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忽发奇想:伯克级vs衣阿华级 - 第二轮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9-25 02:12
标题: 忽发奇想:伯克级vs衣阿华级 - 第二轮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4-9-24 14:53 编辑 ' d: {2 s8 [- H' W2 e7 u1 r: N

: v8 p- F2 u# r第一轮里,衣阿华锁定在二战状态,伯克没有锁定状态,反正对衣阿华的技术优势已经无穷大了。  R0 x( `( |5 O: s

& ^7 a! A' F" U. o5 n第二轮里,衣阿华锁定在90年代的最后状态,双方的技术水平更加平衡一点。以威斯康星号为例:6 @6 a/ k, Z, o5 ^/ n
8x战斧发射装置,共32枚战斧3 i# \# J" a, t8 s& l! W5 P
4x方阵快炮. R) Y7 D+ m$ k4 d% c, w
8x先锋无人机
  p- ^( V% W" \+ B7 d4 }% [火控、雷达、电子战升级
) H" \2 y% I3 _* i3 p4 U拆除所有二战时代的20、40毫米炮和两座127毫米炮. p2 M6 P9 J9 c& C9 h$ g$ c% z+ g
$ P( W6 s% B) N" h1 b1 ?
伯克锁定在Flight 2A:
' r0 {7 G9 L4 m, U2 |( R96枚垂发导弹) U- ?' _. C! ^1 y& O
2xMH60R直升机: m1 R8 D, m. p9 O( l1 A# }; ^

4 J7 e- V; ~3 B0 q: J由于衣阿华的升级是1988年才完成的,假定雷达、火控和电子战能力至少不亚于伯克Flight I,所以双方的夜战、极限射程上的炮战能力相当
% _4 m6 H% a+ I3 x# Y+ d1 @2 s9 [- z. J7 F3 k) Y; }* @6 u7 `
还是假定在50公里距离上相遇,开打!% b, h) h% z* v" t" s

' Q9 N+ C% t8 i2 u$ L' _: X$ m0 a' I% N- B个人对伯克不大看好呢。32枚战斧放出去,按照一枚反舰导弹需要2-3枚舰空导弹拦截来计算,伯克上的96枚导弹已经去掉大半,留一点余量的话,还有多少地方装反舰战斧?当然,伯克可以抢先开火,打掉衣阿华上的战斧,但这个难度较大,衣阿华的战斧发射箱都是装甲的。
作者: 东中    时间: 2014-9-25 03:01
这么个打法就跟坦克对战步兵战车一样,伯克没啥戏。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14-9-25 03:17
Tomahawk反舰型是不具备跃升俯冲能力的,也就是说它在击中Iowa时将命中舰体舯部、上层建筑等高着弹面位置,而在Iowa上,这些部位恰恰是都防御能力较强或者可以牺牲的部位。以Iowa的前身SD级为例,舰体侧面隔舱包括各种杂货舱和液体舱,就是用来承受攻击的。打击这些部位对Iowa影响不大,甚至能否穿透都是问题。
1 Q9 p+ l8 [" ]& ?/ c/ ]9 l0 y5 e) W" [2 ?0 W# N

1 x5 [0 O0 E& P7 P! E7 D
1 E0 F# T! V, u" I8 y4 v这是SD(左)和Iowa(右)的最初防御结构设计,装甲已经作为舰体的一部分了
# A7 t5 z! c& F. V
) q2 K5 q7 S, D$ f; q
* U5 a! Z; J) v  S$ |" l% U
$ A$ [- \4 M" d0 A最关键的是这个,这是SD实际建成时的防御结构设计,这就决定了现代反舰导弹基本不可能对其侧面造成任何伤害。没有Iowa的建成设计,可能是这份资料公布时Iowa依然在役,但从SD的设计和上面的最初设计来看,Iowa的不会比这个结构更差
# E/ y5 G1 g  n2 w8 [: V3 k, `
2 G8 z; l6 I  A. `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14-9-25 03:22
) K" U) y$ ]* ~- W7 s
# @; E2 A6 c; ^9 t/ s; n
这是Iowa的设计数据,注意最后两项,分别是对抗16寸炮弹和720公斤炸弹的指标。当16寸炮弹速度低于840米/秒、720公斤炸弹投掷高度低于4000米的时候,其装甲将无视攻击。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9-25 04:00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4-9-24 13:22
" l) x( I3 B5 b8 O/ L; M8 t! z- T这是Iowa的设计数据,注意最后两项,分别是对抗16寸炮弹和720公斤炸弹的指标。当16寸炮弹速度低于840米/ ...
2 b7 `( t+ D1 T9 ~* ^% W
也就是说,毛子导弹都不一定能打穿!我对衣阿华的信心大增!
作者: groovy26    时间: 2014-9-25 04:21
晨枫 发表于 2014-9-25 04:00! M! O1 V* o8 O# n0 y! [
也就是说,毛子导弹都不一定能打穿!我对衣阿华的信心大增!

/ Q1 j+ X- j' q3 y+ |1 b毛子有的导弹是穿甲弹头的,而且速度也不低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9-25 04:53
groovy26 发表于 2014-9-24 14:21- M- [& A5 L, j  n* L1 E9 }
毛子有的导弹是穿甲弹头的,而且速度也不低
+ Y: U; m( `+ v. Z" }
那就回到伯克吧。先讲伯克如何应付衣阿华的那32枚战斧……
作者: tanis    时间: 2014-9-25 11:49
伯克一下把96枚全打出去,饱和攻击。然后自求多福~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14-9-25 11:55
本帖最后由 一身轻松 于 2014-9-25 11:59 编辑 ( L8 a& v, ~& V
tanis 发表于 2014-9-25 11:497 G# ]# k* \, \7 S* V
伯克一下把96枚全打出去,饱和攻击。然后自求多福~
. B( J( E* y  W, }
9 O' m5 o$ f' U5 Z( l
那么最大的可能性会是Iowa上层建筑面目全非,但还有航行和战斗能力,至少主炮仍然可以进行光学瞄准和射击。但被激怒的Iowa全速向导弹来袭方向航行,经过数个小时的航行后终于进入到15公里左右的目视距离内开火3 }4 C; @; Z- N+ ?( m

7 Q: c0 x5 u) A其间虽然Boke(习惯了这个拼写)使用了剩下的火炮和鱼雷进行了反击,但场面极其滑稽而非悲壮
. l. q) A) C" _# H
& ]4 J8 T( z' K8 O; d+ u, V, ^+ U真实的事情而非笑话:. K6 j7 q/ j+ n8 y- b& e9 _

/ t+ [* G( l/ |1 M; E. a一条基林级驱逐舰在北越海岸外执行封锁任务。夜间雷达上出现了个大家伙,于是驱逐舰用公开频率发送了以下信息:
3 u- l- W9 Y3 Q5 y# P- s) a- x4 u- k( n4 ^3 r
“这里是USS XXX号,装有5英寸舰炮,正在执行海上封锁任务,请表明你的身份。否则我们将开炮了。”
: b) i" r+ R4 J& u; Q8 G; m
+ `2 q: x4 F$ h* o回复:& ?9 k/ Y* w& c: L9 }  r& f
. H* f" ]0 G! y# }% I+ N" p
“这里是USS新泽西号,装有16英寸舰炮,正在执行转移任务。有种你就开炮吧!”2 K8 w5 a2 [/ {9 I* y( ]2 n8 H
# \( z4 n; Y8 v5 G5 S
估计这个是所谓的“航母与灯塔”的原版,因为这个通讯是正式记录在海军文件里的
作者: tanis    时间: 2014-9-25 12:12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4-9-25 11:558 b  ^! w3 g  ~) w
那么最大的可能性会是Iowa上层建筑面目全非,但还有航行和战斗能力,至少主炮仍然可以进行光学瞄准和射击 ...

' r0 C8 v  \$ Q% ]( C面目全非了,衣阿华还能用雷达么?? 那时候小伯克就打枪的不要偷偷闪人了~~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14-9-25 12:15
tanis 发表于 2014-9-25 12:12- H" d4 Y$ v* F+ F
面目全非了,衣阿华还能用雷达么?? 那时候小伯克就打枪的不要偷偷闪人了~~ ...

9 z: D5 h. Q( u6 h0 N' t有光学观测系统,主炮塔两边的耳朵就是光学测距仪
作者: 大黑蚊子    时间: 2014-9-25 13:05
非常不看好伯克,衣阿华这种能抗半吨铁疙瘩猛砸的主,一般战斧是咬不动的
, y3 D# B$ U' Z  [1 A; y( ]! g" y# W. W/ d' Q2 u
伯克打衣阿华,感觉就像吉娃娃咬比特~
* R, t; `7 i% L# Q6 m( {. W! [就算你身小灵活眼睛大,挡不住人家感觉不到疼啊~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14-9-25 15:58
晨枫 发表于 2014-9-25 04:00; @2 I, j; N& R& V+ W4 q2 J
也就是说,毛子导弹都不一定能打穿!我对衣阿华的信心大增!
! P' a' s& B( O# K, g
伯克舰长偷偷找兔子换成冥河导弹,依阿华悲催了~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14-9-25 15:59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4-9-25 12:157 ]. F6 w' O# R% t# }/ O
有光学观测系统,主炮塔两边的耳朵就是光学测距仪
& i- Z! q. R8 w) J% K( T* p8 l: X
96枚导弹砸过来,光学仪器还能健在么?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14-9-25 16:13
这个第二轮假设实话说木啥意义了~
2 ]0 c; {) Y: F7 e
, O2 r, u5 u! c: n% Q6 L* }% l5 H连一艘驱逐舰都对付不了,美国人为啥要改装依阿华?
作者: 小土豆    时间: 2014-9-25 17:41
鱼雷呢,咋没人提鱼雷,导弹打完,剩下来的还是要看鱼雷,再接下来才到舰炮。
作者: 黯影    时间: 2014-9-25 18:23
小土豆 发表于 2014-9-25 17:41
* m  E, `$ M5 d5 x鱼雷呢,咋没人提鱼雷,导弹打完,剩下来的还是要看鱼雷,再接下来才到舰炮。 ...
) l7 V4 r4 [) R
鱼雷速度太慢了。。。
作者: 小老虎爹    时间: 2014-9-25 19:47
小土豆 发表于 2014-9-25 17:41% w) _% g( \! h6 e% z
鱼雷呢,咋没人提鱼雷,导弹打完,剩下来的还是要看鱼雷,再接下来才到舰炮。 ...
9 }: v# j: [6 k" j
就伯克那324MM小鱼雷?打潜艇都够呛……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9-25 21:19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14-9-25 01:599 U0 A( c; W! I$ }' N
96枚导弹砸过来,光学仪器还能健在么?

& t5 F! }" Q  V+ u衣阿华不是干挨打啊,也有32枚战斧呢,不会让伯克消消停停地把96枚导弹放完的。反过来说,要是伯克挨上三两枚战斧,还能继续发射导弹吗?还能不能继续浮在水面都难说吧?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9-25 21:20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14-9-25 02:13+ A  o5 B. G2 D. S5 e/ _" \5 u
这个第二轮假设实话说木啥意义了~
# l& ]  ?- }7 a: R/ o* u8 r/ @6 s- J2 ?1 H/ c( G) s) k
连一艘驱逐舰都对付不了,美国人为啥要改装依阿华? ...
" z$ E( z$ E+ `, D# N: l& x1 Z
美国人改装衣阿华倒不是为了打海战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9-25 21:20
小土豆 发表于 2014-9-25 03:41% u3 H4 i$ R( t5 i& G7 J, y
鱼雷呢,咋没人提鱼雷,导弹打完,剩下来的还是要看鱼雷,再接下来才到舰炮。 ...

7 K5 t  Y, \+ n0 M! O* s伯克的鱼雷是320毫米,只能打潜艇;衣阿华原来有533毫米鱼雷,改装后估计也没有了。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14-9-25 21:37
晨枫 发表于 2014-9-25 21:20- t& M9 U9 p6 s+ k/ n, s" Y
伯克的鱼雷是320毫米,只能打潜艇;衣阿华原来有533毫米鱼雷,改装后估计也没有了。 ...

4 _' _0 {: B' s# c; xIowa设计时就没有鱼雷! i+ X$ U  ^% }5 W7 J( B

' k9 M* ]6 @9 Y, q0 O一战后的美国的主力舰都没有鱼雷。鱼雷虽然威力大,但射程短,基本是肉搏距离才用;命中率低;使用条件极为苛刻,比如战位要求高,这对于机动性不强的大型军舰来说难度太大
作者: 所以我才打高球    时间: 2014-9-26 00:40
我好喜欢这个话题啊!: @( Y& o, ?, S. |% E8 S

% Q# V# c+ k2 ^2 g8 m应该再配上想象的作战情景图!
( J% _# s, ^5 o) Y7 F% M
2 I: A  B9 e) \
作者: 住在乡下    时间: 2014-9-26 07:54
衣阿华级改装以后,还有16枚鱼叉呢,衣阿华没有防空弹,发现伯克以后一波流战斧鱼叉乱射,然后全速进入炮战范围,有火控,覆盖射击,伯克除了跑没别出路
作者: tanis    时间: 2014-9-26 08:07
伯克fight 2A的雷达会不会稍稍好一些? 只要能先发现衣阿华,然后96枚全上(这个一下打出去要多长时间?),然后牺牲直升飞机去骚扰也好,误导也好,总之,尽量让衣阿华找不到自己。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9-26 10:16
tanis 发表于 2014-9-25 18:07/ f) j2 G( Z( F0 @- g
伯克fight 2A的雷达会不会稍稍好一些? 只要能先发现衣阿华,然后96枚全上(这个一下打出去要多长时间?) ...

! n; J5 G4 ?! o9 v1 R! Z2A的雷达用于反导可能更好,海上搜索应该差别不大吧?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9-26 10:17
住在乡下 发表于 2014-9-25 17:54( V( `1 H6 P& @
衣阿华级改装以后,还有16枚鱼叉呢,衣阿华没有防空弹,发现伯克以后一波流战斧鱼叉乱射,然后全速进入炮战 ...
# d# P( I$ T7 Y: @% S
伯克要跑还要跑得巧,否则航速不占优势,航程还不及衣阿华,跑不掉啊。
作者: 白色潜水艇    时间: 2014-9-26 21:15
本帖最后由 白色潜水艇 于 2014-9-26 21:22 编辑
3 M! N1 K) Y% f
! ]% o: R: _% Q% \1 s认真一点来回答这个问题。/ n, m7 c+ Z4 Q
$ c) W  J  a( b# M
衣阿华的最终改型是1981年至1989年间,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提出“600艘舰艇海军”计划确定的方案:舰上安装了“战斧”巡航导弹、“鱼叉”反舰导弹、“方阵”近防系统,以及直升飞机平台及无人飞机弹射器,并彻底更新电子设备,换装了新式的对空、火控雷达,加装电子对抗系统。
% h0 z  g0 k9 Z& x8 j  m$ V
' a9 @8 _4 Y5 O5 Y; p0 C注意几点:8 M9 ]" s5 L+ U) W3 m
第一、衣阿华没有反舰战斧,只有老款鱼叉,反舰战斧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1 ]4 v5 J( j% W6 W+ V第二、衣阿华没有本舰对海观察雷达,只有直升机可能具备对海观察雷达。
  j. U" ~5 \+ v第三、衣阿华没有防空导弹。
4 ^. }7 V/ Y5 g4 c# p9 s6 Q% H& R' g, Y
那么,如果我是伯克的舰长:- x: W$ {+ \2 ~/ v6 P- @% V. x; l
宙斯盾系统全时被动对空观察,直升机不起飞;发现空中主动雷达目标后立刻使用标准导弹消灭,标准的对空射程超过150公里,灭直升机足够了。
9 {2 ^( h) Q% u0 e$ h发射标准导弹后立即最高速斜向拉开,规避可能的第一波鱼叉导弹攻击。1 b, D! K* s" b0 k
本舰电子静默,用直升机对海雷达测定衣阿华位置,高速向外拉开,始终保持与衣阿华100公里以上的距离。( b. A4 a$ T; v- R$ {8 [
利用直升机制造雷达信号或电子干扰,诱骗衣阿华到错误航向,能消耗它的反舰弹最好。
" W4 S2 `: `$ w: `: k- ~2 \夜间采用反舰战斧齐射的方式进行第一次攻击,不求击沉,只要破坏上层建筑和雷达、电子设备。- Q+ Q* U. L1 ]! e! ~; w
抵近到鱼叉射程内,鱼叉齐射。
) j6 m$ s$ x! a; ?3 d, h) |9 W第二天白天保持距离,用直升机确认战果。
* e' f6 e9 `1 U  g如果需要的话,小炮慢慢敲。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14-9-27 00:10
本帖最后由 一身轻松 于 2014-9-27 00:23 编辑
0 Z- N: m% p4 {+ X" s: ~
白色潜水艇 发表于 2014-9-26 21:15$ h4 _/ g  ^' s+ _$ v
认真一点来回答这个问题。% i( u9 g; Y' m& q4 @% x
8 u' d0 z5 r. I7 v% e% B- V
衣阿华的最终改型是1981年至1989年间,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提出“600艘舰艇海 ...
7 w* _7 [3 Y. [3 p/ n5 }9 q8 p
1 w/ r$ ?2 L" d; _# i- [, F

/ R# F# G9 P! B% o( X) p
9 W& w) Z, C$ T$ t9 |! p信息有误哈~``Iowa  81年大改装是按照当时的巡洋舰水准来安装的~`所以想欺负Iowa不是那么简单的,还有就是Iowa一直保留了光学观测系统,你可以打烂它的上层建筑,但想进入20公里范围内欺负它还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 q/ h+ f0 v+ C+ \% N
4 P& [. b/ l, V: ^这里举两个例子来证明一下战列舰的上层建筑也是分防御等级的。威尔士亲王在单舰遭遇Bismack的时候,其舰桥被Bismack一炮直接命中(800kg,弹速约900米/秒),炮弹击中舰桥时产生的甭落碎片杀死了里面大部分的成员,但包括舰长、舵手、大副在内的主要人员仍具备作战能力。事实上那一战威尔士亲王号并没有受到严重损坏——如果没调好的尾炮塔不考虑的话。
! }: ^7 P; E+ S: z3 P1 C0 b0 t! }* `) B2 R3 G. b1 M) g
另外一个就是11月13日夜战的SD。该舰在总电器军士误拉总电闸后全舰停电,成为了日军所有舰艇(包括雾岛(弹重680kg的HE)、高雄爱宕(穿甲弹110kg))的集中射击,SD在战斗中依靠自身紧急动力返回基地并且很快就修理完毕& B/ F5 |8 F- G7 f' X
0 |5 q9 N' l1 G2 A
对付Iowa这种东西,要么就考虑大型鱼雷或重型特制炸弹,要么就准备多到用不完的导弹
作者: 白色潜水艇    时间: 2014-9-27 00:31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4-9-27 00:10
- O4 S+ y" V4 y* z1 h信息有误哈~``Iowa  81年大改装是按照当时的巡洋舰水准来安装的~`所以想欺负Iowa不是那么简单的,还有 ...
! q/ W' K+ g3 a$ {
improved commmunications字面上的意思是改进通信设备的性能吧?如果有其他意思请赐教。
7 z$ r: }/ P- D$ ~' k6 O  m' G* f, n. @3 s) e
至于光学观测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能介绍一下衣阿华有什么特殊的光学观测系统嘛?正常的光学瞄准镜都是暴露在舷外或者装甲很薄的,在反舰战斧的攻击下几乎不可能幸存,而且负责光学观察和校射的人能否在第一波攻击下生存下来还是一个问题,这个活不是路人甲乙能够干的。
# r* L8 ?! x1 @9 @! g4 m( U+ Y
( ~* j) ^! n6 r2 t# X反舰战斧接近500公斤的装药不是开玩笑的,而且考虑炸药技术的进步,现在的黑索金等装药等效威力都差不多两倍重量的tnt了,几枚一吨炸药砸下去,什么东西都废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9-27 00:49
白色潜水艇 发表于 2014-9-26 07:150 A2 W6 {! T: ]1 R  C  X6 @
认真一点来回答这个问题。6 @! y. q2 P' u* O$ N; F! ?

/ M' K( W. e/ X4 E- x衣阿华的最终改型是1981年至1989年间,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提出“600艘舰艇海 ...

. E  ?( M1 i. z8 {% G9 M9 ^7 n如果依阿华没有反舰战斧的话,伯克也没有啊?只有8枚鱼叉的话……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14-9-27 00:49
本帖最后由 一身轻松 于 2014-9-27 00:57 编辑 4 N9 v, p. ]) P+ l, W
白色潜水艇 发表于 2014-9-27 00:31
1 u9 i1 A! w- Y# W& f1 D8 ^; Simproved commmunications字面上的意思是改进通信设备的性能吧?如果有其他意思请赐教。# u: s/ N7 Y# O4 c$ J# I

6 U7 M8 t7 m- v至于光学观测系 ...

. x& W% U) Q% A6 u$ T# q  }3 v- |% N* Z4 \) o7 t
这是截取的一段,改装的设备包括电子对抗系统,新型的SPS49和67两种雷达,也就是说,Iowa 1981年改装后的电子设备水平相当于同期巡洋舰的水平。5 ~& s* u! n; S+ P3 ~3 Q
1 h/ _/ \/ x0 r: L5 c, C
Iowa的光学观测系统至少保留了2套,一套是舰桥顶部的战斗舰桥内的4镜头测距设备,还有一套就变态了,就是主炮塔两侧的立体式测距仪。这就意味着即使战斗舰桥无法下达作战指令(这个可能性非常非常小,因为这里是全舰装甲最厚的部位450毫米,而且其自身体积也非常小),炮塔班依然可以自行观测目标并开火,除非你把所有的主炮塔都敲掉,否则指望上层建筑打烂后无法还击是不可能的。" T' x1 L) h& |

, a$ F: b( Z% U* BTomahawk的战斗部只有454公斤重,所以我特意列出了雾岛的弹重,而且可以肯定雾岛的弹速绝对比Tomahawk快。至于威力,对于战列舰这种有重甲防御的军舰来说,高爆弹的效果基本可以无视。SD那个例子里,日本军舰就是朝着SD的上层建筑猛轰,但是我们都知道SD除了停电,实际战斗系统并未受损。
2 g9 I! j$ r9 l; ?# d1 B; V8 Q7 r) o/ r4 m

! G+ F. ]) `5 ~- s' O% A/ ?  @( I& m3 S& T2 i
这是SD战斗后第2天的照片,可以看出其上层建筑的损害并不很严重。这可是在遭到日军战列舰、重巡洋舰的持续炮击后的结果
! [6 a4 w5 @" `- ?' ~! t4 A. h0 s/ X; {. l% G

* N3 Q2 w8 z$ n" o, k! H7 z
" O* |7 S: [/ z5 }. o5 ]这是SD的中弹部位报告
作者: 白色潜水艇    时间: 2014-9-27 00:56
晨枫 发表于 2014-9-27 00:49
4 M7 V! y1 Q+ U/ W* }如果依阿华没有反舰战斧的话,伯克也没有啊?只有8枚鱼叉的话……

: Y: _! ]" w  ~伯克是有反舰战斧的,,MK41-1型垂直发射系统支持反舰战斧的储存和发射,只是海上不能再装填。
作者: 白色潜水艇    时间: 2014-9-27 01:17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4-9-27 00:49
5 S7 j% ^$ }- N这是截取的一段,改装的设备包括电子对抗系统,新型的SPS49和67两种雷达,也就是说,Iowa 1981年改装后的 ...
: c3 j7 u* Q+ s6 F
关键在于它还是没有好用的对海搜索雷达。. t' v3 A7 p) d7 \( z+ x4 r

3 S% p& X5 k5 _7 Q: l再,你的认识可能有误区,反舰战斧用的是半穿甲战斗部,配合接近一吨tnt当量的装药,没有任何船能挨上几枚若无其事的,这个美军自己做过实验。而且如果我的资料没有错,衣阿华的侧舷装甲带只有307毫米表面硬化钢,抗打击能力并不强。现在的江湖已经不是陈旧的铁壳巨兽能够轻松混日子的时代了。
3 i' y8 Q1 X, R  R* ^0 y( n! d' E+ d2 }4 T4 \; L
至于你说的炮塔自行观测并开火,可能您没有实际舰船工作经验,大口径火炮开火需要液压系统,电力系统等的密切配合,出一点点小故障就会出大问题,比如药包装不进炮弹,或者一吨多的炮弹无法由底仓上升至炮塔,或者炮塔无法转向瞄准目标。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14-9-27 01:38
白色潜水艇 发表于 2014-9-27 01:17
& ^8 M" G& [9 V9 E8 W9 t& \关键在于它还是没有好用的对海搜索雷达。
: Z( M8 Q# @" Z  t6 I5 E5 R
% F8 R( l1 g2 V( G7 }再,你的认识可能有误区,反舰战斧用的是半穿甲战斗部,配合接 ...

; Y8 v0 ^' G: `- w好用的雷达要看是什么标准,至少在1986年还是当时最好的雷达
& G5 |/ C/ \. b9 J: X6 p$ s3 J! v8 J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很明显没有看前面的帖子,Iowa的设计里,装甲防护水准就是可以承受1吨重、840米/秒的炮弹攻击,这两个数据都远远大于Tomahawk所能达到的标准,Tomahawk自身才1吨多一点,其战斗部重量无论如何不可能大于1吨,其飞行速度更不可能达到M2。这样的话Tomahawk如果命中舰体中部(这个可能性很大,因为主要型号的反舰导弹都是设计攻击舰体,以求达到破坏舰体结构的目的),恰恰击中的是舰艇装甲防御带,基本可以确定除了“当”一声不会有大的影响。
3 k8 @' D% `, V" M6 }/ b
5 m: J( O" o5 b* G4 S$ j我虽然不是海军专业人员,但多少跟相关人员交流过,而且Iowa的很多机械方面的数据早就公开了。那么我以“大和”为例——其实Iowa的也能找到,但全英文的东西看着太累——大和的3个炮塔各有4台水泵,3台主用,1台备用,而且这些水泵是有管道连接的,也就是说无论哪个炮塔的液压生成系统坏了,都可以通过其他炮塔的水泵来提供液压动力。5 }  t$ @! u1 d: ?8 P7 {* u% Q

; M6 g( y* u- _3 f7 D& S$ k2 O至于电力系统,我没有找到Iowa的布局图,但Montana级的主体基本延用了Iowa的设计,那我就用Montana级的布局图来借代一下:
9 l$ z8 C- g; e0 S& v
2 [$ t2 r8 K' A* S/ E8 |! n
$ R1 B: J: L; y$ h  |' Y. v6 D2 u" G# q( C- M+ k  A* o- m2 o
31号就是发电机组,从布局图里可以看出美国海军有意识的将电力系统分散布置,而且发电机位于水线下的底舱,平射弹基本不可能击中这个部位,即使击中,想一次破坏4台主发电机难度还是很大的。
作者: tanis    时间: 2014-9-27 01:43
白色潜水艇 发表于 2014-9-27 00:31: x' f- ?8 n. c- T/ U) J
improved commmunications字面上的意思是改进通信设备的性能吧?如果有其他意思请赐教。% C6 b' ?! c' v' E- d% K5 @

# _: {/ v- T6 z; i% s/ v1 U至于光学观测系 ...

& A' J. Z& w: P7 g) \光学瞄准和搜索对50公里外的目标效果如何? 我感觉至少效率应该是很低的,就算莫有地球曲率,天气等的影响,看50公里外的东西,视野受到极大限制。
作者: 白色潜水艇    时间: 2014-9-27 07:10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4-9-27 01:38# K% g  g( h6 C2 `: M% e
好用的雷达要看是什么标准,至少在1986年还是当时最好的雷达
3 j6 M+ A; F/ o; j0 U$ R$ x9 u3 |+ ^: g9 _: e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很明显没有看前面的帖 ...

' \: H/ l, v" r* _  A7 t0 }你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你是在用二战时期的老数据来套现代化的武器。8 l$ V" u: ]* v& N- \
6 ~; Q& @3 t! O" `
战斧战斗部装药是454公斤高能炸药,这个炸药每公斤的爆炸威力相当于二战时期的tnt炸药200%多,这才折算成了一吨的战斗部。
' h% I; r. O: Z3 J2 q# c/ p
, e! O6 r& G, n1 K# X, U/ D专用于反舰的半穿甲战斗部,加上一吨tnt的战斗部打在舰体上是什么感觉,说实话没人知道,但反舰战斧的研制目标是摧毁航母和大型核动力巡洋舰。1 [& ^# Q: t8 S$ [3 d
6 p% P; P7 f( R& j
你应该看一下舰船损管方面的资料,如果有可能,再看一下衣阿华发射一颗炮弹的流程,然后咱们接着往下讨论衣阿华挨了几枚战斧能不能继续发炮的问题。
作者: tanis    时间: 2014-9-27 07:50
本帖最后由 tanis 于 2014-9-27 08:09 编辑
- Y7 Y8 Q! {, c: ^, @) l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4-9-27 01:38' V1 y1 D% `6 l7 \3 T
好用的雷达要看是什么标准,至少在1986年还是当时最好的雷达0 o0 x6 f. [* U/ I% @
' a1 X; Y3 f! w: N* x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很明显没有看前面的帖 ...

! z) ]% E3 ~0 C, u! M# z% t- o# r& ~0 |# s8 f& {
这个一吨,初速840m/s 指的是穿甲弹还是高爆弹?
+ o3 }/ M: l3 r& V: {! r; Z4 f( {+ N6 H0 n8 D
我小搜了一下iowa自己的炮弹。
7 [+ h  M/ [& \' s/ G) b$ F
) M" S% q* c' I: l9 t来非常简单的估一下炮弹能量:# |3 v9 ?' \6 @

% ?' w1 W9 b! s  ]0 d1, 能量假设等于炮弹动能+炸药
% S3 `7 O; W% V, ?2,假设Iowa带的是二战时期的炮弹,即 AP mark 8 和HC mark 13. 80年代后的弹药,变轻了,但是其他信息没查到。0 |9 T+ k8 `& k$ {# A
3,假设炮弹发射在22.86km的位置(25000yd),这个主要是和末速度相关。  W) i# s* ?: }" H
4,初步比较填装药为TNT,TNT*2(爆炸威力为TNT2倍)
+ O( u: U' l& B% }9 E2 b# ~3 R5,忽略炮弹砸下来角度的差别。; H" f2 d# F- X( d: `, ^0 y$ w0 I
6,假设战斧的速度一直一致,消耗燃料的质量损失忽略(和战斧1300km+的射程比较,50km小菜一碟)
9 d1 _0 R+ P& r5 T" [7, 战斧重量取在最轻和第二轻的中间: (1300+1600)/2=1450kg
* z6 S. Z' x7 @' D  l& U1 T
% w# I+ z+ }" \$ W如果是AP Mark 8: W=1225kg,V=497m/s,装药: 18.4kg; 如果是HC Mark 13: W=862kg, V=445m/s,装药: 69.1kg" c' R' j& }# M( ^( {
BGM-109 Tomahawk:W=1450kg, V=247m/s, 装药: 454kg.  W- |) V; v' m" w& ?2 m, Z( S
TNT 能量: 4.18e6J/kg; `, I- S" c6 g2 H. f6 G  T" B& o
7 m+ `7 u0 g9 b4 Z
总能量:
* d( S, c& o; t6 F4 W
: U. v( t) Q0 C  QA(TNT):AP: 1.52e8J+7.69e7J=2.29e8J; HC=8.53e7J+2.89e8J=3.74e8J; Tomahawk: 4.42e7J+1.88e9J=1.93e9J0 {; ?3 d) v0 `* Q

1 Q. o( V! t* ^: @# LB (TNT*2): AP: 3.06e8J; HC=6.63e8J; Tomahawk: 3.82e9J
0 b7 P3 j& t4 M" @- i9 T
4 ]8 s, z) z" T: b# S8 I
% v0 ^/ v+ m& G9 u2 ^3 E3 w! y1 u3 x4 i
由此可见,战斧的能量是HC的5倍,是AP的将近10倍。同时大家可以发现,在装了足够多炸药之后,速度和重量关系就不大了~
+ Q4 |% p- \: f" W* Q' v% M' c* C$ Q9 n+ |+ e0 X  h9 n# `) P
6 v% O+ E: H/ S" l' G7 A
+ }! o9 ]% U# a8 ~) |4 S
2 D4 E$ e7 \; l1 Z( b+ W

* m) H+ \4 `" |3 u" E5 d- O; F2 `4 o8 K/ z9 r& ?
能防住HC或者AP,不意味着一定能防住Tomahawk。尤其如果是饱和攻击96枚倾泻下来的话。; m0 L0 R+ y/ B

9 [0 ^; I& ~6 F, y) j5 _! |/ l$ C$ o* {. `" Z% \* J8 S' u! h& G3 r
# ^' }$ }1 t, L# n" K

% O6 q, I; X8 X$ x6 D0 g* d, iref: 1,各种WIKI
/ o2 d( G  u$ _4 J& M        2,http://web.archive.org/web/20070 ... /WNUS_16-50_mk7.htm5 |* R6 e6 a) n" {1 h  h) r
       
作者: tanis    时间: 2014-9-27 07:52
本帖最后由 tanis 于 2014-9-27 08:17 编辑
, w( }9 S$ F% r0 B6 f; s; u' N* k6 n( n& O
在根据白潜的信息,如果HC和AP都是一倍TNT,而Tomahawk是两倍的话。那么其能量是HC的10倍,AP的15倍。
作者: tanis    时间: 2014-9-27 07:55
白色潜水艇 发表于 2014-9-27 07:10' d' {/ m1 P3 A3 h9 }* X6 C
你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你是在用二战时期的老数据来套现代化的武器。
7 q. |! ]2 _  b" {- e
" R0 y1 Z( ~8 a& P( v战斧战斗部装药是454公斤高能炸药 ...
/ ~3 {- b7 |/ n0 {. a" m
一个炮塔至少要77名水手~ 呵呵~ 越来越不看好Iowa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9-27 08:31
白色潜水艇 发表于 2014-9-26 17:10
: m" y  U  C8 g# a' G6 _你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你是在用二战时期的老数据来套现代化的武器。
- b3 E# w: Z. Z2 Y! N  b9 f
7 Y6 `( H# i/ L# f  t' j战斧战斗部装药是454公斤高能炸药 ...
+ }9 R  c5 n5 f+ P& U/ }6 d; D5 B
几年前美国海军把“美国”号击沉的时候,到底用了些什么武器?有鱼叉、反舰战斧吗?
作者: 白色潜水艇    时间: 2014-9-27 08:50
晨枫 发表于 2014-9-27 08:31
6 e; g1 r) t8 B+ g. q: n  `0 T1 t几年前美国海军把“美国”号击沉的时候,到底用了些什么武器?有鱼叉、反舰战斧吗? ...
9 m7 n2 U) f8 t+ D) k+ }
没有任何资料啊。
作者: 不爱吱声    时间: 2014-9-27 09:06
tanis 发表于 2014-9-26 17:500 ^* \4 o) c% m$ ^. j' r$ |
这个一吨,初速840m/s 指的是穿甲弹还是高爆弹?
% X: h+ q+ S. a, S" e; f# v2 B" m5 l$ N- ?  L
我小搜了一下iowa自己的炮弹。
6 _  h+ P$ c- z( ^

4 W: w3 R0 b, f6 x/ m5 b
能量假设等于炮弹动能+炸药

) P! v( i+ V& `! t/ Y( q1 k! J8 S( E, M3 c! W( V# T! P3 ]
冲击波效应不是这么算的.../ S3 S& m" x2 [& K* A

% m3 F8 O! ^" m. U8 Q% v3 Q# P你这个计算有太多错误了...
作者: tanis    时间: 2014-9-27 09:11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4-9-27 09:06& r& a3 {5 M# v, e8 v2 m
冲击波效应不是这么算的...
  W& _$ s6 X& F5 Y
/ s. \0 D' I) e) e# g: f  P- X你这个计算有太多错误了...

: m7 {% j& u/ U4 A" c$ g的确不懂这个。 我算完后,查了一下击沉大和号的鱼雷,和伯克上使用鱼雷mk46 和更大的mk48里的炸药。发现当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但是它们还是把巨舰给击沉了。当时就觉得计算应该有问题。
" G3 v# N2 \0 o1 p( y/ U2 H. b8 a4 d5 ?/ P

& B9 V$ t2 _6 o# Z; v' [: @老大能不能给一个更精确的分析??
作者: 不爱吱声    时间: 2014-9-27 09:17
tanis 发表于 2014-9-26 19:11+ P2 h/ F. V# K6 S" p
的确不懂这个。 我算完后,查了一下击沉大和号的鱼雷,和伯克上使用鱼雷mk46 和更大的mk48里的炸药。发现 ...
; E0 U6 @* m* ?* b* t7 {7 J0 h( V

6 l& ]- @' q) u7 K3 |好的,我好好想想写一下,问题是真有人关心具体怎么算么?0 u$ ?2 _+ @8 G# a, y; _

1 O3 Q# ^2 S5 t9 u5 l9 e) B还有,看了大家的讨论觉得大家有个误区,其实军舰不像坦克,军舰设计中重量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为军舰重量的增加意味着牺牲动力燃料巡航距离以及速度,因此军舰装甲不会像坦克那样什么好用什么,基本都是用简单的,还有军舰体积大,防护都是相对大面积,很难对付鱼类或者导弹类,说军舰防多少多少能量炮弹,我觉得那是指炮弹动能吧,很难想象军舰舰体防现代化的导弹...8 C1 ?, F) N8 d$ J6 d

8 H- q# O* p& a# x2 U6 i以前写过一篇文章! q7 P$ _# k; K3 T8 {
从爆炸力学讲起9 j  n4 ?4 g6 E/ G
http://www.aswetalk.org/bbs/thread-10696-1-1.html; A$ L! G8 x) Q  }- s
(出处: 爱吱声)$ e3 @; u" _) F1 V
那里有张图,那是被自杀炸弹炸的,多么大个损伤面积啊还不是很现代化的导弹呢
# k9 d8 m& t8 F" h: P5 X' Q$ ?
作者: tanis    时间: 2014-9-27 09:25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4-9-27 09:17; [0 ?2 j4 u) [  N8 ?
好的,我好好想想写一下,问题是真有人关心具体怎么算么?
' f9 u% F! r* x, b2 }/ D. `! U& D
" m' g8 }/ W' j还有,看了大家的讨论觉得大家有个误区,其实军舰 ...
# N  r- n) I) \; Z  f
小声说,就和伯爵贴的长英文一样~ 如果太技术,大多数自然搞不定啊~~ 0 t+ V1 m7 y2 _' O1 I/ v3 @3 C
9 i  d- K0 K1 N8 [( k+ D* E3 S
( ]9 h7 `9 V* O
不过也就是说加上冲击破等效应,炸药的破坏力远大于其能量的简单相加~~
作者: 不想咋呼    时间: 2014-9-27 13:05
96 具 MK 41 垂直发射系统 ,但前后合共有 6 具的位置是安装了 VLS 再装填系统,故实际上只得 90 具 MK 41 垂直发射系统可用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14-9-27 17:18
白色潜水艇 发表于 2014-9-27 07:10
, B( P, i: f+ J3 @; w( Z' M你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你是在用二战时期的老数据来套现代化的武器。
1 ]8 t3 v. d% B( f5 |
! t$ K( @1 [9 A. P1 i# Y5 e战斧战斗部装药是454公斤高能炸药 ...
3 |% f6 b3 A: ^- ^8 P; Y
Iowa的对手使用的苦味酸炸药,威力比TNT略大8 T& s' n' e0 V1 o3 b. s& O

) o/ p% l9 d/ p; f: V' S* u( [另一步来说,Tomahawk是半穿甲战斗部,那么其战斗部从接触到装甲的时间其略有延迟才会启动。那么这个半穿甲战斗部能否在起爆前穿入装甲?很明显这个可能性很小。当然你要是击中上层建筑那可能会发挥比较明显的作用。但是Iowa的上层建筑大部分是没有装甲的,就是准备被砸烂的,只是砸出的效果怎么样,我也同意肯定比二战的HE威力大,但也不至于迅速丧失战斗力。' h- {7 }: N% ]7 K3 j3 w- Z
  h0 h$ b) T: ^3 n7 ~5 @
至于开炮的问题。只要你没有迅速破坏Iowa的电力(含备用电机,在舰尾)、液压和观测,主炮塔继续开火应该是没有问题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14-9-28 00:30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4-9-27 09:17
# h6 T  v' ^2 G2 v4 S好的,我好好想想写一下,问题是真有人关心具体怎么算么?
1 A4 z; v* o1 q9 X
6 R7 T& V/ B& V, N还有,看了大家的讨论觉得大家有个误区,其实军舰 ...
. K) K) R1 t1 z' H" V$ Q
弹药的杀伤原理在这里摆着呢
; U3 a) w+ f* B
4 X) Z# Q: H# n- r' P* ]. s半穿甲弹并不是什么新鲜设计,二战期间的很多航空炸弹就是半穿甲设计,专门用来对付军舰。普通炸弹就是速爆炸弹,接触物体后就启爆;半穿甲弹严格来说就是炸药装填系数比较高的穿甲弹,但由于炸药装填量大,其前端穿甲头的耐冲击性不如正宗穿甲弹,所以不适合作为二战主力舰的主力弹种,但在航空炸弹上使用较多。" j7 X2 H7 f1 A, I

0 p+ Y3 K( b# S4 t+ V6 [3 t现代反舰导弹里基本没有纯穿甲弹头。因为基本上所有军舰不再有或仅有很少量装甲,而仅仅依靠结构防御,因此半穿甲战斗部原本的缺陷正好成了优点,“飞鱼”就是标准的半穿甲战斗部,但飞鱼击中的都是42型和Perry这两种没有任何装甲的军舰。
$ @/ {4 P! C' R6 F% I" M) M1 G
即使是二战的主力炮弹,也没有类似坦克穿甲弹那样的纯金属坨。以大和的91式穿甲弹为例,其1.4吨的重量里,在炮弹尾部也装有40多公斤高爆炸药。但即使这样,其炮弹仍然需要先穿透装甲才能发挥炸药的问题,只要能进入船体,那么40多公斤的炸药也可以造成不小的伤害,比如破坏动力、管路等。但穿透不了的话,你即使装的炸药再多,无非也就是把里面的人吓一跳而已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14-9-28 00:59
tanis 发表于 2014-9-27 09:11
8 I- {& l, h) ~& [+ C/ W的确不懂这个。 我算完后,查了一下击沉大和号的鱼雷,和伯克上使用鱼雷mk46 和更大的mk48里的炸药。发现 ...
' O' g1 K/ Y% Z9 @& G
大和被击沉的过程,恰恰证明了为什么水下兵器在反舰上比水面兵器更好用' @: \3 F$ l! D/ @2 x: L
/ p# w) i8 j; f  c/ Y, P! V+ h/ x
鱼雷在击中舰体的时候,依靠的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震动来破坏军舰的水下结构,包括舰体支撑、以及铆接头和焊缝等。当然对于没有水下防御结构的普通商船,鱼雷的威力足以在侧面单薄的船体上打出一个洞来进水。
& G2 n7 h- f: R6 z8 g' O3 @8 {$ ]; _$ Q
但对于有防鱼雷结构设计的大型军舰来说,这些防御结构的存在不是要抵挡鱼雷的爆炸威力,这个是挡不住的,而是制造多个相对独立的密闭隔舱。换句话说,就是准备进水的,但进水范围控制在中弹部位附近的隔舱内。说到这里,白潜肯定就明白为什么一旦军舰进入战位状态时,就要封闭隔舱和关闭水密门。
& b7 T$ f4 O8 q! P2 y& x! \
4 j- v7 H$ f/ v再回到大和的问题上。大和在第一波攻击中,左侧机舱尾部的防鱼雷部中弹,但损管控制得力,该鱼雷导致的进水迅速被控制。然后在第2波攻击中,机舱位置连中3枚鱼雷,导致3个锅炉舱进水,舰体出现倾斜,为了防止姿态倾斜,大和向右舷平衡注水3000吨。也就是说,大和此时舰内进水总计6000吨,航速已经大大降低。此后又连续中鱼雷2枚,由于击中的是已经注水的部位,当场实际没有造成更多进水。8 e1 {% {2 u, \) ~! y3 Q; p. v

; ]& e" M) N; d( i9 Y9 f: E但是,由于在战斗中的缘故,大和的水下部分尽管已经封闭,但仍有大量海水进入,导致舰体再次出现左倾,不得已情况下,大和被迫向仍在工作的右侧机舱注水。此时由于注水过多,导致甲板下的排风口开始有海水喷涌在上甲板上。
3 a5 x" J( o* e1 a0 I
, D% |2 Q- T2 K! a2 ]0 ]此时美国飞机投下的鱼雷再次大和的左舷中部和后部。统计一下的话,鱼雷攻击和影响的区域基本都集中在舰体后部,浸水部位包括中部的左锅炉舱、整个机舱、以及后部辅助机械舱,等于整个动力系统全部浸水。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大和的1号主炮塔才发出温度警告——大和的主炮发射药对温度相当敏感。) L' U0 `! M9 |9 {, B2 F- N( A

' g& d$ S) I$ M大和最后的沉没是在舰体左倾达到30度、海水已经涌入舰桥的情况下最后倾覆,然后在舰体翻转的过程中炮弹发生碰撞,这才发生了切断舰体的大爆炸。3 E. [$ f" n4 f6 R$ \! R! g
# Q; U$ j8 r- Y2 B& W' W
所以,单靠水面上的爆炸是无法对战列舰这种有重型防御的军舰产生直接效应的# h" {& n7 j* a( T" O+ J5 o

% z3 X1 Y. @& F5 n+ h9 k
作者: mezhan    时间: 2014-9-28 04:37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4-9-28 00:59& o6 v4 U# ], O. o+ C
大和被击沉的过程,恰恰证明了为什么水下兵器在反舰上比水面兵器更好用
( O, g" z6 Q( l" N7 n& Q8 N2 N+ j* X! y
鱼雷在击中舰体的时候,依靠的是 ...

; }+ w% Z. v. I8 C$ U先把三炮塔用精确制导弹药给废了, GAME OVER.
作者: 所以我才打高球    时间: 2014-9-29 00:30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4-9-28 00:59
+ ~  n; |/ m3 l. a) I/ Q7 F大和被击沉的过程,恰恰证明了为什么水下兵器在反舰上比水面兵器更好用
" ^5 A) R! d6 q% g- V6 ?7 d+ w9 Q5 n& a6 ]1 x
鱼雷在击中舰体的时候,依靠的是 ...

! Q. Q8 r0 ~8 t8 z9 `- ~百度百科说大和号的中甲板可以抵御3900米高空投掷的800公斤航弹攻击,这是真的吗?
& }+ N- ^/ P6 Q/ ?. c, K" v9 A' C! C1 `. d
800公斤航弹装药多少一般来说?+ F7 c, e; F7 |9 ^

6 [3 b0 s: w' k! p( W: R( n" z& R大和的中甲板怎么理解是那个只有200mm装甲防护的位置吗?/ {+ E& a3 a3 ~/ W/ p2 @$ m3 b- i4 X
8 @  v; S- [3 K8 A% v! [
800公斤航弹和战斧比谁猛一些?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14-9-29 01:22
本帖最后由 一身轻松 于 2014-9-29 01:38 编辑 1 y$ s# [. L9 N, e$ C. @0 k
所以我才打高球 发表于 2014-9-29 00:304 y6 l7 X6 _( L  S, Z3 c3 h, D
百度百科说大和号的中甲板可以抵御3900米高空投掷的800公斤航弹攻击,这是真的吗?' l: l. e) y! R4 u/ c
- {4 j& J; M- u" @  @
800公斤航弹装药多少 ...

4 }  X; f% Y- ]9 |* c  I8 P. z  Z1 s! x6 h, k5 K, _+ \
大和的设计要求是能抵挡800公斤穿甲炸弹的攻击,注意这个要求,该穿甲炸弹是以长门级战舰的16寸穿甲弹改装的。800公斤炸弹最著名的战果就是USS Arizona。, }5 T6 c6 W8 A

+ E) _# Z3 W/ G, P( |大和的顶装甲带位于甲板下两层、机舱甲板上,物理厚度是200毫米,烟道位置是381毫米,上面2层甲板尽管不是装甲甲板,但也有25毫米厚度。大和的主装甲防御带从1号主炮塔前一直到3号主炮塔尾,之间都是装甲防御带
$ o/ y7 m- G4 D  A2 M' h  Z. e! o2 h  m+ n5 Y2 j. P& W
这是大和的91式穿甲弹结构,可以看出其实际炸药装填系数是相当小的" Q0 ^1 y7 _/ y& I" I
8 C$ Q9 X" O0 E8 A
2 S" d1 G7 f8 M2 j

% }- E3 l  Z4 r3 z( ^" V) W: D% C% C至于Tomahawk的威力问题,还是那句话,它得打得进舰体才能发挥作用,否则战列舰的装甲连冲击波都挡不住,不是在开玩笑么。关于冲击波对军舰的损伤问题,其实有个相当好的例子已经做了回答:那就是十字路口行动中的空爆23000吨级核弹,长门号战列舰是唯一一艘在爆心1,000码(910米)内、却未有承受任何严重损坏的大型舰只。由于空投失误,长门号承受的冲击波因此大大减低;再加上长门号的舰体本身较为坚固,而美军却高估长门号在战时遭受空袭的损修,令计算核试破坏时出现变量,使预期的重创没有出现。
作者: 所以我才打高球    时间: 2014-9-29 01:52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4-9-29 01:221 g2 x7 x# u. Q1 `1 |1 D. @0 i6 s
大和的设计要求是能抵挡800公斤穿甲炸弹的攻击,注意这个要求,该穿甲炸弹是以长门级战舰的16寸穿甲弹改 ...
. k$ b' y  L- A( c
对比俾斯麦号,它的主炮塔被14英寸火炮命中后虽然没有贯穿装甲,但可能是因冲击波受力而造成了惯性位移,总之转向系统损坏了。1 c% J" m3 G8 w( l' |/ l! ^) q
5 W/ ?. ?$ ~: P' j% U; C; @
俾斯麦号在被英国人的16英寸火炮击中第6次时(罗德尼号)失去了前主炮群的作战能力,在被14-16英寸火炮命中第9击时就失去了全部的主炮台作战能力和其余的火控指挥能力,虽然其承受了上百枚大小火炮的射击才沉没,但我觉得要让这种家伙抵御96枚战斧的攻击是不现实的,即便永远无法击沉它,但它也丧失行为能力了。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14-9-29 07:28
所以我才打高球 发表于 2014-9-29 01:52
+ @& s0 y* a' V- ?- }; U对比俾斯麦号,它的主炮塔被14英寸火炮命中后虽然没有贯穿装甲,但可能是因冲击波受力而造成了惯性位移, ...
, {: J5 r5 m6 L. f5 _4 a( e
能造成主炮位移的不可能是冲击波,必然是穿甲弹直接命中造成的后果
6 X, q8 Y3 G1 O) N2 @; O8 Y/ Y6 ^* d+ |, Y9 q4 K9 m- q/ k
英军对Bismack的炮击不可能使用HE,而且Bismack在设计上仍然是一战末期的水平,与英美日海军的技术是有差距的。所以说来说去,目前没有只靠HE可以击沉战列舰的例子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