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 发表于 2015-4-4 14:14
批判得很好!当今律诗之所以有病若此,是因为'才女'太多。
山菊 发表于 2015-4-5 03:07
附文:
关于七律中二联虚词运用 作者:深南
仁 发表于 2015-4-5 03:14
批判得很好!当今律诗之所以有病若此,是因为'才女'太多。
山菊 发表于 2015-4-5 03:29
为什么光批才女?!
云平 发表于 2015-4-5 22:10
以下是俺比较欣赏的一组七律,虽然是新韵。大家看看:
秋至八首(云湖子)
云平 发表于 2015-4-5 22:10
以下是俺比较欣赏的一组七律,虽然是新韵。大家看看:
秋至八首(云湖子)
云平 发表于 2015-4-6 11:48
难写、山有虎,这也正说明无限风光在险峰。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5-4-8 09:28
由于硬性规定的四句对仗,再加上格律音韵上的严格,律诗很难写得灵动飘逸,对仗实在是太难受了,强调形式 ...
云平 发表于 2015-4-8 11:27
诗到底应该难写,还是容易写?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5-4-7 22:34
看李白的诗觉得不难,看杜甫的就觉得太难,看白居易的觉得不难,看李商隐的就觉得太难,看乐府古体诗觉得 ...
山菊 发表于 2015-4-9 04:53
可是,很多看似水到渠成的东西,其产生过程或许并不那么潇洒呢
我看词的长调规矩更多更严格,对 ...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5-4-8 20:07
没事,我也就是吐吐槽
长调非要对仗的我知道的也就《沁园春》,是有扇面对,这个我也整过 ...
龙血树 发表于 2015-4-8 22:32
要求太高,就不能面对大众了。这世界,不仅是阳春白雪的世界,更是下里巴人的世界。下里巴人是基础。
不过 ...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5-4-6 04:24
我觉得律诗难读难写难受,搞不懂干吗还有那么多人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唐诗和唐之前的古风很多,很美, ...
山菊 发表于 2015-4-10 05:09
赫,其实平沙想想为什么自己不吃也要做蛋糕的精神,或可理解那些沉溺在律诗对仗里的人了 ...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5-4-11 10:27
我不能忍受每次都做一模一样的蛋糕,哪怕配方完全一样,也得用个不同的模子,用不同的方式装饰
...
仁 发表于 2015-4-11 11:30
当一个人做不好一件事的时候,常有两种态度:一是我的学识能力不够,要努力;二是这件事已经没有意义了, ...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5-4-11 12:00
奥,其实我的意思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汉魏及之前的中华文明还是一种尚未完全成熟的文明,还处与探索阶段 ...
仁 发表于 2015-4-11 23:04
说的有道理。但是(一但是就显得有见解啊)包括诗歌在内的所有艺术,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面。就你喜欢的楚 ...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5-4-11 23:17
整格律我没意见,但一眼望过去一水儿的五七律+词+绝句,就很令人讨厌了,看《乐府》发觉李白写诗不光随心 ...
山菊 发表于 2015-4-12 03:03
格那丁 - 七绝实战指导
第一篇 入门
七绝只有28个字,是极精炼的一种文体,除非有特殊需要,一般不在一首诗里重复使用相同的字词,因为每个字词都要发挥其最大效力。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4-12 08:44
这话当然是有道理的,可问题是什么是特殊需要?你判断可否出现重复的这个特殊需要到底是什么,说到这个 ...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4-11 19:44
这话当然是有道理的,可问题是什么是特殊需要?你判断可否出现重复的这个特殊需要到底是什么,说到这个 ...
山菊 发表于 2015-4-12 21:51
鹤梦说的不无道理,但是针对本文的话就有点自说自话了~~~这篇文章题目是《七绝实战指导》,我最先在一个 ...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4-12 09:36
山菊肯定是入门的了,说说看特殊需要是什么需要。
昔人已成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山菊 发表于 2015-4-12 23:05
这个也不算格律诗~~~这个包括李白等好些早年的作品都处于‘格律诗’的成型阶段。虽然后世出于编辑的方便归 ...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4-12 10:15
我搜了一下,网上有篇“汉语古诗与新诗的英译“(作者张智中)上面列举很多有重字的诗词,包括七绝。
...
山菊 发表于 2015-4-12 23:18
鹤梦是不是有点钻牛角尖了啊~~~没人说不能用重字啊,只是提醒绝句字数少,重字要慎用而已呀
...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4-12 10:23
只是论道而已,很大程度也是同缺席的格老兄说的。
重字当然要慎用,七绝28个字每个字都要慎用,不是专门 ...
山菊 发表于 2015-4-13 01:56
刚才去做饭了,没顾得上去找你介绍的文章。我已经说了站在你的角度你说的都没错~~~我想指出的是你并没有 ...
寓意诗五首 其一(唐·白居易)
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围。
天子建明堂,此材独中规。匠人执斤墨,采度将有期。
孟冬草木枯,烈火燎山陂。疾风吹猛燄,从根烧到枝。
养材三十年,方成栋梁姿。一朝为灰烬,柯叶无孑遗。
地虽生尔材,天不与尔时。不如粪土英,犹有人掇之。
已矣勿重陈,重陈令人悲。不悲焚烧苦,但悲采用迟。
寓意诗五首 其二(唐·白居易)
赫赫京内史,炎炎中书郎。昨传徵拜日,恩赐颇殊常。
貂冠水苍玉,紫绶黄金章。佩服身未暖,已闻窜遐荒。
亲戚不得别,吞声泣路旁。宾客亦已散,门前雀罗张。
富贵来不久,倏如瓦沟霜。权势去尤速,瞥若石火光。
不如守贫贱,贫贱可久长。传语宦游子,且来归故乡。
寓意诗五首 其三(唐·白居易)
促织不成章,提壶但闻声。嗟哉虫与鸟,无实有虚名。
与君定交日,久要如弟兄。何以示诚信,白水指为盟。
云雨一为别,飞沈两难并。君为得风鹏,我为失水鲸。
音信日已疏,恩分日已轻。穷通尚如此,何况死与生。
乃知择交难,须有知人明。莫将山上松,结托水上萍。
寓意诗五首 其四(唐·白居易)
翩翩两玄鸟,本是同巢燕。分飞来几时,秋夏炎凉变。
一宿蓬筚庐,一栖明光殿。偶因衔泥处,复得重相见。
彼矜杏梁贵,此嗟茅栋贱。眼看秋社至,两处俱难恋。
所托各暂时,胡为相叹羡。
寓意诗五首 其五(唐·白居易)
婆娑园中树,根株大合围。蠢尔树间虫,形质一何微。
孰谓虫之微,虫蠹已无期。孰谓树之大,花叶有衰时。
花衰夏未实,叶病秋先萎。树心半为土,观者安得知。
借问虫何在,在身不在枝。借问虫何食,食心不食皮。
岂无啄木鸟,觜长将何为。
山菊 发表于 2015-4-16 07:30
诗是什么?是通过特定节律来表达经验的一种文学体裁。不过这个定义有问题,歌词、快板、号子、念经、哭丧 ...
山菊 发表于 2015-4-16 07:30
诗是什么?是通过特定节律来表达经验的一种文学体裁。不过这个定义有问题,歌词、快板、号子、念经、哭丧 ...
仁 发表于 2015-4-15 20:39
他说的滥情的还好,只是有些不和律。
下面我们来看几首香艳诗,有一味堆砌辞藻的,也有恰当使用辞藻的,你能一眼分辨出来吗?如果分辨不出来,说明你对堆砌辞藻与运用辞藻的判断还不到位,需要加紧训练了。
1银烛金杯映绿纱,空持倾国对流霞。酡颜欲语娇无力,云髻新簪白玉花。
2十五佳人不识愁,清风绿水白莲舟。忽听春燕说心事,羞弄红裙小玉钩。
3半臂鲛绡袭嫩凉,月明时节爱凭廊。玉肌新扑莲房粉,难怪蔷薇花不香。
4纱幔薄垂金麦穗,帘钩纤挂玉葱条。楼西别起长春殿,香碧红泥透蜀椒。
5笙歌艇子破愁围,载得王昌缓缓归。左右成行三十六,一湖春水落花肥。
山菊 发表于 2015-4-17 04:16
这几首呢~~~仁师咋读的?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4-15 21:39
我发现我满喜欢和这位格先生对话的。
他说写诗要求新,这个的确是重要的,这在整个文学乃至艺术领域都是 ...
这里面不会再有伟大的成果和伟大的诗人出现
山菊 发表于 2015-4-17 04:23
偶发现你为什么喜欢和格先生对话了~~~因为你们都认为诗词是可以当事业来追求的。
回头俺去留个 ...
山菊 发表于 2015-4-17 05:21
归结起来,写诗入门问题就是个语感问题。所谓语感,是指我们对语言的一种感受力,包括对语言意义与形式的 ...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4-16 18:08
"诗词当事业来追求"这话亦对亦不对。
如果一个人没有别的事业追求,整天一门心思只想着写诗,估计呢境界 ...
陶渊明写诗是否是把诗当事业?如果怀着这样一种心态,他的诗不可能有那种“悠然”的气质和境界。
山菊 发表于 2015-4-18 05:47
正好今天读了几首陶诗~~~那首《乞食》,读着心酸。他唱的其实多是悲歌:’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慷 ...
山菊 发表于 2015-4-18 06:47
第二篇 中级
在入门篇的最后部分,我们谈到了对某些诗的意见分歧:初级水平者认为它是好诗的,中级水平者 ...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4-16 10:39
我发现我满喜欢和这位格先生对话的。
他说写诗要求新,这个的确是重要的,这在整个文学乃至艺术领域都是 ...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5-4-21 21:19
关于这个古诗词出新意的问题,其实可解,现代社会人的思想知识面远比古人宽广深刻得多,理工出身的诗人完 ...
山菊 发表于 2015-4-22 15:25
谢谢平沙转贴,俺加上连接,以后查阅方便:
http://www.aswetalk.org/bbs/thread-36641-1-1.html
山菊 发表于 2015-4-24 05:10
第三篇 高级
如果说中级阶段所要解决的是“像诗”问题的话,那么高级阶段所要解决的就是“像好诗”问题了 ...
山菊 发表于 2015-4-23 05:20
饶节这首七绝想写什么呢?非常简单,想写居处的幽僻,这从第一句的“松下柴门闭绿苔”已可见端倪(当然 ...
山菊 发表于 2015-4-24 05:10
第三篇 高级
如果说中级阶段所要解决的是“像诗”问题的话,那么高级阶段所要解决的就是“像好诗”问题了 ...
山菊 发表于 2015-4-25 14:46
那么,怎么才能写得有境界呢?
在论述这个问题前有必要再次重温什克洛夫斯基的名言:“艺术旨在把对事物的 ...
“艺术旨在把对事物的感觉依照感受而不是依照众所周知的事实传授给人们。”
山菊 发表于 2015-5-1 05:42
由景语作结给了我们一种启示,对七绝来说,结句须得万分小心,只有结句写好了才能意气饱满,韵味悠长,否 ...
山菊 发表于 2015-4-26 03:46
那么,怎么才能写得有境界呢?
在论述这个问题前有必要再次重温什克洛夫斯基的名言:“艺术旨在把对事物的 ...
在论述这个问题前有必要再次重温什克洛夫斯基的名言:“艺术旨在把对事物的感觉依照感受而不是依照众所周知的事实传授给人们。”对这种话,我是百读不厌,读一百遍仍觉得没有真正领会。
仁 发表于 2015-4-30 18:40
要是像这样有话好好说就没问题了。
【原创】关于昨夜一首诗的自解剖析
作者:格那丁
我(昨夜)给你串讲一下。
霜凌红叶岂三番,-----------霜对红叶的欺凌又岂会停止?三:多次。如三人行,不是说三个人。
//“三”用得着你说?为什么不说“红叶”?红叶用在这里恰当吗?“霜凌红叶”是否可用两个字解决?比如“霜叶”。你以为这是写散文?
又向斯时感冷温。-----------又到这个感受人间冷暖的时候了。
//“又向斯时”纯属废话,浪费律诗有限的资源。“感受人间冷暖”不妥,只能承接上句的霜凌红叶来,这叫汉语语序的强制性和稳定性原则。既然第一句说的是霜叶,那就不能跑到人间冷暖去,只能是霜叶感受到冷暖,其它的感受冷暖是引申义,这叫什么?表层结构的圆融(教你一招!)。
一二句的搭配有问题:第一句说红叶三番五次被霜欺凌,第二句只能说冷,不能说温,“温”字属于凑韵。
海涌横流波不见,-----------如大海深层的洋流海面上看不到波浪,其实形势是暗流涌动。
//“海涌横流”是大海深层的洋流纯属胡扯,没有任何依据,且四字这样配搭也是错误的。海涌横流会看不到波浪?亏你想得出来!荒谬!
陆沉上国迹犹存。----------国家处于极端危险的状态,这些迹象是可以发现的。
//陆沉上国配搭错误!陆沉已经包含了上国,意思是国土沉沦,完全没什么国家处于极端危险状态的意思(陆沉是“极端危险的状态”?查查字典嘛!)。后面的迹犹存更不是“这些迹象是可以发现的”。这句的意思只能是国土沉沦但还留存着一些迹象。自己写的什么都不知道了,词不达意!
狐狼大野谁呵壁,----------“大野”到处都是狐狼,【犹存之迹也】有谁能如屈原犯颜直谏、呵壁问天?
//“大野”到处都是狐狼?笑人,O(∩_∩)O哈哈~!“狐狼大野”等于到处都是狐狼的意思?要有“到处都是狐狼”的意思该怎么说?狐狼遍野或狐狼遍地,这么普通的意思也表达不清!现在这四字只能理解为狐狼在大野。“呵壁”意为失意者发泄胸中不满。这句意思为:狐狼在大野谁会发泄胸中不满?都什么话啊!不通之极!仍旧是词不达意。
剑戟深围待破门。----------刀剑环立,期待先生能破门得新生。
//剑戟千重见过,剑戟深围没见过。深围,动词,一般说万木深围、万竹深围,须带主语,但这和上面的大野就对不起来了。这还是小问题,重要的是剑戟深围和破门有什么关系?剑戟森森应该干嘛?如果要写破门应该怎么写?
看见了吧?昨夜的诗就靠这些半通不通的东西拼贴在一起,使得初学者懵懵懂懂糊里糊涂,眩晕后就会以为他写得一手好诗了。真要写通了,他的诗几乎淡而无味(这是个小秘密,大家共享)。这也是此人为什么老是喜欢玩弄这种病句的真正原因!
暂卸锒铛当此夜,----------暂时没有了牢狱之灾,这样美好的夜晚,
诗书可读即天恩。----------(别想其他事了),有诗书可读,这就是“天”恩浩荡。天,要解释吗?
//最后这2句不说了,小学生都知道什么意思,平常得很。顺便说一句:暂卸锒铛当此夜还是不通,算是留个思考题。
总评:豕分蛇断,一堆遗骸。
只有这个浮躁浅薄的时代,才能生出这种怪胎!
仁 发表于 2015-4-30 18:40
要是像这样有话好好说就没问题了。
【原创】品读昨夜的一首诗 作者:格那丁
昨夜的诗在中华诗词律版受到热烈欢迎,被视为不可企及的精品。我也凑了个热闹,品读了他的压卷之作《韶山故居感怀》。下面是边读边做的笔记。
七律·韶山故居感怀云横群壑势凌空,乱点居前杜宇红。日出东方驱肃气,陆沉上国得春风。
百年血泪消亡后,万里山河指顾中。共许精魂长不朽,龙吟欲破水晶宫。
云横群壑势凌空,//此句有语病,两处搭配不当。“云横群壑”不通。壑者,深沟也,云横在深沟干嘛?习见的说法是云归大壑、云埋众壑或云藏大壑,要说云横,那也是横在岭上:“云横秦岭家何在”。第二不通是云在深沟里,怎么突然又势凌空了?是云势凌空、壑势凌空还是其它什么势凌空?此句词语配搭错乱,意义暧昧。
乱点居前杜宇红。//为照顾平仄而用“居前”,局促。“居”虽然有住所义,但不可以组成“住所前”意义的“居前”。“居前”意为位于前,与居中、居下相应,古诗未见住所前的用法。“乱点居前杜宇红”缺主语,不知是何物点得居前的杜鹃鸟红了?杜鹃鸟怎么会红呢?按照汉语语序的强制性和稳定性原则,可以认为这里的主语借自上句,是云点得居前杜鹃鸟像煮熟的螃蟹一样红。不过这虽然说得通,但到底有点稀奇。杜宇有二个含义:1、指人,望帝;2、指鸟,杜鹃鸟,作者为什么不去翻翻字典查证一下呢?
日出东方驱肃气,//东方红,太阳升,杀气清,一句陈词而已。不知杜鹃鸟红时可有肃气?是否需要东方的太阳来驱除?的确没有顾及表层意象的圆融。
陆沉上国得春风。//陆沉,国土沦于敌手。国土沦于敌手而得春风?这不是沉得好吗?陆沉托举、拯救还可以,最好别得春风。上句说东方日出驱散了肃杀之气,这句说国土沦于敌手得到春风,什么话啊?意思不好不说,还有重复之嫌,于史也无征,当然不是个好对子。
百年血泪消亡后,//血泪应该被洗涤,不应该自己消失,力度不够。这还是在重复驱肃气、得春风的意思,本来该有所进展的,但就是喜欢画圈!
万里山河指顾中。//这句与上句一样俗套。百年血泪消失后,他就指点江山了,也许只有文人才想得出来。据说那时可是百废待兴,战火熊熊呢!比如留下了一个后患:台湾不在手里,以致今天锁住了我们通往太平洋的门户,这是题外话。
共许精魂长不朽,龙吟欲破水晶宫。//许者,应允、希望也。共许,大家都希望。希望什么?希望他的精魂不朽。不朽干嘛?一声龙吟挣破水晶宫钻出来。水晶宫,龙王住处,这个可挣破不得,一挣破就要地震,比较吓人。作者本意也许要说水晶棺,搞得更吓人的,但由于押韵需要,只能将就说说水晶宫了。一字之差,判然两物,意思也跑马了。
整首诗歌功颂德,将一些俗见、物景分行押韵拼装起来,语病既多,脉络也乱,气格既卑,旨意也俗(中间两联特别烂俗),殊无凭吊之绵邈壮思。
山菊 发表于 2015-5-2 03:51
还有一首:)
山菊 发表于 2015-5-2 03:51
还有一首:)
山菊 发表于 2015-5-2 03:39
静下心来写文章一般都没问题。问题都出在与人交流时~~~其实交流的内容也没问题,问题都出在双方的态度。 ...
月下 发表于 2015-5-1 15:56
呃,省得山菊问,我直接说明白了吧。
昨夜此人,一向反毛,其他诗作一般,但他骂毛的诗,颇值得一读。好诗 ...
剖析昨夜的一首得意之作 [文] 文/格那丁
花明楼感怀
秋高望里岭如澜,白草悲同白发看。两故居邻三十里,床单布对水晶棺。
难求此地营田舍,可悔当年树圣坛?已识真龙能覆雨,西风过尽莫凭栏。
(注:少奇最后恳求回宁乡花明楼耕田,某不答应,遂不可得,后死于开封,死后仅床单裹尸。)
这首诗是昨夜先生拿来打击犟驴的,是他很感得意的作品,下面便来解析一回。
【注释】
秋高望里:意思不明,需要作者特别解释,可改为“登高一望”。
岭如澜:澜,大波,山岭像大波,这个有意思,容易理解。
白草:指牧草,一般用于北方草原,如我们熟悉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湖南是否有这种草有待考证。
两故居邻三十里,床单布对水晶棺。
这是说刘、毛出生地近而结果不同,一个床单裹尸,一个盛在水晶棺里。这两句对仗不工整,像写散文(30里怎么对水晶棺?晕啊!)。如果上句说出生地,下句应该说埋骨地才铢两悉敌,现在这样写叫“乱”,不合律诗的基本规则,属于功底较差者,很差!
难求此地营田舍,可悔当年树圣坛。
难求此地营田舍应该放在上一联的,在这里叫错位。难求此地营田舍,意思模糊,是指难寻一块葬地还是求田问舍呢?不清楚。此外,意思上也对不起来,难求一块葬地应与当年广有田产才相称,或者当年树立圣坛(树立毛的权威)应与今日臭名昭著才相称。怎一个“乱”字了得!
已识真龙能覆雨,西风过尽莫凭栏。
真龙能覆雨为病句,真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不能简化为覆雨的,覆水、覆卵均可,但就是不能用覆雨代替覆雨翻云,不信去找找有这种说法没有。还有,真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之后怎么与西风过尽莫凭栏衔接?这叫文理不通,可见语文基础知识不过关。
【串讲】
秋天登高望见山岭像大波一样,白草悲啊跟白发一样看,两家故居(相)邻三十里啊,床单布对水晶棺啊!居然难以在此地找一块田地,是否后悔当年树立他的权威?已经认识到真龙能够覆雨,西风过尽后千万莫凭栏啊!
什么意思?你的明白?我是不明白。原来不明白就是好诗,好诗啊!难怪他要得意!
得意什么呢?得意生造乱编,任意对仗还是文理不通?其实,这首诗真正的问题还不在这些表象而在诗意上。作者不过把一些报纸上的陈词滥调分行押韵改编一番便万事大吉了,哪里有一点自己独特的东西?诗最重要的是新意,这首诗哪有新意?这样写诗也太容易了,这不叫创作而叫改写,就像把方药改写成汤头歌诀一样。对于初学者,你也许还看不出来,说不定还会叫好呢。这恰恰可以作为一块试金石测试你的诗词欣赏水平:如果你一看见这种诗就从内心里涌起一股欣羡,可以说你还不懂诗,离诗的正道远着呢;如果你一眼就看出这是乔装打扮的“假诗”,说明你已经有了一定功力,值得庆贺。
仁 发表于 2015-5-1 15:36
我的理解跟这位先生十分接近。
格那丁自诩的一首绝世好诗,并临屏学写一首 by 昨夜
《雷电》 (by 格那丁)
雷公徒有声,电母方遗患。可笑世间人,怕雷不怕电。
格那丁自评:通过寻常的雷电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人们不怕真正能伤害人的电,反倒怕徒有声音的雷,并由此引出了一个寓意,揭示了某种世相。有史以来从未出现过的新经验,被我独具慧眼发现了。这就是新意。
昨夜评:佩服,仰慕。临屏学写一首:
屎能肥菜园,格那丁多伪。可笑世间人,喜格不喜屎。
山菊 发表于 2015-5-2 05:28
再来个反唇相讥的:
山菊 发表于 2015-5-1 05:42
由景语作结给了我们一种启示,对七绝来说,结句须得万分小心,只有结句写好了才能意气饱满,韵味悠长,否 ...
一图明媚尽春光,逆旅观来忽断肠。江北江南皆播种,家田新草胜新秧。
山菊 发表于 2015-5-2 03:51
还有一首:)
山菊 发表于 2015-5-2 05:08
赫,昨夜的诗作我应该比你读得多~~~再转一首他的得意之作并格那丁的评论:
山菊 发表于 2015-5-2 05:28
再来个反唇相讥的:
格那丁自诩的一首绝世好诗,并临屏学写一首 by 昨夜
《雷电》 (by 格那丁)
雷公徒有声,电母方遗患。可笑世间人,怕雷不怕电。
格那丁自评:通过寻常的雷电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人们不怕真正能伤害人的电,反倒怕徒有声音的雷,并由此引出了一个寓意,揭示了某种世相。有史以来从未出现过的新经验,被我独具慧眼发现了。这就是新意。
山菊 发表于 2015-5-2 05:08
赫,昨夜的诗作我应该比你读得多~~~再转一首他的得意之作并格那丁的评论:
云平 发表于 2015-5-1 22:27
花明楼感怀中二联非一般人所能得,若从格律对仗强求,无异匠人。
有趣的是格那丁对于自己的孤平、失粘, ...
云平 发表于 2015-5-2 11:27
花明楼感怀中二联非一般人所能得,若从格律对仗强求,无异匠人。
有趣的是格那丁对于自己的孤平、失粘, ...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5-2 08:53
“可悔当年树圣坛”, 纯属妄议作古者,
又不是那个层面的人,说那个层面的事儿,本身就很无趣兼无聊。 ...
龙血树 发表于 2015-5-3 00:32
若论诗词,反毛党要一辈子吐血,凭谁的拿出来都没法和毛相提并论。费心搞这种骂毛诗词,还不如给老百姓写 ...
龙血树 发表于 2015-5-3 00:32
若论诗词,反毛党要一辈子吐血,凭谁的拿出来都没法和毛相提并论。费心搞这种骂毛诗词,还不如给老百姓写 ...
简单地说几句写好古诗的标准(仔细说来是一本大书):
1、写得像,
2、有警句,
3、有新意。第三条最重要!
章学诚说:“古诗去其音节铿锵,律诗去其声病对偶,且并去其谋篇用事琢句炼字一切工艺之法,而令翻译者流,但取诗之意义演为通俗语言,此中果有卓然其不可及,迥然其不同于人者,斯可以入五家之推者。苟去是数者,而枵然一无所有,是工艺而非诗。”(《陈东浦方伯诗序》)
不妨用章学诚的法子检验一下。
关于诗的核心要素,我在《七绝实战指导》里早就说过了,不必再重复了。下面引我另一篇短文来作为方法论参考。
夏成焘的词论读过一些,也很佩服他的鉴赏力,但其词作却不太好,虽然多作雄壮语而实无苏辛之底蕴,《当代诗坛点将录》竟以呼保义宋江视之,殊为可笑。兹举一首写景小词《望江南?避暑莫干山》为例。
“吟未就,双鸟忽先还。云气黑沉千嶂雨,夕阳红漏数州山。欲画比诗难。”
前两句入味,但最后一句却一下子坍塌下来,把整首词毁掉了。“欲画比诗难”太过熟软,就像万金油,哪儿都可以用。这使我想起他激赏张曙《悼亡》、皇甫松《浣溪沙》、王世贞《望江南》结句的事来《唐宋词欣赏.说小令的结句》,以夏的功力,怎会明知故犯呢?看来鉴赏力与创造力并不是一回事,所谓非不愿也,是不能也。这种现象也出现在王力、龙榆生、钱钟书、叶嘉莹等诗词研究鉴赏专家身上,值得深思。
事实上,我认为这里有一个关系文学创作生死的大问题,这就是灵感。夏这首词的末句是不能硬想的,任你怎么想也是枉然,而必须有灵感闪现,天然妙成地冒出来,以致连他自己也感到吃惊,不敢相信这是自己写的,这就算成功了。但是往往有这种情况,面对这一句时你可能十天半月也不来灵感,越是没有灵感越是着急害怕,越是着急害怕越没有灵感,反之,越有灵感越自信,灵感也来得越容易,事情就是这样。对此,高水平的读者是能一眼看出来的。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诗就是杜甫凭着他深厚的功力硬想出来的,仿佛截取了律诗当中的两联,画面结构得绚丽,但对自由洒脱的七绝来说却未免呆板。可能一般人是喜欢这诗的,我不想剥夺人家的快乐,只是就诗论诗。看看钱起“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三四句就要有灵感才出得来,而不是冥思苦想的结果。李白的“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是硬想出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是灵感闪现的结果。这样的例子太多,不妨自己印证。
月下 发表于 2015-5-3 00:15
昨夜要不是对毛恨得深沉,也写不出如此多好诗,变着花样地骂毛,也非平常可及。
他此类诗确实当得起个好字 ...
云平 发表于 2015-5-8 20:06
比起月下喜欢吴清源如何?都是情怀、思力、笔力相济的产物。
山菊 发表于 2015-5-8 03:51
龙MM大概喜欢格先生的'干货',那就再转点:)
月下 发表于 2015-5-8 20:35
我对吴没感觉,拿他练笔罢了
山菊 发表于 2015-5-17 08:44
昨夜《立夏前日独坐山中至中夜》赏析 (by格那丁)
立夏前日独坐山中至中夜
仁 发表于 2015-5-19 09:14
我知道这两个杠上了,才有这个评论。但我也看衲不好,再就是僧饭白和佛灯青了。前一个把美的说丑了,如同 ...
白云滃作团,回风吹不散。截置一钵中,与作山僧饭。(明·王世贞)
山菊 发表于 2015-5-20 03:30
僧饭白,清人或许是跟明人学的,看这个: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