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Canon醒过来了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9-16 02:28
标题: Canon醒过来了吗?
在80年代推出EOS系统的镜内自动对焦马达之后,Canon很快超越Nikon,成为体育、新闻、时装摄影里的相机首选。没有多久,这个个专业摄影世界都开始大规模导向Canon。进入数码时代后,Canon甩开流行的CCD,首创CMOS,不仅继续保持高敏感度的优点,而且在降噪方面也取得长足进展,从EOS 10D开始,接二连三推出力作,占领了数码单反的半壁江山。这是Nikon最困难的时候。不光没有了“阿波罗”登月时代宇航员都用Nikon的荣耀(这个时候NASA和美国空军也用Canon作为光学追踪设备),也在专业和业余市场上节节败退。知道D200出现。
- @6 z. F( c( H& e; W1 z
2 O7 J1 D9 r& qNikon D200一举扭转了Nikon的颓势,以后乘胜追击,夺回半壁江山。D200开始了Nikon在高ISO上超越Canon的时代。加上Nikon传统的人脉和制作质量的尽量,Nikon重新强势。现在是Canon困守了。经过10年不思进取,Canon不声不响地推出了70D。这或许是Canon的曙光。$ b- Y* }7 T& s5 i/ F  Z! g

2 D) I; z% J1 ~6 f  J70D是xxD的最新型号,这是Canon的中档型号,承担承上启下的重任。在定位上,这不能定价过高,需要有较大的销售量;但又不像Digital Rebel或者xxxD系列那样在成本和定价上分毫必争。70D最重要的突破是所谓Dual Pixel CMOS AF。+ a+ {% w3 A* E5 \9 S
4 H1 W- y6 n8 }8 p8 W
相机自动对焦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反差法,盲目来回搜索对焦到清晰为止。这个方法用判别反差的方法确定对焦到位,简单,但对于低光、低反差环境天然抓瞎,而且无法预估运动目标跑焦的方向,只有来回搜索才能确定对焦到位。反差法是小数码傻瓜常用的方法,数码单反在摄像的时候也一般是反差法。第二种方法是相位法。用两个传感单元对准同一个点,比较两者的异同,或者说相位。数码单反的反光镜是天然的引出一束光线到第二传感单元的途径。这个方法比较复杂,需要两个传感单元对准同一点,但对焦快,能判别运动目标的运动方向而实现预估对焦,对低光和低反差也不如反差法那么敏感。问题是,数码单反的摄像功能日益重要。更要命的是,小DC上过来的新一代用户习惯了用机背LCD取景,相位法难以做到。
8 k% i, V9 _. ?, y
' U0 [+ W0 S6 _! y, wCanon的Dual Pixel CMOS AF可能改变这一切。和传统CMOS不一样,Dual Pixel CMOS的每一个像素实际上是两个传感单元,分别“看”向不同方向,但又看着同一个目标。怎么做到的,这是技术机密,Canon不告诉我们,我们也无从得知。但效果是:每一个像素都具备了相位法对焦的能力。所以70D可以拥有比先前强大得多的使用机背LCD取景和对焦的能力,这对于摄像功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拍照也很重要。小DC早就有了可扭转机背LCD,但传统数码单反一直没有这样的功能。不是扭转LCD有多么复杂,而是对焦问题没法解决。现在对焦解决了,扭转LCD打开了新的门户。eye level viewfinder(传统的举到眼前的取景)对拍照这的姿势要求很高,低角度只能趴在地上,高角度只能架梯子,大侧角只能身体半悬在楼梯栏杆之外。使用扭转LCD之后,这样的特殊角度取景就简单多了。这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很多人从来都不会用到特殊取景角度。
4 F7 ^7 @* y, Y# M3 v8 I/ c5 n4 ]. d
另一个事情Canon没有说。如果两个传感单元“看着”同一点,这可能是进一步降噪的突破口。图像噪声在本质上是随机噪声。重复采样、然后平均,可以在数值上更加接近真实均值,也缩小方差,这是统计上在200年前就证明的事情。在高ISO数码照相上,如果能对同一景色反复拍照,然后平均,也能达到“洗净”的效果。问题是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现实。Dual Pixel CMOS至少在理论上有可能对两个传感单元的数据进行平均。这已经是一个质变了。0 [5 n, m* o' c3 i4 f
$ E. J, R. n5 Z" E7 ?9 F6 R: C
70D在高ISO上没有明显提高,至少现在没有把这作为卖点。但假以时日,Canon有望在高ISO上夺回制高点。Canon贪睡太久了,是醒醒的时候了。
4 z1 X7 P- x' W. F* @/ v
" S% r8 x# \; |3 a+ x& O$ t% j0 M
+ H. a/ F* Y. A9 S$ {' d* M  N) @  v  C5 C( z9 u

作者: 橡树村    时间: 2013-9-16 02:59
打算入手一个70D来着。
作者: groovy26    时间: 2013-9-16 03:24
D800像素比5D3高太多了…不过都很好用
  J. ]6 a* ~7 Z7 B0 f; Z) S) u3 {0 B* T0 Z
话说我怎么记得阿波罗登月那帮人用的都是哈苏啊。。不过现在ISS远征队的全是nikon,D3S,D4之类的
( a( S* K0 H5 e3 {; e: G! fhttp://www.hq.nasa.gov/alsj/a11/a11-hass.html% ^: V' E4 O0 ?. F! Q# Y' e5 A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9-16 04:10
橡树村 发表于 2013-9-15 12:59
4 n8 `0 L3 ~; G打算入手一个70D来着。

7 c: z: y# B# A3 r* ^/ h7 ~买了以后记得来说说体会。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9-16 04:11
groovy26 发表于 2013-9-15 13:24 , z7 y6 O7 o. H
D800像素比5D3高太多了…不过都很好用
" ?# L' i' z0 {1 Y- }( G; `) t4 _- Q  K. }- c2 H4 H
话说我怎么记得阿波罗登月那帮人用的都是哈苏啊。。不过现在ISS远征 ...

: o4 ]2 j4 r- X7 v2 q9 y当年还用Nikon F1(还是F2?),其中一个失手飘走,成为Nikon的人造卫星,Nikon还自吹这事呢。
作者: tanis    时间: 2013-9-16 04:43
”向不同方向,但又看着同一个目标“ 用棱镜?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9-16 06:23
tanis 发表于 2013-9-15 14:43 6 P: ]9 @' m! U- }* ^" v5 M, d4 C
”向不同方向,但又看着同一个目标“ 用棱镜?

/ V# {9 [) l$ R# w0 o) K! o, L应该是。后来看到dpreview上的说明,好像就是这意思。
作者: saintfei    时间: 2013-9-16 06:44
同事刚买了个70D,大概体验了一下。
& T4 h! h3 B) D& }* z1、19点全十字对焦点听不错。
* m2 m3 s" x" B4 r2 H2、电容式触摸显示屏很不错,支持多点触控。回放照片时很方便,和手机上一样。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3-9-16 08:53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3-9-15 19:55 编辑 # L- T) {# W1 u" D

  z2 P8 J% m% m2 N0 |: s6 o噪声方面没那么神吧。指标上是20.2M 的像素,实际像素是翻倍。每个小像素的噪声性能都是变差的。噪声比以前产品应该没什么大进步。( @) C. l' y; }

: H  J( ~! A* a. @dual pixel 方式也不能说看同一个物体,看向不同方向。只是用了两个side by side 的 photodiode。怀疑是对焦时候对像素上的小透镜加电,使其略有偏转?
2 e! Q: O7 M' c5 q/ B2 F* S# \$ ]% X# f$ b; v( F, O
+ P# V3 H* ~: ~9 @, o" p
/ {% t: P4 Q  M8 ^' e* }# v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gqB6VlslBY&feature=embedded
作者: 看客    时间: 2013-9-16 09:04
相机界现在是弯道超车的年代,好多花头要看sony这样的公司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9-16 10:22
saintfei 发表于 2013-9-15 16:44 # ?+ c; z7 s/ @1 O- m( I
同事刚买了个70D,大概体验了一下。
8 [- M/ b8 B6 r* j/ J; x% `1、19点全十字对焦点听不错。
/ h8 M3 L3 d% L& E2 p$ ?& f1 Q2、电容式触摸显示屏很不错,支持多点触 ...

% L1 K5 k0 o) ]" X我对触控屏高度不信任。胸前挂着相机的时候,背屏老是和皮带扣磕磕碰碰的,天知道会触控到什么地方去。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9-16 10:26
冰蚁 发表于 2013-9-15 18:53
/ t! i. D' a( j, z5 I: W" u7 [. h- t噪声方面没那么神吧。指标上是20.2M 的像素,实际像素是翻倍。每个小像素的噪声性能都是变差的。噪声比以前 ...

5 v+ q7 i: i% E有点明白了。看实际使用效果吧,希望高ISO也能有所改善。
作者: nxp    时间: 2013-9-16 12:57
一直搞不懂. W+ N$ [; x) W! ~' V7 h
适马的3cd成像技术怎么没好好发展下
/ o- |8 s+ S6 J) P9 e# O自从用了这玩意之后
+ N% `2 x8 ^. h0 [9 U9 fccd和cmos都看不上了
作者: saintfei    时间: 2013-9-16 14:01
晨枫 发表于 2013-9-16 10:22
9 X, R1 [+ J# s) R我对触控屏高度不信任。胸前挂着相机的时候,背屏老是和皮带扣磕磕碰碰的,天知道会触控到什么地方去。 ...

7 v1 k# E* e; C* }0 P7 B这个不是问题,因为是电容屏只有手指之类的生命物体才能触控,其他硬物无效。另外他是个翻转屏,不用的时候可以翻转屏幕朝内合上。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9-16 21:38
晨枫 发表于 2013-9-15 20:26 2 M4 c7 [7 ]5 _  z" z+ q
有点明白了。看实际使用效果吧,希望高ISO也能有所改善。

8 Y8 j9 L% ^) a0 }3CD有什么优越性呢?
作者: nxp    时间: 2013-9-16 21:48
晨枫 发表于 2013-9-16 21:38
  ~- ^& G8 l+ F+ x, G3CD有什么优越性呢?
1 y( Y3 ~" z7 M. s( ~2 y" @
其实目前dslr的最大市场还是业余爱好者
& F( D9 p, ~4 e( X+ L5 L对焦系统基本都够用了9 O$ f: g9 p# f, p# M+ y. i
像素升级也基本到头
% i) F* T; v2 y# m目前无非还是在画质上和胶片的差异
. n6 j. D4 U6 x  R( Eccd和cmos本质上还是点阵形式% j( R/ Z+ `4 S- ]* T- A  t
3cd则是完全模仿了胶片的成像原理0 `: m( v) |; A2 }. h
色彩还原度极佳
4 u1 ?- R4 u% F$ m2 I/ l& A4 u/ O& u
玩了快20年摄影的非主流摄影爱好者个人感觉; w+ B8 N' T( u# t7 Y9 z
下一个突破绝对是在感光型片上
& ~1 a' y* X/ ]! f0 v其它的升级涨价都是耍流氓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3-9-16 22:23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3-9-16 09:50 编辑
# L" |* Y! `$ M/ E
nxp 发表于 2013-9-16 08:48
) s. z' O: I3 B! y. U4 a其实目前dslr的最大市场还是业余爱好者
4 U* w3 z& [" C1 M对焦系统基本都够用了
% a/ z+ ~1 d. b7 B; c7 u) @3 \4 s像素升级也基本到头

0 V# Y' T# \: T/ K5 m: `, S) p8 N% `: d; G
适马的 3CD 是个什么技术? 网上搜了一圈没看到。
. [' [7 p8 H( L" \. w
5 k; X0 t. ~9 H8 U& R1 m要么你说得是 sigma 的X3 技术?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9-16 23:28
nxp 发表于 2013-9-16 07:48 * I4 ?% o- b( U+ U
其实目前dslr的最大市场还是业余爱好者7 J* b/ Q% A2 R. ^6 E
对焦系统基本都够用了
' M9 L0 H6 E. F% q. H像素升级也基本到头
8 g( ~$ G* y, n1 p
与使用彩色滤色镜的主流CMOS相比,3CD是如何做到在本质上模仿胶片的成像原理而主流CMOS做不到的呢?
作者: nxp    时间: 2013-9-17 00:35
冰蚁 发表于 2013-9-16 22:23 8 d1 K- G: I* r2 @% P  W( g
适马的 3CD 是个什么技术? 网上搜了一圈没看到。8 U* n1 N9 N% k  t8 G! Q

* i' q4 L+ @( i: f: `要么你说得是 sigma 的X3 技术? ...

. |$ t) e- P  Z% y+ N  t是我打错了* Y) ~3 Z# F7 S
x3技术
作者: 机器猫    时间: 2013-9-17 01:01
nxp 发表于 2013-9-16 12:57
- f/ M$ Z0 c+ S& B. C- R2 ]一直搞不懂- L) E. ]7 N# q  b' |$ S
适马的3cd成像技术怎么没好好发展下) v! X9 S6 |& r, b! t
自从用了这玩意之后

" p8 H1 B0 I7 e6 Q& W! V' v9 zX3还是有些问题没解决啊,比如三层感光点,下面两层不可避免地接受到的光会减弱导致色偏。现在的办法是用软件补偿,但是就受具体情况的影响。所以X3现在只能当阳光机,其它场景颜色就不准了。' v; F& |  s0 L9 |4 m! g' _

作者: nxp    时间: 2013-9-17 01:08
本帖最后由 nxp 于 2013-9-17 01:15 编辑
: J2 X) {7 A! m
机器猫 发表于 2013-9-17 01:01 % ]" B! P7 b' m
X3还是有些问题没解决啊,比如三层感光点,下面两层不可避免地接受到的光会减弱导致色偏。现在的办法是用 ...

& N# p3 R1 N: N. Z' x% ~) S3 f. n4 m9 n% y/ o/ I
是,光线好时效果惊人
) V, C( a6 `) C7 I6 t
; [8 \- P8 j/ ~1 k1 ^
% n. D) X. y( v- K6 Q: s ! r4 [" W1 g2 `1 E) C+ t/ G

; z4 y; S' D/ H5 J; l: c- a2 b
# Q6 J$ P, `5 \0 K- D5 T  a( P7 g( k; \4 |# O

: ]# b4 H; B6 e0 l8 G0 \4 Z" f1 J/ \
) G+ C, A# ~7 h$ M: U
' I* C  F$ b# l, K/ E* `& m. x# \; {1 G' R
7 `* d8 M3 D$ A( b  P% c
  h4 O$ y9 P2 ?. F8 f3 J1 k
上周
8 n* p0 M1 ^  {# K三年前1800买的dp1s拍的
0 `# o" }4 B# w+ W这价格也就能买个狗头

537fdb71jw1e8ou3d0shhj20i90pc0y2.jpg (202.87 KB, 下载次数: 399)

537fdb71jw1e8ou3d0shhj20i90pc0y2.jpg

作者: 机器猫    时间: 2013-9-17 01:20
nxp 发表于 2013-9-17 01:08 2 Y  \; W3 j3 l$ w( b- Y; O! {
是,光线好时效果惊人

0 K3 l/ A) J: j点蜡烛那张尤其突出,亮的地方(蜡烛)色彩很棒,但是暗的地方明显颜色就偏了。这就是因为软件是被设置成按亮的地方来补偿,暗的地方就不对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9-17 10:32
nxp 发表于 2013-9-16 11:08
7 I! G2 e8 T1 V" m1 W3 _是,光线好时效果惊人

* {0 k, ?' P, v9 s* c( V  E+ K: W* ~比常规CMOS的效果更好吗?1 f& E7 j/ g& B  `  x

* G! G) _/ w2 s$ K
' A7 M; h' ?9 a7 w1 k: k% R  E+ S* m% J
: W8 I. b# `1 [3 H8 _
  F4 e/ H9 X9 v: o! w: y3 g: D; N' h( G- c8 g% H: F$ o

! u" v- I5 q, ^& b8 z& G& A: L* M2 ^+ \7 e

作者: 意广才疏    时间: 2013-9-25 19:15
晨枫 发表于 2013-9-17 10:32 ; n' u, j  a* F6 g( r
比常规CMOS的效果更好吗?
3 M7 v1 ~2 b; i- Q7 c3 v; E
我也觉得,现在使用 CMOS 感光元件的单反相机,好一点的,在成像色彩方面基本上没啥可以挑剔的地方,对焦、体积、重量才是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1.JPG (766.31 KB, 下载次数: 614)

1.JPG

2.JPG (859.2 KB, 下载次数: 824)

2.JPG

3.JPG (925.37 KB, 下载次数: 679)

3.JPG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3-10-30 01:17
竟然发在这里,而不是摄旅,害得我好一通找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10-30 01:21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13-10-29 11:17 4 G3 H  r: v6 i3 w$ n! P
竟然发在这里,而不是摄旅,害得我好一通找
% @% K9 k# X- w* ]9 r
我看到你问70D的帖子了。好玩的是,我自己也忘记还写过这么一段了。70D买了吗?一定要记得分享感受哦。
作者: 火白月心    时间: 2013-10-30 11:21
手机摄像也能跟上就好了
作者: 橡树村    时间: 2013-12-17 01:14
晨枫 发表于 2013-9-16 10:22
, @9 ]0 O4 a, y4 U" z/ Y/ ~我对触控屏高度不信任。胸前挂着相机的时候,背屏老是和皮带扣磕磕碰碰的,天知道会触控到什么地方去。 ...
" F  z; m4 N( S; D, ^' a
背屏可以旋转的,所以可以反着扣回去,屏幕冲前,不用的时候就没问题了。
作者: 橡树村    时间: 2013-12-17 01:15
这个对焦的其他优点咱外行看不打出来,不过对焦的速度极快,摄像的时候非常方便。
作者: 包子    时间: 2013-12-17 21:23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13-10-30 01:17 : \( _( `6 x- C) l+ \+ X
竟然发在这里,而不是摄旅,害得我好一通找
& i; |: q0 Y, v* @- m% e" L/ ^
买了没,快写个评测吧。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3-12-17 21:35
包子 发表于 2013-12-17 21:23 8 A% V' Z: t4 ~4 U1 M) _" h
买了没,快写个评测吧。

: M3 T6 H6 M0 T, r- e3 I, V) K2 {8 |没买呢,还在等7DmarkII。。。不过很可能等不急了
作者: 醉里挑灯看剑    时间: 2013-12-26 16:50
晨枫 发表于 2013-9-16 10:22
. V7 j, K% }  z8 o' w% ~2 Z& i我对触控屏高度不信任。胸前挂着相机的时候,背屏老是和皮带扣磕磕碰碰的,天知道会触控到什么地方去。 ...

7 L8 U4 ^3 C1 P0 \其实触屏只要不是人肉接触,应该不会有误操作的可能。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12-26 22:46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13-12-17 07:35 . ^/ D* k6 ~1 S7 n! w
没买呢,还在等7DmarkII。。。不过很可能等不急了

: c5 v3 Z2 b9 T* t. `有7D Mk2的消息吗?个人有点怀疑还是不是会有7D Mk2了。在价格定位上,很难和6D拉开。一个全幅,一个减幅,也很难是用户定夺。估计以后xD统统往全幅靠,xxD统统往减幅靠,1Dx已经全部全幅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12-26 22:47
醉里挑灯看剑 发表于 2013-12-26 02:50 ; B( Q/ M4 ~/ q4 G! Q! n
其实触屏只要不是人肉接触,应该不会有误操作的可能。
+ _7 X' J8 H7 |
触摸屏是怎么区别是不是人体肌肤呢?靠温度?那带着手套怎么办呢?或者大冬天的手指冻僵了,没有温度?
作者: 住在乡下    时间: 2013-12-27 08:49
晨枫 发表于 2013-12-26 22:46
, N. V* J# t0 `( u) F9 V有7D Mk2的消息吗?个人有点怀疑还是不是会有7D Mk2了。在价格定位上,很难和6D拉开。一个全幅,一个减幅 ...

1 j5 O; `) P, N感觉还是会出,APS-C级的需要一般人买的起的运动机,打鸟,拍孩子比赛,上1DX太贵了,而且减幅的也不需要昂贵的超长焦,适合一般用户。
4 R4 L# W, |! `4 b4 U
. e3 D! C5 ?# I8 v' v+ a" v+ B6D 5D3用户用来做备机也是不错的选择
作者: 潜水将军    时间: 2013-12-31 23:36
马上2013就要过去,Canon这一年还在沉睡中。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12-31 23:58
潜水将军 发表于 2013-12-31 09:36
9 J. d+ D+ U( f5 t4 J% n8 W- s* Z马上2013就要过去,Canon这一年还在沉睡中。
. N, v. }/ j: u$ q: z% H7 |' ~
不是出了70D和6D了吗?不过我不喜欢这两个机器,都是用SD卡,就凭这一点,Canon就不是认真的,怎么也得CF、SD双卡啊。
作者: 潜水将军    时间: 2014-1-1 00:15
晨枫 发表于 2013-12-31 23:58
+ m( x# V( o. p* h/ V- n7 x不是出了70D和6D了吗?不过我不喜欢这两个机器,都是用SD卡,就凭这一点,Canon就不是认真的,怎么也得CF ...
! ^: k% M% d. y: |
70D和6D多少有点令人失望,Sony倒是在过去的一年中势头很猛。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1-1 01:31
潜水将军 发表于 2013-12-31 10:15
: ]* J" ^! B! p1 `% _* q70D和6D多少有点令人失望,Sony倒是在过去的一年中势头很猛。

; t  q. v/ D2 z  k- {8 A5D3、6D、70D、1DX都还新,除非7D出7D2,否则这一两年怕是不会有惊喜了。
作者: 潜水将军    时间: 2014-1-2 00:09
晨枫 发表于 2014-1-1 01:31 ! B- S! P; X: x1 r5 {! o% L
5D3、6D、70D、1DX都还新,除非7D出7D2,否则这一两年怕是不会有惊喜了。

! Y5 ~* U! g  S0 V( s& R; k7 D' `
* q$ O# N8 ?; D" o  S4 }关键是传感器技术。全画幅方面,Canon还能吃吃老本,APS已经全面落后,Sony以及新加入战团的瑞萨在传感器方面进步明显。要是Canon在未来一两年内还像过去那样,悬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1-2 00:14
潜水将军 发表于 2014-1-1 10:09 & X+ B2 U* m8 u, k5 `
关键是传感器技术。全画幅方面,Canon还能吃吃老本,APS已经全面落后,Sony以及新加入战团的瑞萨在传感器 ...

: x  ?0 A3 F" k3 @/ oAPS看来还是有市场,但高端APS应该不会再有了。Sony看来真成搅动水潭的鲶鱼了,我看走眼了。Sony好好干。
作者: 潜水将军    时间: 2014-1-2 00:30
晨枫 发表于 2014-1-2 00:14 7 R, G3 n; Z/ s: H: ~) {+ V; z
APS看来还是有市场,但高端APS应该不会再有了。Sony看来真成搅动水潭的鲶鱼了,我看走眼了。Sony好好干。 ...

$ J6 I! k7 i) @5 U# _5 H/ A, s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会在未来两三年这个时间尺度上,让售价3K量级的“入门级”相机的成像质量可以超越目前的APS机皇,如此,传统意义上的高端APS机自然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高端一点的APS相机还是应该会有的,售价在5K—8K之间,拥有较强的机身功能,然后就是8K—10K的低端全画幅。( s5 r% i% e+ V" t) h6 s$ n# X
哪天等宾得进入全画幅单反市场,适马也有了全画幅X3相机,嘿嘿,大变局就要来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1-2 01:24
潜水将军 发表于 2014-1-1 10:30 6 m+ s$ ?  C- S- I) c* f. W% G' r7 Z
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会在未来两三年这个时间尺度上,让售价3K量级的“入门级”相机的成像质量可以超越目前的 ...
+ ~, z1 Y. y: J# S: B
但APS的未来有问题,尤其是APS专用镜头有问题。DSLR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换镜头,可以升级,但APS到头的话,APS镜头也就到头了,为什么要投资注定要抛弃的东西呢?如果继续APS DSLR,为什么不转微单呢?
作者: 醉里挑灯看剑    时间: 2014-1-2 11:52
晨枫 发表于 2013-12-26 22:47 ) L! D9 s& k1 X# |
触摸屏是怎么区别是不是人体肌肤呢?靠温度?那带着手套怎么办呢?或者大冬天的手指冻僵了,没有温度? ...

: o9 e4 J2 P1 o$ `1 ~; C2 ?看来晨枫兄弟得恶补一下触摸屏的相关知识了,70D和苹果手机一样使用的电容触摸屏,只有通过人肉的导电,才能使用的。非人肉触摸或者天气寒冷,就容易导电不足,相必你在冬天有这样的经历吧?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1-2 13:07
醉里挑灯看剑 发表于 2014-1-1 21:52
1 l/ o/ [) i6 b" Y2 w7 M看来晨枫兄弟得恶补一下触摸屏的相关知识了,70D和苹果手机一样使用的电容触摸屏,只有通过人肉的导电, ...
9 S% s. X! {! E4 h9 I3 Q
从来不用苹果,没有体会啊。
作者: 潜水将军    时间: 2014-1-3 00:11
晨枫 发表于 2014-1-2 01:24 2 n6 D0 M  i+ f  D+ c3 E- U
但APS的未来有问题,尤其是APS专用镜头有问题。DSLR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换镜头,可以升级,但APS到头的话,A ...

5 P/ i& ?$ d/ @中长期看,2020年之后吧,APS单反应该会面临问题,被微单取代,最后全画幅和大中画幅恐怕也难逃。不过在那之前,APS单反还是应该会存在的,分界点应该是在成像传感器集成对焦传感器技术成熟之后,否则,单反对微单还有个对焦速度和暗光对焦的优势。另外就是近十几年来APS镜头的庞大遗存,这个也是市场需求的因素啊。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1-3 00:55
潜水将军 发表于 2014-1-2 10:11 + U) v; E  d" a( d9 w1 x, n+ K) d3 z
中长期看,2020年之后吧,APS单反应该会面临问题,被微单取代,最后全画幅和大中画幅恐怕也难逃。不过在 ...
$ J8 j3 L7 B0 _% s7 j, Y: x
高级镜头的使用寿命动辄20-30年,我的70-200/2.8已经18年了,看样子再用18年没问题。要是APS到2020年就要被淘汰,现在进入市场的人有什么动力在APS机器和镜头上投资呢?
- f. u- R* P% c9 u! A- ?
. S8 H* A5 |9 o/ _/ B; ^( A全幅DSLR不可能被淘汰。这可能不再是人手一个的大众市场,但体育、时装、新闻等专业摄影还是全幅DSLR的天下,原因无他:光学上这是镜头从超广角到超长焦的sweet spot。再小的画幅对长焦方向有利,但稳像要求更高;再大的画幅对广角方向有利,但使用范围太窄。中幅大幅反而不见得会继续萎缩,广告摄影少不了他们。
& l, l1 X: O' e/ A, f/ Q& H6 J  P
7 _% e+ m+ V; Z" h: w3 j1 k; SDC和微单最后会被手机摄影挤压,这一块我并不看好。
作者: 潜水将军    时间: 2014-1-4 00:38
晨枫 发表于 2014-1-3 00:55
# Y, I4 w2 M/ L" C- Q5 t高级镜头的使用寿命动辄20-30年,我的70-200/2.8已经18年了,看样子再用18年没问题。要是APS到2020年就要 ...

9 K+ M4 O( O4 a7 a, i, L# k: sAPS单反以后会逐渐被边沿化,虽然APS镜头的大量遗存一定程度上会帮助其延长市场寿命,但微单/单电可以帮助消化一部分。俺认为,第一阶段应该是微单/单电和全画幅单反占可更换镜头相机的主流,APS单反的市场份额会下降到微单/单电以下。
0 c0 e+ l# J# Z) U( J! f1 _全画幅单反方面,只要成像传感器集成对焦传感器的技术足够成熟,微单或单电不仅会超越APS单反,也会最终超越全画幅单反,微单/单电当然也可以是全画幅甚至中画幅的。单反有个固有的缺点:长期运动的反光板会影响对焦光路的精确性,本质上无法彻底解决跑焦问题,而成像传感器集成对焦传感器技术成熟后,微单/单电除了取景器耗电高于同技术背景的单反外,其它的只会是优点,特别是在对焦精度方面。所以,第二阶段,单反会彻底被电子取景式照相机取代。个人认为,这个时间需要30年。' b; n: k! p" h7 ~+ [
手机摄影能淘汰掉DC和微单,这个恐怕要久远的多。到那个时候,恐怕纯粹的照相机除了特种用途的之外会全部退出消费市场,大家用的恐怕是今天所有数码设备的便携集成体。虽然,理论上应该会这样,但这恐怕是很遥远的未来了。所以,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手机虽然会影响DC的销量,但不会彻底淘汰DC,更不会对可更换镜头的微单构成实质性威胁。毕竟,镜头的物理规律和半导体材料的热噪声问题还放在那儿。
0 W- E: @3 l' n& K) {6 R& a* h6 C2 B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1-4 00:59
潜水将军 发表于 2014-1-3 10:38
) Y* h- @8 r6 s) Q9 V3 eAPS单反以后会逐渐被边沿化,虽然APS镜头的大量遗存一定程度上会帮助其延长市场寿命,但微单/单电可以帮 ...

* }* E9 B8 ~! G6 C3 x) }9 {/ w# [, M手机取代DC可能不超过10年。DC不会彻底退出市场,但会边缘化;微单用全幅的话,就没有了轻小的优点,但EVF滞后于光学取景和色差,这是不可能改变的,所以全幅微单取代全幅DSLR几乎没有可能。DSLR取消反光镜倒是有可能的,采用pelicle反光镜,或者与单电合并,但单电的EVF还是一个问题。这么说吧,EVF取代光学取景不可能在战斗机座舱密闭化之前实现。
作者: 熊掌    时间: 2014-1-4 01:30
晨枫 发表于 2014-1-4 00:59 & A( e( P' K' t; G. }+ ~9 w
手机取代DC可能不超过10年。DC不会彻底退出市场,但会边缘化;微单用全幅的话,就没有了轻小的优点,但EV ...
, [' L/ [$ ^: {: D0 n
晨大,请教“这么说吧,EVF取代光学取景不可能在战斗机座舱密闭化之前实现”,这句话具体指什么?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1-4 01:34
熊掌 发表于 2014-1-3 11:30
$ ~7 N; h3 X4 m晨大,请教“这么说吧,EVF取代光学取景不可能在战斗机座舱密闭化之前实现”,这句话具体指什么? ...

: ^0 n% R8 x, s1 p( f在50年代,为了降低战斗机阻力,有把座舱暗舱化的打算,取消座舱盖,直接用电视观察周边。后来发现不可行。现在F-35用头盔显示系统,离暗舱化只有一步了,但这一步就是跨不出去,而且头盔显示系统的滞后造成严重问题。这种不计成本的现实系统尚且有显示滞后问题(战斗机对色差不大讲究),民用的照相机就更不可能解决了。运动、新闻甚至时装抓拍对于显示滞后是不可容忍的,拿上一个微单和单反去拍一场球赛就知道了。就算对焦预设,没有对焦问题,显示滞后就足以使你抓狂。
作者: 小木    时间: 2014-1-4 04:24
APS尺寸的微单对焦时滞之外还存在别的问题。0 l! t9 a1 k: V2 x8 Z2 h
一个是法兰距。为了体积大幅压缩的法兰距对成像质量和镜头设计的难度的影响现在看上去恐怕是非常大的。索尼那支16mm的饼干成像质量看上去经常还不如DC。这样,微单于DC并没有画质上的明显优势。* \- a) I3 C7 g6 a( N7 M
另一个是尺寸。固然微单比单反小,但是那块APS尺寸的感光元件在那里摆着,加上镜头,实在小不到哪里去,像DC或者手机那样揣口袋还是基本不可能。这样,微单于单反并没有便携性上的明显优势。
, X' E# F: E7 A# M: J) k. X( i所以真以排好片为目的的话,微单很有点两边不靠。  A& L' h. }3 E+ g, Y
当然实际上大多数人并不需要画质。原来用单反的好多都是冲着相对于DC更高的时髦值去的,现在微单也能提供相应的时髦值就可以了。而且尤其是对于出门肯定要拎包女士,体积并不是那么敏感。
) H0 l* G2 Y; F) A/ I
3 m4 q9 X3 I" o9 L0 C, M. N& i另外暗舱座舱大好,科技努力的方向。。。# I4 o5 T2 o( W2 H& `! a1 v( H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1-4 05:20
小木 发表于 2014-1-3 14:24   `% k6 r& f+ F( K
APS尺寸的微单对焦时滞之外还存在别的问题。8 [3 Z2 b+ ]) [6 X6 ^5 ^0 [4 p9 g
一个是法兰距。为了体积大幅压缩的法兰距对成像质量和镜头设计 ...

$ v+ c8 r+ D6 h7 l: O6 F同意。我从来不看好微单,这东西可能就和当年APS胶片相机一样,会成为过眼烟云。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