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读到这一小段历史 [打印本页]

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时间: 2013-5-28 04:21
标题: 读到这一小段历史
本帖最后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于 2013-5-27 15:21 编辑

前一阵子,有人发给我这个链接,让我看看这篇文章,那时是四月底。

现在五月底了,我整理邮件,才仔细读了这篇文字。

《“内史第”重现辉煌过往》http://www.gmw.cn/01wzb/2013-04/27/content_7548263.htm

全文转载在此,也借此怀旧一下叶子的故乡故人,怀恋一下过去人们的光荣和先辈们的错综复杂的历史。

“内史第”重现辉煌过往

位于上海浦东川沙镇新川路的“内史第”又名沈家大院,占地3423平方米,建筑面积1868平方米,由清代著名金石学家、书画鉴赏家沈树镛祖上所建。沈树镛官至内阁中书,上任前回乡修缮老宅,命名为“内史第”。黄炎培与宋氏姐妹皆在此出生,胡适也曾住在这里。目前,“内史第”正式对外开放。

    “内史第”的复建

    人们常说,中国文明3000年看陕西,1000年看北京,100年看上海,丰富的近代百年历史文化遗产是上海的独特优势。

    “内史第”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依然保留着三进院落的格局,只是前两进院落早已成了大杂院,当年的拆除改造,只留下黄炎培出生的第三进宅院。如今,新川路上的道路指示牌依然写着“黄炎培故居”。
2004年“内史第”复建,复建后的“内史第”透出典型的江南民宅特点。
踏入大院第一进,右侧是胡适曾经居住过的厢房,摆放着胡适的睡榻和生前用过的茶具等;左侧是宋庆龄曾经做过礼拜的福音堂。
据考证,宋庆龄1893年出生于“内史第”第一进宅院西侧沿街房内,并在院内生活十多年。正中是作为客厅的立本堂,立本堂左侧是黄炎培和其堂兄开办的浦东第一所女校——开群女校,穿过立本堂就进入了黄炎培1878年出生的第三进宅院。


“内史第”的名人房客

    1890年,“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来到川沙传教。倪家是当时川沙的大户人家,倪桂珍的父亲看中宋耀如,将女儿许配给他。宋耀如和倪桂珍夫妇遂租住在“内史第”沿街坊,相继生下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直到1904年,全家离开川沙迁至上海市区,只留宋子文在川沙读书。对于宋氏姐弟的出生地尽管仍存争议,但从宋庆龄的“川沙口音”、宋庆龄曾在此不慎从独轮车上摔下而在眉宇间留下疤痕等事,都可佐证“内史第”是其出生地。

黄炎培长宋庆龄15岁,清楚地记得当年宋氏姐弟在“内史第”居住的房间。1959年他的一则日记中记载道,“晚上中苏友好庆祝会上,主宾席我乡浦东人有三:张闻天、宋庆龄,我。”

    著名学者胡适于1891年12月28日生在上海大东门瑞馨泰茶叶庄内,其父亲胡铁花和黄炎培的父亲是同僚。1892年,胡铁花奉命调往台湾,尚在襁褓的胡适就随母亲冯氏来到自家开的川沙胡万和茶庄,住进了离茶庄很近的“内史第”。复建后的“内史第”里,还专门模拟复原了胡家茶庄的一角。
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时间: 2013-5-28 04:48
本帖最后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于 2013-5-28 19:50 编辑

以上,是《文摘报》的一篇小文,因为感觉那些地名人名乡情亲切,所以认真读了一下。

前些日子读晨枫老大的2013中国纪行老爸老妈篇,怀旧之心突然又盛。

我家和晨枫家非常不同的一点在于,他们家老人喜欢唠叨旧事,我家的老人本来就不多,老爸孤独一支,又只生了两个女儿,所以即使我很有兴趣,也没人和我唠叨家族旧事。

从旧观点来看,嫁出去的女儿已经不属于家族的一支了。我父亲这个姓氏,我爷爷只留下我爸爸这一脉,从他之后,就没有名字可以写在后面。

一直到前几年,爸爸同父异母的大姐去世,引发出一些旧事。然而,很多故事,也只能破碎在历史长河中了。


-------------------------------------------------------------------


我是在念高中的时候,才知道我爷爷的姓名的。一直到我奶奶去世,翻出很多老照片,我才陆续知道一些他们的故事。

我爷爷并不是名人,从某个角度讲,他是个彻底无名的人,连他的去世,迄今没有清楚原因。也许,这将永远成为一个秘密,若干年后,就没有人真正关心这个秘密到底是什么了。

但世上最强的关系,恐怕就是血缘关系,所以,我趁着这个机会,要写一点我知道的事情下来。
作者: tanis    时间: 2013-5-28 05:19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3-5-28 04:48
以上,是《文摘报》的一篇小文,因为感觉比较切身相关,所以认真读了一下。

前些日子读晨枫老大的2013中国 ...

最后写的有点玄啊~~~
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时间: 2013-5-28 05:30
tanis 发表于 2013-5-27 16:19
最后写的有点玄啊~~~

很神秘的感觉,是吧?  我打算写下来的故事,或许只是小人物在那个大时代的秘密。

我爷爷的故事,是我家最大的秘密。真的,一直到我奶奶去世,我才开始知道一些他的事情,即使如此,每讲到一点情节,老亲戚们都会扯出来至少两个或者以上的版本。

只有一点,我可以肯定,我爷爷是个悲剧人物。他的故事很难讲,我要好好想想。
作者: 马鹿    时间: 2013-5-28 05:41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3-5-27 15:48
以上,是《文摘报》的一篇小文,因为感觉比较切身相关,所以认真读了一下。

前些日子读晨枫老大的2013中国 ...

等故事               
作者: 西楼客    时间: 2013-5-28 20:18
期待继续。我爷爷也是失踪,至今不知结果。
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时间: 2013-5-28 20:26
西楼客 发表于 2013-5-28 07:18
期待继续。我爷爷也是失踪,至今不知结果。

我正在整理。你有故事么?也讲讲?
作者: 西楼客    时间: 2013-5-28 20:40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3-5-28 20:26
我正在整理。你有故事么?也讲讲?

亲戚都在外地,一直想找机会问问
作者: 禅人    时间: 2013-5-28 21:12
期待正文,满眼小星星地坐等哦
作者: 清风徐来    时间: 2013-5-28 21:16
我爷爷是农民。。。
作者: 云淡风轻    时间: 2013-5-28 21:24
期待



每个家庭都会有故事
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时间: 2013-5-29 00:22
本帖最后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于 2013-5-28 19:56 编辑

奶奶爷爷那一辈的故事

(一)

80年代中,应该是我刚上初中的那一年,奶奶带着我,一起到一个我从来也没有去过的人家,那是一桩白事。一路上,她说了很多我听不明白的话。那天遇到很多尴尬的陌生人,我们送了礼,烧了香,就走了,也没有留下吃东西。奶奶说,去世的是一个多年之前对她有恩的人,所以她应该去表示一下。还有,她当时特地对我说:这些人,其实都算是你家的亲戚。我很奇怪奶奶的口气,我想我家的亲戚,难道就不是你的亲戚么??但当时实在不算懂事,听过就算了。

那年我还惊诧地知道,我们家并不是只有一个姑妈在乡下,我还有一个姑妈在兰州,而且她生了9个孩子,就是说,我还有另外9个从未谋面的表兄表姐!那一年,其中一个表兄回来上海,找父亲帮忙落实工作。后来听说工作的事情落实了,但这位兄弟,并没有借机上门来见过奶奶,因此,我也就没有见过他。

我一直没有见过这些表兄表姐,也没有见过这个大姑妈,前几年传来她肺癌去世的消息,我突然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难过,毕竟血脉相连,应该去见见的。但为何我的奶奶,对自家的亲戚如此冷淡?现在她们大家都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彼此还会遇到么?

我奶奶对我这么好,为何一直反对父亲和他自己的大姐家有来往?

最想不通的,为何乡下姑妈对她这么好,她也一直冷冷淡淡的??

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我从小很不理解。。。因为我自己很喜欢我的乡下姑妈,在我的记忆中,她一直是那个温和美丽的妇人,从来没有对人大声讲过话。她家一直对奶奶非常恭敬。一年四季,春天的蚕豆,夏天的新鲜芦粟,时鲜的素菜,鸡蛋鸭蛋,就算自己没空,也时常会让人带一些过来。她和姑父两人,每到过年过节,总会过来拜访,姑父看上去比奶奶年纪都要大,但还是那么恭敬。

我的姑妈,她有着那样坦荡的笑容,清澈的眼睛。我的大姨妈,就是我妈妈的大姐,曾经作为旁观者,说过,这是我们家的眼睛。我这个姨妈比我妈妈大十岁,比姑妈稍小一点,基本是同龄人。(要是我记得,我会专门写一篇我的姨妈和姑妈的故事。)

记得我出国前,父亲曾经特意请姑妈全家过来一起吃饭,那一年我父亲还不到60,我奶奶刚到80,姑妈也刚刚70岁。但她还是那样美丽,真的是美丽,除了皱纹多了一些,她的脸还是那么平顺端庄温和。微笑的眼睛,眼角的皱纹,和父亲的一模一样。那天我奶奶没怎么说话,但也笑了很多,好像突然舒坦了起来,奶奶的长相,除了颧骨比较高,脸庞更宽,其实笑起来的那张脸和姑妈很像。我突然不相信她们不是母女俩。

但是这个姑妈,从来没有和我讲起过任何爷爷的故事,我记得那天他们在讨论墓碑的事情,我听到了几句,她对我父亲说,她妈妈去世的时候,她还很小,不记事,她记事以后,记得的就是我的奶奶进门,还有她自己的奶奶,以及后面几年她们如何辛苦支撑慢慢破落的老家。。。那个不快乐的,和奶奶吵架的,后来离家出走了的大姐,她没有多说。。。
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时间: 2013-5-29 00:47
本帖最后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于 2013-5-28 20:19 编辑

奶奶和爷爷那一辈的故事

(二)

爷爷的故事,姑妈不知道,都是别人讲的。我父亲有个大舅妈,就是奶奶的大嫂,和我家很亲近,也只有她,不怕奶奶怪罪,愿意讲一点过去的故事给我们听。她是个极聪明的人,记性也很好,她讲的是第一手的故事,虽然只有边边角角,也可以拼凑出一个大概的样子。

这个舅奶奶,她自己身上也有很多传奇故事,她非常长寿,还亲自带大了自己两个重孙子……不过今天我还是努力回到和爷爷有关的主题吧。

这个舅奶奶,她的丈夫,就是我奶奶的大哥,在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末,从苏州来到上海创业,作为一个中等家庭出来的小小读书人,十来年他循序渐进,在同乡同僚的帮衬下,做得还不错,所以弟弟妹妹也很快从家乡出来,跟随这个大哥。一直到那一年,他工作所在的楼房被日本人的炸弹炸倒,他受了重伤。没几天就丢下怀孕的妻子,丢下依靠着他的弟弟妹妹们,离开了人世。
这件事以后,家里的其他人不再愿意住在上海市区,决定举家搬回江苏。他们过了黄浦江,在当时离上海最近的亲戚所在的乡下买房置地,因为当时家里主事的二哥觉得,战争年代,家人活命最重要,还是乡下比较安全。这个乡下地方,就在现在的浦东川沙界内。
他们投奔的这个本家,后来主事的是我奶奶的一个堂兄,这位先生青年时代也在上海讨生活多年,他前面两个女儿都是在市区生的,也是因为战争,才又回到乡下来,这位先生的故事我知道的,比我爷爷的故事多很多,因为他就是我的外公。

日本人轰炸的那年,我奶奶18岁,然后的搬迁,其中一个很大的影响,就是奶奶的婚事。这件事舅奶奶语焉不详,说,其实在日本人轰炸前,基本已经定了人家,是上海人,但那家人后来看到奶奶家主心骨没了,婚事也就没有继续说下去。
重新安家的那几年,奶奶在乡下学习新的生活,度过了当时少女们的适婚年龄。她本来是苏州的小家碧玉,后来在上海跟哥哥学艺,也颇接受了一些新思想,而且很不巧,在当时的女子里面,我奶奶属于身材过于高大的(大概有163cm吧),虽然是好人家出生,小时候被大哥惯坏了,一直没有缠脚(舅奶奶自己是个小脚老太呢)。所以,当时乡下好一点的人家看不上她,她也看不上人家。

舅奶奶说,过了21岁,可以挑的人更少了,于是当时奶奶的堂兄,我的外公通过舅奶奶问她,愿不愿意做人家的续弦?他有个朋友,在上海做事,但家里老小都在乡下,就在河那边,15分钟路程的地方。前些年妻子过世了,留下两个女儿。要是愿意,那边就遣媒婆过来。
外公说的这个朋友就是我的爷爷,当时他们都是三十七八岁的年龄,都是风流倜傥的人才,从外公家后来翻出来的硕果仅存的那张爷爷和奶奶的照片来看,我爷爷当时风华正茂,我奶奶比他矮半个头,看上去也很幸福的样子。

我早就好奇估算过,我那两个姑妈肯定都不是奶奶的孩子。
舅奶奶说,姑妈们的母亲本来就体弱,在生第二个女儿的时候,染下毛病,后来身体越来越差,拖了几年就去世了。

我爷爷的一家,听上去是从爷爷的父亲那一代,才从浙江北上的,然后从商人演变成乡绅,子弟主要分布在上海市区和当年隶属江苏的浦东城厢镇附近。我爷爷是家里的小儿子,送去上海读书后一直在市区做事,乡下当时是他的父亲主事,长兄辅助。
舅奶奶说,我爷爷长得好,人也很正直能干,但是命不好。他和倪家的小姐,的确是非常相配和恩爱的一对,于是老天妒忌了。妻子因病去世后,爷爷开始显得很坚决,坚决不再娶。但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最终拗不过家里的压力,考虑续弦。

我爷爷选我奶奶是什么原因,我们并不知道。但是舅奶奶坚决地说,因为我奶奶年轻时候的样子,长得颇像那家人家的闺女。那家人家,自然就是我爷爷原配的倪家。

我奶奶看过爷爷的照片,也爽快地对哥哥们说同意这门亲事。

那一年我奶奶22岁。小姑妈11岁,大姑妈17岁。

据舅奶奶说,送奶奶进门的时候,小姑妈是个温顺的10来岁的小女孩,但另外那个大一些的女孩子,已经到了可以嫁人的年龄,十分桀骜的性子,从一开始就和奶奶的个性犯冲,最后她们闹到决裂的程度,女孩子离家出走去了上海。其实还好,上海有她的父亲,但我们都不知道那段时间的事情,到后来再有消息,就是50年代,她和丈夫一家搬去了兰州。
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时间: 2013-5-29 04:11
本帖最后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于 2013-5-29 10:45 编辑

奶奶和爷爷那一辈的故事

(三)
爷爷自己,再婚后他依然常住上海,偶尔回来。舅奶奶回忆说,之后一年,得知奶奶有孕之后,他就基本不回家来了。

舅奶奶说,你奶奶性子硬,脾气犟,虽然长得像爷爷以前的妻子,但个性完全不同。人家那是当年川沙城里大户人家的女儿,知书达理,温柔贤惠,当年娶亲的盛况,从城里到乡下,口口相传,都说郎才女貌,门当户对。
所以奶奶嫁进去以后,日子在人家这样明里暗里对比的眼光下,越发的不好过,又是个要强的脾气,也不和人说,只会自己钻牛角尖。

最不好过的,还是爷爷的态度。舅奶奶说到这里叹气连连,说,大概你爷爷自从你爸出生以后,觉得自己传宗接代的任务完成了,于是就干脆不回老家来了,也没有把母子俩接到城里去。另外,大女儿的事情上或许也让他有点怪罪奶奶,因此不喜欢呆在乡下的家里。他也不想想,自己大女儿和新老婆才差5岁不到,其实都还是大姑娘脾气,谁能服了谁呢?他实在应该做一点调解工作才对啊。

而且,自从父亲出世以后,不知什么缘故爷爷他很久不回家,家道也开始中落,舅奶奶补充说。那些年,眼看着你爷爷家快速的没落下去。太爷爷去世后,你爷爷的长兄是个不管事的,还吸上了大烟。家里的地越卖越少,后来只剩下老的小的守着最后几亩地。不过也好,解放的时候,你奶奶家的成分居然评出来一个下中农。

按当时村里人们的说法,兄弟俩一个在乡下败家,一个在城里,也败家。绘声绘色的还有人对我奶奶说,爷爷在上海有小公馆,而且也吸上鸦片了。吸鸦片的说法后来被外公断然否定了,小公馆的事情也没有依据,外公说他时常去上海办事,最后一次见到爷爷的时候,他还是一个身体和精神状态很好的中年人,不像是吸了几年鸦片的样子。但是他的确像是有一些不可告人的事情,有一次还拜托过外公照顾他在乡下的家人。事后回想觉得或许他自己已经有预感凶多吉少。


我的爷爷在新中国成立的那年春天,死于上海繁华的街头,刚开始传出的死因是疾病暴毙。后来流传出来的消息说实际是被暗杀的,因为致命的是枪伤,不止一枪。
根据他和倪家的关系,外公的亲戚猜他是老蒋的人,是被共党暗杀的。但解放后我奶奶和父亲从来没有遇到过政治问题,我父亲读书很好,还去了市重点高中,之后选择参军入伍,再之后提干转业。他家乡的堂兄后来也一直做共产党的干部。于是又有一个版本传说,爷爷当年早就是亲共的,甚至是个地下党员,不幸黎明前夕被国民党暗杀了。这个说法从感情上,更能够被父亲接受。

不管爷爷是因为什么死的,总之,他死了,而且是横尸街头。当时最悲惨的是,爷爷乡下的那些亲戚,都不敢去替他收尸。后来还是我奶奶那边,也就是我外公在上海的亲戚,去收的人,枪伤的信息,最后也是这个亲戚说出来的。

我猜我奶奶对爷爷这边亲戚的恨意,很大一部分来自这件事情。但当时他们的反应,趋福避凶,也属人之常情。

爷爷去世之后留下的孤儿寡母,这些亲戚对她们敬而远之。

所以,为何舅奶奶与我奶奶特别亲近,一方面她是奶奶娘家的亲人,另外一方面,或许因为她们都是年轻的时候失去丈夫,然后独自一人带大自己唯一的孩子的缘故吧?幸好她们都是命很硬坚强的女人。

只是奶奶对姑妈们的冷淡,应该和这些亲戚都无关。或许,奶奶在之后的大半辈子,心里还一直顺不下那口气。我奶奶对大姑妈的态度,来自她对爷爷的恨意,对小姑妈到后来她心里已经很好了,只是面孔上显得淡一些,另外,小姑妈的个性和容貌都太像她自己的母亲了,有时候难免让奶奶心里难受。

我奶奶真是个性很强的人,平时在其他事情上,她算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但她守寡50年,对爷爷家这股子恨意也存在了50年,她变卖所有爷爷家留下的金银首饰,摔碎了他那些年搬回家所有精美瓷器,送掉了他的怀表和书籍画册(有一部分到了外公手里)一直到80岁那一年她亲自为自己选墓碑的时候,还说要独自睡一个棺材。后来,不知为何想通了,或许只是为了不让我父亲为难。她同意将来墓地还是和爷爷合在一处。并且,爷爷的前面那任妻子,我姑妈们的母亲的名字,将和她的并列写在爷爷的名字旁边。

即使这个名字,我奶奶终生都不愿意提起。连我的小姑妈,当时年少也不记得自己生母的名字了,因为传统的妇女,嫁人以后就没有人叫她自己的名字了,大家都只记得一个姓氏。
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时间: 2013-5-29 04:18
本帖最后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于 2013-5-28 21:17 编辑

奶奶和爷爷那一辈的故事

(终)
既然奶奶同意了,真要知道我姑妈的母亲,查出她的名字也不是难事。因为我爷爷的这一位妻子,她是倪家的女儿。她来自一个后来川沙人一直引以为荣的家族。
不,人们并不会记得她,或许也不怎么记得她的父亲做过些什么,但人们都记得她的爷爷很有眼光,很会挑女婿。她有一个姑姑嫁得最好,那个继承了老倪家在中市街的教堂,那个做牧师的外地女婿。她姑姑生的三个女儿,她的三个表姐,她们都选到了好丈夫,她们自己也极有出息。
她自己的父亲眼光未必比她爷爷差,当年也为她找了一个好女婿,但是她和他都没有这个福气,她自己红颜薄命,他后来也惨遭横死。幸好他们的两个女儿,躲开了各种漩涡,后来都得以长寿。
不管怎样,值得欣慰的,那个倪家女婿,我的爷爷还因为另外一个长得酷似她的女子,有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现在也快到古稀之年了。

所以,那一年奶奶去世,我家因此多知道了一头亲戚,虽然和我完全没有血缘关系,但也牵丝攀藤,感觉故土和自己有了更大的联系。。。
我父亲是个淡泊的人,况且退休多年,既然以前淡漠各种亲戚来往,将来也不会有所改变。我父亲最骄傲的,他觉得这大半辈子的成就都是自己从零开始打拚出来的,并没有依靠任何后台和关系。

因为有宋氏姐妹,所以倪家在浦东的历史被研究的很认真彻底。但是除了我们一家,大概已经没有人会去纪念我爷爷家传说中美丽的大家闺秀。这位和我奶奶长得很像,留给我一个美丽的姑妈的奶奶。
她和爷爷的名字,或许只有我们每年去扫墓时才会看到。他们都是红颜短命,但他们活着的时候也应该有过幸福的日子。



补充的后记

爷爷和奶奶的关系,我不加评论,但是爷爷幸运的是有一个好朋友,那就是我外公,他实践了照顾朋友的家人的承诺,并且,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了他朋友唯一的儿子。我外公,是在我父母结婚后,我出生前的那年春天去世的。比他的朋友多经历了20多年人间风雨。

我爸爸的大舅妈,那个讲故事的舅奶奶,坚持见证了我爷爷奶奶的故事,在我奶奶去世的第二年,她在自家的床上睡梦里过世了,那年她99岁。

我那个美丽的姑妈已经过八十了,身体康健,和我父亲经常互相串门,她那个当年靠舅舅终于摆脱了农门的儿子,今年刚升级为爷爷,所以,姑妈现在是太太了。
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时间: 2013-5-29 10:30
本帖最后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于 2013-5-29 10:47 编辑
禅人 发表于 2013-5-28 08:12
期待正文,满眼小星星地坐等哦


基本上写完了爷爷和两个奶奶的故事,云里雾里的。其实,也就是搞清楚了自己得以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些原因。

突然感慨万千,一不小心,这个世界可能就根本不会有我这个人。

兴致所至,一口气写下来的,晚上检查了一遍错别字,又小改了几处。姐姐就随便看看吧。

@雪个 @马鹿 @清风徐来 @tanis @西楼客 @云淡风轻
谢谢大家关心,我写完了。


作者: 清风徐来    时间: 2013-5-29 10:42
写的精彩!

看了你奶奶的故事,发现个性好对于婚姻来说太重要了。
作者: 马鹿    时间: 2013-5-29 10:42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3-5-28 21:30
基本上写完了爷爷和两个奶奶的故事,云里雾里的。其实,也就是搞清楚了自己得以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些原因 ...

很多大家族经济条件好,人多,因此故事也多。


作者: 云淡风轻    时间: 2013-5-29 11:07
那年代的故事,坚毅个性强烈的女性,总能坚持到最后!
作者: 雪个    时间: 2013-5-29 11:12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3-5-28 18:30
基本上写完了爷爷和两个奶奶的故事,云里雾里的。其实,也就是搞清楚了自己得以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些原因 ...

我家祖辈的历史就太难弄了,不是原配续弦的问题,是大房二房之类的事。我好像是个对这些没什么兴趣的人
作者: 四处张望    时间: 2013-5-29 11:43
雪个 发表于 2013-5-29 11:12
我家祖辈的历史就太难弄了,不是原配续弦的问题,是大房二房之类的事。我好像是个对这些没什么兴趣的人 ...

那其实就是大户了
作者: 禅人    时间: 2013-5-29 12:32
本帖最后由 禅人 于 2013-5-29 12:34 编辑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3-5-29 10:30
基本上写完了爷爷和两个奶奶的故事,云里雾里的。其实,也就是搞清楚了自己得以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些原因 ...


叶子MM娓娓道来,写的真好!看你写到川沙倪家,俺不禁一声啊哈 既然倪家租住过的旧宅院还在,现在辟成纪念馆了,叶子有兴趣回去看看么?

关于你爷爷的结局。49年春,正是上海战役前夕,国方到处搞撤退,并胁迫一些社会名流去台湾,以你爷爷的家世背景,如果他不愿意去台,显然会被视为亲共或会被共方统战过去的人士,那时也确有一批这样的人士被特务暗杀了,再联系到你父亲一代解放后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未受影响,我倾向于认为第二个版本的可能性比较高。
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时间: 2013-5-30 01:50
禅人 发表于 2013-5-28 23:32
叶子MM娓娓道来,写的真好!看你写到川沙倪家,俺不禁一声啊哈 既然倪家租住过的旧宅院还在,现在辟成 ...

可否告诉我,为何不禁“啊哈”? 姐姐在研究川沙倪家的历史呢,还是,姐姐在倪家有亲戚?

不过,有一点我必须澄清,那个纪念馆,就是我本贴开头贴出来的那篇“内史第重现辉煌”什么的
这个旧宅院,最早叫做沈家大院,那里本来是黄炎培纪念馆,后来又证明是宋庆龄出生地。是的,这个地方曾经是倪桂珍住了很久,生了一堆有名的女宝宝的地方,但是呢,这已经是宋家的事情了。不能说是倪家租住过的宅院。

倪家的旧宅,一直在东门桥外,因为在护城河之外,所以应该不算在城里了。虽然离城里很近,就一部桥的距离,但嫁出去的女儿,是不会住回家去的。

宋先生和倪桂珍结婚后,继承岳父的教职,就近租了中市街南面沈家大院的房子,那里离教堂很近。穿弄堂的话,3分钟顶多了。
那里成为黄炎培故居的时候,进去就要收门票了。现在重修了之后,也不知道定价几何?是黄炎培故居,又是宋庆龄出生地,还搭上一个胡适也住过。估计要三倍黄炎培故居的价格
不不不,我不会去参观的,和我有啥关系呢?我姑妈去看的话,或许还可以感慨,哦,这是我母亲的那三个有名的表姐住过的地方。但是,我姑妈早就修炼得如此宠辱不惊,甘心愉快的做一个农民的妻子。何况还要花钱买门票,她也不会去看的。

关于川沙倪家,我们这些曾经住在川沙城的人,大多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不是高屋建瓴,没有历史观,就是家长里短。

倪家自己的人丁一直不旺,倪桂珍的大哥似乎很早就死了。我们私下里都认为,这是为何老爹看中宋耀如的一大重要因素,因为本来他的大儿子,应该继承他的衣钵,但是大儿子死了,所以倪牧师在川沙天主堂的教职,后来传给了这个从海南来的女婿。

在这里我们随便说说哦,我觉得在老倪家的三个女婿中,宋耀如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大女婿牛尚周是江苏嘉定人,三女婿温秉忠是牛的表弟,他们归根结底都是读书人,但宋耀如是个更厉害的闯将。如果没有温和牛,宋不可能娶到倪家小姐,不可能进入这个圈子,后来也不可能开印刷厂,开毛巾厂。但是,如果没有宋,温和牛他们自己也不可能做出这么大的事业。

倪桂珍有一个姐姐,还有一个妹妹,她只有一个弟弟,然后这个弟弟,好像也是女儿比儿子多。所以对倪家来说,挑女婿真是很重要。倪桂珍的妹妹叫倪秀珍,我舅奶奶不知为何和她还有点儿交情,常常挂在嘴上,可惜我当时年少,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老人家的唠叨谁耐烦听。倪桂珍也好,倪秀珍也好,和我有啥关系?现在想想,蛮好多听几个耳朵,现在就有八卦的材料了。

我小学的时候有个好朋友,姓倪,是个女孩子,她家是住在东门外那旧房子里面的,我一见到她就很喜欢,那是个白白净净温温柔柔的女孩子,反差很大的是,她有一个完全是男生的名字。
我曾经去她家玩过很多次,她母亲也很喜欢我,还说我长得就像她们家的,有缘份,看小学时照片的确如此,那时候的她比我黑炭头一样的妹妹更像我的姐妹。。。倪妈妈告诉我女孩是随她姓的,她家还有个弟弟,姓她父亲的姓。。倪妹妹也去我家玩过几次,后来她告诉我,她很怕我奶奶,所以就不去我家玩了。我奶奶是不太爱笑,给人感觉比较严肃,不过,我现在回想,或许她就是不喜欢姓倪的女孩子,因为后来我还有个小朋友,姓薛,也是白白净净温温柔柔的女孩,薛妹妹对我奶奶的评论就是,你奶奶很慈祥很大方。
后来倪妹妹没有考上重点中学,于是我们就分开了。薛妹妹则继续和我同学,再之后~ 唉,不说了。再说就离题八万里了。
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时间: 2013-5-30 04:09
清风徐来 发表于 2013-5-28 21:42
写的精彩!

看了你奶奶的故事,发现个性好对于婚姻来说太重要了。

惭愧惭愧,其实我是一个非常不会讲故事的人。我女儿宁愿自己看书,也不要听我讲故事。

个性的问题~~~我觉得很难说。我奶奶在感情上的故事,属于一个个性很强的女性生错了年代的问题。舅奶奶对我妈说过,要对奶奶好一点,因为她很不容易。
呃,我家的亲戚关系~~这个舅奶奶,她不仅是我爸的大舅妈,她也算是我妈的堂伯母。她有一个女儿,是我奶奶的大哥留下的遗腹女,是我爸的大表姐,也是我妈的堂姐。嘿嘿~~所以呢,我家所有的姑母姨母是不分的,按年龄大小,称大大大妈,大大妈,小大大妈,按地域,乡下大大妈,上海大大妈,川沙大大妈,兰州大大妈。。。
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时间: 2013-5-30 04:24
云淡风轻 发表于 2013-5-28 22:07
那年代的故事,坚毅个性强烈的女性,总能坚持到最后!

女性有时候的确比男性更坚持,而我家的故事,好像都是女性的故事~~~,的确是女性更多~~我外公生了三个女儿,我爷爷两个女儿,再加上舅奶奶的女儿,所以我有5个姑妈。我没有舅舅。我虽有几个堂伯,但是基本没有来往。。。

所以,我们家一贯对以姓氏为联系的旧家族观念很不屑。我家周围经常走动的亲戚,我心爱的表哥表姐们,以及现在的侄子侄女们,我们都姓着不一样的姓,可是我们还是一家人。真的,算一下,现在牵扯到的一家人,就算我们三辈人好了,至少有十几个姓氏呢!!
作者: 楚天    时间: 2013-5-30 05:05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3-5-28 15:18
奶奶和爷爷那一辈的故事

(终)

叶子讲得好动人。不过没有看懂这几句:
“那一年奶奶去世,我家因此多知道了一头亲戚,虽然和我完全没有血缘关系”
作者: 云淡风轻    时间: 2013-5-30 08:08
本帖最后由 云淡风轻 于 2013-5-30 11:16 编辑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3-5-30 04:24
女性有时候的确比男性更坚持,而我家的故事,好像都是女性的故事~~~,的确是女性更多~~我外公生了三个女 ...


我家血亲很少。
尤其是母亲那边,早年母亲离开上海,上海的亲戚失去了联系。
听母亲说 曾经接到过她姐姐从昆明的来信,得知上海的家人都去了香港。
可惜的是,还没来及联系,在一次突然撤离的路上,装有那封信的箱子翻掉在黄河里
那以后就断了联系。。。。。。。
现在,我家的外姓都是哥姐的爱人那枝,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
小时候很羡慕同学家有很多亲戚,常常问父母我们为什么没有舅舅姨姨 姑姑

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时间: 2013-5-30 09:05
云淡风轻 发表于 2013-5-29 19:08
我家血亲很少。
尤其是母亲那边,早年母亲离开上海去了延安,上海的亲戚失去了联系。
听母亲说 曾经在延 ...



后来,再后来,一直都没有去香港打听过么?

不过,亲戚亲戚,走动多了就亲了。我爷爷的故事里,他的朋友比亲戚更靠谱一些。

说起血缘关系,我突然意识到,这世界上,大部分老公老婆通常都没啥血缘关系的啊!
作者: 云淡风轻    时间: 2013-5-30 09:42
本帖最后由 云淡风轻 于 2013-5-30 11:15 编辑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3-5-30 09:05
后来,再后来,一直都没有去香港打听过么?

不过,亲戚亲戚,走动多了就亲了。我爷爷的故事里, ...


估计 母亲是很想的
后来 因为革命 因为很多历史背景
她就死心了。。。。。

等世事安定,我们再去找昆明香港那边 已经很少线索。。。。。。
也许他们已经离开昆明香港又去了其他的地方。
我常想 也许他们也在找我们。。。。。。
人生很阴差阳错,如果没有那个不安的年代,母亲就不会跟家人离散
也就不会遇到父亲,也就不会有我们。

不知该喜还是该悲!
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时间: 2013-5-30 10:27
云淡风轻 发表于 2013-5-29 20:42
估计 母亲是很想的,离开上海时她才10几岁
后来 因为革命 因为很多历史背景
她就死心了。。。。。

嗯~~我也越来越觉得,很多事情难讲该喜该悲,塞翁失马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寓言故事。珍惜当下吧。

记得我在日志里提到过一个电影Cloud Atlas么,这个电影仿佛就在用一种比较玄幻的方式在阐述~~每个人,每个微小的行为,都有一些因果,所有发生的事情之间,都有一些内在的联系。只是我们都要到事后回望,才能理出一些头绪。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