期也有颂神歌曲。吠陀一字古译为明(佛典《长阿含经》中称此三吠陀为三明),今义为学,因为吠陀经后世渐受尊礼,吠陀之义转为圣典。婆罗门人宗教信仰道德法律均谓以吠陀为依归,婆罗门系思想也均以吠陀为宗,佛教、耆那教等则以吠陀为非。婆罗门系中,三吠陀之后,有梵书,为吠陀之解释,一释圣经与祭祀之关联,一释其中象征。梵书之末类有森林书,谓森林寂静中所传之深理密意。奥义书最早常为森林书之一部,尤为深探哲理,而其中的核心理念就是梵我合一。我(阿特曼Atman),作为生命的主体,在婆罗门的观念里带有恒常义。何为梵?据汤用彤解释,梵字原义为颂(魔术咒语为曼荼罗),为礼节,为唱诗僧,其后引申为由礼节所得之魔力。再引申为世界之精力,天地之运行,人类之生命。故依神言之,梵为最大,为造物主;依天象言之,梵为虚空,周遍一切;依人类言之,梵为气,生命之本;依哲理言之,梵为世界本质,一切事物均自是生。总之,梵为真如,义如虚空,不落言诠,须遮不表。

奥义书之后,出现佛教、耆那教,还有邪命、顺世等外道,婆罗门系则有二史诗和所谓六论之六家学说。史诗即《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六论分别为数论、瑜伽论、胜论、正理论、前弥曼差论、商羯罗之吠檀多论。其中数论、瑜伽论、吠檀多论为《薄伽梵歌》所宗,瑜伽论更为现代西方所重。胜论认为世界由极微积聚而成,近似古希腊原子论,正理论与胜论同宗,但更重知识论和逻辑学(因明),两者都执自在天,即湿婆神。前弥曼差论多释祭祀,后期也执自在天。数论又称僧佉论,释世界心物现象本体为自性,生命本体为神我,僧佉之智在神我了然自性与彼本无关涉。瑜伽论与数论关系极密,前者重修行,承认自在天,后者则重智慧,不执自在天。瑜伽论以帕坦伽利的《瑜伽经》为宗,有八支瑜伽之行法。何为瑜伽?瑜伽一字原义为枷或驾(如服牛驾马之意),故有联系、合一诸义,旧译为相应,后引申为特指治心或制服情欲的修行方法。商羯罗之吠檀多论在于商羯罗对《吠檀多经》的注疏。《吠檀多经》,又名梵经,跋多罗衍造。商羯罗之吠檀多论继承奥义书主旨,大讲梵我合一,即梵即我。在吠檀多,梵被归结到自在天。

佛陀分析宇宙人生而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综其教义则有苦、集、灭、道四谛,然而佛陀与其它学说的根本不同,还是在于“缘起性空”,这四字多少人都可以信口拈来,但实际上蕴意极深,包含对世界、对生命最根本的认识。所谓“空”,并非等于“空无”,与婆罗门不同,佛教以“无常”、“无我”的精神去认知世界万物的本质(所谓自性)和生命的本体(所谓我),如三法印所言“无常、苦、无我”(三法印或四法印各说不同,此据巴利经典)。因诸行无常,故痛苦生;因五蕴非常,故曰无我。佛陀在“自我”的问题上认为没有恒常的自我,亦即没有神我、灵魂,此即不落常见,但微妙的是,佛陀也告诫要不持断见,即不要认为人死后一切断灭。不堕常、断二见,才能正确理解佛陀所说的轮回。而世人之所以不解轮回,正因世人以顺世外道(近似唯物主义)的断见之心去想婆罗门的常见之设,自然南辕北辙,而佛法在于不常亦不断。以之为源,龙树总结至所谓八不中道,除了不常不断,还有不生亦不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等,共计为八不中道,这便是佛教的思维方式。

汤用彤谈佛学变迁,言其虽极繁杂,但总体可分为两大系统,一是自小乘大众部以至大乘之空宗,此系因阐发佛说之精神而注重法性之体认,而渐偏于谈空;二是自小乘上座部至经量部,再至大乘法相唯识之有宗,因研讨经教之文义而注重法相之分析,故趋于说有。空宗从法性上谈空,有宗从法相上说有。法性是指诸法的体性,法相是指诸法的相状。那么何为诸法?何为法?整个印度思想中有一个核心的术语:法(Dharma)。法,原指事物的本性,比如火之法为光明、热暖,水之法为流动、润泽,相当于中文中自然、本然之意,进而引申出道、德、理等义,又引申出现象之义,佛教中谈到“诸法”,则意谓世界心物之各类现象。

《薄伽梵歌》也谈到法,其义,则相当于儒家所说的礼。《薄伽梵歌》给人的最根本的教导,乃是遵循自身被赋定的职分,它认为唯有如此才能使得人类社会安立于一个坚实的道德基础之上。因此可见印度传统思想和华夏类似,对自然对宇宙的认识是和对人生、对人类社会的认识统一起来的,知识不是为了知识本身。然而《薄伽梵歌》的戏剧性在于,就在大战一触即发之际,承担武士职分的阿周那却打起了退堂鼓。

在两军之间,阿周那看见祖叔伯、叔伯、老师、舅父、兄弟、子侄、侄孙、朋友,还有他的岳父和祝愿者全都在场。贡蒂之子阿周那看到了所有朋友和亲人之后,不禁满怀悲恻,于是这样说道:亲爱的奎师那呀,看见朋友和亲人全在我面前,准备互相厮杀,我感到四肢颤抖,口涸唇焦。我全身震颤,毛发直竖,甘狄筏弓从手里滑落,皮肤也在发烧。我再不能够站在这里。我恍然若失,心乱如麻。(《薄伽梵歌》1.26-30)

接着阿周那说他不求这种战争的胜利,为败坏部落家族伦理可能带来的危害而感到忧虑、恐惧。最后说道:

我宁愿放下武器,不做抵抗,任由持国诸子在战场上用利剑杀死我。桑遮耶说:阿周那阵前说完这番话后,抛下弓箭,颓坐战车,心中充满悲苦。(《薄伽梵歌》1.45-46)

《薄伽梵歌》的主要内容乃是奎师那对阿周那的教导,其中包括对世俗利害的分析,也有哲学上的开示,引用到数论、瑜伽论、吠檀多论等各派哲学分析宇宙人生,其目的,就是鼓舞阿周那拿起武器,准备战斗,履行自己作为一名武士的职分。

履行自己的法定职分,即使有差错,也远强于圆满完成别人的责任。即使载践履自己的职分时遭到毁灭,也强于履行别人的职分,因为越俎代庖是很危险的。(《薄伽梵歌》3.35)

然而《薄伽梵歌》在教人遵循正法的同时,又认可《奥义书》传统,召唤世人超越法,超越道德和社会秩序,而去追求自我觉悟和生死解脱。

在自我中找到妙乐,在自我中找到欢喜和真实的满足,对于这样的人,礼法职分不复存在。(《薄伽梵歌》3.18)

一端是强调职分、道德伦理和秩序的处世观,一端是追求觉悟和解脱的出世观,《薄伽梵歌》对两者都予以认可,这显然产生了一个根本性的矛盾,这种矛盾也体现在知与行的对立。法的观念强调通过行动治理世界,包括婆罗门的教化、祭祀,刹帝利的统治、保卫,吠舍的垦殖、贸易,以及首陀罗的劳作、服务。奥义书传统则力求获得世界真理的认知,鼓励舍离俗世牵缠。

瞻纳陀那啊!凯阇筏呀!你既然认为智慧比业行好,又为什么力劝我参加这场可怕的战争?你模棱两可的开示迷惑了我的心智。因此请明确告诉我,什么对我最有益?(《薄伽梵歌》3.1-2)

《薄伽梵歌》在认同法与奥义书传统这两种对立思想的同时,又力图调和这两者之间的张力和分歧。这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就是在于《薄伽梵歌》推崇内在的舍离而非外在的弃绝,如此便能在持守职分、遵循正法的同时,又可以寻求觉悟和解脱。外在的弃绝是指抛离家室和社会职分,做一个浪迹天涯的托钵僧或者林栖者;内在的舍离是指在持循职分的同时学会放弃业果。

你有义务践履法所赋定的业行,但永远不要据有业果。千万不要让求取业果成为你行为的动机,也不可无所作为。(《薄伽梵歌》2.47)

《薄伽梵歌》剖分存在为三层,有一低层是经验的和世俗的世界,有一高层是超越的和解脱的世界,两层之间似乎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为此,《薄伽梵歌》提出一个中间层,代表渐进提升的瑜伽的世界。此处,瑜伽具有解脱方法之意。《薄伽梵歌》认可的解脱方法,包括业瑜伽、智瑜伽、禅瑜伽、和巴克提瑜伽。智瑜伽即智慧解脱之道,禅瑜伽即瑜伽经所论之八支瑜伽的行法,巴克提瑜伽又称信瑜伽,或虔信瑜伽,是通过信仰的解脱之道,业瑜伽,即行动瑜伽,指履行赋定的职分。这四种瑜伽中,《薄伽梵歌》特别注重业瑜伽和巴克提瑜伽,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即在履行职分的同时舍离业果,而将其奉与至上。这就近于华夏上古文化中参天地赞化育的事天、乐天之境了。只是华夏文化中天的观念渐渐隐退,而在印度文化中,天的观念,以黑天、大自在天的人格神形式,至今地位牢固。

在以色列的伊萨玛·泰奥多著、徐达斯译并加按语的《道从这里讲起:<薄伽梵歌>解读与会通》一书中,《薄伽梵歌》全文被解读为一个用“三层楼房”譬喻的统一结构,其中包括两个成分:一是三个不同的楼层,二是从一层到二层到三层的通向楼中住户的楼梯。三个楼层代表存在的三个层次,楼梯则代表道德和精神提纯的转化性阶梯。这一譬喻不仅有助于理解《薄伽梵歌》,也有助于理解艾略特的长诗《灰星期三》,因为此阶梯代表一种自我超越之路,一种信仰之路,只是艾略特此诗之中所透出信仰之路的艰难,不似《薄伽梵歌》中的浑朴雄健。

艾略特《灰星期三》第三部分:

96  在第二层阶梯的第一个转折
97  我转过身,往下看到
98  那同一个形体扭曲在栏杆上
199 在腐臭的空气中烟雾的遮蔽之下
100 正与阶梯的魔鬼搏斗着,魔鬼的面孔
101 流露出希望和绝望的欺骗。

102 在第二层阶梯的第二个转折
103 我离开了他们,让他们在下面扭曲辗转;
104 阶梯上再也没有出现任何面孔,而是一片黑暗
105 潮湿,参差不齐,象老人淌口水的嘴,无可补救
106 又象老鲨鱼长有锯齿的咽喉。

107 在第三层阶梯的第一个转折
108 开了一个形如无花果的窗口
109 在山楂花和牧场的远方
110 那宽阔的身形身着蓝色与绿色            
111 吹一只古老的长笛,迷醉了五月的时光
112 发丝轻快地吹拂,棕黄的发丝轻抚着双唇,
113 棕黄而带着丁香的淡紫;
114 分心,笛音,心灵在第三层阶梯上走走停停
115 凋零,凋零;超出希望与绝望的气力
116 在第三层阶梯上攀行。

从对存在的三层划分上看,艾略特的《灰星期三》大体可对应《神曲》炼狱篇,《荒原》对应地狱篇,《四个四重奏》则对应天堂篇。何谓天堂地狱,天堂地狱不妨视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存在状态,而人,说到底,是一种历程。何谓佛,佛是一种觉悟的境界。而依大乘《华严经》,从凡夫到成佛,之间有一个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诸多阶位的漫长菩萨修行之旅。至若唐人韦应物于出世处世之间反复转身,于佛寺郡宅之间反复回向,其漫长曲折之进阶历程,相较《薄伽梵歌》、《华严经》、《神曲》、以及艾略特诗中的心性之路,从结果上看,或不尽相同,但从过程上看,又何其相似!

【维摩诘经】

《薄伽梵歌》推许一种内在的舍离,以此既能持循世间正法,但因放弃业果并将之奉献至上,又能沿舍离之途而取得心性提升,这种即世间而又出世间的境界,正暗合了华夏文化中“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传统,就此,东方学者徐达斯在其翻译的《道从这里讲起》一书的按语中展开详细的中印思想会通。其核心观点,在于《薄伽梵歌》中的这种既高明又中庸的思想理路,与华夏文化中的儒、道、释皆通。就释家言之,大乘《维摩诘经》中贯穿一根主线,即“亦入世亦出世”、“在入世中出世”的“不二法门”,是对中国佛教影响最大的一部佛经。顾恺之曾画出维摩诘居士的“清赢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状”;鲁迅先生曾指出,南北朝时期,有学问的人都有三种爱好:吃药、清谈、维摩经;唐人王维则“维”为名,以“摩诘”为字。这一切当然因为此经契合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心理需求,韦应物就属于其中典型一例。

《沣上对月,寄孔谏议》 韦应物
思怀在云阙,泊素守中林。
出处虽殊迹,明月两知心。

《郡斋移杉》韦应物
擢干方数尺,幽姿已苍然。
结根西山寺,来植郡斋前。
新含野露气,稍静高窗眠。
虽为赏心遇,岂有岩中缘。

韦应物在沣上善福寺幽林中时思怀云阙,在滁州郡宅时又恨不能把幽林移植进来,他内心迫切需要一种能将处世与出世调和起来的人生哲学,《维摩诘经》所说正是此不二法门。如果说上述 “出处虽殊迹,明月两知心”二句还是采用意象间接表达,下面这首诗中二句“出处似殊致,喧静两皆禅”则是对这种信念的直接确立。

《赠琮公》韦应物 
  
山僧一相访,吏案正盈前。
出处似殊致,喧静两皆禅。 
  
暮春华池宴,清夜高斋眠。
此道本无得,宁复有忘筌。

韦应物另有诗《善福精舍示诸生 》,前文从“对床”的角度予以阐释,言其“与诸生列坐山林,以沈静玄对松涛,这是以山林为床了,以松涛为诗了。”然而从大乘佛学的角度看, 此诗之“坐”则可谓学乎《维摩诘经》中的“宴坐”,而此诗之“默”则可谓学乎《维摩诘经》的“圣默然”。

《善福精舍示诸生》韦应物 
  
湛湛嘉树阴,清露夜景沉。
悄然群物寂,高阁似阴岑。 
  
方以玄默处,岂为名迹侵。
法妙不知归,独此抱冲襟。 
  
斋舍无馀物,陶器与单衾。
诸生时列坐,共爱风满林

示,大约相当于“致”、“给”。湛湛,厚重貌,此处指树阴重重。方,正当。 法妙,说明韦应物此时已然在研究佛法。归,此处当是指《招隐士》中“王孙兮归来”的归,也是张志和《渔歌子》“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归,是从世外到世间的归,不是陶渊明归去来的那个方向的归。 时,有时。

所谓“宴坐”,也作“晏坐”、“燕坐”,即“静坐”、“禅坐”之意。宴坐是唐诗中的一大主题。李白有“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王昌龄有“静坐山斋月,清溪闻远流” 。 李端有“林间人独坐,月下山相接” 。白居易有“宴坐小池畔,清风时动襟” 。 王维有“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等。

佛教修持有戒定慧三学,禅坐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修心之法。《法华经》云:“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大智度论》卷十七云:“问曰:菩萨法以度一切众生为事,何以故闲坐林泽,静默山间,独善其身,弃舍众生﹖答曰:菩萨身虽远离众生,心常不舍,静处求定,获得实智慧以度一切。譬如服药。将身权息众务,气力平健,则修业如故。菩萨宴寂亦复如是。”大乘认为宴坐的目的就在于以禅定力服智慧药,得神通力,度济一切众生,这便是以出世法获取入世法的智慧。

韦应物谓“方以玄默处,岂为名迹侵”,表面上一心向道,刻意不为名迹所侵,实则此时大乘佛法的道心尚浅,有待后期进一步提升。“时忆故交那得见,晓排阊阖奉明恩”、“思怀在云阙,泊素守中林”等句更表明韦应物身处世外之时仍不忘世间。“除书忽到门,冠带便拘束”,一边为冠带而感拘束,一边又无法真个不要。不论至终韦应物是否步入天堂的境界,善福寺还是要算他的炼狱。

《维摩诘经》中“宴坐”的内涵则不仅包括形式的跏趺坐,也指向无形的禅心,在宗教意义之外,透出一丝隐喻的文学趣味。

“不必是坐,为宴坐也!夫宴坐者,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是为宴坐。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为宴坐。于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品,是为宴坐。不断烦恼而入涅檠,是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维摩诘经》又名《不可思议解脱经》,所讲不可思议的解脱法门就是从缘起性空的“空义”出发,导出对一切二元对立的取消,因而又称“不二法门”。 经中谈到究竟入不二法门是何等境界时,出现颇有戏剧性的一幕,文殊师利回答众菩萨道:

“如是诸菩萨各各说已,问文殊师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随即文殊问维摩诘如何是“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则沉默以对:

“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无论“宴坐”,还是“默然无言”,本质在于“空”义,也在于“定”,又或者说是“静”。“宴坐”既是一种形式,又是一种道心的隐喻。

某种意义上皈依佛教的韦应物在善福寺默然宴坐,而某种意义上皈依基督教的艾略特也在几番转身之后从无望中找到希望,学会了“静静地端坐”,就象他在《灰星期三》末尾所写的那样:

209 有福的姊妹,圣母,泉灵,园灵,
210 容许我们不去虚伪地嘲弄自己
211 教育我们去关心和不关心
212 教育我们去静静地端坐
213 甚至在这些岩石中间,
214 我们在他的意志里安静
215 甚至在这些岩石中间
216 姊妹,母亲
217 大河之灵,大海之灵
218 容许我不受分离

219 让我的呐喊到达于你。

【楞伽经】

《维摩诘经》中的不二法门本质在于对待一切二元对待者的无分别心,是一种不一亦不异的中道,空宗可以从“缘起性空”的性空体认中导出,有宗则可以从万法唯识的相有分析中殊途同归。大乘《楞伽经》所讲正是此万法唯识的思想。韦应物有一首诗明确讲到他曾“思问楞伽字”。

《寄恒璨》韦应物 
  
心绝去来缘,迹顺人间事。
独寻秋草径,夜宿寒山寺。 
  
今日郡斋闲,思问楞伽字。

此诗依编次当于兴元元年作于滁州。这是一首明白无误出现佛经篇名的诗作。楞伽,即指《楞伽经》,又称《大乘入楞伽经》,楞伽系音译,意译为难入,所谓难入,原指楞伽城所在之摩罗耶山陡峭险绝,为常人难至;而楞伽城本无门户,非神通者不可入。以楞伽作经名,譬喻此经乃是微妙第一了义之教,非大乘利根之人,不得而入。

本经中劝请佛陀讲法的药叉王罗婆那,也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角色。史诗说太子罗摩不愿继承王位,因而被父王逐到频阇耶山,妻子息妲陪伴。楞伽药叉王十首,亦即《楞伽经》中的罗婆那,偶见息妲,爱其美色,遂将其掳走。史诗所讲便是罗摩历经千辛救息妲的故事。史诗中还有一位神猴哈奴蔑,因楞伽难入,周围多风浪,神猴便从印度大陆摩醯因罗陀山置跳板,一跃而入楞伽岛。据胡适考证,《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便是神猴哈奴蔑的衍化。

《楞伽经》主旨,实在是说“如来藏”的法义。关于 如来藏”的法义,谈锡永传自藏密宁玛派的观点认为如来藏有三个境界:佛的心识法尔(法尔,即自然而然清净,不假作意,不流意度)不受污染,我们将这种境界名之为“不空如来藏”;菩萨藉修习力,可令心识当下离诸烦恼污染,我们将这种须藉修习作为基础的当下离垢心识,名之为“空如来藏”;凡夫心识必受污染,我们将这污染的心识境界,名之为“藏识”,藏识又名“阿赖耶识”。所以《楞伽经》处处提到“如来藏藏识”这一名相,实在并非是将如来藏与藏识二者“结合”,它其实是用这名相来统称上述的三种心识境界。释家修行的目的,就是去除藏识中的污染,入如来藏境界。入如来藏境界,也就是《维摩诘经》中的入不二法门,关键在于去分别心,因为所谓心识污染,所谓烦恼,就在于凡夫有这样那样的分别心。凡夫所执着的各种分别,在释家看来本属虚妄,因为释家认为,这个世间为我们人类所认识的一切现象,实则是藏识/阿赖耶识所“变现”出来的,这就是所谓的“万法唯识”思想,对此,《楞伽经》中有一著名的譬喻偈:

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
洪波鼓溟壑,无有断绝时。
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
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
青赤等诸色,盐贝乳石蜜;
花果日月光,非异非不异。
意等七种识,应知亦如是;
如海共波浪,心俱和合生。
譬如海水动,种种波浪转;
……
身资财安住,众生识所现;
是故见此起,与浪无差别。

《楞伽经》把藏识喻为大海,海上猛风生起时,必然随之产生洪波巨浪;而藏识与外境和合之时,也会随之产生种种分别意识,在《楞伽经》中又称分别事识,而藏识/阿赖耶识则称现识,因种种分别事识乃是藏识所“现”,如同明镜中现诸色像。这些分别事识包括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七识,是对各种感官对象、抽象概念、自我意识的认知,计入藏识则共分八识,其中藏识是根本识。

八识可以视作释家对人的神经系统的一个功能上的划分。比如视神经系统对应眼识,耳、鼻、舌、身等各自对应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神经系统,意识、末那识则代表脑内起抽象概念和自我意识的功能,而藏识则包括其它一切更根本的心识,也许可以视作大脑中的记忆储存,其中不仅包括个人自小所习,而且包括无始以来的无明熏习、戏论、妄见,那么用现代语言来说,藏识既包个体的潜意识、无意识,还包含所属民族的潜意识、无意识,以及人类整体的潜意识、无意识,简而言之,藏识包括个人和集体的心理积淀。当然,以上尚属外道之论,佛法中阿赖耶识还和轮回有关,此处不再详述。

《楞伽经》又说现识与分别事识相互为因。一个人一生所见到的事物,都会以不同程度存储在他的藏识海中,这便是藏识以分别事识为因,而一个人见到任何一件事(外境)时,他会产生何等的分别事识,又必然和他的心理积淀有关,这就是分别事识以藏识为因。这种辗转相生就是偈中所说“如海共波浪,心俱和合生。譬如海水动,种种波浪转”。

以“双眼皮”为例。亚洲人多以双眼皮为美,这便是一种分别心。那么这种分别心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便是一个很复杂的现象,绝不仅限于一个人的个体观感,和这个文化氛围、社会风气有关。如果说,双眼皮比单眼皮从生理上更能引起人的重视,这便是人类集体的心理积淀,近乎本能。如果一个人以单眼皮为烦恼,这便是无明。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美容,除了割双眼皮,隆胸等,都是无明烦恼。双眼皮如此,人身资财亦复如是,这便是偈中所说“身资财安住,众生识所现”。人心之中最根深蒂固的分别恐怕还是生死之分,佛陀的觉悟,也根本在于解脱生死,而解脱生死,就在于对生死去除分别心,如此便证得清净自心,那便是自证智境界 便是如来藏,便是佛性,便是真如。

韦应物有一首《赠卢嵩》明显是受《楞伽经》这首偈语中藏识海譬喻的启发。

《赠卢嵩》韦应物 
  
百川注东海,东海无虚盈。
泥滓不能浊,澄波非益清。 
  
恬然自安流,日照万里晴。
云物不隐象,三山共分明。 
  
奈何疾风怒,忽若砥柱倾。
海水虽无心,洪涛亦相惊。 
  
怒号在倏忽,谁识变化情。

而另外两首诗则透出因缘和合的思想。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韦应物 
  
凿崖泄奔湍,称古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

《赠李儋》韦应物 
  
丝桐本异质,音响合自然。
吾观造化意,二物相因缘。 
  
误触龙凤啸,静闻寒夜泉。
心神自安宅,烦虑顿可捐。 
  
何因知久要,丝白漆亦坚。

这三首诗都受佛经譬喻的影响,皆属比体,偏重说理,也都是早期诗作。而下面这首诗则采用兴体,偏重写意,其中蕴含的思想比较隐晦,《校注》依编次定大历十四年初罢栎阳令居沣上时作。

《登西南冈卜居遇雨寻竹浪至沣壖萦带数里清流茂树云物可赏》韦应物 
  
登高创危构,林表见川流。
微雨飒已至,萧条川气秋。 
  
下寻密竹尽,忽旷沙际游。
纡曲水分野,绵延稼盈畴。 
  
寒花明废墟,樵牧笑榛丘。
云水成阴澹,竹树更清幽。 
  
适自恋佳赏,复兹永日留。

壖,岸边地。危构,高耸的建筑物。飒,风。阴澹,阴暗、暗淡。

诗写作者登高遇雨,遂下山,穿竹林,游沙滩,见川流纡曲,田野绵延,废墟上寒花开,榛丘上樵夫笑,此际云水阴澹,竹树清幽,诗人大为欣赏,留恋不已。

仔细品味,可见其中意象成对出现,且相互对立,如密竹寻尽、沙际旷游一对,曲水分野、稼畴绵延一对,废墟与寒花之明一对,榛丘与樵夫之笑一对,“微雨飒已至,萧条川气秋”二句则与“云水成阴澹,竹树更清幽”二句前后呼应,又成一对。值此万木萧条秋风秋雨,眼前一片废墟榛丘之际,诗人却能见“旷”、见“明”、见“笑”,而得“清幽”之赏,这或许是因为诗人此时初罢县令,那一刻,心中一切都已“放下”了吧。

然而正值壮年的韦应物哪里能一直真个放下世间的一切,哪里能如诗中所言“复兹永日留”呢,况且大乘佛法并不教导人完全摈弃世间,而对何谓“放下”的理解世人也并不一致。在朱熹看来,只有陶渊明那样才叫真个放下:“晋宋间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渊明却真个是能不要,此其所以高于晋宋人也。”然而王维这个字摩诘的唐人却认为陶渊明那样还是没有放下我执,有所谓“此亦人我攻中,忘大守小,不恤其后之累也。”对陶渊明的评价从历史上看的确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如果说善福寺是韦应物的炼狱,那么走出善福寺的韦应物则越来越趋向思想上的成熟,最终他是否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天堂境界,取决于我们对这一境界的要求设置多高的标准,但无疑,晚年的韦应物,心态的确是越来越平和,也越来越趋于平常心、无分别心了。

《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韦应物 
  
因时省风俗,布惠迨高年。
建隼出浔阳,整驾游山川。 
  
白云敛晴壑,群峰列遥天。
嶔崎石门状,杳霭香炉烟。 
  
榛荒屡罥挂,逼侧殆覆颠。
方臻释氏庐,时物屡华妍。 
  
昙远昔经始,于兹閟幽玄。
东西竹林寺,灌注寒涧泉。 
  
人事既云泯,岁月复已绵。
殿宇馀丹绀,磴阁峭欹悬。 
  
佳士亦栖息,善身绝尘缘。
今我蒙朝寄,教化敷里鄽。 
  
道妙苟为得,出处理无偏。
心当同所尚,迹岂辞缠牵。

诗贞元二年春在江州作。属城,属县。布惠,布施恩惠。浔阳,即江州,今九江。嶔崎,山高峻貌。石门,在庐山。香炉,庐山香炉峰,李白有句“日照香炉生紫烟”。罥挂,悬挂缠绕。逼侧,逼仄,迫近。覆颠,颠覆,跌倒。释氏庐,佛寺,指东林、西林二寺。昙远,谓东晋僧人昙翼、慧远。閟,同闭。 东西竹林寺,即东林、西林二寺。丹绀,红色,绀,一种深青带红的颜色。磴阁,又磴道可通的高阁。欹悬,欹侧高悬。善身,独善其身。蒙朝寄,蒙受朝廷的委托。敷,施行。里鄽,民居。

此时有人因“建隼出浔阳,整驾游山川”二句而对韦应物颇有微辞。对此需要考虑到以下两点。一、结合韦应物罢任刺史时所写《岁日寄京师诸季端武等》(见3.5节)来看,韦应物晚年对官职颇有一种“得之不足为喜、失之不足为惜”的心态,《春月》一诗虽写整驾建隼游山川,未必就代表他以此为荣,也许唐代刺史出巡这只是定规而已。二、我们也要考虑到韦应物本人始终没有置办家产,而不应该脱离人品谈诗品。结合这两点来看,韦应物公事之余,整驾游山,倒给人一种不刻意为良吏的自然。全诗所写也全是《维摩诘经》的不二,《楞伽经》的无分别心,《华严经》的理事无碍,这在末四句已被特别点明,只是为到此境,韦应物不知走过了多长的道路。

在阿周那和韦应物的时代,人的职分到底还算明确,宗教到底还能笼住人心。而在现代社会,物质丰富,精神丧失,上帝死了,末法时代,人,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归宿到底在于何处,甚至连自己的职分为何也并不清楚。萨特喊出“存在先于本质”,表面上是争自由,争自我,然而背后所反映的却是不知去往何处、不知自我为何的迷茫。

有时候我想艾略特说的也许是对的,而他却说——

126 有时候我想知道这是否就是奎师那的教导——
127 或者教导之一——或者这是对同一件事的另一种表达:
128 即未来是一首消逝的歌,也是一朵红玫瑰或一株熏衣草,
129 被压在一本从未翻开的书之泛黄的页面之间,
130 作为充满惆怅的遗憾留给那些还没有到这里来表达遗憾的人。
131 而向上的路就是向下的路,向前的路就是向后的路。
132 你并不能看得真切,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
133 即时间并非医治者:病人不再置身于此地。
134 当列车启动以后,当乘客们
135 在水果、期刊和商务信函之上安顿下来
136 (当那些送行的人已经离开了站台)
137 揪紧的心放松了,他们的脸
138 也在一百个小时昏昏欲睡的节奏里松弛下来。
139 前进,旅客们!并非从过去
140 逃入另一种的生活,也并非逃入任何的未来;
141 当不断变窄的铁轨在你们后面滑向远方,
142 你们不再等同于离开起点站的那些人,
143 也不会等同于在任何一站下车的那些人;
144 当你们在轮船甲板上耳听着鼓音,
145 眼见着船头犁开的波浪在你们后面不断扩展,
146 你们不该想着“往者长已矣”
147 或“来者犹可追”。
148 黄昏十分,帆缆索具和天线之上,
149 有一个高音在歌唱(虽不可耳闻,
150 那是时间螺号内的低语,不用任何语言)
151 “前进,认为自己在航海的你们,
152 你们不是那些目送港口远去的人,
153 也不是那些行将上岸的人。
154 在这里,在此岸和彼岸之间,
155 当时间被撤销,请用同等的心怀
156 去思考未来和过去。
157 在这既非有为亦非无为的时刻,
158 你们不妨听取这句忠告:‘不论人们
159 在死亡的那一刻存思何等境界’        *
160 (死亡的那一刻即是每一刻)
161 ——那就是能够在他人生命里
162 有所结果的唯一行为:
163 不要去想行为的结果。
164 前进。
165         哦,航海者们,哦,水手们,
166 来到港口的你们,不论你们的躯体
167 将遭受大海或其它事件的考验和审判,
168 这就是你们真正的归宿。”
169 这就是奎师那,在战场上
170 对阿周那的告诫。
171                 不作告别,
172 只管前进,航海者们。

(艾略特《四个四重奏之干塞尔威治斯之第三部份》)

* 引自《薄伽梵歌》8.6前半句,后半句是:他必到达彼界。《薄伽梵歌》认为人在临终之际的心智状态决定了人的来生。而死亡的那一刻是未知的,故艾略特又说“死亡的那一刻即是每一刻”。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6-1-5 03:53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7-30 18:20
3.5 出处(下)

【比部尚书郎期】

我倒是喜欢他的'家常话'~~~读着亲切。看得出诗人只专注于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并没有把'读者会怎么想'放在首位:)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6-1-5 12:56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6-1-5 13:33 编辑
山菊 发表于 2016-1-5 03:53
我倒是喜欢他的'家常话'~~~读着亲切。看得出诗人只专注于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并没有把'读者会怎么想'放 ...


如果说只是“生活点滴”也不准确。古代诗人记录的都是自己的一生,包括关键的人生节点,心里最关切的问题。你心里最关切什么(甚至表达你对平常关切的转而不关切),你平时的生活点滴就能反映出来,而不只是生活点滴。而反过来看,你写的东西也应该是你心里最关切的东西。所谓诗人和非诗人的区别,一个是诗人能确切地感受到自己最关切什么,而非诗人则基本无感,其二,诗人能够找到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关切,非诗人则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但关键是“心”。

P.S.:
个人写过归国三部曲,虽然是新诗,但是本质上和古人是一致的,写的是自己人生的重要节点。

不管是韦应物、杜甫、李白,诗集里都是他们的人生。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6-1-6 06:01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6-1-4 23:56
如果说只是“生活点滴”也不准确。古代诗人记录的都是自己的一生,包括关键的人生节点,心里最关切的问题 ...


介个~~~大约是我们对'记录生活点滴'的理解有偏差吧?

我所理解的'纪录'便是你说的'包括关键的人生节点,心里最关切的问题'啊!就我自己而言,写作并非是记流水账。总是心里有那么点小触动,才会有记录的欲望。

我上个回贴的意思是说,那些能打动人心的诗句,莫不是因为它们能把千年前的一些心动时刻美美地呈现给读者,让千年后的我们也为之心动:)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6-1-6 06:03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10-13 21:43
4 道心

4.1 岩上

是这个图吗?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6-1-7 06:07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6-1-3 21:14
4.2 楞伽

【薄伽梵歌】

这章信息量太大,我明显跟不上啦~~~尤其外国的,统统没读过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6-1-8 11:10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7-2-4 16:09 编辑

4.3 不遇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校注》以编次,定此诗为建中中、贞元初作,即是说这是韦应物的晚期作品,思想已比较成熟。

如果孤立地去看这一首诗,注意力就可能会集中在末句“门对寒流雪满山”,比如王士禛曾列举他所认为最佳雪诗如下:

羊孚赞:资清以化,乘气以霏,值象能鲜,即洁成辉。
陶渊明:倾耳无希声,在目浩已洁。
王维: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祖咏: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韦应物: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王士禛基本上是把这首诗当作一首雪诗来对待的。这几首雪诗,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清”,经韦应物点出,乃是“清人骨”。我们前文说过王士禛推崇神韵,而神韵的精髓正在于一清二远。

韦应物这首诗整体而言,它并非只是一首雪诗,这首诗的主题,却是“寻人不遇”。然而要说清说透这首诗,我们需要放长线,钓大鱼。

寻人不遇诗,《全唐诗》、《全唐诗补编》标题中可搜出87首。这些诗中所寻多为道士、僧人、隐者,以往学者们解此类诗则多以“宣扬佛道思想,表现隐逸情怀”盖个印戳草草了事。本文要从寻人不遇这一主题中提取两类原型,藉此我们要看看能导出人性当中怎样的深层意识,进而对韦应物的不遇诗作一番深入的阐释。

先来看一首李白不遇。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古人评此诗,有两个说法值得一说。王夫之说:“全不添人事,只拈死‘不遇’二字作,逾死逾活。”吴大受则说:“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唐诗鉴赏辞典》赞吴大受“道出了此诗妙处”。然而我们要问一问,就算此时的确是紧扣“不遇”,那又怎么样呢?这就是局限在一首诗里解诗的问题所在,如此解诗,既没有广度,也没有深度,更不谈高度。为此,我们需要列出几首同类诗作。一篇于武陵,一篇皎然,一篇贾岛。

《夜寻僧不遇》于武陵
数歇度烟水,渐非尘俗间。[1]
泉声入秋寺,月色遍寒山。
石路几回雪,竹房犹闭关。
不知双树客,何处与云闲?[2]

[1]歇:一小会儿时间。
[2]双树:即双林,佛陀在娑罗双树下入灭,借指释迦牟尼,又借指寺院,此处双树客即为僧人。

此诗和李白类似,先写寻访路途所见所闻,后写不遇,不知僧人何处去也。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类似前两诗,颈联增写问人。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此诗和皎然类似,只是略去前两联写景句,也写问人,却不知所向。

从这几首诗来看,他们都是王夫之所谓“拈死不遇”,王夫之这老夫子说话也满有趣,居然发明出这样一种说法来:拈死某某,拈死不遇,拈死多尔衮,捏死吴三桂……(笑)

李白、于武陵、皎然、贾岛,他们诗里都是这样一个套路:先写一番见闻,然后归结到寻人不遇,或多或少带有一点惆怅。都是写景记事为起,不遇所寻为止。写景是写寻访路途之中所见所闻,记事则是向人打听主人去向,结果总是无果。

至此,我们还是不能对这类诗有一个深入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扩大视野。在举出下一组诗作之前,我们顺带对以上几篇的韵律作一个基本的点评,因为它们值得一评。

从韵脚上看,皎然的麻花家斜四韵最俗,于武陵的间山关闲次之,李白的浓钟峰松二韵和贾岛的去处二韵尚好。韵脚本身谈不上俗不俗,但是一种模式用得多了,就显得俗了,首创者自然不俗,别开生面者也可以不俗。那么皎然的麻花家斜有多俗呢?不说全唐诗了,就说《唐诗鉴赏辞典》这种一千余首数量级的选本,家花二韵同时出现25篇,斜花同时出现19篇,家斜同时出现15篇,家斜花同时出现13篇,有没有麻花家斜同时出现的呢?有,《唐诗鉴赏辞典》中只有二例,一篇是孟浩然《过故人庄》,另一篇就是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孟浩然的麻花家斜是首创,是杰作,皎然的却有山寨之嫌。其他人最多只用到家斜花三韵,只有皎然全盘照搬孟夫子。

于武陵的间山关闲这四韵在唐诗中出现也很多。较早的如王之涣的《凉州词》、李白《登太白峰》、王维《归嵩山作》等诸篇也用到间山关三韵,于武陵是晚唐人,在这个韵上沿袭前人是明显的,但他的诗中这些字也比较应景,所以总体看来还好,皎然那四韵沿袭孟浩然一点变化也没有,都是给你一个村庄或者山庄,然而给你端上来一组麻花家斜。

李白的浓钟峰松四韵有个毛病,钟峰松三字很切合此诗意境,但是浓字却显违和。李白《清平调》有“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浓字适合杨贵妃那种丰腴艳丽的场合,与此诗世外境界不大协调。李白另有《听蜀僧濬弹琴》,四韵为峰松钟重,这一组就显得和谐得许多。王维《过香积寺》有峰松钟龙四韵,也属佳作。钟松峰三韵同时出现的唐诗还有一些,但比上两例要少。

去处二韵同时出现的,除了贾岛这首,其它例子还有孟郊的《古别离》、白居易的《花非花》都是耳熟能详的名篇。这两韵并不多见。

当然,评价一首诗,韵脚只是一方面,关键还是要看内容。我们这里只是在谈论主题原型的同时,兼带谈论一下韵律原型,但并不想展开多谈。下面我们还是要回到内容,再继续看另一组寻人不遇诗。还是先看李白。

《寻山僧不遇作》 李白
石径入丹壑,松门闭青苔。
闲阶有鸟迹,禅室无人开。
窥窗见白拂,挂壁生尘埃。
使我空叹息,欲去仍裴回。[1]
香云遍山起,花雨从天来。[2]
已有空乐好,况闻青猿哀。[3]
了然绝世事,此地方悠哉。

[1]裴回,即徘徊。
[2]《华严经》(唐译本)卷六《如来现相品第二》,记诸菩萨诣如来佛时,现处各种花云、香云:“复现十种雨一切宝莲华光明云,……复现十种宝华璎珞云,复现十种一切音乐云,复现十种末香树云,复现十种涂香烧香众色相云,复现十种一切香树云,……悉遍虚空而不散灭。现是云已,向佛作礼,以为供奉。”
[3]空乐,即《华严经》中“一切音乐云”。

此诗先写寻访沿途所见,然后写目的地室内所见,“使我空叹息”就相当于前一首“愁倚两三松”。如果截止到“使我空叹息”,那么此诗就是《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翻版。但是有趣的是李白至此又来个“欲去仍裴回”,本来想走了,结果又作盘桓,就在这时,见到了风景, “香云遍山起,花雨从天来”,这是两句佳句,让李白想到《华严经》上的一段描写,然后又听到猿啼,这让他有了一种“了然绝世事”的悠悠之感。那么比较前一类寻人不遇诗,这一类就多了一种“别开生面”“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或者说“别趣”,但这样形容似乎都还不准确,我们再往下看。

《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1]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2]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3]

[1]巾柴车:陶渊明《归去来辞》“或巾柴车,或棹孤舟”,巾,作动词,原指用帷幕装饰车子,此指整车出行。
[2]黾勉:音敏勉,意谓努力。
[3]兴尽: 王子猷:“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此诗写到“黾勉空仰止”,就相当于“愁倚两三松”、“使我空叹息”。古人没有电话,不好预约,然而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怀着仰慕之心,来寻世外高人,结果不遇,可想心情是十分失望的。与李白《 寻山僧不遇作》相同的是,丘为在失望之余没有立刻离开,转而去欣赏周围的风景。“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二句也算不错,然后自感“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虽然没有和主人相见,但是也对清净之理若有所悟,最后借王子猷的典故总结全诗。丘为的这首古风写得有板有眼,从章法上看,和上篇李白是非常相似的。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此诗“春草闭闲门”那个位置就相当于前面两篇“黾勉空仰止”、“使我空叹息”。“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就相当于“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和“香云遍山起,花雨从天来”。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就相当于“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和“了然绝世事,此地方悠哉”。所以解诗,有时候根本就无需多费唇舌,只需把关键性的“关系”点明,顿时豁然开朗。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前面两篇是五古,刘长卿这篇则是五律。同一主题,同一章法,但是形式不同,这是比较古风和律诗的一个很好的范例,可以细细体会。

《访含弘山僧不遇留题精舍》 韦庄
满院桐花鸟雀喧,寂寥芳草茂芊芊。
吾师正遇归山日,闲客空题到寺年。
池竹闭门教鹤守,琴书开箧任僧传。
人间不自寻行迹,一片孤云在碧天。

前面是两篇五古和一篇五律,韦庄这篇则是一篇七律,味道各自不同,从形式上看各有趣味,无须存有偏见。本文主体是探讨主题,探讨内容,但是我们恰好在这几个例子上同时比较了韵律,包括前文所谈的韵脚和这里的格律,这是意外的收获。

从章法上看,韦庄此诗和前仨也是格外类似。“闲客空题到寺年”即是“黾勉空仰止”“使我空叹息”,即是 “春草闭闲门”。 “池竹闭门教鹤守,琴书开箧任僧传”即是“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和“香云遍山起,花雨从天来”。 “池竹闭门教鹤守”的“教”,实则就是“琴书开箧任僧传”的“任”字,这是写山僧的洒脱。因此,韦庄颈联虽也写景,但是和前仨有所不同,前仨是纯粹写景,韦庄则写景兼写人。

“人间不自寻行迹,一片孤云在碧天”也相当于前仨诗结尾,但也略有不同。韦庄尾联也是以“山僧”为主体。“一片孤云在碧天”是写山僧外出云游,第三句“归山”即游山。“人间不自寻形迹”,乍读起来不知所谓,什么人间噗滋寻形迹?窃以为此句当是“不自人间寻形迹”,因为平仄的原因,把“不自”调至“人间”之后,这是为了合律。不自人间寻形迹,意谓山僧形迹象一片孤云在碧天,在人间是找不到的,不自,即不在/不从。此句实际上存在对韦应物的一个对话。韦应物有“落叶满空山,何处寻形迹”,韦庄则回答说不在人间,在碧天,这就是世间和世外之分。有说韦庄是韦应物之后,但也有说非,不管如何,韦庄此诗,在文学上的确是韦应物之后。后面我们会正式谈到韦应物“落叶满空山,何处寻形迹” 。

韦庄此诗不仅可以和前仨比较,还可以和以下二诗比较,以下两首诗也写寻人不遇,实际上属于前一类,但我们放在这里谈,因为二者与韦庄诗都写到鹤。

《玉真观寻赵尊师不遇》 姚鹄
羽客朝元昼掩扉,林中一径雪中微。
松阴绕院鹤相对,山色满楼人未归。
尽日独思风驭返,寥天几望野云飞。
凭高目断无消息,自醉自吟愁落晖。

《寻郭道士不遇》 白居易
郡中乞假来相访,洞里朝元去不逢。
看院只留双白鹤,入门惟见一青松。
药炉有火丹应伏,云碓无人水自舂。
欲问参同契中事,更期何日得从容。

这两首诗和韦庄诗区别在何处呢?这两篇都是以不遇后的“惆怅”总结全诗的, 姚鹄 “自醉自吟愁落晖”相当于李白“愁倚两三松”, 白居易“更期何日得从容”相当于贾岛“云深不知处”。姚、白这两首七律比起韦庄那首要逊色许多,相较而言,韦庄八句内容更加丰富饱满,姚、白二首则八句只在韦庄前四句上打转,读上去颇有冗长累赘之感。

如果以“鹤”为线索比较姚、白二诗与韦庄诗,姚、白二诗中鹤在颔联,韦庄诗中鹤在颈联,姚白二诗可谓“虽然见鹤,然而不遇”,而韦庄诗则是“虽然不遇,然而见鹤”!这就是两类不遇诗的根本不同。

我们立身处世,是倾向于“虽然见鹤,然而不遇”,还是“虽然不遇,然而见鹤”?

不遇,自然是有一定隐喻意味的。遇,既是“逢遇”的遇,也是“机遇”的遇。每个人都希望在世间逢上机遇,逢上什么贵人之类,然而机遇总是有限的,给你就给不了他,总会有人不遇。

不遇了怎么办,本文前一类不遇诗中的情绪就是发愁,因不遇而发愁,截止在发愁,在发愁中出不来。“愁倚两三松”,李白是真愁。李白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机遇,然而终身不遇,他的一生基本上就是处于这样的循环之中,所以是相当具有悲剧意味的。尽管李白此诗作于早年,但我们读到他因寻人不遇而“愁倚两三松”,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他往后人生道路中的不遇和愁情。

董仲舒、司马相如、陶渊明都写过感士不遇赋。不谈董、司马,只谈陶渊明。陶渊明在《感士不遇赋》中是怎样一个态度?他的态度是“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这就是说“我不陪你们玩了,因为我再也不想那么累了,再也不想委屈自己了”,最后他非常潇洒地说道:“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于朝市”。谢谢,不卖。

陶渊明明确表示他不信佛教,他有他那一套哲学。陈寅恪把陶渊明的思想归为“新自然”说,详见《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关系》。佛教经南北朝发展到唐代达到极盛。因此我们读唐诗,必然读到佛法。唐代既是一个诗歌的时代,也是一个佛教的时代。诗歌中到处渗透着佛陀的精神。陶渊明会认为那样其实不够自然,但唐朝人,以王维为典型,对陶渊明并非如后世那样推崇备至,而是从佛法的角度看陶渊明是“人我攻中”,也就是自我意识太强,不肯折腰,恕不奉陪之类,在佛教看来是属于“我执”。对此,我们在这里并不想分出一个是非曲直,这个世界的很多所谓是非,本来就是先有立场,后有是非。

那么从佛法的角度怎么看待不遇呢?本文所论后一类不遇诗正是体现出佛教的思想意识,这是唐代的士大夫们集体发出的声音,这些诗,不是偈诗,胜似偈诗,不是譬喻,胜似譬喻。

以佛法看不遇,简言之,就是去掉那个执着,去掉那个分别心。如果执着在一件事上,会有无限烦恼,就象认定了“遇”和“不遇”的分别,那么就会定死在烦恼之中出不来。什么是顿悟,就是从“虽然见鹤,然而不遇”,啪地一声,变成“虽然不遇,然而见鹤”!

就象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开关,啪地一声,灯就亮了,无明变光明。

如果去读佛经的话,空宗的经书还好,如果是读唯识宗,名相太多,什么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这个法,那个法,这个性,那个性,这个识,那个识,这个相,那个相,无我还分人无我、法无我,障还分烦恼障、所知障,这些都是《楞伽经》上的名相,这些文本上的东西,不下点功夫真不容易搞清。所以我们这里跳出种种名相,啪地给你一个白鹤禅,再也简单不过。

白鹤禅一出,以上所有不遇诗就通了。

你是喜欢“虽然见鹤,然而不遇”,还是“虽然不遇,然而见鹤”?

从人生上说,我们明显是推崇第二种境界的,也更推崇第二类不遇诗。然而从文学本身上说,至少个人对第一类诗并不存在偏见。李白“愁倚两三松”读来真让人“我见犹怜”。同情,并非因为居高临下的俯视,而是因为我们身为凡夫,都是有烦恼的。谁能说自己从来没有发过愁呢?

王国维论词中境界分“有我”境界,和“无我”境界,这也并非意味着从文学价值上看,无我境界要高于有我境界。

为什么说贾岛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好?虽然我们未必到某一个具体的山中寻过某一个具体的隐者问过某一个具体的童子,可是我们一定寻过什么,问过什么,也很有可能在某些时刻,深深感到我们要寻的要问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就是贾岛诗的韵味所在。

至此,我们已经做足铺垫,现在回到韦应物的不遇诗。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韦应物的这首诗虽然略有出律,但总体看可以当作一首七绝,这又是和前面所有篇目不同的。而从内容看,此篇当属第二类不遇诗。从古风到律诗,我们可以看见同样是不遇诗,内容是越发简省的,而到七绝,只有四句,这第二类不遇诗竟还能作得起来。简言之,韦应物此诗还是“虽然不遇,然而见鹤”这一章法,只不过这里得鹤变成了雪而已。

旧体诗,有古体,有近体,近体里面有律诗有绝句,从古风、到律诗、到绝句,文字越来越少,越来越简洁,这就使得有些近体诗,虽然读者读来也能感觉到一定美感,但并不能真正深入了解到内质,这里部分是因为文字信息减少了,很多信息消隐了,这是文学发展的一种现象。如果你从同一主题,或者说同一题材上去上溯,那么很多晦涩不明之处就会豁然开朗。

所以如果孤立地去看这首诗,就很可能只见一句雪,而不见四句诗。特别地,对那句“怪来诗思清人骨”,读者就很可能莫名其妙,而只好见怪不怪。实际上,韦应物这里的诗思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的。在大乘佛教多年的熏陶之下,在多年的人生考验之下,他个人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这是内因。外缘有二,一是寻访不遇,二是山雪。不遇有时使人生愁,但对于韦应物此时的境界而言,反而让他悟空,只不过这里他不写“空”,而写“清”,佛法所谓“清净自心”之“清”,这是与外境之“雪”相契合的。因此,韦应物所言“怪来诗思清人骨”亦即刘长卿“溪花与禅意”,亦即丘为“颇得清净理”,但是韦应物此诗贵在神韵,并没有象刘、丘二者把话直说。神韵诗通常以写景,特别以写远景置于最后,韦诗正属此类, “门对寒流雪满山”亦即上述第二类不遇诗中的写景诸句,但只有韦应物置于末句。所以韦应物此诗完完全全契合神韵诗所谓一清二远的要求。

虽然不遇,然而见鹤,见松,见花,见雪,这就是奎师那所说的,不要想着行动的结果,即使不遇,也没有失去这个世界。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6-1-9 04:07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6-1-7 22:10
4.3 不遇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 
  

‘桃花带雨浓’,这句我是在《红楼梦》里读到的,又比较木的迎春说出。学诗以后才知道是李白的~~~诗仙的句子给二姑娘,不知道曹雪芹是咋想的:)

韦这首绝句,跟白居易的这首对起来看也蛮有意思~~~老白的心态很不错,值得学习:)

篮舆不乘乘晚凉,相寻不遇亦无妨。轻衣稳马槐阴下,自要闲行一两坊。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6-1-14 09:13
4.4 红树

《登楼》韦应物 
  
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1]
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2]

[1]流岁:迅速流逝的岁月。
[2]坐:正。淮南守:指滁州刺史,滁州属淮南道。

《校注》定此诗建中三或四年秋在滁州作。此诗和上节韦应物不遇诗类似,只不过一个是七绝,一个是五绝,但在艺术美学上都属神韵诗,章法上看,都是先记事作铺垫,次之抒情,最后写景,留下余韵。为了说清说透此诗韵味,下文将展开详细讨论,要联系韦诗集中的其它诗作,这就是侧重集内关系,不同于上一节侧重集外关系。这一区别,以藏识而言,则上节重在藏识中的集体心理积淀,而本节则重在藏识中的个体心理积淀,下一节集大成。

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在解释“坐”字之余,附带给出了此诗的整体涵义。

“坐,犹正也;适也。……韦应物《登楼》诗:‘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此诗上三句作一气读,末句暗中兜转,言正在无聊之时,幸秋山红树有以娱我也。”

《唐诗鉴赏辞典》在另一篇韦诗《淮上喜会梁川故人》的赏析文章中,也附带提到《登楼》,理解却有所不同。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1]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浮云:《文选》卷29李陵与苏武三首:“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此诗《校注》定大历四年秋自京赴扬州经楚州时作。《淮上》诗比较著名,前人颇有点评。《唐诗鉴赏辞典》释末联:“……以反诘作转,以景色作结。为何不归去,原因是‘淮山有秋山’。诗人《登楼》诗云:‘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秋光中的满山红树,正是诗人耽玩留恋之处。这个结尾给人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辞典》将这两首联系起来,这是值得思考的,但对于末联的理解却还有待商榷。《辞典》认为末联是诗人自问何因不归去,原因是淮上有秋山供诗人自己耽玩留恋,这一理解恐怕并不准确。依《校注》,此诗是诗人自京赴扬州经楚州时作,那么在路途中针对自己说自问自答“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就显得违背逻辑。实际上,末联应该是针对梁川故人说的。诗问故人何不归去,故人答曰淮上有秋山。这一诗法与另一篇逢遇诗大为相似。

《长安遇冯著》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我们在3.2节谈过此诗。颔联“问客何为来”乃是诗人问冯著,“采山因买斧”乃是冯著答诗人。这两篇逢遇诗另有一点共同,就是两者都写到鬓丝。

韦应物在淮上所遇故人是谁已不可考,《校注》判此故人为韦应物早年与江汉避乱时所识。十年后此人在重逢时对韦应物所说的“淮上有秋山”,与多年后韦应物《登楼》诗中所说的“秋山红树多”,两者的确有共通之处。但此处的秋山红树是否是《辞典》中所谓“耽玩留恋之处”呢?与之相较,窃以为张相所谓“有以娱我”这一表述更为妥帖。特别地,这一秋山红树对于诗中主体,实在谈不上“留恋”,因为淮南也有秋山,淮上也有秋山,沣上也有秋山,不管人归何处,处处都有秋山,韦应物诗集中多处出现秋山,实不止滁州一处,他没有理由专以滁州山为贵。韦应物登楼望山时之所念,确为自娱,并非留恋,这在另一首登楼诗得以佐证。

《郡楼春燕》韦应物
众乐杂军鞞,高楼邀上客。[1]
思逐花光乱,赏馀山景夕。[2]
为郡访凋瘵,守程难损益。[3]
聊假一杯欢,暂忘终日迫。

[1]鞞:同鼙,军中乐鼓。
[2]赏馀:赏不尽。 韦应物另有“水木澄秋景,逍遥清赏馀”。
[3]凋瘵:瘵音柴之四声, 凋瘵意谓凋敝、疾苦。守程,即守规。

此诗《校注》定在建中四年春在滁州作,与《登楼》前后只差几个月时间。此诗之楼也应是《登楼》之楼。 “思逐花光乱,赏馀山景夕”可比“秋山红树多”, “聊假一杯欢,暂忘终日迫”则道出《登楼》诗中未尽之意:秋山红树有以自娱也。 “为郡访凋瘵,守程难损益”则道出“坐厌淮南守”的言外之意:身为郡守只在守规,谈不上功劳,也谈不上差错。因而此诗可谓对《登楼》一诗的最佳阐释。内容相似,只是趣味颇有不同,《登楼》更为简洁,也更有韵味,包括了《郡楼春燕》诗意,却不仅限于此。

《登楼》的韵味即是神韵。这类诗常见的一种章法就是以一幅作为兴象的远景收尾。上一节不遇诗“门对寒流雪满山”即属此类。本节登楼诗“秋山红树多”也属于此类。除此之外, 还有一首《闻雁》也值得一提。

《闻雁》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照常规,此诗顺序该是“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如此写景起兴,抒情收结,也很自然得当。然而韦应物特地颠倒过来,先抒情,后写景。先问“故园眇何处”,表面上看有些突然,但也显得诗人本已久处思情之中,这时才偶闻雁来。倘若先写闻雁,后写归思,则倒似只是闻雁方才想起故园,便不如先写归思来得情深,后写雁来又进一步将这种深情拉得更加高远。

有关神韵诗的远,有一首《烟际钟》不得不提。

《烟际钟》韦应物
隐隐起何处,迢迢送落晖。
苍茫随思远,萧散逐烟微。
秋野寂云晦,望山僧独归。

此诗可谓将神韵诗的“远”发挥到了极致,诗中之远,有暮钟的声远,落日的晖远,在声与光之余,还有思远、烟远、云远、山远、僧远,悠远之意,实难再用言语描述,强说之,则一切都要归为诗人之心远。

回看《登楼》诗,进一步考较其中韵味,则实不止张相提示之“言正在无聊之时,幸秋山红树有以娱我也。”张相所释,是理性的,逻辑的,是点到点之间的线性关系,而诗之韵味,更多的是一种感性的更高维空间的晕染,逻辑界限是模糊的。《登楼》诗的韵味重在后两句,特别是末句。在讨论末句之前,有必要先说说第三句“坐厌淮南守”。孤立地、表面地去读诗,会认为诗人只是厌倦太守之职,然而联系韦应物的人生经历可知,韦应物为官滁州那几年,实际上是“厌而能守”!诗中一个“守”字耐人寻味,既是太守之守,但也不妨解作坚守之守。

韦应物的坚守,是对一种职分的坚守。然而守字蕴藉之深,不限于此。陶渊明归去来兮,自此固穷守节,即使征著作郎也不就,这也是一种坚守。佛教戒定慧三学中,戒与定都是守,一个是守律,一个是守心。禅定中有所谓数息的具体修法,这实则是守息,通过守息来守心。释迦牟尼悟道之前,静坐于菩提树下,爱欲和死亡之神迦摩魔罗率领魔军用各种武器向他轮番攻击,又派三个女儿“欲望”、“渴求”和“贪婪”施加干扰,未来的佛陀始终不为所动。正是这种定力,使得佛释迦牟尼击退迦摩,成就大彻大悟。神话是虚,意义为实。佛陀的定力来自于坚守,是彻底的终极性的坚守。即便凡夫也有所守,起码要守法、守纪。一个人能走到怎样的地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坚守到怎样的程度。道心,不仅在于智慧,也在于能戒,能定,能守。

韦应物在行为上厌而能守,然而在诗中却从来没有强调这一点,从来不见他发誓表决心、标榜爱国爱岗、自居脊梁,在他越是能守的时候,诗中就越是能见一种散淡的境界。散淡,是韦应物晚期诗的风格,也是人的品格。《登楼》诗末句“秋山红树多”的韵味正是在于从自感蹉跎厌倦的情绪中转入那种散淡的境界。关于这种散淡,可以和其它几篇短诗互参、互诠。

《偶入西斋院示释子恒璨》韦应物 
  
僧斋地虽密,忘子迹要赊。[1]
一来非问讯,自是看山花。

[1]密:近。赊:远。

此诗贞元元年春在滁州作,比《登楼》诗稍后,但仍属于同一时期。他说僧斋离得近,不意间偶然闯入,忘了释子讲究形迹疏远,随后解释说这次来非关闻讯,只是看看山花,就好比陶渊明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行为只是“偶然”的,只是为看看山花,如此消解了行为的目的和一切功利心,这便是散淡。放开来说,我们来到这个世间,其实也是偶然的,行动自是要行动,然而以散淡的心来看人生,那也只是来看看山花。一个太守的职位,可能让一个人忘乎所以,也可能给人不可承受之重,这两种情况都是失去了平常心,以为不得了的事情,佛教说来就是妄想分别。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这便是诗里说的“一来非问讯,自是看山花”,和《维摩诘经》也颇契合。

《雪行寄褒子》韦应物 
  
淅沥覆寒骑,飘飖暗川容。
行子郡城晓,披云看杉松。

此诗兴元元年冬在滁州作,与上诗及《登楼》等也属同一时期。此诗和上一首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一个“看”字,而且只是说“看”山花,不说山花多好看,自己多喜欢,也不说杉松怎样,是雾松了呢,还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了呢,这些都不作交代,只是在那么一个场景下的“看”。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不论处于怎样的境地,倘若去了妄想分别,便一样是看。

回看《登楼》诗:“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诗里没有“看”字,然而这里的“看”是明显的。 坐厌淮南守时,不妨去看看秋山红树;坐镇淮南郡守,就当是看看秋山红树;堂堂一郡之守,若以内在的舍离论之,也无非是看看秋山红树。

生活是一座高楼,人心是一座城池,我们人人都有这样一座高楼日日登眺,都有这样一座城池日日镇守,当你累了,厌了,想要放弃了,不妨想想:就当是看看山花,就当是看看红树;不妨想想:“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就象我们读诗、写作,所为何来?无非是看看山花,无非是看看红树:韦应物是一座秋山,这里的红树真多。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6-1-15 06:09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6-1-13 20:13
4.4 红树

《登楼》韦应物 
  

秋山红树多---的确好句!
平易近人却又深入人心

宋人有'红树满秋山',感觉就差多啦!

查了一下秋山,最早出现在江淹诗里:'朱棹丽寒渚,金鍐映秋山。'
韦应物果然爱秋山~~~他的11首诗里有'秋山'!李白7首,杜甫5首。
作者: 龙血树    时间: 2016-1-15 13:08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6-1-8 11:10
4.3 不遇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 
  

关于不执着这一点,不必大乘思想。大乘之大,主要在于不求个人解脱 (小乘)而是大众解脱,不仅自觉而且要觉他。“不执着”这个概念本身仍是个人问题,不是独属于大乘的。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6-1-21 09:18
4.5 空山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1]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2]

[1]属:正值,正当。
[2]幽人:隐者,此指丘丹,即诗题之丘二十二员外。

《校注》提供丘丹资料如下: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人,诗人丘为之弟。大历初,在越州幕,与严维、鲍防等唱和。历诸暨令,后以检校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为幕府从事。贞元初,归隐杭州临平山,贞元十二年,官祠部员外郎,撰《韦应物墓志》。事迹见《元和姓纂》卷五、《唐诗纪事》卷四十七等。丘丹《韦应物墓志》:“余,吴士也。尝忝州牧之旧,又辱诗人之目,登临酬和,动盈卷轴。”可见二人深厚交谊。

丘丹和诗:

《奉酬寄示》丘丹
露滴梧叶鸣,风秋桂花发。
中有学仙侣,吹箫弄山月。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下简称《丘员外》)诗约贞元五年秋在苏州刺史任上作。此诗代表韦应物人生历程的最终阶段,也代表他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我们这部韦诗鉴赏系列也以此诗收尾。我们从《滁州西涧》开始,从幽草读起,直到此诗,以幽人终止,若干章节一路走来,就象全是为了诠释这一首诗而作的铺垫。

此诗读来一般都会被后两句吸引,“山空松子落”自是绝佳妙句,“幽人应未眠”实则更耐人回味:诗人何以如此笃定“幽人应未眠”?有人如杨逢春者,认为“三、四想丘之思己,应念我未眠,妙在含蓄不尽。”想想看,就这样平常的一个秋夜,你想到一位好友,难道好友这会儿就得也想你才是?要求有点过份了。

吴烶说:“孤怀寂寞,谁与唱酬?忽忆良朋,正当秋夜散步庭馀之际,吟诗寄远,因念幽居,想亦未眠,以吟咏为乐。”此解认为诗人觉己与良朋俱怀寂寞,因己未眠,推己及人,良朋也必未眠,因己咏诗,良朋理应也以吟咏为乐。此解倒也说得过去,只是总觉远未尽意。

解诗通常有所谓“诗眼”之说,这指的是一首诗中的一个最关键的字眼。这首《丘员外》诗却似浑身是眼,几乎每一个字都很关键,几乎每一个字都须细读。为在有限的篇幅内力图说透此诗,下面我们就先以四句诗中的四个关键字眼“怀”、“凉”、“空”、“幽”为题,上下求索,拓展注疏,最后在一个“眠”字上往纵深里去搜寻,看到底能开出怎样的诗境。

【怀】

《丘员外》首先是一首怀人诗,然不止于一首怀人诗;此诗虽不止于一首怀人诗,然首先是一首怀人诗,恰好此诗第一个字正是一“怀”字。

韦应物怀人诗另有多篇,其中与《丘员外》诗极为类似的一篇是《寄全椒山中道士》(下简称《全椒》)。

《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1]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2]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1]煮白石:相传道家服食有“煮五石英法”等。
[2]欲持二句:陶渊明《饮酒》:“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待。”

此诗兴元元年秋在滁州作,比《丘员外》早几年。此诗历来评价很高,苏轼甚至依韵作诗追和。张谦宜《 茧斋诗谈 》谓之“无烟火气,亦无云雾气,一片空明,中涵万象。”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以其通首空灵,不可多得也。 ”

高步瀛《唐宋诗举要》给出四字:“一片神行”。神者意识,行者流动,“一片神行”者意识流也,用《楞伽经》的话说,即是意识的相继生灭。因郡斋冷而想及山中道士,继而想及道士行止,进而想要送酒慰问,又想到无处可寻而只好作罢。

此诗和《丘员外》诗有若干共性。“怀”在此即是“念”,“凉”在此换成“冷”,同样有空山,同样有对故人所处环境与行为的悬想,《秋夜》诗写“幽人应未眠”,语气肯定,而此诗“何处寻形迹”则是问句。这两首诗的章法大为相似,但诗意大有不同,两相对比,对理解两首诗都有很大帮助。二诗异同,我们将随顺下文予以分析。

如果说《全椒》诗算是意识流,则《丘员外》诗也算是一片神行,只不过行程稍短。《全椒》诗后三联全是想象,全是虚写,只有首联是实笔;《丘员外》后半段也是想象。二诗都是“怀人”引出联想,情语引出景语。《丘员外》诗更似是起手一个“怀”字引出余下诸句,正因此,“怀”字可谓诗眼。若是王夫之来评,怕是要说:拈死怀人。

读罢《全椒》诗,一般人估计都觉所谓“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只是诗人信口说说罢了,其实不然,韦应物是认真的,如果他能寻到形迹的话,他是真会送酒去的,此事有诗为证,而且有三首之多。待人以诚,是不能光说不做的。

《寄释子良史酒》韦应物 
  
秋山僧冷病,聊寄三五杯。
应泻山瓢里,还寄此瓢来。

《重寄》韦应物 
  
复寄满瓢去,定见空瓢来。
若不打瓢破,终当费酒材。

《答释子良史送酒瓢》韦应物 
  
此瓢今已到,山瓢知已空。
且饮寒塘水,遥将回也同。

韦应物的怀人寄赠诗有很多很多篇,常见对象有诸弟、诸子侄、李儋、王卿、崔都水等等等等,也包括诸和尚道士,当然还有这位特别的隐者丘丹。在此值得一提是这首《三月三》:

《三月三日寄诸弟兼怀崔都水》韦应物
暮节看已谢,兹晨愈可惜。
风澹意伤春,池寒花敛夕。
对酒始依依,怀人还的的。[1]
谁当曲水行,相思寻旧迹。

[1]的的:分明貌,此处尤指分明而不可得。《乐府诗集·读曲歌》:“闺阁断信使,的的两相忆。譬如水上影,分明不可得。”

此诗“依依”、“的的”二词很能表达那种款款深情。或问韦应物其人其诗到底如何,一言蔽之:韦诗语淡,韦子情深。

【凉】

《丘员外》诗除是怀人诗外,其次还是一首清凉诗。“凉”字用在诗中,泛言之,未必意在清凉,还有凄凉、悲凉等。有些诗中凉字即便意在“清凉”,也仅限于字面义,而《丘员外》中的“凉”则不止于感官上的清凉,更指向一种清凉的境界,带有佛教文化特征,如高僧则有清凉大师,即注疏《华严经》的澄观,又如佛寺则有长安清凉寺。佛教语境下的清凉,意谓离诸一切烦恼心垢。

若说“怀”字乃是从缘情上谓之诗眼,则“凉”字乃是在写意上谓之诗眼。此诗所写的的是一片“清凉”之意,可以说,每一句都和第二句的“凉”字相应。先看第一句。此诗字面上“凉”是指天凉,但也有“因怀君而倍感清凉”之意。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就清爽,见了男子,就觉浊臭逼人。”韦应物心同此理,对于正确的人,甚至无须见之,心怀想之,就觉清凉。至于第三句,明显是一片空灵清凉世界,不须多言。第四句中“幽人”遁世无累,无累则离垢,离垢则清凉。故全诗在“凉”字上打成一片,尽属离垢、无累、空灵的清凉世界。证毕。

《丘员外》诗中的凉字和《全椒》诗中的“寒”字可作一比。此中有一微妙之处。《丘员外》诗先写怀,后写凉;《全椒》诗则先写冷,后写念。顺序的不同安排是必要而别具匠心的。怀而凉,给人“因怀人而清凉”之感,如上文所述;冷而念,则是“因己之冷而念人之冷”,都是深情,然诗境到底有所不同。

譬如一个考生拿到试卷后,一眼望去,如果全是见过的题型,就会心底一片清凉,这是因为笃定,就象《丘员外》末句说“应未眠”,一个“应”字充满笃定,这个“应”字着实增厚“凉”字蕴藉。倘若这位考生接到试卷后,满眼都是陌生题型,那么心里必然顿感“瓦凉瓦凉”的,这种“凉”就不是清凉,而是“冷”,这是因为他面对考题感到无从下手,就仿佛“落叶满空山,何处寻形迹”了。

全唐诗中,韦应物当是写凉最多最好的一个。在“清凉”这个意义上就有许多篇,如前文谈过《燕集》诗中有“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此凉显然是写清凉。 复次,《酬刘侍郎使君》有“风雨飘海气,清凉悦心神”,此诗点出清凉不止言天气之凉,而且能悦心神。复次,《游琅琊山寺》有“攀林一栖止,饮水得清凉。物累诚可遣,疲氓终未忘”,更加点明清凉悦心神的原因在于排遣物累。

复次,《夏景园庐》有“群木昼阴静,北窗凉气多”,此诗意义在于提示我们韦应物写“凉”的一个思想来源,这就是陶渊明的“北窗”典故。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复次,《同德寺雨后》有“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这是一种雨后之凉,在我们读者看来,仿佛提示着《丘员外》诗中之凉有另一层含义:这种清凉乃是诗人二纪寒雨之后的清凉!甚而也是诗人二纪独宿后的清凉。何者?怀人,平和、清凉心境下的怀人,消解了独宿与对床的矛盾。甚而也是诗人二纪出处反复转身后的清凉。何者?吏隐, 栖心郡斋而非山林的吏隐,消解了出世与处世的矛盾。

如此我们便可以将过往所论一切韦诗,全部会通于这一首《丘员外》诗。上文已然提及第二章《燕集》诗、《华月流云》诗、第三章二纪、寒雨、独宿、对床、出处等诸多诗作。再看本章《不遇》诗、《登楼》诗,雪山清净,秋山散淡,何尝不是空山清凉。再看《孤花》诗,“游步爱僧居”,何尝不是“散步”,“绿阴生昼静”,又何尝不是清凉。《游溪》“ 玩舟清景晚”、“归流澹清风”,何尝不都是清凉。《萤火》诗“寒雨暗深更”,可谓寒雨诗,“幽人寂不寐”,又可谓独宿诗,清凉诗则正是寒雨诗与独宿诗的下阕。一部韦集便是这样全然打成一片,而一首《丘员外》可谓全部韦诗的一个拢集。

【空】

《丘员外》诗不仅首先是一首怀人诗,也不仅的的是一首清凉诗,而且确确是一首空诗。 张谦宜、王闿运对《全椒》诗的评价完全可以用在《丘员外》诗上:“无烟火气,亦无云雾气,一片空明,中涵万象。”“以其通首空灵,不可多得也。”“山空松子落”之空义,既含怀君清凉之离垢,又含幽人遁世之无累,故也是全诗诗眼之所在。

用到空字的唐诗有两种类型尤为突出,一类是以王勃《滕王阁诗》为滥觞,无一例外全都以登临某历史建筑或遗迹为主题,表达一种无常、虚无的思想意识,也都和作者在仕途不遇难分干系。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凤凰台》)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祠)》)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这一类空诗的作者都受到佛教大环境的熏染,但并非真正的佛教修行者,因为这些诗中的“空”只是从佛教“诸行无常”出发,体会了一番“诸漏皆苦”,还远没有达到“诸法无我”的地步。

第二类空诗,宽松一点说来,恰是在“诸法无我”上有所体证,这主要以王维诗为主、为宗,常建有一首也很有名。常建“山光悦鸟性”中一个“悦”字则点出这类空诗带有一种“禅悦”的特征。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辛夷坞》)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韦应物也有两首空诗,这两首空诗又可以当作空山诗,和上述两类空诗都有区别,但更接近第二类。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韦应物《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先看《全椒》诗二句。据说宋代禅宗将修行分为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便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表示尚未悟道,不得门径; 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语出苏轼《 十八大阿罗汉颂》,表示破除我执,初窥门径; 第三个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语出《五灯会元》上一段公案,以此表示悟道的最高境界,彻底跳出时空所限。韦应物“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二句在修行境界上虽忝陪末座,但在文学意义上却属极品。

再看《丘员外》诗之“山空松子落”句(末句后一小节议论)。品味此句,不但要看到山空,而且要看到松子落。如果“山空”视为真空,则“松子落”则属妙有。 性宗谈空,相宗说有。真空妙有,方能不堕二边。倘若一味谈空,不但于佛法不合,于此诗怀人主题也不相融。至于“松子落”如何妙有,如何与怀人相融,容待下文分解。

【幽】

《丘员外》诗不仅是怀人诗、清凉诗、空诗,的确也还是一首幽诗。《滁州西涧》描写幽景,抒发幽怀,堪称幽诗,这一点没有疑问。《丘员外》则是在怀人诗表面下的升级版的幽诗,因它所写也是幽景,所抒也是幽怀,《丘员外》与《滁州西涧》之间高度的相似性,仿佛是一种“韦应物密码”,试解如下。

《滁州西涧》开篇便写“独怜幽草涧边生”,接下又写“上有黄鹂深树鸣”;《丘员外》诗中的幽人,实则就是幽草的对等物,松子也就是黄鹂的对等物,空山也就是涧边、深树的对等物,都是幽境,“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几乎等于“独怜幽人应未眠,上有空山松子落。”

独怜,一定要解作独特喜爱。对于幽草,韦应物爱它,怜它;对于幽人,韦应物也是爱他,怜他,独怜于他。幽草、幽人,都是诗人所取意象,皆因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黄鹂、松子又是一对,小巧的,灵动的,何尝不是惹人爱怜的。此外,幽草在生、黄鹂在鸣、松子在落、幽人未眠,都是生命在活动,幽而不寂。何谓真空妙有,幽而不寂,此之谓真空妙有。

《丘员外》诗不只是《滁州西涧》的对等物,更是其发展。“春潮带雨晚来急”,不管蕴意如何,总之给人急迫之感,而“散步咏凉天”则反之,是舒缓、散淡的。“野渡无人舟自横”,不管蕴意如何,总之给人寂寞之感,“怀君属秋夜”虽也孤身,却不觉寂寞,正因心里怀人。从《滁州西涧》到《丘员外》,“春潮”成了“秋夜”,“带雨”成了“凉天”,“野渡”成了“郡斋”,“无人”成了“怀君”,一切变得舒缓、散淡、清凉,然而幽心、幽情、幽怀仍在。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幽字称诗眼,诗则称幽诗。

韦应物幽诗写了半生,仿佛一直在酿一坛幽酒,此酒起初虽好,唯觉是冽,然愈后则愈加醇厚,愈加绵柔。诗酒如此,人生何尝不如是。

【眠】

《丘员外》诗首先是一首怀人诗,其次是一首清凉诗、空诗、幽诗,但到底还是一首怀人诗。细读此诗,从空间上看,则“凉天”与“空山”隐有对举之态。诗人自己一边置身凉天,丘丹一边则置身空山。诗人既咏凉天,则丘丹亦咏空山耶?即便不在咏诗,也断不致辜负如此良宵。因此,所谓“未眠”,即是上文所谓“幽而不寂”,所谓“应未眠”,则是诗人对远方友人的一种“遥契”。

诗人与丘丹之间的遥契,在丘丹和诗中得以印证。和诗“吹箫弄山月”正是契合“幽人应未眠”;“风秋桂花发”则是契合“山空松子落”。桂花在现在城市里随处可见,但在古代本是山野之物,文学传统中,自《楚辞·招隐士》起更是和隐者密切相关,另外,松、萝、云、泉等等也是常用隐逸意象。丘丹用桂花对松子,说明他知情识趣,和韦应物存在默契。

然而如此阐释“遥契”情境尚嫌薄弱,就象围棋棋型尚不成厚势,作为诗则嫌韵味不足。我们这里读诗解诗,真正非关做学问,实属看山花,而要想多看些风景,就要多走些山路。下面我们就对“眠”字的来龙去脉再做些梳理,以此研究韦应物到底为何笃定丘丹未眠,其中又到底有何韵味。

沈约《陶潜传》:“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可以说,陶渊明一生记录在案的所有点点滴滴,都被后人在各门艺术当中加以反复利用。这一则“我醉欲眠卿可去”,沈约说其真率如此,然而在后代诗人看来,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据安旗《李白全集编年笺注》所附李白年谱,此诗作于开元21年,李白时年33岁,一上长安之后(共三上),正于安陆闲居,“一似无心仕进者”。一个醉字和一个眠字明白写着李白仕途遇挫后的消沉。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大概是被误解最多的唐诗之一了,这哪里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春晓》诗中的一个眠字,真是误了多少花开花落。

《田园乐》其四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据陈铁民《王维集校注》,《田园乐》七首六言诗作于天宝年间。朝廷出了个李林甫,多少人因此遭殃,张九龄被贬,王维也退居辋川,半官半隐,精神上越发流露出遗世的倾向,这正体现在一个“眠”字上。王维诗与《春晓》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眠字在二诗中都指向遗世,入仕不成的孟浩然以一种遗憾的态度看待遗世,为辜负韶华而无声叹息,难离仕途的王维则以一种向往的态度看待遗世,一心想避开官场的污浊。

《自贶》李商隐
陶令弃官后,仰眠书屋中。
谁将五斗米,拟换北窗风。

《假日》李商隐
素琴弦断酒瓶空,倚坐欹眠日已中。
谁向刘灵天幕内,更当陶令北窗风。

自贶即自况。五斗米、北窗风都是陶渊明的故事。刘灵即刘伶,竹林七贤之一,他在《酒德颂》中表达了以天为幕,以地为席,纵酒适意的放浪情怀。李商隐作这两首诗时正做着憋屈的小官,纠结着要不要学陶令、刘伶。如果把眠字引申到遗世,则《自贶》中陶令的仰眠是大睡、酣睡,是大遗、真遗;而《假日》中李商隐的欹眠则是靠在椅子上打个小盹、似睡非睡,是小遗、似遗非遗。

《夕次盱眙县》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此诗在3.5节已经讲过,作于出守滁州途中。人归,雁隐,客独未眠。此处“未眠”是何用意?只是尚未睡眠?抑或尚未寂灭仕进之心?

《对残灯》韦应物 
  
独照碧窗久,欲随寒烬灭。
幽人将遽眠,解带翻成结。

此诗当是作于滁州期间,在3.3节已经讲过,但没有深入分析。遽眠,即就寝,然而这个眠字从上文一路看下来,却似有从仕途眠去之意。残灯,恍似诗人的仕进之心,此时欲随寒烬灭,然而就当幽人打算就此“眠去”时,解带反成结,欲眠而不可得,就象李商隐纠结着自问“谁将五斗米,拟换北窗风”,五斗米,北窗风,到底孰取孰舍,这真不好选。

此处“解带”可联系王维《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王维诗写得解脱,“松风吹解带”,是因为他“万事不关心”;韦应物“解带翻成结”,则是因为他做不到“万事不关心”。

回看“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韦应物作为一个过来人,看幽人丘丹,就是用自己当年的未眠心度之,而又不以自己当年的纠结心度之。同是未眠,当年度己则用“残灯”意象,如今度人则给出一幅空灵的“山空松子落”。残灯,行将寂灭;松子,则蕴育新生,“落叶满空山”若用在此,便不切题。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这是诗人对丘丹的赞赏、期望、预言,更是一种遥契,不是“我知道你正在做什么”的遥契,而是在灵魂上相知的遥契。

事实上,就在七年后,也就是韦应物去世五年后,丘丹的确官祠部员外郎,正如韦应物当年走出沣上善福寺,除比部员外郎一样。韦知丘,丘也知韦,他所撰写的《韦应物墓志》2007年出土,为后人研究韦应物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以遥契的角度再看“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一个“咏”字所咏不仅是气象之天,更是一种至上之天,一种本体之天,所咏不仅是天之凉,天之廓清高远,更是天之仁、天之健。《春秋繁露》:“天,仁也。”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何谓仁,《孟子》:“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还是归结到会心、感通、遥契。至于未眠,即是不寂耶,不灭耶,抑或不息耶?

以遥契的角度再看“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则此空山松子之落,竟仿佛人之心动,那悄然的、轻微的一动,竟似心有灵犀一点通。王维《终南山》虽好,“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总觉有隔,不如韦应物与人心通之妙。

在许多个闲庭漫步的夜晚,天气清凉,桂树花发,吟味韦诗数句,间或若有所感。或是在天堂,或是在空山,幽人韦应物,应未眠去。

(待续尾声)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6-1-21 09:19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6-3-16 20:32 编辑

尾声

来来再看一首晚唐诗人方干的来来登山诗。

《题报恩寺上方》 方干
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1]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
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2]

[1]上方:住持僧居住的内室,这里借指佛寺。
[2]关心:放在心上。难判:难舍难分。

这部韦集一路解读下来,简直就象是一次登山。最后就以笔者当年游溧阳南山竹海的游记诗来结束这次精神之旅。诗中所写与方干的诗境不期而遇,无意之中对这部《韦诗会通》也实在是一个最好的总结,笔者的所思所想所感都在其中矣。


我们目睹了一路――
一群女人埋头蹲在马路边植草;
一位快递员站在车厢后面
在登记簿上低头书写;
一位青年坐在路边车站的长椅上,
在午后的阳光下深深地垂头,
象一朵不堪阳光重负的花。
我们目睹了许多,
同时目睹了自我……

如果你到这里来,
如果你从埋头赶路的车子上下来,
穿过这道门,
登上这道坡——
它实则是一道大坝
横亘在我们面前——
如果你迎头而上,
然后抬起头来,
你将会发现
一面湖、
一片海。

沉静的镜湖,
不见其增加,
不见其减少,
因为其流入,
等同其流出,
不见其挽留,
却见其恒久,
它割舍的出口日夜
奔腾不息,
它认取的入口伸向
无尽的海洋。

我们周围的海
便是我们头顶的山,
横渡即是攀越。
我们去攀越吗?
(缆车是另一条路。)
去吧!不仅仅因为鸟鸣、溪水,
不仅仅因为这些声音在召唤我们,
不仅仅因为期待着景致作为酬劳,
是的,我们受到吸引并有所期待,
可更重要的是,
既然到这里来,
攀越即是存在。

存在意味着探索。
当你伸出手掌搭在一棵竹上,
便仿佛搭在一个人的手腕上;
千万棵竹子森然直立在我们周围,
可是一旦你搭上自己的手掌,
一旦你通过手掌仔细地聆听,
你便和它们浑然一体;
一棵竹子与另一棵的区别,
只在于它们时空上的距离;
事实上所有的我们
都在大地上丛生!

攀缘、探索,
探索、攀缘,
就这样一路向上。
不知不觉,
汩汩的流水声消失了,
你转而听见了涛声,
那是大海的声息,
一排排海涛
召唤你走进观景亭,
这时你眼前突然间一亮,
也随之带来你心头
突然的一亮,
那是一整座山,
山外的山,
那是披在山上的海,
海连着海,
莽莽苍苍,
如卷如流,
风起云飞,
普光匝地,
一层层山山海海
竟仿佛触手可及,
往事纷至沓来,
竟不知从何说起,
畅想在眼前展开,
竟已然形同追忆,
哦,镜湖,
你如此纯粹,
如此完整,
正因为整山整海,
全都倒映在
你的心里!

就这样我们一路向上,
到达峰顶的时候,
一切却变得更安静了。
有几只彩色的蝴蝶
穿梭在绿叶丛中,
它们飞得那么安详,
渐渐飞向悠悠的远方……

下山的路我们坐上了缆车。
在缆车上看着下面风中的竹丛,
我问你想到了什么,
你说想到了——
“软泥上的青荇在水底招摇”,
是啊,轻轻地、温柔地招摇……


(完)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6-1-22 03:58
恭喜完稿,我也跟着爬了一回山~~~谢谢!

山空松子落---记得我读过的版本是'空山'。查了一下,似乎两个版本都有?

作者: 长夜未央    时间: 2016-4-10 08:52
好贴,学习啦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