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影视剧都是骗人的 [打印本页]

作者: 肥狐    时间: 2013-10-4 02:01
标题: 影视剧都是骗人的
本帖最后由 肥狐 于 2013-10-4 02:21 编辑

放假就是好,有时间胡扯几句

电影是用光把谎言打在一张床单上的艺术,其目标是让观众得到一些不可告人的心理满足,这本不稀奇,小说、戏剧、曲艺莫不如此。你不让群众满足,群众不光顾你,你就不能生存,更不必说流传。市场日益国际化,竞争使得手段趋同:设法绕过道德防线,降低智力要求,释放人性或兽性,使其得到心理满足。

上正菜之前,先来一道小点:俊男美女的集中。日常要碰到一个美女,并不容易,能让大叔澎湃良久。但是,在庞大的基数上选材,挑一批漂亮且聪明的人做演员,就不是难事了。观看美人,eye candy,最基本的生理愉悦,首先被满足了。如果要扮高尚,用相貌平庸的人,偶一为之尚可,但观众少一道免费的欢乐,长久必定被淘汰。党国早期的电影推崇高大全,说明极左的人也受影视规律支配,性欲原比政治更稳定。

况且点心若是足够新鲜又足量,本身就能构成风味独特的一餐。大量处于最佳生育年龄的俊男美女,比如gossip girls,在屏幕上晃来晃去,就是一部极好片子,大叔我就喜欢。至于他们晃来晃去是在做什么,其实没有人关心,至少我不关心,但Serena必须保持性感可人。

服务观众,要做得到位才行。比如,政治题材,你如何做?草民比如肥哥我只是柴米油盐的格局,哪来看政治问题的高度?怎么办?很简单。把政治问题降低到英雄主义,再把英雄主义降低到中国功夫,就行了。所谓中国功夫,就是街头斗殴,街头斗殴我是懂的,暴力冲动更是本能,满足在此即可达成。把“中国功夫”替换成“热兵器互射”,那么国外观众也搞定了。这个套路本是继承了小说的传统,我看今天涵盖了50%以上的影视作品,贡献不可谓不巨。

网络发达,信息廉价,但接受信息的人能力未必够高。宏观问题多维度的复杂性使交流变得异常困难。网上讨论的传统,是快速选边,你一句“公知”,他一句“愚民”,迅速进入一种当街对骂,或者好听一点其实一样,大专辩论赛的语境。这和艺术异曲同工,降智,看似粗俗,有时却是交流的必须。

中国功夫,刚才说的是自上而下,但有聪明人看穿机关,逆向操作,竟成就另一路辉煌。即,给暴力冲动披上中国功夫,将中国功夫升华为文化和道统,揉巴揉巴,上桌吧。殴斗行为第一次看着这么高级,这是中国人对影视艺术的独特贡献!但是自下而上毕竟吃力,文化和道统不好糊弄,时间长了,未免有些腻。这关头把主题模糊化,搞点暗示,卖点玄虚,居然也能别具一格。戴墨镜的王大叔由此发达,自成一家,真是笑死人。说到底,观众看帅哥打人,和坏人挨打就觉得满足,如此而已。

昨天写一半,今天继续,放假的坏处是睡完觉把自己想说什么忘掉。anyway,昨天另贴谈到了一个真理:每个大叔都向往犯罪。我们不妨看看影视剧如何骗得观众放弃道德操守,自由拥抱犯罪的冲动。

《breaking bad》,Walter Whiter先生的了癌症,为了给妻儿留下一笔钱,阴差阳错,走上了惊喜刺激制毒贩毒的道路,观众就跟着享受了一回。癌症,是本剧的借口,证明“人之将死,胡作非为”。

《Dexter》,D. Morgon先生幼年是遭遇重大不幸,心理变态,需要杀人满足自己,他的养父因势利导从小培养他消灭坏人。童年不幸,和杀坏人,是本剧的借口,其实随着剧情展开他偶尔也误伤好人,但无所谓,观众不挑剔,连环杀手的生活太令人满足。

以上两剧艺术水准很高,《Dexter》到后期下降,有些狗尾续貂,但都值得推荐。

《Hannibal》,汉尼拔,观众爱看心理医生猎杀人类并活色生香地烹饪内脏的过程,这种冲动从何而来?值得追索。本剧的借口,是汉尼拔不是普通人,而是一个超高智商的科学家,他之看人,犹如人看动物。为了增强效果,特地给汉尼拔安排了一个德国(奥地利?)的背景。德国人为什么给人这么一个感觉?是尼采的作用?反正超高智慧的人和普通人不一样,所以杀杀人吃吃夫妻肺片,爆炒猪肝,也就没什么奇怪了。科学家都是怪异的,不是吗?是吗?

用一双若有若无的轻柔小手,卸下观众的道德负担,等他享受了一顿腥膻油腻,擦擦嘴站起身,艺术的任务就完成了。

即使我目为经典看过百遍气度雍容的《god father》,也不能免俗。michael读大学,加入军队,一心做个正派的好青年。但是毒枭和腐败的警察联手欺上门来,老父的生命危在旦夕,不由他不挺身而出开始一代教父的伟大历程。这个借口最致命,最普世,最多米国片子使用比如《24 hours》:家庭。没说的,michael和毒枭警察约好见面,马仔打听到地点,把枪事先藏到水箱后,砰砰,真激动。不过,just a sec,既然打听到了地点,派个三流混混进去吐吐几下就解决了,何必少爷亲自出手,搞得不得潜逃西西里?《god father》同好,想一想这个问题。

影视剧都是骗人的。
作者: lianpb    时间: 2013-10-4 02:13
顶,好文章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3-10-4 03:51
唉,,,人艰不拆!人艰不拆的原则,你忘了
作者: holycow    时间: 2013-10-4 04:34
人都喜欢YY做自己没胆做或做不到的事情,这是普世价值
作者: 江小鱼    时间: 2013-10-4 04:50
既然打听到了地点,派个三流混混进去吐吐几下就解决了,何必少爷亲自出手,搞得不得潜逃西西里?《god father》同好,想一想这个问题。

印象中说了那年头还没人敢杀警长, 所以小混混更不行了.


作者: jufeng    时间: 2013-10-4 04:50
少爷要不亲自出手,潜逃西西里? 你那里能看到下面的情节和新的教父. 《god father》同好.  

玩笑,,我的理解, 就是电影啥的, 也要有个剧情冲突,转折啥的...所以很多看似凑巧, 不能经过推敲..而且更可能的是, 根据"西西里"的传统,  要由儿子报仇?  猜得....
作者: snail    时间: 2013-10-4 06:13
少爷不出手,如何杀人立威当老大?
当初他老爸不也是这么上路当上老大的么?
黑老大张君不也是这么招同伙的么?
作者: laser    时间: 2013-10-4 07:10
舞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作者: Dracula    时间: 2013-10-4 12:58
Michael提出亲自动手是出于对家族,对父亲的忠诚,Sonny对Michael的决定那么高兴,同样是出于这个原因。另外,小说和电影的背景是40年代的纽约市,黑手党远不是那么肆无忌惮,黑帮自己自相残杀是一回事,光天化日之下拿着冲锋枪到餐馆里扫射是另一回事,市民情绪的强烈反弹会导致政府最严厉的镇压,这对所有的黑手党家族都会是灭顶之灾。而且Sollozzo和McCluskey也不傻,他们同样会有很强的戒备,尤其McCluskey是警长,一旦一击不中的话,警方的报复Corleone家族同样承受不起。因此Michael的提议在各种方案中算是最好的。


作者: 火白月心    时间: 2013-10-6 14:07
电影么,艺术再加工了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