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丁七丈三 发表于 2013-6-26 05:09! u/ \8 t' o! L. ]! y! W
天马兄莫非在反讽?刘震云的作品是国内当代作家里少有的冷幽默,以写小人物的故事见长,温故更是反映底层人 ...
是当时《大公报》重庆版派驻河南的战地记者张高峰的一篇报道。这篇报道采访于当年,发表于当年,真实可靠性起码比我同乡的记忆更真实可靠一些。这篇报道的标题是:《豫灾实录》。里边不但描写了旱灾与饥饿,还写到饥饿的人们在灾难里吃的是什么。这使我深深体会到,翻阅陈旧的报纸比到民间采访陈旧的年头便当多了。我既能远离灾难,又能吃饱穿暖居高临下地对灾难中的乡亲给予同情。+ v5 ?8 b& I& r# C! d
这篇报道写于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七日。& n/ u9 x* Z9 r X
△记者首先告诉读者,今日的河南已有成千成万的人正以树皮(树叶吃光了)与野草维持着那可怜的生命。“兵役第一”的光荣再没有人提起,“哀鸿遍野”不过是吃饱穿暖了的人们形容豫灾的凄楚字眼。
△河南今年(指旧历,乃是一九四二年)大旱,已用不着我再说。“救济豫灾”这伟大的同情,不但中国报纸,就是同盟国家的报纸也印上了大字标题。我曾为这四个字“欣慰”,三千万同胞也引颈翘望,绝望了的眼睛又发出了希望的光。希望究竟是希望,时间久了,他们那饿陷了的眼眶又葬埋了所有的希望。, M1 a. L3 h0 K& E# ~' p- i
△河南一百十县(连沦陷县份在内),遭灾的就是这个数目,不过灾区有轻重而已,兹以河流来别:临黄河与伏牛山地带为最重,洪河汝河及洛河流域次之,唐河淮河流域又次之。△河南是地瘠民贫的省份,抗战以来三面临敌,人民加倍艰苦,偏在这抗战进入最艰难阶段,又遭天灾。今春(指旧历)三四月间,豫西遭雹灾,遭霜灾,豫南豫中有风灾,豫东有的地方遭蝗灾。入夏以来,全省三月不雨,秋交有雨,入秋又不雨,大旱成灾。豫西一带秋收之荞麦尚有希望,将收之际竟一场大霜,麦粒未能灌浆,全体冻死。八九月临河各县黄水溢堤,汪洋泛滥,大旱之后复遭水淹,灾情更重,河南就这样变成人间地狱了。
△现在树叶吃光了,村口的杵臼,每天有人在那里捣花生皮与榆树皮(只有榆树皮能吃),然后蒸着吃。在叶县,一位小朋友对我说:“先生,这家伙刺嗓子!”5 G# s5 z$ B( Q* {! L$ a
△每天我们吃饭的时候,总有十几二十几个灾民在门口鹄候号叫求乞。那些菜绿的脸色,无神的眼睛,叫你不忍心去看,你也没有那些剩饭给他们。
△今天小四饥死了,明天又听说友来吃野草中毒不起,后天又看见小宝死在寨外。可怜那些还活泼乱跳的下一代,如今都陆续地离开了人间。
△最近我更发现灾民每人的脸都浮肿起来,鼻孔与眼角发黑。起初我以为是因饿而得的病症。后来才知是因为吃了一种名叫“霉花”的野草中毒而肿起来。这种草没有一点水分,磨出来是绿色,我曾尝试过,一股土腥味,据说猪吃了都要四肢麻痹,人怎能吃下去!灾民明知是毒物,他们还说:“先生,就这还没有呢!我们的牙脸手脚都是吃得麻痛!”现在叶县一带灾民真的没有“霉花”吃,他们正在吃一种干柴,一种无法用杵臼捣碎的干柴,所好的是吃了不肿脸不麻手脚。一位老夫说:“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吃柴火!真不如早死。”
△牛早就快杀光了,猪尽是骨头,鸡的眼睛都饿得睁不开。7 ?1 W8 i9 o( e; r
△一斤麦子可以换二斤猪肉,三斤半牛肉。
△在河南已恢复了原始的物物交换时代。卖子女无人要,自己的年轻老婆或十五六岁的女儿,都驮到驴上到豫东驮河、周家口、界首那些贩人的市场卖为娼妓。卖一口人,买不回四斗粮食。麦子一斗九百元,高粱一斗六百四十九元,玉米一斗七百元,小米十元一斤,蒸馍八元一斤,盐十五元一斤,香油也十五元。没有救灾办法,粮价不会跌落的,灾民根本也没有吃粮食的念头。老弱妇孺终日等死,年轻力壮者不得不铤而走险,这样下去,河南就不需要救灾了,而需要清乡防匪,维持地方的治安。
△ 严冬到了,雪花飘落,灾民无柴无米无衣无食,冻馁交迫。那薄命的雪花正象征着他们的命运。救灾刻不容缓了。
上古神兵 发表于 2013-6-26 10:07) W4 ~4 h2 X% }7 b" W
我没看刘的原著,只看了冯的电影。虽然称不上上佳之作,但也不至于楼主说的这么不堪。文学和史料是不一样, ...
tangotango 发表于 2013-6-26 10:11
"旱灾尚可算天灾,但饥荒确实国民政府有脱不了的干系,甚至是罪恶".
$ ?2 [ K4 w1 ~1 [6 L: `5 f
这句话完全同样适用于三年自然灾害造 ...
天马行空 发表于 2013-6-26 10:379 Z8 N: V& t/ W& @+ `
我就是这个意思。您把我想说的表达的更清楚了。1 `/ _9 A5 {7 F6 n6 b
电影的细节比较多,挺感人的,看的时候很难受。但《温故1 ...
dasa 发表于 2013-6-25 23:44& Q+ p1 A9 c+ A5 q4 E. l
莫言的作品我没看过,刘震云的所有作品我几乎都看过。0 a1 B2 ]9 p# ^9 n" T. a
天马行空朋友的评价实在是不能苟同。
chalet 发表于 2013-6-27 16:28+ h+ } m1 S" k1 ]) M1 W# ~
没看过小说,只看过电视。一地鸡毛是当年少有的好作品,切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记录了当年体制内往体制外 ...
dasa 发表于 2013-6-27 19:54
天马兄的见地可能稍有偏颇,不过也是正常的。文学这个东西的确时仁者见仁,我们就求同存异吧。) f3 Z# Q$ h% p2 o1 X2 U- C
说实话, ...
河蚌 发表于 2013-7-1 22:539 Z: l3 Y( }8 Q% N( _4 I- Y
我看过,在看之前已经听别人说过很多次,但看了之后,最大的感觉是,还没有读出感觉来就已经结束了,让我怀 ...
你不喜欢这本书,只是因为这本书太多地去写了蒋先生,而且是写他的坏,而因此却引起了你的不快。
河蚌 发表于 2013-7-1 22:531 H/ P+ ]3 w1 g0 c& _6 n6 B$ g
我看过,在看之前已经听别人说过很多次,但看了之后,最大的感觉是,还没有读出感觉来就已经结束了,让我怀 ...
dasa 发表于 2013-7-2 12:27& B! f( w$ i3 H4 `
我理解天马兄不是因为将先总统被吐槽而不快。+ I2 B# Z3 U( D3 P0 ]- ?4 F
可能是天马兄感觉刘震云的思路和现在的公知有点像吧,所以 ...
天马行空 发表于 2013-7-1 23:03
说对了一半吧。" ]6 |" `8 _, }3 m5 ]# n5 q# i
% _, y: h3 h3 z
还是之前重复过的,我感受到的大部分是他的情绪,他的想吐槽的情绪,而不是对民族的悲悯 ...
dasa 发表于 2013-7-2 12:27
我理解天马兄不是因为将先总统被吐槽而不快。$ r( I/ |; ^( E$ w& z# ^* d- r
可能是天马兄感觉刘震云的思路和现在的公知有点像吧,所以 ...
严肃的文学作品公认的功能应该具有深邃的思维,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思,对人性本质的探索,以及对未来方向的体会
八旗子弟 发表于 2013-7-18 15:009 R7 N5 @* K4 _# ]1 {" w0 w$ l, M. ?
咱们差不多年龄,我是98年大学毕业的。已经记不得啥时候看的《1942》小说了,估计和你差不多时间。当时我 ...
范进中举 发表于 2013-8-1 10:32+ H5 U7 \3 k( t& E+ L( H
1942看完电影就去读小说了,应该说作者是严肃的。作家写东西本身是自己的情感的宣泄,你没有和他共鸣而已。 ...
我们这个民族依然是喜欢喜剧大团圆的民族
|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