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人畜勿近——名将的另一面,变态狂兼性瘾者海兰察 [打印本页]

作者: 京华烟云AMIP    时间: 2015-4-7 17:24
标题: 人畜勿近——名将的另一面,变态狂兼性瘾者海兰察

4 [6 W1 K% S) r2 S公元1756年,清朝讨伐阿睦尔撒的战争正处在最关键时候。- T+ d1 ?% v& Z. h/ X, {" Q' i
( {: i( O7 f3 c
阿睦尔撒纳是准噶尔汗国辉特部族的首领,因与汗王达瓦齐争权失败,愤而投奔清朝,引来清军西出阳关大举远征,仅仅用了不到一百天,便灭亡了自己的父母之邦。战后,身为带路党的阿睦尔撒纳本以为自己会成为准噶尔的新汗王,但没想到乾隆皇帝竟然将该国一分为四,他仅是其中一个领主。阿睦尔撒大为不满,遂借着进京朝觐的机会中途溜走,重新树起反旗自称汗王,刚刚平定的新疆再次陷入战火,史称阿睦尔撒之乱。
$ M7 M) @% C7 C! w
) G2 h5 ?' a% N+ D6 H3 G1 X  U$ Y身为辉特部的台吉(即王公),巴雅尔是阿睦尔撒纳的得力干将,素以勇武著称,双方多次交手,清军都难讨得好去。不久,巴雅尔再次展开军事行动,但他的部队在塔尔巴哈台山(在今天新疆塔城以北)与参赞大臣富德率领的清军遭遇,一番激战之后,巴雅尔中箭落马,终于被俘。战后,关于究竟谁擒获了巴雅尔,清军诸将争执不休,都纷纷说是自己抓到的,各执一词闹得不可开交。为避免纠纷,富德下令将巴雅尔押往各营,由他自己指认擒获者。
; Z- T/ W1 p( I5 @+ `; E& V/ {, O2 J( k4 J
谁也没想到,俘虏巴雅尔在清军中找了一大圈,最后竟指着一个人说,就是他抓到我的!众将一看,纷纷说不可能,因为此人只是一个普通“马甲”(并非主号的备用ID,而是清朝对八旗骁骑营士兵的称呼),一直默默无闻,大家争功时他也一句话没说。不过敌酋巴雅尔死活不改口,而那人竟也默认,众将不服,非要他出示证据不可,只见此人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物,却是一角衣襟,正与巴雅尔的衣角拼合得天衣无缝,大家这才说不出什么。原来,他将巴雅尔擒获后留了个心眼,特意割去俘虏的衣襟一角,后来果然派上用场。) K5 p% r* o: K5 I" f

6 t2 {2 `7 X+ C/ u真相大白后,因为在塔尔巴哈台山立下的大功,巴雅尔的擒获者被清廷赐予“额尔克巴图鲁”——“额尔克”蒙语意为“山崖”,“巴图鲁”则为满语的“英雄”,合起来就是“山崖英雄”——的荣誉称号,这以后,他又因作战勇猛多次立功而累升为头等侍卫,并为自己的家族赢得了骑都尉(清朝功臣爵位,在男爵和轻车都尉之下)兼云骑尉(在骑都尉之下的功臣爵位)世职。2 d  |; F& s! m" v) {( {3 g2 s

/ x+ }% ^" T" u& ?2 \此人便是本文主人公,乾隆朝赫赫有名的海兰察。虽然曾身为骁骑营即八旗都统直属部队的一员,但他并不是满洲人,而是属于今天叫鄂温克的那个民族。当年,这些仍以渔猎为主要营生的民族即使在蛮荒的满洲本土也被视为野蛮人,素以凶狠不要命而令人畏惧三分,但大概正因为如此,恶劣的环境也塑造了海兰察强悍的体魄和坚韧的性格。& b+ w" c/ ^% a  D1 x: v$ k
: h; O0 g! S2 Y7 Y; Y  N# {
此后,海兰察有参加了多场战争。十八世纪六十年代末,他跟随国舅爷傅恒攻打缅甸,因军功升为镶白旗蒙古副都统。到了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沉寂了二十多年的大小金川再起烽烟,史称再征金川或第二次金川战争,海兰察率云南部队参战,他们攻克敌人数百座碉楼,与友军一起平定了小金川。
/ X7 v$ X7 A; H$ N4 r+ |, X6 Y
) a+ ^2 H1 k6 {6 [6 U$ }* \* x: j多说一句,后世的小说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在第一次金川战争中,兆惠和海兰察如何被清军主帅张广泗阴谋陷害,不得不进京告御状的段子,但其实,这些完全是虚构的,因为当年初征金川时,海兰察只有七岁,根本不可能参战!而时年四十岁左右的兆惠虽确曾参战,但以他的官职和背景——不但是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太后乌雅氏的族孙,而且此时已拥有刑部侍郎、正黄旗满洲副都统、镶红旗护军统领并兼领户部侍郎等一长串高级官衔——张广泗奈何不了他。等到再征金川,海兰察刚过而立正当年富力强,新疆的征服者兆惠却已在七年前的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病逝,两人再也没有机会并肩作战。
# c" E8 ~" j! v. ~$ p
6 k3 F+ X2 s+ D9 x8 R$ P' ^但在随后进行的大金川之战中,清军大败亏输,就连总司令、宰相(大学士)温福也在当地人的夜袭中被杀,海兰察也不得不败退到日隆(风景名胜四姑娘山所在地)自保,乾隆大怒,下令严查败将。不久之后,新任总司令阿桂终于抵达前线,他评估后认为,海兰察在大军溃败时到处拦截逃兵,表现出了卓越的勇气,随后又重整旗鼓更是有功无过,只不过他平时带兵军纪散漫,也不能说毫无问题。经过阿桂明贬暗褒的斡旋,海兰察只受到了“停俸”也就是扣发工资的处分,仍以领队大臣的身份协助总司令开展工作。- y/ r# ^) s1 C% m
, x" U, e9 X$ i3 Q  p& d
此后,双方继续漫长的拉锯战,小小金川如同一台无底的绞肉机,在撕裂当地嘉绒人最后一丝血肉的同时,也将庞大的清帝国破坏得伤痕累累血迹斑斑。身为多年宿将,狠辣的阿桂总司令采取了稳扎稳打坚壁清野的策略,断绝了金川和外界的一切联系,敌人的供给逐渐枯竭,导致在战争的最后阶段,即使土司官寨里的存粮也不到两月,而普通金川民众据说饿死者更是达到了人口的一半。% S0 ~) P2 `) r2 {+ \
# \/ @: s4 D8 ^4 m
在饥饿和大炮的双重威力下,两金川土司占据的领地逐渐丧失,为争夺仅剩的资源他们发生了内讧,大金川土司杀死了小金川土司。至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正月,已山穷水尽的大金川土司不得不率领饿得半死的最后两千士兵放下武器投降。
& N3 q5 I% U3 J, o0 q- a; s
% z* d5 d/ z' s据统计,在第二次金川战争的四年中,清政府军费耗银高达六千一百六十万两,而当时帝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五千万两,不仅如此,参战的十余万官兵中战死者近一万五千人,其中官员近千人。就连清廷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大清立朝以来最艰难、最残酷的一场战争。
) n5 @5 d$ D2 E3 x' c1 ~  X
6 i% \, K6 ?0 M* j% a% C- D海兰察在金川战争中贡献突出,史书中多次出现他“冒死冲突”、“屡克险要”、“督兵奋进”、“裹创力战”、“鼓勇径度”、“冒枪石进”等惊险场面,清朝官方的战报中也认为这位鄂温克猛将居功至伟——“力攻功最”、“为诸将倡”。他也因卓越战功被提升为内大臣,并获得“绰尔和罗科巴图鲁”——意译为“超勇”——的荣誉称号。战后论功行赏,海兰察升至武官中的天花板——领侍卫内大臣,得到了一等超勇侯的爵位,并赐双眼花翎。乾隆给予他大量赏赐,还命画师将其形像绘于紫光阁,名列前五十位功臣之一。: g4 H. A" `# K! q. O7 s

9 a: H0 y9 _3 i( w8 b  Y总司令阿桂对这位部下也十分满意,五年后的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甘肃爆发了宗教战争,以苏四十三为首的回民武装攻破西北重镇河州(今甘南的临夏),围困省城兰州。已是宰相(首席军机大臣兼大学士)的阿桂再次做为总司令统兵出征,他专门要求把海兰察调来做副手。史载海兰察仍不改猛将本色,经常身先士卒带头冲锋,结果也不出所料地负伤,皇帝得知后,专门委托阿桂代表自己慰问。受此激励,海兰察如打了鸡血,他不顾伤痛和危险,竟然单人匹马亲自到敌军后方侦察,终于引导己方部队攻入敌营大获全胜。由于海兰察本人的官衔已经很难提升,乾隆便给了他儿子安禄一个三等侍卫的职位。
3 f% ?7 }6 X1 k* _0 m+ n# L# N! Z2 m' I0 v. ^
海兰察当年在金川作战时,麾下有一个名叫福康安的青年将领,是首相傅恒的儿子即已故孝贤皇后的侄儿,但民间有谣言说他其实是乾隆的私生子。由于和皇家的特殊关系,福康安的仕途比老长官海兰察顺利的多,到了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刚刚三十岁的小福已经官拜一品兵部尚书,兼总管内务府大臣,就在这一年,甘肃再次爆发宗教战争,福康安以总司令的身份前去镇压,四十四岁的海兰察成了他的参赞大臣即参谋长,很显然,皇帝是想让这位宿将把福康安扶上马再送一程以积累资历。而海兰察也没有辜负老板的期望,果然指挥大军平定了叛乱,在为年青总司令赢得嘉勇侯封号的同时,也替自己的儿子安禄加官一级,提升为二等侍卫。% f+ ]' W6 Y& g9 w" N/ C

/ b/ d$ I) Z% D2 ?- J: v# r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台湾发生了林爽文领导的反清暴动,海兰察再次以参赞大臣的头衔协助总司令福康安前往镇压,也有一次凭着自己的勇武震惊敌我双方。动乱平息后,海兰察因“身先士卒,勇略过人”受到朝廷嘉奖,爵位晋升为二等超勇公,并赐红宝石顶、四团龙补褂,同时他的画像也第二次进入紫光阁展览。总司令福康安自然受益最大,在和参谋长一样赏红宝石帽顶,四团龙补服的同时,其爵位也连升三级,成为一等嘉勇公。
6 u- f4 Y4 ~/ m. `# m+ B7 Q7 T; D3 T3 D
到了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廓尔喀(今尼泊尔)大举入侵西藏,一直杀到日喀则,将班禅的老巢扎什伦布寺洗劫一空。福康安受命出征,他为自己选择的参谋长仍是海兰察。开始阶段清军势如破竹,不但将廓尔喀人驱逐出藏,还突入敌境,一直杀到敌人国都阳布(即今天的加德满都)附近。但就在直捣对方老巢的前夕,危险也一步步临近了。% [& U$ g+ p' Z6 E$ [

0 E# B$ c4 S- A* P后世史书往往只叙述清军进攻如何顺利,敌人如何不堪一击,但这样的记载很难解答一个重要问题:在本方即将取得全胜的时候,主帅福康安为什么突然决定接受对手的求和?而且和平条件极其宽大,连廓尔喀抢掠的扎什伦布寺珍宝也只意思了一下,收回十分之一便不再追索,廓方仅答应称臣即可,并没有割让土地。
, k% p$ W! g) e0 y; X( F% ~
5 v% S) \3 Z: h/ I  `5 p( W要知道,乾隆本来打算将尼泊尔彻底肢解,分别委任给多个土王统治,以彻底根除隐患。与此同时,皇帝已经准备好了福康安的册封仪式,一旦他攻克加德满都,便可加封郡王,自清初定鼎中原以后,再也没有异姓功臣获得过王爵,这可是空前绝后的终极荣誉,而消息灵通的福康安对此应该有所耳闻,如果不是特殊原因,他肯定不会放过此项殊荣。史书上通常的说法是清军水土不服,而且当时快到冬天了,福康安担心后勤不济,因而答应了对方的求和,可这就是真相吗?4 d6 ?$ q- @& w+ ?& J4 [
) g9 |! y7 X/ d. f% e1 d0 \
事实上,史书没有写的是,清军其实在加德满都门前经历了一场大败,不得不答应和谈。原来,阳布南侧有数十里的大山环绕,前方大河阻隔,只有一座桥连接两岸。清军夺取桥梁后,经验丰富的海兰察主张我军主力先别过河以免有诈,应在河岸巩固阵地,待各路人马准备停当后再对阳布发动总攻。但连战连胜下志得意满的福康安却不听从,他带着大军立即过桥,向连绵的远山扑去。
3 i9 S; @' M7 @1 r( t& ]# S# v* c3 n! [/ V' u
当时正下着大雨,清军在泥泞中爬了二十多里的山路,就在他们精疲力尽之时,突然间滚木檑石如雨点般落下,廓尔喀人早已等候多时了。清军损失惨重不得不仓促撤退。廓军趁势反攻,惊慌失措的福康安溃不成军,率败兵狼狈奔逃,一直退到桥前。留守河岸的海兰察赶紧带兵过来接应,加上麾下几位将领舍命苦战,终于止住了我军的败退势头。. A0 u, i6 v  u) J; I, a- N4 {
& z6 ~6 x7 E7 Q1 j% H4 J
就在这时候,尼泊尔人得知一个不好的消息——英印殖民当局很可能会趁火打劫,据说英国人已经和周边几个小国商量好,大家一起瓜分尼泊尔。在这种情况下,刚刚取胜的廓尔喀当局不得不向清军求和,而新败之下的福康安已没有了当初的锐气,正好借坡下驴,于是双方终于达成和议。福康安到手的王位飞了,他只被皇帝实授武英殿大学士,在原有的一等嘉勇公前加上“忠锐”二字,力挽狂澜的海兰察也晋爵一级,由二等公爵升为一等。5 a, ~6 Z' v9 j- I
4 t6 ]. I3 Y0 U
据说,生于顶级豪门的福康安为人极其狂傲,谁都不放在眼里,连对权倾朝野的和珅也敢于分庭抗礼,丝毫不假以颜色,他只在海兰察面前毕恭毕敬,主动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而福康安的军事老师海兰察也是个不在乎官场规矩的粗人,史载他“权奇自负”,平日里鼻孔朝天极其狂妄。他与和珅关系极差,后者还曾以指挥不当的名义诬告过海兰察,但乾隆完全清楚自己的宠臣在军事上有几斤几两,根本不信。
! ~! a" T: v! r- a. |( H& N! u3 F: h
有这么一个故事,某次,乾隆的另一宠臣、闽浙总督李侍尧想求皇帝派海兰察来帮自己镇压民变,乾隆的批复却是:“你们管不住他啊!对付贼匪比对付他容易多了,恐怕到时候搞不好反而坏事,还是别让他去了吧。”海兰察的跋扈狂妄由此可见一斑。奇怪的是,在阿桂面前,这个无法无天的家伙却始终规规矩矩战战兢兢,宛如普通一兵,究其原因,一方面阿桂曾在金川帮过他的大忙,另一方面,恐怕他对老帅的能力也确实心服口服。
$ S/ h1 l; v' \0 u5 D' e: C/ A. P. g# y! B4 X; ^
从廓尔喀回来后,尽管福康安仍对前辈海兰察恭敬有加,但老海却再也不愿搭理自己这个色厉内荏的官二代学生,两人此后也没有搭档出征过。两年后的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一代名将海兰察病逝,享年五十三岁,他死后备极哀荣,得到了“武壮”的美谥,画像第三次登上了紫光阁。不仅如此,乾隆还特别加恩,允许海兰察的灵位入昭忠祠,而按照惯例,昭忠祠只接待战死的烈士,病亡的海兰察本没有资格入内,可皇帝给的理由是,海兰察因以往战伤太多才导致身体不佳,故而也相当于烈士。
2 q3 Z% R- M% l2 q+ H1 }. F& q- g3 }) W: U, t- D
尽管号称乾隆朝第一猛将,为国家和皇帝立下了汗马功勋,但在清人笔记中,海兰察却以另外一种不那么光辉的形像而存在,作者津津乐道的是这位爷惊世骇俗的私生活。按照清人记载,海兰察的膳食很奇特,军中每天必须给他预备一百个大蜘蛛,此外还有蟋蟀、蝾螈、蝎子等看着就让人头皮发麻的爬虫。当兵的把这些东西剪掉钳子爪子后献给海大帅,后者便生着大快朵颐,片刻吃了个一干二净。
* M6 n: |4 H! y5 k0 m( }* U6 f, R9 M) t! R# t
人们不知道的是,原来这仅仅是他的餐前开胃菜而已,随后正餐才上场呢——只见那竟是两条大蛇,一丈有余,茶杯粗细。大帅大喜,拔出刀来将这俩倒霉蛋切成寸许长的一段段,放入嘴里大嚼,连濯带吸再吐渣,那情形就像常人吃甘蔗一般。
2 R3 p/ `) b3 l: ~+ x7 j9 X' b2 {2 y8 V( @
用餐完毕,也该搞些娱乐活动来消遣下了,大帅打着饱嗝退入内室。里面人影“绰约”,八名村妇光着屁股一字排开,在常人看来,她们的特点相当一致:既蠢又胖。但海大帅却毫不在意,他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将自己脱个精光,以一对八开始了车轮大战......清人绘声绘色地写道,海兰察每次出征,各地都必须照这个标准来供应食宿,否则便会惹大帅不高兴,那样的话部下们要倒大霉,因为大帅一不高兴就拿鞭子抽人解闷,如果大帅不幸抑郁了,还有更严厉的刑罚等着他们呢!& T! f* a- {" T& N1 P+ j6 {* D

; o! p' d1 F6 N" A9 `有一次海兰察带兵在新疆打仗,那里多是戈壁沙漠,好几百里荒无人烟,到哪儿去找村妇供应啊?!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啥问题也难不倒智慧的头脑,海大帅因地制宜降低标准,既然条件有限,那就挑几头又肥又壮的水牛来代替吧。于是,海兰察的队伍无论到哪里都带着水牛备用。虽然“它”的体力肯定比“她”要强得多,但据说,我们的大帅爷极其生猛,每次都要找四头水牛盘肠大战,最后竟然搞得它们动弹不得。就这样海兰察还意犹未尽,对人都毫不怜香惜玉的他更不会对牛客气,一怒之下来了个先奸后杀,当场拔出刀来将它们剁成一块块,然后抓起血淋淋的生肉大快朵颐......
1 }. B: a2 K' p: A, F8 T" _6 `4 s% b5 R; w2 R
清人姑且记之,今人姑且听之,大家笑笑而已,不必过于较真。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15-4-7 19:27
西山十戾比作驴,看来不光说这位忠诚老实,跟这性癖好也挂钩
作者: leekai    时间: 2015-4-7 23:17
不是说年羹尧军中常带健妇么?
作者: 孟词宗    时间: 2015-4-7 23:27
正因为海兰察“骄横跋扈”和大家的人际关系都不好,乾隆才能信任他啊。做官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岳飞就完蛋了,反而是“骄横跋扈”私德不修的韩世忠得了善终。
作者: 何足道    时间: 2015-4-8 08:21
海兰察和福康安的关系,就象粟裕和陈毅,都是后者比较仰仗前者的军事才能。福康安的功劳,基本都是海兰察的。4 C) c, L/ Q% g- F3 B% z# o7 W+ W

6 s& B4 m) c5 n( O! f8 D" k. U打尼泊尔时,在西藏作战是清军获胜,但到了尼泊尔境内,反胜为败,所以福康安也就借坡下驴,允许尼泊尔请和了。据说,在同尼泊尔人作战时,福康安是羽扇纶巾啊,一副诸葛武侯的样子
作者: 松阿察    时间: 2015-4-8 10:31
这话说的太捕风捉影了。2 H3 m/ K: R( }5 w4 U9 ^7 l- }) [
8 p# s3 g' n. q+ h
要说鄂温克人开膛破肚生吃个鹿肝之类的不新鲜;喜欢女人调调与文人不同,喜欢健实的也不奇怪。但生吃大蜘蛛就太怪了。东北那地方也不产多大的蜘蛛啊。
; D+ o# r! o2 }7 u- q
; w8 K. Y* m1 y$ _0 E6 U这种传言是政敌还是反清人士写的吧
作者: 游泳的猫    时间: 2015-4-17 11:34
口味好重,无法直视……
6 Y- v" e8 M* d& F  r不过这些重口味段子我也怀疑是杜撰的吧,就跟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的那位一样……
作者: 石头布    时间: 2015-4-17 17:17
松阿察 发表于 2015-4-8 10:31* |# m. d2 ~( F/ V4 z
这话说的太捕风捉影了。
3 k1 o/ [2 C! ^* i/ J" l: h1 V9 m' _2 i- O! e$ N3 B
要说鄂温克人开膛破肚生吃个鹿肝之类的不新鲜;喜欢女人调调与文人不同,喜欢健实 ...

. V4 \- x2 n  Q9 h" N0 [同感,生吃鹿肉也可能。
1 H5 N& j% ?3 U1 b/ u另外喜欢健壮妇女是正常男人的本能吧,喜欢娇弱的其实才是一种变态。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5-4-17 22:06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4-17 17:17* I- n3 J( z" h0 x
同感,生吃鹿肉也可能。
& r+ M, L+ c$ l6 a) A# Y' |另外喜欢健壮妇女是正常男人的本能吧,喜欢娇弱的其实才是一种变态。 ...
贾府的焦大,是不会爱上林妹妹的。

# E: g( r% h" f/ J% P: M/ y1 C& R( N
----鲁迅
作者: 万里风中虎    时间: 2015-5-31 13:32
看完以后,感到狗眼有点晕眩。
作者: 建丰    时间: 2015-5-31 15:37
私生活那部分,估计是和大人编造的
作者: 不想咋呼    时间: 2015-6-24 23:27
最后不忍直视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