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学写卜算子 一首讽喻词 [打印本页]

作者: 随便    时间: 2014-6-11 22:10
标题: 学写卜算子 一首讽喻词
上一讲留了两个题目,小溪边和饮烟。
这两个题目适合写借物抒情,因为这两个题目容易触发人们的独特的感受。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讽刺词的写法
大家来看例子,由于史上这样的词不多,我就以我和诗雨的几首练笔为例来说明。当然这些词也是很不成熟的。大家可以从中看到一些讽刺词的方法。

牛【第八部】懒散人
  百味宴中香,唯我咽枯草。露下朝耕向北坡,烟柳清风袅。
  寒苦问无人,主有千仓稻。垂角行迟带月归,背上千痕少。

大家能看出来这首词是讽刺借牛来讽刺什么人的吗?
这首词是我原创,那么我来解析应该是最清楚了。 在创作这首词的时候,灵感来自我的邻居,一个恶婆。词面是说牛的主人,但是牛是谁呢?牛是恶婆的男人。腊月二十八到家,正月初四就要出门赚钱,就这样,这个恶婆天天还要骂他,把他打哭了。我借用“牛”来代表这个丈夫讽刺这个恶婆,这种讽刺方法,不是直接讽刺而是借牛喻人是讽喻法。
这种讽喻的方法,不能直接点明,用比喻的方法来写。
那么继续下我的原创下一首

晚清【第四部】懒散人
  攘外约千条。安内歌威武。莫问琼楼化断垣,却喜鸾儿舞。
家是宦官家,苦也平民苦。怎向龙旗道运兴,陌巷穿田鼠。

大家看出什么,可以说。硕鼠。硕鼠是谁?“陌巷穿田鼠”用田鼠指那些鱼肉百姓的硕鼠,食民脂民膏的贪污腐败的人。
这首词我借用了元曲山坡羊技法。其实前面六句全是以晚清来铺垫,关键是最后两句,最后两句的主题就不单写晚清了。也可以写现在,未来。
继续看下一首

梅【第一部】懒散人
  昨夜一枝开,北岭余寒笼。待到黄鹂柳上飞,画角东风颂。
  消息到前村,学就新妆弄。桃李休夸舞蝶多,免教行人哄。

这首词题目是“梅”内容没有一句是梅花,只能从第一句看到一点点,是在描写梅花。这首梅与一般人的咏梅词不同,在于立意。
消息到前村,学就新妆弄。桃李休夸舞蝶多,免教行人哄。
上片写梅,下片写桃花、李花,上下片结构运用对比方法,上片高度在赞扬了梅花是春天第一枝。过片开始,讲桃李听说梅花开放的消息,也急急忙忙的开放。但是,结句笔势一转,语气由赞扬梅花,变为贬斥桃李,不要在哪里夸耀有多少粉丝,路上行人都在嘲笑。
写这首梅的时候,也是有现实事件发生的。具体事情,在这里我就不说了。
这首词,我在学习蒋捷的昭君怨而创作

昭君怨 卖花人(宋•蒋捷)
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卖过巷东家。巷西家。
帘外一声声叫。帘里丫鬟入报。问道买梅花。买桃花。
这首词从词面上看,很普通,根本看不出出自大家之手,这句词的关键就在结句部分
问道买梅花。买桃花。
在这里梅花代表高洁、桃花代表同流合污。

好。今晚因时间关系就到这里

作业:卜算子
  写一首讽喻词,自拟题目(不是无题目)
  仄声第十八部

入声: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六叶通用
【五物】物佛拂屈郁<馥郁,郁郁乎文哉>乞掘[月韵同]吃[口吃]讫绂弗勿迄不怫绋沸茀厥倔黻崛尉蔚契屹熨[未韵同]绂
【六月】月骨发阙越谒没伐罚卒[士卒]竭窟笏钺歇突忽袜曰阀筏鹘[黠韵同]厥[物韵同]蹶蕨殁橛掘[物韵同]核蝎勃渤悖[队韵同]孛揭[屑韵同]碣粤樾鳜脖饽鹁捽[质韵同]猝惚兀讷[呐]羯凸咄[曷韵同]矻
【七曷】曷达末阔钵脱夺褐割沫拔[挺拔]葛闼渴拨豁括抹遏挞跋撮泼秣掇[屑韵同]聒獭[黠韵同]刺喝磕蘖瘌袜活鸹斡怛钹捋
【八黠】黠拔[拔擢]八察杀刹轧戛瞎刮刷滑辖铩猾捌叭札扎帕茁鹘揠萨捺
【九屑】屑节雪绝列烈结穴说血舌洁别缺裂热决铁灭折拙切悦辙诀泄锲咽[呜咽]轶噎彻澈哲鳖设啮劣玦截窃孽浙孑桔颉拮撷揭褐[曷韵同]缬碣[月韵同]挈抉亵薛拽[曳]爇冽瞥迭跌阅餮耋垤捏页阕觖谲夬撇蹩篾楔惙辍啜缀撤绁杰桀涅霓[蜺,齐、锡韵同]批[齐韵同]
【十六叶】叶帖贴牒接猎妾蝶叠箧惬涉鬣捷颊楫[缉韵同]聂摄慑镊蹑协侠荚挟铗浃睫厌靥蹀躞燮摺辄婕谍堞霎嗫喋碟鲽捻晔躐笈 [缉韵同]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4-6-12 02:12
这个不好写~~~
作者: 随便    时间: 2014-6-13 09:52
本帖最后由 随便 于 2014-6-13 11:46 编辑

讽喻诗初稿


皮厚腹中空,关节粗而突。腰板纤柔惯鞠躬,观色钻营滑。
聚集可遮天,独立风能灭。无骨无香伪善君,敢与松梅结/

喇叭花
无骨靠篱笆,借势高枝拔。 夜半偷开猥琐花 ,卖笑吹喇叭。
风到赞风柔,雨过夸清洁。又和蝉蛙互捧场 ,哪里知操节。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4-6-14 01:58
随便 发表于 2014-6-12 20:52
讽喻诗初稿


挨骂 (哎哟妈呀的缩写:)

感觉你这不是讽喻~~~是拍桌子大骂呀?!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