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高原上的黑鹰 [打印本页]

作者: 毛毛球    时间: 2013-5-20 12:17
标题: 高原上的黑鹰
本帖最后由 毛毛球 于 2013-6-8 19:38 编辑 - y+ l2 M6 V; M. V/ A% e
! K& _0 Y  |( z! ?  v
引子/ f  L& J8 J, ]5 w) ]) g
9 w2 i+ D8 \2 P2 \
       第一次在爱坛发帖,内容是家人的经历,我整理了一下(东西比较多,可能要分几次)。由于前几年搬家,原始记录大部分丢了(卖废品了),帖子主要是靠记忆和部分笔记整理的,难免有遗漏和错误,请大家谅解。
: S/ @. H- u; t0 \5 q8 k" f* C' c+ Y, ^3 N7 Z7 b! `, E
0 W2 @7 ?; A5 H- N% \* p- Y
前言  墨脱救灾7 R" Y/ d: q) G2 e4 b  a

; {3 J. N+ W2 V6 A8 K$ f/ t       墨脱县位于西藏的东南部,喜马拉雅山山脊的南坡,属林芝地区管辖。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流到那里,遇到东面冈日嘎布山阻隔,转而向西南的印度方向流去,形成一个大峡谷。( l0 S& m' x: y1 r
       墨脱县是我国两千多个建制县中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县,有一条险峻的盘山小路通向林芝,往返一次要七、八天。我们知道,西藏高原是世界屋脊,海拔多在在三、四千米以上,但墨脱的海拔只有七百多米,那里北面的喜马拉雅山阻挡了北来的冷空气,而南面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却能直接到达,形成这里独特的热带、亚热带气候。这里每年只有两季,5~9月是雨季,10~4月是干季。1 v5 D; C4 z! V& j: H
       边防部队的全年給养,只能在5~9月趁大雪还没有把山口封住的时候,通过高山森林和险峻的盘山小路,靠人背回来。山路险恶,其中有一段称为“老虎嘴”的地方,路宽只有30厘米,一边是万仞高山,一边是雅鲁藏布江的万丈深渊,骡马无法通过,人只能侧身扶着山壁横向移动,谁要回头看就可能掉到江里去。/ a9 M) p4 K# E: w
       1985年5月,一场大雨后山体发生滑坡,小路被冲掉,給养无法运进来;上一年运入的给养这时用完了,边防营和县政府工作人员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粮食没有了,军区开始建议墨脱驻军向老乡借,但当地的门巴族和珞巴族等少数民族,人数很少,又是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本身粮食就不够吃,很难借到粮食。部队只能吃山上的芭蕉,后来芭蕉吃完了,只能吃芭蕉树的芯子。5月-9月,西藏当地部队派了一个工兵团,自治区派两万民工,从林芝开始,通过原始森林和喜马拉雅山山口向墨脱修路,但是高山阻隔,困难重重,到9月大雪封住山口,公路还没有修到山口,当年打通道路已经不可能了。
+ C' P7 W  ?8 s" ~6 T* I: x7 R       眼看着要大雪封山,粮尽援绝,驻军向军区发电报提出撤出墨脱。这一建议遭到自治区政府的强烈反对,理由是部队一走,政府机构势必无法立足,也只能跟着撤出,而这将引发的政治后果,自治区无法承担。情况反映到了北京, 军委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决定由空军派直升机去救灾。
8 ^- Y% g  `* a6 U4 L, s5 I       当时直升机进藏也很困难。过去国内的直升机难以飞到世界屋脊西藏高原,83年军委下决心从国外购买高原直升机,为了确认飞机的性能,总部还组织了美国和法国的直升机到西藏进行试飞,最后确定了购买美国的“黑鹰”直升机。85年飞机来到了四川成都,飞行员刚进行平原地区的训练,没有进行过山地和高原科目,现在马上要去高原执行任务,确实冒险。可是这也是上级万般无奈的选择,军令如山,谁也不敢违抗,飞行员就提出要原来的选型、试飞技术组去保驾护航,1985年9月,根据总参通知,指定要主要技术组成员去参加墨脱救灾。经过准备,10月技术组随直升机到了林芝。
$ z. q% g* }0 N' g7 ~. S4 f/ g# e
作者: 梓童    时间: 2013-5-20 19:39
坐待美文,楼主继续!
作者: 料理鼠王    时间: 2013-5-20 21:06
期待好文
作者: 在南极站岗    时间: 2013-7-10 22:15
楼主赶快更新了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13-7-16 21:29
85年墨脱的困境最后如何解决的?用固定翼飞机空投行吗?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