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顺治帝怎么上位的 [打印本页]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4-2-21 06:22
标题: 顺治帝怎么上位的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4-2-21 06:26 编辑
$ s5 T2 t+ L, @! _4 l# l9 E% M+ j) B* S3 ]) s
豪格不可能登上大位的。 因为多尔衮。
  {. ?3 T1 r4 j
* h* n4 _- W+ y) }: G! o. B顺治帝的即位实际上是满洲贵族权力斗争的妥协结果。
+ b" C+ k5 _5 U$ w9 u. i6 g5 ~
3 d4 @- o/ F2 \% D+ E( U: w6 E皇太极死后的权力斗争根源是在努尔哈赤生前就埋下的。) P9 o( M3 I# ^; d  C3 P

2 C+ a% R1 Z# K原来努尔哈赤的继承者是长子褚英。但褚英这个接班人太不会搞政治,就被四大贝勒联合起来搞死了。
9 ]5 \9 {; S* y' {0 B: r/ x, M& F8 h* \+ n& j3 f5 _
长子褚英是努尔哈赤的元配佟佳氏所生。; v: L2 X* T, A2 d; ?' u

4 T4 j# K* q: y$ b4 \5 U4 j佟佳氏是当时东北的汉化的女真家族, 是一家富商。+ {6 o7 G/ t7 n, {* {

3 D5 Y4 @- N7 g* e# h1 C佟氏是东北的汉人大姓,佟佳氏女真人也自称佟氏, 是“假佟”。
% C' {+ q% E$ A; I, u! P+ W0 U, i# k4 v! ]* O4 z8 B
其实许多“真佟”的先祖也是女真人, 比如康熙老妈的家族佟氏的先祖在明初就是归化的女真人, 但到了明末已经成为汉人了。
( n8 ^+ A4 j5 K* u: T9 u3 `1 [) {! y" p5 m! g* |" W& q( p8 Z" e- d
详情请看俺的老贴:康熙的汉人血统; z4 ^0 f% H: f& J) a+ Z

9 f2 z- I" Y5 B努尔哈赤还没有发迹的年轻时候是佟佳氏的上门女婿。7 G' b# k7 ^$ \
2 i) j3 }3 s; L# g0 O) d
明代的文件称努尔哈赤为“佟努尔哈赤”。
$ J: V! s3 a1 m5 d3 @9 f+ w0 O4 O
不过这个女真人的入赘跟汉地的入赘性质不一定一样。女真人深受蒙古的影响。 铁木真时代蒙古人的习俗就是,把娃娃亲的小男孩留在女孩家寄养一直到他们的成婚年龄。 铁木真当年就是被他老爸也速该留在了他的对象孛儿帖家中,最后是因为也速该6 o) r! U3 D% H: ?* W
在回部落的路上被塔塔尔人毒死,铁木真的老妈才派人把铁木真从老丈人家接回来、  }9 _% d6 J3 F& |% l9 ^$ `* ]
& r2 ]9 S5 x. I  U7 |3 L4 x1 Z) f2 Q

, A& F, i7 G! G" ]3 a6 d本来褚英死后,努尔哈赤和元配佟佳氏所生的次子,四大贝勒中的大贝勒代善很有希望成为继承人。
& X) `: c, V- @0 O) K# H; @
% }7 J/ B2 y1 Y% n但代善被四贝勒皇太极黑了一把。 原因是代善跟老爸努尔哈赤的大福晋搞暧昧。 当时代善的老妈努尔哈赤的元配佟佳氏已经过世, 努尔哈赤也有了新的大福晋。
/ H9 M9 c% i6 O. [
5 j/ K! M. N) h6 e- Z1 u% B5 W- @7 z. X" ^; B, p( y) d: L
本来游牧民族就有儿子继承老爸的女人的传统。 努尔哈赤年事已高,大贝勒代善是指定的接班人。 所以大福晋先和代善搞好关系也是情谊之中的。 但毕竟努尔哈赤还没死, 你俩这么提前为他老人家办理后事是犯忌的。特别是这个大汗位置还有- Z+ M# l. J& h0 d2 p
其他利害的主瞧着的时候。 代善这事当然就被人揭发, 然后当然就是做冷板凳了。当然代善还有其他很多狗血的事情,最后让努尔哈赤废了他的太子地位。: u2 D( Y/ M6 _: G; S! D) |- I

: `. s7 C0 N2 q: n. f接下来,最佳选择当然是四贝勒皇太极了。
4 m9 ?2 m% L5 h6 ~5 @3 }! z/ z. c5 |5 _, c6 f, U
四大贝勒之中,皇太极当然是最优秀人选。但皇太极上位不是刻在石头上的。
. }3 B4 x+ q3 x
; ?% r$ s; @$ ]接班人这个位置本身就不是很稳定的。 刘少奇和林彪同志都很清楚滴意识到了。
( I7 Y# X6 Z5 |# \9 ?/ ]) T/ h& m5 R7 X+ l% `4 S4 u% o! \  s
努尔哈赤还宝刀不老, 最后娶了小萝莉阿巴亥。阿巴亥很得努尔哈赤的宠爱, 成为了新的, 也是努尔哈赤最后一位大福晋。& z8 V! u  y% _( @1 G

0 S6 p  S! K0 B1 H5 l+ }- R+ y老年努尔哈赤的恩宠,让小萝莉阿巴亥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1 D6 D. S  K, C1 J( C7 n* m

. q# Y8 L) [# o8 [( }% F5 Q科学家现在还是没有搞懂是怎么回事,但自古以来,全世界普世的,就是上层阶级的生儿子多, 下层阶级生女儿多。 虽然从社会学和基因遗传学方面来说,这很有道理。 男孩属于下赌注, 因为不晓得他以后能不能聚到老婆, 女儿是旱涝报收的。但女儿一生中能够生育的后代有自然限制。 但贵族男子可以有很多机会和条件传播他的基因。小民的话,除非你儿子是朱八八,最后还是生女儿保险,至少你的基因会流传下去。 但生理学上,科学家还是没有搞明白母体内这是怎么控制的。
3 Z$ e! ?( l) V% J; k# l+ L. w- B! m- n5 x% u9 W

1 S/ S9 D9 ]9 v% b, F阿巴亥的三个儿子分别是阿济格,多尔衮,多铎。3 Z4 f6 O- j. r% s$ \- u: `
, ~9 i1 {; c5 C! q! p9 l( g
前面说了建州女真深受蒙古影响。
  m, ]4 \* A- _" q# m
- i9 y# E* |3 O9 p* H5 @$ F建州女真和蒙古一样有“幼子守灶”的习俗。
0 W" B- _* ~% l/ Q  t) O5 c  ^: c1 X9 j' {
对于蒙古人来说:! \- y* u" H  S

9 b+ b, D- T# b家中正妻所生幼子称为“斡赤斤”,意为“守炉灶者”,可以继承大部分家产。- b; R; B( j! d' I
3 }7 \6 k8 p- |! d! [
这个在封建的游牧帝国中,不是没有道理。
' Q5 w; ~2 v; h$ C, ]3 u3 x" r) @* P9 O# G+ y$ Z) O" k6 g% j$ _
因为幼子往往年纪小跟着老爸一起过, 老爸把大部分人马抓自己手里,他的兄弟和儿子们也没有造反的本钱。 但这个习俗虽然对现任大汗有利,但对下任大汗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G: ~8 [4 f' E% T# k5 u; {! R) s  D8 I7 H0 l
铁木真正是因为将大部分自己的人马留给了拖雷,造成拖雷一家独大,为以后拖雷家族和窝阔台家族的权力斗争埋下伏笔。拖雷势力对大汗窝阔台的威胁,最后是以拖雷因窝阔台而死的方式解决的。 3 S. t& O$ R+ M% R& t

0 ~# F. _" `3 C: M铁木真大封蒙古功臣的时候,也是本着“幼子守灶”的习俗, 把他的幼弟斡赤斤和他老妈妈分封在一起,封了万户。 要知道,当时蒙古最大的功臣也只是封了万户。 后来斡赤斤成为东北的第一大势力, 为拥护窝阔台上台起来决定性作用。但在窝阔台
& C+ M2 f6 s8 c( Y死后,斡赤斤乘蒙古大军跟随“长子西征欧洲,蒙古本地空虚,企图偷袭大汗营地,乘机夺位,差点得手。
! c* s, T8 U  e! w" L0 l7 D9 B9 t: r/ l! z! X0 g# X
, k! |  h( o& s
努尔哈赤也走一样路线,把自己带领的镶黄,正黄旗留给阿巴亥的三个小儿子。特别是幼子多铎,这个小P孩居然拥有比其他贝勒都多许多的牛录! 这个最后给多尔衮夺权上位提供了本钱。6 g9 `, _. [$ _' S
8 M9 L! ]& K- r
而且努尔哈赤十分喜爱多尔衮。皇太极的老妈只是一个侧福晋。, v7 l# d9 w% `$ D0 _
; `: n2 e( K& {6 n
如果不是努尔哈赤在攻打宁远的时候意外滴被明军的进口西洋大炮打伤,不治而亡的话, 日后,汗位还不晓得是谁的呢。0 u4 i/ q+ {6 X% y* H+ Q( S; i
( l! V' L: y' U4 {+ v
努尔哈赤有个明确的指示:阿济格是镶黄旗旗主,多铎是正黄旗旗主,将来自己死后,自己统帅的亲军全给多铎,但将另赐一旗给多尔衮。
7 \( p" x8 Z( u3 o
6 T0 F0 T) A5 R) x! Z) L+ O本来镶白旗的旗主已经被调去了镶红旗,这是为多尔衮做镶白旗的旗主做的准备。
. p. n3 g7 d% d' D0 P0 d
5 a( a1 g/ Z# Q5 o' O8 M但努尔哈赤的意外死亡,让皇太极得到了机会。! z8 E3 Z8 w+ Y. |7 c  {  W
3 X; Q* P; @4 t
努尔哈赤一死,镶白旗就被皇太级贪污了, 让自己的儿子豪格当上了镶白旗旗主。; U; E+ J- z2 t/ X+ u# R

# @4 q) g$ q; b* m7 ]1 I3 F: ]皇太极第一件事就是逼死多尔衮的妈妈大福晋阿巴亥,逼迫她为努尔哈赤殉葬。
2 D  a2 Q1 |) {1 h% u2 H4 C8 v# H# Y! N
因为自己是大汗了,皇太极把自己统领的正白旗和镶白旗又改名为正黄旗和镶黄旗, 多尔衮三兄弟的镶黄旗和正黄旗改名为镶白旗和正白旗。
4 |% O# R8 A! m
/ h: m. k; b5 Y, E2 [, U, a因为三个儿子还是小孩,对皇太极的威胁不大,皇太极没有马上为难他们。7 Z- W* B( {  P. f( q
% ~2 {7 F4 e6 T( s
但后来,皇太极还是废掉年长战功高的阿济格的旗主地位,用14岁的少年多尔衮作镶白旗主。关键是多尔衮弟弟多铎,因为“幼子守灶”,多铎统辖的牛录最多,他的旗总是八旗中最大的一旗。
- Y1 r' T0 T0 y! K
- j3 ~' K, J$ E3 k' [& r3 D7 m皇太极死的时候, 多尔衮兄弟的势力和资历都比豪格大出一头。 但多尔衮也明确知道单凭他们兄弟的力量,不足摆平其他贝勒(比如大贝勒代善)的联合力量
+ g% ?$ ~5 |* j
* s& p" E7 u& q5 e0 N5 v皇太极和他的儿子豪格一共有117个牛录,是八旗的第一大势力,三兄弟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则有98个牛录是是八旗的第二大势力,老代善(他儿子岳托已死,所以代善辖两红旗)和济尔哈朗则有96个牛录是八旗的中坚势力。# B8 z- c( e  t/ I- z% c

( |6 V9 P# p: u. \- y8 S/ [) h结果就是多尔衮联合代善打击豪格, 推出年幼的福临上台, 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 因为福临也是皇太极的儿子,豪格也没办法。1 h0 t8 C; c# |& F

+ L0 N$ k9 M) \' D5 [最后进关没几年,豪格就被多尔衮下狱整死, 最后豪格的老婆也被多尔衮纳下了。
, T% f- E$ ~5 X# r
: D* t+ X& Z) c0 r( y1 C2 E6 R) W! a& i2 Y

  s9 Z: [% F0 ~- M" `
5 r8 U4 H- A! r
% u* \$ d' ]" v1 |
作者: tanis    时间: 2014-2-21 06:35
佟佳氏,阿巴亥和满蒙第一美女的pp都到哪去了~~~
作者: xiawuyu008    时间: 2014-2-21 07:16
佟佳氏现在叫什么?
作者: 范进中举    时间: 2014-2-21 09:45
xiawuyu008 发表于 2014-2-21 07:16 - |# P4 h7 W) c: i$ _
佟佳氏现在叫什么?

; ]7 b. N  m1 T十年前,大年夜在新东方与一位佟佳氏美女邂逅......想来也算神奇
作者: 然后203    时间: 2014-2-21 10:18
《大清风云》里面讲到了。不过剧情非常狗血,狗血淋头。! I5 Q) S  @4 N6 u/ b
许晴那个时候可以用光彩照人来形容,要风得风。
作者: 人在江湖    时间: 2014-2-21 10:20
范进中举 发表于 2014-2-21 09:45 9 ~/ w* m6 K  W$ J' G8 G
十年前,大年夜在新东方与一位佟佳氏美女邂逅......想来也算神奇

. H( G$ c4 I2 M9 ?3 j- A7 f% L8 [到男人帮如实招来,不要搞日后再说的把戏
作者: 范进中举    时间: 2014-2-21 11:05
人在江湖 发表于 2014-2-21 10:20
# l3 d) j+ u( _8 M) Z& P0 Y到男人帮如实招来,不要搞日后再说的把戏
' n2 h& J# Y* _. ]
我一直要加入,人家一直不允许
作者: 松阿察    时间: 2014-2-21 11:44
本帖最后由 松阿察 于 2014-2-21 11:46 编辑 + \: k" B1 I6 ~
xiawuyu008 发表于 2014-2-21 07:16 / U6 q5 E( Y3 E0 o9 n
佟佳氏现在叫什么?
6 I/ z2 {/ j& @+ Z- r: E! `+ t$ H

% e1 n) s2 p& d, o! t$ Y, \佟。比如佟铁鑫。东北、北京,姓佟,尤其再搞文艺,满族的可能性很大。
作者: 边寒剑    时间: 2014-2-21 13:23
以前看了一篇文章,铁木真他爹也速该好像就是耶稣的音译7 L' ~2 j) A, J. F0 h- l7 y% d
$ D# Q( o3 [. i6 G3 n" M
阿巴亥、渥巴锡、阿保机,还有那个法特去世后的巴解领导人阿巴斯,都是一个名字的互相音译。/ d: e! h+ l- Z- @9 V
1 \* v8 ^7 c4 R% B8 }# @& w6 h0 @6 y
可汗,被日耳曼语音译成了哈根,也被音译成卡恩,突厥再次音译成为哈坎。) v! n) \4 a; _' R" z* j

- N1 t, Q7 t" v) ?成吉思、顿涅斯克、格但斯克,都是一个名称的不同音译。/ P0 A+ f6 C4 g0 x

# [5 R8 v1 c4 c& c' U5 A) r多铎,在西方被音译为图多尔(尤文图斯有个后卫貌似这个称呼)
# y6 ]) x" {* [3 u# e: T: J/ O5 t! B% q3 b& O: H  u. i
另外,温相的《帝国杀戮》里面深刻分析了一下,阿巴亥是努尔哈赤赐死的,而不是皇太极逼死的。同钩弋夫人一样
作者: 小木    时间: 2014-2-22 06:12
边寒剑 发表于 2014-2-20 23:23 ( p% J  x0 n( `
以前看了一篇文章,铁木真他爹也速该好像就是耶稣的音译
  _( w3 Z- l1 j0 P% n
6 \# e+ I/ z) C( ]$ W阿巴亥、渥巴锡、阿保机,还有那个法特去世后的巴 ...
0 @  O, Q! B  s( J
嗯,没说都铎王朝和那个都铎和多铎其实是一回事?
# k1 D8 V! x8 |2 q' b
8 G! L3 X8 O: p* z: Z" N5 k这些发音相近,确实有一些在语源上有关系,不过绝大多数,尤其是离得远的,仅仅是巧合而已。。。
3 H% a: X. u# f: z  a' Y2 r, o1 C尤其是现在看到这些汉子写法,都经过了不同语言之间转写(好多还是反复多次),然后还有发音随时间演变,看着发音差不多的,很可能实际发音差得多了去了。。。
作者: 边寒剑    时间: 2014-2-22 11:21
小木 发表于 2014-2-22 06:12 " p9 M; V" X. s' R& o
嗯,没说都铎王朝和那个都铎和多铎其实是一回事?5 g2 ^% E: g# Z  @  z
8 S0 e" C% ~6 D+ s
这些发音相近,确实有一些在语源上有关系,不过绝大多 ...

+ L7 A6 y1 X# F( y以前是没有系统的全面的进行研究,而且他们都是通过一个很早的横跨欧亚的大帝国所传播的,这个帝国就是柔然(东罗马帝国称之为阿瓦尔帝国),下面我转一篇文章
作者: 边寒剑    时间: 2014-2-22 11:29
小木 发表于 2014-2-22 06:12 ; ]7 @: ~! Q- r7 I+ I. Y
嗯,没说都铎王朝和那个都铎和多铎其实是一回事?
1 {9 G9 n5 q- e1 Q' k3 K: j. Y5 l+ E. m' d$ L: H
这些发音相近,确实有一些在语源上有关系,不过绝大多 ...
( n9 j+ ^$ K3 ]9 H1 T6 y. }1 p
       在公元4世纪,亚欧大草原与中原大地一样,笼罩在军阀混战的阴影中。匈奴与鲜卑的时代已然消逝,突厥与蒙古的时代却尚未到来。经过几十年混战,一个新兴的民族终于君临大草原。他们上承匈奴、乌桓、鲜卑,下启突厥、蒙古、女真,既是古老草原传统的捍卫者,也是新兴科技文化的倡导者。小到发型和武器,大到信仰和语言,他们的文化都深刻地影响着后世欧亚大陆上的众多民族。3 Y( x/ L/ C# [( a7 T' Z
  和许多古代游牧集团一样,这个民族曾经有许多名字:他们自称“柔然”或“茹茹”,北朝人称他们为“蠕蠕”,南朝人称他们为“蝚蠕”或“芮芮”,隋唐的中原人称他们为“阿拔”,突厥人则称他们为“阿帕尔”(Apar)。
4 [! z- |* e% X3 n; }  在境外,他们的名字更是五花八门。阿拉伯人称他们为“沙里”(Sharii),欧洲人则称他们为“哲欧根”(Geougen)、“阿瓦尔”(Avar) 、“欧伯尔”(Obor)或“瓦尔匈奴”(Varchonitae)。
4 M) v0 ]) O* {9 P! ?  按照《辽史 国语解》的记载,“蠕蠕”的“蠕”字,古代发音是“而宣切”,也就是“ruan”,读如“软”,表示蛇虫爬行的形象。从语音判断,“蠕蠕”、“蝚蠕”、“芮芮”、“茹茹”、“柔然”、“哲欧根”等显然是同一个名字,现代汉语拼音应拼作“ruan ruan”,而国外的著作则沿用威氏拼音法,拼作“juan juan”。同样,“阿拔”、“阿帕尔”、“欧伯尔”与“阿瓦尔”也可以合而为一,即满语中的“Abahai”(通常译为“阿巴亥”或“阿拔嘎”)或突厥语中的“Abakan”(阿巴坎),也是蛇的意思。可见,这个民族的本名应该是 “阿拔尔”,其他音译形式为“阿拔”、“阿帕尔”、“阿瓦尔”、“阿拔嘎”或“阿巴坎”;它的意译则为“蠕蠕”、“蝚蠕”或“柔然”,也可写作“芮芮”、“茹茹”、“哲欧根”等形式。7 F2 R4 }, K8 p" T/ Y
  与匈奴、鲜卑、突厥、女真、蒙古等更著名的游牧民族不同,柔然民族的起源既没有怪异的野史传说,也没有动人的传奇可讲。但这绝不代表它缺乏惊心动魄的内容,而是应该抱怨生不逢时。因为柔然人叱诧风云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各地都处于文化衰落时期,普遍缺乏优秀的历史著作。二来柔然人不像他们的前辈匈奴、鲜卑人那么嗜血。他们曾经横扫东西数万里,攻陷过上千座城镇,但从来没有屠过一座城,因此也就没有制造出大批对所受苦难刻骨铭心的受害者。没有了诅咒他们的受害者,柔然人自然淡出了口传史学“家”们的视野。
" s& `& r; x7 _$ p5 _! p  柔然民族原本出自拓跋鲜卑,与后者一样,是匈奴、汉、高车和契骨人融合而成的混血民族。除了战马和弓箭,他们更崇拜从东方升起的太阳以及由鹰、豹组合而成的怪兽。
* w+ y' `: Z  u" }  他们神秘的族名“阿拔尔”出自亚欧草原上古老的传奇英雄阿波罗。不过阿波罗辉煌的历史历经数千年的口耳相传,早已成为模糊的神话,新的光荣需要太阳神后裔们自己去努力博取。
* I$ |- W6 J4 v. j  当拓跋鲜卑被前秦征服时,柔然人也沦为前秦帝国的臣民。但淝水之战完全改变了中原历史的进程,前秦帝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柔然人乘机摆脱鲜卑人的控制,独立并北上,进而统一了蒙古高原,建立起绵延万里的柔然汗国。7 ~. i( H6 s. p- y! x1 D

作者: 边寒剑    时间: 2014-2-22 11:30
    为了对付昔日的宗主——拓跋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帝国,柔然人与汉族统治的南朝政权建立了长期盟友关系。在此后的三百多年中,这支令人闻风丧胆的辫子军东征西讨,踏遍从黑龙江到易北河之间的辽阔土地,继匈奴之后,将草原帝国的荣耀再次传遍亚欧大陆。正因为他们的牵制,北魏才无法完成统一中国的使命;也正由于他们的西征,西罗马帝国才最终被欧洲民族大迁徙的浪潮摧毁。1 N: R: c8 n3 S
  早年的苦难没有把柔然民族打造成嗜血的狂人,反而培养了他们同情弱者的宽厚性格。远征柔然的失利一度使北魏帝国沦落到崩溃的边缘,进而导致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灭佛。大批北魏佛教徒逃奔漠北避难。受其感召,柔然民族逐渐接受了佛教信仰,佛法自此在蒙古高原上深入人心。受佛教影响,柔然汗国一度与死敌北魏和解,两国政府还合资兴建了大同云岗、敦煌莫高窟、河北响堂山等佛教石窟。其盟友厌达汗国也在中亚同时兴建了闻名于世的巴米扬大佛。% F! F4 O1 w% l& F
  对佛教来说,那是一个最激动人心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了艺术奇迹的时代。& k6 r/ V4 p6 F$ H8 L* v
  公元5世纪中叶是柔然汗国的鼎盛时期,他们软硬兼施,建立起一个比匈奴帝国更加庞大的国家。北匈奴的直系后裔——悦般,就是被柔然和厌达联盟消灭的,冒顿单于的后代因而丧失了贵族的地位,沦为普通的中亚牧民。+ e& M) f: {0 [% q8 ^! x. {
  不久,柔然铁骑越过乌拉尔河,深入东欧腹地,若非他们伟大的可汗吐贺真正好在此时去世,柔然人早就可以在维也纳森林野营了。出于对柔然人的畏惧,东欧民族纷纷涌向中欧,在匈奴帝国崩溃后制造出又一波民族迁徙浪潮,最终将盛极一时的西罗马帝国彻底倾覆。这次远征虽然半途而废,但为柔然人的后裔保存了西方的记忆,阿瓦尔人、保加利亚人、突厥人、马扎尔人和蒙古人没有必要向别人打探道路,也无须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就可以沿着先人的足迹,从鄂尔齐斯河直扑多瑙河。' {+ Y. G! ?  s& ?- ~/ I  |

作者: 边寒剑    时间: 2014-2-22 11:31
    到了公元6世纪中叶,北魏与柔然这对亦敌亦友、亦亲亦仇的欢喜冤家,相继分裂成东西两朝。柔然汗国经过艰苦努力,一度重整山河,并利用北魏的分裂,主宰了东方的政局。但上次分裂的恶果继续发酵,原本臣属于柔然汗国的突厥人在西魏的支持下突然崛起,一举结束了柔然人在漠北的霸权。在突厥人的追杀下,柔然民族四分五裂,大多融入其他的亚洲民族中,他们兄弟般的盟友——厌达也落了个相同的结局。
" X. r# |3 n/ }* u6 @: Z7 U( t) P  558年,自称“阿瓦尔人”的异国使团抵达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请求与拜占庭人结盟,这给西方人带来了巨大的惊讶和震动。不久,突厥人也派来使团,抗议拜占庭人接纳阿瓦尔人,这时的西方才知道,阿瓦尔人就是柔然人,他们只是回到了祖先阿波罗曾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而已。
. Z( C2 t8 w9 u& c: O0 t3 X  拜占庭与较为强大的突厥人结盟,以对付死敌波斯,阿瓦尔人则巧妙地拉拢波斯夹击拜占庭,又先后征服了保加利亚人和斯拉夫人等西方民族,在东欧平原上重建柔然汗国,从此开始了他们“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第二春。
, t' H( u7 E6 u, u% G: C  柔然铁骑的出现,给衰落中的欧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他们要向东方军队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欧洲最早的军事理论巨著《战略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弯曲的马刀、丈八长矛、鱼鳞甲、新式钢盔,特别是金属马镫,这些阿瓦尔武器使欧洲的军火库焕然一新。同时,阿瓦尔人也乐于引进西方独有的科技,例如马蹄铁和马刺。正是在阿瓦尔汗国,现代马匹的全套装备才最终成型。6 _: S5 c2 z- N- y
  虽然被突厥人赶出家乡,但阿瓦尔人毕竟是幸运的。他们找到了一块肥沃的土地,还拥有了一位杰出的君主——伯颜可汗。伯颜不仅是出色的军事家,更是高明的外交家,为了给本民族争取最大的利益,他与拜占庭人进行了多次经典的谈判。他也意识到武力的局限性,所以尽量避免对征服地区进行经济上的破坏,并且用减税的方法促进农业生产,促成了中世纪欧洲农奴制经济的发展。
# H/ _9 E' [1 Y& ?0 O8 m8 }  依靠军事才能,伯颜西征法国,生擒了法国国王西格伯特,导致墨洛温王朝的衰微和加洛林王朝的兴起;依靠外交才能,伯颜利用日耳曼民族间的矛盾,成功地吞并了曾经翦灭过欧洲匈奴人的格皮德王国,并迫使伦巴第人向南方迁徙。后者在意大利北部一直居住至今,当地因此得名为“伦巴第”。: D4 ?( R( m' r+ E+ }$ \
  至此,整个中欧地区都落入了阿瓦尔汗国,也就是柔然帝国之手。随后,伯颜东御突厥,南征拜占庭,勒索了巨额贡金,使濒临绝境的阿瓦尔民族快速崛起为欧洲第一强权。
  F% G5 I& f2 [& Y6 S7 p. s0 W
作者: 边寒剑    时间: 2014-2-22 11:32
      草原帝国的一大缺点是过于依赖英雄。由于缺乏稳固的政治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和科技创新,帝国的盛衰几乎全部系于可汗一身。伯颜的儿子滥用父亲的遗产,联合波斯夹击拜占庭,把实力全部消耗在君士坦丁堡坚固的城墙之下,最终功亏一篑。
; [/ V6 c1 p# a# L  草原帝国传统的“暴力经济”需要不断的军事成就来维持,没有取得战利品的征战就是失败。缺乏掠夺成果使阿瓦尔汗国内部矛盾重重,地方诸侯各怀鬼胎,汗位争夺斗争更使得阿瓦尔汗国彻底分裂,大保加利亚汗国、可萨突厥汗国和各个斯拉夫国家则趁机相继形成。而当大保加利亚汗国瓦解之后,保加利亚人便在可萨突厥人的驱逐下四处迁徙,引发了新一轮的民族迁徙狂潮,同时也进一步削弱了阿瓦尔人的实力。* y3 r' L5 y  e% H3 d: `( Z
  查理大帝登上法国王位后,觊觎阿瓦尔汗国的财富,积极东侵。此时的阿瓦尔人早已定居务农,民不知战,无力抵抗自己的学生——法国重骑兵的攻击,又因陷入内讧难以自拔,终于在公元8世纪末向法军投降。在远征阿瓦尔汗国期间,著名的《尼伯龙根之歌》开始在法军队伍里流行,它描述的故事并不是一个虚幻的传奇,而是对现实的演绎。根本没有什么勃艮第人对匈奴的远征,有的只是法国对阿瓦尔的远征。《尼伯龙根之歌》中的大部分人物都可以在那段历史中找到原型,“尼伯龙根的宝物”正是阿瓦尔可汗的国库。它传唱千古,打造了德意志民族的性格,影响至今不衰。
& K) n1 ^2 w) H- M; W  被法国征服后仅仅一年,因不堪忍受残酷剥削,阿瓦尔人纷纷暴动,结果惨遭法国和保加利亚的联合镇压,领地和民众都被两国瓜分。从此,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民族便陨落在历史长河中,渐渐被后人遗忘。
, M0 {* c6 y# Q* P( t  柔然人,或者阿瓦尔人,真的彻底灭亡了吗?  B( Z( O3 g# j* x

作者: 边寒剑    时间: 2014-2-22 11:33
边寒剑 发表于 2014-2-22 11:32
% t' n5 f0 k; G: [4 b草原帝国的一大缺点是过于依赖英雄。由于缺乏稳固的政治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和科技创新,帝国 ...
& r5 |) H5 ]  ^6 m: Z  p9 H/ Q
      时光又流淌了八百多年之后,“Abahai”再次成为满洲酋长努尔哈赤最钟爱的名字。
( G# }2 r6 j7 R. n. E! O  R% X  H" B7 O3 y' F$ u& h1 R
  1601年,努尔哈赤迎娶了纳喇氏女子阿巴亥为妾,后来将她提升为大妃,宠爱无比。阿巴亥给努尔哈赤生了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临终前,努尔哈赤遗命阿巴亥为自己殉葬,因此引起了轩然大波。“阿巴亥”即“Abahai”,相当于维吾尔语的“阿瓦尔古丽”。8 j7 _! b9 k; e1 S. c4 E& j0 H5 }
  为了对抗明朝,努尔哈赤在1614年与蒙古科尔沁部首领莽古思联姻。莽古思把女儿博尔济吉特氏嫁给努尔哈赤的第八子阿拔嘎(Abahai),由此开启了满蒙联盟。努尔哈赤死后,满蒙贵族推举阿拔嘎继承了后金汗位。不久,这位阿拔嘎改国号为“大清”,汉族官员称他为“皇太极”。“阿拔嘎”与“阿巴亥”发音一样,都等于“阿瓦尔”,也就是柔然。换言之,清太宗皇太极的满语本名既可以音译为“爱新觉罗•阿瓦尔”,还可以意译为“金柔然”!
/ r8 s5 I& f7 v+ G. n7 S- P/ K  
4 _* L9 k3 [& z  ?0 [0 C  
. Q( Q9 K( l- k" ~3 G  别看“皇太极”这个名字像汉语,其实也与柔然有关。它本来叫“黄台吉”,是汉语和蒙语的混合词。“台吉”是蒙古贵族头衔,相当于满语中的“贝勒”。阿拔嘎是后金的四贝勒,又主管正黄旗和镶黄旗,所以被称为“黄色的台吉”。7 i4 G, Q# {7 d, p0 {) Z
  “台吉”经常被译为“太子”,但它与汉语的“太子”并不相同,因为中原政权的太子只能有一个,而草原政权却可以并立多个台吉,台吉并不自动获得皇储的身份,更像是亲王。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金兀术(完颜宗弼)情况与皇太极类似,岳飞称他为“四太子”,也就相当于“四贝勒”。其实,金兀术并非真正的皇太子,而只是个“台吉”。“台吉”这个词最早可以追溯到柔然时期,当时柔然、突厥、厌达各草原民族都称高级别的贵族为“特勤”(Tegin),它显然与“台吉”是同一个词,尔后被蒙古人和女真人沿用。
$ m0 ]" V& V6 d" j5 x5 C  类似于金兀术和皇太极这样的情况,还有许多许多。成吉思汗的祖先吐贺真•伯颜,就是一位柔然可汗与一位阿瓦尔可汗名字的结合。正因为有柔然汗国的存在,草原民族历史的前后承接才不至于过于突兀。是的,历史不曾忘记,万物皆有遗迹。历经千载,柔然民族的后裔依然生活在祖先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大草原上,谱写着新的传奇。任何一部没有他们身影的世界史都是既不完整,也不公正的。# w: v8 m2 U9 N& _* P

作者: 边寒剑    时间: 2014-2-22 11:41
      在结束了漠北草原上的分裂局面后,社仑将主营设于土拉河流域的鹿浑海之滨(蒙古额吉诺尔一带),自称“丘豆伐可汗”,也就是“始皇帝”或“太祖”的意思。“丘豆伐”之类的头衔类似中国皇帝的谥号,但它是柔然君主生前使用的尊号,而非死后的追称。7 ]0 ?6 P; b/ v" M
  “可汗”一词最早出自慕容鲜卑,相当于匈奴语中的“单于”,就是“广大”的意思。“可汗”(Khan)的发音也与“单”(Chan)一致,相当于“单于”一词的鲜卑方言,慕容鲜卑和从他们之中分化出的吐谷浑人都称君主为“可汗”,但并不是正式头衔,而是相当于古汉语中的“陛下”或“官家”。从社仑开始,北亚民族的领袖才正式自称“可汗”。就连北魏君主也乐于赶这个时髦,例如《木兰词》中就有所谓的“可汗大点兵”,反映了这些民族语言上的鲜卑化倾向。由此而言,社仑给自己起的这个“始皇帝”头衔还真是实至名归。
, q0 L) ~4 s+ v# d# T. M
作者: 边寒剑    时间: 2014-2-22 11:41
立国之初,社仑设置了简单的政府部门,可考的主要官爵如下:6 V5 B! K3 C1 Y
  国相,即古突厥语的“叶护”(Yabghu),相当于中国的丞相,主管行政和外交;
- ]3 _; u7 _0 _/ A; q  俟力发,即古突厥语的“颉利发”(Iltabar),相当于中国的九卿,主管一方军政;  [5 T2 h* K7 l
  吐豆发,即古突厥语的“吐屯发”(Tudunbar),相当于中国的御史大夫或尚书令;/ X- S8 x+ [4 Q1 v; P' u+ ]# _" y5 s
  俟利,即古突厥语的“俟斤”(Ilta),相当于中国的大夫,直属俟力发;
' O+ E' o. Q0 X/ h3 u7 s4 Z  吐豆登,即古突厥语的“吐屯”(Tudun)或满语的“多铎”,相当于中国的御史或尚书,直属吐豆发;
% M* Q0 O3 f) ]  莫弗、莫何,又译作“大人”或“渠帅”,即古突厥语的“莫何弗”,相当于部落酋长;
, j* _" p+ `! A- g  此外,可汗的正妻称为“可贺敦”,即古突厥语的“可敦”(Katun)。
. G5 y. f: ~2 N3 w0 p; x8 V  从这些官爵可以看出,柔然人的语言与古突厥语较为接近。另一方面,他们的许多词汇也出现在后来的蒙古语中。大量相似的词汇说明,柔然、突厥、蒙古三族的语言有着共同的祖先,那就是匈奴语。柔然人与突厥人都是匈奴人的直系后裔,而蒙古人又有许多柔然成份,所以他们的语言必然相近。蒙古与突厥两族尽管人种不同,但却拥有共同的祖先。究其原因,是因为游牧民的种族观念较轻,喜爱与异族联姻,加之自身人口稀少,所以在东方能保持黄种人面貌,到西方则很快化作白种人,这实属正常的遗传现象。
7 w6 `- s3 z/ D  Z/ s6 w& F
作者: 边寒剑    时间: 2014-2-22 11:42
      两晋时期,西域各国以乌孙国为最强。但到了公元5世纪初,原先居住在天山北麓及伊犁河流域的乌孙人不断遭到柔然军队的攻击,只得向西逃进葱岭山中(天山西段及帕米尔高原)避难,沦为二流国家,辽阔的“乌孙故地”全部被柔然人占据。不久,乌孙西方的贵霜人也因多次遭到柔然的进攻,被迫南迁到兴都库什(Hindukush)山区,但在那儿又遭到西方波斯人的打击,实在难以立足,只好又逃往印度河流域。其实,“Hindukush”这个名字就应该翻译成“印度贵霜”。
7 F1 K1 T6 P# m, n1 x! L  在印度河流域,惊魂未定的贵霜国王寄多罗(Kidara)总算交上了好运。恒河流域的笈多王国在超日王(Vikramaditya)的领导下,刚刚吞并了印度河流域的设陀罗巴(Kshtrapa)王国 ,统一了大半个印度次大陆。超日王被淹没在子民的阿谀奉承之中,大臣们已经把他吹捧成了第二个阿育王。但与武功显赫的阿育王不同,超日王和笈多贵族都是些重文轻武之徒。印度的种姓本来只是一种对职业的划分,却被他们改造为世世代代都不能变化的等级制度。笈多君主扩张国家的主要方式也不是亲自东征西讨,而是运用联姻和计谋拉拢盟友,分化敌人。3 K) z9 M: _2 k& p1 Q  p& A' y1 L- n
  寄多罗看到笈多王国是个外强中干的庞然大物,于是鼓起勇气,一举征服了整个印度河流域,由此便发生了本章开头描述的法显渡海回国的那一幕。
. Y& }4 I3 w) S' [5 P
作者: 边寒剑    时间: 2014-2-22 11:44
      几年以后,寄多罗和超日王相继死去,寄多罗的儿子昆葛思巩固了父王征服的地区,定都于富楼沙(今巴基斯坦白沙瓦),重建了贵霜王国。但他觉得“月氏”和“贵霜”等名字已经不够响亮、震撼,而且好像还有些晦气,所以在钱币上自称为“寄多罗王国”,有时还被称为“西匈奴”。
# N; X7 a0 R) y% F  贵霜王国之所以能够幸存下来,都是拜柔然汗国发生内部纷争所赐。404年初,社仑的堂弟悦伐大那计划刺杀社仑,自立为柔然可汗。社仑闻讯,只得放弃了继续追杀贵霜人的计划,撤回蒙古高原,而将肥沃的中亚河间地区交给了自己的属邦“滑国”管辖。
  z, G1 w" j$ e6 a. n) A  “滑国”之“滑”,即“匈奴”一词的急读。在出土钱币上,滑国人自称为“匈奴”(Hyono);在文献中,拜占庭人称他们为“匈尼特”(Chionitae),叙利亚人称他们为“阿布德”(Abdel),波斯人称他们为“赫塔尔”(Hetal),阿拉伯人则称他们为“哈伊阿提拉”(Hayatila)。通常,他们因其国王“厌带夷栗陀”(Hephthaelitar)之名,被称为“厌达”(Hephthalite) ,也就是“强者”或“勇士”的意思。
& x& F4 a6 F6 K7 x+ r. [5 z- b3 \  厌达人出自车师民族,起初住在吐鲁番盆地一带。汉朝的车师国分为前后两部,到了南北朝时期,车师前部仍然居住在原地,并臣属于柔然,所以厌达人大概出自失踪的车师后部。他们的语言、风俗都与柔然不同,肤色也较为洁白,所以被外人叫做“白匈奴”,以与入侵欧洲的“黑匈奴”和以突厥为代表的“红匈奴”相区别。. \0 ]+ t/ E2 z3 P

作者: 边寒剑    时间: 2014-2-22 11:45
      步鹿真驱逐斛律之后,自立为柔然可汗。斛律死后,他的统治本应更加巩固,但不料却因一起桃色事件嘎然而止。原来,高车贵族叱洛侯曾经为社仑打江山立下不少功劳,所以升官发财,过上了富裕快乐的生活,娶到了年轻貌美的女子。有道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步鹿真早就对叱洛侯的妻子垂涎三尺。登基后,他故意派叱洛侯出差,随即与好友社拔跑到叱洛侯家中,调戏其妻。偏偏叱洛侯的妻子是个武则天式的人物,权欲很重,幻想当可贺敦,于是与步鹿真半推半就,勾搭成奸。
) K4 {4 E1 x7 S4 E7 u  在被窝里,叱洛侯夫人对步鹿真告密说:叱洛侯正准备谋反,要推翻步鹿真,拥立镇守西部边疆的贵族大檀为新可汗。大檀是社仑的侄子,与步鹿真是堂兄弟关系,平素很得民心。步鹿真像所有的花心大萝卜一样,对情妇的枕头风言听计从,再加上他早就嫉妒大檀的威望,担心他威胁自己的地位,便立即发兵袭击叱洛侯,迫使他自刎而死。随后,步鹿真又去攻打大檀,结果反而战败被俘。: B' A% x$ J, d% n4 P+ ?/ c* q: b
  414初秋的西伯利亚针叶林里,有两棵歪脖树特别引人注目,它们就是步鹿真与社拔的葬身之地。只有到绞索套在脖子上之时,步鹿真可汗才领悟到“色即是空”这个不变的真理。对大男子主义者来说,婚外情永远是最昂贵的爱好。至于那位备受后人关注的叱洛侯夫人,史书没有记载她的命运,但想来不会比包法利夫人好到哪里去。. W0 |( N0 A2 @
  处死步鹿真与社拔之后,大檀自立为“牟汗纥升盖可汗”,也就是“常胜可汗”的意思,相当于汉语里的“武帝”。: Z2 _2 l0 e7 Q
  自大檀可汗开始,柔然民族也常被叫做“大檀”或“檀檀”。大檀与“檀檀”互通,因为“大”与“檀”两字的古音相同,都念作“ta”(塔)。所以,“大檀”应当被念作“塔塔”,加上北亚民族常用的词尾儿音,就变成了“Tartar”,通常被翻译作“塔塔尔”或“鞑靼”。9 ], H# m8 \( D+ q: o% a
  “Tartar”其实并不是新名词。早在公元前8世纪,它就传遍了亚欧各地,并成为农业民族永恒的噩梦。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与荷马都称地狱为“Tartaros”,去掉古希腊阳性词尾“os”就成了“Tartar”。大约与这两位古希腊诗人同时,西周青铜器铭文也提到,犬戎部族酋长“大敦”多次南侵,给关中造成过很大的破坏。从发音上说,“大敦”与“Tartar”可以相通。与大敦类似的名字还有东汉末年的乌桓单于蹋顿,但这些人生前的势力都无法与大檀相比。所以,“Tartar”这个名字真正时髦起来,应追溯到柔然可汗大檀,由此可见他在草原民族心目中的历史地位何等崇高。# v) a2 ?* A" v* Q' c: Q$ Z2 M

作者: 边寒剑    时间: 2014-2-22 11:47
      大檀之所以放任北魏攻击大夏,是因为西方的一个强国吸引了他的主要兵力,这就是北匈奴的正宗后裔——悦般。
2 _3 o0 c9 H6 M  原来,北匈奴在被东汉和鲜卑军队逐出蒙古高原后,翻越阿尔泰山,逃至乌孙故地。此后,北单于从史书中失踪,但他手下的呼衍王却仍然控制着天山西麓到阿尔泰山脉一带,在120~151年间多次与班勇等东汉将领交战,互有胜负。但到了153年,鲜卑酋长檀石槐统一了蒙古高原,随即又向乌孙发起进攻。呼衍王畏惧檀石槐,与北单于一起跑到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康居国,以后又迁至咸海和亚速海之间的亚欧交界处,汉文史籍中称他们为“悦般”。290年左右,亚美尼亚王国曾经雇佣过悦般士兵。350年后不久,悦般攻灭咸海南岸的粟特国(Sogdiana) ,随即又联合贵霜王国南下攻打萨珊波斯,结果遭到波斯沙皇沙普尔二世(Sapor II)迎头痛击。战败的悦般只得臣服于波斯,为其服役。359年,悦般单于格龙巴特(Grumbates)随同沙普尔攻打东罗马帝国,围困了阿米达(Amida),结果悦般太子被东罗马守军射杀。2 _* r* O' t, R% \
  悦般人南下受挫,东归无望,北方又是不生水草的苦寒之地,只能向西拓展生存空间。375年左右,一支自称“匈奴”的东方游牧民族冲过顿河,引发了导致罗马帝国衰亡的欧洲民族大迁徙,他们的帝国囊括整个东欧和中欧,一直持续到454年才瓦解。此后,悦般国还在中亚存在了几年,460年之后被柔然和厌达联手消灭。这一现象说明,欧洲匈奴人很可能与悦般有关,但又不完全等同。5 N% k0 G+ T1 `$ M
  匈奴人最初进入欧洲时并无统一的政权,而是许多互不统属的部落,也许格龙巴特单于派了几个部落或几个仆从民族去西方碰碰运气,结果意外地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等到阿提拉统一欧洲匈奴各部之后,势力显然已经大大超出其宗主国悦般,但两国之间的关系似乎依然很友好,互为唇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与柔然与厌达,以及厌达与其印度属邦之间的关系非常相似,也比较接近古代农业民族在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后离开母邦,到国外建立新的定居地的行为,可以说是当时草原帝国很流行的一种扩张模式。/ s, B9 i3 Q2 Y
  可能是自认为出身高贵的原因,悦般民族十分在意个人形象,男子都系辫子,有染发的习俗,而且有很强的洁癖,每天要洗三次澡。没想到,这种看似高雅、文明的风俗却给他们招来了杀身之祸。425年左右,欧洲匈奴人的实力迅速增长,悦般单于的腰杆也随之硬了起来,打算重新介入亚洲内陆的事务。在大臣的建议下,他亲自出访柔然,要与大檀可汗结盟。但进入柔然国土后,单于看到柔然人既不洗衣,也不洗手,男子不系辫子,妇女还在饭后用舌头舔餐具,感到很恶心,对大臣说:“你们竟然把我骗到这么一个狗国里!”于是掉头回国。
% K. s6 z' m) n3 K' I7 t( W  大檀闻讯大怒,发兵攻打悦般。两国从此长期交战,互有胜负。这场持久战消耗了悦般单于的全部精力,对西部诸侯的控制因而大为削弱。很快,以往各自为政的欧洲匈奴部落就在卢阿(Rua)、布勒达(Bleda)和阿提拉(Attila)叔侄的领导下统一为强大的帝国,这恐怕是悦般单于和大檀可汗都始料未及的。) q! X2 ~7 ]/ g8 F! H$ P' H

作者: 边寒剑    时间: 2014-2-22 12:23
与柔然南下同时,拓跋焘率领的北魏军也开进了北凉境内。沮渠茂虔几次出战,都被击败,只得退回首都姑臧死守,并用柔然军已经推进到善无的消息给部下打气,希望拓跋焘能够撤兵回去救平城。但当乞列归战败被俘,柔然军退却的消息传来时,北凉部队便丧失了斗志,纷纷投奔北魏,沮渠茂虔被迫出降,北凉就此灭亡。# y8 H) G! E- G) s9 o4 A8 \. o
  并不是所有北凉军民都跟着他们的君主投降了敌人:沮渠茂虔的几个子弟就不肯屈服,沮渠安周南奔吐谷浑,沮渠无讳等人西奔敦煌,继续在河西走廊抵抗魏军。随他们西迁的,还有沮渠茂虔的部下阿史那、阿史德兄弟及其五百户属民。这批北凉难民当时叫做“屠各”,也就是后来柔然人的头号苦主——突厥(Turk)。. [+ K" b% v+ q# T; V: ?5 G
  和“鞑靼”一样,“突厥”并不是什么新名词,而只是一种新译法而已。司马迁曾经在《史记 匈奴列传》中提及了这个名词,将它译作“屠耆”。东汉、魏晋时将它译作“屠各”,隋唐时译作“突厥”,近现代译作“土耳其”。在汉朝,匈奴有“左、右屠耆王”,意译为“左、右贤王”。所以,“Turk”一词的本意是“贤能”,后来才产生了“强壮”、“头盔”两种说法。《晋书;四夷列传》说,屠各是匈奴的核心部落,历代单于都是屠各种。由此看来,秦汉时突厥分为东西两部,分别由“左、右屠耆王”或“左、右贤王”统领。
. o! ?8 d1 T2 \* b, ]1 P# B2 {  突厥既然是匈奴的核心统治集团,又在匈奴政权北凉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隋唐人经常称他们为匈奴,突厥人也经常自称为匈奴。在突厥碑铭中,他们还称回纥等铁勒部族为自己的同类。“铁勒”又称“敕勒”,是当时亚欧草原各地游牧民族的统称,分布范围从漠北直至东欧,总共有上千个部落,既包括柔然(阿拔)、回纥、突厥、薛延陀、高车、契骨等原匈奴统治区内的部落,也包括阿兰、恩屈、北褥九离、比干等原匈奴统治区域外的部落,人种、语言、信仰、风俗都差异很大,不能视为统一的民族,也从来没有形成过统一的政权。
* z: o. k5 y- {/ r9 F! n; F& [
作者: 边寒剑    时间: 2014-2-22 12:30
      闾若文发动的未遂政变无法动摇拓跋濬的崇佛意志。次年秋天,他因为太子拓跋弘降生,又命官员用赤金铸造了五尊巨型佛像,分别长着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拓跋晃和他自己的面孔。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生前大力灭佛的拓跋焘死后居然也能成佛!. }, r+ {8 E6 }( b8 \
  同年,从西方传来了对柔然十分有利的消息。
  @. S4 u& U& S# r* y  原来,自从波斯沙皇巴赫兰五世在427年击溃来犯的厌达军队之后,波斯人一直在东方采取咄咄逼人的战略。到了442年之后,巴赫兰五世之子伊嗣侯二世(Yazdgard II)出于征服中亚的野心,数次亲自深入厌达领土。厌达人起初屡战屡败,但逐渐摸清了波斯军队的特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施展伏击的计策,在454年将伊嗣侯杀得大败,夺回了全部被占领土。波斯沙皇为了报复,在次年派出使者出访柔然——厌达联盟的死敌北魏,寻求与北魏结盟。8 ~0 w& E& O6 ?4 M# O) X5 ?
  不过,作为虔诚的佛教徒和有一半柔然血统的北魏皇帝,拓跋濬对远征柔然和厌达并无多大兴趣。到了456年,伊嗣侯移师南下,大破昔日的盟国——寄多罗王国。但当他正要直扑印度河时却突然病倒,只得撤兵。厌达人乘虚而入,抢得大片寄多罗王国的领土,并向笈多王国发起进攻,但被笈多王塞建陀(Skanda Gupta)击退,后者得意洋洋,立碑纪念自己战胜“白匈奴”的丰功伟绩,吹嘘说:“当我与匈奴人激战时,双臂令大地都为之震动……”其实,他打败的并非厌达军主力,因为对方的扩张重点此时还不在东南战场,而在西方和北方。这年,厌达使者访问北魏,试图阻挠北魏与波斯结盟,就是这种战略思想的反映。
* _+ R0 `* D, l1 g  拓跋濬权衡利弊,决定抑制柔然——厌达联盟势力的增长,便在458年底率十万骑兵北伐柔然。由于是冬季出征,北魏军很快就受到冰雪的困扰,拓跋濬本来就对这次远征兴趣不大,于是准备以此为借口撤兵。老将尉眷劝他说,出兵不久就撤退,敌人会认为我方出了内乱,必定会追杀过来,不如再继续挺进一段距离。拓跋濬于是挥师穿越戈壁,接受了一些柔然部落的归附,但不等遭遇吐贺真带领的主力,就匆匆撤兵了。
  h1 s( e6 k- m2 [& {# b4 d2 J0 R3 V  东方刚刚太平,西方又出了乱子。波斯沙皇伊嗣侯回国后很快病逝,遗命小儿子继位,并封长子俾路斯(Peruz)为贵霜总督,主管东方军政,当地也因此得名为“俾路支斯坦”——俾路斯的土地,并沿用至今。被剥夺了继承权的长子俾路斯自然不服,于是利用职务之便,以割地、和亲为条件,向厌达王借来三万军队,打败了弟弟,自己登上沙皇宝座,史称俾路斯一世。7 e; Y, \* Z& k% t5 {" q( L; k
  厌达人在波斯内战中下对了赌注,获利颇丰,被中亚各邦奉为盟主。从此以后,这个来自沙漠绿洲的小民族过上了很有品味的生活。男人穿着克什米尔羊毛内衣、西伯利亚貂皮外套,女人披着中国丝绸,喷着印度香料,头挂拜占庭首饰,脚踏波斯地毯,并制定了严格而公正的法律。  v" e$ o9 |( O+ K2 a6 j( }2 k
  威震四方的厌达王还是拿来主义的大师,集“天子、沙皇、万王之王、恺撒” 以及最时髦的“可汗”等多重头衔于一身。阿拉伯古籍称厌达王为“哈坎”(Hakan或Chagan),也就是“可汗”的异读,这个名字至今在伊斯兰世界还很流行。公元5世纪末,厌达汗国俨然已成为新的文明中心,但他们奇特的一妻多夫婚姻制度却广为外人诟病。/ I4 g; z% ~3 I- h

作者: 边寒剑    时间: 2014-2-22 12:32
      阿史那家族被吐贺真安置到阿尔泰山南麓,负责给柔然人炼铁。“阿尔泰山”的意思就是“金山”,因为当地矿藏丰富,盛产黄金和铁矿石。同时,李渊家族中的部分成员也因此辗转西行,在柔然和厌达两国之间经商。身世备受争议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出生在碎叶(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又和李唐皇室沾亲,很可能就是这些人的后裔。唐朝之所以能够在西域取得巨大成就,与李家成员曾长期在西域生活,熟悉当地情况有关,这些都是与柔然的扩张分不开的。* p. n. S, |- k& J; i
  平定高昌之后,吐贺真又挥师西进,攻击宿敌悦般。悦般没有了欧洲匈奴人撑腰,独木难支,求救书雪片般地飞向北魏,但援军却迟迟不见踪影。从此,北匈奴的正牌后裔悦般就在古籍中消失了。“悦般”这个名字最后一次见于记载,是盛唐时期设立的“悦般都督府”,辖区在兴都库什山脉南麓。由此可以推断,悦般人在被柔然人击败后,向西南方撤退,企图效法过去的寄多罗人,到印度河流域去碰碰运气。但在兴都库什山脉南麓,他们又遭到柔然人的盟友厌达军队的围剿,终于无可奈何地告别了历史舞台。末代北单于的葬身之地,大概就在阿富汗的重重山峦里。
. K2 o5 W7 i9 M+ ?  柔然——厌达联盟的一连串胜利,给予邻国以越来越大的压力,迫使他们结成同盟。462年,波斯使者又来到北魏,以后来得就更勤了。
) x! c: a8 ]( K* l5 |+ U% J3 q. v  j8 `. k  战胜悦般人之后,吐贺真为了完成乃父吴提的遗志,挥鞭西指,继续其史诗般的远征,以至于深入欧洲境内。
- c+ X( w! S5 ?* v
作者: 边寒剑    时间: 2014-2-22 12:34
本帖最后由 边寒剑 于 2014-2-22 12:35 编辑 / t( \6 n  Q4 @1 a8 p8 v5 `; |
2 F4 L# Q+ w; c# m' b5 \/ f
      欧洲本来就是亚洲大陆的一个半岛,亚欧之间的边界长期难以划分,从额尔齐斯河到乌拉尔河的距离并不遥远,而且全部是一马平川,十分便于草原骑士纵横驰骋。拜占庭史学家普里斯库斯(Priscus)记载过一场多米诺骨牌般的民族迁徙:大约在463年左右,三个原先居住在东欧的游牧民族,即奥吾尔(Oghur)、撒拉吾尔(Saraghur)和奥诺吾尔(Onoghur)遭到中亚的“Savir”(萨比尔)民族逼迫,逃到多瑙河下游,向东罗马帝国寻求庇护。至于萨比尔人西迁的原因,也是由于他们遭到更强大的东方游牧民族的攻击,这个民族就叫“Avar”。4 x+ j7 A7 o; a/ A6 U
  古希腊文中的β(beta)字母本来发b的音,但在现代希腊文中却发“w”的音,经常被改写作拉丁字母中的“v”。前文中提及的波斯沙皇“巴赫兰”往往被写作“瓦赫兰”,现代也不断发生把“瓦伦西亚”改名叫“巴伦西亚”之类的事情。所以,“Avar”一词在古代并不念作“阿瓦尔”,而应该念作“阿拔尔”,即中国古籍中的“阿拔”。但因为习惯的原因,本书仍然称“Avar”为“阿瓦尔”。8 ?7 J1 }* R3 i
  同样,“Savir”也不应念作“萨维尔”,而应该念作“萨比尔”。这个“萨比尔”民族,一望而知就是鲜卑人,也就是俄国人所谓的西伯利亚人(Sibir)。古代鲜卑人的分布范围很广,后来有些南下黄河流域,有些从柔然军队面前逃走,以“萨比尔人”的名义西迁至高加索山区,有些则臣服于柔然汗国,继续住在西伯利亚莽原里。
  c, M2 }) W* O" ?. W  奥吾尔、撒拉吾尔和奥诺吾尔三族显然属于突厥族群,“吾尔”在古突厥语里是“姓氏”的意思,“奥吾尔”又叫“乌戈尔”(Ugr),与“维吾尔”或“回纥”是一回事,“撒拉吾尔”即中国古籍中的“黄头回纥”,“奥诺吾尔”则是“十姓部落”的意思。和萨比尔人一样,这些部族也并非都被驱赶到了西方,多数仍然留在原地,臣服于更凶悍的征服者。
3 N' b3 N7 a7 t! @, [0 y# a8 W  464年二月,一代雄主吐贺真可汗在位17年后英年早逝,柔然远征军停止西进,这才让欧洲人多过了一个世纪的好日子。去世前,吐贺真已经将柔然帝国的疆土扩展到大兴安岭以西,第聂伯河以东,长城以北,北极圈以南的地区,面积超过两千万平方公里,成为当时地球上最大的国家,与成吉思汗去世时的蒙古帝国版图几乎一模一样,只可惜没有像样的历史书来记述他的功绩。
3 d. u7 ~; s. |/ ]' |# Z) v" Q  从当时的形势看,只要吐贺真再多活两年,柔然军队必将饮马多瑙河;如果他能再多活十年,君士坦丁堡、罗马和巴黎也许都会并入柔然汗国的版图。实际上,12年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与吐贺真晚年的这次西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中欧的日耳曼人和匈奴人为了躲避柔然军队,纷纷南迁入西罗马帝国充当雇佣军,并最终将雇主颠覆。为了行文方便起见,我们将这段历史留到中部第一章里详细叙述。7 c( B1 g' K& J% g
  仅凭武力支撑起来的政权注定难以长久。吐贺真死后,由于缺乏足够的文化凝聚力,在柔然汗国空前辽阔的版图下,分裂的暗流已经渐渐汹涌澎湃。, V' W/ L! z+ c3 Q, ^! a4 u

作者: 松阿察    时间: 2014-2-22 15:07
小木 发表于 2014-2-22 06:12 & Z# z# R8 f$ z6 b$ k2 m
嗯,没说都铎王朝和那个都铎和多铎其实是一回事?
3 L+ v, z. s$ F2 C  K' \  u+ u
( T( i7 @1 `6 J8 Q这些发音相近,确实有一些在语源上有关系,不过绝大多 ...
5 E4 F" z, v$ h9 H
好比:屠各是突厥,所以屠格涅夫祖上是突厥人?
作者: 边寒剑    时间: 2014-2-24 11:23
松阿察 发表于 2014-2-22 15:07 5 J3 n# T6 o! z0 E
好比:屠各是突厥,所以屠格涅夫祖上是突厥人?
0 X) A# M- `/ @, _% P
我的转的文章里面可从来没有这么说,是你理解错意思了!它说的是一些名词以及名称在历史上的转变以及由来,而没有说到人种的问题。你再看看文章就明白了!& v6 w& J9 K& x" t2 w: E! m
* P% O( O7 z8 ^* z2 ~$ a
不是说现在有一个美国黑人叫迈克,就是犹太的天使米迦勒的同一人种。而是类似解释米迦勒这个名词的由来以及在各民族之间的转移
作者: 范进中举    时间: 2014-2-24 12:11
边寒剑 发表于 2014-2-24 11:23
2 w6 k  |& O3 I& y6 x  o, K我的转的文章里面可从来没有这么说,是你理解错意思了!它说的是一些名词以及名称在历史上的转变以及由来 ...

# G+ L' C' p" e9 R% q. M8 |* @这楼歪的,不过很有意思
作者: cloudian    时间: 2017-4-12 22:53
买买提也就是默罕默德?
! I) m0 C0 b3 D- ~新疆还有玉素朴的名字,就是耶稣?
作者: dashanji    时间: 2017-4-13 20:25
老帖以为蚂蚱刚写的呢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