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鬼城的崩溃 上 [打印本页]

作者: 萨苏    时间: 2013-9-7 11:44
标题: 鬼城的崩溃 上
公元六六零年,在唐军和新罗的联合打击下,自称“南扶余”的百济王朝灭亡了,但逃亡的百济王子温罗,却在日本南部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鬼城”正方兴未艾。
/ C3 V+ O2 v  v
5 T. r/ ?9 z' y) H$ j" P
5 p+ [. h7 Q+ u+ W2 h2011年7月19日,在日本冈山市中心车站西侧广场,一座高达两米八的铜像正在举行揭幕仪式。这座肌肉虬结,神态自然的塑像,便是为了纪念那位曾在这里称雄一时的百济王子,也是传说中的“恶鬼” -- 温罗。" W" _' C# i7 f! I' Z6 P  r2 {/ U- C

9 d" P6 |  V. L+ A+ `+ j在日本的古代传说中,对“恶鬼温罗”有着各种各样的描述,他被称作日本古代三大恶鬼之一;在《吉备故事》里,他建立的割据政权势力宏大,被称为“可以与大和朝廷分庭抗礼”。而流传更广的说法是他凶恶至极,“掠夺暴虐”,为祸一方,截断西国(即今九州岛一带)对天皇朝廷的供奉,抢夺妇女子,并将与之敌对者丢入巨大的“鬼之釜”烹食。( K0 ~6 \- O" w# l6 I; e4 H
3 c# @3 V% l1 f. h( k. K. j
但也有传说称温罗是“对人亲近的鬼”,拥有先进的制盐制铁技术,颇有文化,当地人对其并没有什么恶感。, I. B! {/ V& _- |3 y/ Z- g

5 z0 q; F7 y6 r7 L* e$ o% c; p; u' D到底历史上的温罗是何种形象,抑或其根本是传说中的人物。直到1971年,其神秘面目才略露端倪。. D% f! ]! z$ K$ n; G% |1 P
2 u4 e9 d* F- j! ?" g
就在这一年,冈山县总社市山中发生一场大火。烈火扑灭之后,由于失去植被,海拔四百米的鬼城山山顶,显露出一座古城的残垣。前往考察的考古学家们惊奇地发现,无论从位置还是形制来说,这座古城都很可能是传说中那位百济王子温罗建立的殖民城市 — 鬼城。这座城高踞于悬崖峭壁之上,已经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一千多年。虽然其仅存残迹,依然可令人回想当日的壮观。- k: J) V6 V4 ~: I$ Z8 i

9 {* l" B" N7 a* O' M ( n5 h. b' f2 Z% M) u8 s
鬼城中清理出的建筑残迹
! X  x, v$ A0 y8 d+ T- b. c从残存痕迹来看,温罗等移民建立的城堡,带有鲜明的大陆风格,其规模和设计理念远比当时日本本土的同类建筑先进。6 d! v% S: o% Z- S

3 N, H7 n2 N2 f: }有日本的研究者推断,温罗等朝鲜殖民者之所以被称为“鬼”,一方面是因为语言,风俗,文化与当地迥异,另一方面则可能是日本当时的统治者大和朝廷对其进行征伐时的借口,所谓成王败寇后给对方的丑化而已。当然,从温罗选择建城的位置来看,这位百济王子也有可能胸怀大志。“鬼城”所在之地扼古备中道之喉。这条道路是日本古代九州等“西国地区”与大和朝廷所在的近畿地区之间唯一的陆上通道。而九州北部的唐津,佐贺等地则是日本对外贸易交通的传统中心,十分富庶。所谓温罗截断西国进贡如果确有其事,则这位王子似乎有割据日本南方,独立一国与大和朝廷分庭抗礼之意,这显然是天皇朝廷所不能容忍的。随着“鬼城”利用其盐铁之利日益繁盛,大和朝廷与“鬼城”的战争也愈演愈烈。
$ f0 H) L3 o) a' U6 J5 ]# n- R5 t8 y
/ C# g. Z7 H. |6 [" @ . f' v4 F$ V6 J6 a) Q+ J+ u/ n4 S
从鬼城的东门往下去,繁荣而重要的古备中道就在它的控制之下
) ^7 P" R' z  R: G2 q但是,天皇最初对“鬼城”的进攻显然很不顺利,在吉备传说中,称温罗“神出鬼没,变幻自在”。天皇朝廷发动的攻势多次失败。日本古代传说中提到这位百济王子与吉备当地豪族联姻,赢得地方势力支持,故此得到“吉备冠者”的美名。在“鬼城”周围的考古发现了四座炼铁炉和三座炭炉,并有迹象表明在温罗势力携带新技术的推动下,吉备三角洲开始使用铁质农具,使当地的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难怪当地人至今的确对此“恶鬼”颇为缅怀。而天皇当时的目标是实现日本的全国统一,这一做法肯定会伤害当地豪族的利益。这个因素必然会影响双方的实力对比,可能是“鬼城”殖民军屡屡击败日本官军的原因。7 k3 ?1 ^3 [5 [  o0 o) `1 Z. F
0 G+ o+ e. U0 E; l! p
温罗显然也意识到自己作为异族在日本从事殖民割据这件有前途的事业颇具风险,防范心很强。在距离鬼城遗址三公里的深山陡崖内,人们发现了一个十分险要隐蔽的洞穴,内有大量人工痕迹。当地人传说便是温罗为自己准备的最后据点。. ^; `2 |% Q; e& U( o4 S
8 i! }) C6 V) n5 @; C# G
不过,温罗王子并没有能够用到这个地方。因为他很快就碰上了自己的克星 -- 恼羞成怒的日本崇仁天皇派出了一员大将前来攻打“鬼城”,这就是传说活了两百八十岁的大吉备津彦命。1 u1 k( e6 v4 q4 G5 l
# q0 r) @# n9 ]9 H# m! D
没印象?日本的武神都没听说过?6 f5 O2 B& S( E, l
  K. M" I* M4 c( U
也对,他这姓比较特别,不如武藤或者苍井好记" ?9 R1 N" {2 |& o' `. g) t8 C* V
3 F5 A6 |1 J' L' U6 U
那桃太郎呢?
5 G- ^+ T; O7 f" X: q- C: W' L- _" v, e5 p+ h- L$ ^1 Q

5 x3 b* r6 Z" D( g7 F# s 5 ~' U# r% W1 r, [- b
大吉备津彦命的小名就叫桃太郎。
" `# ^3 h6 `# l. [* O: l0 p3 n$ C1 J0 f/ l; p
[待续]
; e+ ]( b9 S; ^$ `: ~/ l$ T
作者: 萨苏    时间: 2013-9-7 11:46
标题: 鬼城的覆灭 中
桃太郎,是日本古代介乎于哪吒与葫芦娃之间的传奇形象,曾经用糯米桃子收容了白狗、猴子和雉鸡,一起杀掉鬼怪为民除害。排除掉童话因素,历史上“桃太郎”的原型是一名智勇兼备的将军,即被称作“日本武尊”的大吉备津彦命。/ d' x/ \# a- w  v$ P

( F% U- L7 b# A+ ~8 u大吉备津彦命-桃太郎塑像* ?# j* o. {1 n- R* Q# z' R% O
9 N% [" G( j. Y7 z, o7 G) K& b; X4 C
他是孝灵天皇的第三个皇子(瞧,也是一个三太子),本名五十狭斧彦命,桃太郎“鬼退治”传说,便是他击败温罗,攻占“鬼城”一战的演绎,也正是因为他通过此战征服了吉备地区,才改名为“大吉备津彦命”。至于桃太郎的禽兽军团,历史学家的解读是大吉备津彦命身边三名家臣的化身,即养狗出身的犬饲健(被日本首相犬养毅尊为祖先),被视为雉鸡的留玉姬和有猴子性格的乐乐森彦,他们很可能是征服吉备战争中投靠大吉备津彦命的地方武装,所谓他们吃了“桃太郎的团子”便就此效忠,或许代表天皇朝廷用收买的手段获得了一部分当地绿林或者民间豪强的支持。/ j+ {1 o; N- `+ V
7 E$ J1 a1 g- a* ^6 {1 G; M
大吉备津彦命的传说在日本冈山,奈良等地十分流行,据称他被天皇任命为“四道将军”,进逼鬼城,与温罗的殖民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9 x# O# ?$ J& M, K* D4 p

3 R" J- }* m7 f$ X+ ?尽管“桃太郎”十分骁勇,但最初与温罗的战争依然并不顺利。面对大军,温罗并没有束手就擒,他召集部属主动出击,在鬼城与吉备津之间的中山同大吉备津彦命的部队遭遇。大吉备津彦命见温罗来势汹汹,便下令就地防守,与其对峙。此地现在还留存着双方营盘的遗迹。
" Z/ g  Z- c' \' _; t
7 [8 k8 {' d2 |) t由于当时正是遣唐使前往大唐的前夜,日本的历史记载能力颇为有限。故此,关于这场战争,目前所存描述完全是神话的形式。  m! \) S, S2 x! l

2 L4 u( D& G% _! i6 V% s; U, N两军的决战打响之后,温罗施展妖法,使官军的箭支纷纷掉头,一时众人十分恐惧,但大吉备津彦命神勇无匹,运用神法,以一弓两箭的方式劲射温罗。温罗不知他有这样的本领,结果仅仅将其一支箭拦截,而另一支箭则正中温罗左眼。温罗的负伤使其部队失去斗志,全军溃败。大吉备津彦命对温罗穷追不舍。温罗化作野鸡躲藏,大吉备津彦命则变成老鹰追赶,温罗又化作鲤鱼入水,大吉备津彦命则变成鱼鹰扑捉……最后,在犬饲健的协助下,大吉备津彦命终于擒杀温罗,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温罗授首之地,从此被命名为“首部”。. [; }! r4 i% L! w: d
/ h* D4 g: q: G$ s) W/ ^  w% t) F8 |

7 O2 a9 z, l" S- o; ]: F4 G7 \双方幻化追捉,最后在某犬的帮助下妖魔被擒…… 有人说孙悟空是韩国人……
* E; e# G/ w, \6 l+ Z + M# f8 d# w8 j6 K/ X
当地人对这段神话信誓旦旦,不信吗?你去看那条温罗变鲤鱼后游过的血吸川,因为被他左眼流的血所染,至今仍是红色的呢。
  d* U1 F3 j! r4 C" p+ e6 W6 j# Y3 V: |+ s  t; q8 [# d, k' \. V
血吸川的红色和温罗应该说是有关系的,但却不是他的血染而成 – 是上游赤铁矿溶解在水中,让这条河呈现了浊红的颜色,而温罗,正是利用这里铁矿的先驱。2 G  ~5 B3 {" t( H- N
/ N  ~9 _8 p, ~; o, U, A
其实,这段神话如果经过解读,可能会给我们一些真实历史的影子。5 @7 P9 L. _$ w
& ^* t% a" r6 h# G
从现存的双方营盘位置来看,温罗军的阵地被称作“投之岩”,比较高,这也符合传说中温罗军用滚木擂石阻击官军的描述。战斗开始后,官军只能仰射,朝温罗军发射的箭可能在到达顶点后回落,形成“回射”的效果,和妖法没有什么关系。而大吉备津彦命的一矢两箭,似乎更像是在描述一次巧妙的战术迂回 – 在仰攻不利的情况下,以主力在正面对敌,吸引温罗军的注意力,而分出一支精锐的小分队攀岩迂回敌后,向温罗的核心阵地“投之岩”,即其指挥部发起突袭,击伤对方主将并奠定胜局。桃太郎的传说中,鬼王是被雉鸡啄瞎了一只眼。如果综合这两个传说,大吉备津彦命身边可能有一支轻捷如鹘的特种部队,正是他们在关键时刻发动了奇袭。" e1 J: w) @. z% Z

/ a1 S: P' N5 S- w1 x2 c, i祭祀大吉备津彦命的神社9 w' A& l+ ?( |1 z1 V: b/ X
至于双方的幻化,隐含的信息可能是此战后温罗曾化装逃亡,但终于没能逃脱追捕。从他被杀的首部位置来看,这位干练的王子正在试图绕道返回他的根据地“鬼城”。积极出击固然可以获得更多战术主动权,但也让温罗失去了依托鬼城坚垒的优势。所以从战斗中脱身的温罗必然寻路回山。即便歼灭了温罗的主力,如果放虎归山则围攻鬼城很可能变成自己部队的噩梦,身经百战的大吉备津彦命显然很清楚温罗逃脱的后果。于是,一场双方同样重视的脱逃与追杀便丝丝入扣地展开了。斗智斗勇的结果是温罗技输一筹,被大吉备津彦命擒斩。失去了主帅和主要战斗兵员的鬼城很快被攻破,并付之一炬,直到千年后被重新发现。而大吉备津彦命占据吉备,利用其丰裕的物力和温罗留下的先进冶铁技术,后来逐渐征服出云等国,为大和政权控制西国地区走出了关键的一步,也对日本历史后来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C' l- E( ~) I+ W3 K# q4 S0 f6 Z* h) z9 m  n9 m. m" V4 ~
这场战斗,从过程到结果都酷似李世民与窦建德的那场决战,虽然规模要小很多。
6 o3 z, h9 \& E8 B9 i9 P; C- N. F  Z9 _) p1 ]4 U
只是,温罗虽死,他的灵魂却并不肯安息。根据吉备当地的传说,死后的温罗仍不懈地与大吉备津彦命展开博弈,令这位日本武尊头痛不已。& j) W& v2 b5 h% Q
# @( k0 r8 _  S
这个看似荒唐的传说,却有着真实的痕迹 – 托温罗死后的挣扎,今天到冈山去,你如果想见一见温罗的血亲后裔,仍然是一件不困难的事情。
! R# l: u; k4 E% ~# @; d8 u! G) P0 P4 R
[待续]
作者: 萨苏    时间: 2013-9-7 11:50
标题: 鬼城的覆灭 下
2011年秋天,因为寻访北洋水师的遗物,笔者曾来到冈山吉备津神社。根据管理员介绍,这里便是供奉桃太郎-大吉备津彦命的地方。今天到这位传奇人物的神社来请求好婚姻,好成绩,好身体的善男信女们依然络绎不绝。
/ I" U0 B( Q" N3 s8 e- U  j 9 ~8 J  G8 n) U* L& V. k
吉备津神社
/ s8 r, ^$ ]( F* q0 I
. H, A: b5 B3 i) |) R* B' U沿着长长的木制长廊漫步而行,甬道尽头处忽然出现两把造型奇怪的椅子,一对鬼头憨态可掬地在椅背上对着来客微笑。& Y5 u) U7 ~) S- f6 U. V3 u
' @) O6 V6 z' q& V/ W
是谁把鬼变成了这种雷人的造型?向管理员打听,才明白我们已经走出了桃太郎大人的辖区,前面这个地方,是属于那个倒霉的百济殖民者,“鬼王”温罗王子的。
8 I: {( F' C, u7 Q' Z+ `
4 y+ g6 C) E- d5 D  D2 ^9 W根据当地老人的说法,温罗王子的灵魂,一千多年来,一直徘徊在吉备津的御釜殿,这里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鸣釜神间”,因为此处每年都要举行叫做“鸣釜祭”的祭祀活动。当我们走进殿堂的时候,正在向灶下添火的女祭司撮起嘴唇,做了个噤声的表示,然后轻声告诉我们 -- 温罗王子的头,就供奉在中央那口大锅的下面,如果我们的高声惊醒了他,又会带来一场滔天混战。  E" Z1 M, m% `2 j) m2 @6 S

% [; Q9 e$ E: l7 g! ]# e3 R" t" F日本民间描述的吉备津彦命和温罗之战,坏人青面獠牙,很符合主流的审美观# l4 N% i' t, K- u' T
+ B. k7 a* j0 m/ k4 {4 u; [; }( A
温罗王子不是被大吉备津彦命所杀吗?怎么会在大吉备津彦命的神社旁边设立对他的祭祀呢?而把脑袋挂在灶台下面这种奇特的祭祀方法,又是哪一国的传统呢?" L/ M! Y- C  `; ?

/ {+ A! ?3 {) o6 e- R9 g鸣釜殿的说明讲述了建立的经过。
7 A# Q9 Q4 E  }$ J6 i2 t3 A* K, B( \8 H/ I  `# w4 `9 I
据说,温罗授首之后,其头颅被挑在高竿上示众。但这位王子却不肯屈服,他的头颅日日发出呼啸的嚎叫。被吓坏的看守人将这一情况报告了大吉备津彦命。“桃太郎”将军随即下令把温罗的头颅交给家将犬饲健喂狗,然后埋在御釜殿中大锅下面。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发生了 – 温罗头颅上的肉被狗撕咬一光,并被深埋,但地下的骷髅仍然嚎叫不止。这一叫,就叫了十三年。8 M: ]* @' C/ H! N; z+ C

5 W# h: S* q% l被这种叫声所苦的大吉备津彦命,想了很多办法也无法平息温罗的怨念,于是诚心表达和解的期望。这天夜里,温罗王子托梦给他,说自己的妻子是阿曾乡神官的女儿阿曾媛,如果能够让阿曾媛担任祭祀,专职在鸣釜殿制作供神的糕点,便可以在她烹饪的时候与之日日相见。如此,冤仇可解,自己并可以为人间预示吉凶,作为报答。
9 @# D0 X+ }& _7 N. Y5 G , S, x+ J  l' `! C4 d8 V; m; m
今日御釜殿4 c7 Z! {$ G1 @; `$ D
大吉备津彦命遂按照他所说的去做了,埋葬温罗的御釜殿也就此成了祭奠温罗的神社,由阿曾媛主祭。从此以后,每有不决之事,大吉备津彦命便会到这里敲釜问卜,果然灵响如仪,如果是吉兆,大釜便会发出沉重悠扬的声音,如果是凶兆,大釜的声音就会混浊杂乱。此地因此被命名为“鸣釜神间”。
! o# N. n( J( m& q8 n! [- q( t; |( L! @+ W5 Z5 C" C+ ~1 j' e
御釜殿留存至今,而且终年灶火不断,据说只要炊饭的火熄灭,温罗王子就会复活,再次祸乱日本, b1 e* N: t2 M4 B; C
/ J+ O7 J; n4 t) b6 Q
日本的历史学者认为,所谓温罗的头颅嚎叫十三年,背后的寓意可能是温罗死后,他的余部仍在吉备津当地继续与朝廷官军作战,并持续了十几年之久。最终,双方在为亲温罗势力保留一定社会地位的条件下,实现了妥协,其中即包括了为温罗建神社祭祀,由温罗的遗孀担任祭司等条件。4 R; m* T/ |& D
* N' T9 T# a! z: c" y. q
这种推论是否符合真实的历史,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现,但至少是符合逻辑的。$ U6 k5 _# T2 R) \: i
5 g: n9 ^. ?# w2 D
今天御釜殿的祭祀是否仍然灵响如仪不得而知,但有一个传统被一直保存下来 – 这里的女祭司/厨娘是世袭的,阿曾媛去世后,她和温罗留下的女儿接任。此后每一代女祭司都必须生下女孩,学习厨艺并继承其祭司的职务。所以,那位让我们噤声,慈眉善目的老太太,也是第一代女祭司阿曾媛的后裔。老太太的身上,流动着当年曾震动西日本的那位“鬼王”温罗王子的血。# ^/ @: G, z- R2 z7 W  m
2 a5 n7 Q( a  q. ]
神官和负责祭祀的厨娘在御釜殿内* S: h7 o% w4 k9 [
/ r- U6 w* h  A, ]* r
7 q+ ]$ q/ m; N# }
一时间,历史与今天,神话与真实,在这个纷繁的时空中仿佛顿然交融,让人感慨万千,只有鬼城山那座古老殖民城市的废墟,在曼殊莎华如火的灿烂中悄然屹立,沐浴着西日本二十一世纪的清风明月。* A. j+ g8 x% y7 \2 h

( y2 g' v7 U9 P6 @2 r[完]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3-9-7 12:03
原来桃太郎的故事是这么一回事情!!!
4 @+ o& ]$ {/ q, @& _1 S, K: f! o
) p  @% ^; M2 R8 j9 j
作者: martian    时间: 2013-9-7 14:22
本帖最后由 martian 于 2013-9-7 14:24 编辑
( N3 P; A6 q) c- ?; |; B$ n1 i5 E# E8 t
老萨的鬼故事
作者: 完美生活    时间: 2013-9-7 18:04
萨大给大家伙补了一课
作者: 江小鱼    时间: 2013-9-7 20:19
难得老萨不挖坑。 早上一上来排名前几位的全是老萨的大作,看的爽及了。看来老萨的身体全好了,但还是要 注意身体啊。
* F, x. g! w" m- s
作者: Erastus    时间: 2013-9-7 23:32
精彩的“鬼”故事!
作者: 西风陶陶    时间: 2013-9-7 23:49
比得上项羽了。
作者: 锦候    时间: 2013-9-8 00:20
所谓英雄有时候就是一瞬间的成败决定的。
作者: 锦候    时间: 2013-9-8 00:21
所谓英雄有时候就是一瞬间的成败决定的。
作者: 锦候    时间: 2013-9-8 00:27
所谓英雄有时候就是一瞬间的成败决定的。
作者: cyberpig    时间: 2013-9-8 07:53
日本学者似乎很喜欢从民间传说的角度来发掘历史
+ {" |% l% Y. O" W: _, s看过漫画民俗学者八云树也是走得这种路子。8 d7 Y* G; q$ V) L
总是觉得这种从传说来推断历史的方法主观性太大。 6 y' E9 W. g+ d5 D- |
5 `- m5 I: V" G2 B" p
查了下wiki日本人自己修史好像是始自《日本书纪》! F" @5 ?. g% _$ k
“西元720年舍人亲王临摹中国正史文笔,主编《日本书纪》,成为日本正史的滥觞”
) G5 E1 N% n+ R1 u7 i' K4 C" X如果鬼城是公元660后的事 日本史书里没有什么记载吗?
  _. P5 T$ W8 m% \  J( i- f4 J0 x  c
, f9 l7 s0 G' J/ H9 X, k+ {. y  J
作者: 容安轩    时间: 2013-9-8 08:59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桃太郎的故事。。。。原来这么深奥
作者: 梓童    时间: 2013-9-8 14:18
本帖最后由 梓童 于 2013-9-8 14:27 编辑
2 V% `8 Y8 F/ [( T0 o5 _
萨苏 发表于 2013-9-7 11:50 # G' O5 t& W* K8 l9 |4 a
2011年秋天,因为寻访北洋水师的遗物,笔者曾来到冈山吉备津神社。根据管理员介绍,这里便是供奉桃太郎-大 ...
9 C  M5 q1 ?# A1 H
8 j+ c9 t* t  j7 M. D; _& \
没想到韩国人还曾经侵略过日本,可敬!: G0 O. l( z- J! Q
谢谢老萨。
作者: 范进中举    时间: 2013-9-9 15:16
又见老萨,写的真好
作者: 小木    时间: 2013-9-16 06:39
cyberpig 发表于 2013-9-7 17:53
2 U9 u6 M6 M, d3 d7 l日本学者似乎很喜欢从民间传说的角度来发掘历史3 L+ j3 h  }/ e) D5 ~+ A, v$ c
看过漫画民俗学者八云树也是走得这种路子。
6 Y( ~8 Z7 ^* J; P总是觉得这种从 ...

0 F- [( D% {# d1 n不是喜欢。是没有别的办法,资料实在太少。。。
5 f% R4 `8 w; M% Z我们研究三皇五帝的上古史,基本也只能靠这类办法。。。
作者: 小木    时间: 2013-9-16 08:13
关于这位温罗王的问题,国内研究日本史的宝塚定纲殿以前写过一篇文章《桃太郎、吉备津彦与温罗王》我以前还仔细琢磨过来着。。。3 w3 E% E8 f% S- B# m4 G) a

7 \& `' u4 a' i# c( ^2 P! I那个时代,似乎按照记纪(古事记,日本书纪)的说法,在位的是崇神天皇(不是崇仁)。这位老先生,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有墓可考的倭王。他前头的八代天皇,包括记载上是这位吉备津彦命他爹的孝灵,合称欠史八代。那意思就是除了名字谱系,啥记载也没有的八代。这八代之前呢,就是据说的大和王朝万世一系的开山之祖神武了。所以那个时代的记载,非常不靠谱。
. z7 S* J3 K' w5 i& u4 f4 I8 ?, S* n, X5 b/ J8 `; L
按照官修正史(记纪)的说法,他老的在位时间是前98年到前30年。按照另一个官修正史(三国史记)的理论,百济建国是前18年。所以如果我们信正史,那么温罗的时代根本不可能有百济王子。当然这年代纯粹是编的。前者我们大概可以100%肯定是编的,后者,嗯,可能是真的,但是也很值得存疑。, h$ h! B5 l8 f

$ @1 q/ K/ f  l+ C% i  h记纪对于比较上古的历史世系,前期全部有意拉长,后期很多代故意把事迹分成两个倭王写了两遍,等等,总之是大大故意拉长了的。这位温罗的时代,如果要确定的话,肯定在卑弥乎(曹魏)和倭五王(刘宋)之间。而老萨说的那座冈山的鬼城山城迹呢,其建造很可能是白村江百济灭亡也就是唐初以后的事情了。7 a  Q; Q0 o3 E4 O6 j
4 Z  m) B* L1 ?6 @  c
然后就是大和王朝对吉备的征服。温罗的地点在吉备,所以温罗王传说很可能是大和王朝对吉备王朝的征服的反应。早期日本的几个重要的势力中,吉备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个(尤其重要的是北九州,出云和大和三个被大量编入神化谱系的势力)。但是吉备什么时候被大和王朝征服,却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P% j5 @* m9 d

3 o$ i7 f0 V2 [" w如果从正史记载考量,那么吉备征服发生了两次,一次是老萨说的桃太郎这一次,另一次是这位吉备津彦命的后代造反被镇压,是倭五王时代。我对这两次征服是否都发生过很怀疑,到底记纪有把一件事写两遍的光荣传统。所以呢,这个也说不清楚。! O- D& U  O3 C5 S
* p+ \! _( A2 K4 f1 }
另外几乎是同时期,正史记载在崇神的下一代垂仁的时候,有一个朝鲜半岛来的号为王子的渡来人天之日矛,或曰天日枪命来到日本归顺大和朝廷。而这个天日枪命,在另一本研究那个时期的重要史料播磨国风土记里,被记载为与其他的神,尤其是出云系统的大国主神争夺土地的渡来神。这位神的根据地似乎是在但马,比吉备国更靠近大和地区,也有一些关于其劣迹的记载。
# Z' y, w/ K: I# j9 d! k) l- U9 h; O5 I2 |' _+ z0 e, S9 A
所以我一直怀疑,温罗就是天之日矛。吉备津彦命征服的是丹波一带的天之日矛势力,而吉备征服是直到倭五王时代才达成的。至于温罗王的传说为什么去了冈山,那很可能是后来人口迁徙的结果,例如大和朝廷在征服吉备之后把天之日矛的遗民迁到吉备的土地上之类。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