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工资上升和大学生就业的矛盾 [打印本页]

作者: 万里风中虎    时间: 2011-7-14 01:28
标题: 工资上升和大学生就业的矛盾
本帖最后由 万里风中虎 于 2011-7-14 01:48 编辑 7 j* R" B! s1 G
0 _% g; B8 T& E
如果不具备研究微观数据的能力,现在的信息会给人矛盾的感觉。6 J0 ?2 i" i5 e4 d8 p

7 t5 `6 Q" I  q: w一方面,来自各地的数据都表明中国大陆各省的劳动力成本都在上升。另一方面,来自各高校的数据表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不理想。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6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如果情况和以前一样,大概一年内的就业率大概就是65-75%左右。也就是说又会有大概150-200万大学毕业生成为失业大军的一部分。0 ^2 j0 y2 L" J7 `5 ]* O- f

& Y+ f; o) g$ a( w! y7 [如果我们相信国家统计局7月13日上午公布的数据:2011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9.5%,看上去比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7%有所下降,但季度GDP环比增长0.2%,让近期担忧中国经济可能滞胀与硬着陆、主张货币政策微调的观点失去依据。所以,可以认为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没有太大变化的。那么,问题就在劳动力供给上了。
4 B% T% ]) i! r6 `; R& f  f/ B  A( O* a4 W) a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唯一解释是劳动力供给下降。所以,有中国的宏观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因为年青的人口下降,或劳动力供给下降所致。可是,这是一个矛盾的说法,即使是在在63后婴儿潮已经完全就业后,现在我们基本上每年新增劳动力还有2000万(链接出处),相当于一个澳洲。而这种状况最少要持续到2015-2020年以后,独生子女第二代进入到劳动力市场上,我国的劳动力供给速度才会下降。# |: z& e! v+ C. a6 K: N, t6 @9 |

( Z" o0 \: Y* @5 E而且,这也无法解释那些年轻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为何找不到工作。如果,工资上涨是由于劳动力供给减少,尤其是青年劳动力供给下降所致,大学生应该更容易找到工作了,因为他们也是年轻的劳动力供给。
  n# S7 g$ r9 B0 H* r0 U9 ?" f  x+ a+ Z9 p* V# q' S0 @5 K6 w
所以,用劳动力供给减少来解释工资上涨是错误的,是宏观经济学家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结果。
# Z$ i% |3 K7 @3 ?3 _2 f
" l. D/ M, M0 p& B' V. B) U宏观经济学家由于要讨论“国家大事”,他们的模型或理论都建立在简化的基础上。以至于把微观单位的差异性都抹杀了。工资上涨和大学生有关系嘛?其实没关系,因为现在的大学生由于教育扩张已经在技能上属于“非熟练工人”。而工资上涨的人群是“熟练工人”。大家看到工资在上涨,是有工作的人的工资在上涨,而没工作的人是没有工资的,也不在你的观察中。所以,大家看到熟练工人的工资在上升,而非熟练工人被赶出就业队伍,整体上平均工资在上涨同时失业率上升。
% p9 i3 T7 L* N' I" O. o
- E/ L/ Q' c% `( X/ ]9 x. i  ]$ r一个简单的例子:2005年扩招的大学生刚刚进入劳动力市场,但是那个时候经济高涨所以就业率高。我们假设有两个工人A和B就业:  B3 j4 @9 }* G- t2 J$ ^: t

2 X6 x' _) K7 G; n) V( \" d" z$ ?# }9 AA:熟练工,工资8000元& J' I, J1 t3 y# e! U, F
B:大学毕业生,非熟练工,工资2000元
; V8 v0 F0 P: H9 Z平均工资:(8000+2000)/2=5000元
% E7 I( k, }/ C4 I, t3 e1 j失业率:0%
- M: @% I0 g) n) |1 J9 V/ Y/ N2 B" C+ ^, G/ ]% ~
到了2008年,经济不景气,扩招的大学生C和D大量进入劳动力市场。B已经成为熟练工,新来的大学生只有C找到了工作,D失业了。
0 Q3 Q7 A/ B& Q
- y1 s' [! r( R8 |A,B:熟练工,工资8000元9 x: p$ D2 m( f, h9 h
C:大学毕业生,非熟练工,工资2000元
" k+ e7 s3 r5 @. [平均工资:(8000*2+2000)/3=6000元2 k3 H/ A4 q. p
失业率:1/4=25%5 }5 Q  B3 U; |% b! a$ J3 [8 o0 E
5 S- @: V$ x) E9 t9 a/ k) ?% ]) g
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可以看到混合偏差和选择性偏差在统计学中的运用。这也是中国统计局最喜欢耍得把戏之一,就看领导要看什么数据了。说形势一片大好,就说不要“叶公好龙”我们工人的平均工资从5000元涨到6000元了;说形势非常严峻,就说失业率高企,达到了25%。关键是看要跑步前进,还是要进政治局。
) M  x( K  B+ f- ^0 d0 `- b5 G8 e. _5 u5 z: h/ Y7 g! C' \, S
所以,现在工人的平均工资上涨可能是经济大发展导致劳动生产率上升了。但是,更可能的原因只是由于更多的非熟练工人失业了,他们的低工资没有算在平均工资里罢了。要检验谁对谁错,只要看大学生的就业今年能否破80%就可以了。
/ n1 u2 N1 R2 z5 S4 Z
- R) O% f1 K! c  J( s0 w; D# `
& g2 ~5 F* }: y' F2 n
作者: 穿越    时间: 2011-7-14 05:30
回复 万里风中虎 的帖子% ]+ d  Q( N1 x9 z& t" O
  m1 o4 h- ^  M# K3 ~' \
我的理解,是小虎在说,现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已经不需要那么多只会干简单活的人了,所以造成大批刚毕业的人员失业。这个跟我们做科研的倒是很像。很多国内的同行都跟我抱怨过现在的学生质量不好,大学四年都玩儿去了。与其降低标准,不如不要,免得将来头疼。
作者: 帅云霓    时间: 2011-7-14 09:30
回复 万里风中虎 的帖子
/ K- }5 R& G) ~( t; f* F9 m+ F1 O
* k( U8 R  o7 ^  d- Z; j. Q* f现在就业率都是做出来的。
作者: 牌牌    时间: 2011-7-14 12:29
本帖最后由 牌牌 于 2011-7-14 12:34 编辑 + @2 b; O1 R5 f, i
/ N: Z1 G( h; T
还有一个可能的因素是,工资提升的结构性问题。
: S. G( ?- u2 z* f. ~按现在网络上的说法,以体力劳动为主工作岗位收入上涨较多,据说现在魔都帝都的建筑业小工一个月已经是3000以上,保姆一个月也有2000+,而有些一本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去做程序员或者普通技术岗位,一个月也才3000-4000。如果注意到,建筑业小工、保姆等是不需要缴纳社保,而且生活成本较低,而大学毕业生的收入扣除社保公积金之后,拿到手的钱甚至比不上小工、保姆。. M2 k+ g& j7 L3 {8 e4 S
可以说,近5年以来,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提升非常有限,但是体力劳动者收入增长非常之快,不知道中国会不会就这样很快地抹平蓝领和白领的收入差距。
作者: 光头佬    时间: 2011-7-14 15:42
回复 万里风中虎 的帖子
& G, V, j, }$ k
+ E6 a* p1 |  ~5 ~. n+ x蛋糕就那么大的情况下,提高底层收入的同时,又要维持顶层利益,因此只能收割中及中上层。这次的个税调整也能看出一二。
作者: 短刀    时间: 2011-7-14 16:04
回复 光头佬 的帖子, E5 m# x9 |& ~5 }, K

& ?/ x1 ~3 c# e8 F" U# Y是的,俺也这样认为,中高收入的这个领那个领的。。。杯具了
作者: 小土豆    时间: 2011-7-14 16:17
这个劳动力供给是不是也要分个结构,现在比如服务员啥的确实显性的和隐性的收入都上去了,流动性大,还不好找。
作者: 蓦然回首    时间: 2011-7-14 18:20
回复 牌牌 的帖子
2 T' o: `8 O! o. o# k( I% A+ l) X. z6 Y7 O! z! f2 ~7 Q
建筑业目前行情是小工120元一个工,大工160元一个工。
作者: 万里风中虎    时间: 2011-7-14 20:28
回复 穿越 的帖子9 T: a, t5 S' E

- d$ y, A, i* `是的,2000年后,中国大学教育质量的普遍水平一直在下降。这要等到2000年以后的学生成为教授才可能会好一些。这主要是扩招没有考虑到高等教育供给能力是有限的,提高供给能力需要一个很漫长地积累过程。像穿教授这样的科研高手没有个十几二十年的积累是不可能的。楞生生叫一个教授带100个研究生,这质量能好得了。
作者: XYZX    时间: 2011-7-14 21:04
回复 牌牌 的帖子
" B6 T9 y/ F1 t' B* _) r
+ F' @1 I( w* ~: n不是可能不如,是基本上肯定不如服务业和体力劳动者。
1 [7 ^; |# d6 {) ?; j. {要知道他们是税后收入(或不用交税),且大部分提供食宿。每年每人拿回家3-5万块不成问题,这点是很多刚毕业甚至毕业1,2年的大学生比不了的。
! x: {* c3 @" ^5 Y, _6 A
/ }1 Q, u/ K3 |  M2 h4 Q) Z
作者: 赫然    时间: 2011-7-14 21:15
回复 光头佬 的帖子8 X+ `, |, S! C% F# E* z8 V% r
! H5 u! e- s$ I4 p
同意,这个情况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
- A  ]  x. \' \5 C
5 o/ x, g) H+ E这里(加拿大)老职员纷纷回忆当年的好日子。现在,中产的收入和底层的(最低工资)越来越接近了。在八十年代,中产收入可以做到底层的5到8倍,现在大概三倍。  K9 c9 h* D  t. V& k# s
! K1 p& H/ L' h" H- o8 W
其实也是,富翁有钱,底层有人气,就中间的钱又少人又少。最无害了。不杀他们杀谁呀。。。
作者: 安静    时间: 2011-7-14 21:28
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尤其是工科的毕业生,对薪金的要求比去年提高很多。所以,我们计划提高现有员工的工资。今年就不招人了。
作者: 牌牌    时间: 2011-7-14 22:13
回复 安静 的帖子5 z! ^9 G; k: P4 ^, S, P8 J

6 f9 N+ H- t/ P0 Y. }现在城市里面生活成本上升很快,薪水低了真没法生活,当然这个生活是指较为体面的生活,所以应届生没法不要求高工资。
作者: 安静    时间: 2011-7-14 22:52
回复 牌牌 的帖子
/ Q1 p* A$ }( {& ^7 r  i# o5 Y0 e* ^- c1 }
是的。但是从企业这个角度,雇佣应届生就不划算了,不如给现有员工加工资。
. j, |1 N% x0 p3 h6 R其一:2000年前后毕业的,现在大多已经是业务骨干。比他们毕业晚,工作经验远不如他们的应届生都提出高薪,就需要给他们增加工资稳定军心。$ f. l6 M0 ^* v8 g4 R: f. i" |
其二:汗~~,既然是没有增加岗位,那么,拿的多,干的多
作者: 安静    时间: 2011-7-14 23:36
回复 安静 的帖子% o+ ^( ]' O7 A/ h
& I0 \- \1 |& ~4 n0 a( {6 w
我想,这需要一个过程。劳动力价格趋于平稳之后,那时候企业才会增加工作岗位。必须的平衡点还是要考虑的。& d9 h# ?9 c4 c9 u5 T
个人认为,此时,对应那些在这次危机中存活下来,甚至利用这次危机使自己实力得到提升的中小企业而言,股份制是谋求发展的最好办法。
作者: 穿越    时间: 2011-7-15 00:02
回复 万里风中虎 的帖子& ^; f/ q7 |" R. q% ~$ W% [
是的,2000年后,中国大学教育质量的普遍水平一直在下降。这要等到2000年以后的学生成为教授才可能会好一些。这主要是扩招没有考虑到高等教育供给能力是有限的,提高供给能力需要一个很漫长地积累过程。像穿教授这样的科研高手没有个十几二十年的积累是不可能的。楞生生叫一个教授带100个研究生,这质量能好得了。

5 i5 d  Y) m. f' g$ r+ _/ x. A& F! |: k
+ U! g) ~$ Q1 }6 X说俺是科研高手,搞得都无地自容了 。俺唯一可以自我安慰的是,在俺的小小专业领域内,比俺科研好的没俺会八卦,比俺会八卦的没俺科研好。- D+ {9 L" S6 g8 V

* y; Y/ z+ N2 e4 b( C% a不过我做科研的体会是的确要十年以上的功夫才能知道什么是好的科研,什么是坏的。所以手把手地教女学生们做试验太重要了 。。。
作者: 奉孝    时间: 2011-7-15 00:05
回复 穿越 的帖子: L+ e1 V% t$ k) v7 C- A
- i7 w4 ]9 R  O! }9 {# J. O! h. O, y
恐怕不仅仅是学生质量的问题。原来很多导师喜欢大量招收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那时候的学生比较老实听话,也很勤奋,但是现在九十后一般都有自己的想法,注重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双方不能够调整适应的话肯定会出现矛盾冲突。
作者: 穿越    时间: 2011-7-15 00:11
回复 奉孝 的帖子/ q4 W; T2 J5 q7 y0 {% J
原来很多导师喜欢大量招收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那时候的学生比较老实听话,也很勤奋
; \! w2 l: g5 R
  S/ v6 v8 p) v4 R  ^- f
应该有这种老师,而且还不少。但是俺很自豪地发现俺比较熟悉的国内同行们,大部分都是很好的科学家,放在国际上也不逊色,至少达到了美国的平均水平以上。如果连他们都觉得学生质量不行了,那应该真的不行了。
作者: 万里风中虎    时间: 2011-7-15 01:37
本帖最后由 万里风中虎 于 2011-7-15 02:07 编辑 + P) x: V1 A( `( S/ G

" ~. L3 v% A/ j5 r7 j回复 奉孝 的帖子4 h! ]  V8 ?. G, `
" p1 C9 s) N0 q& i% ?9 I9 Y
其实,就是博士生刚开始做学徒的时候,也几乎都是免费的。因为,学徒犯错糟蹋的材料比他们的工资还高,而且培训费用比学徒的工资也高得多。我头一年就是最低工资,但是可糟蹋了不少东西。可是一旦熟练了,立刻工资就上去了。所以,技能是动态的知识,需要培养和投入才能掌握。如果年轻人把培养技能当做是老板的问题,那么很难获得竞争力。
作者: 奉孝    时间: 2011-7-15 02:48
回复 万里风中虎 的帖子
) Z" |" S, p- s* i* `$ J/ Q" S  O8 ?3 T; S
虎大说得对,其实如果单纯说质量的话,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脑筋要灵活的多,见识也广,只不过大部分精力用在了阴谋上,邪门歪道学的很快,斤斤计较懂得不少,而在堂堂正正的阳谋上却不肯下功夫,所以这更多的是一个态度问题。
作者: 小土豆    时间: 2011-7-15 08:19
回复 万里风中虎 的帖子
9 Q4 E2 x0 e7 a1 _. z$ d$ S; T9 I/ N) R" A/ b7 {: M7 y) I6 t9 Q) ~! X
扩招对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除了对劳动力结构的影响,减少了对低端劳动力的供给,另一个方面就是大大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推高了价格水平。
作者: 万里风中虎    时间: 2011-7-15 20:57
回复 奉孝 的帖子4 x+ \& u. G0 C; D$ M  n3 v
- ^* \- Q! c  [6 e# q- @
我倒不敢说现在的年轻学子比以前的学生懒或心眼活,但是竞争其实不仅在一代代学生内部,还在一代代学生之间。如果一代学生普遍的不努力,他们会被前后的师兄姐或后面的师弟妹挤压得很厉害。在对教育的研究中,这种一代一代人剧烈的不同,导致一群群的人的人生命运的极度不同。以前我们当学生的时候一天要打球1-2个小时,到现在的身体都还不错,而且和多少狐朋狗友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以后就成了圈子。现在看见学生大多数不运动,经常躲在屋子里打游戏,有点吃惊。所以,人努力没坏处,身体就是革命的本钱。
作者: 穿越    时间: 2011-7-16 06:22
回复 万里风中虎 的帖子
3 ^3 D4 |" G9 H- H- [3 u8 b6 q# a- M
关键是手把手,传帮带,一帮一,一对红比较重要

" {$ X7 B7 i4 `3 H% w! U* _" @. E6 w7 {# d6 P4 a
对,俺们追求的是坦诚相待、共同进步的境界 。。。
作者: 穿越    时间: 2011-7-16 06:24
回复 短刀 的帖子) b- ]9 K4 a, {% N$ o7 P2 c
现在流行一对多啦
. ]: O5 s. e' W! N

1 W4 U+ W# \4 V. n可以一次帮一个,每天帮一个,革命生产两不误嘛。
作者: XYZX    时间: 2011-7-16 09:58
回复 奉孝 的帖子
% f4 m+ V1 d  V# W
  f& B2 S& x% z. q9 i8 [4 k" Z$ p阴谋这个词用得.....呵呵
- B  U# X# _. [5 u& m$ e  R或者换成投机取巧更合适?
作者: XYZX    时间: 2011-7-16 09:59
回复 穿越 的帖子4 n! `5 Y5 H7 T9 Z+ X9 |; f

1 [) v6 r; B: k% @5 s革命生产两不误这个词用得太精确了,赞!
作者: 牌牌    时间: 2011-7-16 11:43
回复 万里风中虎 的帖子
% T* n" H7 Z- T% v4 b
我头一年就是最低工资,但是可糟蹋了不少东西。可是一旦熟练了,立刻工资就上去了。
4 z+ ?3 Z3 Y$ r( H  R
7 g7 q3 \  y9 B# t# c) h
有点好奇,像虎大这种研究经济的博士会糟蹋神马样的好东西呢?
' L$ ]$ i5 V  m. {! M& d现在能想到的只是某些具有时效性的内部秘密数据,无形财富。
9 b4 X! g# i, Z$ O/ k, ]
3 B' \7 _+ N( C3 P) ^9 P搞工科的在学校干活,如果设计出了问题,浪费的就是制版等制作费用,如果操作出了问题,烧掉的就是芯片等器件,都是看的见得白花花的银子,呵呵,心理压力好大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1-7-18 10:09
餐馆服务员算什么工呢?
' j& o& V& o- N. A6 b$ ?
8 l3 G  O' ]  ?9 \+ V" k) b现在餐馆服务员月工资从1000到2000都有,一般水平是在1500以上。
作者: darkingwing    时间: 2011-7-26 03:26
回复 万里风中虎 的帖子1 t; k5 J( }! K' q) m
# f: ?6 J) i* y1 J0 E0 u  l4 A
这一点在老三届身上比较明显,不过,不能算是他们不努力的结果,只能说社会进入现代以来一直处于剧烈动荡期,每一代的命运可能都截然不同
作者: 混天球    时间: 2011-7-31 21:55
回复 猫元帅 的帖子8 a/ r. `9 Y; R7 e% J

* z/ j9 J6 F" x$ X6 X刚从北京回来,看到很多饭馆在招工。中档以上的,价码是服务员2200到2800,领座2000,保安和清洁1800。现在北京保姆是1600到2000,正在上浮200。另外条款有很大区别,有每周休一天的,也有一个月休两天的。
作者: 坚持到底    时间: 2011-9-2 14:25
回复 万里风中虎 的帖子1 I( H5 L5 d3 E7 Q  \" ?6 b2 k- R2 A% w

+ p& x% u2 a! ?* d0 g强烈要求老虎在写点电视上不许播的,广播上不许放的啊。
作者: babo007    时间: 2011-9-13 20:59
大学生就业不畅的问题,民国初年时发生过。尤其是法律和会计这些热闹专业,更是不好找工作。
* R) x6 o) O! k9 u中华职业教育社应运而生,即为此也。
作者: 万里风中虎    时间: 2011-9-13 21:10
babo007 发表于 2011-9-13 20:59
, r+ N1 U1 V, u& J; l大学生就业不畅的问题,民国初年时发生过。尤其是法律和会计这些热闹专业,更是不好找工作。
8 n; S% V- z/ h1 l  u0 l中华职业教育 ...

0 M: N! L6 e4 I$ k4 m2 }那也是个社会剧烈转轨的时期,应该是大学生的技能不适合当时传统社会的要求吧。估计当时的高等教育根本不是以就业为目标的,有没有更多的资料可以写个原创啥的?
作者: 短刀    时间: 2011-9-13 21:49
万里风中虎 发表于 2011-9-13 21:10
) w8 d5 ~* W% X那也是个社会剧烈转轨的时期,应该是大学生的技能不适合当时传统社会的要求吧。估计当时的高等教育根本不 ...
$ j% m6 q7 \' Z) t" j( \  H, F
法律行业俺可以说说自己知道的:
% f1 l' f8 F! D5 }% n. d4 d4 Z# F! k( Q
自从法律十多年前成为显学,各大院校都成立了法学院或法律系,包括一些理工料的院校,也更是包括一些二三流的学校。
( ?5 E6 p: N$ `/ I% l/ n5 Z% v8 p) m+ n
$ f5 I- c! p( l2 X5 T4 p入口多了N多人,但出口却少的可怜:
- i8 a$ y' n% j0 g. J1、公、检、法:之前是转业军人占了公检法的大多数,这几年招考人数太少;能进入的学生,少之又少。
3 l! h/ H8 T1 W/ j6 b4 m$ y! S2、企业:法制的现状,大多数中小企业根本不会设立法务部门、法务人员。
0 W$ V( G8 ?* o7 o; n2 @3、律师事务所:出头非常难,需求也少。/ ^8 v# ^0 X! X) m. ?
' @9 A) I& X, z. d( z- B$ H
以上种种,使这些年,法律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高居倒数前三。
作者: 万里风中虎    时间: 2011-9-13 22:27
短刀 发表于 2011-9-13 21:49
5 \( U2 B4 l, z$ ~) Z法律行业俺可以说说自己知道的:
. g9 b& U) H: N5 P
$ b( Z5 a7 Y, E/ m0 d* J  f自从法律十多年前成为显学,各大院校都成立了法学院或法律系,包括一些 ...
4 v% w; V; u/ {) t$ @' J
这就使得法律专业成为一个明星行业。大律师家财万贯,小律师端茶倒水复印文件。财经类好一点,尤其是会计类的,毕竟每个企业都需要一个会计。
作者: 短刀    时间: 2011-9-13 22:38
本帖最后由 短刀 于 2011-9-13 22:51 编辑
- n3 F5 k6 T% F+ g1 }- o4 O3 Q
万里风中虎 发表于 2011-9-13 22:27
' g4 z: d+ m  e' Y/ a这就使得法律专业成为一个明星行业。大律师家财万贯,小律师端茶倒水复印文件。财经类好一点,尤其是会计 ...
- @2 e$ X& p4 }) }" `) I  j7 Z

1 ?7 ^  {1 G1 W% i4 m% g9 U/ h虎兄所言极是,律师协会做过N次青年律师生存状况调查,近十年来,总体情况正如虎兄所言,其实没有多大改观,非常严重的二八现象。. p0 `5 V& P( D8 m" b- }
  U  b' ~: k2 f$ B
以下是08年的统计数字,这个数字三年后,相信不会有太大的改观:
" y& Z! u$ S$ x9 g/ p2 ~% ~/ }+ b4 Q
/ r2 ^' Z9 j; `: l* {! v" W! {律师的平均收入不如出租车行业,年毛收入不足10万元。上海律协一项调查显示,全市律师28亿总收入中,80%的收入由20%的律师创造。广东省,律师收入呈金字塔式,10%处于顶端,约20%处于偏上,而70%以上的律师则生活艰难。重庆律师执业报告中,部分律师特别是青年律师,年收入不到两万元。江浙一些地区,执业第一年的律师月薪只有1000元。律师行业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
4 q$ j4 Q" ]) r2 r  P- t, r: \
/ j9 [; _- y8 A( x: ^$ }. }1 \, O; ~7 \3 U2 K3 z
另外一个印证是:大多数的律师是在京沪广深、沿海发达城市、省会城市,占了总数的80%以上一点不奇怪,中西部及二三线城市、县、乡镇更是少的可怜。
/ E; J4 [: G- v: d0 Q$ n
% K$ {. C5 P' ]4 K" y0 g% D& U以下是2010年的统计数字:2010年中国律师已经发展到了近20万人,其中包括约3万军队律师。但是律师的分布很不均衡。据介绍,西部仅有3万律师,占全国律师总数的约18%。收入差距导致全国没有律师的县已由此前的206个增加到现在的210个,且均分布于西部地区。 8 M! l7 Z) G. I2 g1 ?9 \) W: {

; j# @- [; O3 y- {( s: v会计类的需求一直比较稳定,就业情况远好过法律类的。
作者: 万里风中虎    时间: 2011-9-13 22:55
短刀 发表于 2011-9-13 22:38
* z4 W  @! K1 o/ J: C* O" z虎兄所言极是,律师协会做过N次青年律师生存状况调查,近十年来,总体情况正如虎兄所言,其实没有多大改 ...
' }; C- v- H. f5 r
财经类现在也成问题。我有个小表弟英国前20名大学的财经硕士毕业,基本工资才1000多人民币一个月(我不知道他为何会接受这么低的工资)。他的妈妈已经退休,初中文化,在一家地产公司当清洁员,每个月都有2000多元。所以,现在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硕士生花了将近100万来读书,为何工资这么低?我只能说是他的能力有问题。
作者: 短刀    时间: 2011-9-13 22:59
本帖最后由 短刀 于 2011-9-13 23:02 编辑 4 r" f: ]- V8 e8 x6 y9 H
万里风中虎 发表于 2011-9-13 22:55 : [: e2 U% g# L1 F
财经类现在也成问题。我有个小表弟英国前20名大学的财经硕士毕业,基本工资才1000多人民币一个月(我不知 ...
" R( f9 V* n) L2 A' q4 _/ x
7 Q' v2 j5 v% b! U
前些日子帮几个客户面试法务人员,在广州的基本行情是:* v1 k3 ^1 f9 \! i% W9 O2 c
1、硕士毕业:试用期3500-4500之间,视情况而定。
# L: l' q/ z' `+ O2、大学毕业:2500-3000之间。) X) j3 d3 A6 [& f, E

4 s6 {4 y! X5 D1 T; L9 x8 G1000元?虎兄这个例子太吓人了,1000元是指基本工资吧,应当不会是全部的工资,一线城市的最低工资都在1300以上了。
  h. i( F$ ^* N/ i+ ]0 h( h+ Q+ K3 ?0 p: u4 V: i3 [. D
基本工资为1000元,是有可能的,劳动合同法出来后,许多企业就拆分了工资:2 o1 t4 e- Q+ ^# A4 Q1 }3 k$ w
工资=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加班费+福利或补帖+绩效奖金。9 e  j! R( y( |. T
: x3 u% @  s: ~2 U' l  ]% h, C

" T; f' ]: f/ {# e9 U& l这里的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应当就是虎兄所说的基本工资了,拆分是为了少付加班费。
作者: 万里风中虎    时间: 2011-9-13 23:08
短刀 发表于 2011-9-13 22:59 : m# A+ `, H! O( C  H
前些日子帮几个客户面试法务人员,在广州的基本行情是:
" B7 h* H; u5 H1、硕士毕业:试用期3500-4500之间,视情况而定 ...

' l6 E0 a% O  q真是这么多,我都感到很痛苦。反过头想一想,他如果就接受了,只能证明他就是值这个价。这是没出息啊,换了我早就到北上广去闯世界了,怎么会出来了,还要重新回到家乡那个小地方去吃吃喝喝去了。没办法,人就是这么复杂。
作者: 小卡    时间: 2011-9-13 23:53
万里风中虎 发表于 2011-9-13 22:55 , z. n+ R; o4 B: a* O
财经类现在也成问题。我有个小表弟英国前20名大学的财经硕士毕业,基本工资才1000多人民币一个月(我不知 ...

- |8 k( A, R. B, o- j不应该吧……国内稍微靠点谱的企业也不至于开这么低的薪水啊
作者: eshark    时间: 2011-9-14 13:48
现在招一个合适的新手真的非常难。小朋友不切实际的想法很多,价钱开得很离谱,干起活来很不靠谱,自我提高和培养基本没谱!
作者: babo007    时间: 2011-9-14 15:37
本帖最后由 babo007 于 2011-9-14 15:45 编辑
) I) }2 y. P7 w6 G% P6 H
万里风中虎 发表于 2011-9-13 21:10 2 {9 y6 g+ A7 L# B. |1 L
那也是个社会剧烈转轨的时期,应该是大学生的技能不适合当时传统社会的要求吧。估计当时的高等教育根本不 ...
* m8 U3 V  H/ z, a# ]- C6 N
1 q1 k7 X5 {5 ]1 Y& I; s$ y
我是去年看凤凰卫视时,看到一个关于中华职业学院的专题,里面提到了我说的这个现象。
6 t8 @, u# ?- f$ R, ]由于自己是教书的,时常反思一些问题,所以这件事儿成了记忆的片断。我自己因为时间紧,没有细致的作过考查。估计教育学专业或教育学史研究老师晚熟悉吧。哈哈。
: H! ]6 X) W7 O3 m) C中华职业教育后来培养了许多技术人才,对国家和社会贡献不小。% r2 K  _! f. o. C& c
温相主张的职业教育,是不是以史为鉴,也未可知。
作者: babo007    时间: 2011-9-14 15:39
万里风中虎 发表于 2011-9-13 22:27
* O6 Z' s5 P( ^这就使得法律专业成为一个明星行业。大律师家财万贯,小律师端茶倒水复印文件。财经类好一点,尤其是会计 ...
" I% l+ |0 X: N' m$ x
会计我觉得更象技术性人才。7 I# Q; O8 E3 ]8 |7 T+ z4 |! A$ y7 Q0 u* ?
我是外行,只看到了皮毛:会计分计帐会计和管理会计。而真正的成为财务总监、从会计角度提供管理支持的人才则少之又少。% f) U8 Z2 E9 w' q
依我看,当个记帐会计,和端茶倒水,没有太大的区别。
作者: babo007    时间: 2011-9-14 15:43
万里风中虎 发表于 2011-9-13 22:55
5 p9 z) a" L- \* |# o% q* ?财经类现在也成问题。我有个小表弟英国前20名大学的财经硕士毕业,基本工资才1000多人民币一个月(我不知 ...

1 t: ^& T: A6 i5 G) Q* o* j4 P谈到能力,我倒有些心底话想说。因为我现在仍在大学教书,而且作过短时间的教学与科研管理,再加之一直研究中国传统的文化,有些自己的想法。哪天写个小东西,单独呈虎大指教。毕竟教育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育人的问题,涉及到文化传统与当下教育制度、手段的融合与冲突的问题。我也不是搞专业研究的,陋见羞于示人。但鉴于专业研究人员形成的话语系统与思维方式,以及当前教育体制培养的研究人员的工作流程与工作习惯,所以我又自信还是有些小意见可以表达一下的。从数年的授课来看,我在这方面的重视,是受学生拥护与喜爱的。: W8 c& _% G# O2 \8 z( ?0 D% y

作者: fareast    时间: 2011-9-14 17:23
我来简单说说了解的情况
' ~/ ^% W* l, ~/ j0 ], [4 j+ A1普遍反应1985后生的大学生不认真,不能从基层做起
1 T8 z' k2 {+ s2 w2 i( `8 `( H# r
5 E. k* a; e$ o6 D1 x$ \) {  Y2第三产业薪资近年持续上升。餐饮业月工资2000,包吃住;本科生起薪3000,但吃住自理两项恐怕刚持平,反而不及餐馆服务员2000净值。餐馆店长年薪十万,与研究生相当。按摩师月入8000,快递员则过万。凤姐以前据说师专毕业,在沪为家乐福收银员。
# t  b  \7 U$ a: y) K3 f% p/ P& W5 G! G: H( e
3教师、医生、公务员(含垄断公共事业从业人员)收入较高。据说南洋模范中学一对教师夫妇节假日补课,借某校教室,年入360w.医生中器官移植科室黑得吓人,仅扫地人员都高收入。
作者: tonyxu    时间: 2011-9-14 20:36
万里风中虎 发表于 2011-9-13 23:08
2 H; f6 {. _/ c- E真是这么多,我都感到很痛苦。反过头想一想,他如果就接受了,只能证明他就是值这个价。这是没出息啊,换 ...
% E9 G' K, A2 }& `' M' h
我LP的老弟,国内名校法学本科,德国某校硕士,前年回国后过了律师,联系了几家律所,沿海地区的,才2500元左右。# a0 g" b3 W8 ~+ `4 w( I" X5 X  N

* @, h7 _8 }9 U0 M失望之余没去做律师,而是去了某股权交易所,工资比律所高几倍。现在又在想换地方,去京沪等地发展。$ _0 ?8 Q3 b  \. ?

作者: fareast    时间: 2011-9-15 08:40
点评
& a+ t' X8 Z  a! j0 _2 L( d& d3 k9 h# O  {: O
. _3 N* w7 @- R) N% a# C
万里风中虎  这个85后的问题,可能还是和独生子女政策有关。  发表于 昨天 20:58* W7 a' M3 \; a

- l/ k0 H. k+ F; s1 a  V9 B其实大概1975后就推行独生子女政策,85后问题可能最主要是改革开放后发展几年物质丰富后强化了独生子女的自我性3 `# z  R& S6 o

! I9 m! a  [5 V2 D& E1 E0 v
作者: bbceve    时间: 2011-9-15 13:12
短刀 发表于 2011-9-13 22:59
% T" h/ ?! {9 X) B" a9 [; E, X! N7 O前些日子帮几个客户面试法务人员,在广州的基本行情是:
* e/ C6 b. I9 Q* X6 @5 s1、硕士毕业:试用期3500-4500之间,视情况而定 ...

9 Q! z! g! s* R( F& }( Z1 t7 T我朋友法律系去求职,行情跟你这个差不多,而且硕士竞争力还不如本科。因为本科基本是集中出路,本科学校牛b的肯定在某阶段牛b。但是硕士分流性强,硕士能力不如本科的一抓一把。除非有硬学历门槛或者硕士阶段真学东西的,硕士很多时候还真比不过本科。/ e- Z- ?- }2 f3 @6 O8 {1 X) \

0 M6 B7 C3 t) d9 k5 A不过强力学校的法律系还不算太难过,因为名校+热门专业,所以进入的门槛高,不少人基础能力都不坏,进不去法律去搞其他发展机会还是有的。至少就业率难看但是细究一下具体去向比数字好看些,不少创业的人不体现在就业率上面。二三流大学的法律系恐怕是真悲剧了。
作者: 方解石    时间: 2011-9-16 21:43
穿越 发表于 2011-7-15 00:02 $ O+ L2 ]5 F2 o
回复 万里风中虎 的帖子

9 {& w& o* K: s% [恩,我喜欢穿大这种精神~~~所以很向往穿大的实验室啊~~~我老板根本不管我啊~~~
作者: 樱木花道    时间: 2011-9-17 01:33
万里风中虎 发表于 2011-9-13 23:08 4 _# x* ?5 d# ]( ~
真是这么多,我都感到很痛苦。反过头想一想,他如果就接受了,只能证明他就是值这个价。这是没出息啊,换 ...
  L2 r8 {& G3 l( ~+ H$ R
有啥了 俺刚参加工作 工资1800
; n' [5 P, }4 b郁闷到湿- L  W+ i7 w) \" c% L/ u0 @
   单位招的时候说的总工资 而且是税前
# [( R- y  {8 z9 L- `      安家费也黄了 谁叫自己傻 没有写到合同里面去
6 @5 |. T8 V4 [% S 2 a: j' b( t/ ~$ V( s1 v7 p
            还好把住房搞定了 还是带头闹事弄出来的。
作者: jeric    时间: 2011-9-18 14:40
如果没有扩招,现在毕业的本科生有大概70%以上是体力劳动的供给者,现在成了脑力劳动的供给者。
6 L: x8 B, g: C7 S3 S8 H. L
作者: jeric    时间: 2011-9-18 14:41
如果没有扩招,现在毕业的本科生有大概70%以上是体力劳动的供给者,现在成了脑力劳动的供给者。
# c- z3 ~; I: _7 |1 }  U/ d
作者: 梦晓半生    时间: 2011-9-19 14:18
这个问题还是用同样职位招聘工资容易得出结论。
4 e" l, t$ t: f# e9 c7 _
8 L$ G7 u: G  u0 T比如普遍的餐馆部长,似乎同一城市价钱分别不大,容易比较。
1 H0 y! r' K2 b0 \0 J$ n, `$ s4 L; |/ T5 g" ~! U( u
技术工种,包括大学生,始终只代表少数人,对于工资增长拉力有限。7 r: P- e- }4 ]4 c4 j: ]% N, \

+ I% P0 e2 S1 ~+ B5 k/ B* r就算技术工,一样到道理,比如银行会计,5年间同一招聘工资有何区别,就看的出来。
+ g/ u4 c% _! r8 t- H4 M6 g' L+ N( i3 j6 O% t2 W8 h6 g
不同工种不同行业会不一样,就业所占比率也有不同,但趋势分开看肯定看的出来。
0 V8 W0 Y& v$ Q( Z- t: @) H8 }) M# c& Y0 P3 @
至于失业率,大学扩编能影响的数据也很小。
作者: 小绿爷    时间: 2011-9-19 15:52
fareast 发表于 2011-9-14 17:23 6 |0 V+ R' @: }" U/ n* s
我来简单说说了解的情况5 Y1 @: h4 I  v, h) [6 _& r7 o* }
1普遍反应1985后生的大学生不认真,不能从基层做起

; |8 e6 r- Y! |2 Y. [" R( X3 ]就85后的问题我想从技术部门的角度来说下。4 w7 N) c! l# f* a
1现在的单个岗位复杂程度比起10年或5年前,实际上是降低了,为什么?因为单个岗位被拆分成2个含以上的更低技术含量的岗位。
# U1 K/ {  E- l' }2岗位的增多对于培训的要求是增大了,培训部门要备案负责的内容要更多,并培训trainee明白个个岗位之间相关关系,以做出自己的判断。能干培训的都在一线,干培训的教的都是五年前的东西。" V6 J2 |/ d4 @5 |9 ^
3私营企业对于培训缺资金缺指导,唯独新人不缺学习的热情。国有部门培训相对完整,但进入国有部门的新人对于学习的热情比较私企低的太多。- h$ c% ?( l9 \
总结:工作的总体难度在提高,需要有较好的逻辑判断来第一时间解读所面临情况的轻重缓急,培训滞后于工作导致新人进入角色较晚,缺少竞争的工作环境阻碍提高的热情。
作者: 见月    时间: 2011-9-22 05:39
北上广和沿海的工资都在上涨,企业可能会加速往内地迁。
作者: 见月    时间: 2011-9-23 03:53
见月 发表于 2011-9-22 05:39 5 I/ H7 G" t  h8 `8 S$ ~
北上广和沿海的工资都在上涨,企业可能会加速往内地迁。

# |% F) H+ c. {, t$ N7 V9 h$ f% {0 M多谢虎兄回复。我才从西西河找到这里。呵呵。- U3 v, E* K7 D
9 {# V* l' P& |# A
说点小看法,我觉得高技术企业 北上广和沿海也未必留得住。广东的腾笼换鸟,未必如愿啊。6 D, {' ?! e: h- Y- J) m- O, c

, @9 A7 {  `$ M; ^9 m" \! H& o+ y另外问下,虎兄的新文章“中国A股市场当前的位置和未来趋势”看不了,什么是“阅读权限 30”啊?怎么达到呢?呵呵 多谢。
作者: 洪水    时间: 2011-9-23 15:53
见月 发表于 2011-9-23 03:53
7 h- v: i( M/ @$ D9 T1 c+ N多谢虎兄回复。我才从西西河找到这里。呵呵。
! u! @- G- p1 v% D) V. K4 W" n9 x. k* @
说点小看法,我觉得高技术企业 北上广和沿海也未必留得住 ...

: ^+ v/ M, u- u0 `& p8 q: R, h% i要写帖子,参与讨论,回复,等别人推荐你成会员,成为会员后,权限就可以跟着分数一起升了。游学生的,权限不能升
作者: kevenjames    时间: 2011-9-27 14:52
我在深圳,HW和ZTE都呆过,现在也有不少朋友在这两家里。所以对他们的情况稍微了解些。
+ ?. k$ x  n1 y+ q$ n$ j/ P8 p6 v0 D) q2 O/ [
HW和ZTE现在在深圳都已经没有新投入的研发项目,所有的新上项目全部放在内地。两家公司在南京、武汉、成都、西安都布局了大的研发基地。据说腾讯也在成都规划了大的研发基地。长远来看,深圳恐怕不会再有值得一提的高技术企业了。
作者: yiran006    时间: 2011-10-19 15:53
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脑筋要灵活的多,见识也广,只不过大部分精力用在了阴谋上,邪门歪道学的很快,斤斤计较懂得不少,而在堂堂正正的阳谋上却不肯下功夫,所以这更多的是一个态度问题。
: E. x4 _) Z+ c7 f, w) j
作者: 汉水云潇    时间: 2013-4-13 22:24
几年前一批二本大三的大学生到我们那儿实习,一个学理科的同学,同学反映很好学
' Y$ D- H5 c) k9 ^闲料时,竟不知昆明为云南的省会
作者: martian    时间: 2013-4-13 23:14
帅云霓 发表于 2011-7-14 09:30
5 R& a" \. I9 d* B2 u4 Z回复 万里风中虎 的帖子
4 m- T: B& m% [- I' d
0 L4 A  S3 p) ^0 b现在就业率都是做出来的。

( F; l, W2 f: i9 s搞不到“劳动合同”就不发毕业证。
作者: peterbev    时间: 2013-4-27 09:02
就业率下降,而且就业率也存在水分
作者: 二郎神    时间: 2013-4-27 11:01
政治具是个坏人云集的地方
作者: 五月    时间: 2013-5-1 07:59
有道理。而且大学扩招相当于降低了熟练工人的供给。以往大学十分难考,大量聪明勤奋的学生被拒之门外,不得不加入打工者行列。这部分人聪明勤奋,很快会变成熟练工人。而因为大学扩招,数以百万计的这部分人进入大学,由于中国大学教育无论在技能还是就业指引方面与实践严重脱节,这部分人在四年教育后成为期望值颇高的“非熟练工人”,又加大了非熟练工人的供给。从微观上讲,如果不是有绝对的研发必要,我是宁愿招技校生或者在工人中提拔也不愿意招大学生的,因为大学生能满意基本岗位待遇的不多,干一段时间很可能会跳槽。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