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贫富、等级和利益分配 [打印本页]

作者: 今昔    时间: 2011-8-1 17:18
标题: 贫富、等级和利益分配
贫富:: j  Z# M3 H! T) t6 h. p+ v
0 B2 b1 R4 x  ~& e8 v) Q
贫富的概念从哪里来,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9 T% U$ N& [  g
/ i/ ]# b+ K4 i! U' J, o$ G
且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人类文明早期时代的一幕—某个洞穴中的一个大家族:大旱持续了好几个月,女人们已经很难采集到果实,男人们在一天的奔波之后,依旧找不到猎物的行踪。突然,一个孩子在洞穴的深处无意之中找到了一个鼠窝。老鼠积累的果实,还有一窝幼鼠,顿时使这个孩童成为了整个族群里最富有的人。
, W) ^+ Z1 v! T( {+ m/ K/ w6 O- y$ G6 Z
由这个场景,时光之轮飞转无数年,人类的文明也已几度沧海桑田。一个明媚夏日的午后,加勒比海的湛蓝海水中,一艘巨大的豪华游艇之上。那个已经反复生死投胎无数遍的孩童哭丧着脸对着父亲说:为什么我们是班上最穷的家庭,只能到这里来度假。小强一家今年暑假要去冥王星看万里冰海中的莲花,而我们却只能在这么个鬼地方打发时间!
/ T' C: t9 o, l5 b' [# X6 x1 T- E3 B$ a. ^* p
什么是贫穷?什么是富裕?似乎很难找到一个确定的绝对标准。当所有的田野都已枯萎的时候,拿着最后一把米的人,就是最富有的那个人。因此,贫富只能是一个通过参照物而进行比较才能产生的概念--“也即,我比谁富,我比谁穷”。在人类早期时代,这个参照物是其他物种,而当人类开始学会使用工具,创造文字,真正的成为万物之灵之后,这个比较的参照物,则只能是人类自身。/ z! H" @/ A  J- Y
% E+ K8 _9 s) m& G
比较是需要在一定的维度下进行的。贫富的比较一般来说有两个维度:一个时间,一个是空间。. Q( R1 P: c  x
! z& A+ V9 i2 ]' h; N
从时间的角度来说,我们总是在和过去的回忆进行比较。笔者的童年是在八十年代,虽然没有经历过之前物质极度匮乏的那个时代,但是童年里朴素的衣服,以及亲戚串门时带着一只鸡做礼物的那些景象,已经深深的印在了脑海之中。以至于今天在电视上看到介绍某些贫困地区的儿童时,竟然会感慨到:居然穿的比我小时候要好嘛。这些都是在时间维度下的比较。那些拥有更早记忆的人们,那些经历过大规模的死亡,长时间的饥饿印象的人们,按理说对于贫富应该有着更加不同的感受。然而事实往往却不是这样,一方面是因为人类记忆的遗忘因素本身,另一方面,是因为还有另一个比较的维度—空间。
# t9 D. H1 I. N$ E! n5 s- E3 A# W  D" @9 O$ M2 {3 c
空间维度里的比较,总是在同时代不同空间范围的人们之间进行的。底层的人们盼望着一日三餐的温饱,毫不顾虑每日多吃一顿会给粮食价格带来的巨大影响,以至于生物柴油价格高涨使得那些有车的人们不得不缩短周末度假的时间。脱离温饱了,又要考虑房子车子,而那些因自己的努力或是因碰巧有个叫李刚的父亲,而已经有了数套住房的人们,身边的朋友已经买跑车了。有跑车的人想要游艇,有游艇的人希望买古堡。等到这些都有了,却发现,世界上还有两个人更富,一个叫比尔,另一个叫沃伦。比尔也在烦恼,因为世界上依旧有人比他拥有着更多的财富,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即使碰巧进入了一个巴比伦时期就创造的石匠系统,却依然会有一个叫做光明会的组织,可以使人觉得自己的贫乏。! R& E2 n) h7 h% J1 B# m" W

  o# |+ `: ?4 V同一时间,不同阶层的人们做着不同的梦。正如二战末期,在有人劝说希特勒逃亡的时候,戈培尔说出了如下经典的言论:元首不能就这样不光彩的从世界历史中消失。
7 A7 |5 b6 ]% @$ N
; T# K2 I. X: U) j9 R所以绝对的富有是不存在的,无论你在别人的眼中多么的富有,总会有人让你感受到自己的贫瘠。即使你的经济状况没有发生变化,当你所有的邻居都变得富有了,你也会觉得自己变穷了。
. O2 K5 M) c* A( v6 N6 Z" s5 I7 H# ?+ S; N. y
而与此同时,人类的欲望也是无止境的。当城外千里荒土,饿孵遍地时,城里的大老板大学士恐怕还在相互攀比谁家厕所点的蜡烛多,谁吞的明珠个头大。
4 C8 l8 a, i& b4 r7 P* B$ u& ?5 f0 N
。。。。。。
, b8 W( S9 D# M
* T) e! ?  ?- [: _* ]) D, W虽然贫富的概念只能在比较之中产生,但是仍然有一些标准可以相对客观的评判哪些人“应该”更加富有,于是等级产生了。; I, b6 p2 p3 j4 P# Y; F% ?) B
7 y1 g! A. g( o# t. |# ?
等级:
4 d5 ^# I/ d+ W  d
- I3 i. ?$ c3 n6 k( ^2 z既然亚当和夏娃是从偷吃苹果开始人类历史的,而碰巧砸坏了牛顿脑袋的,也是一个苹果,那么我们这里就用苹果树来代替整个人类所拥有的财富吧。* g6 s, g" p8 A) n1 r4 w
4 \% Z( B) f# F% Y) B" g1 q
假设,在某个时刻,整个人类拥有100颗苹果树,而且物权的概念已经产生。由于合理组织群体的力量一定远远大于其个体的总和,那么在争夺这一百颗苹果树的过程中,一定会形成相应的社会组织(虽然这种组织的规模会受到当时技术水平的制约),而大致说来,是由村落,到部族,再到城市,国家,洲际, 星球,星系,不同位面这样一个演化过程。那么在争夺果树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两类人—将军和士兵。在人类早期的历史中,前者成为了国王,而活下来的后者成为了贵族。无论一个组织有多少财富,保不住都是虚幻的。能够帮助一个团体在争夺果树的过程中获得最大利益的那些人,自然的就形成了社会等级之中的高层。如果一个团体不能稳定下这些人,其他的团体一定会以更高的代价来争取这些人,直到代价高到一定程度,双方达成一个动态的平衡。9 z6 U7 {' ]' q  l0 ~, @+ y1 S
5 Q7 W. k1 P: y
基本上,这是一个抢蛋糕的过程。如果自己手里有了五十棵果树,然后砍掉对方的三十棵,也可以极大的增加自身国民的富裕指数。冷战后苏联及其盟国的倒台,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一个历程。  B" M9 t' n' i; |, X4 f- w

9 Z* ~0 m) n- C1 E; {7 a0 c同时,有一些团体,在争夺这现有的100颗果树时,种下了新的果树,使果树的总数不断扩大。那么这些能够扩大果树总数的人,也一定会在社会阶层中占据相对较高的地位。基本上,这是一个做大蛋糕的过程。# n1 n% z& L+ k$ `# q5 P: E. A
2 Q# }" \9 V$ B* L( \- z3 z
无论是因为上面哪种情况而获得了社会阶层中较高地位的人士,在大量聚集财富的同时,也期望将财富传与子孙后代。然而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对此民间有句话:“富不过三代”。 每个开创事业的始祖,往往都是最有创造力,同时也大多是从普通人中走出来的,接下来第二代可能还会出生在父辈的创业期间,依旧可以接触到父辈旧日的生存环境,而第三代往往就已经完全的脱离了本来的阶层。所以人们常说: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产生三代人的时间,大约是六十年,正好一个甲子。因此一个甲子,往往也就是大动荡的开始。- N+ _6 B/ a6 p  [' Z4 q4 y$ K5 c

3 S2 B) D% O" o! P一个时代一旦进入了最辉煌的时期,往往也就是财富开始高度集中,社会等级之间流动开始停滞的时期,也即所谓的阶级固化阶段。可是至今没有办法证明,富人生出来的孩子,在享受了优异的生存以及教育条件之后,就天生的可以比穷人的孩子更加优秀,也既不存在所谓的优秀基因。每个人都有能力,也应该有权力去争取更优异的社会地位。在美国,这个称之为美国梦。而在中国,则是目前万人考公务员的场景。/ I- l4 h9 O  Z: z* D3 Q2 k

# |8 b* Z9 O3 v/ a- T( {如果一个时代,其最优秀的人材不能够在正常的社会上升通道中得到曜升,并取得相应的贫富地位,那么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大规模的动荡,以暴力打破旧的体系而产生一个新的体系。而那些已经既有贫富地位的人们,在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也大多不会主动的放弃既有的财富。
4 W2 L) c5 ]9 c" I- ]/ K
$ |- i( T/ A3 Y! ?至于如何界定某个阶层的富裕程度,这里其实有一个可以简单测算的公式: 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其产出占组织群体中所有人的财富比重,除以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口比重,即可得到其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当比值为1时,从事该职业的即为该组织中的中产阶层。举例来说,如果在中国农产品占居民财富的30%,而有70%的人从事农业生产,那么其比值为3/7。如果要提升农民的社会地位,要么涨价,要么,只能城镇化,减少农业人口的数量。
* c4 ], G& o) q$ f! y8 @) _1 b
9 C& _  {" P: L3 r利益分配:
, H2 f' u5 E, {% E/ y" i/ Z. }+ \  i$ a8 K: @2 [/ g
对于某个特定的团体来说,财富的源头只有两个:自己做大的蛋糕,和外部抢来的蛋糕。蛋糕做大了,蛋糕也抢回来了,接下来就是团体内部的分配问题了。利益大多是沿着两种途径进行分配的:条和块。条是管状,而块是网状。不同的历史阶段,这两者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而两者,也往往是相互交缠在一起。
: f* m* `, n! n- o4 e7 I6 ?7 I2 n9 l! Y1 q* _( q( z
举例来说:房地产行业就是一个条状的利益分配行业:从土地拍卖,到基建,再到上游的钢铁建材家居,所以相关的人员都在一条产业链上获得相应的利益。而其在特定的时间所解决的就业问题,是无法被忽视的。条狀的分配方式往往跨越空间的界限。) F% z: Z$ W, r/ J% T
块狀则是在某个地域范围内以辐射的方式无差别的散布:如某地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住房,餐饮,教育,娱乐产业的整体发展,那么所有的相关从业人员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5 B8 T0 `+ B  N1 S0 u7 ]

' R$ h$ a& q- o; w) v, z在现代社会中,没有任何个体能够独立于体系之外生存,每个人都必需在这个分配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子。因此所谓利益分配,也就是所谓的就业问题。7 t2 h7 w) M: R" n/ ~

1 O9 n$ V5 q4 d% P% g- z总结:
1 p; i2 L( M8 C# C1 q9 I9 y
' c5 Q, t3 ~; V6 W7 v/ Q2 P人生就是一场大的游戏,富人的烦恼,也许不会比穷人少多少。能够拿到一手好牌是好事,但是如何把一手坏牌打好,这也是生活的乐趣所在。
8 C! C4 M; L/ I6 o2 f: ?8 ]1 V
作者: 万里风中虎    时间: 2011-8-2 05:29
回复 今昔 的帖子" G# K1 D4 ?, T& Q' y
& `% L8 [# [/ {" D6 M- P- Y7 `
没有穷人就没有富人# C2 J; P2 m; p4 F4 d& N% h
没有富人就没有穷人0 f+ w* p. D$ f7 Y5 l/ @
没有老板就没有工人' h* F8 ^/ E! U: q: o
没有工人就没有老板
' T- N% |* ~2 D6 x$ x( z* k没有码农就没有微软
& M+ Q4 }# O7 z! S9 o没有微软就没有码农& I) P2 ~( s$ p) ~1 s! D+ Z
没有农民就没有地主" \/ R  R) y7 o& U0 @
没有地主就没有农民
% w- w' W" \; M" y没有地产商就没有房奴4 F0 Z* C% v* }4 C- H
没有房奴就没有地产商
! Q& P% p. J, L/ S) M- @! G+ R。。。。。。
! G5 h- }0 ?6 g0 L2 V8 H没有黑就没有白,9 n( U6 v7 N  |
没有恨就没有爱,
8 m! }8 \: p' P7 V: {没有孤独就没有明白,, M4 B. y6 J. m9 ]
没有欢乐就没有悲哀。
/ i, K- T! \6 ?; ^( W% O. X0 v没有黑就没有白,9 ~" W2 m, X0 r7 U4 F5 c
没有恨就没有爱,
* i: ~) [4 F1 W: y: s没有孤独就没有明白,  K# e+ [" ?! l) B8 ~: v
没有爱人类就不存在.
/ f% s9 Q8 J5 l3 O: Z8 c+ }1 F# y  t$ `: X# u6 I, k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