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惠特克钱伯斯小传(五) [打印本页]

作者: Dracula    时间: 2013-11-25 02:13
标题: 惠特克钱伯斯小传(五)
本帖最后由 Dracula 于 2013-11-27 05:13 编辑
% a$ h' g. j4 _7 t3 |! @/ }: e* Y% }0 z& B/ ~8 [7 a
惠特克钱伯斯小传(五)
* T2 r- X7 ^8 A* g% I4 b
4 A0 H. l/ Q7 R3 @- ~+ D1935年8月13日,Harold Ware在宾夕法尼亚的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同一辆运煤的卡车相撞,第二天死在医院里,不满46岁。Ware小组陷入混乱,一切活动都暂时停止。J. Peters 来到华盛顿,重新组织Ware小组,钱伯斯到英国的任务被中止,他的主要职责变为负责Ware小组的联络和情报传递。
, P7 \, H/ O1 x  J5 a0 @5 L% v
这个时候,随着纳粹在德国上台,欧洲的形势变得紧张起来,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的部署也严重威胁着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尤其是1936年11月,德国,日本,意大利同盟,签署反共产国际的条约后,苏联对德国和远东的情报特别的需要。钱伯斯在国务院的内线这时候就给他提供了大量的电报,备忘录以及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其中许多来自美国驻外的使馆和情报组织。钱伯斯同他的内线的接头一般是在公共场合,比如咖啡店,公园等。钱伯斯收到文件后很多时候需要复制,然后再约定见面将原件还给内线。那时复印机还没有发明,最快的复制方法就是摄影。钱伯斯需要开车从华盛顿赶到巴尔的摩,到美共党员提供的一所公寓里,拍照,清洗胶片。交还原件后再开车到纽约把胶片交给他的上线,由他们再转到苏联。由于文件的数量越来越大,忙不过来,钱伯斯就申请配备了一个专业的摄影师,自己只负责传送文件和胶片。后来又增加了第二个摄影师。% V, n2 m$ z- L2 W  K8 ^" a
, X7 C% z  W7 }+ A  C
这时钱伯斯联络的下线除了Ware小组外还包括财政部的一些官员以及国家标准局的一名化学家,需要值得一提的是国务院外贸协议局的经济学家Julian Wadleigh。Wadleigh 1904年出生,牛津大学毕业,回到美国后在农业部担任经济学家,30年代中期加入美国共产党。据Wadleigh的回忆,第一次同卡尔(钱伯斯的化名)见面的时候,觉得他其貌不扬,又矮又胖,但是却显得很有威严。Wadleigh很快就对钱伯斯产生了好感,两个人每个星期都在华盛顿见面。一次在吃饭时,聊起了中国的政治现状,钱伯斯对中国政治了解之深入让Wadleigh感到惊讶,觉得钱伯斯肯定在中国呆过很长时间。
! w; Q' i! I' F3 e! w" x  U" H' `) G
  h3 m" y0 m5 ~2 ~2 y  g& J1936年夏天,钱伯斯的上线Bill突然消失,后来钱伯斯才知道他被召回了莫斯科,不久就遭到处决,成了大清洗的牺牲品。钱伯斯新的上线叫Boris Bykov,是GRU的间谍,在欧洲有15年的地下工作经验。Bykov有40多岁,和钱伯斯身高差不多,几乎不会说英语,而且德语的口音也不太好懂。钱伯斯对Bykov很不喜欢,觉得他既胆小,还经常情绪波动很大。他对钱伯斯似乎也不太信任,经常对他的政治思想和以前的地下工作经历进行盘问。! J- [" B# K5 A3 U7 a/ }! T
8 a, w  e' q" v3 h" \
1937年初,钱伯斯在纽约遇到了以前在工人日报的同事John Sherman。Sherman刚从莫斯科回来,显得非常紧张不安,很快就向钱伯斯把苦水倒了出来。原来Sherman到苏联后,由于以前属于布哈林一派,尽管没进监狱,但是吃住的待遇很差,而且象贱民(untouchable)一样,没人敢跟他们这些美国来的以前的布哈林派说话。这时大清洗已经在苏联大规模展开,Sherman对每天心惊胆战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提出要回到美国,在同NKVD(OGPU的改组,同样是克格勃的前身)交谈后被批准离开苏联,派他到英国工作。但Sherman实在不愿留在共产党里,这时就希望钱伯斯帮他离开地下组织。钱伯斯同意后就找到Bykov,提出了Sherman的请求。Bykov虽然很生气,但是并没有立刻采取行动。一个星期后,他让钱伯斯转告Sherman,说他辞职的请求已经得到批准,但是需要Sherman同NKVD的代表见一下面。Sherman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慌了神,他确信同NKVD见面就意味着要被处决,马上就跑到了加利福尼亚,还带走了本来让他在英国工作的5000美元经费。
) {4 Q% d* R% t- W$ H9 }: c6 e- [- b+ F
Bykov并没有因为Sherman的事情对钱伯斯进行责备,相反由于钱伯斯在华盛顿工作的成绩增加了不少对他的尊敬。为了增大成果,他向钱伯斯提出给他的下线提供现金的奖励。钱伯斯马上反对,这些人做间谍工作是出于意识形态的信仰,现金的奖励反而会让他们觉得是侮辱。Bykov改为花600美元买了4条比较高级的地毯,作为礼物送给了4个钱伯斯的下线:Abraham George Silverman, Alger Hiss, Julian Wadleigh 和Harry Dexter White。接下来钱伯斯把他们四个召集到纽约同Bykov见面,Bykov向他们指出法西斯主义在欧洲,亚洲疯狂扩张,其他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英美法)则袖手旁观,只有苏联勇敢的和法西斯主义对抗,才是人类未来的希望。Bykov的讲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4个人当场都表示接下来要特别努力,帮助苏联同法西斯主义作斗争。8 u8 n- f3 E5 K( m
& c: x/ U* J/ n8 X
钱伯斯在传递情报的同时,有时候也读一下自己经手的文件。发现这些文件其实价值并不大,没什么特别的军事机密,这一方面是由于钱伯斯下线的地位还不是很高,没有能力接触到最重要的机密,不过这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改观。Bykov对此不太满意,1937年底,他让钱伯斯安排自己和Wadleigh见面。Wadleigh还带着些书生气,他交给钱伯斯的最早的文件里包括自己花了很大精力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分析,Bykov细心的给他解释,党不需要他对世界经济的分析,需要的而是机密的情报。后来Wadleigh在对国会和FBI作证时提到听到这番话他感到有些失望。Bykov还向他提出Wadleigh应该多考虑一些升职的问题,更高的职位意味着能接触到更机密的文件。但是Wadleigh尽管是个很好的经济学家,人际关系这方面却比较差。平时不修边幅,也不懂small talk,他对国务院上层的社会精英也挺鄙视。但为了共产主义的事业,Wadleigh同意有所改变,结交好同国务院上层的关系。  S- c! r% b' h( h0 b5 `0 S

2 _) \, {6 r2 h' ~1 |2 L6 y1937年底,在华盛顿美国联邦政府的间谍网络之外,Bykov还建立起了一个工业间谍的组织,其中包括Morris Asimow,是US Steel的一名金属学家。他通过钱伯斯传递了他自己参与发明的一种钢材合金的公式。还有Franklin Victor Reno,是美国陆军弹道研究实验室的一名统计学家,他向钱伯斯提供了美国最新机枪及大炮一些数据。
) W% |& Q4 B' h0 A2 A* y/ Q3 `
尽管从事的是间谍工作,钱伯斯和他的下线对他们的安全却并不怎么担心。30年代时,罗斯福政府对政府安全的工作非常的疏松,尽管联邦政府里有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一些政府官员是共产党员是公开的秘密,但是罗斯福政府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我个人觉得这是由于自由派对政府力量的信任同共产主义的思想有着天生的接近,因此他们对共产主义虽然不完全同意但还是有一定的好感。我读的这本钱伯斯传记作者Sam Tanenhaus则认为主要问题在于罗斯福新政政府扩张太快,对公务员安全审查没能跟得上。这个问题在冷战开始后也成为保守派共和党同自由派对罗斯福新政遗产激烈争论的核心之一。保守派指责共产党的渗透是罗斯福新政国家权力恶性急速扩张的必然结果,而自由派则反驳说,正是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的改革才避免了资本主义的崩溃,使美国免于陷入法西斯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噩运。
! A# H# x$ w4 R# i0 C1 u% G4 P+ B) n7 ?  O5 b
尽管他在华盛顿的间谍活动蒸蒸日上,情报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钱伯斯对共产主义,对苏联却产生了越来越大的怀疑。1937年到1938年,苏联的大清洗和大审判达到了顶峰。一个又一个老的布尔什维克被拽到法庭上,公开承认反党,反共产主义的活动,其中包括季诺维耶夫,加米涅夫,李可夫,布哈林这些以前苏共的领导人。现在的估计,大清洗共处决了超过2百万人。钱伯斯在Lovestone被清洗时差点被开除出党,他还同一些托派保持着关系,加上身边Bill和John Sherman的例子,钱伯斯对自己的安全也有了很大的忧虑。
( f- s3 \' e$ p
7 T. \# k% A. t+ S2 q/ O; a还有就是西班牙。30年代中期,西班牙内战是全世界左派关注的焦点。当纳粹德国和意大利武装弗朗哥的时候,苏联政府作为唯一对西班牙共和政府提供军事和物资援助的大国,极大提高了其在左派知识分子中的形象,苏联似乎也成为能够对抗法西斯主义扩张的唯一有效的力量。但是苏联的大清洗这时也蔓延到了西班牙,受苏联控制的西班牙共和政府这时对其内部以及国际纵队的托派分子进行清洗,大批被处决或暗杀。在国际纵队战斗的英国作家George Orwell,也是在西班牙目睹了对托派分子的审判和处决后,转变为共产主义的坚定反对者。% |# b0 t: b+ N* A4 t% S4 F' O

" E# R" _; e1 }) d8 A- E& v而这时Bykov得知钱伯斯从未去过苏联后,多次要求他到莫斯科去报到学习。在钱伯斯反复拒绝后,1937年底,又要求钱伯斯参加Mar Cantabrico行动。当时西班牙共和政府的货船Mar Cantabrico停靠在纽约,载着价值2百万美元的武器。Bykov要求钱伯斯加入Mar Cantabrico的船员,保证武器运到共和政府手上。钱伯斯没有受过任何军事或航海的训练,他到船上能发挥什么作用不得而知。钱伯斯意识到这一行动极其危险,直接拒绝了Bykov的要求。1938年3月Mar Cantabrico出航,弗朗哥派通过在美国的间谍获得其行程及通讯方法,无线电频率等全部情报。Mar Cantabrico靠近西班牙后就被弗朗哥的军队截获,船上的船员全部被处决。钱伯斯得知消息后怀疑Bykov想用这个方法干掉自己。7 o) [8 O% f( C: t5 W) C8 j+ S0 h
- m9 {+ R, k% y5 I1 d, W
9 K8 V! T* k, Q  q& W
- U7 J  y* Z7 q: p

作者: 南京老萝卜    时间: 2013-11-25 04:35
问个问题,Bykov在 Mar Cantabrico 出航前,怎么就知道这艘船会被佛朗哥截获 ? 难道Bykov 故意透露给佛朗哥 ?我估计是 Bykov 想让钱伯斯去西班牙,正好有这么个机会。就让他走。没想到这艘船被佛朗哥抓住,船员被处决。我猜这时候钱伯斯和Bykov不睦,有惊弓之鸟的心态,所以怀疑Bykov借刀杀人。
) ^$ P) W  U& W" m
: q' S; O9 k% Q3 f' }: x. T0 ?话说西班牙内战真是社会主义的大兵营。乔治奥威尔就是那个写1984的吧。还有白求恩也参加过西班牙内战。1 `! Z; @; \% P' q4 m

1 @- |) |$ ~. P4 M  |, I+ U
作者: Dracula    时间: 2013-11-25 05:42
南京老萝卜 发表于 2013-11-25 04:35
  X( m. w+ S1 A# z问个问题,Bykov在 Mar Cantabrico 出航前,怎么就知道这艘船会被佛朗哥截获 ? 难道Bykov 故意透露给佛朗 ...
( N" G' D4 ]4 b/ i/ q
Sam Tanenhaus的书里对这个问题模棱两可,没有给出回答。我觉得你的猜测更有道理。不过钱伯斯就是能够安全到达西班牙,如果落在NKVD的手里,也很可能不会有好下场。
' t, V9 c% k8 a
! F6 Q4 s+ m& G8 O- WGeorge Orwell最有名的小说除了1984外,还有Animal Farm,是关于苏联革命的动物寓言。在1948年乌克兰语版的前言里,Orwell谈到他是1936年结婚不久同妻子一起来到西班牙,在Aragon战线上战斗了6个月,在Huesca被法西斯的狙击手的子弹穿过喉咙,幸好没有致命。在到达西班牙时,Orwell和他的妻子阴差阳错,加入了托派的游击队,1937年西班牙共产党依靠苏联的援助控制了西班牙政府,开始清洗托派分子,Orwell的朋友和战友好多被处决,剩下的大多数也都进了监狱,他和妻子侥幸安全离开了西班牙,在那篇前言里,Orwell谈到由此他认识到了苏联的真面目,也促使他有了创作Animal Farm的冲动。
2 [3 N9 H/ O) }* u  k  p5 ?) A5 d# n/ L7 n+ u/ p7 N0 F) I
George Orwell 还写过一本他在西班牙内战经历的回忆录,Homage to Catalonia,我没有读过,但是评论很高。Orwell的散文(essays)也很有名,好多人认为是二十世纪英国散文的最高成就,象Shooting an Elephant,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等都是英语散文中的名篇。他的四卷Collected Essays我读过读过好几遍,无论在写作,还是在人生上我觉得都获益匪浅。* d1 L! I" R) M( D( r! e4 G

: i  c  ?6 E: d6 B" e& r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